刘善祥患病后,可把李真高兴坏了,他一拍桌子跳了起来。他逢人便讲:刘善祥患癌症了,已进入了晚期,可能快不行了。
刘患病这事同样把刘书记的家人也吓坏了,出于安全的考虑,省里和家属决定送刘到北京去治疗,于是刘善祥被转院到了北京。
1994年地市合并后一大批地市级干部急需安排,李真认为,刘善祥患病住院,患的是癌症,去世只是早晚的事了,他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他应该腾出位子,让给别人。于是经组织程序后,刘善祥因为身体问题提前离职休养,这一年他还不到退休年龄即副省部级干部的七上八下年龄(57岁可以上,58岁下来退居二线)。刘的位子由别人接任。
刘善祥在北京治疗休养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更重要的是经北京专家检查后,确诊他患的肿瘤是良性的,无大碍,这下他的精神也好了许多,再加上他每天刻苦锻炼,他以顽强的毅力和疾病抗争着,最后他终于战胜了疾病,摆脱病魔对自己的困扰。病情稍有好转后,他执意要出院回河北自己的岗位上去工作。有人形象地形容刘书记说,刘去省医院检查身体时是走着进去的,他一听说自己患的是癌症后,被人抬着出来的,后转到了北京医院,在北京治疗检查时医生说他的肿瘤是良性的,而不是恶性的后,他一下站了起来,跑着出来了。这足以说明人的心理作用对病情的影响有多么大。
1994年秋天,刘善祥回到河北后,听说自己被免职了,大骂李真:这个小子,开始报复我了,他将会坏了我省的大事,我要找他们算帐去。于是他带病赶到秦皇岛,找到了还在北戴河避暑的省委领导。他拍着桌子质问:我不到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上限,我也没有提出申请要离休,你们就把我免掉,这是什么意思?李真有违纪嫌疑,省纪委追查也是有根据的,他这样的人在领导身边是很危险的。省委领导说:刘书记,让你离职休养一是考虑照顾你的身体;二来作出这个决定是别人向组织上提出的,经常委会讨论决定通过后,报中纪委批的,不是我们某个人的意见,你若有意见可以找组织去,不能在这里说三道四,我不予理睬。刘
善祥说:我当不当省纪委书记无所谓,关键是不能让小人坏了我们的事业,这是我最担心的。程维高说:你就放心地好好休养去吧,不要再多管闲事了。刘书记因为身体问题提前离职休养,刘书记就这样离开了省纪委,他带着许多遗憾。
·向权力之路挺进
李真在仕途上依然是奋进。此时的李真更重要的任务是他也需要由"处级"上升一级,达到"副厅级",这一过程同样遭遇强烈狙击。他急需上这个副厅级别。从一件小事谈起,一次李真和书记进京参加一个会议,这是一次高级别的会议,会议结束时有个宴会,参加宴会是按级别安排的,进了宴会厅李真走遍了整个大厅,也没有找到写有自己名字的桌子,一问才知道,按参会名单和级别,只有副厅级以上干部才能进入宴会厅,副厅以下的处级干部,只能到地下室和司机、服务员等就餐,无独有偶,临回河北前,书记到中央某部委领导处去办事,书记进了门,他却被阻在了门外,理由是:司局级以下干部不能进入。这两件事对李真的刺激很大,回来的路上他向书记提出,争取当上厅级干部。他想升为副厅级干部,于是办公厅出面开始考察。这时省委组织部长却投了反对票。因为省委组织部长当时已经接到反映李真的材料,但这些材料显然无法阻挡李真的升迁。也有人做过她的工作,但她依然坚持。这位负责人最后选择从人事方面的惯例提出不同意见:李真正处级任职时间过短,只有一年零四个月。多数人的阻击,让李真在这一过程中耽误了时间。
李真晋升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同样遭到了省委其他一些领导的强烈阻击。第一个阻击他的就是省纪委书记刘善祥,第二个是省委常委、省会市委书记。他们的理由是李真在正处级岗位上的任职时间不够两年,仅一年零四个月,不符合组织提干的规定,结果后来是以"三去一升"完成了李真的升职。
刘善祥因为身体原因而被迫提前离职休养离开了政坛;省委组织部部长也被明升暗降,调任省委副书记,到中央党校学习去了;省委常委、省会市委某书记也因工作需要调到了国家某办去工作,这样仅仅耽搁了一小段儿时间之后,李真如愿地当上了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稍后,副厅级以上干部任免权也上收到了省委。
一个纪委书记的抗争(3)
后来已经升任省委副书记的这位原组织部长,虽然当时还兼任组织部工作,但人事工作权限却被收回到了上面。组织人事工作一般情况,是组织部门拿出人选方面,常委会讨论,然后确定。河北省过去的规则是,重要人事任免,常委会一定会事先有相对充分的讨论。但人事工作权限的收回,结果便是:第一个方案就是最主要负责人的意思,常委的讨论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与价值了。
后来,那位已经升任省委副书记的组织部负责人也被调出了河北省。他现在工作的城市虽然离河北非常近,但他却再没有回过河北。以人划线,是河北两任最主要的负责人用人的"线","前任的人"甚至得不到后任最基本的信任。
在这种境况里,许多正直而且对李真知晓根底的人正当的反映意见都被阻断,这种特殊的现实环境,容易使信息的理解发生偏差。反对者的正确意见可能被错误地理解。这是解释李真得到赏识的原因之一。刘善祥对李真的意见为什么未受采信,从刘的身份与为人作风来看,他对一个秘书任用的意见,未必会被误解成与"与人划线"相关。而普通的一个秘书选择,为什么会如此决然?这一问题是多数人共同询问的问题。是李真的上层关系起了作用。
第十八章
红杏出墙(1)
不要不在乎别人在乎的事情,否则你将在乎别人对你的不在乎。
·假如遇到更好的人:红杏出墙
杨某在张家口市与李真结了婚,她小李真3岁(李真信:妻小三,做高官)。从张家口调往石家庄时,她先调进了省政府某机关工作,为了从长计议,李真没有让她过长时间呆在机
关,而是到了民营企业河北大野集团公司任总经理助理,目的是建立起一政一商的家庭机制。李真曾极力帮助大野集团卢总经商,还为他联系到贷款2500多万元,大野集团总裁卢鹰投桃报李,为杨某办理了赴新加坡留学移民的出国手续,此后,卢鹰还给了李真约10万元人民币和一张1.8万元的信用卡。张家口卷烟厂厂长李国庭以出国留学需要帮助为名,给李真夫妇5万美元现钞,李真把通过批特供烟和收建筑工程回扣的360多万元资金都存在了妻子在新加坡的帐户上。
就在李真威风八面,成为第一秘、河北省国税局局长而风光得意的时候,一些达官显贵纷纷向他靠拢,同他套近乎拉关系。他初恋时的情人紫君也找上门来,同他恢复了情人关系,她要做一个第三者。此时紫君已是某市的政法处长,想下海经商,请李真给予帮助。她来到了省会后,李真先安排住在了国税局宾馆-阳光大厦里。一天,李妻驾车下班经过阳光大厦时,忽然发现一个风情女子倚着李真走进了阳光大厦(四星级),敏感的她一下意识到:李真找女人了,有第三者了。经询问:这个女人是李真安排的,住在阳光大厦里。她气坏了,"李真背叛我了,他有婚外情了",她含着眼泪头也不回地跑回了娘家……
这时李真的情人紫君趁虚而入……
再说李真和紫君恢复了情人关系后,这几天他俩每天住在阳光大厦里,夜夜尽欢。这一天晚上李真如约而至,他要大展雄风,他俩亲热了小半会儿,满意极了。对李真在外面找女人、恢复情人关系,杨某十分不满,她早已厌倦了和李真的这种生活,一年多后就在李真最风光的时候,妻子离开了他。
1998年春天,石家庄市委即将换届。当时石家庄市的某副市长想要趁这个机会晋升。凭工作能力他想升任市委书记,但是不托李真的这个关系想升职为市委书记可能是不行的。于是他通过自己的秘书兼司机钟某帮忙活动。钟某找到了石家庄市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卢某,联系到了李真,获准他可以单独到李府上去找李真,给他进贡。事很凑巧,钟某每次去李真办公室或家里时,李真都不在,而由情人紫君接待,他俩却又一见钟情,两人彼此产生了好感,一来二往,他们便避开李真约起会来。一天晚上李真在家突然接到一个男子的电话,找紫君的,紫君接电话后,便说有事去去就回来。联想近来紫君的言行,李真感到有些不对劲,他立刻警觉起来:紫君可能有外遇了。李真立即查询了紫君寻呼机近一个月的信息:发现近来有个人频繁呼她,她俩频频幽会。李真气坏了,想收拾她,可转念一想,没有证据她不承认怎么办?抓住证据再说。李真设了一个圈套,等她俩上钩。
一天李真对紫君说:中央党校办了一个青年干部学习班,学期三个月,省委组织部决定选送我去,从明天起我就要去北京上学了,没有特殊大事我不回来,我得好好学习点知识,家中全劳驾你了。说完李真带着旅行包走了。这下可把紫君高兴坏了:天助我也。她立即将这一消息转告钟某,请他今天晚上到她这儿来约会……
一天,两天,三天……其实李真这几天根本就没有离开石家庄,而是住在了省委招待处,每天监视她俩的活动,第四天李真得到确切信息:她俩又将幽会。晚上12时李真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一举将她俩"捉奸在床"。李真这才知道和紫君私通的原来是某副市长的秘书,而且他正在给副市长跑官,想当市委书记。李真冲上去就要打钟某,这时候紫君立刻上前护住了钟某,非常简单地告诉李真:"你如果加害他的话,我手里的材料足够将你送上法庭。"而李真针对紫君的简单一句话,却没有任何办法。在她俩作出保证,不再来往之后,李真只能放人。李真报复钟某的唯一办法就是将他行政降了两级,即由石家庄市的处长级降至科级,后
来又清理出市委机关,调到郊县去工作。1998年12月底,石家庄市委领导班子换届在即,某副市长心急如焚,因为他感觉到"没什么动静"。这一次他托别人将礼直接送给了杨某,让他将这些礼送给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因为他们知道李真的名声。杨某将礼送给李真,却被李真拒绝了。某副市长又托人去找李真,结果他们得到的答复是,某副市长不能在省会升任书记,副市长也当不成了。他将退到市人大或政协去工作。张二辰内定为市委副书记,他将作为上级推荐的候选人参加市长的等额选举。某副市长后来才知道是秘书的情事毁了自己的仕途,他悲愤不已。然而他也因祸得福,后世平安无事。张二辰却招来横祸,后来遭受牢狱之灾。
·山雨欲来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为了工作你追我赶的角力中,省委掌握的是某日报,省政府将原是省经委的行业报-某经济报升格为省政府的机关报,他们将各报作为自己的机关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宣传。
1993年2月,省两会如期召开。在会议上省长作了政府工作报告,经审议通过后,刊登在两大报纸上,这是一个惯例。可恰恰这时出了问题。这天,刊登政府工作报告的某经济报早早就送到了省政府领导办公室,省长上班后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刊登后,马上阅读起来,并沾沾自喜。当读到有些干部在工作中弄虚作假、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讨好上级……一时他无语凝噎。再看看报纸上的照片:在主席台上竟会出现已经退休的省委领导,顿时他气不打一处来。主席台上领导的排位不对不说,还有两个已经退休的省委干部在上面!他当即就把报纸甩在桌上。李真进来见省长发这么大的火,立即上前询问。"你赶快把宣传部长和某经济报社长喊来,看我怎么收拾他们。"省长怒吼道。宣传部长和报社社长赶到后,省长拿着报纸把他们骂得狗血喷头。他们当即连连赔不是,说其中的原因是电脑排版出错,上下错了行,文章连接出了错,校对又没把住。至于图片是由于原来照的那张曝光了,不能用,只能选用去年一张旧的。省长说:"赶快收回已经发出的报纸,这样可以减小影响。""好!我们回去马上执行。"他们两个回去以后马上和发行部门联系收回来一部分报纸。事后该报的社长因此被撤职。
红杏出墙(2)
当时的省政协某领导看了经济报的错误后,他说就知道经济报迟早会出问题。
1993年4月,省委在张家口郊县召开一个综合整治护城河重要会议,省级媒体及驻河北的中央各大媒体都派员参加了会议,省委某领导出席。省长未来,仅派李真出席,听听会议精神,应付差事。会上,面对中央各大媒体记者,某领导大发脾气:大家听着,我不知道你们中哪位同志最近写了一篇《燕赵大省的觉醒》,我认为这篇文章作者的思想有问题,写的不
符合实际,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不属实的报道就是误导。河北环绕京津,首都的一切都让河北支援,没有菜了河北省送,没有电了从河北调,河北不灌溉农田先保证北京,我们河北没发展好,我们为首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用数字是无法统计的。可就是有那么几个人跟在外省来的某省领导后面瞎折腾,拍他的马屁,別以为我不知道,我还是河北省的领导,你们想干什么!搞小动作做手脚的人,他们将来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知情的人知道这是指桑骂槐,表面上是批评某新闻单位驻冀记者,实际是批评李真等人,李真这次回张家口郊县参加了会议,不过这次到张家口郊县,李真已不是当年的李真了。
据说当年李真曾坐石家庄至张家口的4443次列车回张家口,自己在一辆破旧的车厢里,不但人多,而且由于开往张家口贫困地区的车档次太低、人员素质又差,人们随意乱丢弃垃圾,抽烟、随地吐痰,李真上厕所时,踩在一个乘客扔在地上的香蕉皮上,在火车上摔了一跤,为此他还动手打了那个不文明的乘客。当然这已成为了过去。
李真一向跟媒体关系甚好,所以媒体对他帮助很大,他也看到了媒体的巨大作用,所以他很会利用媒体做秀。
第十九章
杀猪的当市长(1)
张二辰过去曾是个杀猪的,这个人在李真的活动下当上了石家庄市长,这一消息更强化了李真秘书的能量和在社会上的传播效果。市民们风趣地说:市政府大院可以开养猪场啦!连宰猪的、猪贩子、卖猪肉的人都能进市里当领导,我们老百姓也可以当市里的领导呀。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里,对于李真的信息,比社会层面所传播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人们更早一些时间就注意到张二辰。当时在正定县,张二辰还是个学生,是学生造反派
的骨干,但他的那一派很快失势了,后来张二辰杀猪卖起了猪肉。据《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李鸿谷等披露,八十年代张二辰曾支援过西藏,但由于身体不适只呆了一年就回到了河北。再后来张二辰被人们注意时,他已经是石家庄市副市长了。张二辰虽然在做事方式上与李真有相似之处,但并未得到赏识。在由副市长至市长的这一跨越过程中,张二辰借助了李真这座桥,完成了个人升迁。
对于原石家庄市市长张二辰,李真本来是很看不上的,认为他狡猾,善于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可是,后来二人的关系好了起来。一方面因为张二辰主动向李真靠拢,一方面李真也意识到不宜在政治上给自己树立对立面,还是以互相搞好关系更为有利。1994年5月,李真陪领导出国访问。7月份回来以后,有一次在省政府开会,张二辰碰到李真,套近乎地说:"你出国怎么不通知我一声?我好给你准备些零用钱。"李真见他这么亲热也很吃惊,平时二人是没有什么话说的,便也不见外地说:"我已经都回来了,还需要什么费用?"过了几天,在省委四号院办公楼的楼道里二人又碰面了。张二辰说:"我给你准备了些费用,你留着下次出国时用。"说着从裤兜里掏出10张千元港币,共1万元,硬塞给他。李真见楼道口有很多人,再争下去不好,就收下了。一年以后石家庄市选市长,李真仍没改变自己的观点,支持的是别人。但此后张二辰多次找他聊天,汇报思想,不断进贡,关系就进一步融洽了。第二次选市长,他就没有表示异议。
1997年的一天晚上,张二辰去李真家串门,见到李母立即上前叩拜说:"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祝老母亲身体健康,万寿无疆……"。临走时以李真母亲身体不好为名放下1万元。
1998年下半年,李真邀了几个朋友在阳光大厦吃饭,其中就有张二辰,这说明关系已经很不错了。那天吃饭,张二辰来得很早,提前到他办公室里说:"老人身体不好,给你放点钱,代我给老人买些营养品。"说着就从书包里掏出两个信封,里面各装1万元,共2万元,放在了沙发上。
2000年2月的一天晚上,石家庄市地税局长在培训中心请客,席间张二辰打电话来:"打了几次电话也找不到你,你在干什么?"李真说:"跟几个朋友吃饭,你也过来吧!"不一会儿他就带着桥西区委书记到了。散席的时候,他对李真的儿子说:"伯伯给你点压岁钱。"说着就从桥西区委书记的包里拿出5000多元,塞进了孩子的裤兜里。张二辰终于选上石家庄市市长。议论人选时,李真是这样跟省委领导同志说的:"从工作角度看,张二辰很有魄力,石家庄只有是他了。"这样的好话已经超出了张二辰的期望值。张二辰知道李真对他有成见,李真又在那个位子上,跟省委领导说得上话,所以绝对不能跟他对立,方的不来来圆的,才主动向他靠拢,但是他也没有抱太大的指望。他是这样说的:"李真在省委领导面前很有分量。在1994年之前,李真曾在不同场合说过我的坏话,说我是个'支部书记','土老冒'。在我心目中李真这个人是个惹不起、怕不起的人,闹不好,还能坏我的事。我给他送钱的动机就是想培养、沟通我们之间的感情,别在省委领导面前说我的坏话。我不想让他为我成什么事,但至少别坏我的事。送钱后我俩的关系逐步融洽了,交往也多了。"
将石家庄市长张二辰与李真联络起来,是多数河北官员能够指认的事实之一,是李真在里面"咬出"了张二辰。一位官员描述张二辰不是被"咬"出来的,而是"自投罗网"。李真被"双规"后,张二辰"一天竟四次给李真的原领导程书记打电话,询问李真的情况,结果被注意到了"。
这一批案件的律师都很紧张,其原因是张二辰的律师"出事了"。张的第一个律师倒霉在张二辰家人身上,他把证人证词泄露给张的家人,张的家人凭此去质问证人,并"做了一些活动"。这个律师不仅辩护不成,而且因泄密而被关了四天,放出来后"被监视居住"。因出现这个插曲,张的第二任律师选择了北京律师。前一个律师的"事故"当然容易在业内传播,因此北京有关领导对此案很重视,亲自跑到河北指导律师的工作,结果在下雨的返回途中,出了车祸。这种种背景,又加剧了有关当事人的谨慎。
李真的律师说,舆论描述的张二辰向李真"行贿3.5万元和1万港币",在起诉书上没有体现,"(因为)在情节上很难构成行贿"。法律上没有认定为"行贿",并不意味着张二辰与李真的角色关系不存在。
后来吴庆五总结李真,其判断是:"李真是一个拿政治当生意做的人,他索贿、受贿的公式是:特定位置+政治情报+人事消息=牟取利益。他利用自己在省主要领导身边工作的特殊位置,把省领导用人说成是自己的意见,他把常委会用人方案在第一时间透露给当事人,然后讨好对方,自然会获取利益。"吴庆五的描述未必不准确,但更多权力系统里的人士描述李真,并非这样"被动",而是更主动。他的"控制力"被形容的十分强大。即使在张二辰的升迁过程里,更多人相信是李真主动操作的结果。李真的位置基本上把可能"被动"的操作,变成了主动的"形象",随后形成的效应,已非单纯传播消息那样简单。
杀猪的当市长(2)
帮助李真在权力系统内树立权威的事实之一是一个县委书记的传奇。在吴庆五当秘书的时代,这个县委书记被斥责说:"这样的人还能当县委书记?"所幸的是,龙威发作之时,正巧在李真与吴庆五交接班前后。稍后通过李真的运作,差不多算得上被注销的这个县委书记奇怪地留任,后来还升迁了。
在这种格局里,寻找到攀附李真的机会成了最重要内容。杨益铭与李真在案情上的关系
,是一个攀附的实例。在河北的权力系统里,杨益铭也是比较引人注意的人物之一。被注意的理由是,他是从北京调来的干部,这一身份使他既不是河北成长起来的干部,也不像吴庆五那样有江苏背景。杨益铭在中央某机关工作,其间曾到河南查过案件,查办结果是"(案件)并不成立",这一结论对河南方面的当事人是一个最利好的结论,因此河南方面的当事人给予的回报是:你可以调到河北来工作。未来的"副厅"在那时已经被预支。
大约在1994年,被预支的允诺开始兑现。当时的组织部长接到北京方面的一个条子,大意是:为了加强河北反腐斗争,河北主要负责人与中央(某)机关同意将杨益铭调到河北,任监察厅副厅长。这一精神很快成为组织部门的实际工作运转,稍费周折后杨益铭的材料到了河北省委。当时的组织部长还没有来得及看材料,就又接到中央机关的电话,要求将材料退回北京。事后有关方面说:"杨益铭不能提拔"。
很偶然,曾经的允诺意外落空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调动,比一般干部调动更复杂。中央和地方沟通好了,上面要调人下来,必须经过的一道程序是,下面要先打报告给上面,并指明给调来的干部什么位置。河北方面的报告刚刚上报到中央机关,河北省来了一些外地人,点名要求找监察厅杨(益铭)厅长,结果让并不知道这背后组织程序的有关人员很觉意外。杨益铭之所以被"卡"住,主要因为杨炒股,又未向组织说明。因此,他的升迁报告一到中央机关便引起众多议论,结果被迅速地收回决定。
这是一个令双方都觉意外与尴尬的结果。本来在北京已经呆得很觉不顺的杨益铭,现在更难呆了,但是,离开北京,到河北的路似乎也被堵死了。结果,李真为这一困境解了套。
李真的手法是:直接由处级位置平调到河北,进入省委督查室,然后将督查室升格为副厅级,级别位置等等问题因此而解决。杨益铭进入河北省之际,也是李真即将进入税务系统之时。杨受审时的职务是"省委办公厅副主任",这同样是李真的职务,杨是李真未来的"继任者"。
李真因为有此运作,所以无论是李真本人还是其他的观察者,都认为李真杨益铭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在初期,这种判断并没有任何失当之处,但后来情势变化了。杨益铭后来发现,在河北的权力结构里,他与李真几乎无法形成竞争格局。李真也并未将杨益铭视为对手,但后来双方仍然关系交恶。杨益铭的起诉书里所呈叙的是,河北下面官员为着保位置,托请杨益铭将10万元送给李真,李真拒绝,而杨益铭自己便收下了。
当然对此还有另一种说法。1997年石家庄市所辖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当时任新乐市委副书记的马某、副市长李某想要趁这个机会晋升。他们两人通过新乐市一个安全设备有限公司的经理张发帮忙活动。张某又找到深圳市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林某,联系到了杨益铭,送给他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