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庆五看来,李真年轻、有头脑,见过世面,反应敏捷,对问题的看法能透木三分,有独到之处,是个难得的秘书人才。李真一面和吴庆五套着近乎,一面揣摩着吴庆五的心理,凭借着吴庆五对自己有好感的热乎劲儿,李真不断地编造着红色历史和特殊背景,在吴大秘面前展示着自己。李真拿出他义父和中央有关领导的合影来给吴庆五看,一下子把吴庆五给震住了。吴庆五万万没有想到,李真这个年轻有为的小秘书还有如此特殊的背景,和中央高层领导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心里对李真又有了新的感受和评价,即由欣赏而转入一种无缘无故的信任。李真当然也能感受到吴庆五的心理变化,他也善于抓住一切机会,不失时机地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他向吴庆五介绍个人历史时说,几年前他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被分配到中央办公厅,他在河北给副省长当秘书,是下来挂职锻炼的,过几年期限届满他仍要回北京工作,目前他的人事关系和个人档案都还留在中央办公厅……李真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居然把吴庆五连蒙带哄骗得服服帖帖。
吴对李真讲的深信不疑,从此李真赢得了吴的极大信任,私下两个人称兄道弟,关系极为密切。为进一步讨好和拉拢吴庆五,李真还把自己的铁杆朋友东方租赁公司河北办事处(以下简称东租冀办)主任张铁梦介绍给吴庆五。张铁梦掌管的国有资产就如同他自家的金库,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吴庆五到河北后,不时到北京办些私事,求人请客和送礼品都需要花钱。他虽然贵为秘书,但严格的财务制度,使得有些花销难能以公款支付报销。他刚刚来到河北,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和老板的支持,为解决这个问题,他绞尽了脑汁,想得头疼,张铁梦的出现给他解了围。初识张铁梦后不久,张就豪爽地对吴庆五说:"今后有什么费用处理不了的,尽管给我说,咱们这儿好办。"李真也在旁边煽动说:"铁梦是自己人,你不要客气和有什么顾虑。"见李真对自己如此关照,吴庆五的内心对李真顿生感激之情,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知遇之情。说归说,但当吴庆五初次拿着一笔进京办事的费用要张铁梦给处理时,心里还真是有些忐忑不安和难为情,但张铁梦却不以为然,每次都很热情、爽快、客气。几次交往,吴庆五的心里也渐渐平坦了下来,在金钱的作用下,两人的关系也慢慢紧密了起来。时间还不到一年,在李真的一手操纵下,在张铁梦的金钱链条连接下,李真、吴庆五、张铁梦三人的同盟关系逐渐建立起来。
吴庆五不是天生投机家和腐败分子,可以说,参加工作以后,特别是到南京市委担任秘书后,工作上可以说是勤奋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的心理蜕变是随着做秘书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生变化的,吴庆五曾坦言到:"我从底层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做到高层秘书,各个层面都接触到了,我发现许多干部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并不像起初做官那样,想着为民办事。也许是欲望的迫使吧,做官越久,要权的思想越重,他们想的最多的是争权夺利。我看到了我尊重的一些领导放松要求,越来越讲求享受,与过去判若两人,我本来是靠他们鼓舞自己的,可现在他们都成了这样,心中的'支柱'倒了,彻底的失望使我下决心一定离开官场。"他曾对记者苦恼地说:"当时我对目前的官场已经很失望,我厌烦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你整我,我整你。"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1992年初,吴庆五萌发了离开政界下海经商的念头。在他看来,借助自己当官时结交的一些经济界和政界的朋友,下海经商要比别人占有许多优势,他自信自己下海不仅不会被商海淹没,而且会在商海里游刃有余,因为他有天时、地利、人气好的优势,这是别的一般下海党政官员所难以具有的。当吴庆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李真时,立即得到了李真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李真看来,吴庆五下海,无疑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升迁的绝好机会,凭着他的直觉和同吴庆五的交往培植的感情,他相信吴庆五退位之前,肯定会将他推荐给有关领导,而吴庆五的位置又是他觊觎已久的,但他没想到,这个机会和位置来得这么快,以致使他有点措手不及。李真得知吴庆五下海经商的想法后曾欣喜若狂地说:"你在商界为了挣钱,我在官场为了当官,你在商界需要权力支持,我在官场需要经济支持,我支持你经商,你支持我从政,我的官越坐越大,你的钱越挣越多。"李真的想法也得到吴庆五的赞同,在吴庆五看来,李真熟知官场之道,是个难得的从政人才,自己退出政界,既可以给李真腾出位子,创造个人发展的机会,自己也好下海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因此,下海之前,他和李真、张铁梦制定了一个共同奋斗目标:他在商界、李真在政界、张铁梦在国有企业,各有优势,优势互补,官商结合,共图大业。
李吴结盟(3)
转眼到了1992年初,吴庆五不听领导的规劝,决意要弃政从商。领导和他作了最后一次谈话,领导对他说:你都当上副厅级干部了,我对你能办到都办了,你还要走。你是我一手提拨起来的,你跟了我八年了,那一点得罪你啦,你说说,你还缺什么?搞政治是需要资本的,你下海挣钱我同意,再说用你挣的钱我放心。我是不赞成你下海的。吴说,你对我的情,我是不会忘记的,特别是在我困难的时候,你提拔任用我,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但从长远看,我的性格不适合从政,政治斗争太残酷,我不想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我的特长
是经商,经过长期的考虑,我去向已定,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领导说,好,那就由你去把,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得给我推荐一个秘书来接替你。吴说,我推荐李真。领导说:不行,这人不行,省政府办公厅的一些人对他意见很大,说这个人有点狂,盛气凌人,不用这样的人,应该用一个稳重的、传统式的人。吴坚持说,不,就是李真,他替我当你的秘书,有多方面的理由:第一他是河北人,是地头蛇,我们虽然比他的位置高,但是外来户,得罪了他这样的人物不行,何况强龙都压不住地头蛇呢;二是他在北京上面有人,朝廷有人好做官嘛,他在北京据说有一个高干义父,李真和中央高干的秘书、子女们混得很熟;三是现在省委、省政府个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不一致,为了工作争论的特别激烈,需要李真这样的人出来打头阵,这是政治的需要,不是你是否需要他这样的秘书,而是只有他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适合担当此重任。领导听了后沉默良久,说:等我再考虑一下,我向副省长了解一下有关他的情况后再作定夺。那好吧!吴庆五说。
吴将这个信息马上传递给李真,李真找到了自己效力的副省长说,你这届就要退到政协去了,你对我很好,我年龄尚小,想留在省政府里,不想去政协,你能否把我推荐给省长。副省长说:当省长的秘书,不比在我这儿,伴君如伴虎啊!你一定好好改变一下你过去的作派,为人处事要热情,尊重领导和同志,虚心学习,不能太张狂,对比自己职务低、或者差不多甚至地位比自己略高的人,要尊重,不能呼来喝去,叫人"老王"、"老张",注意个人的影响,也许你的成功是在当秘书,也许失败也会在秘书的岗位上。如果你今后改掉自己的那些缺点,你将前途无量。否则,后果难测。
1992年夏季,吴庆五便开始了下海前的准备工作,这年的6月30日,他首先办理了去香港的定居手续。这时,观察他已久并在商海沉浮多年的张铁梦,从多方原因和长远利益考虑,劝他不要下海经商,因为商海险象丛生,闹不好会人财两空。但此时的吴庆五已铁了心,决心要走经商之路。1993年8月17日,吴庆五正式向河北省人民政府递交了辞职报告。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李鸿谷的文章记述:吴庆五下海,当时还是河北省的第一例。吴下海时的身份,不仅是秘书,同时也是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由南而北的市场经济风潮,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的河北,一般人更看重的是位置的保险性,吴庆五的副厅位置足够令人羡慕了。即使在免去吴庆五的省委常委会上,吴庆五离开的理由不是下海而是另有安排,吴庆五下海,后来自己解释的理由是,对官场的厌倦。不过,在他的言词中,多少也有一些对他所服务的领导的不满。
吴庆五说:"早在河南省政府工作时就有离开官场的愿望。"离开官场时,吴自述"做秘书这么多年,由于能力、水平限制,没做好"。吴庆五的这段自述强调的是:"(下海前)从政十几年,扪心自问,没做亏心事。""能力与水平限制"就未必完全是自谦。在此之前,他已推荐李真接替了自己的秘书一职,满足了李真已久的欲望。
李真要当省长的秘书,同样遇到了来自省委其他一些人的阻力。纪委刘书记向省长进言说:李真这样的人不适合做省长的秘书,我在张家口就了解他,他是聪明过度,诚实不够。过了不久省长力排众议,果断地录取李真为秘书。
在李真接任吴庆五秘书之际,正值省长能否从省政府完成向省委过渡之际,当时不是没有竞争者,这也确是政治上的极度需要李真的时候。很多人相信李真居间起到了足够作用,至少他的位置比较方便操作。已经接任了吴庆五的位置,李真的北京联系,显然与自己个人位置的关系不再那么重要了。更多的人则是通过李真被如此重用来反推他在那段非常时期可能起到的作用,李真很迅速顺利地继任了原吴庆五的位置,李真当上省长秘书是李真的上层关系起了作用。
吴庆伍位置高,但是外来户;李真位置低,却是坐地虎。他们两人选择合作非常正常,在权力运作以及对人的操纵上,李真显然比吴庆五更具能力。
稍后李真又从省政府进入省委,终成河北第一秘。
第十五章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1)
河北内环京津,外环渤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自从国家实行了治理整顿政策,外国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后,使河北这个依靠国有企业为主的北方沿海大省遭到了重大挫折。一场姓社姓资的讨论也随之在河北展开。
1990年河北省组织了一个赴南方的干部考察团,南下参观学习。一个领导干部从南方考察归来,在省五大班子会议上放声痛哭地说:深圳除了红旗是红的,别的全部都黑了,那里
纯粹在走资本主义,我们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天下完了。河北绝不允许这样,谁要是在河北搞资本主义,我非枪毙了他不可。
就在各地就姓社姓资争论不休的时候,南方广东正抓住国家治理整顿的时机,他们一举将国营企业全部改制,率先一步实现国有企业股份制民营化。1991年春节,广东省的一位河北籍副省长回乡探亲,专门带了一份该省将国有企业股份制民营化的文件给河北省领导,让河北尽早将国有企业股份制民营化,早行动、早主动。学习国外经验:企业应该是民营股份制的,经营的好坏,政府不用管,政府不用直接管理企业,而仅仅靠政策去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政府仅靠税收、货币、财政杠杆去调节企业。政府需要做的是建立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公共服务。河北省几个领导看了文件后大惊失色,这还了得,这不是让我们也走资本主义吗?他们当即将文件悄悄地收藏了起来。而这时广东省已将国有企业股份制民营化,国有企业在广东所占的比例降到百分之十以下。而河北恰恰相反,国有企业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河北省一位管工业的副省长写成了一个国营企业改制议案拿到省政府办公会上进行讨论,未能获得通过。
河北省在原有的体制下进行观望,他们在等有关部门的红头文件,自己还不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致使河北1988-1991年丧失了一次调整自己产业结构,改革国有企业体制的天赐良机。
1992年小平南巡后,河北省还是一个三无省:即无两院院士,无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没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为什么呢?而且作为省会的石家庄是全国唯一没有民航机场的省会,河北省东南部邻海也没有一个深水良港,这是为什么呢?
1993年6月程维高任省委书记后,很想干一番事业,以便将来在仕途上有大的升迁,因此,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远学广东福建,近学山东,派出一大批干部陆续去考察取经。南方的不说,就说山东省在八十年代初期经济与河北差不多,在全国排位中还列在河北之后。但是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山东后来居上,超过了河北,位居全国第5位,而河北省由原来的第8位,退到了第9位,不进反退。
山东和广东的经验是:遇到红灯绕着走,遇到黄灯闯着走,遇到绿灯抢着走。即对中央的红头文件规定有利于自己的,要创造性地执行,不适合自己的不闻不问,自己干自己的。而河北南下考察的干部返回河北后,大都认为:南方改革的经验也太出了格,河北学不了,不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处于无动于衷的状态。省委领导说:一些干部学习山东和南方的经验后是:听了以后感动,看了以后激动,回到河北不动。
李真考察了河北基层后认为:不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河北的当务之急是:先学习山东跑部进京,争取一些大型项目在河北立项,靠这些大项目对河北经济起个龙头带动作用,在河北开始储备一批国家优质资产,为河北经济起飞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他和省领导数次进京,去争取石家庄机场、黄骅港、神黄铁路、京石高速、石太高速、张家口电厂二期等一批大型项目的国家立项,有的在年内动工新建。这时的李真主要靠自己在北京的特殊关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3年以后,李真对河北的落后痛定思痛地认为,河北应实行吏制改革。经过到基层调研后,他看到了一些怪现象,在酒桌上吃饭时一些基层干部给他们讲了许多顺口溜:
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中午吃顿饭,拍拍肩膀:弟兄们好好干,谁提干了许
许愿,出了问题扯扯淡。
啥事儿也不干,到了那儿十一点半,坐在那儿就吃饭;三只烧鸡两瓶酒,老虎杠
子五魁首,迷迷糊糊往回走……
描述统计数字是:拿着本、看着天,领导要数咱就编,不高兴了聊聊天。
李真听了这些后又气又笑,他将情况上报给省领导。李真认为,河北省的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技术型官僚太少,偌大的河北没有一个市县区长是学习城市规划和环保的普通正规大学毕业生。没有专业知识、没有文化,哪会有本领治理好一个地方,更谈不上富裕一方百姓,造福人民呢?他提出了选拔干部应实行考试制度,像我国科举制度那样,对干部再来几次大考,变人们的跑官要官为考官。他的建议开始未获通过,直到1995年,河北省才在省开放办、招商局公开招聘三名副厅级干部,招考三十多名处级干部,上百名科级以下干部。而他认为这还不彻底,应全面放开实行考试。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上帝给予人一份困难时,也给予人一份智力。李真曾说:跟着秘书处,天天有进步。跟着组织部,年华不虚度。跟着项目部,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
穷人会变富。跟着宣传部,越学越糊涂。
欲望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在这里不该没有达到的目的,一个人应具备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精神,这与基督教义是一致的,意志创造奇迹。
1992年12月,河北省前书记因年龄问题到了规定上限,即将退休。就谁当河北省委书记
,当时有三派意见正面交锋,即将退休的某领导推荐了一位人选;上级欲派一个北京的干部到河北任职;另一种意见则是由省长转任书记。当时三种力量角逐,各有各的理儿,相持不下。这时李真再次活动起来,李真同样用他的北京资源,开始对北京的投资不遗余力。由于李真在北京的努力,再加上省长有一些政绩,结果事件的发展倾向了李真的省政府这一面,省长接任省委书记。上级下派的干部被安排在省里任副书记。原省领导到龄退休。
1993年6月李真也从省政府进入了河北省委,成为第一秘,正处级,它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人们所说的"河北省二书记"。实现了他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跨越。
李真当上了省领导的秘书,经常以河北第一秘自居。一位张家口的老干部认为,李真在张家口时,不过是一个师范刚毕业的学生,从张家口到石家庄后,地位就"跨越式"高升,除了其个人善于"活动"外,就是他跟随的领导越来越大,领导不断地为他说话,给李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政治舞台。李真很聪明,在省政府担任秘书时,他就意识到了什么,决意要学开车,而按照当时的规定是不允许的。从这儿可以看出,李真很有心计,就是想当更大领导的秘书,并借秘书这个特殊的阶梯往高升。而领导的秘书能爬得如此之快,权力又是如此之大,李真可以说是空前的,是河北省乃至全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殊秘书"。人们评价说"李真是可以左右河北权力系统的人了,其地位相当于"二书记"。李真在干部任免上作用很大,有人夸张地说,"李真真是个人物,他让谁上台谁就上台"。从1989年调入石家庄到1994年12月,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他的职位频频升迁,速度之快,在政界实属罕见,以致许多不了解其背景的人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猜测他的来头。李真,这个少年得志的河北第一秘在省委、省政府的大院里,给人们留下了一片神秘的色彩。
李真曾即兴作诗一首:来省已五年,有苦也有甜,我像过河卒,只有永向前。
·龙威发作:地市合并
早在1986年,当时张家口市修市志,追溯并寻找1945年张家口解放时的历史人物,而那时任张家口市市长的某领导是活着的最重要人物。张家口市派人前往东北请回了时任东北某省委书记的某领导,座谈和采访完某领导以后,由于李父与这位老领导曾经的同事之谊,在欢送杨某去首都机场的轿车中,有当时在张家口市经委工作的一般干部李真,还有驻张家口某部队的首长。车出张家口市,经宣化、下花园区进入属于张家口地区的怀来县,张家口市管辖市区,张家口地区管各郊县,一出市界就归张家口地区各县管理了。这就是地市并存分治。可天公不作美,在京张公路(110国道)怀来段出现了大堵车,堵车的长龙大约有十公里,这可把他们急坏了,耽误了乘飞机,机票作废不说,关键是堵车的时间太长,他们耽误不起时间。听怀来县的老乡说:这几天该县土木乡路段的一座桥因年久失修,被压塌了,正在抢修,原来的双向六车道仅剩下一个车道可以通行,每天有数千辆车都从这一个车道上经过。这里已经堵了一天了,这两天这儿一袋方便面卖到十五元,一瓶矿泉水卖到十元,有的司机将水箱里的冷却水都喝了。老乡又说:你们尽早想办法,不然这一、两天是出不了怀来县了。这下李真着急了,正急间,忽然看到一辆警灯闪烁的警车向前方开去,李真说:跟着他或许有救了。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显然,李真的精明迅速地给这位老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们的车跟着警车前行了一公里左右,前面的警车忽然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个又粗又胖的警察。他上前喝令:"停车!停车!检查证件?"他看看证件后说:"你们的车不能老跟在我后边,我是怀来县交警队的队长,我是执行公务到前方疏导交通的,你们的车必须停到堵车的车队去,不然我扣你的车、扣你的本"。李真立即下车说:"我们是张家口市委的车,车里坐的一位是老领导,另一位是良首长,他们到北京有任务,你必须放行,把我们送出去。"王说:"你们头上又没有写字,谁是首长、我又不认识,我们这里不认这个,在我们县就得听我的,就是省委书记和首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李真说:"我通过市交警队命令你送我们出怀来县。"王队长说:"现在是地市并存,我只认张家口地区交警队的领导,不认张家口市的,市里管不了我,你们一出市界的话就归我地区管了,这叫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时良首长也下了车说:"同志,我是张家口某部良首长,我命令你把我送出怀来县。"这下可把王队长镇住了,王队长又故作镇静地说:"请你出示首长的证件,我是认证不认人。"良首长由于走得急,临时才决定去北京的,所以忘了带证件,一时拿不出来。王说:"拿不出证件就是假冒伪劣,冒充军人行骗。我要扣您的车和车本。全部下车!"这下李真火了:"贼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3)
子,我再声明一下,这车里坐的是领导和首长,你放明白点儿,你若不放行,不带我们出怀来县的话,你就是有政治阴谋和企图,你一定有政治历史问题,我找你们县长去。"王队长说:"我父亲就是这个县的县长,在怀来县你有能力爱到哪儿告就去哪儿告去,我不怕,我这个交警队长任免归县里和地区,你们张家口市动不了我,你这小子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说着两人扭打了起来。这时人们上前拉开,良首长说:"不走了,开车进怀来县委,找县武装部打电话去。"说着两辆车返回县城开进了怀来县委大院,进了武装部,县武装部政委一
见良首长的来了,立即上前问候。良首长说:"真扫兴,你们怀来县的交警真不懂规矩,你们没钱花,我给你们,不能扣车拦车,现在我不走了,住下、你们给我要电话,找河北省省长和张家口地委书记,"和地委书记的电话接通了,良首长说:"张书记吗?我是张家口驻军良首长,我的车被堵在你们地区的怀来县了,被县交警队拦下了,不让我通行,你马上派地区交警队长来,把这个交警队长给撤了,送我到北京,我有紧急事。"一个小时后,地区交警队队长驱车赶到,带着他们走小路上宝平线(宝昌-平山县的太行山区公路)绕官厅水库经过八达岭战备公路返回北京。他们到达北京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从早晨八时出发一直走到晚上十点,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他们走了十四个小时。事后怀来县交警队的队长被撤换,丢了乌纱帽并被清理出了交警队,脱去了交警衣服,到了一个县治安办去上班。
这一事件对李真的刺激很大。他认为虽然堵车是天灾,但更大的人祸是地市并重的问题,它加剧了各种矛盾的扩大,一个堂堂的部队首长和张家口市的市长连郊县的一个交警队长都管不了,太可笑了。
1993年,李真在省委任第一秘以后,他立即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河北省应实行地市合并,撤销地委和地区行署,保留市委、市政府,实行市管县的管理体制,将十八个地市合并成十个,这个建议很快被新一届省领导顺利通过了。在张家口地市合并前,张家口地区获悉地市要合并的消息后,地委突击提干了100多名处级干部,随后出现了地市互不相让,有的单位拒绝合并,有的人因为对人事安排不满而捣乱。在张家口地区,省里将突击提干的100多名干部职务撤消后,结果发生了部分人闹事,最后张家口市不得不对这些人实行了劝说,随后才免掉了突击提拔的干部,使地市合并得以顺利进行。由于地委突击违纪突击提干了100多名处级干部,所以在地市合并中,新的张家口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中,原地区的领导没有一个是一把手的。就是张家口市属各部委局办也大都是市里干部当了一把手。
从1983年地市分家到1993年地市合并,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十年间的地市并存局面就这样结束了。地市合并使资源得到了整合,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许多矛盾随之解决,李真更长远目标是撤销市一级政府和党委,由省直接管理到县,这样既直接方便、减少层次又降低行政成本,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可惜的是现在河北还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我国已在浙江省实行了省管县的管理体制。李真到处吹嘘说,河北省地市合并是他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