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卢皇后居中调停, 一家人才算是坐下来和和气气地吃了顿团圆饭。
太子刚跑去那么久, 开泰帝被人严防死守,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再去多远的地方。
一番协商之后, 开泰帝决定去避暑山庄歇几个月,让太子殿下先顶着,实在不行再派人去找他拿主意。
太子殿下想到他爹登基十年, 没享受过什么舒坦日子,被迫励精图治那么久, 合该歇息几天。他一口答应下来,并不觉得有什么为难。
这些年他也已经逐步接手一些政务,做起决定来一点都不虚。
有姜若皎和满朝文武在,真正需要他操心的事也不多, 所以就放爹娘去松快几天吧!
现在唯一的争议是,小皇子要不要跟去。
小皇子没能去江南,已经哭过好多场,现在一听爹娘也想要抛下他,立刻原地打滚。
卢皇后一看, 心疼得不得了,赶忙把人拉起来说:“好好好,带上你。”
开泰帝脸黑了。
太子殿下偷偷笑了起来。
一个懂事孩子的破坏力和一个皮孩子的破坏力完全不一样。
懂事孩子就算闹腾,也会先想明白闹腾的后果,不会不顾一切撒泼乱来;皮孩子可不管那么多,只要不顺心他就闹,压根不管丢不丢脸、不管别人为不为难。
开泰帝有意锻炼太子,带走一批人去行宫避暑,剩下的让太子看着安排。
走的这批人都是快致仕的,算是公费休个长假,不少人也都乐意给后辈让路,交接工作做得飞快,一副迫不及待要去行宫享受假期的潇洒姿态。
太子殿下都惊呆了,这些人怎么跑得这么快啊?
开泰帝带着一群老臣呼啦啦地跑了,姜若皎夫妇俩只得迅速投入到繁忙的政务之中,连小嘉祯下学都让朝槿和露葵去接。
偶尔休沐日出宫溜达,也只去岑家酒楼、女子书院、姜家食肆这些老地方转悠一圈。
值得一提的是女子学堂已经扩建成了女子书院,也学鹤庆书院开设了经义斋和治事斋,朝中也陆续增加一些适合女子担任的岗位和女子学院进行对接,就是考起来比较难而已。
要知道女子书院正式扩建才四年,公平竞争之下肯定考不过十年寒窗苦读的男人。
去年女子书院去参加科举的考生只一个及第了,弄得现在学生一个个头悬梁锥刺股,表示下轮科举要一雪前耻,恨不得连吃一口饭的功夫都背两句经义。
当然,专门来学养家手艺的、学琴棋书画的也多不胜数。
这日太子殿下跑去和人喝个小酒,姜若皎领着小嘉祯去女子书院溜达了一圈,见了几个柳先生看好的好苗子,才转道去姜家食肆吃个面。
清平等姜若皎母女俩把面吃完,邀她们入内说话,似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姜若皎让朝槿把小嘉祯带去院子里玩,才问道:“你碰上什么难事了吗?”
清平斟酌良久才说道:“昨日有个草原使团来了京城,傍晚其中几人来食肆吃面,言语间似乎提及我的身世。”
清平刚到京城不久,就和他们说起当初似乎是有人特意把他引到京城,具体是谁他不知道,只是那个道破他母亲早已病故的同乡来得十分蹊跷而已。
出于谨慎起见,清平当时就把一切都老老实实地和姜若皎讲了。
姜若皎觉得清平在西南长大,又没有去追查自己身世的想法,和开泰帝他们报备过后也就没有再管。
“他们可能是你的亲人?”姜若皎好奇地问。
“应该吧。”清平也不太确定。他在京城开久了食肆,各种语言都有接触,寻常的字句他都能听懂一二。
对于亲人什么的,清平也不甚期待。
他有过一个拿母亲的病骗他钱的同母弟弟,不怎么相信从来没相处过的亲人会对自己有多少感情。
姜若皎道:“既然他们已经找上门,那就静观其变好了。要是他们别有用心,我们不怕;要是他们真心认你,你认了也无妨。他们都已经接受朝廷的册封,成了朝廷的臣属,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清平听了点头应下。
第二日就有鸿胪寺的官员上禀,说草原上一个部族只剩上任族长的女儿苦苦支撑,现在对方发现自己有位同父异母的兄长在京城,希望能让对方认祖归宗。
鸿胪寺主要负责涉外事宜,得知此事后就一五一十地禀报给太子殿下。
草原部族认亲的事之所以惊动太子殿下,主要是因为对方说的人不是别人,是帮太子妃经营姜家食肆的清平。
虽说这清平与姜若皎非亲非故,可姜家食肆都贯着姜家的姓了,能和姜若皎这个太子妃没关系吗?
姜若皎已经和清平通过气,便让鸿胪寺设宴把双方请到一起坐下聊聊,看看这事儿是怎么个解决法。
在双方会面前,姜若皎把清平邀到东宫,和他说起现在的情况。
草原部族被聂家军收拾得安安分分,一个两个都俯首称臣,但是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外族的臣服是最不可信的,甚至就连自家人去了外邦也不再可信。
想要把这些地方真正融合进来,除了需要有强而有力的军队之外,还需要有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经济、文化、教育、礼仪等等。
军队就算打到草原王廷,打完后还是要回家的,对草原部族的管控到底还是会逐步放松。
有清平这重身份在倒是好办,可以对草原部族进行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初设法把清平弄到京城来的,应当是楚王无疑。
如今楚王已经成为庶人,过去的种种自然不必再提。
姜若皎把清平喊来,就是想看看清平愿不愿意去试试。
清平不需要做太多事,朝廷自然会安排一批人过去负责,他只需要承认自己的身份就好。
“好。”清平一口应下。
清平的生父虽然风流,孩子却都没活下来,到最后只剩个女儿死守着。据说是因为清平长得非常像他生父,所以对方才一眼就认了出来。
姜若皎在双方会面后又接见了清平同父异母的妹妹,那是个英姿飒爽的小姑娘,一手鞭子使得出神入化,骑射也很不错,要不然也不可能服众。
只是她这样的小姑娘在群狼环伺的草原部族里生存到底太难了,单打独斗的话她以一敌十都不怕,难就难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机会让她单打独斗。
对于野蛮的草原人来说,女人很多时候都是战利品,什么时候轮到她一个小姑娘说话了?
所以在看到清平并且了解到清平和东宫的渊源后,这个小姑娘就准备认回这个同父异母的兄长。
就算这个兄长不擅武艺也不要紧,有她在旁保驾护航,再让兄长生个孩子让她从小教起,或者她自己生个孩子教好过继给兄长,那都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
为着这个目的,哪怕只有五分像,她也决定说成十分。
太子殿下早就看清平不太顺眼,现在有个光明正大打发走清平的理由,他立刻表示无条件支持姜若皎的一切决定,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务必尽快把清平打包到大草原上去。
小嘉祯觉得她爹一整天都乐得没边,有点纳闷地问:“爹爹,清平叔去草原的事就让你这么高兴吗?”
太子殿下正了正脸色,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这是在为你清平叔高兴啊,你想想,他这么出色一个人,只窝在一家小小的食肆里多浪费?让他好好为朝廷做点贡献多好。就算只是把食肆开到草原去,也能让草原人爱上中原的美味,意义多么重大!”
小嘉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转头就悄悄把这话学个姜若皎听。
姜若皎哪会不知道太子殿下那点小心眼。
她没揭太子殿下老底,而是笑着说道:“对,每个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就是最好的安排了。”
小嘉祯“嗯”地一声,没再嘀咕她爹瞎乐呵的事。
清平走的那日,天气晴好。
他换了一身他们部族的服饰,高大的身形和轮廓分明的脸庞越发有草原人的味道了,就是他不常骑马,所以肤色比周围的族人要白/皙许多,倒显得他像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
姜若皎叫上一群好友去相送,给清平这位新族长助助势。
大伙时不时在姜家食肆或者岑家酒楼聚个餐,彼此间都熟稔得很,得知清平要跟着族人回草原去,自然都热情地带着好酒和礼物前来相送,热络地又给清平多塞了一车好东西,看得其他草原部族的人心惊不已:这位新邻居在京城的人缘居然这么好?
再一细看,更了不得了,这些人有的是朝中新贵、有些是京城巨富、有些是东宫近臣,单独拿出来全都是他们想见面都得排几天队的人!
清平将周围人的敬畏全都尽收眼底,临到真正要上马离开时才回首看了一眼。
十年过去,当初那群少年都已经成家立业。
他也不能止步不前。
第147章 番外四:小小女帝成长记(完)
开泰帝和太子殿下有预谋地进行轮休, 朝中诸官都逐步习惯了他们的胡来。
卢重英这位舅兄兼副相,肩负起了为皇帝和太子核定假期的重任,每次都负责统计开泰帝父子俩出去后发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花了朝廷多少钱等等, 以此确定他们下次出行的日期和出行的时限。
卢皇后和太子殿下悄悄去撒娇都没用,卢重英铁面无私地逼迫开泰帝父子俩出去前先列出行计划回来时再交出行报告。
再后来, 卢重英成了众望所归的卢丞相, 就丧心病狂地开始给他们规划出行路线。
不是想去玩吗?那就带着任务去玩,多走几次,多为朝廷解决点疑难问题!
面对恐怖如斯的卢重英,开泰帝父子俩都毫无办法。还是开泰帝先装病表示自己早年到处征战,落了一身伤,出去玩是不可能出去玩的,这些事儿还是交给年轻人去办吧!
太子殿下倒是不介意多出去转悠,不过有时候姜若皎不想陪着他一起,他就很郁闷, 时常一脸幽怨地缠磨姜若皎。
卢重英冷酷无情地给姜若皎安排更多正事,坚决不让太子殿下得逞。
太子殿下只能灰溜溜地自己收拾东西出去巡察,心里想着也不知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
又过了几年,聂大将军自请回京安家,开泰帝衡量片刻后许了,改把聂东宁提拔到北边, 让她接掌一部分最精锐的聂家军, 以此安抚聂家军的军心。
卢应巡夫妻俩也已经育有两个儿子,是对双生子,幸而聂东宁身体底子好,两个孩子都挺健康。
听了开泰帝的安排,卢应巡这个昔日状元郎收拾收拾东西, 把两个儿子扔给他们祖母,表示把孩子扔去女学那边的育幼园每天去接接人就行了,他们要夫妻携手守卫国门去。
卢夫人听了,只能叹气。
他们卢家如今已经够风光了,不能想着全部好处都被他们家占了去,所以儿子随儿媳去军中也好,免得他们家风头太盛遭人攻讦。
卢夫人叮嘱道:“你们到了北边可要小心。”
“娘你别担心,我这种肩不能抬手不能提的,到了北边也不会上战场去,绝对不会有什么危险。”卢应巡保证道。
卢重英回到家,就知道儿子要随儿媳去接掌聂家军的事。他说道:“行,你去吧,最好别捅出篓子来。”
卢应巡觉得他爹真是没句好话,他还没出门就怀疑他要捅娄子!
卢重英睨了卢应巡一眼,意思是“你不服气吗”。
卢应巡没话说了。
卢应巡的仕途还算顺遂,顶多就是后来去了大理寺,发现大理寺的顶头上司是个老熟人,曾经的应天府一把手!
这不就巧了吗?
在大理寺卿的默许下,卢应巡暗中在大理寺筹办了一个咨询机构,无偿帮助百姓解决一些律法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运用律法手段解决自己的困境,比如,该离婚就要离。
卢应巡在这个自己提出要建立的机构里干了几年,干得红红火火不说,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下属,即便他离开了这个岗位也能把这件有意义的事干下去。
反正,京城该拆的婚事都被他拆得差不多了。
京兆尹每次一看到他,额头青筋就突突直跳。
真是造孽哟,有这家伙在,京城不仅案件大增,还完不成婚嫁和生育指标!
不过好处也是有的,至少京城的治安越来越清明,各家也很少再传出什么夫妻不睦的传言。
京兆尹正在考虑众人提出的开宵禁事宜,也想弄个“不夜城”的名头来给自己的履历添光增彩!
这不,得知卢应巡要去北边,京兆尹十分唏嘘,亲自下帖子邀卢应巡过府小酌两杯,给他传授一些地方工作经验,让他到了边城不要再像现在这样胡来,边关将士和百姓娶妻不易,好好的婚事能不拆就不拆!
卢应巡满口答应。
太子殿下很舍不得表哥表嫂,小嘉祯和小皇子更是一左一右地拉着教授了自己这么多年武艺的聂东宁,特别不希望她去那么远的地方。
聂东宁揉着他们的脑袋说道:“陛下愿意给我这样的机会,我怎么都得去的。”
她在京城也有自己的差使,卢应巡上衙时她要么去训练士兵要么来教导宫里这群小豆丁。
一开始众人还有些微词,后来见她训练出来的士兵不输给所有人,她的职位才正式拟定下来。
聂东宁本就是在北地长大的,如今要回到北地去一点都不觉得委屈,反而有种回家的快活感觉。
她笑吟吟地说道:“等我到那边安顿下来,就接你们过去玩玩。你们到了北边才会明白,再大的校场都比不过辽阔无边的大草原,我从小在原野上纵马奔驰,想跑多远就跑多远,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小嘉祯两人都已经十三四岁啦,听聂东宁娓娓说起草原上的风光,顿时也对那翠碧美丽的广袤草原生出相往来:“好!我们一定要去!”
小皇子最好舞刀弄枪,对聂东宁说道:“等我去了就不回来了,我也从军去!在京城老是要读书,好没意思!”
聂东宁道:“这个你得和陛下商量。”
小皇子笃定地道:“父皇肯定会同意的,他恨不得把我撵得远远的。”
两边说好了,聂东宁夫妇俩就出发北上。
卢应巡这一次过去,算是把过去十几年撒在草原上的网收起来,配合着聂家军的威名来个彻彻底底的移风易俗。
与这些一同进行的还有南边逐步推进的改土归流,南边的蛮族逐渐从由土司管理转化为朝廷官员管理。
随着各地越来越太平,源源不断的新鲜货物南北互通、东西交汇,连本来自给自足的山民都忍不住时常下山赶集,越来越习惯新的生活方式。
这一切转变,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气候的转暖、粮食的丰足,一下子抹去了过去几十年的苦难,让各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至开泰帝宣布禅位时同时扔出另一个大消息:太子即位后,将立独女嘉祯为皇太女。
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太子殿下早些年挺荒唐,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大伙都觉得像模像样了,大多数人都已经接受让他即位的事实。
可皇太女不一样,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
倒不是说嘉祯郡主不优秀,事实上满朝文武有不少被分拨过去给嘉祯郡主讲课的,他们都觉得嘉祯郡主的聪慧远甚于她爹和她祖父。
至于顽劣到没变的小皇子,那简直不提也罢。
对于开泰帝把小皇子送去边关这个决定,他们简直想举八只手赞同!
没办法,教他一天,得一个月才能缓过来。
但是当时他们没有把嘉祯郡主和小皇子的差别放在心上,只是由衷地夸赞嘉祯郡主几句。
他们并不没有察觉开泰帝是在把孙女当未来储君培养。
现在往回看,当时开泰帝根本不是让他们去给小皇子讲课的,而是专门让他们教授嘉祯郡主!
一群人先去找卢重英商量该怎么办。
“卢相公是不是早就知晓此事?”杨峰清是在做之中最年轻的,也是最敢说的,开口就问出了所有人心里的疑问。
卢重英摇着头道:“有过猜测,但不确定。陛下一天没说,我也不好开口劝。”
卢重英能以外戚的身份坐稳丞相位置,在朝中自然威望不小,只不过这次大家反应都很大:难道到他们这一朝,真的要出个武则天吗?
卢重英道:“还是有区别的,嘉祯郡主是太子殿下的血脉,并不是外姓。”
他对这事早有心理准备,不能说绝对赞同,至少算是不怎么反对。
“说是这么说,可嘉祯郡主终究是要嫁人的,以后天下还不是落入外姓之手?”杨峰清道。
卢重英道:“以后让嘉祯郡主迎皇夫,子女随寇家姓不就行了?何况继位者不贤,江山终归是要易姓的,还没哪个朝代真能延续个千秋万代。我们只管做好眼前的事就好,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他又问众人撇去女子身份不提,可有觉得嘉祯郡主不贤、不明、不堪为储君的?
众人沉默下来。
他们再没有教过这样聪慧的学生了。
而且嘉祯郡主自六岁起就随太子殿下夫妇俩出巡,三个人联合出的游记合集详实地描绘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她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也大不相同,他们一路读过来,可以看出太子一家三口都对民生民情十分关切。
嘉祯郡主年纪虽小,见识却不比那些常年埋首苦读的读书人少,她去过的地方很多,许多她观察到并提出来的问题甚至一度成为朝中争论的焦点。
如果嘉祯郡主是皇孙,就算开泰帝不下诏,他们也是要为嘉祯郡主请封的。
可嘉祯郡主是女孩儿。
众人都沉默下来。
第二日早朝,还是有不少人站出来据理力争。
开泰帝和太子殿下夫妻俩对这件事都很坚持,他们认为即便是宗室之中也挑不出更优秀的后辈来当储君。
既然没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嘉祯不行?
嘉祯郡主第一次面对这种群情汹涌的局面,不过她去过很多的地方、见过很多的人,从小看的也都是大场面,面对这样的反对意见并没有太慌乱,也没有挨个记下反对她当皇太女的都是谁。
她娘教过她,朝廷里不可能只有一个声音,有时候朝中大臣反对一件事,并不代表他有多十恶不赦,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嘉祯郡主神色如常地听着众人的反对意见。
她这般表现倒是让不少人更高看她一眼。
最终朝臣们还是拗不过开泰帝,不管是禅位太子还是立皇太女,都按着开泰帝的意思正式下了诏。
朝廷忙忙碌碌地准备起来。
这一年开泰帝五十四岁,继位十八年,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从不懈怠,没辜负“开泰”这一帝号。
太子寇时瑞三十五岁,兢兢业业当了十七年太子,表现十分出色,在众望所归之中继任为新帝。
嘉祯郡主十五岁,成为了古往今来都十分罕见的皇太女。
开泰帝虽只在位不到二十年,这短短十八年间改变的东西却太多太多了,能够流传于后世的传说故事更是多不胜数。开泰帝退位后,民间就涌现出各种话本子和戏本子,比如什么《太后出嫁》《太子微服私访记》之类的……
第148章 番外五:当时年少春衫薄(一)
“乔姐儿快看, 那就是三皇子和九皇子。”
茶楼雅间中,两个小姑娘正趴在窗边往下看。
乔姐儿好奇地顺着闺中密友的话往下瞧,只见两个少年郎打马而来, 一个英俊非凡,一个俊逸过人, 瞧着都很有些皇家人的富贵尊荣气象。
“听说贵妃娘娘和你母亲很要好, 准备把你说给三皇子,是真的吗?”闺中密友和乔姐儿说起了悄悄话。
乔姐儿隐约知道这事儿,只是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提及婚事总是羞涩的,何况她觉得自己还小,应当不会嫁得那么早,所以越发地羞于启齿。
乔姐儿道:“没确定的事,我如何知晓?”
闺中密友是个爽利人,高兴地笑道:“我就知晓,我以后要嫁给九皇子啦。九皇子和三皇子感情这么好, 我们要是能当妯娌,以后说不准还能一起玩!”
乔姐儿闻言,又看了眼底下渐行渐远的兄弟俩。
两岸垂柳吐绿,黄莺乱啼,正是春来的好时节,两个少年郎穿着新裁的春衫跨马而过, 年少轻狂、意气风发, 不见丝毫愁绪。
“那是挺好的。”乔姐儿低声应和好友的话。
闺中密友笑闹了一会才各自归家去。
乔姐儿提着裙摆偷偷摸摸地往里溜,不想还没溜回自己房间,就看到回廊上坐着自家哥哥。
卢重英拿着本书随意地翻看了,等听到妹妹鬼鬼祟祟的脚步声,才抬眼看向她。
“哥哥。”乔姐儿小声喊道。
“去哪儿?”卢重英搁下书追问。
“和琳姐儿出去走了走。”乔姐儿老实回答, 见兄长绷着一张脸,她跑上去撒娇,“爹爹他们整天跑没影,哥哥你又要温书,我只能找琳姐儿玩了。你放心吧,我带够了人的,琳姐儿也带了人,京城又是天子脚下,肯定不会有事的。”
卢重英也不打算一直关着妹妹。
他只是想到那家人也快进京了,要是那家人再把事情闹开,妹妹不知该如何自处。
说来也是无妄之灾,前些年他们家收养了一小孩,对方的婚约对象见他家中落魄,就和他退了婚。结果去年那小子在军中立了大功劳,眼看就要飞黄腾达,那小子的婚约对象又跑来说他们有婚约在身。
那小子拒绝承认那桩早已解决的婚约,对方就造谣说乔姐儿与那小子私相授受,乔姐儿仗势欺人、夺人姻缘!
这种事哪怕再怎么澄清,都抵不过好事者你一言我一语的肆意流传。
卢重英到底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对那些蓄意攀扯的流言蜚语毫无办法,能做的只有带着全家搬离那个是非之地。
没想到有人说那家人马上也要到京城来。
难道,当真要把乔姐儿嫁给三皇子?
卢重英想到贵妃娘娘透露她要带着三皇子去西南的事。
西南是云家的地盘,贵妃娘娘和三皇子过去后正好可以接收云家旧部。
贵妃娘娘与母亲她们是好友,乔姐儿要是能嫁给三皇子,日后一定会顺顺遂遂。
虽说夫妻和不和睦得看缘分,但有一个好婆婆,对女子来说会是一件极大的幸事。
到了西南可以远离京城权利漩涡、远离各种流言蜚语,颇为适合乔姐儿这般单纯可欺的性格。
卢重英垂眸看着自己的双手,轻轻地叹了口气。
他还是太小了,没办法靠自己护住家里人。
乔姐儿见兄长这般怅然喟叹,心里更紧张了,抓着兄长的手保证:“哥哥你要是不高兴我出去,那我以后不出去就是了。”
卢重英不想和乔姐儿说起自己的种种顾虑,伸手揉了揉乔姐儿的脑袋,说道:“没事,你想出去就出去,把人带足了就行了。”
乔姐儿点点头,又和卢重英说起今天的见闻:“哥哥,我看见三皇子和九皇子了。”她偎在卢重英身边说道,“琳姐儿说她要嫁给九皇子,真的吗?”
乔姐儿说完眼巴巴地看着卢重英,明显想从卢重英嘴里探听出点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小姑娘的心思弯弯绕绕,但又藏得不深,卢重英一听就懂。
卢重英道:“对,她们家是九皇子母妃的娘家,所以她嫁给九皇子的事早早就定了下来。”
乔姐儿“哦”地应了一声,对于卢重英没提及自己婚事有点怅然。哥哥怎么就不顺便把她的婚事说上一说呢?
卢重英把妹妹的表情尽收眼底。
卢重英索性问道:“你见了三皇子,感觉他怎么样?”
乔姐儿想到自己只在茶楼上瞥了几眼,并没有看得太真切,有些犹豫地说道:“应该,是个挺好的人吧?”
卢重英看着妹妹懵懵懂懂的模样,知晓她还没有开窍,心里越发地迟疑起来。
可要是错过了,以后不知能不能找到更适合的。
何况三皇子身份尊贵,本就不是他们能挑拣的。
三皇子同不同意还不一定。
卢重英道:“你别想太多,朋友有约就出去走走,闲暇无事多看些书。”
乔姐儿乖乖点头。
接下来卢重英有意识地和三皇子接触了一番,很快知晓三皇子虽然纨绔了点,本性却不坏,屡次被传出不好的传闻都是别人以讹传讹,比如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都被说成仗势欺人。
相比之下,表面上什么都好的九皇子倒是不值得深交。
更难得的是,三皇子非常孝顺,很听贵妃娘娘的话。
卢重英想了想,与父母商量着把乔姐儿许给三皇子。
父母一听是要和好友结亲家,立刻就同意了,屁颠屁颠进宫和贵妃娘娘商量此事。
听说贵妃娘娘要带三皇子去西南,卢家父母更是欢喜不已,直说自己没去过西南,女儿去了那边正好方便她们去玩儿。
双方一拍即合,贵妃娘娘送走卢家父母后立即喊来三皇子,问他同不同意这门亲事。
三皇子回忆了一下,想到了有次去寻卢重英玩,惊鸿一瞥的那个小姑娘。
那小姑娘脸比巴掌小,腰身跟柳条似的,看起来一阵风就能把她吹跑。
三皇子对女/色没什么想法,每天遛狗斗鸡就够他忙的了,哪里有闲工夫想什么女人。
何况他娘不喜欢风流浪荡的人,他瞅着他爹现在抱着新宠当心肝宝贝,也觉得他爹真不是东西。
要是娶妻,那就只能有妻子一个女人了。
三皇子挑眉说道:“会不会太小了点?”他倒不是很挑,只是觉得太小的小姑娘可能会被自己欺负哭。
贵妃娘娘说道:“小有什么所谓,总会长大的,过几年就该长开了。你看看阿英,多俊秀一娃子,品行又好,读书又厉害,他妹妹能差到哪去?”
三皇子无所谓地说道:“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就都听你的吧。”
双方把婚事定了下来,顺便还定了婚期。
照理说皇子的婚事不会这么急着办,但贵妃娘娘心里是想着回西南去的,就给皇帝说了说,表示三皇子想要早些成婚。
皇帝对心爱的贵妃一向言听计从,现在虽然有了新宠,但也不会在意这点不重要的小事。
儿子嘛,他有一堆,什么时候成婚都随意,只要贵妃高兴就好。
皇帝答应了婚期,拉着贵妃的手说道:“爱妃很久没留宿了,今晚就歇在朕这里吧。”
贵妃娘娘仰头笑看着皇帝,说道:“不了,臣妾今晚不太方便。”
皇帝女人多得很,一听就懂。他遗憾地摩挲着贵妃娘娘的手背说道:“那爱妃你就回去吧,下次朕再到你宫里去。”
贵妃娘娘含笑起身告退,走到外面感觉明灿灿的日头迎面照了过来,让她不适应地眯起了眼。
“见过娘娘。”一声叫唤让贵妃娘娘重新把眼睛睁开。
贵妃娘娘往来人看去,只见来人一身紫袍,贵不可言。她笑着打招呼:“容大人。”
这位容大人也是贵妃娘娘的好友之一,只是她入了宫,他入了朝,两人为了避嫌,见面的次数就屈指可数。
贵妃娘娘看着气度出众的容大人,心里想到刚才皇帝陛下搭在自己手背上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