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夫人啧啧,“这位太子殿下看着好相处,实则精明得很呐,你的这点伎俩,根本瞒不住他。我看你快好起来吧,老老实实回行辕算了。”
居上说不要,“都装到现在了,不能功亏一篑!”
她有很大的把握,太子宴散之后就会回去,看他每每忙到半夜,今晚要是在这里耽搁了,明晚就得忙上一整夜,这笔账算不过来。
杨夫人没办法,只好由她闹,让人准备一碗羹来,先把她的肚子填饱再说。
居上正喝得香时,忽然听见外面有人通传,说前面宴散了,太子殿下来了。她忙重新躺倒,虚弱不堪地对站在榻前的人说:“郎君回去吧,路上小心。”
可凌溯的话让她心寒不已,“宵禁开始了,坊门都关了,现在回去很麻烦。”
居上差点没撑起身来,心道你不是有特行手令吗,不管白天黑夜来去自如,有过限制吗?
他在她惊讶又不屈的目光里温吞地笑了笑,转身对杨夫人道:“小娘子的病不好,我今晚便守着她。夫人们回去歇息吧,这里有我,只管放心。”
杨夫人妯娌三人都显得无所适从,最后无奈对居上道:“孩子,快些好起来吧,别让殿下跟着操心了。”说完叹息着,摇头走了。
躺在榻上的居上生不如死,她悲愤又羸弱地问:“郎君,你到底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关心我了,我怎么不知道?”
凌溯拽过一张圈椅坐在她面前,心平气和道:“我一直很关心娘子,只是娘子不知道罢了。毕竟我们已经过了大礼,不日就要完婚,这当口娘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不好向陛下和皇后殿下交代,也会坏了自己的名声。”
居上说知道,“怕人说你克妻……其实我死不了,郎君不用担心。”
“话不是这样说,心口痛这种事可大可小,万一有个不测,我人在这里,多少能帮上一点忙。”
居上晦涩地看看他,觉得此人不简单,伤敌八百,不惜自损一千。
好吧,他要是有这恒心,就让他守一夜吧。她打了个呵欠,“我困得很,要睡了,郎君自便吧。”说完闭上眼睛,裹紧了她的锦被。
但是这样,其实很难睡得安稳,有个人眼神灼灼看着你,就算是死了,也能被他盯活。
眼睛悄悄睁开一道缝,从那一线天光里看他,他抚膝正襟危坐,满脸肃穆,简直像在守灵。她有点撑不住了,绝望道:“郎君这又是何苦呢,还是回去休息吧。”
到了此时此刻,拼的就是谁能坚持到底。
凌溯还是这句话,“小娘子睡吧,我守着你。”
居上差点流下眼泪来,“你这么盯着我,我哪里睡得着,郎君你就放过我吧。”到了这种时候,什么都不重要了,往边上让了让,真诚道,“要不然你上来,我们一头睡下?”
边上侍立的候月和听雨大吃一惊,两道视线齐齐射向太子,只可惜看不见正面,不知道太子殿下现在的表情是什么样。
可居上能看见,她看见他眼眸微转,颊上浮起了可疑的红晕,微微垂下浓睫道:“我只想让你跟我回行辕。”
居上觉得这个话题就不要再继续了,嘴上还是敷衍着:“我病了嘛,心口疼,走不了路。”
他说:“我可以抱你。”
可惜眼前的女郎没有应有的反应,她直撅撅道:“郎君自重,我不要你抱。”
但僵持不下总不是办法,自己习惯早睡,他能熬到半夜,要论耐力,自己肯定会败下阵来。既然没有赢的希望,那就得认命,于是温存道:“时候很晚了,今晚就不回去了,好么?我让人把床铺好,郎君睡我的床吧。”
他脸上神情略有松动,迟疑道:“睡你的床?”
居上说是啊,“我的床又香又软,被褥都是阿姨新做的,绝不比行辕差,你试试就知道了。”
但男人睡上女郎的绣床,说起来不那么好听,太子是懂得扭转乾坤的,“我不习惯睡别人的床。”
居上道:“这怎么能算别人的床呢,是我的床啊。就凭你我的关系,还用不好意思?”
实在是受不了他的折磨了,居上断然吩咐婢女:“快去,把床铺好,让内侍来伺候殿下洗漱就寝。”
凌溯垂眼看着她,“那你呢?”
居上暗想难道你还想让我一起睡到里间去啊?这人心思真是不单纯!但又不能戳穿他,只好表示:“我就睡在这里,这里凉快,还能赏月。”
现在已经顾不得孤男寡女共居一室的传闻了,她只想太太平平睡个好觉而已。
太子殿下显然对这个提议很满意,负着手转了两圈欣赏室内陈设,然后体恤地说:“晚间要是想喝水,便叫我。”言辞恳切,简直像值夜的婢女。
居上很感动,连连说好,终于把他打发走了。自己卧在外间不由觉得心酸,她的床,她簇新的被褥,就这么被那个人霸占了。
而凌溯呢,梳洗过后坐在床沿,松快地呼了口气。
这是他第一次留宿在这样温软的地方,葱绿的纱帐、玉色的缠枝瑞花被面,甚至枕头上还绣着两只圆润的小狮子,一切都是那么熨帖,那么绮丽。这与他事先设想的不一样,昨日她邀他留宿,说的是另替他准备上房,他还十分不情愿。没想到今日这番折腾,却机缘巧合让他留在了她的卧房里。
他倒也没有那种不该有的心思,只是觉得辛家上下,自己最贴心的只有她,到这里来,就是来投靠她的,既然如此,她就有义务照应他。可谁知她小心思太多,想赶他回行辕,好在他借力打力,这小小的一番算计,就连本带利讨回来了。
四下看看,女郎的卧房和男人的不一样,她说得很对,这里的每一寸都是香软的。探手按在被褥上,因为自己常年练武,掌心还有些粗糙,划过去有细碎的声响。他不得不收回手,怕自己的指尖太毛躁,弄伤了这细腻的锦缎。
小心翼翼躺下来,像躺进了云里。将被子拉起盖在胸口,金戈铁马纵横了这么多年,今日才懂得长安人眼中的盛世是什么模样,就是这十丈软红啊!
这时听见床榻的声音传进来,“郎君睡得可好啊?”
凌溯应了声,“尚好。”准确地说应该是很好,非常好。
外间的居上还在感慨着没天理,翻身坐起来,把剩下的半碗羹喝了。
候月和听雨很同情她,“婢子另给娘子铺一张床?”
她摆了摆手,棋差一着,今晚就凑合吧。
这一夜倒还算安稳,仔细听里面的动静,居然不曾听见太子打鼾。这也算不幸中之万幸,毕竟夫妻得睡得到一起,若是他鼾声惊天动地,那这门婚姻首先便已经垮了。
及到第二日,凌溯破例没有清早便入东宫,内侍进来伺候起床,他看上去神清气爽,居上则神情萎靡。
居安和居幽站在对面廊庑上远望,居安说:“阿姐像被妖精吸了元气,好大两个黑眼圈。”
居幽则唏嘘:“昨晚上不会真的心口疼吧,看看折磨成了这样!”
当然,全家都是斯文人,不会往不该想的地方想,大家一致认为太子殿下人品贵重,居上有淑女风范,只是在一个院子里住了一晚而已,有些事要发生早就在行辕发生了,不会等到现在。
于是大家照例很盛情地款待太子用晨食,坊门大开时,有公职在身的,都去衙门当值了。
待阖府男人全走光了,阿娘和两位阿婶才好好和居上说上话。顾夫人问:“昨晚太子殿下果真照顾了你一晚?”
居上道:“我又不是真的病了,哪里用得上照顾。”回身指了指睡榻,“我就在这里凑合了一晚,太子睡了我的床。”
回首当年,存意装醉赖在她卧房,被她连拖带拽扔了出去。如今换了个人,终归是不一样了,照着居安的话说,“阿姐比以前像女郎了。”
这是什么话,难道她以前不是女郎吗?
长辈们装模作样怨怪了居安两句,让她不要胡说,转而忙于张罗午间的饭食去了。
居上三姐妹方才得闲坐在一起喝饮子,吃小食。居安悄声对居上说:“阿姐这次回来,可发现五嫂不大高兴?”
她一提,居上才想起来,“看着像强颜欢笑……怎么了?”
居安眨眨眼,看向居幽,五哥是二叔第二子,虽然不是李夫人生的,但与居幽是至亲手足。
居幽讪讪地,话都说到这里了,又不能隐瞒,便道:“五哥在外有了个红颜知己,被阿嫂知道了,两个人前日在房里大吵了一顿。不过这事还不曾闹到阿娘面前,我们是从阿嫂房里的婢女口中打听出来的。”
居上顿觉晦气,“都成家立室了,还整日情情爱爱,多没出息!”
男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最是恶心龌龊。居安道:“上回二姐被那个什么猴儿辜负,这回烂事出在咱们自己家里,倒是怎么处置才好啊?”
姐妹三个托着腮,都觉得很是糟心。
其实与辛家结亲的,都不是等闲人家,像五嫂出身茶阳郑氏,那可是正正经经的世家千金,没有一点配不上五兄。成婚两年生了个女孩,夫妻间一向相敬如宾,可不知怎么回事,说变天就变天了。
居上对于花心的男子无差别唾弃,“五兄道貌岸然的,可是想纳妾了?”
居幽道:“纳妾倒也算了,可气招惹的不是小门小户的女郎,据说是凉州别驾的妹妹。”
这就更出奇了,官宦之家的女郎,怎么那么想不开,与有妇之夫纠缠。
所以一样米养百样人,有的人脑子长得九曲十八弯,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
居安说:“怎么办呢,五嫂看着好可怜,上月还求再怀一胎,凑个好事成双呢。”
结果五兄是个无情无义的人,真心要是掏出来喂狗,怕是狗都不吃。
大家对这种事嗤之以鼻,但为难之处在于这花心的男子是她们的阿兄,像对付韩煜一样对付他,又有点下不去手。再说五嫂都没有说话,她们要是瞎拱火,到时候帮不成五嫂不说,可能还落埋怨。
居上道:“等阿嫂告知阿婶再说吧,看阿婶怎么发落。”
居幽几乎能推断出她母亲的反应,暴跳如雷,大声斥责,扬言要给阿耶写信,请阿耶回来打脱他一层皮。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阿耶人在象州,一般要等过年时候才回来,那时不知又是怎样一番光景了。
再者五嫂这个人,看似温柔寡言,却是十分要强的性格,要等她亲自说出口,怕是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
居幽望向居上,气壮山河道:“咱们去找那女郎吧,劝她离五兄远些,五兄家里有夫人了。”
居安摩拳擦掌说对,“咱们找她去!”
可这种事单找人家女郎有什么用,祸根还在五兄身上。居上道:“五兄就是太闲了,得让他忙起来,忙得摸不着耳朵,就没空勾搭女郎了。”
第42章 太子势大。
所以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真理又有机会体现了, 通常情况下,这种以权谋私是应当抵制的,但在特殊时期, 居然又是如此的实际好用。
正因这个缘故, 今日居上没有在家逗留太久, 吃过了午饭便回行辕去了。到了门上也没入内院, 就在前厅等着。照她以往的经验,凌溯应当会很早回来,因为还要逮她是否晚归。
可是等了很久, 一直等到戌正前后,也不曾等到他。
她很是灰心,转头对家令道:“今日东宫有要事吗?殿下怎么还没回来?”
家令眨了眨干涩的眼睛揣测, “说不定有亟待解决的要务,也或者殿下有旧部从外埠入京, 相约吃席去了……”
总之就是被什么事耽搁了, 必须找出合理的解释来。
抬眼觑觑太子妃娘子,家令道:“殿下一定没想到, 娘子今日会在门上等他。等殿下回来, 臣一定同高长史说, 日后晚归必要派人事先知会, 免得娘子白等半日。不过娘子也请稍安勿躁,殿下执掌东宫, 多少军国大事都要经他手安排, 一时拖延了也是常情。”毕竟先前的准时回行辕, 按理来说才是反常的。
居上叹了口气, 心道要不是有求于他, 才不在这里浪费时间呢。如今夜都深了, 有什么话明日再说好了,于是摇了摇衣袖道:“药藤,我们回去吧。”
太子妃娘子脸上分明带着失望,这让家令有些着急,“娘子千万不要气恼……”
气恼倒不至于,就是等了这么久,开始犯困了。
这厢正要转身离开,忽然听见马蹄隆隆从远处传来。她立刻探身出去看,行辕的灯笼成排,照亮了空旷的坊道。凌溯策马的样子确实算得上英姿飒爽,那牵缰的姿势,那低俯的身形,跑在长安横平竖直的街道上真是委屈,他应该驰骋在广袤的草原呀!
兴兴头头蹦了出来,居上欢喜地说:“郎君,你回来啦!”
勒马的凌溯吃了一惊,“小娘子怎么在这里?”
这个时辰,她不是应该高床软枕美美睡着了吗……乍然出现,竟让他感受到出其不意的、天降的喜悦。
她说:“我在等你回来呀,从午后一直等到现在。你今日怎么这么晚?”
言辞里没有怨怪,甚至让他感受到了一丝关切,饶是铁打的心,也要被她感动了。
那亟待软化的眉眼,在他勉强的振作下重又回到冷硬的位置,他”嗯“了声,“今日骠骑大将军做寿,我参加宴饮去了。”
居上听后很是遗憾,“你怎么没带我一起去?”
他瞥了她一眼,“只是同僚共聚,没人带内眷。”
太子殿下如今对于内眷一事,没有任何犹豫,认准了这位太子妃,说出来的话也如老夫老妻般从容自若。
神奇的是,连小娘子也没有异议,充满了一种习以为常的、理所应当的熟稔。药藤顿时感慨,未婚夫妻相处到这个份上,就像灶台上蒸饭一样,差不多已经熟了一半了。
居上并未感觉到不妥,照旧热络地迎了太子进门,体贴道:“郎君渴不渴?我让人准备饮子。”
凌溯则觉得她今日太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边走边奇怪地打量她,“小娘子心口不疼了?是明白了我的好处,决定回报我了?”
这种旧怨就不要再提了吧,不提还可以做体面的未婚夫妻。
居上自动忽略了他的后半句话,笑道:“偶尔心口疼罢了,要是疼上一天一夜,怕是早就死了。”
凌溯意会了,“那就好,本来今日我还打算去藏药局一趟,给你带些活血化瘀的药回来呢。”
居上没有感觉到温暖,反倒越听越牙痒,憋出了切齿的笑,由衷道:“郎君要不是太子,这辈子怕是娶不上夫人了。”
这话太对了,跟在一旁的家令和药藤深以为然。
但凌溯很不情愿,蹙眉道:“我说错什么了?你若是还不好,我打算替你抓药,这也有错?”
居上觉得拿正常的因果和他理论是没有用的,必要出其不意,便道:“女郎说心口疼,是想要郎君关爱,一般不是真的疼,是装的。你看这满长安,诗歌缠绵,才子遍地,随便遇见一位都是有才情的风雅郎君,哪里像你!”
凌溯被她绕晕了,居然真的分辨不清她昨晚心口疼的意图了,但是不妨碍他对她的话存疑,“你的意思是,我能娶上夫人,全凭仗势欺人?”
此话一出,不单家令和药藤,连一旁的长史都抓耳挠腮起来。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殿下应当听出娘子话语中的温情小意,赶快打蛇随棍上。可殿下偏不,他的关注点又一次偏移了,旁观者急断了肠子,也于事无补。
居上呢,看透了这人的一根筋,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要不是那道赐婚诏书,我可能连看都不会看你。”
这话太直接了,直接得凌溯难以招架。他不明白,在赐婚之前,他们好歹已经有过好几次接触,难道那时候的凌将军半点也没有吸引力吗?一个年轻的将领,战功赫赫,长得英俊,对于她的诸多要求也算有求必应……虽然是严厉了些,但严厉的男子不是更有魅力吗?她为什么说看都不会看他,当时她明明显得很感激,很动容啊……看来这女郎说话,没有几句是真的。
算了,不用往心里去。他甚至很配合地笑了笑,“那我该好好感激自己的身份,看都不看我的小娘子,将来不得不做我的夫人。”
事实确实很气人,居上把这股憋屈咽了下去,毕竟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要讨论。
他人长得高,步子很大,居上得三步并作两步才能追上他。
“郎君,我有件事求你。”
所以啊,平白等了他那么久,不是无事献殷勤。他转头看了她一眼,“什么事,直说吧。”
但是家中又出怪事,让人说不出口,居上决定换种方式,迂回地达到目的,“郎君知道我五兄在哪里任职吗?”
凌溯道:“在秘书省任秘书少监,从四品上,分判经史子集四部图书的抄写贮藏及校勘。怎么?”
“是这样……”居上挖空心思道,“我阿婶发现五兄近来倦怠,读书也不及以前用心了。京兆李氏郎君是知道的,世代书香,乌衣门第,最是注重子孙学问。所以阿婶见五兄散漫,很是担心,今日托我,求郎君想办法让五兄忙碌起来,最好忙得连饭都吃不上。”
凌溯听了,叹服道:“贵府上长辈果然与众不同,难怪百年望族,长盛不衰。”
居上追问:“那郎君可以帮帮阿婶吗?”
这有什么难的,凌溯大方地表示,一切包在他身上。
于是第二日上值之后便传话下去,秘书省正编撰的《开元大典》,须得赶在今上寿诞之前完成。算算时间,只余两个月了,这册典籍由秘书少监总揽负责,担子压下来,够辛重恩忙得脚不沾地了。
对于这种强人所难的事,凌溯向来驾轻就熟。
因和圣诞息息相关,辛重恩哑巴吃黄连,求情讨饶都不能够,唯有咬紧牙关承办。
中朝的少阳院与秘书省离得很近,凌溯有时经过顺便看一眼,见辛重恩不是搬着史料来回奔走,便是坐在桌前奋笔疾书,别说吃饭了,怕是连如厕都顾不上。
他满意了,这庞大的帝国要运转,每个官衙都是差不多忙碌的景象,东宫也一样。譬如军情民生要他这当太子的过问,朝堂上的封驳谏诤,也要他事后拾遗补厥。
正在累事压身的时候,圣上命人将他传进了紫宸殿。
今日阴,天光穿不透深广的殿宇,大白天的,灯树上也燃着油蜡。圣上坐在案后与他商讨:“前朝旧部杀的杀,收编的收编,已经不成气候了。崇庆帝的儿子们,如今还放任他们活着,就说修真坊囚禁的高存意,你怎么看?”
一团平静的表象下,其实暗涌从来不曾平息,改朝换代是大事,不是你谦让我受禅,就天下太平的。
且说崇庆帝那七个儿子,王爵虽然从大国削减成小国,远远外放不得回长安,但人在,残余的势力就在,必要逐一找到把柄,最终送他们父子团聚,才能永绝后患。
早前凌溯赞成快刀斩乱麻,但圣上要顾全名声,费了一番功夫,将这些人送往各地。现在秋后算账,仍是逃不过原来的命运,他心里虽然厌恶这种表面文章,但亦不能反对,便拱了拱手道:“请阿耶裁断。”
圣上转过视线望向他,“这种事,不能放在朝堂上商议,不过做到你我有数罢了。那些余孽诛不诛,什么时候诛,朕要听你的看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凌溯的心胸其实要比今上宽广。他知道父亲容那些前朝皇子苟活了小半年,已经是最大极限的仁慈,若是站在讨得君父欢心的立场,他应当赞成即刻罗织罪名应杀尽杀。但既然先前要巩固声望,就不该落个事后小人的评价,以当下形势来看,那些人暂且动不得。
见解是如此,但陈述起来却要仔细掂量。他微微呵了呵腰道:“儿的浅见,不知说得对不对,请阿耶参详。容他们活了半年,这是陛下洪恩,大历上下都看着,无一人不夸赞陛下胸襟。既然如此,阿耶何不再许他们些时日,有理有据扑杀之,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也令言官无从规谏。”
圣上沉默下来,良久才道:“你是觉得,当初不该杀崇庆帝?”
凌溯说不,“一山不容二虎,阿耶接过江山,崇庆帝绝不能活。但那些苟延残喘的前朝皇子不一样,他们手上无兵无权,杀他们如同碾死蝼蚁,既然当初没有如数清剿,现在也不须为这些人介怀。”
圣上觉得有些看不透这个儿子了,“那高存意呢?他一死,可以断绝那些宵小的后路。”
凌溯道:“他活着,反倒可以凸显我朝社稷稳固。前朝太子人还在,却再无人试图复辟,天下百姓归心,周边属国俯首称臣,儿觉得,高存意活着,利大于弊。”
圣上听罢笑起来,“朕以为,你会很愿意看见他死。”
凌溯这才明白圣上话中有话,当即道:“儿的私情,不应凌驾于国事之上,请阿耶明鉴。”
圣上颔首,靠向椅背说也罢,“这事还需再议,你且退下吧。”
凌溯叉手退出了紫宸殿,待他去远后,帷幔后的人方走出来,掖着两手道:“太子殿下愈发有主张了,某些见地与陛下不相合,也是预料之中的。”
圣上的目光悠远,望向外面宽袒的露台,半晌自嘲一笑,“大约是因为朕老了吧。朕开创这万世基业不易,只愿将盘根错节全部剪除,江山安安稳稳交到子孙手上,便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左仆射裴直道是,“陛下的爱子之心,臣如何不知道,但太子桀骜,未必能理解老父的一片苦心。如今朝堂之上看似一堂和气,但暗中大有结党连群之势。就说跟随陛下一同入关的旧部们,效忠陛下之余,也不忘巴结太子。太子方才说一山不容二虎,那么朝堂上岂可日月共悬?”说罢复又叹息,“陛下恕臣直言,陛下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原不该这么早册立太子。太子势大,麾下战将弥望,一呼百应不在话下。且长安内外,南衙北衙与东宫十率府勾连,若是……”
话没有说完,圣上便抬手阻止了,“洵正,你言重了。太子的秉性你是知道的,朕有四子,这四子之中朕最器重他,他战功虽高,但不是野心昭彰的人。再说太子之位已经许了他,这江山早晚是他的,还有什么可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