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着大儿子蔫哒哒的进了屋,袁老太只轻抬了抬眼皮,没好气的问:“你老婆又给你嘀咕啥了?我说你就不能像个爷们吗?她老爱听她娘家那头瞎撺掇,那头说好就是好,从不自己动脑子想想到底哪个好哪个坏?她觉得我一个老太婆啥都不懂,我看她才是个大傻子!”

“妈,不是的……”

“不是啥?反正我话撂这儿了,小艺不去那什么二中,你俩别我给出幺蛾子,知道了不?你呀,都快四十岁的人了,别总是你老婆说啥就是啥。袁东海,你就不能管管你老婆?”

都说婆媳是天敌,凭良心说,袁东海觉得他妈和他媳妇都是他的天敌。这俩人倒是没闹过,全把气撒他身上了,这夹板气受得哟!

很快,他比刚才更蔫吧的原路出来,正巧看到女儿开了冰箱拿冰汽水喝:“大晚上的,少喝点儿凉的,小心闹肚子。”

袁艺回头冲他灿烂一笑:“老爸,加油!”

袁东海:…………

**

几天后的傍晚,袁艺一家去了离自家有两条街的香满园大饭店。

袁艺大舅是属于运气颇佳的人,早年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很幸运的没去离家千里远的地儿,而是去了附近的乡镇。更幸运的是,当时公社学校缺老师,他好歹上了高中,就被临时征召了去。之后,民办教师转正,他又顺利通过考试,托人调回了城里。几年后,碰巧赶上教育局有空缺,当上了个小干事。

到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袁艺大舅已经是个办公室副主任了,听着似乎不算什么,实则权利还真不小。

重生归来的袁艺知道,她大舅的官运十分不错,到退休时,已经是副局长级别的了,退休工资贼高。高到什么地步呢?一人退休金够七个人用,除了他和舅妈外,还得养赵睿小夫妻俩并仨孩子。

没错,她弟赵睿同志太能耐了,结婚三年没生娃,一生就是三胞胎,还全是儿子。当然,其他大人也在赚钱,只不过少了点儿,再说也不能全花了,除了房贷车贷,这不得为将来考虑吗?

带着一脑门子关于未来的感概,袁艺挽着她奶走进了饭店,哪怕记忆不大深刻了,她也知道以她大舅的性子,这回的升学宴档次绝对低不了。

有口福喽!

袁艺心里的小人兴奋的搓小手手,她也不知道为什么,重生以后对吃的突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她把原因归结于身体还在发育期。

青春期当然要多吃点儿,上辈子她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身高了,一米六二,说好听点是小巧玲珑,不然就是小矮砸。

袁艺的心理素质是真的好,挽着她奶进了饭店后,就找了位置坐下,耐心的等着开席好大饱口福。

相较于袁艺的淡定,赵秋萍一颗心就好似泡在陈醋里头,又酸又疼的,想想娘家侄子考上了市一中,自己女儿却得去上垃圾高中,现在的差距都那么大了,那以后呢?

不想还好,一想到这些,赵秋萍就难受得紧。事实上,她昨晚翻来覆去了大半宿,直到天快亮了才堪堪睡了一会儿,没多久就听到闹铃响了,又是忙碌的一天。到现在,她整个人又累又困,尤其在看到红光满面的娘家嫂子时,嘴里顿时泛起了苦水。

“秋萍来了。”还没到吃饭的点,袁艺的舅妈远远的看到小姑子一家过来,忙高兴的迎了上去,关切的问,“小艺的学校弄得怎么样了?你哥问过了,三万块准能上二中的,正好他跟二中副校长也认识,叫他去说情,一准行。”

“嫂子。”赵秋萍想挤出笑来,不过最终却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家小艺……她念博雅高中。”

“什么?!”

“就是那个博雅高中,她的分数能上,一分钱都不用交。正好,她姑家的孩子也在那边上学,挺好的。”

舅妈惊呆了,不敢置信的瞪着眼:“你……你这不是毁了孩子的前程吗?睿睿都考上了市重点,我还叫他爸托人送礼给他安排到了实验一班。你说你平常节俭点儿不要紧,事关孩子的前程,这种大事必须花钱啊!”

赵秋萍本来就难过得很,听了这话立刻红了眼圈,又怕触了娘家侄儿的霉头,赶紧勉强压下来:“算了,反正她成绩也不好。”

“算什么算!成绩不好不是更得用功吗?你以为睿睿天生好成绩?那不都是我和他爸盯着逼着考出来的吗?早先上初中那会儿,我就跟你说过了,现在不比从前了,初中就该找家教补课了,哪儿能叫孩子自己复习呢。你又说不听,省小钱花大钱说的就是你!”

似乎是觉得自己说得太严厉了点儿,舅妈稍微缓了缓语气,放柔了声音问:“志愿表交上去了?没事,中考又不是高考,我回头叫你哥再打听打听,看还能不能改。就算不念二中,也可以念其他的普高。博雅高中算怎么回事儿?他们今年高考,考上大学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我……还是算了吧。”

舅妈又劝了几句,见真的说不动,加上陆续有客人来了,也只能长叹一声,丢下小姑子去招待宾客了。

袁艺舅舅是教育局的,就算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办公室副主任,同事朋友来捧场得也不少,再就是赵睿的老师们了。

零四年,各项规定还没有后来那么细,一般来说,只要是已经毕业了的,就算吃拿也无所谓。像升学谢师宴,更是一种风潮。差不多得要七八年后,也就是袁艺大学毕业进入单位上班以后,才开始严格起来,别说吃拿了,连教师节收一束花都能被举报。

往事不堪回首,她还是专注的吃吧。

不过在开席之前,舅舅先致辞了一番,感谢了特地来捧场的宾客,着重谢谢了赵睿的各科老师,等开席后,还带着赵睿给老师们敬酒。

这跟袁艺没什么关系,虽然两家是近亲,不过今天的主角是赵睿嘛,主桌那边不是老师就是领导。袁艺一家人坐在旁边,跟其他亲戚们凑作堆,又因为赵家这边人丁不旺,除了袁艺家里人之外,其余的全是舅妈的娘家人。

袁艺跟那些人不熟,因此只挟菜忙着吃,间或关照一下她奶,问她奶想吃什么,她起身拿小碗给她奶装,挟鱼时注意将刺挑出来,挟虾时还会帮她奶剥干净虾壳。还真别说,这席面档次真高,光海鲜就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桌面,且绝大多数都是实打实的硬菜,仅有的几个凉菜味道也相当不错,可见她舅舅这回真没少破费。

“我记得小艺跟睿睿一个年级吧?小艺你中考考了多少分?填了哪个学校?”

正忙着吃呢,袁艺忽然听到有人叫了她的名字,抬头一看,不认识,再细细一看,这脸盘子和五官跟她舅妈起码有七八分相似,心下明白这位应该是她舅妈的娘家姐妹之一,忙放下碗筷,礼貌的微笑回答道:“阿姨,我考了四百五,填了博雅高中。”

“博雅……”对方明显的噎了一下,袁艺长相甜美可爱,加上这会儿又冲着她笑,弄得她根本就没法点评这个成绩,憋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博雅高中也挺、挺好的。”

极为勉强的夸了一句后,对方很快就放过了袁艺也放过了她自己,转而跟旁边人说起了别的话题。

袁艺很高兴的继续吃吃吃,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作者有话要说:随机发50个红包!

继续求收藏么么哒3

第006章

第006章

升学谢师宴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和教育。

在场的,除了受邀前来的老师外,还有不少袁艺大舅教育局的同僚,再就是亲朋好友了。

说说自家孩子,对比下别人家的孩子,再讨论一下今年的中、高考形式,就着美味佳肴,众人聊得热火朝天。

袁艺是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好像周围人说的事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可赵秋萍就没那么好的心理素质,耳朵听着心里对比着,很快就发现再没有人比袁艺考得更差了,当下失了胃口,扭过头想去跟袁东海说话。可这还没开口呢,赵秋萍就看到自家那仨吃得喷喷香,这婆婆说不得,女儿舍不得说,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选项了。

“袁东海,你能别光顾着吃吗?也听听别人在说什么。”

“啥?这豉油大虾做得不错,你也尝尝。”袁东海压根就没听清楚她说了什么,只挟了一筷子才到她碗里,催促她赶紧吃。

赵秋萍差点儿没被气得倒仰,放在桌下的手猛的伸出来,狠狠的在袁东海腰间拧了一把:“我叫你也听听别人在说什么!”

袁东海吃痛,赶紧举手投降:“行行,我听我听。”侧着耳朵听了一会儿,他很是纳闷,“不是在说今年咱们市有学生被京大清大录取了吗?这关咱们什么事儿?”

“跟你是没关系,那跟小艺呢?”

“没关系啊!”袁东海一脸的无辜,见赵秋萍的表情太严肃,他还认真的思考了会儿,仍旧说,“是没关系,小艺那成绩跟一本学校都没什么关系吧?人家不是说了,考上京大清大的,都是市一中实验班的。怪不得啊,老听人说,进了市一中实验班,等于一只脚踏入了名牌大学,这话还真没说错。”

赵秋萍眯着眼睛危险的看着他,可袁东海就跟接收器失灵了一般,完全没有get到她的点,径自夸了一通后,就又大吃大喝起来,气得赵秋萍恨不得当场跟他吵起来。

忍了又忍,赵秋萍咬牙道:“你也知道市一中好,二中也不差,怎么就不劝劝你女儿上二中呢?还有……”

这厢,赵秋萍话还没落下,那厢,袁艺舅妈的姐妹就跟袁艺搭上了话,俩人皆不曾刻意压低声音,一问一答间,同桌吃饭的人全都听到了。

四百五……

博雅高中……

袁艺言简意赅的回答,不光成功的让她舅妈的姐妹闭了嘴,更是让赵秋萍丢进了脸面,恨不得当场挖个洞钻进去。

“你女儿怎么就一点儿都不害臊呢?考了这个成绩她还很得意对不对?我没想叫她说谎,她倒是小声点儿说呢!袁东海!!”

袁东海心里苦啊,他又做错了什么呢?

这顿宴请还是很成功的,反正绝大部分的宾客都吃得很尽兴,只除了赵秋萍。好不容易盼到宴请结束了,赵秋萍琢磨着,还是得跟女儿好好谈谈,偏她女儿强行一步溜之大吉,等她回过神来找人时,早就没了踪影。

“袁东海!你女儿呢?”

“她不是说跟她奶一起去遛弯消食妈?”袁东海头皮都要炸了,其实他也觉得自家闺女挺不省心的,问题是闺女有她奶护着,他能怎么办?

这一次,赵秋萍显然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既然婆婆和女儿都不好弄,那就只能柿子挑软的捏了。

袁东海当真是有苦说不出。他打小也是学渣一枚,只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哪个当家长的会揪着儿女的学习成绩不放的,甚至于好多家长都觉得读书没用,别说考试成绩了,就连平常不写作业总是逃课都懒得管束。袁东海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小时候躲过的骂,现在全给补上了。

这大概就是老话说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吧。

**

却说袁艺挽着她奶离开香满园后,没往家里走,却是朝她姑家所在的小区去了。

袁老太一辈子生了三儿俩女,不过最小的两个儿女并不在本地,小儿子是因为参军去了京市,小女儿则是远嫁昆城,刚好一南一北,都在千里之外。

而留在本地的儿女中,除了袁艺她爸袁东海外,就是她大姑袁秀娟,还有他二叔袁南海。他们三人的家都在市区里,相距不远,倒是方便了老太太窜门子。

考虑到二叔袁南海家的堂弟明年中考了,袁艺半点儿不想去打扰,只想骚扰她姑家的表哥,顺便看看能不能借几本高一的课本回来看一下。

袁大姑家确实不远,祖孙俩从饭店出来,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小区门口。巧合的是,一进小区就看到她表哥程飞跃正在跟几个同龄男生打篮球。

“小跃!”袁老太一声高呼,程飞跃立马健步飞奔而来,也没忘跟小伙伴打招呼。二人行变成了三人行,程飞跃告诉外婆和表妹,他爸妈都在家里吹风扇看电视,又问袁艺是不是真打算报考博雅高中。

袁艺点了点头,没说话,她有点儿接收不良,只因现在的程飞跃跟他十几二十年后的模样,可当真是胖若两人。

等到了袁大姑家,照例亲朋好友见面第一句就是问成绩,当然到了袁艺这边还得添一句志愿问题,主要是谁也没有想到袁艺会报考博雅高中。一方面是因为袁艺的成绩也不是那么差,她是中考严重失利,依着她的政策发挥该是保七中争二中的;另一方面,袁大姑觉得她那个好强的弟媳不该这么轻易的放任袁艺“堕落”。

话是这么说的,袁大姑还是很热情的招待了亲妈和侄女,袁姑父则很干脆的进厨房洗水果切果盘去了。至于程飞跃,在听说袁艺是特地过来借课本的,牙疼一般的捂着腮帮子进了房间,没一会儿就拿了几本书走了出来。

尽管袁艺是打算学文科的,而她哥是念理科的,不过高一上学期还没有文理分科,倒是无所谓了。

“我就暑假看看,等一开学就还你。”

“你随意。”程飞跃倒是无所谓,只是忍不住问,“你怎么就想报我那个学校?我还以为你会去念二中呢,我大舅妈就由着你胡来?”

“毕竟这学得我去上,再说我妈也没那么不讲理,她还很民主的。”袁艺不知道的是,她口中民主的老妈这会儿正在家里摧残她爸呢,“反正志愿表也交了,就这样吧。”

“我跟你说,我那个学校跟其他学校完全不同,绝对绝对是咱们市里独树一帜的奇葩。去年不是提倡减负吗?要求每天的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我们老师就发愁啊,双休日的作业也就这么多吧,平常哪有那么多能写的?还有什么素质教育,要多搞课外活动,我们学校做得简直不要太好,你知道光社团有多少个吗?起码四五十个。我,篮球社的!”

袁艺还真不太清楚博雅高中的情况,毕竟她上辈子先是中考砸到地心,之后没等她自我调节好,就被天价赞助费吓到魂飞魄散,再然后就去上了暑期补习班,提前开启了可怕的高中生活。

这一过就是三年整,不可否认至少在高中三年里,袁艺是认真学习的,期间完全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连看电视都只看新闻联播,至于逢年过节的走亲访友更是能省则省,弄得亲戚之间的关系都疏远了不少。

等她高考结束空下来了,她哥都上了一年大学了,怎么可能还会跟她科普高中的事。

稍稍了解了一番后,袁艺愈发淡定了,照程飞跃的说法,博雅高中倒是类似于她上辈子念的大学,苦读的少,浪的多,各种校内外活动一大堆,保准给你的学生生涯留下精彩美好的记忆。

这么一想,她还真有些期待了。

当晚,袁艺提了一袋子书回家,本来赵秋萍看到她又拿着东西,想要说她来着,等发现是书时,还挺惊讶的:“你跟你哥借书去了?你要是想用功,妈还能拦着你?等着,妈给你拿钱,回头你自己上新华书店多买几本练习册。”

片刻后,赵秋萍拿了五十块钱给她,叮嘱道:“这钱是给你买正经书的,不准去买小说杂志、盗版磁带之类的,浪费钱。”

“嗯。”袁艺很是痛快的点了点头,反正现在的她对于这些彰显少女心的东西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了。

似乎是袁艺认真的态度打动了赵秋萍,她稍稍放缓了语气:“小艺,妈妈也是为了你好。你看上初中那会儿,睿睿在快班你在慢班,差别还不大,等九月份开学了,他在市一中实验班,你得去博雅高中,现在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以后呢?我怕你长大后怪我和你爸。”

“妈,不会的,是我主动选的博雅。”

“咱们家的条件是比不上你叔叔姑姑舅舅他们,可赞助费还是有能力出的,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现在不用回答我,仔细想想,想清楚以后再跟我说。”

袁艺苦笑一声,其实她很理解赵秋萍的意思,父母那一辈的人真心是被洗脑了的一代,习惯性的服从各种政策,包括上山下乡、计划生育,还有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妈,我知道读书很重要,可我的确不是这块料,不用等以后了,我现在就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不想念二中,不过我发誓,就算去了博雅我也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保证圆了你的大学梦。”

“行吧,唉……”赵秋萍最终还是妥协了,她是想过要偷偷的交了赞助费,到时候录取通知书一来,由不得袁艺反抗。可这么一来,母女俩的关系算是别想修复了,再说这读书的人是袁艺又不是她,还是得让袁艺心甘情愿的去上学。

这是赵秋萍最后一次提起择校的事,之后就再没有主动提过这个话题。她放过了自己也放过了袁艺,当然最高兴的还是袁东海,终于用不着耳朵受摧残了。

**

挑了个不那么热的天气,袁艺独自一人跑了趟新华书店,买了几本高一的教参和卷子。随着时光的推移,她能想起来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依稀记得高一入学时,是先军训后入学考试,因为不确定博雅高中跟她上辈子念的二中是否一样,她还特地打电话给她哥,仔细的问了个清楚明白。

军训是有的,不过一周,这点倒是比二中强多了,要知道上辈子她足足军训了半个月,还是从八月十日开始的,相当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她顶着个大太阳汗流浃背的遭大罪。

入学考试也是有的,不过只考语数英三门主课,为的是让老师们心里有个底,并不作为分班的参考依据。事实上,博雅是根据中考成绩分的班。

程飞跃还告诉她,博雅挺人性化的,除了高一下学期的文理分班外,其他时候并不会做出调整,不像市一中等学校,每个学期都会按照年级排名重新分班,一不留神就能从实验班跌到普通班去,压力别提有多大了。

消息倒都是好消息,不过袁艺还是打算认真复习,总不能让入学考试的成绩跟中考分数差距太大。

有正事忙时,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仿佛没多久,就又到了返校日。这一回,是去拿录取通知书的。

跟高校录取不同,中考后的录取通知书全都是直接送到学校里的,并不会寄到家里,得学生们自己回学校拿。除了录取通知书外,还有毕业证书。

袁艺这回去得挺早的,碰巧在路上遇到了眼熟的同学,跟在人家后头摸到了教室。

教室里的同学们不多,或站或坐的扎堆聚在一起聊着天。袁艺没瞧见班主任老师,倒是看到讲台上摞着两叠东西,班长和副班一个翻着花名册记着什么,另一个则高声喊着班里同学的名字。

看到袁艺过来,班长主动招呼她:“袁艺你几号来着……哦,找到了,三十五号。”一旁的副班吭哧吭哧的从底下往上翻着,很快就把毕业证和录取通知书一并给了她,并道:“没事的话可以走了,想找老班就待到十点钟,不要去办公室就在教室里等。”

袁艺顺势接过东西,觉得也没什么事儿,就道过谢说了再见。

班长和副班又招呼下一个同学去了,袁艺在教室里扫视了一圈,见唯一比较熟悉的薛婷并不在这里,索性离开了教室。

初中生涯再一次宣告结束,袁艺倒是没有任何伤感,等出了教室,在楼道口随手翻了下毕业证和录取通知书,见通知书上写的是八月二十日报道,当即长出了一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

再发50个红包,随机机~

第007章

第007章

直到录取通知书到手后,袁艺才有了那么一丢丢的真实感。

她终于逃脱了上辈子那噩梦般的学校,再也不用面对不管怎么努力都永远垫底的结果,说真的,那种挫败感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等她回家后,袁老太早已等候多时了,一见到她,忙接过她手里的东西,戴上老花镜,左瞅右瞧的,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袁老太是识字的,就是连小学文化程度都没有,最擅长的是写电话号码,阿拉伯数字写得那叫一个溜儿,其次则是写家里人的名字,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够呛。饶是如此,也不妨碍她欣赏小孙女的毕业证和录取通知书。

“小艺,通知书你拿着,别给弄丢了,开学时候要拿去的吧?这个毕业证奶帮你收着,省得回头找不见了。”欣赏了足足十分钟,袁老太这才道。

袁艺有点儿囧:“奶,初中毕业证没用的……算了,你想留就留着吧。”

不期然的,她想起了上辈子搬家时,她奶衣服鞋子倒是没带几样,却带了满满一箱子关于她的东西,像毕业证之类的还好,就连她小时候的作业本、考试卷、成绩单,都被仔细的收藏着。那是她奶最心爱的宝贝,比金项链、金镯子还要珍贵。

“当然要留着,我乖孙女的毕业证呢。”袁老太转身就把拿着毕业证回了她的房间里,再次出来时,手里已经空空如也,她还提醒道,“你也赶紧把录取通知书给收起来,这个要是丢了,可不得了。”

“能有什么不得了的?”话是这么说的,不过袁艺还是听话的给收到了她房中书桌的抽屉里。

整个过程中,袁老太都盯着她,直到她关上抽屉,才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你别不当一回事儿。以前你爷堂哥家的大儿子,打小成绩就好,那会儿家家户户都穷,他们家砸锅卖铁送他上学,就连你爷也贴补了不少。那时候高考才刚恢复了两年吧,他考得不错,明明应该是能录上的,结果就是没收到通知书。后来,他就老老实实的娶了媳妇生了娃,过了有七八年后,才知道是有人犯了红眼病,把他的通知书藏起来了。”

“咦?藏起来有什么用?还能顶替去上学?”

“不能啊,就是眼红别人的前程,你堂伯伯本来该上中专的……你别笑,七九年八零年的中专可了不得。对了,你去拿通知书没人说啥吧?”袁老太关切的问道。

“能说什么?”袁艺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说,“奶,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没人嫉妒我。”顿了顿,她又添了一句,“再说现在不比从前了,就算丢了也能补办的。”

“那就好。”

袁老太终于宽了心,开始盘算中午吃点儿啥,过了一会儿后,她又想起了个事儿,问袁艺:“今年生日你打算咋过?叫你姑你叔他们都过来吃个饭?”

得了提醒,袁艺这才想起来,后天就该是她十六岁的生日了。其实她的生日挺好记的,尤其对于她奶这种老一辈的人来说,特好记,因为她生在二十四节气里的大暑日,还是正中午生的,简直就是听着都觉得热。不过,也就是小孩子喜欢过生,自打她大学毕业后就不在乎了,等三十岁以后,只恨不得没有生日这码事。

“叫我大姑他们吧,二叔家还是算了,恺恺要念初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