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嬷嬷笑着扶了她起来,拿了美人锤轻轻地给她捶腿,“娘娘您是不打算去?”顿了顿,往周围看了眼。

一旁的宫女和内侍屈膝退了出去。

“说来,皇后娘娘也真是奇怪了。”当人都退了出去,蒋嬷嬷才笑着说道,“当年她和宸妃娘娘斗得你死我活的,而今却让亲侄女嫁给了五殿下。”

惠妃抿嘴一笑道,“所以啊,翊儿和思嘉那丫头的亲事倒是很不多的。”

蒋嬷嬷目光一扬,“娘娘您的意思是,皇后娘娘当初没有阻扰五殿下和谢玉琬的亲事是…”

谢玉琬嫁给五皇子是另有目的?

“我们的皇后娘娘对众皇子和皇女都视如己出,嬷嬷你这话跟本宫说说也就罢了。”惠妃微笑说道。

“娘娘教训得是,奴婢谨记于心。”蒋嬷嬷低头说道。

惠妃缩了下腿示意她不要再捶了。

蒋嬷嬷垂眸退到了一旁。

惠妃端茶杯抿了一口,“本宫那嫂子啊,她说是为了本宫,为了皇儿,为了翊儿,为了侯府着想,本宫还不知道她心里的小九九?”惠妃冷哼了一声,“她会那么好心?不过为了她自己生的儿子!”

胡氏不想思嘉郡主嫁给宋昌翊,还不是为了她自己的儿子宋昌旭?她不过是想把自己的儿子夺了世子之位罢了。

还想利用自己帮她阻扰了侄子和思嘉那丫头的亲事?在她胡氏的眼里,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棒槌不成?

谢皇后让谢玉琬嫁给五皇子目的不纯,如此谢家与五皇子是不可能彼此交心的,如此,自己侄子娶了思嘉郡主很好。

胡氏阻扰这门亲事是为了她的儿子宋昌旭,宋昌旭才多大啊?几岁的孩子而已,而宋昌翊却已经是长大成人了,能文善武,为人处世都很优秀,又和自己的儿子年纪相仿表兄弟两人感情亲厚,他娶了思嘉那丫头,绝对能给皇儿带来不少的助力——谢家,湖阳公主,和乃至谢皇后。

然,若如胡氏的,那就要等宋昌旭,等宋昌旭长大,那黄花菜都凉了,而且,那宋昌旭长大了能不能成材还不知道呢。

自己就这么傻,搅合了这门亲事来等宋昌旭那孩子长大?

“还是娘娘您英明。”蒋嬷嬷奉承了一句,伸手接了她的茶杯搁在了几上,皱着眉头轻声看向惠妃问道,“娘娘,若是事情有变呢?您想啊,五殿下仪表堂堂,又有能力,这日子长了难免会日久生情,若谢玉琬对五殿下动了心,那到时候谢家人…”

一个没有皇子的皇后,一个有能力有魄力,前途一片光明的五殿下,谢家人淡然是会选择支持五殿下!五皇子成功了,那谢玉琬就是下一位皇后!

“这当然是有可能了,不过嘛——”惠妃抿笑,“我们的皇后娘娘和小五怎么那么容易握手言和?而且,那谢玉琬身子骨那么弱,小五又不是个傻的,明知道自己的枕边人是个图谋不轨的,他还会那么傻喜欢上那谢玉琬?嬷嬷以为这次小五被人刺杀他闹那么大的动静是为了什么?”

五皇子这么做就是做给那幕后的人看的,当然想除掉五皇子的人不止一个两个,当然也包括谢皇后。

惠妃自己也想,不过与她无关。

以她来看,这事十之八九是谢皇后做的,她能到是谢皇后做的,那五皇子肯定就更能猜得到了,所以五皇子杖毙那么多的人大体是做给谢皇后看的,那——

谢皇后与五皇子还能和好?五皇子还会爱上谢玉琬这个谢家人?

蒋嬷嬷想了想,“是奴婢多虑了。”

“也不是你多虑,你担心的也有可能发生。”惠妃抚了抚袖子站了起来,“我想着很快就该有喜讯了,我们去库房里看看,得挑几样礼出来。”思嘉那丫头要送,侄子那边也要,不能太轻了,这礼得重!

蒋嬷嬷扶了她去库房。

谢皇后那边,谢皇后和湖阳公主都很恼火,昨日她出宫回来就说要嫁给宋昌翊,求谢皇后赐婚。

她们当她是去见谢琅了,不想回来却说起了她的亲事来。

等问了那两个嬷嬷后,她们才知道思嘉郡主是去见了谢琅,还去了见了宋暮槿,还见了宋昌翊。

这件事,不久前思嘉郡主是说过,因为谢琅和湖阳公主的事这事就搁在了一旁了,不想她又提了起来,她们就担心是因为谢琅的事思嘉郡主是一时受了刺激,而且她还说要以尽快大婚,越快越好。

谢皇后与湖阳公主自是不同意,这是她们手中的宝贝,身份尊贵,怎么能匆促之间就嫁人呢?

见她们两个不同意,思嘉郡主从晚上就开始绝食。

从昨晚上到现在,思嘉郡主就水都没有进一口,谢皇后和湖阳公主母女两人急得团团转。

两人苦口婆心地劝,思嘉郡主就是一副她们不答应她就死的架势。

思嘉郡主前两日才病了一场,一晚上没吃饭,这会小脸又白又瘦,湖阳公主心疼得不行,“母后,不如就随了她吧,宋世子家世不错,人品能力都不差,既思嘉喜欢,就随了她吧。”她真担心女儿这么饿会伤着了身子。

“也不是说宋昌翊不好,宋昌翊心思深,我就是担心思嘉这丫头是被他给迷惑了,而且你也知道,思嘉知道你和谢琅的事后她反应那么大,我就担心是宋昌翊跟她说了什么。”

湖阳公主道,“这丫头不久前不是已经提过这件事了的?而且两个嬷嬷也说了,宋昌翊没有说什么,是思嘉自己提出来的,那就随来了她的意吧,谢家不敢怠慢她的,她是因为诶我和谢琅的事伤心,母后,我想她开心。”她就这么一个女儿,如今她没了谢琅了,就只剩下女儿了,她希望女儿开开心心的。

谢皇后何尝不希望外孙女开开心心的,但是…谢皇后道,“可随了她的意,那就匆匆忙忙成亲,那不是委屈了她吗?”她的外孙女,定要风风光光十里红妆嫁人!

“有父皇,母后您,有礼部和内务府,还有谢家。”湖阳公主笑着说道,“就算是三日后成亲那也是能办得妥妥当当的,母后您就答应了吧,那丫头的病刚好,这若万一再病倒了可怎么办?”

谢皇后想了片刻,终是点了头,“好吧,我等会跟你父皇说。”

“谢谢母后。”湖阳公主谢了一句,然后起身道,“我去跟思嘉说,她肯定饿得不行了。”

一般吩咐了宫女去准备膳食,一边往外走。

等散了朝,谢皇后去见了宣仁帝,把事情与他一提,宣仁帝也担心思嘉是一时受了刺激,谢皇后笑着宽慰了一番,又说湖阳公主早就有有次决定了的,不过因为谢琅的事把事情给搁下了,说完了又叹气说道,“因为湖阳和谢琅,思嘉这丫头心里很是难受,这宫里头,谢家她估计住着都难受,那宋昌翊她自己也是中意的,那就然他开开心心地出嫁,换个环境吧。”

宣仁帝也心疼这外孙女,考虑了片刻就点头,“那就这么着吧,朕回头就让人去传旨。”

“谢皇上。”谢皇后笑着屈膝行礼,有皇上赐婚,那自是比她这个皇后出面要更加体面。

“思嘉也是朕的外孙女,朕也疼她,皇后你这话有些言重了。”宣仁帝笑着说道。

“是,臣妾替思嘉谢陛下您。”谢皇后说道,“那臣妾这就让钦天监给他们挑个好日子。”

然后笑呵呵地屈膝告退。

既是已经定下来的事,宣仁帝也没有耽搁拟了旨然后让人去了武宁侯宣旨。

这边宣旨的内侍出宫,谢皇后就宣了礼部和内务府过去,让他们着手准备大婚的事宜。

听完了圣旨,宋老夫人笑成了一朵花给宣旨的内侍一个大大的封红,吩咐了管家亲自送了内侍出门。

府里不管是不是宋昌翊的人,都欢天喜地的十分高兴,宋昌翊和宋老夫人的人是真心高兴,胡氏的人纵心里不高兴,那是装也得装成高兴的样子出来。

“恭喜母亲,贺喜母亲。”胡氏忍着气,笑盈盈地恭喜宋老夫人说道。

“嗯。”宋老夫人知道她口是心非,不过今儿个高兴也没有说什么,和颜悦色说道,“好好准备翊儿的大婚,切不可失了我侯府的脸面,失了礼数。”

胡氏攥着手,面上笑着应了,“是,儿媳一定办好,母亲您放心。”

到了下午,谢皇后把钦天监挑的日子送了过来,日子定在八月二十。

吩咐人送走了谢皇后的人,又恭喜了一番宋老夫人,还是才回了主院,一进屋胡氏阴沉着脸把屋里的东西砸了个大半。

谢家第一时间得了消息,思嘉郡主是她这一辈里的长女,又因为谢琅的事,所以谢老夫人发了话把她的嫁妆翻了一倍。

至于思嘉郡主从哪出嫁,谢家人当然是希望她能回从谢家出嫁,不过因为谢琅,他们就不抱希望了,若是皇后娘娘和公主让她从宫里直接出嫁,那他们当然也没有异议,现在已是六月中旬了,离得大婚的日子没有多少时间了,虽很多的嫁妆都从思嘉郡主出生的时候开准备了的,不果还有很多东西要置办,于是谢家人着说风风火火地置办起了嫁妆来。

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对于宋昌翊和思嘉郡主的婚事,宋暮槿和萧殊都没有觉得意外。

天气日益炎热,整个京城就如一个火炉一般,宋暮槿和萧殊两人搬去了水榭那边住,水榭那边晚上稍微凉快些,不过也还是热。

连续几日,萧殊看着宋暮槿胃口都差了不少,就与她说道,“等我忙完这几日,我告假带你去庄子上住些日子,不然,去广积寺和素斋楼也行。”

广积寺和素斋楼都是在山下,自比城里要来得凉爽。

“你公务为重。”宋暮槿不想耽搁他的正事,“我多用些冰就好了。”

“没事,等我处理完手上的事,就能清闲一阵子,能挪出时间出来。”萧殊揉了揉她的头,拉着她去外面遛弯。

拂过水面的晚风带着不少的凉意,两人就沿着水边走,两人商议了一番,是去庄子上还是去广积寺,还是素斋楼避暑。

宋暮槿属意去庄子上,广积寺到底是佛门净地,他们夫妻两个去到时候亲热那不是亵渎了神灵?

至于素斋楼那边,客人来来往往的。

“好。”萧殊自没意见。

不过,他们还没有出发去庄子上,国公府那边来了人。

“你说谁派人来了?”宋暮槿抬头看向依兰,问道。

“国公府的太夫人。”依兰回道。

是萧殊的太祖母的人,宋暮槿考虑了片刻,“请她进来吧。”上次大婚例外送了礼过来,虽后来退了回去,这次又派人过来。

郑太夫人是什么意思?想萧殊这个重孙子回去?还是只是她的心意,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很快,依兰就请了人进来。

来的是郑太夫人最为信任的人——易妈妈。

易妈妈六十多岁的年纪,头发都白了,慈眉善目的精神很好,进了屋就给宋暮槿行礼,“奴婢见过夫人。”

“使不得,依兰快扶起易妈妈。”宋暮槿忙让依兰扶了她提起来,又让铃兰搬了凳子过来,“妈妈,请坐。”

“谢谢夫人。”易妈妈谢了后,坐了下去。

宋暮槿让依兰给她上了酸梅汤,“妈妈去去暑气。”

“谢谢夫人。”易妈妈伸手接了酸梅汤喝了一口,然后端在了手里,“听说老爷子出门了?”

“是呀,出去快一个月了。”宋暮槿笑着说道,也不跟她寒暄了,直接问道,“今日太夫人让妈妈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事。”易妈妈笑着说道,“太夫人就是惦记着侯爷和夫人您,所以就让奴婢过来看看,看看侯爷和夫人一切都可好?”

易妈妈恭敬有礼,笑容又和气亲切。

“好着呢,谢谢太夫人关心了。”宋暮槿微笑说道,“我和侯爷都好着呢,太夫人身体可好?”

“年纪大了,这些两年身子骨就没有以前那般硬朗了。”易妈妈笑着说道,“太夫人一直惦记着侯爷,如今侯府成了亲,她老人家就特别想见见您二位。”

想见她和萧殊?这个事宋暮槿当然不能答应了,宋暮槿笑着说道,“等侯爷回来u我会跟他说的。”

就是去不去,那是看萧殊的意思了,易妈妈笑着道,“好,那就辛苦夫人把话传达给侯爷听了,这天气热那奴婢就不叨扰夫人您了。”

宋暮槿点了下头,让依兰送了她出去。

黄昏的时候萧殊才回来,身上一层薄汗,宋暮槿忙给他拿了轻薄的常服,等换好了,又给端了冰镇的绿豆汤,“热吧?”

“嗯。”几口绿豆汤下去,萧殊觉得通体都舒畅了。

宋暮槿把郑太夫人派人过来的事跟他说了,“太夫人是什么意思啊?就是想见我们?”顿了下问道,“她以前派人过来找过你吗?”

“没,以前从没有派人来找过我。”萧殊摇头,“你不用理会,嗯,估计再过三天我就能把事情处理好了,你带人把行囊收拾好了。”

既萧殊没有想要见郑太夫人的意思,宋暮槿当然也不会多话,笑着点头,“好咧。”

萧殊说准备会待上些日子,所以宋暮槿收拾的行囊也不少,不想,在出发的前一日,易妈妈又来了,宋暮槿这次没有见她,直接就让依兰去打发了。

------题外话------

太夫人:嘿嘿(*o*)

第七十八章 小懒猪

易妈妈也没有强求,还谢过了依兰然后回了国公府。

郑太夫人七十多岁了,满头银丝,面色和蔼,几个妙龄丫头正围着她插花,花都是她自己院子里种的花,丫头们清晨剪下来的,有开得好的,有含苞欲放的,十分的娇艳。

郑太夫人年纪大了,见易妈妈回来了,郑太夫人就挥手让人都退了下去,免了易妈妈的礼,“你辛苦了,不用行礼了。”

又叫了人给她端了冰镇的酸梅汤来,“这么热大天,辛苦你跑一趟了。”

丫头端了碗上来给了易妈妈就退了下去。

虽太夫人是免了她的礼,不过易妈妈还是屈膝行了一礼,端着碗喝了两口,“谢谢老夫人赏赐。”

“你这老货与我还这么见外?”郑太夫人笑呵呵说道,“怎样?今日见得了?”

易妈妈把碗放在了一旁的几上,摇头回道,“没有,奴婢这次夫人都没有能见到。”

郑太夫人目光微凝,轻轻叹了一口气,“小殊这孩子看来心里很恨啊。”

怎么能不恨呢?先夫人就那么走了,前些年国公爷还说他是野种,这两年虽是好了点,不过咱国公爷的眼里就只有大公子一个儿子!这些主子的事,易妈妈当然只能在心里说说,面上笑着说道,“侯爷是老侯爷教导出来的,定是个孝顺又明理的孩子,如今只是他心里有些想不通罢了,所以,太夫人您不要着急。”

“我怎么能不急?我眼看就要八十了,我自己的身子骨自己心里明白。”郑太夫人道,“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国公府也毁了,我得把国公府交到小殊的手里才能放心走。”

易妈妈想了想,把话还是咽了回去。

“你有什么话就直说。”郑太夫人见她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道,“你我主仆这么多年了,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还如此吞吞吐吐的做做啥?”

易妈妈这才说道,“侯爷心里的积怨颇深,奴婢担心啊这国公府交到了他的手里他不会好好打理,如此这样的话,那还不如交给大公子。”没了,又加了一句,“老奴就是瞎担心的,太夫人您别放在心里。”

是担心自己怀疑她是被人笼络了?郑太夫人瞥了她一眼,“若你我的都信不过,那我这些年也算是白过了!”主仆这么多年,她当然相信易妈妈说的是心里话。

“谢太夫人信任。”易妈妈谢道。

“你说的也是有道理。”郑太夫人说着面容冷峻了下去,“不过,这嫡子好好的,才华能力样样出众,比锐儿优秀,所以没有道理让一个庶出的孩子承爵的道理,若是让锐儿那孩子承了爵,那外人还不得说我国公府宠妾灭妻,没规矩?”

这名声坏了,这好人家谁还敢把女儿嫁过来?谁还敢娶郑家的姑娘?到时候就如是大树坏了根一般,想补救都补救不回来,郑家数代的基业怎么能如此毁了?

国公爷宠妾灭妻的传言早有人传了,只是先夫人归家后,国公爷又娶了徐氏,这些年来徐氏和国公爷也算是相敬如宾。

徐氏这国公夫人坐得稳稳地,而勋贵,世家里的老少爷们谁没有个宠妾?所以那传言才渐渐地消了下去。这些,易妈妈也不好说,只笑着说道,“还是太夫人您考虑周到。”

“你这老货就不要恭维了。”郑太夫人当然也是知道的,笑骂了一句,问道,“你觉得我那重孙媳妇咋样?”

易妈妈立即笑着说道,“模样长得非常的标志,规矩礼仪都是极好的,而且啊,太夫人您看老奴过去这两趟,夫人很显然是事事和侯爷有商有量的,是侯爷的贤内助,太夫人您就不用担心她是从乡下地方来的了。”

郑太夫人听闻面上的笑容柔和了下来,“嗯,你的眼光我是信得过的,看来那丫头确实不错,不过…侯府那边人员简单,加上她又是来自那乡下,要掌国公府必须磨练一番。”

易妈妈想了下,问道,“那太夫人您准备什么时候接了侯爷和夫人过来?”

郑太夫人想了下,道,“再过些日子吧,这府里的人还不知道呢,而且这天热,那两个孩子猛换个地方,只怕心里更不舒服,等天气凉快点再说,也不急在这一时。”

“就只怕侯爷和夫人不愿回来。”易妈妈道。

这去了两趟,第一次是因为太夫人的面子,今日是人都没有见到,看来侯爷和夫人都不想和国公府的人有牵扯。

郑太夫人笑了,“你就不用担心了。”

难道太夫人有什么好的法子?易妈妈想了想,也想不出郑太夫人会有什么好办法,不过她既不说,那她也就没有问。

“易妈妈这次的确是又去了文昌侯府,回来后跟太夫人说了什么就不知道的。”素梅把打探来的消息,低声与吴姨娘禀告说道。

“她这一次两次的派那老虔婆去找萧殊是做什么?”吴姨娘气得把手里的茶杯砸了地上。

素梅被她吓了一跳,低头道,“姨娘,要不让人去侯府打探一下?”太夫人身边的人,嘴紧,尤其易妈妈是太夫人最为倚重的心腹,所以易妈妈去侯府是做什么没有打听出来。

“罢了,不用去侯府打听了,免得赔了银子还折了人!”那萧殊就杀人不眨眼的!锐儿他都下得了手,区区下人他更不会心慈手软软!吴姨娘摆手,站了起来,“我去老夫人那看看。”

太夫人是什么意思?她还不清楚?

萧殊刚出生的时候,她要把那小杂种接回国公府来,不过后来是没有成功。

这些年来,她也问事了,还以为她是打消了接萧殊回来的念头呢。

不想,这萧殊刚成了亲,她就开始坐不住了?

还有,萧殊大婚她还单独送了贺礼去。

现在又接二连三地派易妈妈去侯府。

为了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太夫人这么多年来的心思就没死,她还想着接萧殊回侯府来!

休想!国公府是她儿子郑锐的!

那老不死的,当年萧萱离开郑家后国公爷是想扶正自己的,若不是她强烈那如今的国公夫人就是自己!

若不是她,这郑国公夫人的位置哪轮到徐氏那贱人来坐?

如今还想阻扰自己儿子的路?吴姨娘想到当年的事就把郑太夫人恨得牙痒痒的。

一路走到了郑老夫人那,心里的火没有消不说,反而因为天热的关系心里的火更旺了。

郑老夫人躺在软榻上,半眯着眼睛听小丫头念佛经。

屋里角落放了冰,凉丝丝的。

吴姨娘进屋行了礼,就走了上去拿了小丫头手里的佛经,“老夫人,妾身来给您念。”

郑老夫人嗯了一声。

念了不到一页,郑老夫人坐了起来摆手,“好了,别念了。”

“老夫人。”吴姨娘颇为不解地看向她。

郑老夫人看了她一眼,把屋里的人打发了出去,只留了两个心腹在身边,道,“你这心里不诚,这念的佛经也不是个味。说吧,什么事。”

“老夫人。”吴姨娘把手里的佛经放在了一旁,然后跪在郑老夫人的脚边,“老夫人,妾身是担心锐儿。”

郑老夫人稍了思索就知道她明白了她的意思,道,“起来吧,这还没有影的事呢,你就着急成这样做什么?”

吴姨娘红着眼睛站了起来,“老夫人…”依旧一脸的担忧。

郑老夫人示意她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

吴姨娘没有坐,却是给她添了茶把茶杯递了过去。

“你啊,给我沉住气。”郑老夫人喝了一口茶。

吴姨娘接了茶杯放在了桌上,然后这才坐了下来,“太夫人她人家突然又关心起萧殊来了,前送了单独送了新婚贺礼,这几日又前后让易妈妈去了两趟,妾身这心里啊空落落的,很是担心…”

郑老夫人道,“不过就是送了新婚贺礼,又让易妈妈去了两趟而已,你急啥?那贺礼不是退回来了?还有易妈妈一个下人去了又能说明什么?”

郑老夫人看向吴姨娘,“你给我沉住气,没得太夫人只是惦记重孙子,你自己上跳下窜让人看了笑话。”

郑老夫人语气透着关心。

“妾身谨记老夫人教诲。”吴姨娘微笑着应道。

“太夫人若想接想接她们夫妻两人回来,那也得他们夫妻愿意不是?你想想,萧殊是那么轻易能妥协的人吗?所以你也别一惊一乍的。”郑老夫人说道。

太夫人和她婆媳斗了多年,如今太夫人年纪大了没几年的时间了,她想做什么,那也得萧殊愿意配合才行,不然太夫人心里再如何想,若萧殊不愿意回来那一切就都是白搭!

吴姨娘点头应了。

“对了,锐儿今日如何了?”郑老夫人问道。

郑锐先受了重伤,后有在大理寺的牢里待了几日,虽说国公府是打点了下去的,不过牢里毕竟不比家里,郑锐还是吃了些苦头。

“好多了,妾身早上去瞧过了。”吴姨娘笑着回道。

“嗯。”郑太夫人点了下头,说道,“这天气热,让人下人多注意着些,刘氏是个好的不过到底年纪轻,让几个经验老道的婆子在旁伺候着些…”

吴姨娘尽都一一应了。

等郑国公回来,吴姨娘只暗示着提了两句。

郑国公听了后,眉头蹙了起来了,吴姨娘见他变了脸色就打住了话。

萧殊回来后听宋暮槿说易妈妈今日又来了,直接给打发的事。

萧殊摸摸她的脑袋,对这件事不感兴趣,而是问道,“行囊都准备好了?我们今日早点休息,明天我们早点出城晚了太阳烈。”

宋暮槿点头。

两人出了饭,走两圈消了食沐浴了就上了床。

想着明日要早起,天气又热,萧殊体贴地没有闹她,只搂着她在怀里。

翌日,天没亮宋暮槿和萧殊就起来了,洗漱好,依兰就带了人把早饭摆好了。

吃了饭,天边才有了鱼肚白,宋暮槿和萧殊上了马车带了人出城。

府里由周嬷嬷和管家分别掌着内院和外院的事,这些年来熊姝和萧介诚两人经常出门,所以府里的人也都习惯了,管家和周嬷嬷更是习以为常,处理事情也都很有经验,所以萧殊和宋暮槿也放心。

宋暮槿这才把依兰铃兰佩兰和米兰四个都带了过去。

一行人到城门口的时候,城门刚好开。

这次去的庄子萧家御赐的田庄,在西郊,一行人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庄头带着庄子上的下人已经在等在了大门口。

等萧殊和宋暮槿下了马车,众人行礼,“奴才见过侯爷,见过夫人。”

“免礼,都起来吧。”萧殊抬了下手。

“谢侯爷,谢夫人。”众人了谢了礼才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