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周诚对付樊镇川,也是邵立民帮过忙的。
既然叫了周诚去,夏晓兰也跟着去,她和周诚是想时刻都腻在一起的。
“邵叔叔。”
夏晓兰嘴巴甜,人也长得好看,邵立民肯定不会讨厌她。
从前就是周诚的女朋友,成不成还不一定呢,也是个倒腾服装的个体户,邵立民和夏晓兰可没啥共同语言。
现在不同。
板上钉钉是周家未来儿媳妇了,而且还成了汤宏恩继女。
个体户也变成了夏总,邵立民肯定更重视。
“小夏,我听光荣说你在美国留学,这是回来探亲了?”
邵立民还笑着和夏晓兰说了会儿家常话,言谈间表现的很感谢夏晓兰,都说和好榜样做朋友才会变得更好,邵光荣以前是聪明,现在人变得更沉稳,从喜欢玩摩托到追求继续深造…念的都是华清的继续教育学院,说不是夏晓兰的影响怎么可能?
邵光荣就是邵家的金瓜蛋子,邵立民很疼侄子。
夏晓兰肯定不敢居功。
双方一番商业互吹完了,邵立民才说正事“你们和光荣交好,我也不把你们当外人,有话就直说了,这回国的徐家父子到底是什么来路,他们有没有在商都投资的想法?”
邵立民要过问的“投资”,肯定不是一两百万美元那种。
商都是比不如鹏城,但作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商都的整体经济气氛并不是太差。在80年代,得益于纺织业和铁路运输,商都人还是比较有钱的,要不夏晓兰之前开个服装店,一件衣服好几十块,哪来那么多顾客?
没有这些高工资的职工,衣服再好看也卖不到的。
周诚来之前就和夏晓兰商量过,绝不替徐家父子做决定,人家愿不愿意回家乡投资,是他们的想法,所以周诚就简单把徐家父子现有的打算说了
“我只知道他们现在想盖一座私人博物馆,其他具体的投资计划不好说,父子俩都是做贸易的。”
博物馆?
做贸易的?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邵立民有点失望。
他想要的是外汇,是制造业那种能创造一定工作岗位的投资,不是想要一座博物馆。博物馆能创造不了多少工作岗位,这算是文化领域的“政绩”…一点都不实在,邵立民还是想干点实事的。
夏晓兰能说啥,她家周诚总结的完全没毛病,徐仲易是个古董大掮客,的确是“做贸易”,张家栋在洛杉矶的公司,也是做进出口贸易——
邵立民失望,夏晓兰还记得欠对方的人情
“邵叔叔,我觉得要是有能双赢那种投资机会,徐家父子都不会拒绝。如果单纯只是让徐家父子出一笔钱,恐怕就有点困难。”
啥叫单纯出钱呢?
甩一些困难的厂子让人投资。
徐仲易可以跪在于奶奶面前被打的头破血流,在别的时候,恐怕就没那么温和了。
徐长乐也是同样如此。
对妹妹好,不代表是个冤大头,徐长乐还是张家栋养大的呢。
1634:小楼的历史遗留问题(4更)
徐长乐对商都有感情。
儿时的记忆让他对商都有熟悉感。
但要说为了这个只生活过5年的家乡毫无底线的撒钱,可能性太低了。
在只要求徐仲易父子对家乡付出之前,反过来想想家乡为他们做过什么?一直生活在商都的于奶奶,不是遭受了很多磨难么,从前被批斗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并不是单独针对于奶奶一人,但于奶奶的遭遇…做儿孙的肯定不会很高兴。
幸好还返还了现在的房子给于奶奶。
街道办安排于奶奶扫大街,那也是个正当工作,于奶奶不想要,有的是别人想要。
要不是这样,徐仲易回国,还盖什么博物馆啊,把于奶奶人一接就走了,不会在商都多停留。
夏晓兰就是给邵立民提个醒,回国的这两个,并不是傻地主带着傻儿子回来的,要有双赢的,徐家父子或许能投钱。
要想让徐家父子单方面砸钱,徐家父子同意的几率的太小了!
邵立民也不是听不懂话的,自己若有所思,和周诚、夏晓兰的见面结果他本人还是挺满意。
夏晓兰和周诚从邵立民的办公室出来,夏晓兰还带周诚去了二七广场。
处对象么,就是漫无目的的逛逛都是满足的。
“这一栋房子和房子所占的土地,于奶奶都转让给我了,我还没想好要拿这一块地做什么。”
不大不小的,能开发个什么?
顶多把现在的小楼推倒,重新往高里盖。
主要还是地方太小,影响夏晓兰发挥…除非这块地能更大一点。
周诚也在替夏晓兰考虑
“现在想不到,那就暂时留着,你还嫌自己不够忙?这块地放在这里也跑不掉。”
这房子和地,是于奶奶非要给的。
以后的潜力再大,现在商都的房子也卖不了多少钱。
夏晓兰为了寻亲,在美国请私家侦探都没少花钱,周周转转耽误了那么多精力,完全能坦荡收下这份报酬。
和周诚在二七广场牵着手逛了一圈,正巧碰见汤宏恩和刘芬。
这俩人也是来逛街的,汤宏恩一点都不掺和于奶奶家的事,到了商都两天都住市委招待所,刘芬一直陪着于奶奶,汤宏恩好不容易把人哄出来,一下被夏晓兰俩人抓包。
“妈,汤叔,你们咋来了?”
“汤叔叔,刘姨,真巧!”
“晓兰,周诚…”
刘芬有点不好意思,老汤十分淡定。
他是持证上岗的,合法夫妻逛个街不犯法。
周诚这臭小子才是没证儿的,大街上牵手啥的,也就是这两年社会风气变开放一些,三年前严打时候,周诚这样就是流氓罪!
汤宏恩看着两人牵着的手,周诚这厚脸皮,任由未来岳父的眼神把他手背都要烧出个洞了,就是不放开。
“你俩在这里做什么呢?”
汤宏恩问。
周诚腰杆挺的直,“晓兰带我来看看这房子,她说于奶奶把房子当成报酬送给她了,她在想这房子和地皮能不能利用起来。”
所以两人是为了正事过来的。
刘芬也知道于奶奶送房子的事。
“晓兰,你要重新在这上面盖房?”
刘芬有点担心,第一家‘蓝凤凰’服装店就开在这里,后来‘蓝凤凰’一分为二,刘芬去京城重起炉灶,商都这个店面当时是分给了李凤梅的。
刘芬和李凤梅当时是一样的。
只是李凤梅性格风风火火,事业心却没有刘芬强。
夏晓兰是全力支持刘芬发展事业,所以京城的‘蓝凤凰’扩张的很快。
而李凤梅则把商都‘蓝凤凰’赚到的钱,全支援给刘勇搞装修公司了。现在‘远辉’的规模这样大,李凤梅撇下了‘蓝凤凰’这个店,自己跑到了鹏城重新加盟了na。
商都这家店,暂时由李凤梅娘家大嫂经营。
靠着以前的名气,眼下看生意倒还不错,夏晓兰估计,最多再等个两三年,李凤梅从商都这家店里再赚些钱,可能就要把这家店半卖半送的彻底转让给她娘家大嫂。
“妈,您是不是在担心服装店的事?这个倒无所谓,我就算真的要拆了重建,多半还是商业体,店面可以照常租给李家的婶婶。”
亲戚关系是伤不了的。
这块地是黄金位置,叫别人搬去哪里开店都没这里好。
当然,夏晓兰不可能一分钱租金都不收。
钱多也不是这样糟蹋的,是李凤梅在经营还好说,将来要是变成李家人接手,夏晓兰凭啥一分钱不要?
她和李家可没有关系,照拂不了那么远的亲戚,升米恩斗米仇的,还是掰扯清楚好。
汤宏恩打量小楼
“服装店的事好办,不好解决的是楼上的住户,人家愿不愿意让出来。”
“楼上的住户,是国棉三厂的职工,他们都是暂时住在那里的…”
听了刘芬的解释,汤宏恩也只是笑笑。
基层工作他没少干。
刘芬可能觉得到时候推到重修,别人自己就搬走了,毕竟她就是那样的性格。但对普通职工来说,这是厂里分配给他们住的房子,除非国棉三厂给了他们更好的房,他们才舍不得搬走。
国棉三厂有房可以分配吗?
据汤宏恩所知,任何单位,分房都是一个困难事。
像国棉三厂这样的大单位,福利待遇好,职工上万,修再多的宿舍都不够分的。
吃到嘴里的肉,没谁会轻易吐出来。
夏晓兰被汤宏恩笑的心里发毛“不会吧,当初可是国棉三厂的袁洪刚厂长说好了,厂里的职工只是暂住。”
合着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她请了一堆烫手山芋回来?
强硬赶人也不可能,来这里住的,还有当初被丁爱珍坑过的工人。在厂里没分到宿舍,要分流到这栋小楼来,都不是在棉纺织厂混的特别好的…再不管不顾的把人赶走,夏晓兰都觉得自己像黑心资本家。
周诚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这件事也挺好解决的,趁着徐家父子还是热炤,市里想要叫他们投资,他们也可以提要求,把这栋房子的遗留问题一次性解决掉并不难。”
汤宏恩不由看了周诚一眼。
这脑子转的快,思维也很典型。汤宏恩有个想法,周诚要是不参军,在体制内应该也混的不错。
【第四卷:美国梦】1635:不同意去美国(1更)
满院子都是人。
院子里坐不下,桌子还摆到了街上,反正于奶奶的房子也临街。
夏晓兰三人一回来,就被请到了屋里。
徐仲易哪有空去应酬那些街坊,他还要躲着叫他投资的领导。
对夏晓兰和刘芬,他是有事相求!
“老太太年纪大了,不愿意动弹,也不愿意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我还是希望她能去美国的,那里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但我一提这个话头,就——”
就差点又被拐杖敲一顿。
那根拐杖不是用来帮助走路的,而是用来施行家法的。
没找到徐仲易时,于奶奶心心念念都是他。
真把儿子找回来,于奶奶又横竖看他不顺眼了。
“接于大娘去美国?”
刘芬第一个舍不得。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她们母女和于奶奶也就是租客和房东的关系。一开始,是母女俩租于奶奶的房子,后来,是于奶奶租她们在京城的四合院…不知何时,彼此的关系模糊了界线,相处出深厚的感情了,徐仲易说要把于奶奶接走。
刘芬能怎么办?
感情再好,那也是徐仲易的母亲,而不是她的,分别20年才母子团聚,刘芬能说不让徐仲易接走么!
但她,真的舍不得于奶奶。
徐仲易还让她去劝,刘芬都难受的说不出话来。
夏晓兰一看亲妈的表情还有啥不懂的。
马上把于奶奶接去美国,是不是太仓促了。
“徐叔,您还是给于奶奶一个适应时间吧,不是要在商都盖一座博物馆,这个肯定不仅是只出钱,你们在商都也要来回跑的,让于奶奶去美国不要那么着急。还有,为什么一定要是美国呢,香港不行么?”
于奶奶是很潮的。
语言关不是问题,那老太太抗拒去美国,就是不想跑那么远呗。
夏晓兰觉得折中一下,在香港也不错。
医疗跟得上,徐仲易也能照顾到。
哪知徐仲易却坚决摇头,“不能是香港,弹丸之地,毫无隐私可言。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皮子下,把老太太送去香港,那就是我的软肋。”
他现在有资格用自己的真名了。
但他还暂时不能摆脱“邱爷”这个身份,就算慢慢脱离,也得花几年的时间…何况徐仲易并不想脱离,倒卖古董不是啥特别光彩的营生,可人一旦尝试过权势,很难彻底放手。
徐仲易也不是圣人。
叫他到如今再两手空空,着实没有安全感。
徐仲易曾拿杜兆辉的“软肋”让对方心甘情愿帮忙,他也怕自己被别人抓住软肋。不仅是于奶奶,徐长乐、蒂娜,他都不会允许他们长时间呆在香港!
这就很难办了,夏晓兰见他态度坚决,只能答应和于奶奶谈谈。
于奶奶是否同意,夏晓兰可没把握
“您也知道,于奶奶特别有主见,没有人能替她做主,我尽量劝她吧。”
有人找徐仲易过去,徐仲易推辞不过,这里又只剩下夏晓兰三人。刘芬眼睛红红的,有些难受,就是夏晓兰也不太舒服。
道理都懂。
情感要战胜理智不容易,周诚站的近了些,小声道
“你是不是舍不得于奶奶?那就先别改变,还是和于奶奶住一起呗。你要管别人咋看咋想,管的过来吗?自己舒坦最重要,我不想你难受,也不想看见刘姨舍不得。这件事徐叔的想法重要,更重要的是于奶奶的想法,你现在去找于奶奶把话说开,问问她的意见。”
夏晓兰被周诚都逗笑了
“你别说笑话,于奶奶那么刚强的人,她能说舍不得我和我妈?”
周诚看着她没说话,夏晓兰自己就回过神来。
对啊,就是于奶奶太刚强,不好意思表达不舍之情呗。要不好端端的,和20年不见的儿子团圆了,于奶奶为啥不同意去美国?
刘芬眼睛有点红,“晓兰,那咱们去问问?”
问就问,又不会少一块肉。
谁都憋着不开口,哪知道双方心底是怎么想的!
距离于奶奶家不远,就是胡永才家。
于奶奶失联多年的儿子徐仲易回家,看样子在国外混出了头,大摆宴席招待街坊,还有区里的干部上门祝贺,一时间热闹非凡。
其实于奶奶之前一个人时,脾气古怪,别人对一个孤老婆子一人独占院子很有意见,都和于奶奶没来往。
只有胡永才家,能硬着头皮和于奶奶说上话。
现在徐仲易一回来,于奶奶成了香饽饽,街坊邻居,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往于奶奶家里跑,胡永才这个当初给夏晓兰租房牵桥搭线的人,却不好意思出现。
胡永才老婆就纳闷儿了
“老胡,咱家又没烧热灶拍马屁,咋就吃一顿饭都不行了?小夏她们最近两年不在商都,大家关系是比较生疏了,但我觉得小夏她们不是那种翻脸无情的人吧,人人都往于大娘家跑,你反而淡定的很,自己不去吃饭,还不许我去!”
今天不把话说清楚,她还真不打算放过胡永才了!
胡永才讪讪,“咱去凑啥热闹,你要看于大娘她们,等人家忙过这阵再说呗。”
呸,忙过这阵,人家也不在商都了。
胡永才老婆拿眼睛瞪他。
两口子正僵持着,有个挺温柔的女音在外面喊“有人在家吧?”
一边喊,一边还拿手敲门。
胡永才老婆打开门,却是个年轻的少妇,大概20多岁,长得眉清目秀的。
大概是还要给孩子喂奶的缘故,胸脯颇有看头,胀鼓鼓的把衣服都撑得好紧,胡永才老婆却是认识的
“小樊,你咋来了?”
来就来吧,还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胡永才老婆挺不好意思的。
小樊却脸蛋红红,“姐,我上回求您的事儿…我这家里日子艰难,也是没办法才上门。”
小樊仿佛十分不好意思,丢下一堆东西就跑掉,胡永才老婆想推辞都没把人拉住。
胡永才不认识,“这女人干啥的,也不说啥事儿丢下东西就跑,来路不明的东西你也敢接?”
“哎,她就是我给你说过那个小樊,啥来路不明。不就是想托关系找个工作吗?小樊挺可怜的,家里穷的很,只能嫁个年纪大的男人,男人还要养侄子,再加上个恶婆婆,孩子还没断奶,你说小樊倒不倒霉。”
【第四卷:美国梦】1636:哪里可怜呐?(2更)
那是挺倒霉的。
可关他啥事儿啊?
胡永才被老婆搞得一头雾水。
“啥意思啊!大家日子不都这样过的么,她这叫倒霉,其他人还要不要活了?”
胡永才不是心硬,啥嫁了个年纪大的男人,婆婆不好相处,还得养侄子…这些事真的只有女人才会在意,大家日子都过得差不多,养侄子不算罕见,养全家的胡永才都见过。
日子要真的艰难,那个小樊就不会脸色红润,养的水灵灵啦。
一脸红润和一脸菜色,难道胡永才分不出来?
还有小樊穿的衣服,款式说不上特别时髦吧,那料子也挺好的,没缝没补的,胡永才看不出可怜在哪里。
胡永才的直男思维把自己老婆噎的无话可说。
他老婆狠狠瞪了他一眼
“反正小樊的东西我都收下了,现在你说咋办?我就看小樊挺可怜的,她长得又不丑,不就想在市委招待所找个工作,你帮个忙能咋的!”
胡永才差点被自己口水呛死。
“在市委招待所找个工作?姑奶奶,招待所一个萝卜一个坑,每次招人有多少人盯着,你真以为招待所归我管!不行不行,这个忙我帮不了!”
胡永才不同意,他老婆觉得面子,也挺纳闷儿
“我记得那时候帮小夏,你不是很热心嘛,跑前跑后的。能帮小夏,不能帮小樊?”
胡永才苦笑
“那能一样吗?”
他老婆盯着他,就想让他说一说哪里不一样。
胡永才都不知道这话该咋说。
小夏可有眼色多啦。
安排工作是大事,小夏从来不会开这样的口。
小夏提的要求,都是胡永才力所能及的…而且小夏有眼色会来事,做啥事都爽利,和小夏打交道多愉快?从来不是卖弄可怜,而是凭自己本事办事儿,和刚才那扭扭捏捏的小樊本质上就不同。
胡永才现在不仅是市委招待所的后厨采购,大大小小的,也算是招待所一个干部。
要不他老婆咋会那么有信心,觉得他能搞定招待所的招工?
但这提拔咋来的呢,和夏晓兰有很大的关系,是在招待所设局抓住了樊镇川后,胡永才莫名就进入了干部考核的名单,几个月后顺利被提拔——别人都去于奶奶家的吃酒席,独独胡永才不好意思去,他是怕见到夏晓兰尴尬。
他和夏晓兰的认识时,其实也没想那么多,真是夏晓兰自己会来事儿,让人没办法不喜欢。
可他收了别人的一笔钱,把夏晓兰引去于奶奶家租房,这事儿现在一曝光,还是叫胡永才感觉怪不好意思。
他那样干也不是使坏,就是不太真诚,有点辜负了夏晓兰对他的信任!
胡永才老婆还在唠叨小樊有多可怜,胡永才的心思早就飘远了。
而胡永才老婆口中可怜的小樊,离开胡永才家后,已经收起了在胡永才老婆面前的可怜样。她骑着自行车一路七拐八弯的回到家,这房子比胡永才家宽敞多了,院子里扯着两根绳子,晒满了小孩子的尿布…屋檐下放着张摇床,一个眼歪口斜的老婆子手瘦的像鸡爪,抓着摇床轻轻晃动。
看见儿媳妇把衣服都绷紧的前胸,老婆子眼中有愤怒。
骚货! 小婊子!
孩子才多大,就浪里浪气的往外跑,这要在过去,非得被塞到猪笼里沉塘去!
当然,现在是新时代了,就是乡下也没了把女人浸猪笼的恶习…夏老太就不太喜欢这啥新时代,她是在城里过上了日子,却抖不起婆婆的威风。
这叫夏老太非常怀念以前的三个儿媳妇。
只可惜,她三个儿媳妇如今都不在身边。
张翠会说好听话,现在人却在牢里,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放出来。
王金桂跟着夏红兵留在了鹏城,两口子思前想后的,还是没一起回商都,王金桂好吃懒做,却一向不敢反驳夏老太。
就连刘芬…也是被夏老太欺负的对象。
人真是要靠对比,夏老太嫌王金桂蠢笨,还和张翠争过小吃店,骂刘芬是不下蛋的母鸡,刘芬自己提离婚也叫老夏家丢脸。
但这些,在樊雨面前,通通被比了下去。
樊雨的恶形恶状,折磨的夏老太苦不堪言。
想要给儿子夏大军诉苦吧,不知夏大军是不是被樊雨下了迷魂药,现在樊雨说啥就是啥,早就不听夏老太的话。
夏大军还说过,夏老太要是实在和樊雨处不好,不如就跟着弟弟夏红兵过,他每月给些钱——这话夏老太是万万不信的,等她真和红兵一起住,樊雨这小贱人肯定作妖,一毛钱都不会掏。
那样是给小儿子夏红兵增加负担,夏老太这个偏心眼的死活不肯。
所以住在一起再不愉快,夏老太就硬挺着。
樊雨哪里会理夏老太眼中的憎恶,她把自行车放好,洗了手,才去逗摇床里的儿子。
这就是樊雨在夏大军面前说一不二的致胜法宝。
哪里用下迷魂药呀,这个儿子一出生,就是最好的迷魂药。夏大军在鹏城事业遇挫,在樊雨的鼓励下回到商都,没多久樊雨生下个儿子,夏大军中年得子,一偿宿愿,整个人又焕发了新生——为了儿子,他不顾腰伤,在商都又找了个司机的工作,重新埋头当起了老黄牛。
他遇见杜兆辉还真是运气。
虽然后面在杜兆辉面前失宠了,到底还是学会了一项赖以为生的技能。
在1986年,车子少,会开车的人也不多,司机这职业还是非常吃香的。夏大军虽然进不了正规单位,却能跟着别人跑长途,钱也没少赚,就只有一点不好,要好几天才能回一趟家。
回家也是累的倒床就睡,家里的事他全交给樊雨管。
他自己想管也管不了,这年纪,加上有腰伤,还跑长途,能坚持下来就不错了,哪里处理家事的精力!
所以夏老太,还有跟着他们一起生活的侄子夏俊宝,平时全要看樊雨脸色过日子。
樊雨只负责哄儿子。
满院子的尿布,都是今年13岁的夏俊宝洗的。
做饭干家务,就全是夏老太的事。
为啥不请保姆?
用樊雨的话来说,为了省钱养夏大军儿子呗!
【第四卷:美国梦】1637:见过富贵,不甘平凡(3更)
夏老太眼睛里全是刀子,樊雨眼睛一斜,夏老太还是底气不够,躲躲闪闪的。
樊雨轻轻哼了一声。
就是个欺软怕硬的死老婆子!
谁要对死老婆子好,樊雨对亲妈都还没那份孝心,别说是对夏老太。这种死老婆子就是不能讨好,给夏老太三分颜色,老婆子就能开染坊。不给对方好脸色,死老婆子才能老老实实的…樊雨在乡下时见过多了,当儿媳妇的弱,婆婆就作妖。
被人欺负还是欺负人?
这两个选项,对樊雨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
夏老太不敢和樊雨叫板,刚好这天中午2点过,满脸都写着疲惫的夏大军收车回家。
“大军,你也不管管你媳妇,孩子才多大啊,她就整天妖里妖气的往外跑,你也不怕她跟别人跑了!”
这就是亲妈说的话!也不问夏大军有没有吃午饭,饿不饿之类的,见面就打小报告。
也就夏大军才受得了。
不,日子久了,夏大军也是有意见的。
他现在非常累,就想逗逗儿子,然后好好睡一觉。
“妈,你能不能别整天盯着小雨挑毛病,她出去的是为啥我晓得!她说孩子太小,以后要在省城上学,肯定也是在省城工作安家,我整天这样累,不也是给孩子攒钱?小雨是真心跟我过日子的,要不我在鹏城丢了工作,她早就跑了!她出去也是找工作,我和她挣两分钱,日子才能松快点。”
鹏城那边的钱是好挣。
跟着杜大少身边时,那钱就更好挣呢。
明明是快要出人头地了,却又跌回原本的生活,夏大军也很郁闷。
在商都,给人开车跑长途是高收入,那是和普通城镇职工比,和跟在杜兆辉身边时的收入差远了。
跟着杜兆辉,出入的场合,见得人,通通不是小老百姓能接触到的。
小雨说的没错,还是要多攒钱,啥时候买上自己的货车,比给人当司机强。就为这点念想,夏大军完全同意小雨出去工作,他坚定小雨和他一心一意,两人都是为了儿子奋斗呢。
夏老太的挑拨,让他心里烦躁,再加上疲惫,越发不想说话,随便敷衍两句就想回房补觉。
夏老太着急,樊雨那妖妖娆娆的样子,能找啥正经工作?
夏老太就是怀疑樊雨是趁着夏大军经常不在家,说是出去工作,分明是偷人。
夏老太眼歪口斜的,又劝不动儿子,一着急就控制不住口水往下流,樊雨就在屋里,说是要哄儿子睡午觉,其实夏老太一说话她就醒了。
把夏老太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死老太婆,时时刻刻不忘上眼药!
樊雨想去市委招待所上班,当然不是为了每月那点工资,她可捏着夏大军所有的收入,只对她自己大方,对夏老太和夏俊宝都克扣的很。
不是在意钱,樊雨有别的打算。
她对市委招待所印象深刻,樊镇川就是在那地方被带走的。
那里整天出入的都是领导干部…樊雨不甘于平凡,跟过有权的樊镇川,又见识过有钱的刘天全,那句话咋说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嘛!
眼界开阔了,再过平头老百姓的生活,樊雨接受不了。
夏大军要还像刚认识时,一个月拿几千块,樊雨还能安心和夏大军过几年日子。
但现在,他们都被迫离开了鹏城。
樊雨实在看不出夏大军有啥大出息。
这个男人,既不能变成樊镇川,也当不了刘天全,不像是能大富大贵的。
樊雨才二十多岁,还是不太甘心,想要搏一搏。
夏大军进了屋,樊雨轻轻拍着儿子,“大军,我今天给人送礼了,你也晓得我是个女同志,不好和真正能办事的男同志走太近,要不你现在先睡一会儿,晚上咱们去一趟市委招待所?你是家里的男人,你出面求人办事更方便。”
夏老太怎么斗得过樊雨?
在夏大军面前,樊雨是正经本分的女人,连送礼找工作都知道要和外面的男人保持距离!
夏大军对樊雨出去工作没意见,就是樊雨选的地方,让他不太自在
“工作也不一定非得在市委招待所找,你想去当伺候别人的服务员,我心里不舒坦。”
樊雨把衣服一摔
“你以为我愿意去伺候人?我们都是乡下人进城,在城里一点根基都没有,至今还是农村户口,我不是想着能去市委招待所那地方上班,要能和哪个干部混熟了,能把户口问题解决了…夏大军,你有没有良心,你别以为我刚才没听见,你妈又说我坏话了!”
樊雨说的户口问题,戳中了夏大军的痛。
农村户口,在这时候就是低人一等。
夏大军曾经也觉得自己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鹏城买房子。以前他一个月领三四千块,买房落户是有盼头的。
但…
唉,算了,以前的事就不提了,没买上金沙池的房也行,那小区指不定就是刘勇盖的。
虽然也有人说那是夏晓兰盖的,夏大军拒绝相信。
他倒情愿那房子是刘勇盖的。
金沙池开售的那天,夏大军和樊雨偷偷摸摸去看过,后来灰溜溜的收拾行李回了豫南。
买不上房,买不起房,在鹏城没站住脚。
回到豫南,樊雨也而不可能跟着夏大军回乡下,夏大军自己也不愿意回大河村。别人都以为他在外面发了大财,他回去太丢人,再说樊雨见识过了富贵,夏大军何尝不是?
现在让他再回乡下种田,他也是不肯的。
其实再等几年,好多地方都要松动“农转非”的名额,只要交几万块钱,能直接从农村户口转成城镇居民户口,可夏大军又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根本就不知道。
鹏城还有买房落户政策,那里是特区,是开全国先河!
商都可没有这说法。
商都还不敢搞商品房呢。
樊雨提到想解决户口问题,夏大军还是妥协了。
他跑大车能挣不少钱,但他能认识啥人脉吗?根本接触不到能帮上忙的干部,有送礼的钱,找不到门槛,把钱花不出去!
“行,等我睡一会儿,陪你去市委招待所。”
小雨都和别人搭上线,只叫他出面交涉,夏大军必须得跑这么一趟。
【第四卷:美国梦】1638:除非再验一回DNA(4更)
汤宏恩一个人住商都市委招待所,怪可怜的。
他都不用说什么,神色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意思,搞得刘芬非常不好意思。夫妻就该同进同出,她把老汤一个人撇在市委招待所,不太厚道。
也是看徐仲易父子刚回来,于奶奶情绪过于激动,刘芬才不得不陪着。
这都两天了,今晚不管咋说,也要去市委招待所陪一下汤宏恩。
汤宏恩是没抱怨,刘芬自己心里发虚。
但那都是晚上的事了。
现在,她要和晓兰一起问问于奶奶对未来的打算。
问一问也不会掉一块肉,大家把话说开嘛。
一进屋,没等夏晓兰开口,刘芬就没忍住
“婶子,您到底是咋想的?”
外面很热闹,于奶奶却躲在屋里。
这些热闹是属于她的吗?
不,是冲着徐仲易和徐长乐来的,于奶奶沉沉浮浮几十年,早把这些虚的东西看透了。她落魄时不需要街坊的帮助,如今这些人来奉承她这个老婆子,说实话,于奶奶不太稀罕。
“啥咋想的?”
于奶奶面容刚硬,刘芬就有点怵
“就是去美国的事——”
“于奶奶,是徐叔他让我们来问问您的意见,他想让您去美国住,您自己是啥意见?”
夏晓兰直接把话挑明了!
于奶奶瞪眼,“我好端端的去美国干啥?美国我是不爱去,我知道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知道他们生活的好好的我就放心,每年回来看我几次就行!”
她也郑重考虑过这个问题。
徐仲易常年都在香港,又不希望她去香港,说怕人抓住软肋。
可叫她去美国,去了能干啥?
是和孙子长乐住在一起,让年轻人记挂着她耽误工作,还是和没见面的孙女蒂娜挤在一起…要感情没感情,于奶奶不稀罕那点物质。
华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于奶奶的根就在华国,她逝去的先夫也埋在华国,她都这把年纪了,实在不想再折腾。
每年来一场国际航班,飞十几个小时回来扫墓?
她的身体现在还硬朗,再过两年,恐怕就来不起咯!
“您想好了?”
“想好了,不去美国,也不去香港,我还就呆在商都。”
夏晓兰被老太太给逗笑了
“您开啥玩笑呢,不跟着徐叔走,当然还和我妈住在一起,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干净利索,快刀斩乱麻,免得于奶奶不好意思。
于奶奶迟疑了一会儿。
刘芬眼睛红红看着她,又有期盼,在刘芬这里,于奶奶能感觉到被需要。
她能帮上徐仲易和徐长乐什么忙?
她知道的东西,都未必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了…但适合刘芬啊!于奶奶就是不放心刘芬,她一点都没觉得自己需要刘芬,她只知道自己肩负着“重任”,现在汤宏恩瞧着是不错,万一哪天变了呢,阿芬咋可能是汤宏恩的对手!
“和你妈住在一起,行,叫徐仲易出生活费!”
哎,没找到儿子时,是深情款款的“仲易”。
找到儿子没亲热两分钟,就是带着嫌弃口吻叫全名。
夏晓兰喜欢于奶奶的干脆,也被老太太的惹得发笑“那就叫徐叔出生活费,徐叔现在又不出钱,您的晚年生活就该好好享受!”
这话是开玩笑。
没找到徐仲易前,夏晓兰和刘芬也没亏待过于奶奶,吃穿用度,其实都和母女俩一个水平。
夏晓兰又不是那种死抠门的人,能赚多少钱她就要过同等水平的日子。
和美国上东区的富豪不能比,但在华国,这日常开销一点都不低啊!
就和周诚说的,问一问于奶奶,一下就知道了结果。
要是不问,双方都在猜,于奶奶又是个挺傲娇的老太太,憋着不愿意说出口。
“这下好了,皆大欢喜。刘姨离不开于奶奶的陪伴,于奶奶也舍不得你们母女俩,以后大家都住在京城,还能多许多热闹,不过这都决定了,是不是该通知下徐叔?”
周诚一直都挺支持。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多个于奶奶没啥不好的。
就是不知道徐仲易咋想。
于奶奶哼了一声,“直接告诉他就行了,我还管他咋想?他要是孝顺,就该把香港乱七八糟的生意都丢下,会商都陪我,也不用麻烦阿芬照顾我这个老东西!”
于奶奶只是抱怨,她没对徐仲易做强硬要求,就是知道徐仲易放不开香港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