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刻意掩盖一下,一条人命可以消失的如此彻底,人是1967年死的,直到1986年夏晓兰来到美国寻找徐仲易,才将这人的死亡挖出来。
她也不同情老鼠强,此人到了美国后不务正业,属于旧金山当地的帮派成员,经常干敲诈勒索的事,哪怕过了19年,旧金山当地一些老华人依然记得“老鼠强”有多么令人讨厌。
旧金山警方找到了死者证据,又有了新的推断:老鼠强见财起意入室盗窃或抢劫,被徐仲易发现,徐仲易在和老鼠强搏斗中失手将他重伤,徐仲易误会老鼠强死亡,当时徐仲易本人就属于非法滞留美国期间不敢让警察介入,干脆放火掩盖了罪行,再带着妻儿连夜逃走,从此消失在旧金山。
听起来,逻辑好像通顺了不少。
夏晓兰还是觉得哪里奇怪。
“应该查张家强当年的同伙吧?”
她向旧金山警察提议,对方却说已经查过了。
华人在旧金山人口众多,在美国怕被欺负,就根据地域等特点形成老乡帮派,一人犯罪众人遮掩,出卖帮派的人别想有好日子过,反倒是自己顶罪的,家人会得到照顾——时隔19年的旧案,现在根本无从调查,谁知道张家强当年为何要去徐仲易租住的房子,盗窃和抢劫已经是最符合逻辑的猜测。
至于张家强的同伙?
称为“同伙”并不合适,只能说20年前张家强确实和一些人要好,但那些人要不就是早早把自己作死,成了关押的重刑犯,要不就已经金盆洗手摇身一变成了合法纳税的美国公民。
没有证据,能对这样体面的美国公民做什么?旧金山警方只能例行问话,连拘留都不可能。
于奶奶不能接受,夏晓兰也觉得敷衍。
可温曼妮也说暂时只能办到这地步。
“除非能找到徐先生本人,只有他这个当事人,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如果真是徐先生失手所为,我愿意当他的辩护律师,为他做轻罪甚至是无罪辩护!”
张家强是帮派成员,旧金山警方都推断是入室抢劫不成反被失手杀死,温曼妮觉得情况对徐仲易还是很有利的。
可现在,要找到徐仲易啊!
是害怕被抓,带着妻儿一躲就是20年,改头换姓的藏在美国某地生活,还是命案发生后又有别的意外呢?
19年来不和国内联系,怎么都说不过去。
温曼妮是想不通,于奶奶不相信旧金山警方的这种推断:
“仲易怎会做这种事!失手杀人他会躲起来20年?只要他带来的美国的财物不丢失,照样能换个名字获得身份。”
20年前,获得美国身份的途径还没有今天严格,于奶奶相信儿子善良,也相信儿子的智商。
徐仲易出国时28岁了,为人夫也为人父,不是十几岁那种愣头青小子!
夏晓兰觉得于奶奶说得对。
只要财物没丢,总有傍身的钱…那要是丢了呢?
“我们听ie的,一边让旧金山警方继续找,报纸和电视台的报道也有效果,否则怎么有人主动上门提供线索说明老鼠强的身份?现在更要沉住气,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死的又不是徐叔,事情就更好办了!”
就算旧金山警察推测是真,徐仲易的罪名也能往轻了辩护,旧金山警察真能人给找到还省了夏晓兰这边的力气呢。
除了警方,夏晓兰还寄希望于电视台、报纸。
以及前往洛杉矶找本菲尔德的吉姆。
就在死者身份被确认后两天,香港那边,杜兆辉总算有了回音:
“我没有见到香港的买家,这个买家不愿意暴露身份,但通过中间人,买家愿意把花瓶给我观赏半小时,这行不行啊?”
杜兆辉觉得十分没面子。
夏晓兰第一次开口让他帮忙,他居然办的不利索!
没找到买家?
现在好像并不太重要了,夏晓兰也没想到吉姆会先查到卖家是本菲尔德。
不过能亲眼看到瓶子也不错。
“你等一等!”
夏晓兰问于奶奶,于奶奶给她说了印记:
“摸瓶口内部,向下两寸的地方,有三个凹凸不平的点,眼睛看不到,得用手伸进去摸。”
夏晓兰原话告诉杜兆辉:
“得再麻烦你了,不知道买家会不会同意这个要求?”
“没问题,这是小事啦,是不是摸到了,就是你要找的花瓶?你等我好消息,过几分钟我再给你打电话过来!”
杜兆辉牛皮吹得响。
挂了电话脸都绿了。
要他装出对花瓶非常喜欢的模样已十分不易,总算缠的邱爷点头帮忙,问神秘买家要了花瓶来给他欣赏。
邱爷从头到尾都没出面,是那个叫柴海的和杜兆辉接触。
现在让他去对柴海说,仅仅看还不够,他还得上手把花瓶摸一遍?
他杜某人的这双手,可以摸女人光滑的肌肤,可以摸雪茄,摸支票甚至摸枪管,去摸一个古董花瓶…这简直太变态了!
杜兆辉走出房间,硬着头皮对柴海提出了要上手把玩的要求。
柴海看他也仿佛在看变态。
是不是会把玩花瓶的文化人,柴海还能不知道杜兆辉的底细吗?
别说杜兆辉,哪怕是那个英国念商科回港,参加过邱爷所组织的两场私拍的杜二少,也完全不懂欣赏古玩——杜家人连附庸风雅都演不像的好吧!
“杜少,把玩可以,但瓷器历经岁月沧桑颇为娇贵,请您一定要轻拿轻放。若是摔坏了,邱爷也不好对买家交待,对方也是看在邱爷面子才愿意将花瓶借出。”
柴海仔细交待,才让人去除了木盒保护,小心将花瓶安置桌子上。
照片是黑白的,杜兆辉还以为是多金贵的一个玩意儿,一看就是个青花瓶,小小的,瓶口只能允许他伸进入两根手指。
戴着极薄的手套,杜兆辉伸出手指对花瓶不客气的上下其手,柴海怕他摔了瓶子,眼睛都不眨看着他,但杜兆辉的行为实在猥琐,摸花瓶都能露出的兴奋的表情,真是辣眼睛——柴海哪里知道,杜兆辉是摸到了那个凹凸小点了,真是特别不明显,不小心就会忽略掉!
所以这就是夏晓兰要找的瓶子嘛,杜兆辉这一瞬间比签了上千万的订单还高兴!
1467:拼图游戏(3更)
杜兆辉对一个破瓶子才不感兴趣,确认了是夏晓兰要找的东西,他就毫不眷恋把手伸出来了。
“你等一下啊,我打个电话!”
又把柴海给抛下,回房间去打电话了。
可怜杜兆辉在港的房产全部卖光,回港只能住酒店,柴海就是带着花瓶来酒店见他的。
柴海也看不懂他到底在玩什么,可能豪门大少就是如此变态难以捉摸?
杜兆辉一边拨电话,一边清嗓子,心里像踹了个什么东西,蹦来蹦去的极为兴奋。
病情又加重了吧?
香港的医生都说他没病,杜兆辉还是觉得自己病的不轻。
不过这个“病”暂时不影响他的生活,杜兆辉也就放任自流了——还别说,这样一想,心情就不紧张了,心跳加快那种感觉其实并不会让他特别难受。咚咚跳的同时,也不知道在分泌什么激素,有时还会很愉悦呢。
就比如现在。
电话一被接通,杜兆辉就急不可耐表功:
“有小凹点,一个不少,正好三个!瓶子是青色的嘛,是不是你要找的?”
夏晓兰好像捂住了听筒在和别人说话。
杜兆辉心里着急,非常想知道她和谁说话,是她那个男朋友?
不是已经回国了嘛。
当兵就好好当兵咯,为什么跑去美国呆那么久,真是不要脸!
他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听,和夏晓兰说话的好像是个女人。
女人啊,女人随便说咯。
杜兆辉瞬间心情就很美丽。
夏晓兰终于把手从听筒上拿开了:
“是我要找的花瓶,这件事让你麻烦了,谢谢你,杜兆辉!”
从夏晓兰嘴里还能听见“谢”字,多罕见?
打从杜兆辉第一天认识夏晓兰起,两人在华清大学不愉快的初次见面,已是奠定了相处的模式,一旦杜兆辉靠近,夏晓兰浑身都散发着“请滚远点”的抗拒。
杜兆辉很是得意,嘴里却无所谓:
“小事一桩咯,在香港还未有我杜兆辉摆不平的事…你找这个花瓶,是不是想买啊?”
夏晓兰一顿,“买家肯出手?”
杜兆辉瞬间尴尬,买家就是不愿意出手啊,一个花瓶非要捂起来当宝贝,邱爷又要讲究生意信誉,答应替买家保密,那真是一点情况都不透漏。
杜兆辉也没把握能买下花瓶。
好在夏晓兰没有嘲笑他,反而十分理解转移了话题:
“不用再去调查买家了,只要确认了瓶子是那个,你就算帮了我忙。”
夏晓兰不知道杜兆辉多兴奋。
她现在心神都在找徐仲易身上,哪会去管杜兆辉是不是情绪有异样。
杜兆辉有异样不是挺正常的吗?
这人啥时候正常过啊!
又和杜兆辉客套几句,夏晓兰才挂了电话,于奶奶也在房间里,心绪仍未平静。
“现在已经确定花瓶就是徐叔带到美国来的那个,就是不知道本菲尔德是如何得到它。”
刘芬替于奶奶轻轻怕着背,于奶奶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这件事到了现在早已不是简单的寻亲,扑朔迷离,好像一团乱麻。
千头万绪,要如何整理出真相?
夏晓兰觉得整件事就是个被打乱的大拼图。
她已经得到了一些拼图碎片,还需要更关键的碎片,才能拼凑出1967年徐仲易一家失踪的真相!
等到5月27号,吉姆从洛杉矶返回。
夏晓兰都觉得这个胖侦探似乎奔波瘦了些。
吉姆是风尘仆仆,但他为夏晓兰带回了十分有用的信息:
“本菲尔德承认了,花瓶是徐送给他的!1967年的一天,哦,说的更具体些,就在纵火案发生的第二天,菲尔德在一条小巷的垃圾桶旁发现了昏迷的徐——”
于奶奶听到这里就激动。
她儿子真的没死!
“阿芬,晓兰,他还活着,我就知道他还活着!”
刘芬的英文不好,全靠夏晓兰翻译。吉姆说的话不难理解,在老鼠强死在火灾中的第二天,这个叫本菲尔德的人救了徐仲易,证明当晚徐仲易没有死在黑帮手里。
吉姆等于奶奶稍微平复了心情才继续讲:
“菲尔德发现徐身上有烧伤的痕迹,要将他送到医院,徐却醒了,拒绝去医院,恳求菲尔德救他,并许诺会给菲尔德财物酬谢。菲尔德先生当时不是建筑商,经济条件不太好,徐许诺的报酬打动了他,菲尔德将徐带回家藏在地下室,偷偷替徐买药治伤。因为徐的伤势不轻,菲尔德也不是专业的医生,伤情反反复复,在菲尔德家的地下室养了半年才痊愈。伤愈后的某一天,徐偷偷从菲尔德家走掉,菲尔德十分气愤,认为徐违背了许诺的报酬…几天后的清晨,他在门口发现一个箱子,里面装着花瓶,并有一张感谢的字条,说是给菲尔德的报酬!”
仲易还活着!
仲易将花瓶送给了那个叫本菲尔德的人。
他受了伤,但又在本菲尔德家里养好了伤。
吉姆的讲述,让于奶奶心情起伏不定。
“本菲尔德先生还保留着感谢的字条吗?”
夏晓兰旁观者清,更容易抓住关键点。
吉姆点头,“菲尔德怕别人指控他偷盗,一直将当年的字条保留着。”
吉姆拿出的字条好像是随手从报纸边扯下来的,笔迹潦草,感谢了本菲尔德,并说这个花瓶价值不菲,希望本菲尔德不要轻易贱卖,如果要出手,一定要远离旧金山。
“您看看,是徐叔的字迹吗?”
于奶奶拿着字条默默流泪:
“是他的,你看这个字母"y”,仲易写这个“y”很特殊,我能认出来!这就是仲易的字迹,我就知道他还活着。”
是徐仲易的字迹就好。
本菲尔德说的应该至少有八分真。
如果菲尔德是加害徐仲易的凶手之一,徐仲易不会在字条里提醒菲尔德走远一点再出手花瓶。
为什么要走远点?
徐仲易知道旧金山不安全,本菲尔德一出手花瓶,就会引来张家强同伙的察觉!
“本菲尔德先生搬到洛杉矶和这件事有关系吗?”
吉姆点头:“徐在菲尔德家养伤的日子,旧金山一直有人在打探徐的下落,菲尔德每次买药都很小心才没有被那些人找上门。在徐偷偷离开后不久,旧金山两个华人帮派发生火拼,菲尔德担惊受怕,趁机搬到了洛杉矶居住。”
菲尔德也很能忍,当上建筑商是靠自己慢慢的奋斗,如果不是生意周转遇出了问题,他不会将徐仲易当年留下的花瓶拿出来卖掉。
1468:到此放弃?(4更)
徐仲易绝对在案发现场。
时间对的上,案发第二天早上本菲尔德救下他时徐仲易身上的烧伤也对的上。
拼图还缺了非常重要的一块:
“本菲尔德先生有没有提过,徐叔叔的妻子和儿子去哪里了?菲尔德先生照顾了徐叔叔半年,没有把徐叔叔出卖给黑帮,徐叔叔应该是信任他的!”
吉姆摇头,“菲尔德说徐的话很少,在地下室非常安静,安静到菲尔德每天都要去看看徐是不是还活着。不与人交流,除了昏睡就是在纸上写什么,菲尔德也看懂华国文字,徐偷偷离开前的一天,把写的东西也全部烧掉,灰都倒在马桶里冲走了!”
这种表现,听起来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挺像。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简称ptsd,一个人遭遇了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件后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通常表现为噩梦、性格大变、失眠和易怒等等,凡是会引发创伤回忆的所有事物通通会逃避。
“我能去洛杉矶见见菲尔德先生吗?”
夏晓兰还是想了解更多细节,从本菲尔德本人口中。
吉姆也觉得十分棘手:“夏,我查到花瓶卖家是菲尔德后,他非常害怕,这次我再去洛杉矶,他已经在售卖房子,想要带着家人搬到另外的地方去。我认为你不适合去见菲尔德,这会让菲尔德更害怕,他也不会见你。”
于奶奶能理解。
正常人都想离这种复杂的事远远的,本菲尔德害怕自己和家人陷入到麻烦中,已经知道的都说了,根本不愿意再接触她们这一行人。
“晓兰,算了,不要为难别人,我感谢那位菲尔德先生能救仲易。能从他嘴里证实仲易还活着,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到了美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于奶奶现在是心里打鼓:晓兰肯定愿意继续追下去,就算花掉的钱超过了二七广场小楼的价值也不会停。投入金钱和精力还是其次,人身安全怎么保证?
那个本菲尔德,就因为侦探查到是他卖掉的花瓶就要急冲冲搬家。
害了仲易的黑帮势力这么大,于奶奶不担心自己的老命,她怕把夏晓兰给搭上。
“晓兰,我单独和你说几句话。”
刘芬莫名其妙,有什么话她还不能听了?
不过于奶奶向来有威严,刘芬还是跟着吉姆先离开了房间。
只剩下夏晓兰和于奶奶两人了,于奶奶让她坐下说话: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明天我们就离开旧金山回纽约去,你带我和你妈去伊萨卡住两天,看一看你上学的康奈尔大学啥样,然后我就和你妈回国去!”
夏晓兰心中一紧。
精明如她,怎么会听不懂于奶奶的潜台词。
就是挺难以置信的,寻找徐仲易一家的下落,是于奶奶多年的执念,眼看着一步步逼近真相要揭开谜团,于奶奶居然选择了放弃!
“您——”
“就是你想的那样,做人不能太自私了,仲易一家没找到,却把你和你妈牵扯进去。你能替我查到这一地步,我已经非常感激。仲易还活着,这就是我最想知道的结果,我也相信仲易还活着…可他都不敢回国找我,这些年活的得多么艰难?晓兰,就到此为止,我不想连累你们,也不想把他找出来反害了他,他要躲起来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坏人还在找仲易吗?
于奶奶认为可能性很大。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坏人知道了她们在找仲易,是不是也在等她们把仲易找到?
美国的治安太乱了,如果在华国于奶奶倒是不怕,不管是汤宏恩还是周家,都不会看着夏晓兰母女出事。在华国,夏晓兰母女俩的安全有保障,华国的枪支受管制,前两年刚严打过,比旧金山这里安全多了!
夏晓兰迟疑:“您是希望徐叔叔知道我们在找他后,用更安全的方式偷偷和我们联系上?”
避开旧金山,离开旧金山。
做给那些黑帮份子看看,她们已经放弃了寻找徐仲易。
等刘芬和于奶奶回国,夏晓兰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那些人就会更放松警惕,可能会监视她一段时间,随着时间流逝就放弃了。
夏晓兰还要在美国呆大半年呢,徐仲易如果真的还活着,总有现身的时候。
夏晓兰考虑了一会儿得失,也承认于奶奶的做法是对的。
旧金山这边有开棺验尸,有警方的调查,也有电视台、报纸的采访,多方的视线都齐聚在这里,赫然像个酝酿着滚烫岩浆的火山口。
一不小心,岩浆就会喷涌而出,让自己人受伤。
“我原则上同意您的提议,但我们离开了,我还会叫吉姆继续调查,徐叔叔当年带出国的古董可不止一个花瓶,本菲尔德手里的花瓶是因为巧合流入了市场被吉姆追查到,那徐叔叔带出来的其他古董呢?而且徐叔叔在伤愈后才将花瓶给菲尔德,证明他当时的状况没有我们想的糟糕,他至少是保住了一部分财物。”
保下了一个花瓶,会不会保下别的?
这些年他有没有将其他东西出手?
夏晓兰觉得,追查徐仲易当年带出来的古董下落,会有两个结果。
查到害徐仲易的黑帮份子,或者查到徐仲易本人!
于奶奶想了一会儿才同意:
“可以查,但你要离那个吉姆远远的,就算他被人发现了,别人也不会找到你!”
夏晓兰重重点头。
“我会和吉姆断开联系,让他暂时远离旧金山,让别人看清楚,我们在旧金山耗尽了金钱失望离开!”
夏晓兰说到做到。
她先自降了住宿标准,从好的酒店往差的旅馆搬。
又将提供线索的奖金从1万美元消减到2000美元,在旧金山呆到6月1号,带着遗憾离开了旧金山。
“没有人跟着我们。”
闵小菊浑身一松。
就在跟丢那个流浪汉后,闵小菊有点风声鹤唳,看谁都像别人派来盯梢的。
能离开旧金山那个鬼地方,闵小菊真是想放鞭炮庆祝下!
1469:给情敌灌一点鸡汤(1更)
真不甘心啊!
于奶奶肯定不甘心,是为了她和她妈的人身安全才退让。
夏晓兰也不甘心。
人在异国他乡的无力,于奶奶的妥协,黑帮的嚣张都让她心中不爽。
如果能量再强大一点,这次旧金山之行会不会有不同的结果?夏晓兰找不到这个答案,她只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力量,好多事都还不能随心所欲——然而她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二字,暂时的妥协也是迂回前进,可能路途波折一点,还是要抵达终点!
从旧金山到纽约。
再从纽约到伊萨卡。
温曼妮在纽约就和她们分道扬镳:
“这件事我会一直关注,如果旧金山那边任何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ie,谢谢你!”
温曼妮挥手作别:“此次旧金山之行,我好像想明白了一些事,我也应该感谢你,我们的感激心可以相互抵消掉。去,带着你妈妈她们去伊萨卡玩一玩,转换一下心情。”
夏晓兰不知道温曼妮想明白的是什么。
不过在旧金山呆了有20天,正好到纽约,夏晓兰还去看了一下姜妍。
距离姜妍第一次修复手术也有20余天,贝尔曼医生说姜妍身体素质好,恢复的比他预计更快: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在美国的治疗会比预期时间更短,大概78个月时间。”
夏晓兰一算,这时间挺合适的呀,康奈尔大学的冬季学期是12月下旬结束课程,姜妍在美国治疗时她也在,时不时还能关心下姜妍同志嘛!
咋说也是为了救周诚受伤的。
就算不喜欢姜妍打周诚的主意,治病为大,这次温家帮她,温曼妮说自己有触动,夏晓兰何尝没有触动?
要怼也要回国怼,同在异国,华人还是团结点好。
谢过贝尔曼医生,她又去看姜妍。
姜妍在美国并无朋友,做手术时周诚来看过,后来大家都去旧金山忙着找徐仲易,并没有空来看姜妍,第一次手术至今,夏晓兰还是第一个来看望她的。
姜妍的表情似有尴尬,她原本是齐耳短发,被火烧了头发,后面怕脖子后面的伤口感染,姜妍就再没让头发长过耳朵,剪的极短,像男士头。
夏晓兰感觉有点亲切,白珍珠的发型就差不多嘛。
“听贝尔曼医生说你恢复的挺好,姜妍,恭喜你呀!”
“谢谢,其实你不用特意来看我的。”
夏晓兰这人脸皮比她厚,这时候还能笑眯眯的,让姜妍不太习惯。
但她也承认,夏晓兰的笑里没有幸灾乐祸的意味,这让姜妍的心情很复杂…她希望夏晓兰能坏一点,这样她就能名正言顺的讨厌夏晓兰。
夏晓兰拖了把椅子坐下,“我正好在纽约,肯定要来看你,说起来,你不仅救了周诚,之前碰到野猪时还救过我,咱俩不用那么敌对?”
姜妍忽然抬头,“周诚没有告诉你吗,会遇到野猪暴动都是姜武捣的鬼,他一步步把我往周诚和潘三哥那边逼,希望他们能信任我!”
所以掐她脖子,故意留下显眼的伤痕。
姜武算准了她的性格,也知道周诚和潘三哥的性格。
姜妍怀疑,周诚知道陆军学院附近有那么个水库山庄,也是姜武故意找人透漏的。姜武从前的主意就多,成了残废整天不干正事,更有时间搞这些阴谋诡计!
真是算准了每个人的性格。
包括遇到野猪暴乱,以她的性格会有什么反应,姜武真是比任何人都了解她!
当然,姜武还不至于精准安排到每一小步,知道夏晓兰会掉下陡坡,她恰好在旁边能拉一把,姜武是想让她和周诚等人一起历险——对外界环境疑神疑鬼,周诚等人自然会越发信任她。
那她交给周诚和潘三哥的文件,自然会被认为是真的。
她开去的车,也不会被怀疑。
最后一个定时炸弹,一起送她和周诚、潘三哥去死!
夏晓兰一愣,继而笑了:
“虽然你也姓姜,这不是被金陵姜家赶出家族了嘛,那姜武做的事和你有啥关系。他安排再多的阴谋,还能隔空推你跳下坡拉我呀?姜妍,你这样说,不仅是贬低自己,还瞧不起我!咱俩说点掏心窝子的话,你打周诚的主意我是不乐意,可没有你也会有其他女人,只要我和周诚自己的感情不出问题,你喜不喜欢周诚影响不大——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很佩服你的勇气和果断,咱们华国人的宗族观念很强,你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对得起你军人的身份!”
谁是完美的?
大是大非选对了就不错了!
夏晓兰对自己没那么苛刻,她也没理由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姜妍。
喜欢周诚就喜欢周诚呗。
周诚长得帅人也好,夏晓兰自己都喜欢,还不允许别人喜欢了?
至少喜欢周诚的是姜妍这种人,职业上优秀,道德观念也强的女同志——比童莉莉那样的爱慕者强了不止一个档次好不好。
情敌素质高,说明夏晓兰自己眼光好。
姜妍实在没料到夏晓兰会说出这种话。
她很害怕承认喜欢周诚,这让姜妍自己的行为显得不那么光明正大。
可夏晓兰根本不在乎?
半晌,姜妍才收回视线:“你对自己太有信心了!”
夏晓兰居然很点头:
“是挺有信心的,我都觉得自己不好,周诚还能喜欢我什么地方?你就不要这么别扭了,你在美国治病期间,我有时间就会来看你,你要是想和我抢周诚,先得把自己的伤养好,才能有资格和我竞争!我觉得你这个人挺骄傲的,没想着示弱来让周诚心生怜悯。”
姜妍想了想,竟也同意:
“你说的对,我希望周诚能用欣赏的眼光看我,而不是同情可怜我。夏晓兰,我也承认你比我最初想象的要好,但你别太骄傲,只要我对周诚的感觉一天没变,我永远是你必须要防备的情敌!”
夏晓兰哈哈大笑,“我不怕你有斗志,我就怕你半死不活的让我失望,你现在要治疗,事业上可是又落后了我一年,看来你得好好想一想怎么超过我了!”
有她这么大方的人吗?
还要鼓励受伤的情敌,夏晓兰都快被自己给感动了。
1470:想去哪个事务所实习?(2更)
夏晓兰灌鸡汤也是有原则的。
先让姜妍积极治疗,时不时关心下对方,别让姜妍觉得真的被所有人抛弃了。
再给姜妍戴一戴高帽子,认可姜妍同志的个人品德,赞美她这种品德,好好一个知道大是大非的女同志,非要把人家往阴暗不择手段上逼,夏晓兰又没有半毛钱好处!
积极治疗,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就像夏晓兰说的,抢不抢周诚,她根本不怕好不好。
没感情的留不住,是真爱的拆不散!
和姜妍告别的时候,走到门口了姜妍叫住她:
“夏晓兰,谢了!”
夏晓兰摆手,“别谢我,以后有事说事,正常交流就行!”
夏晓兰走了,黑人女护工进来,看着桌子上新换上一束花,露出白牙笑:“你的朋友很关心你,我看见她在贝尔曼医生的办公室里聊了很久!”
姜妍也看着桌上的花束出神,半晌后才摇头:
“她不算我朋友…我们是情敌。”
黑人女护工见怪不怪,在医院里什么关系都见过,她挪动胖胖的身躯:“哦,你的情敌还真不错!”
是挺不错的。
难怪周诚喜欢她。
姜妍闭上眼睛,脑子里也乱糟糟的。
看姜妍是顺路,也是特意关心,知道姜妍恢复的不错,夏晓兰还不撤退难道等着姜妍请她吃病号餐么。
在纽约休息了一天,带着刘芬和于奶奶逛了逛,才回到伊萨卡。
温教授夫妻邀请刘芬和于奶奶住在家里,夏晓兰想到还带这个闵小菊,大家都往温家挤不太好,就在伊萨卡镇上订了旅馆。
刘芬对温教授夫妻感激的要命,就看这回去旧金山办事,温曼妮跑前跑后帮忙,就知道温家有多照顾夏晓兰。
再到温家一看,楼上楼下,各种家电家具,在美国这边是中产标准,在华国连有钱人和领导干部都不一定有这标准,这居住环境,还有啥委屈晓兰的?
安全、舒适,还有人关心,晓兰能在温家住着,刘芬亲眼所见,总算对闺女在美国的生活不那么操心。
东西是从国内带来的,跟着刘芬从华国跑到纽约,又从纽约旧金山伊萨卡转了一个大圈子,除了夏晓兰原本带出国的那些复制了一套,刘芬自己给温教授夫妇带了纯羊绒的毯子,真丝披肩等礼物,这些东西在华国也是要出口的好东西,她觉得温教授夫妻这样的定居美国的华人会喜欢。
温曼妮和克劳斯也有,早给了他们。
胡瑛果然很喜欢真丝披肩:
“你把晓兰培养的好啊,她刚到康奈尔就拿了麦卡锡教授的a,太不容易了!”
说的刘芬不好意思。
夏晓兰为啥念书厉害她是真不知道,因为自己文化不够,也没有辅导过功课之类的。
就算刘芬现在自己也在学习,那也学的是服装相关的东西,以及如何管理,对建筑知识,刘芬是一窍不通。
听说麦卡锡教授特别严厉,晓兰却拿了a,刘芬还是很高兴。
“都是有你们照顾她,我都不晓得咋感激您和温教授,这孩子不是我培养的,是一直在遇到优秀的老师,老师教的好!”
先是安庆县一种的汪老师、孙校长,华清大学的老师。
后来碰上茅康山。
现在是温教授,是康奈尔的麦卡锡教授,还有其他的教授们…刘芬都很感谢,没有这些老师对晓兰的认真教导,哪有晓兰的今天?
胡瑛嗯哼一声,“好的老师有用,也要看个人怎么学,你等着吧,你这个女儿将来肯定能给你挣很多荣誉。”
当父母的没有不盼着自己的孩子优秀出众。
就算在美国,父母更尊重孩子的职业选择,可在街头贩毒的混混,能和医生、律师这样体面的职业相比吗?
选择了哪一行业,就争取当行业里最好的,胡瑛觉得夏晓兰就有这个潜力,照着这个趋势不走歪路,将来也是建筑师里拔尖的一小撮人!
温教授则把夏晓兰叫过去
“正好你回来了,威尔逊酒店那边要启动华盛顿新店的项目了,你们小组拿了cw建筑设计比赛的冠军,威尔逊酒店邀请你们加入参与设计。酒店通知了康奈尔这边,电话都打到家里来了。”
谁拿冠军,谁就能参与威尔逊酒店的华盛顿新店设计。
夏晓兰还不知道这个参与是怎么回事,像这样的项目都会有各大建筑师事务所竞标,不同的建筑师事务所递上不同的作品,最终由威尔逊酒店选用…几个康奈尔大学的本科生怎么参与?
夏晓兰灵光一闪,“不会是安排我们去事务所实习吧?在实习期间,参与到新酒店设计中!”
p&w霍姆先生的邀请!
或者干脆就是英国福斯特事务所?
毕竟这两个事务所,在cw建筑设计比赛时都派人担任了评委,如果这两个事务所都想拿下威尔逊酒店在华盛顿的新项目设计,他们积极支持cw建筑设计比赛就很正常嘛。
夏晓兰头疼,不管把她安排到福斯特还是p&w都不太妙,福斯特的迪克先生,p&w的霍姆先生,都被她给拒绝过——呵呵,这才是真正的“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温教授击碎了她的侥幸:
“以我现在得到的消息,的确是这样。威尔逊酒店支持,建筑学院这边也赞成,你知道的,夏季学期的课程很短,学院给你们调整下,cw比赛的前三名都能去事务所。”
还没念大三就能去大事务所实习一番,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好了!
温教授认为这安排无可挑剔,夏晓兰摸了摸下巴,“前三名的团队不可能都塞去一个事务所吧,是不是要把我们分开,我们是听从安排呢,还是自己选择去哪个事务所?”
温教授被她给逗笑了:
“你还想自己选?你说来听听,你想去哪个事务所?”
“咳,福斯特和p&w都不太合适,先前我就把这两家拒绝过,怕去了太尴尬。我还不知道有哪些事务所参与竞标,不好选啊…”
福斯特和p&w都还不想去呢?
温教授觉得心口有点堵,转而一想,这是茅康山的弟子,最操心的人肯定是茅康山:
“你最好问一问你老师的意见,当然也要和学院这边衔接好,再去找一找麦卡锡教授,看看他能不能将你安排到自己喜欢的事务所去!”
1471:以为是普利兹克奖?(3更)
茅老师的意见?
茅老师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这种事都随她高兴的。
夏季学期课程是很短,38周都能选,看学生自己的意愿,学校说要把课程挪一挪,也不可能耽误以后的课程。
那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嘛。
不管那些大事务所是英国的、德国的,或者其他国家,真正的大所全是跨国规模的,必然会在世界重要城市设立办事处——纽约就是重要城市啊,基本上,夏晓兰的实习期也跳不出纽约的范围。
但找麦卡锡教授商量,大魔王愿意替她协调实习去向吗?
还是干脆就听学院的安排,去福斯特和p&w,夏晓兰也捏着鼻子认了。
她带刘芬和于奶奶去参观康奈尔大学,正好遇到了跨州旅游结束,匆匆赶回伊萨卡的黛西。
黛西把车熄火跳下来:
“夏!我在这里!”
这美国姑娘像头小牛一样撞过来,刘芬搀着于奶奶,不由往后退了一步,闵小菊挡在她们面前。
“嗨,黛西,你这是结束了跨州旅行吗?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妈妈和奶奶。我妈妈不会英语,我奶奶能和人自由交流,这位是我们的朋友闵。”
和同学就不用解释太多,夏晓兰直接就介绍的奶奶。
黛西欢快和刘芬两人打招呼,“欢迎你们来到美国,夏实在是太棒了!康奈尔也很棒,你们会喜欢这里的!”
她给了刘芬和于奶奶拥抱。
不太敢抱闵小菊,闵小菊看上去挺严肃的,又只是朋友,黛西亲热不起来。
于奶奶替刘芬翻译,刘芬一听这是和晓兰要好的同学,赶紧把包里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拿出来。
“华国丝织品,希望你会喜欢!”
这句话刘芬能说,对着秀水街那些外国顾客练熟了的。
是彩色的条纹小方巾,黛西收到礼物很高兴,偏题了半天才说到正事:
“夏,你收到通知了吗?我们要参与到威尔逊酒店华盛顿的新店设计中了,我还以为威尔逊酒店遇到了麻烦,新店项目不会启动的这么快!你知道吗,大所的实习…今年过的真像在做梦,这个梦太美了千万不要叫醒我!”
“威尔逊酒店应该是渡过了危机,我正是为了这件事来学校,我还是希望能和你们去同一个事务所。”
哈罗德能掌管威尔逊家族的产业,不可能是个菜鸡。
事情都发生了一个多月,再火的新闻也该慢慢平息热度,只是有人受伤,没有人在枪击中死亡,伤者都康复了,谁会一直抓住这件事不放?
再加上哈罗德私下里再运作一番,追着报道的电视台和报纸没了,人们也就忘了这个新闻。
当然,威尔逊酒店的安全漏洞还是会影响它在一部分客人心中的印象,要彻底消弭影响,可能要花上很久时间。
这就不是夏晓兰应该操心的事,只要威尔逊酒店在华盛顿的项目按原计划进行,夏晓兰就能获得宝贵的实习机会。
“我也希望能去同一个事务所,学院应该会以参赛的团队来安排吧?”
想到要和夏晓兰分开,黛西就觉得底气不足。
有了夏晓兰在,她和理查德、莱尔都有了主心骨。
要是和海蒂那个讨厌鬼分到一个事务所,真是太影响心情!
想到海蒂,黛西忍不住笑出声:
“这一次,海蒂必须要向我们道歉了,因为我和理查德、莱尔都拿了a,夏你也拿了a。我听说,这次麦卡锡教授的《结构要素》,只有你和宁雪拿了a,连乔纳森都只是a,海蒂就更惨了,只有b!”
宁雪一个人完成了《悬崖上的图书馆》,那a是理所当然。
乔纳森拿a也不奇怪,最紧要关头和宁雪拆伙,虽然靠《空中森林花园》拿了第三名,在那个作品中乔纳森的并不是第一出力,他没能赢过高年级学生的强势。
夏晓兰奇怪的是海蒂,海蒂可能有点实力不济,好歹也是小组作业能混到a的,也是《空中森林花园》设计团队的一员,夏晓兰以为海蒂不说拿个a,至少也是个b才对。
黛西显然非常关注海蒂的动向:
“考试前一周你请假了,不知道海蒂和乔纳森正式分手了,失恋影响了她考试的发挥,不仅是麦卡锡教授的课,其他考试她也没有拿a的。”
反过来,乔纳森却没怎么受影响,除了《结构要素》没能拿a,其他考试发挥的很正常。
黛西不喜欢海蒂,说到这里却忍不住停顿了一下:“所以谈恋爱,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