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表演她还准备在家里带孩子,不准备去的,苏青禾好说歹说的才让她出去了,顾妈也跟着一起到处去玩。
家里就剩下一家三口。
顾长安看着外面这么热闹,也打算着带着孩子出去转转。小安宁这么大了,可好久没出去玩了。
苏青禾看着自己闺女这样子,想着国庆节好歹期间,京城也是戒严的,应该是没问题的。而且还有七姐他们照顾着,问题应该不大。所以点头同意。
一大早的两口子就把孩子打扮了一下一起出了门。
小安宁可是好久没出来了,到了外面,高兴极了。
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到处看着。
刘七姐和其他人则紧张的看着四周,生怕出啥子意外。
好在因为国庆节阅兵,所以街上很多军人和公安,看着让人觉得安全。才刚到了□□附近,就挤不进去了。
没法子,人太多了,都在赶热闹看阅兵仪式呢。
担心人太多伤着孩子,两口子又抱着孩子往大路上走。才走出来,就看着一辆吉普车停下来了。
车门打开,里面坐着朱华同志,他笑道,“是苏大夫啊,来看热闹的?”
苏青禾惊讶道,“老同志,你咋还在这里啊,不是要去里面吗?”
阅兵仪式咋会上了这位呢?
朱华同志笑着道,“我也是个看热闹的,不用着急。对了,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看。你带着孩子,可挤不进去的。”
听到能走后门,苏青禾兴奋不已。能够上城楼上去看,那是以前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可以去吗,会不会添麻烦?我们也不是啥干部。”
“没什么麻烦,就和我一起看个热闹,走,上车。”
苏青禾赶紧和顾长安一起抱着孩子上车。
到了车里,小安宁就一直盯着朱华同志看。她虽然听不懂大人说的啥意思,不过好像这个人和自己妈妈说了啥,应该是好事。爸爸妈妈都很高兴。好像要去很好玩的地方。
所以她对着朱华同志露出一个笑容。露出自己长出来的几颗牙齿。
朱华同志笑着伸手,“要不要爷爷抱抱?”
抱抱,最喜欢抱抱了。不用自己爬和走路时最好的。
小安宁笑着伸手凑过去,一下子就被朱华同志给抱过去了。
顾长安看着自己闺女被人给抱走了,心里顿时郁闷的不要不要的。那可是他的闺女,亲闺女!再看看自己闺女,哎哟,笑的多高兴呢,可一点儿都没把他这个爹看在眼里。
朱华同志笑着道,“这孩子可真是聪明,父母都这么优秀,孩子也长的好。希望她以后能够像你们夫妻两一样优秀。”
小安宁笑的更高兴了。
朱华同志道,“对了,长安同志最近在学校里面怎么样了?听李国华同志说,你这个学生学的还是不错的。”
“我这学期就毕业了。还准备多学知识。”顾长安道。
“好啊,明年的阅兵就能赶上了。”
又看着苏青禾道,“苏大夫最近学的怎么样?”
“最近在和林教授了解卫星的知识。我还在。”
朱华同志一愣,“你对这个感兴趣?”
苏青禾摸了摸脑袋,“是有些兴趣,不过我就是学习一下,还没别的想法。”
朱华同志看了看她,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听到小苏对卫星感兴趣,总觉得小苏能够给他惊喜。
他道,“有想法是好事,正好,你之前说的那些团队也快组织好了。等国庆节之后,可以安排你们见个面。”
苏青禾闻言,一脸惊喜。
很快到了城楼下面,通过专属通道,一家三口跟着朱华同志上了城楼。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这是番外,所以节奏会快。么么哒。
☆、第228章 后续番外20
上了城楼上, 苏青禾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的心情了。她竟然能够站在这里看阅兵!
她忍不住抓着顾长安的胳膊, 心情兴奋。
顾长安平静的到处看了看,然后满意的点头。这里视野果然很不错啊。然后将自己的孩子抱得高一点儿, 让她看的更仔细点。
朱华同志指着正门那边,“我要先过去了,你们先在这边看。有什么事情就找小曾。”
他的警卫员小曾点了点头。
小安宁对着他露出大大的笑容, 一脸兴奋。
朱华同志摸了摸她的小脸,这才往正门那边去。
等朱华同志走了,苏青禾一家三口就找了个靠边上的位置,虽然不能看正面,但是因为地势高, 还是看的很清楚的。
下面人群涌动,还有很多军人笔直的站着。苏青禾激动道, “长安, 那些军人太酷了!”
顾长安顿时酸溜溜的,“明年我肯定也能去,到时候你准能看到我!”
苏青禾笑着点头, 她相信长安是有个这个能耐 。她的长安这么优秀,要是在未来, 那就是网络上的最帅兵哥哥了。
小安宁眼睛一直盯着下面, 她不知道在干啥, 不过看着那么多人,那么热闹,一直兴奋的拍巴掌。
“长安, 看我们宝贝多高兴,幸好我们遇到老同志了,这个地方看的真清楚。要是在下面,我们肯定挤不进去,压根看不着什么的。”
顾长安道,“以后你们跟着我,也能上来这里。我以后肯定也能有资格上来的。”
苏青禾:“……”这个目标就太大了。不敢想!
很快,大领导就开始发表讲话了。
全场一片安静,连小安宁都安安静静的没出声。只有大领导的声音传遍整个广场。
苏青禾离着远,有些看不清楚大领导。不过听着大领导的声音,她就激动的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是这个时代,照耀着全国的太阳。
是人民的信仰。
大领导的讲话结束之后,广场上响起了响彻天地的欢呼声。
礼花齐放。
“青苗儿,你咋了?”
顾长安发现苏青禾哭了,着急道。
“没事,我就是太高兴了。长安,能站在这里真好。”她能有幸看到这么多伟大的人物。
顾长安看到苏青禾这个反应,心里暗暗的想着,自己以后一定要努力。要让青苗儿能够每年都能跟着自己上这个城门上来看阅兵。让青苗儿心想事成,不用因为这么点事儿就高兴的哭了。
很快,阅兵仪式开始,下面一个个整齐的方阵走过,天上,飞机在交叉着飞来飞去。
这个时期的战斗机都是仿制、改进仿制战机,性能不高,所以国内的空军并不算很厉害。
苏青禾看着天空上数量不多,性能也不算好的飞机,想着在未来每年的国庆节的热闹情景,心里突然有些想法,希望未来国内的飞机的性能能够提高,能够像未来的新时代那样飞出各种优美的天空轨道。
顾长安也紧紧的盯着飞机,眼睛发亮。
“妈妈,飞飞。”小安宁兴奋的指着天空的方向,小脸一脸的兴奋。
“对,飞飞,以后我们宝贝长大了,也能够坐飞机。”苏青禾笑着道,她要往飞行事业发展,要研发飞机。
顾长安也摸了摸自己闺女的脑袋,“对,没错,我们宝贝以后可以坐飞机。爸爸开的飞机。”他决定了,一定要学会开飞机!
小安宁一脸的兴奋。
国庆仪式结束之后,苏青禾还准备先走,结果这边封门了,不能够提前走,只能等着朱华同志他们过来。
等了好一会儿,才等来了朱华同志。
不止朱华同志,还有其他领导。
看着走来的领导,苏青禾的腿都差点儿软下来了。就连一项淡定的顾长安也一脸的惊喜。
领导们是从这边路过的,看着苏青禾抱着孩子,多看了一眼。
朱华同志立马给他们介绍了。大领导和二号领导看了看苏青禾。
苏青禾紧张的小腿肚子都要打颤了。
倒是小安宁笑嘻嘻的看着他们。
大领导笑着道,“年少有为,两位小同志可要好好努力啊,以后国家,可都靠着你们年轻一代的努力了。”
两口子立马站直了,一副准备受训的样子。
小安宁看着自己爸妈突然板着脸,以为在开玩笑,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孩子长的好,而且还不闹腾,看着就招人喜欢。二号领导走过来笑着道,“这孩子长的真是伶俐。这就是大领导取过名字的安宁吧。”
小安宁听到自己的名字,看着这个陌生人。看着对方和她笑,她伸出手,“抱抱。”她自己喜欢让人抱抱了。
二号领导一愣,随即伸手将她接过来。
苏青禾和顾长安:“……”
二号领导笑着道,“这孩子伶俐,聪明。”
大领导也笑着接过来抱了抱。“长的可真是结实。”
苏青禾和顾长安:“……”
身后秘书提醒待会还有国宴。大领导这才将孩子还给顾长安的手上。笑着道,“老朱,你的客人,你招待。我们要走咯。”
朱华同志笑着道,“那是当然的。”
等大领导和二号领导走了,朱华同志笑着道,“怎么,知道紧张了?我还以为你这个小同志天不怕地不怕呢。”
苏青禾不好意思的辩解道,“这不是紧张,这是激动。”
“好,是激动。”朱华同志笑着伸手挨了挨孩子的脸蛋。“今天有宴席,你们跟着一起去凑个热闹吧。”
苏青禾赶紧摆手,“老同志,我们就不去了。出来很久了,孩子带回还要闹腾。而且我们现在还没啥成绩,也不好去那边,我们想靠着自己的成绩去吃饭。”
顾长安道,“没错,我们要凭本事吃饭。”
朱华同志听到两口子的话,乐呵呵的笑了起来,“好,希望下次有机会和你们一起吃这顿饭。”
一起下了城楼之后,朱华同志还准备让人送他们回去,苏青禾婉言拒绝了,她可知道,这些老同志平时坐车是有标准的,如果超标了,都是从他们工资里面扣。实际上他们工资也不高……她可不想占这些老前辈的便宜。
等朱华同志他们走了,刘七姐激动的过来。“苏大夫,你们上去了,看到,看到那些领导了?”
苏青禾点头,“看到了,领导们都很平易近人。”
听到苏青禾的话,刘七姐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她决定了以后要更用心,更尽心的保护苏大夫。等以后苏大夫职位升上去了,没准她也能沾光上去一次。这事儿以后能说一辈子的。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晚安,我去码字去。
☆、第229章 后续番外21
去了看了一次国庆阅兵, 两口子都找到了自己更多的奋斗目标。
顾长安的想法是以后可以正大光明的, 而不是靠着别人,就能够带着闺女和媳妇上城楼上去看阅兵。嗯, 要是有个好位置就更好了。
还要学开飞机,以后闺女长大了,可以坐在自己开的飞机里面, 肯定会很觉得他这个做爸爸的很优秀,很棒。
苏青禾则想着研发出更多便民的科技。
要让祖国比自己曾经看到的样子更加的繁荣昌盛。让这些伟大的人们,都能够看到国家富强的那一天。
十一国庆期间,高秀兰也忙完了,每天和顾妈一起抱着孩子们, 给医院家属区的妇女儿童们讲述自己的风光事迹。
于是假期结束之后,顾长安和苏青禾又有了自己的时间了, 都开始忙着自己的学业和事业。
国庆之后第一天, 她就将自己写好的关于卫星发射技术方面的论文交给了林教授。林教授忙的没时间看,顺手就放到了抽屉里面,准备等忙完了再去看。
苏青禾也没在意, 放学之后就按着朱华同志的安排,去见她的那些团队的成员。
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物理化方面的人才。虽然不算顶尖的, 可是水平也是不低的。
普遍年龄也都在中年, 有些进入了中老年阶段。
苏青禾眼里, 这些人可都是宝贝啊。在以后的国家发展中,可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要是能够好好的培养出来,以后她那些项目可就有着落了!
大家也没想到, 这个团队的负责人竟然这么年轻,然而在看到苏青禾的履历之后,都不敢小觑了她了。在场的人都是各行业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真正出研发成果的没几个。更不要说像苏青禾这样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研究任务了。这简直就不敢想象的。
目前这个团队一共八个人,华大为他们提供了一间实验室作为办公场所。另外还分配了宿舍居住。都是暂时留在这边的,并没有直接调动过来。按着朱华同志所说的,做出成绩来了,以后可以选择留在这边继续搞研究,也可以选择回到原来的单位去。
看着自己有了这么多的帮手,苏青禾心里底气十足的。俗话说的好,一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她就不信自己这么多人,有自己提出来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山寨不出好东西了。
晚上回到家里,苏青禾就在系统里面找到了发动机。果然在医疗设备里面找到了发动机……
发动机的类型很多。太高的科技这个时代也没办法研发。所以苏青禾选择的是领先目前科技水平五年的发动机技术作为练手的目标。等突破之后,就可以研究更加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了。
“我的想法是,我们集中精力研发新型的发动机,目前我国的发动机技术还是太落后的,导致飞机和汽车的运行都很差。我想针对汽车和飞机,分别研究出性能更更加完善的发动机。”
听到苏青禾张嘴就搞研发,这些人都一脸惊讶的看着苏青禾。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年就搞过理论知识,教过学生,也有做过研究的,然而会一下子搞发动机这种大项目,是不是太难了?
发动机要是那么好弄,咱们国家还犯得着要找国外进口吗。
苏青禾道,“大家有啥想法吗,这个项目是我深思熟虑的,目前先定了这个。完成之后,我们再研究别的。”
“……”
苏青禾毕竟是研发项目的负责人,而且研发项目组才刚开始,公然反驳负责人似乎不大好,所以都没发表意见。反正等项目开始了之后,如果一直没进展,就好选择合适的时机了。
然而之后,苏青禾就将关于发电机的一些资料全部手抄出来,交给了项目组,给他们定两个小目标。
虽然有了团队,苏青禾自己也没闲着,恶补了关于发动机方面的知识。她庆幸自己学的是物理,和很多的科目都有重叠的地方。现在学别的科目,也很是得心应手。
另外一边,苏青禾的团队也没想到苏青禾一下子能够拿出这么多参考资料。
大家虽然没搞出大的发明,但是还是都挺识货的,瞧出苏青禾这拿出来的都是干货,这让大家都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于是都关起门来人人真正搞研究。
因为要带团队的事情,苏青禾也找科学院这边请了假,准备专心待一阵子团队,互相磨合一下。毕竟科学院那边林教授太忙了,她去了也没啥大事儿要她做的。
就在苏青禾这边如火如荼的搞研究的时候,林教授他们的研究遇到了一些瓶颈。
对于卫星项目里的人来说,卫星发射时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毕竟其他大国,包括隔壁的曾经的老大哥都发送成功了,自己的祖国可不能太落后了。
林教授坐在办公室里面叹气。
这个项目里面聚集了国内顶尖的科学家,甚至在国外,都是受到重视的人才。可是遇瓶颈的时候,依然束手无措,只能慢慢摸索。
林教授知道,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个项目一定会有完成的一天,可他心里还是着急,希望能够更早一些完成这个项目。
时间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发展的基础。
他叹了口气,随手打开抽屉,拿出之前学生们交上来的论文来。准备趁着这个时间指点一下手下学生们的论文。
看到最上面的一份是苏青禾的,他笑了笑,觉得这个年轻人还是很不错的。他没怎么花心思教,可这个学生自己很自觉。
他认真的看着苏青禾写的论文,看到标题有卫星两个字,他顿时来了兴趣。
“这个学生,才接触了几天,就敢写这方面的论文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230章 后续番外22
林老教授拿着眼镜细细的看了起来。
在他认为, 这个学生虽然之前没接触过卫星发射方面的知识, 但是能够表达出这么大的兴趣, 并且愿意钻研。不管她写出来的论文是否合格, 都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而且他觉得自己或许能够带着这位学生参与研究学习。毕竟她已经表达出了对卫星发射方面的兴趣爱好。未来或许可以接替他们老一辈的事业,在卫星发射方面做出一些贡献。
然而看着看着,他就放弃这些想法了。
一门心思的都沉入到了论文的观点当中。其中一些观点和他们现在研发的不谋而合, 甚至还有更深刻的一些论点。
要不是知道苏青禾是没接触过核心的技术的, 他都要以为苏青禾是拿了现成的东西来写论文了。现在能确定的是, 这些东西确实都是这位同学自己想出来的。
看完之后, 他就将论文拿着, 去找其他的专家一起商量。
苏青禾的这篇论文,似乎让他摸到了这次瓶颈的窍门了。让他有些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也许对这次突破研究瓶颈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