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这时老七的北洋水师对朝鲜海盗开了炮。就临近俄罗斯的近海,人家的水师就看着北洋水师把横行这一带的海盗围着打。看着那崭新的军舰,然后那炮弹跟不要钱的一样向着海盗船猛轰。
俄罗斯人又不傻,北洋水师早不打,晚不打,在这个节骨眼上打起来,就是打给他们看的。那军舰是新型的,虽说比不过那些现在世界最新型的军舰,但凭着这些,他们想越过去,只怕也不容易。
真的为法国人拼个你死我活?再说了,万一打输了,他们又算什么?而且在没有借口的情况下,他最多只能以调解员的身份出现,而不是带着军舰,去打一场没有借口的侵略之战。俄罗斯人看着肥肉,纠结了半天,他还是痛苦的拒绝了。
第25章 你不是李治
第一更
法国人很伤感,周围的英国和德国不理他们,意大利倒是有军舰,人家跟着抢点肉汤喝,那是可以的,但是真的跟他们一块来打,好像不合算。他们想到了日本,离大清最近的小国,跟大清的关系很差。军事能力也还可以,正好去谈谈。
不过在北洋水师打朝鲜海盗时,福建水师也出动了,开始严厉打击江南近海海盗。而那些海盗除了福建人,还有日本浪人。福建水师是盯着日本浪人打。
日本政府还不好说啥,人家打的是海盗,打的过程中还向日本政府各种通报。让他们心里有苦难言,因为北洋水师的打朝鲜海盗一大半也是日本人。日本水师倒是想出来试试,但是想想看,出兵好像没理由。还有就是不过两头都有,顾头不顾尾。
北洋水师的装备实力,早就超过了日本水师。而福建水师根本从来就没参加过国际的评比,大家只能从军购的数量来的猜。要知道法国军舰可卖得比英国人便宜多了,福建全套的法国建制,用钱一算,他们从数量上,应该比北洋水师要庞大得多。
而他们这回打击海盗并没有拿出自己全部的建制,他们打得很有章法,一个个的把那些窝点打沉。此时两边水师的亮相,真的让各国都重新认识了新的中国。
这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大清完全不同了,他们那时的水师也许真的很英勇、不怕死,但是他们完全没有可用的资源,那是一个与世界完全脱轨的地方。那也是让世界认为,这是一块十分可口的肥肉,是可以让他们任意下口的地方。
但这回,不但是日本和俄罗斯,连已经服软的英美其实也在观察、评估。他们想到的是,他们远道而来,对着这样的两支水师,他们还能像之前那样长驱直入吗?
不过再看看,之前就想着,就算卖给他们最好的装备,他们也不可能成功。而现在看出来了,他们成功了。就算现在合大家之力一块把这个国家打倒了,那么利益呢?他们付出的代价和将来得到的利益能不能和谐的统一?
大国们都在思考,日本人的拒绝,也就没什么悬念了。法国人找了一圈之后,只能再回到谈判桌上,结果也就是显而易见的,按着英美的条款,老老实实的签了公告,小刀会危机在历时两个月后,终于圆满的结束了。
咸丰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没想到事情到了这一步,竟然是以这种形式结束的。特别是,最后为什么会扯上沙俄还有日本?而迫使他们回到谈判桌前的,竟然是水师的炮火。
这些年,咸丰对青妤拼命的买书、买装备,找各国的人来办各种讲武堂,其实并不看好。青妤这么做时,咸丰想的是死马当做活马医,他是政治家,他知道这些人这么高兴的把武器装备倾销到中国,这本身就是一种瞧不起他们的行为。他们甚至以为,这是一种讨好的行为,这是一种变相的寻求保护。
权贵们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当年两千一百万银元的赔款是分四年还清。而这五年,青妤用内币又花出了一千万两白银。银元一枚约二十七克,清末一枚约等于半两白银。所以这五年,青妤相当于又给了列强一个《南京条约》的赔款。
大家一致觉得这不好说成赔款,用这种方式跟各国搞好关系,让他们别再打来,也不错。算是一种默认!
而一些老古董的朝臣们也觉得这是变向的赔款,但他们觉得这有辱国体,一个个的在朝上抨击皇后娘娘干涉朝政,用内币买些没用的东西回来。
咸丰虽说不能说这些东西没用,但是能起到多大的用,他还真的不知道。但在老婆和朝臣之间,他立场还是坚定的,问他们,是军舰没用,还是民间的农业机械没用?
大家想想也是,买了那么多军舰大炮、办了各种装备厂、还有军工厂,这个好像真不是没用。至于说农业设备就更有用了,再说这些人还是觉得大清以农业为本,进口这些农业机械,真没人敢说这没用。
至于说,买机械的钱是朝廷帮人代买的,相当于用民间的钱去给洋人买好脸,他们合理的忽略了,也觉得这是娘娘在忽悠百姓与商人,倒不是那么的反对。
不过这些人不反对还是这些人吗?他们的重点在于,为什么是皇后娘娘出面,这不合祖制。所以,这就是后||宫干政。其实,这也是他们惟一能拿出来说的东西。
这回就不用咸丰回话了,理藩院的人直接说,人家只信娘娘,更何况,娘娘是代表国体的,人家看娘娘的面子,价格都优惠一点。人家的女王还特意送礼物给娘娘,这个我们能代替吗?
其实他们不好意思是说,每次谈判时,他们是带了通译,可是人通译还没皇后娘娘说的好,反应快。皇后娘娘能跟人吵架、拍桌子,通译能吗?谈回的价格,他们这些年的训也不是白受的,都成了懂行的人,此时,理藩院已经认定了,皇后娘娘是他们的老大。
不过说了也没用,反对的都是老古董,又不参加理藩院的学堂,就算咸丰强制让人在乾清宫里办班,自己也坐下头听听课。不过对这些人来说,讲了也白讲他们看到了变革,也十分清楚,他们快要被淘汰了,于是趁着机会,拼命的反对。真的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了。于是没事就在朝上说说,让人不胜其烦。
但敏感的人却知道,这种情况下,皇后娘娘参与朝政慢慢的就成半公开的事了。就算反对的人,没事闹腾一下,但在对洋事务上,却也慢慢的明白,没有人能比皇后娘娘更合适。
青妤每每听咸丰进来说,再看看那些弹劾的折子,她都想扒开咸丰,自己出去吼死那些老头儿。但是她知道,不行!
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听说还有些地方在办什么女德班,宣传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鬼话。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照样没几个女总统。只能跟咸丰说,她可不想当武则天,而咸丰也不是李治,所以她不生气。
第26章 曙光
第二更
这些年,她在咸丰的身上下了不少的功夫,正如她所说的,咸丰从来就不是李治,因为咸丰比李治差远了。
李治是真正有为的君主,他的意志之坚,非凡人能想像。李治可是历史上惟一同时建立水师打败过日本和朝鲜的帝王。就凭这一点,也不是咸丰可比的。不过,咸丰有一点比李治好,咸丰不会拿老婆顶雷。
青妤知道,她做的事想出成果,那需要漫长的时间。能说今天买了枪,第二天就国强了?那是鬼话!只问咸丰,他在京营这些年,可是有什么心得。
京营是咸丰一手拉起的,每一个改变都是他的亲历。从自己去练习,到阵法的演习,还有后来有了自己的兵工厂后,请来洋武官做讲武堂。他能看到改变,可是也知道这个改变的漫长,甚至他很清楚,他们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用鸦片战争为战例,他们不断的推演,然后,他们无奈的发现,他们只能用人海战术。没有水师之前,他们就在地面上以百倍的军力来对付这些人。让他们有去无回,打到他们心疼。打到他们不舍得再派兵过来。
有了这种感受,咸丰才会咬牙坚定的支持着青妤,这也是这回青妤终于走上前台,坐在养心殿里能与外臣对话的原由。就算恭亲王吼了,其它人却没一点反应,青妤从容的待到她说完自己想说的话,从容退场。
“没想到,在那么紧张的时候,你让我命令他们去剿海盗,我当时还以为你疯了。”咸丰此时非常幸福,他终于证明了自己这些年来无条件的支持青妤的正确。
“那你还下了令?”青妤笑了,那天事情一发生,就让咸丰命令水师去打海盗。而且在指定的地点打,不能远了也不能近了。
北洋有奇瑞,接了信,他就明白了,立刻亲自布置。那打得又狠又准。而福建水师这几年也一直在报海盗的事,不过青妤更多的让他们吊着打,除了保存实力,更重要的是想让他们有实战的机会。
这回下了令,之前做的准备也就有用了,一下子把他们几个窝都端了不说,还在日本近海弄了一个海战。他们也懂那是敲山振虎。打得无比畅快。
这个还真是在这么多年,看新闻上说各种军事演习得到的灵感。一但有什么问题,周边就会有各种的军事演习。然后有各种的解读。就算她这个军事盲,也知道,演习就是一国武力的综合体现。
她们可没有友好国家跟她玩一次演习,但这里是清末,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清末。我们找不到友好的国家跟我们玩个演习,但我们能打击周边各种的不安定因素。打海盗可是符合国际法的。他们只要在自己的领海里。
“虽说隐约的猜到了,不过我当时不是很自信。”咸丰实话实说。
“我们打的是海盗,我们占着理,十倍与他们的力量怎么会打不过?这件事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起到敲山振虎的作用罢了。”青妤笑着随口答道,她现在已经不想已经结束的事了,她现在笑着看着报纸,报纸写的是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严厉打击海盗的报导。
写得都挺好看的,跟小说一样,不过呢这个青妤所乐见的。让他们打海盗,这是小事儿,主要是给国人一点强心针罢了。我们也有水师,我们也能打击海盗了。
只是国人不知道的是,他们打海盗,只是因为他们关注这些海盗很久了,是作为海军磨刀石而准备的。这回全线打击,只是为了喝止那些虎视眈眈的大国罢了。
“说明,你是对的,你让他们看到了我们也不是吃素的。”咸丰很开心,这一次,最大的强心针其实是打在了咸丰的心里。
“这么做其实也很危险,现在各国在卖武器装备给我们时,会想一下了。我们以后就算进口机械设备也不会那么容易。因为他们要开始防备我们了。”青妤终于抬头看着咸丰,抿起嘴笑着。
“我相信你做好了准备!”咸丰笑了,抽起她手上的报纸,自己开心的看了起来。
这一次咸丰就真的觉得报纸是好东西了,还有让全国铺上电报线的事,因为有了这两样,他再也不是聋子和瞎子了。无论什么事,就算官员想虚报,但是民间的报纸却没法让他们得逞。想瞒,谁又能真的只手遮天。
虽说小刀会的‘反清复明’根本就没有任何回响,就被烟没了。报上只存在的是一批坏人在高处乱开枪,破坏当今的大好形式。
那些小册子倒是快马进京送到他们的面前。但是咸丰和青妤细细的把小刀会那些小册子仔细研究。
青妤还让人拍了照,在自己的中央日报上写文探讨。她再一次强调,她真不介意人起义,但别影响大多数人。她特意做了一个设想,假如按照小刀会那两位所想,英法把军舰开过来,对中国宣战,不说中国现在打不打得赢,就算能打赢,那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炮火一开,黄金万两,这不是赚的钱,而是花出去的钱。而这些钱谁来承担?她又把当年鸦片战争时不算战争赔款的数字一一列举,包括战时的农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
然后天下群雄逐鹿,最终朝廷下台一鞠躬,有谁想过,这个国家会怎么样?这里想吃口安稳饭的善良百姓会怎么样?
算账此时大清除了奇瑞,还真没人能算得过青妤。而她的数字非常详实,写的也都是大白话,一下子就在大江南北传开,都是读书人,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还没有走远,一些人还记得住,人家也是会想的,倒是引来一些小报转载,并且评论。这不是强制的,而是自动自觉。
当然还有些小报会嘲讽‘反清复明’这种纲领的。两百多年,竟然还会想反清复明,你们知道明朝什么样,就想恢复?而咸丰的心里最不爽的是,反什么都成,你反清复明?他都想问问周立春、刘丽川,他们天地会有告诉他们,恢复明朝,是不是就能让一切都好了?如果是,他就让他们复!
当然那都是小事,因为报上的新闻很快就被水师打击海盗给霸屏了,所有人的关注点都转移到那儿去。满朝文武和识字的百姓都在为这个而欢欣鼓舞。终于,他们看到了鸦片战争之后第一次曙光。
第27章 隐忧
第一更
“皇上,您不能这么支持我,我会被您惯坏的。”青妤笑着看着咸丰,这些年,她惟一被感动的是,咸丰支持了她。无条件的!
“支持是因为你一直是对的!”咸丰还在微笑,这些年,他们真的过得很艰难。若不是,青妤用的是内币,只怕朝臣们早就不干了。不然惠亲王也不会说,‘这些年,娘娘用了上千万两银子,总该有点用处。’
那时,所有人都觉得那是娘娘花的钱,那是娘娘一厢情原的游戏。甚至还有人说,有上千万两银子,其实可以做更多更有用的事。
咸丰在何时何地其实都是站在老婆那边的,立即就问,那么你们说,什么更有用的事,要钱。只要说得出,朕回去跟娘娘说。
那位又瞠目结舌了,是啊,什么是更有用的事?办教育,户部在做,各行各业在招工,然后户部就让那些招工的工厂办个夜校,你们的税金就能免除一部分。不办的,加倍。这就是逼着工厂办职工学校,不过衙门也说了,不指着你们真的培养秀才或者状元,而是让他们认字,让他们学手艺。
那些公司一看衙门的章程,觉得压力不很大,只用请个秀才教他们识字就成了。至于说教手艺,这个不用衙门逼,他们自己也觉得这很重要,技术工人每个工厂都是宝贝。
后来发现认字后的工人再学手艺是事半功倍的,那些有些头脑的东家也就办得更起劲了,形成了招工先进学校,学了一年再进厂。当然这样的得跟工厂签十年上的长约,不然,人家不收。
如此一来,各地工厂十二岁以上在城市的劳工都扫了盲。而且技术工人也不再是靠最原始的那种靠眼睛看,脑子死记不同了。他们会用笔记下,用笔记下来的好处是,随时修正,记得更牢了。老外工程师走了,他们也不会抓瞎。而且这样的技工复制也容易。
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之后,工商业的发展也是迅速的。这种补贴式办学效果极好,朝廷不用拿出现银来做,只是少收了税。这对朝廷来说,压力不大。虽说当时看不出成效,但是两三年之后,大家就能发现,办学好的公司跟敷衍的公司比,明显兴旺发达了。员工也更有向心力,人家就算用高薪来挖也挖不走。
这么一宣传,其它家也都开始认真办了。有那更精明的,直接都办了职工小学,技工的孩子都能上学了。原本人家只是想收买人心的,想着我帮你们看孩子了,你们就能更卖力的给我干活。更何况有钱办个私塾,原本也是中国富人显示自己有社会良心的一种方式,从古致今都有。
这样的事报上咸丰这儿,咸丰还特高兴,觉得这是良性循环认字的人会越来越多。回去跟青妤说,青妤笑了,让咸丰大力表彰那位,其实对咸丰来说也不费什么,直接写个为善一方的牌子就成了。还特意上了中央日报,让人去那老头儿拍了些照片,放在头版。
为了得到咸丰的表彰,这两年,各地那些有钱人比着办学。咸丰就不再表彰了,就等着看,可不能随便办一下就完事。于是各种花样,其中一个有钱人在洋合作伙伴的帮助下,直接办了一所综合大学。
这些都是没让朝廷花过钱的,只是各种的免税。各种宣传,只要你们办教育、做慈善都可以免税。当然,这样,税务总署也就成立了,还有教育总局、慈善总会…各地那些候补的官员也终于有地可去了。因为这样,倒是让咸丰在广大官员们心里的地位,大大的提高了。
而青妤从各地报纸越办越多,销量也越来越好,她就知道,识字的人越来越多了。看报纸的人,不再只有那十分之一的读书人了。能读书看报,应该脑子就会变好吧。不过她想想,人生识字忧患起来,对所有的统治阶级来说,读书就是乱朝的开始。
“真的这么觉得?”青妤笑了,拉着咸丰去散起步来,这是他们夫妇每天最轻松的时刻。
“你还不信我?”咸丰不乐意了,他是男人,他虽说觉得身边的女子,青妤是对他最好的,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他和青妤更像是合伙人,不太像夫妇了。
“怎么会,若臣妾不信皇上,又能信谁。”青妤这是说的实话,抱紧了咸丰的手臂,就算七月了,她有时也会忍不住从内心深处散现出几许寒冷。咸丰给她的权利越大,她就越发的有这种感觉。
“冷吗?”咸丰也觉得她打了一个寒颤,立刻忘记了刚刚内心的那一点不安,急急的问道。
“有点担心,我们这回做得大了。也提前显现了自己的实力,说实话,我有点害怕,过几年,这些列强会不会联合一齐用莫须有的罪名联合在一起打我们。”青妤看着咸丰。
“你也说了,那是莫须有的,老子打儿子,你还能让他不打?”咸丰倒是很淡然了,随意的说道。
“您不担心?”
“因为担心没用。这回我们处理了,不代表下回我们还能处理。人的欲望总是无限的,现在每年,我们问他们买几百万两银子的装备,器械。然后他们其实也知道,我们的兵工厂能做子弹,能做长枪,火炮了。他们这几年,应该开始防备了,很多东西也就买不到了。银子花不出去,一块打过来,就没什么悬念了。”
“你又安慰我。明明不是这样的。我们此时向他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清,他们应该就要开始想法子让我们自己先乱起来了。我们只有乱了,他们才有机会。”青妤摇摇头,长叹了一声。
这几年,他们有钱买装备买他们急需的这些最先进的器械。引进了无数的学者,专业建立他们自己的民族教育体系。
然后呢,跟她刚刚想的,会看报的人越来越多,然后,学校也越来越多,学校里各国的书也越来越多。他们中有很多很聪明的,却也有那聪明不放在正道的。
奶酪不管切得有多薄,都会有两面。她真不怕这些人会意识的觉醒,但是她真的怕,怕那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就那么成了汉奸的人。
第28章 贵太妃薨了
“就像我们对那些贵族,旗人,越乱,越不心齐,我们才更好的推行我们的政策?”咸丰也是政治家,明白青妤的想法。
“所以,皇上,我们是不是该把奇瑞叫回来了,这么多年了,奇瑞若没有后手掌管东北,就让他去死。”青妤笑着看着咸丰。
“为什么?他回来了,你觉得能解决什么问题?”咸丰皱了一下眉头,“他那摊子,当然会有人帮他做,现在他主要的就是在盛京里稳定大局。这个并没有人能替他。还有…”
咸丰不说了,青妤知道,这会左右有人,就算知道他们夫妇散步时,会说些小话,也会跟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咸丰越来越谨慎,真正的秘密,他是不会这么说的。
青妤点头,知道了咸丰有理由就成了。想了下,“那把李鸿章调回来,我想让他回来管教育。”
“教育?”咸丰看青妤皱着眉头,似很苦恼的样子。
“对,教育。我们五年来,让户部少收税,只要能维持日常,我们就尽量把钱留在民间,各种的减税政策,还有进口机械我们还能补贴,一直鼓励着民间开办各种学校,开启民智。现在报纸看的人都多了,但这就是隐忧。我们不怕被赶下帝位,可是我怕有些读书人,会被人误导,真的会以为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然后各种误导百姓。百姓乱了,像小刀会一样,人家找到了借口,真的一块打过来。我们怎么办?再割地赔款!”
“是啊,我们是不是有点像叶公好龙。”咸丰笑了,看着青妤,想了一下,“若是奇瑞回来,也管教育?”
“当然不是,奇瑞现在还是一品首辅,他回来,当然有更重要的事交给他。除了教育,就是刀了,现在京中满人、包衣只是暂时的蛰伏罢了,就算是端华,他也是满怀的怨恨的。肃顺之死,端华只怕也在害怕,因为他也是知情人之一,他怕我们秋后算账。这些人和事,您一个人在外头孤军作战,我真的很担心。”青妤没说还有恭亲王,就算已经把他关在圆明园两个月了,她觉得,一定会有暴发点的。
“那两个女孩怎么样了?”咸丰才懒得理端华那些人呢!当初让他们入阁,其实是一种安抚的信号,但在外,汉臣的地位也越来越重。五年来官员轮留受训,学校遍地开花,端华这些食古不化的老人们,聪明就该老实的呆着,只可惜,他们并不聪明。
“没怎么样,怀了身子,在园子里就露了出来,然后几个给进宫女孩验身的太医被革了,然后那女孩送回家去了。至于怎么办,我不管。”
“这样做好吗?”咸丰皱紧了眉头。
“其实怎么做都不好,秘密的杀了他们,然后过几年,只怕传出来更难听。我跟您保证,那两个女孩回家就得被家人弄死。而且一点声音也不会留下。至于说太医,我把他们理工到东北去了。”青妤笑了一下,她可不想脏了手。你们自己作的,自己承受去。
咸丰苦笑了一下,“我们其实做什么都是错的。”
青妤抱紧了咸丰的手臂,两人此时都从内心里寒了一下。肃顺是够狠啊,弄了两个女孩进宫,他能这么做,其实青妤觉得他是有把握的。他可不是什么像吕不韦,春申君之流。
吕不韦是在异人在做人质时干的这活,这多么好操作;而春申君可是权臣,他送人给楚王,有天然的优势。
肃顺怎么会想到这么做?就算是他不知道宫女入宫要在外受训,但是他一定是想到办法一定让咸丰临幸那两位的。指着端华那蠢货,明显是不可能的。这些日子,她又开始一轮新的清洗,好几个大太监被赶到庄子里去做粗活了。曾经静安寺是太监们最不乐意去的地方,认为那是没本事的太监才要去的。现在那儿是好地方,不是谁都能去的。
青妤又不是白莲花,对人无下限。她从来就不是那种会轻易原谅别人的人。当然,她也没那么容易爱一个人。比如对咸丰,她对他,更多的是欣赏。
咸丰是一个真正心胸宽广的人,也是一个有为的政治家。很多事,自己只是凭着一时激动,但是咸丰会认真的听,然后帮自己补充,但从来就没真的反对过。
可是就算这样,她也很清楚,她对他有感情,但无爱。她爱的人,不是咸丰这样的听话的小男孩。
两人安静的走了一会,对青妤来说,这是尴尬的沉静。她还在拼命的想找个话题,但是咸丰却舒服了,他喜欢这一刻的宁静。夜里的御花园里,并不凉爽,但风中却有一些花香,让他心旷神怡。
“皇上,娘娘!”不过总会有煞风景的人出来打破他的宁静。
青妤回头,是林嬷嬷,一般这时,她是在永寿宫里守着荣安的,来这儿,应该就是有事了。
“贵太妃薨了。”林嬷嬷看青妤回了头,低头沉声的说道。
青妤瞪大了眼睛,侧头看咸丰,他很平静,连眼角都没动一下。
“有人守吗?”青妤皱着眉头,她吃惊在于,贵太妃除了她自己的太医,每三天老李太医都得去复核一下,老李太医是太医院正,之前已经发配了好几个太医了,就算是博尔济特氏的太医也不敢乱来。而这两个太医给出的脉案,可都没说老太太会这么会功夫就没了。
“是,老李太医和小李太医都已经赶去了。还有就是侍卫也把太妃的园子给围了。要敲钟吗?”林嬷嬷声音平板。
“能说人话吗?”青妤没好气的瞪着林嬷嬷。
“应该是六福晋用错了药。”林嬷嬷抬头看了青妤一眼,怎么这么多年,原本特别稳的皇后娘娘越来越浮躁了。
“老六夺去所有爵位,令其封府读书、六福晋赐自尽。”咸丰抿着嘴,直接吼了。
林嬷嬷也瞪着咸丰,这个您跟我说得着吗?我又不是太监。
青妤大笑了起来,看林嬷嬷的样子,她又觉得宫中其实也挺好玩的。
第29章 都是错的
第三更
咸丰拍了青妤一下,拉着她的手换了素服,一块坐御辇去了圆明园。到了那儿得了准信,老六和六福晋一块被软禁在他们住的偏厦之中,咸丰与青妤先去看了贵太妃,两个月不见,青妤看到贵太妃的遗容,都不禁心里一堵。此时她愤怒了,看向了两位李太医。
“怎么回事?”青妤瞪着小李太医。
“原本太妃都郁结于心,药中有味乌头,是发散之用。每天这药量是很小的,而且有专人管理。但是不知道为何,今年的药渣里用量多了十倍。煎药的还有里外的伺候的都已经拘了,送慎刑司了。”小李太医黑着脸,虽说他爹是院正,但在咸丰和青妤面前,他更加重要。
“去请六王和六福晋过来。”青妤对外头吼着。
外头的人忙跑了出去,从来就没听青妤这么吼过人。
很快老六和六福晋一块进来,青妤黑着脸瞪着他们:“怎么回事,谁给我解释。”
“一定是有人想要陷害臣弟,皇兄明鉴。”老六看到咸丰,一下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跪着爬向了咸丰。
“去看看贵太妃的脸吧?再也看不着了。”咸丰此时就坐在博尔济特氏的床上,手拉着博尔济特氏还有些温热的手,一下子茫然起来。有多少怨恨,此时一下子好像就烟消云散了,只剩下幼年时,那些美好的回忆。曾经,博尔济特氏也给过他温暖,虽说并不很多。
老六怔了一下,抬头看向了母亲的脸,中毒后的黑气,让她曾经青秀的脸庞有些狰狞,他一下子吓得坐到了地上,一时竟然哭不出来了,留下的,就是恐惧。
青妤冷笑起来,之前说是六福晋做了什么,但是她是不信的,因为内宅女人哪有傻子,想弄死博尔济特氏有多么容易,反正她病着,在她的药里,每天抽一两味主要的药出来,慢慢的就能让她神不知鬼不觉的死掉。用不着一次加这么多的乌头,让人一下子就知道贵太妃死于非命。
“敲钟吧,贵太妃温良恭俭,封庄静皇贵太妃,优抚安葬。”咸丰看着只比自己小没几天的弟弟,他一直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期待不是,就是六福晋干的。但此时,已经没有意义了。
“皇兄!”六王一下子醒悟了,此时敲钟,宗室来人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再一次扑在咸丰的面前抱着他的腿哭着。
咸丰一脚踢开了他,“恭亲王不孝,罔顾人伦,夺去所有宗籍圈入夹峰道。”
青妤也冷冷的看着那哭着的恭亲王,人称的鬼子六,她不得不怀疑,若是咸丰像历史上一样信任他,博尔济特氏还会死吗?
也会,因为联想之前博尔济特氏生病,他就逼着咸丰封博尔济特氏为太后。这个也说不清是老太妃的意思,还是恭亲王的意思了。
明显这个对恭亲王更有利,只要博尔济特氏是太后了,恭亲王的身份也就不同了,到时可操作的事,可就很多了。
所以就算那时博尔济特氏不死,恭亲王也得让她死,她死就能让伤心的咸丰封她为太后了。
看看博尔济特氏的脸,才四十二岁,那脸都像六十岁了,最终竟然还是被自己最爱的亲儿子给弄死了。
老六夫妇被弄下去了,宗室的人也都来了,包括惠亲王生母皇室之中辈份最高的如皇太贵妃和老七的生母琳皇贵太妃也来了。
看到咸丰拉着博尔济特氏的手呆坐着,青妤忙里忙外的让人准备丧事。两个太医老实的站在边上,没人管他们,却也没说他们可以走了。于是只能呆呆的站在一边。
两位老太太看看咸丰那样,也不好问,再看看博尔济特氏的脸,两人也觉得一下子堵住了。自己坐到了偏殿去,招了林嬷嬷进去问话。
林嬷嬷只说了她看到的过程,其它的多一个字都没说过。都是人老成精的人,谁还能不了解谁。两位一下子心都冷了,也不说话了。
如贵太妃现在庆幸的是自己儿子很好,五十岁的人了,还跟自己跟前敬孝。
琳贵太妃现在想的是,要给儿子写信,没事别回来了,就在东北好好的,在京中,只怕好好的人也得被带坏了。
这件事又如肃顺之死一样,被轻描淡定的掩盖了。当然也会有各种的猜疑,毕竟庄静皇贵太妃死了,惟一的儿子可没能哭灵,一切都是皇上夫妇主办的,而等着老太太七七之后,才宣布久未出现过恭亲王被夺去皇室宗籍,关圈禁夹蜂道。
而咸丰夫妇并没有想掩饰什么,老太太当时的遗容大家都是能看到的,自然会有各种的猜想。但是最让人恶心的是,在明旨发出不久,就流传出一个猜想,说老太太是被咸丰夫妇所杀,然后被恭亲王发现,于是恭亲王被夺了皇室的身份,从些不得翻身。
甚至还有小报上公然这么写,让咸丰大怒,咸丰把报纸扔在了青妤的面前,青妤笑了,细细的看了一下,对咸丰说,“我们准允私人办报时,可是有章程的。谁要乱写,是要负责的。现在我就叫林嬷嬷替我去报官,公开审理。”
“你还嫌事情不大?当时我们就不该让他们恣意罔为。”咸丰怒道。
“唉,皇上,你现在派人去封了报纸,敢让他们这么写的人,只怕等着的就是这个。我就要公开审理,让所有小报的人去看,然后按着律法一条条的罚,还许百姓去看,让人知道,造谣也是要成本的。”青妤牵了一下嘴角。
咸丰在外头看到了这个报纸都想杀人,不过当着群臣的面,他就瞟了一眼,然后说正事,好像一点干扰都没受。但回来了,当着青妤,也就忍耐不住了。但是听青妤说了,想想也是,防民之口如防川,当初让小报骂他,那是为了鼓励小报的发展,但不是让他们如此恶意的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