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电影系有个大一同学说,以前觉得电影好看,才想来学,现在学了,觉得电影都没那么好看了,失去了一个作为普通观众去探索的趣味性。
许游也遇到了一样的瓶颈,该如何重新找回过去那种感觉,成功过渡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这事齐羽臻是过来人,许游第一个就想到问她。
齐羽臻看了许游很久,反问:“你跟周盛还没做呢吧?”
这没头没尾的问题,听的许游一愣,摇头。
齐羽臻呼了口烟,说:“这事不好说,每个人突破瓶颈的境遇和方法都不一样,我到现在都还在第二阶段,但我有种感觉,很快就能走到最后一步。”
许游知道,齐羽臻指的“方法”就是褚昭。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褚昭篇”的一点说明:
有亲认为许游和褚昭是为了找灵感才在一起的,不知道是不是一目十行没看懂。
这话要是问艺术生,会觉得很不可思议。
就算有这么一个找灵感的任务,也一定是对有感觉,有情愫的人才有。
喜欢,是基本前提。
喜欢和刺激灵感,两者并不冲突,它们会一起出现,当事人不会思考我是为了什么目的才跟你,就是顺其自然。
所以如果非要说,许游是为了找灵感才找褚昭doi,这理解还真挺牛逼的。
哪怕是米开朗基罗和毕加索,他们对每一段感情投入度都相当高,并没有拿情人当工具人。
要是Doi一下,灵感开关就打开了,这已经是机器人了,那何必还找人doi呢。
而且最主要的是,随便找一个,反而会抹杀灵感,得不偿失。
无论如何,如果您坚持这样认为,没关系,众口难调,可另找风景欣赏,毕竟jj有那么多好文,总有一篇符合您的喜好。
……
感谢在2020-05-31 12:00:00~2020-06-02 12: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木子李 47瓶;俺只是想有钱 10瓶;miki624 9瓶;婳妤、lisui 5瓶;霸王龙还是熊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许游和褚昭
02
因为和褚昭的交往, 齐羽臻的灵感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得到激发。
但齐羽臻没有建议许游去找个男人试试,帮她激发灵感,反而还劝她, 这种事千万别随随便便交代了。
遇到好的对手,那是增益, 会得到激发,但那必须是当事人自己已经到累积到一定地步。
身体的快乐会激发感官, 欲望抒发了,灵感爆棚了,情绪达到了高度兴奋, 才能从这些累积中找到突破口。
科学一点的说法就是,这玩意会刺激人体的迷走神经,肌体本身的思维灵敏度和兴奋度都达到一定高度, 大脑兴奋之余会高度活跃, 富有创造力。
但如果遇到糟糕的对手, 那就是减益,没准还会消耗她的灵气。
艺术是相通的, 最注重感官, 比如绘画, 比如音乐,比如文学。
激发灵感也有许多外力,有人吸烟, 有人喝酒,有人咖啡成瘾,有人嗜糖如命,甚至有人吸毒。
自然,性也是途径之一。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那会令人快乐,注意力集中,甚至还会在短时间内变得“聪明”。
当然,在艺术上消耗越大,瘾也就越大,有的人嗜酒如命,比如古龙,有的人寻求毒品带来的刺激,比如……(很多人)。
在世人眼中,很多艺术大师都很“渣”,其实他们只是献身给了艺术,反而不适应世俗的道德标准了。
齐羽臻说,有很多学妹对那件事都是带着美好向往的,然而这种“美好”是她们自己强行幻想出来的,一旦事实没有如预期,就会破灭,还不如别去尝试,永远留住这虚假的“美好”。
而那些学妹的幻灭,到后来就直接体现在画上——艺术是不会撒谎的,作曲的人,画画的人是怎样的心境,那么听歌,看画的人,就会读到那样的心境。
齐羽臻告诉许游:“要是只求一时的顿悟,可能会做错选择,把自己搁进去。顿悟是很重要,但它建立的基础是不断的累积、整理、推翻重来,等火候到了,再靠一些外力途径激发出来,这才产生好像是‘顿悟’出来的错觉。哦,不过这话不是我说的,我推荐你先去读一遍尼采的论艺术家和作家的灵魂。”
比如,贝多芬的著名乐章,是从很多草稿中挑选出来最壮丽的一篇,他的巅峰之作《第九交响曲》,是失聪之后的创作。
比如,梵高的《星空》,是他精神极度崩溃且割掉自己一只耳朵后的不朽作品。
再比如,如果“阅女无数”的毕加索没有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没有对生活和人性的体验,那他就是睡出一个加强连,都成不了大师。
累积几十年的才华,遇到极端的快乐,或是极端的痛苦,迸发出火花。
反过来,也有一些人只求结果,不问过程,缺乏练习,急于求成,只想走捷径,便一味追求“顿悟”,殊不知通往艺术的路是曲折的,轻视它的人,最后只会遭到反噬,不懂为何试了各种方法都找不到窍门,因此痛不欲生。
得了齐羽臻的指教,许游后来就去看了尼采的那篇论述,似乎有些地方豁然开朗了,再回过头来上美学课和艺术史,似乎也没那么枯燥了。
有些事,是不宜操之过急的。
她要先累积属于自己的财富,感受生活,无论是快乐的,痛苦的,梦幻的,绝望的。
后来,许游又自问,她对那件事有过期待么?
仿佛是有过的,那是对纪淳。
但即便是纪淳,她也没有幻想过有多美好,她最想要的是心灵上的共鸣。
至于周盛这个人,许游想了想,她对他没有什么感觉,她也不上心,更不打算和这个人继续走下去。
她当初答应他,也无非是因为在校门口看到他单手单肩扛着一台摄影机。
那一幕是她眼中的高光时刻,她很想画下来。
后来她去看周盛拍广告片,看着他站在摄影机后,专业认真的模样,又很想拿起照相机把他收入镜头。
除此以外,就没有其它了。
周盛就像是她笔下的那些静物、人物,她描绘过,也花过心思,但她并不会因为画了,就要去爱上。
那天,陪周盛拍完广告片回到学校,下车的那一瞬间,许游心里忽然升起了分手的冲动。
可她转头看向周盛,见他满脸疲惫,她笑了笑,只说让他早点回宿舍休息。
许游往女生宿舍走的时候,还在想,下一个交往对象,不能这样随便找了,得用心挖掘,否则还不如单着,也省的浪费大家时间。
***
真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因为后来有一天,周盛搞到了两张艺术画展的门票,请许游去看。
那票很难找,周盛花了不少功夫。
机会千载难逢,许游很高兴,也很珍惜。
在看画的人群中,周盛拉住了许游的手,许游也没挣开。
他手心习惯性出汗,许游其实不大喜欢。
她倒不是讨厌汗腺发达的人,只因她冬天容易手凉,再碰到他手心的湿润,会让她觉得更冷。
原本这样手拉手看个画展,算是艺术生之间甜蜜的小约会,大家聊聊画,精神得到满足,半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但许游没想到,周盛今天的话会这样密,评论会如此犀利。
她好几次都听的不太舒服,想把手抽走。
周盛毫无觉察,一直拉着她说东说西,一会儿说这张画不行,太粗糙,一会儿说那张画太奇葩,接受无能,一会儿又说那某某某是不是抽风了,笔触庸俗,也不够生活。
许游也不知道周盛是不是为了今天的约会,背地里做了很多功课,他今天的理论知识异常丰富。
可是这些东西听在她耳朵中,最终都只变成了两个字:狭隘。
画展看了一半,许游实在受不了了,转头往外走。
她不想站在这里和周盛起冲突。
周盛追着她出去。
等两人走到街上,周盛说:“你也看不下去了吧,这画展是有点让人失望,是我听信了外面的说辞,现在看来像是炒出来的。这些画手依我看都不太行,和你比差远了,许游。”
许游一下子站住脚,面无表情的看着周盛,那一瞬间,她很想冲口而出,告诉他——她的能力不需要贬低别人来换来认可,她知道自己哪里不足,也在磨练自己,她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攀比和自欺欺人式的洗脑!
然而这些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许游看着周盛小心翼翼的眼神,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尽量心平气和的说:“周盛,里面那些画,你可以不喜欢,不认同,但它们有存在的价值和道理。一言堂,只会蒙蔽自己的眼睛。”
周盛一愣,说:“可我真是这样觉得,许游,刚才那些画你觉得好么,我吐槽错了么?”
许游看着有些陌生的周盛,听着他这些辩解,忽然笑了:“它们有问题,也有优点,我觉得那些瑕疵掩盖不了那些闪光点。你的吐槽,我不敢说你错,但你却只有吐槽,我感受到的全是你的愤怒和刻薄。”
像是这样极端的排他抨击,和网上某些“愤青”有什么区别?
她之前看到的周盛话不多,便以为他心里有数,胸有丘壑。
但如今看来,这个人可能只是一直没有逮住机会释放心里的牢骚罢了。
许游忽然有些后悔,有些懊恼自己的选择。
在和周盛交往这件事情上,似乎是她想简单了。
***
许游和周盛不欢而散后,过了两天,周盛托了一个许游班上的同学来给她递话,解释那天的言行。
周盛的意思是,他觉得最近许游对他很冷淡,他以为是她在专业上不顺,心情不好,就想用这种方式鼓励她,让她知道,他一直都在关心她,也是真觉得那些人不如她。
这话不解释还好,解释过后,许游更觉得他强词夺理。
也不知是因为周盛还是其他原因,许游的心情被搞得异常烦躁。
她问自己,这样的交往她还能忍受多久?
其实周盛不是一个坏人,但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勉强沟通,真的很累。
这样应付下去,这段关系或许只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恶”,再好的人也只有“坏”相处。
许游考虑了几天,烦得连大姨妈都延迟了。
后来她终于想通,约周盛出来,当面说分手。
周盛愣在当场,非常不能接受。
站在他的立场,他费尽心力去搞了两张票,但是画展看了一半许游就走了,出来后还指责他,事后他解释了,但她仍是要分手。
周盛的脑子怎么都想不明白,他错在哪里,他只觉得被许游耍了。
周盛情急之下,纠缠许游,让她把话说清楚。
他力气很大,抓着许游很激动。
许游诧异的看着他,因此又发现了他身上隐藏的暴力的一面。
分手,难道不是一个人说就算的么?
许游挣扎着,但她挣不开。
正巧有老师经过,许游逮住机会,飞快的推开周盛,转身就走。
她想,还是先让他冷静下来吧,慢慢的他会懂的。
……
值得一提的是,那天晚上,许游的大姨妈就来了。
分了手,心情松弛了,烦躁也淡去了。
***
和周盛的分手,很快就就给许游上了一课,而且相当深刻。
周盛在分手后的种种行为,也颠覆了许游对他的所有认知。
周盛摇身一变,成了键盘侠。
他在校内论坛上开始编排和抨击许游,虽没有点名指性,但说了是哪个系那个年纪的学生,话里话外也透露了自己是摄影系的学长。
这下,谁还不知道他说的是许游呢?
自然,许游和周盛的交往过程,在他嘴里也做了角度的改变,顺便给自己加了滤镜,将原来的故事稍作加工,加入非常个人化的过度解读,把许游描述成一个始乱终弃、作天作地的狗血渣女。
许游乍一看到帖子里描述的自己时,先是一愣,随即自问,她是这样的么?
许游甚至怀疑过,她是不是真的做错了,是不是渣了周盛而不自知?
直到她转念想起过去经历过的人事物,想到了贺绯。
宽阔的心,足以装下世间万物,狭隘的心,眼里容不下一草一木,周盛就好像贺绯,他们只认定自己的认定,不允许也不接受有其它形式的存在,也不接受忤逆。一旦发现某件事或者某个人不符合自己认定的标准,他们就会走极端,一个选择去玩打赌的爱情游戏,一个选择去网上吐槽,借此去找认同感,证实自己才是真理。
而那些不同的人或事,都是“奇葩”,应该遭到强烈抨击。
和这样的周盛,许游也没什么好辩解和理论的。
她漠视了论坛上对她的所有指责,对同学们异样的目光视而不见。
但神奇的是,她的沉默,竟意外引起很多学长的惦记。
就连她去食堂吃饭时,都有不认识的学长过来说:“论坛上那些话,别在意。”
齐羽臻更是笑道:“小红帽又落单了,狼崽子们又活了。”
***
不日,许游就被齐羽臻带出学校,切断一切网络,在外面的画室闭关两天。
齐羽臻赶着交广告画,而且需要有失恋经历的帮手。
许游自然要跟着。
但严格来说,她和纪淳那段不算失恋,反而是珍藏在心里美好的回忆。
后来没有如愿,算是有点小遗憾吧。
许游把这样的心境投入到创作中,每一笔都很用心。
但她不知道齐羽臻是哪来的灵感,甚至可以说是灵感爆棚。
当许游看到齐羽臻大刀阔斧做出来的轮廓和框架,以及十分大胆的填色时,她震惊了。
她忽然觉得,自己距离这个只大了两届的学姐,相差的还很远,很远。
许游自惭形秽,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不足,校园里的纷争也被抛诸脑后。
那时候,许游以为,齐羽臻的创作灵感是来自她的初恋。
直到后来两人出关,许游回到学校,被两个消息刷新了认知,重塑了三观,这才发现自己真是太单纯了。
第一件事,是周盛在控诉许游的过程中,意外收获了一枚女粉丝。
后来这个女粉丝还和他“奔现”了。
听说促成这历史性一刻的,是因为许游的同班同学帮许游说了一句话,指责周盛没风度,分手了就吐槽,还添油加醋。
女粉丝就帮周盛回了一句:“吐槽怎么了,言论自由,犯你家法了?我们就是膈应她,不行吗!”
之后,女粉丝还怒怼了每一条不满周盛的留言,完全不接受有人和她看法不一致。
至于第二件事,是一位同班女生,突然跑来跟许游打听齐羽臻。
女同学问,齐羽臻是不是闹自杀了?
许游满脸问号,随即反问女同学听谁说的。
女同学说,大家都在这么传,还说这两天许游和齐羽臻一起消失,就是去开解她的,因为她们都失恋了。
不仅如此,还有更离谱的说法传出来。
有人说,齐羽臻又割腕,又堕胎,前天在医院还看到她了呢。
许游彻底傻眼了。
前天,她们不是在画室赶画吗?
除非齐羽臻是超人,否则她还真没时间去干这两件事。
等等,刚才女同学说……她们“都”失恋了?
都?
作者有话要说:我知道很多亲不了解艺术圈,其实很多领域在美学上都是相通的,比如影视、文学、音乐、绘画、美食。
关于贝多芬。如果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内心的感官是否就会被无限放大呢?
《肖申克的救赎》男主安迪被关禁闭两周,那是所有囚犯认为最恐怖的折磨,但安迪说那是他、最开心的时光,因为他有莫扎特,他指着自己的脑袋和心口说,他(莫扎特)就在这里。对他来说,哪怕是坐牢,心都是自由的。
即便是大师,他们的不朽之作,大部分都是在创作生涯最后阶段完成的,经过了一生的历练,在某个契机被快乐或者痛苦激发出来,才有了今日我们看到听到的作品。
有些人会觉得,那个世界不正常,自己生活的世界正常,比较之下获得奇妙的优越感。
但无论如何,还是感谢它的存在,有了它,有些艰难的时候(比如战争),好像也可以熬过去了。
……
感谢在2020-06-02 12:00:00~2020-06-04 12: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方子白 10瓶;贝拉杰玛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许游和褚昭
03
褚昭和齐羽臻这对最博眼球的校园情侣, 分手了。
许游在这件事上是后知后觉了,就算她说不知道,也没人信。
齐羽臻也是真的嘴严。
直到许游去问她时, 齐羽臻才轻描淡写的说:“是啊,我和褚昭分了, 趁着心痛的热乎劲儿,赶紧把作品做完。等我再投入下一段, 恐怕就找不到这样的心境了。”
许游很清楚,齐羽臻当时的“心痛”是真实的,那幅画透露着强烈的情感, 令她一看就受到震动。
可是能这样“现实”且“冷酷”的运用自己的情感去创作的齐羽臻,也让许游不知该如何形容。
许游心里五味杂陈,同时也觉得齐羽臻有点酷, 可以做到这样一分为二。
然后许游又问自己, 换做是她, 有本事做到么?
***
后来那一个多礼拜,许游再次体会到网络“放大镜”的力量, 以及人心的阴暗面。
生活里一件小事, 在网络上会被无限放大。
许游屏蔽了周盛的朋友圈和微博, 但周盛不知是用谁的号在偷窥,她每发一条状态,哪怕只是无关痛痒的一句话, 周盛都会立刻在自己的微博上隔空讽刺回来。
而和周盛奔现的女粉丝刘芯,也会立刻跟着转发、评论、点赞。
许游原本是不知道这些的,但架不住有热心同学截图给她,还替她打抱不平。
其实说白了,这些热心同学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巴不得他们双方掐起来,让他们有瓜可以吃。
到这一刻,许游除了好笑,真是找不到一句合适的形容。
她也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父亲前两年会感慨说,年纪越大,悟出道理越多,能说的话就越少了。
世界太大,语言太匮乏,无知的人总会高看自己,也很乐于表达,直到渐渐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少知,才学会了藏拙和沉默。
有些意思不必说,大家都懂,能说出来的,都是简化过的,反而是那些极端的,肆意散发恶意的语言,变得无处不在。
许游回顾高中生活,虽然也有不如意,也有郁闷,但比起现在算是太平、宁静的多,哪怕就是贺绯那些手段,放到现在都是小儿科。
大学,令她觉得太陌生了,有时候还会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