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英发现他眼神有些古怪,像是不认识她似的,柔声问:“法师,你怎么了?我去叫般若过来?”
昙摩罗伽置若罔闻,站起身,踏进温泉。
瑶英一脸茫然,看他自顾自泡进热汤去了,转身要走,他忽地抬起头,两道目光直直地望着她,大有她动一下,他立刻扑上来的架势。
她回头张望,花豹蹲在角落里,豹眼盯着她,眸光阴森。
瑶英站着不动了。
“法师?”
她又唤了一声。
昙摩罗伽没吭声,泡在温泉水中,脸上、身上不停淌下汗水,肌肉绷起,双眉紧皱,神情似痛苦,又似清醒,碧眸一眨不眨地看着她。
瑶英看一眼水下他的双腿,啊了一声,他腿上明显肿胀。
“法师犯病了?有药吗?我去叫般若!”
她转身,目光四下里睃巡,看到旁边石桌上堆了一堆药瓶,忙走过去。她以前照顾过他,找到熟悉的药瓶,闻了闻味道,自己咬开一丸尝了一下,倒了几枚在掌心,回到石台前,喂昙摩罗伽服药。
他咽下药丸,看着她的眼神格外冷漠,伸手握住她的手腕。
“法师?”
瑶英凑近了些,细看他的脸色。
下一瞬,他手上突然用力,她猝不及防,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摔进温泉池中,温热的池水涌过来,她身上的衣衫立马湿透,紧紧地贴在皮肤上。
瑶英呛得直咳嗽,抹去脸上水花,抬起头,对上他沉静的双眸。
他靠坐在池边,冷冷地看着她,揽在她腰上的双掌烙铁一样滚烫。
瑶英半天回不过神,凉风吹过,湿透的长发贴在鬓边脖子上,她不禁颤抖,发现自己躺在昙摩罗伽怀中,而他抱着她,仍是面无表情。
他赤着身子,她身上穿着湿透的衣衫,泉水滑腻,他发烫的掌心贴在她腰上,指腹和肌肤之间只隔了一层被打湿的衣衫。
瑶英呆呆地看着昙摩罗伽。
要不是他一脸平静,身上僵硬,眸底毫无波动,严肃得像一尊禅定的佛,她简直怀疑他是故意的。
她挣了几下,在水中掰开昙摩罗伽的手指。
他闷哼了一声,眉头紧皱。
束缚在腰间的力道骤然一松,瑶英赶紧退开,水花翻涌,他低低地说了一句什么。
瑶英凑近了些:“法师?”
“疼。”
他看着她,轻声道,脸上汗水滑落,眸光静如深井,看不出一丝痛苦的神情。
可他分明说了一个疼字。
白天和她说话的时候,他也在强忍疼痛吗?
瑶英哽住了。
……
水雾弥漫,月光从洞顶洒下。
昙摩罗伽抬头看着瑶英,眼神苍凉,像是在看一场幻梦。
他以为这是一场梦。
和之前的梦境一样,厉鬼化作她的模样,再次出现在他梦中,朝他娇笑,柔声唤他,坐进他怀中,柔软的双臂揽住他的脖子,微微用力,让他俯身。
从前,她会甜言蜜语,会娇媚婉转地娇嗔,会用无数柔媚手段引诱他,劝他停下修行之路。
他不为所动。
今天,月色如银,她看他的目光满是怜惜。
“法师,疼吗?”
幽香满怀,和泉水不一样的香软玉凉。
梦之所以为梦,正因为它是他心中所欲,是他的心魔。
昙摩罗伽对着梦境中的幻象,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轻声说:“疼。”
这是他第一次和幻象交谈。
幻象怔怔地看着他。
半晌后,她又问:“法师,我怎么做你会好受一点?”
昙摩罗伽凝望她许久。
幻象如此真实,一颦一笑,分外鲜活。
他道:“留下来,陪我。”
直面幻象,直面自己的欲,它才会消失。
下一刻,昙摩罗伽闭上眼睛,默念经文,等待幻象散去。
……
水声滴答滴答。
昙摩罗伽双眼紧闭,赤着的肩背上淌满汗水,纹丝不动。
瑶英从温泉池中爬出来,衣衫尽湿,瑟瑟发抖。
花豹趴在洞口处,黑暗中,豹眼似有磷光浮动,时不时发出一两声示威似的闷响。
瑶英抬头四顾,她分不清那些七拐八绕的暗道,这会儿天又黑了,密道里没有点灯,没人指引的话,她可能会迷路。
况且昙摩罗伽现在这副模样,她最好陪着他,等他清醒过来。
瑶英无奈地叹口气,随手抓起石桌上一件叠放整齐的袈裟展开拢在身上,走到石桌前,摸出打火石,费了半天劲儿才点燃木屑。
石洞里备有炭盆,看来昙摩罗伽经常在这里泡热泉。
火光腾起,她身上湿黏黏的难受,回头看一眼昙摩罗伽,他盘坐在池中,一点声息都没有。
她把火盆挪到角落里,躲在一块凸起的巨石后,脱下湿透的衣衫,披上袈裟,然后捡起昙摩罗伽刚才脱下的袈裟,架在火盆边烘烤。
炭火哔啵燃烧,她身上暖和过来,起身回到石台边,沾湿了一张帕子,按在昙摩罗伽的唇上,轻轻按压。
昙摩罗伽睁开双眼,碧眸直直地看着她。
柔软的指尖轻轻拂过他的唇。
瑶英朝他微笑,轻声问:“法师,有没有好受点?”
他沉默不语。
瑶英看他像是还没清醒,不问了,靠坐在石台边,时不时凑过去端详他的脸色,怕他晕过去。
一夜过去,头顶月华渐渐淡去,浅青曦光漏进石洞,罩下一地光斑。
泉水依然温热,昙摩罗伽调息毕,睁眼,目光扫过石台,蓦地凝定住。
几缕长发落进池中,发尾濡湿,纠缠在一块,湿漉漉的,发丝随水荡漾,轻柔地缠住了他的胳膊,扫过他赤着的胸膛。
他的视线顺着发丝往上移动。
漆黑柔亮的发顶,饱满光洁的额头,卷翘的长睫,雪腻的鼻尖,微微嘟着的唇,纤巧的下巴……少女趴在石台边,枕着胳膊,闭目酣睡,满头如墨长发披散开来,铺满半边石台。
她身上穿着一件宽大的僧衣,袖摆滑落,半边羊脂般的胳膊露在外面,臂上紧紧笼着一串温润清凉的菩提持珠。
这不是梦。
昙摩罗伽抬眸,昨夜梦中所见一一浮现在脑海中。
本该离开圣城的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一次次放她走,她偏偏一次次回来。
暗道深处,一阵脚步轻响。
毕娑的身影出现在洞口处,花豹听到脚步声,耸身上前,他扔出一块熟肉引开花豹,抬脚走进石洞,看清洞内情景,眼睛张大。
瑶英倚在石台旁,身上穿了一件明显过于宽大的僧衣,长发披散,双颊晕红,手臂上戴了一串佛珠。
昙摩罗伽坐在池中,赤着身子,垂眸看她,察觉到他的视线,抬眸瞥他一眼。
毕娑身上一个激灵,放下手里端着的托盘,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第140章 走了
瑶英醒过来的时候,洞中一片迷蒙,水汽氤氲。
她浑身僵硬酸疼,动一下似乎能听见骨节喀嚓喀嚓响,不禁呻吟了几声,试着一点一点挪动手臂。
胳膊刚抬起,肩膀碰到温热坚实的胸膛。
瑶英愣住,眼帘抬起。
昙摩罗伽盘坐在她身侧,身上穿着她放在火盆边烤干了的袈裟,手里拿了张帕子,正拈起她垂落在温泉水中湿漉漉的长发,一点一点绞干。
天光从洞顶漫进来,一室金辉浮动。
他沐浴在灿烂金光中,修长手指轻柔地为她理顺发丝,双眸低垂,神情虔诚,仿佛法会上立于高高的佛殿上,在万千信众的注目中宣讲经文,庄严,静穆。
凛然不可亵渎。
瑶英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僵立不动,脑中闪过他昨晚脱下袈裟后赤着身子的模样,忽然觉得一阵莫名的心虚,双颊发热。
昙摩罗伽没发觉她已经醒了,仍旧专注地执帕绞干湿发,骨节分明的手插在浓密乌黑的长发间轻轻拨弄,面容沉静,碧眸如水般澄澈。
石洞里沉水寂静,唯有她的长发和他腕上佛珠缠绕摩擦的细微轻响。
瑶英身上微微战栗,盯着他轮廓鲜明的侧脸看了一会儿,有些头晕目眩,轻声唤:“法师……”
话刚出口,她发觉嗓子又干又疼,像有一把烈火在里面灼烧。
她伏在石台上,低头咳嗽,下巴突然一点微凉,昙摩罗伽修长的手指拨开她的长发,抬起她的下巴。
他垂眸看她,眉头轻皱,撒开帕子,两指微曲,轻触她的脸颊后,飞快地收了回去。
瑶英哆嗦了一下,道:“一定是昨晚着凉了。”
昙摩罗伽目光往下,落定在她身上,她穿着他的灰色僧衣,衣襟袖摆松松垮垮,玲珑身姿若隐若现,一抹柔腻雪脯,绰约婀娜。
他挪开视线,作势要站起身,瑶英赶紧按住他的胳膊。
“法师,我没事。”
她摇摇沉重的脑袋,驱赶晕眩的感觉,凑上前看昙摩罗伽的腿:“法师先别起来走动,腿好点了吗?”
他面色苍白,腿好像还没恢复。
昙摩罗伽坐在她身侧,她这一靠近,正好整个人贴在他胸膛上,透过僧衣,肌肤的触感分外清晰,她身上柔软,似醍醐乳酪。
他往后退了些。
瑶英卷起他腿上袍角和裤腿,仔细地看了看他的腿,伸手轻轻按了两下,感觉比昨晚好了些,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抬起头。
“疼吗?”
她轻声问。
漫天晴光,风旛轻动。
昙摩罗伽目光平静,凝望瑶英半晌,摇摇头。
“无事。”
瑶英挑眉看他,他脸上神情淡然,实在看不出他这会儿是真的好多了还是在强撑。
对他这样病痛缠身的人来说,发病的痛苦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
昙摩罗伽还是站了起来,脊背挺直,温和又不容置疑地道:“你发热了,得服药,我送你出去。”
瑶英跟着站起身,一阵眩晕,双腿发软。石台爬满水汽,她踏出一步,脚底滑了一下,打了个晃。
手肘一紧,昙摩罗伽微凉的手握住了她的手臂。
“别摔着了。”
他淡淡地道。
瑶英嗯一声,顺势靠在他胳膊上,看了看身上的僧衣,环顾一圈,最后看向火盆旁自己昨晚脱下的衣衫。
“法师,等等,我得把僧衣换下来。”
她小声说。
昙摩罗伽顺着她的视线看去,没作声,扶着她走到角落里,让她靠着岩石,抬手一件一件取下已经晾干的衫裙,递给她,背过身去。
瑶英抱着衣裳走到岩石后。
昙摩罗伽立在山石旁,目不斜视。
背后窸窸窣窣响,她解开僧衣、穿上衫裙,织物摩擦、腰带落地的轻响断断续续透过朦胧的水雾传来。
昙摩罗伽望着洞壁,想起寺中后殿墙上那幅《降魔变》。
青春美貌的魔女以香涂身,搔首弄姿,妖娆万千,引诱佛陀,破坏他的修行。佛陀略施法力,千娇百媚的魔女顿时变成鹤发鸡皮的老妪,骷髅骨节,浑身囊肿,羞惭褪去。
他梦中的幻象也会化为枯骨。
可此刻,站在他身后的她不是幻象魔女。
幻象使出千般手段,不过是虚幻。
她站在那里,就是他的欲念。
“法师,我好了。”
瑶英轻声道,声音沙哑,伴随几声咳嗽。
昙摩罗伽回过神,转身。
瑶英抱着袈裟走了出来,脚步蹒跚,揉了揉眉心:“法师,我有点晕。”
昙摩罗伽一语不发,伸出胳膊。
瑶英熟门熟路地拽住他的袈裟袖子,靠在他身上。
出了石洞,瑶英下意识警惕地扫一眼夹道深处。
“阿狸出去了。”昙摩罗伽道,“它昨晚吓着你了?”
瑶英昏昏沉沉,手指紧紧攥着他的衣袖,点点头,说了她返回圣城的经过。
“昨天般若说有样要紧东西给我,我在院墙那边等着,无意间闯进阿狸的院子,它好像生气了,我想躲开它,不小心进了夹道……”
说到这里,瑶英抬眼看昙摩罗伽。
“摄政王以前带我走过密道,我转着转着,不知道怎么进了石洞。”
他平静地道:“定是般若疏忽了。”
瑶英收回视线,小声抱怨:“出去就把他叫来!看他到底有什么要紧东西要送给我,让我等了半天……还神神秘秘的,不许我带亲兵……”
大概是发热昏沉的缘故,她说话的语气不自觉流露出平时不多见的娇蛮。
昙摩罗伽眉间微动,垂眸。
她靠着他,漆黑发顶挨在他胳膊上,全然信赖。
前方是陡峭的石阶,他放慢步子,等瑶英跟上。
“昨晚冒犯公主了……”
瑶英摇摇头:“是我自己闯进来的,打搅了法师,法师不必介怀。法师放心,石洞热泉的事我绝不会透露出去。”
语气听起来满不在乎的样子。
昙摩罗伽不说话了。
夹道安静下来。
两人在幽暗中前行,四周静寂无声,呼吸缠绕。
走过一道道阶梯,前方渐渐有亮光漏下,快到出口了。
瑶英瞥昙摩罗伽一眼,道:“昨晚,法师说病中难受,想要有人陪着……”
昙摩罗伽眼皮都没眨一下,说:“病中胡话罢了,公主不必当真。”
瑶英眼珠转了转,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喔了一声,有气无力。
毕娑在密道出口的偏殿等着,听到脚步响,上前几步。
暗门打开,昙摩罗伽和李瑶英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毕娑飞快地打量两人几眼。
昙摩罗伽扶着瑶英走到毡帘后,道:“这里不会有人来,公主躺一会儿,我让人去煎药。”
瑶英头重脚轻,依言坐下,“我的亲兵在王寺外等着……”
“我派人去传话。别起来,先喝药。”
昙摩罗伽停顿了一下。
“你身子虚弱,还在服用医者的药丸……等好些了再走。”
跟进屋的毕娑听到这一句,默默叹息。
他说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却不知道他挽留的语气有多么柔和。
瑶英神色犹豫。
昙摩罗伽没有催促她。
她想了想,点点头。
昙摩罗伽没说话,转身出了偏殿,写了张药方,吩咐亲兵去熬药,站在前廊,负手而立,吹了一会儿风。
她终究要走,早走晚走都一样,拖延不会改变什么。
可是她点头时,他心中涟漪轻皱。
他走下长阶。
“叫般若过来。”
……
般若应召而来,见到偏殿里的瑶英,不等她说什么,先抱怨起来:“公主昨晚去哪了?我不是让公主等着的吗?叫我好找!我还以为公主等不及,出城去了。”
瑶英看他神情严肃,不像是在推脱责任,不提花豹的事,问:“你要送我什么?传话的人怎么说和缘觉有关?”
般若脸上发窘,瞧一眼左右,吞吞吐吐地道:“我知道公主要走……昨晚遣走其他人,准备悄悄把东西送给公主的,谁知道公主不见了!我怕别人撞见,只好把东西带回房去收着了。”
瑶英纳闷:“什么东西?为什么不能让别人看到?”
般若面红耳赤,瞪她一眼,语无伦次地道:“公主见到就知道了,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反正是公主很想要的东西……公主这次守卫圣城,功德无量,我才会偷偷把那东西拿出来送给公主……公主等着,我回房去拿。”
他掉头跑开,不一会儿,抱着一只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袱回到偏殿,机警地睃巡一圈,确认殿外没有其他人,这才小心翼翼地解开包袱。
一层又一层的包袱皮中间缓缓露出一只精巧宝匣。
般若把宝匣往瑶英跟前一推,烫手似的缩回手,一脸沉痛地道:“缘觉和我说过,公主很想要这尊铜佛。铜佛是从曼达公主那里搜出来的,多半不是什么正经东西……公主这一年来潜心修习,不该碰这些腌臜东西!不过佛子说过,人各有道,公主马上就要离开圣城了,不会入佛门,是红尘中人,公主喜欢这些,和旁人无干。公主以后不会回来了,我和缘觉跟公主相识一场,就把它送给公主,公主拿去收着吧。”
说完,他摆出一副凶狠表情,“公主切记洁身自好,把东西用在正道上,别像曼达公主那样。”
“还有,千万别告诉其他人东西是我和缘觉送的!”
瑶英嘴角抽了抽。
原来般若昨天特意让她在僻静处等着,就是为了这尊铜佛。
她看着宝匣,摇头失笑,门口一串急促的脚步踏响,亲兵不等通报,飞跑进屋。
“公主!小的找您一晚了!高昌那边送来的信!”
瑶英立刻起身,接过信,鼻尖陡然一酸,激动得双手直颤:她不会认错,这是李仲虔的字迹!
“备马!”
……
不一会儿,昙摩罗伽回到偏殿,手里端了一碗直冒热气的药。
毕娑守在殿前,看他回来,欲言又止。
昙摩罗伽扫他一眼,踏进殿中,拨开毡帘,望向长榻。
榻上空空如也,锦被掀开,一条束发的丝绦落在地毯上。
她走了。
昙摩罗伽走到长榻边,放下药碗。
毕娑站在门边,道:“王,公主刚刚离开,还没出城。”
昙摩罗伽沉默不语,捡起地毯上的丝绦,走出偏殿,立在栏杆前,遥望寺门的方向。
一轮红日东升,寺中大小错落的佛塔殿宇静静矗立,瓦顶折射出道道金光,几骑快马在出寺的长街上飞驰而过,直奔着城门而去,烟尘滚滚。
微风拂过,昙摩罗伽身上袈裟猎猎,缠绕在手中的丝绦被风吹起,忽地从他指间滑了出去。
朱红丝绦随风轻舞,飞出长廊。
昙摩罗伽抬起手。
丝绦早已飘远。
他一次次放她走,她一次次回来。
这一次,他挽留她,她答应多留几天。
不过是熬一碗药的工夫,眨眼间,人去楼空,如此仓促,甚至没有一句道别。
梦幻泡影,朝露电光,不外如是。
第141章 阿兄瘦了(补更,章节尾)
亲兵在王寺外等着瑶英,见她面色苍白,神思恍惚,担忧地道:“公主身体不适,要不要歇两天再走?”
瑶英手挽缰绳,看一眼天色,摇摇头:“不碍事,路上再吃药……阿兄走的是乌泉那条商道,我不放心,这就去沙城等着他。”
李仲虔可能走的所有路线她都派了亲兵去接应,通往乌泉的商道也有亲兵守着。原本这条路线不算危险,但是现在情势严峻,乌泉不属于王庭,也不属于高昌,没有王庭军队驻扎,谁也不知道北戎乱兵会不会经过乌泉。
王庭的军队现在一部分在莫毗多的率领下追击瓦罕可汗,其他分布在各个驻地,以防北戎人偷袭,堵截北戎逃兵。
中军主力则随苏丹古返回圣城,无论发生什么,中军近卫不能离开圣城太久,否则会被敌人趁虚而入,撒姆谷一役昙摩罗伽几乎派出了所有近卫军精锐,其实冒了很大的风险,假如世家贵族发现端倪,或是瓦罕可汗拖住了所有近卫军,朝中很可能生变。
要不是因为昙摩罗伽是佛子,曾几次打败瓦罕可汗,民间各种传说甚嚣尘上,当初他的决策不会那么容易地得到军中将领的支持。
所以,大战过后,他必须尽快撤回军队,出关稳定人心,处理朝政。
这种紧要关头,瑶英不便向王庭借兵,以后西军的事务要由她亲自料理,她早就该离开了。
回来,是因为担心海都阿陵攻破圣城,还因为想亲眼确认他安全。
圣城有惊无险,他很安全。
瑶英一提马缰,“走吧。”
亲兵不再相劝,簇拥着瑶英直奔沙城而去。
马不停蹄地出了城,连赶了几个时辰的路,眼看天色黑沉,几人在驿舍休息,正在井边打水,门外马蹄踏响,一骑快马追了上来,不等马停稳,马上骑士滚下马鞍,疾步上前,单膝跪在瑶英脚下。
“总算追上公主了!”
瑶英认出骑士是王寺近卫中的一人,名叫巴伊,霍然起身,诧异地问:“可是佛子出了什么事?”
巴伊摇摇头,抱拳道:“王命末将前来为公主送药,护送公主去沙城。公主走的时候留了口信,不过没说走哪条路,末将问了守城的兵丁才打听到公主走这条驿路。”
瑶英一怔。
巴伊从袖中掏出药方和一枚瓷瓶,道:“王说,公主服用医者的药丸期间,吃其他药会有相克,所以风寒发热也得谨慎用药,不能和平时一样吃药,不然会损伤身体。药方是王亲自开的,药是寺中僧医配的,请公主记得服用,勿要轻忽。”
瑶英接过药方细看,确实是昙摩罗伽的笔迹,可能是怕她要在路上经过的市镇抓药,药方写了好几份,梵文、汉文、粟特语、波斯语的都有。
夜风拂过,漫天繁星,庭中满架繁茂的葡萄藤,亲兵围坐在火炉旁烤馕饼,暗夜中一缕缕清香弥漫。
瑶英握着瓷瓶,想起昙摩罗伽为她擦拭湿发的样子,庄严肃穆,虔诚慈悲,不像是在绞干头发,更像是在进行一种严肃的仪式。
以至于她脑子里刚刚冒出的一点疑惑顷刻间消散得一干二净。
他对她一直都这么细致关怀,没有其他心思。
亲兵端着一碗滚热的羊汤走到瑶英身边,“公主,您昨天说要回城问佛子一句话,问了吗?”
瑶英回过神,接过羊汤,收起瓷瓶,笑了笑,“算是问过了……”
她本来不想问,觉得没必要,出了城以后,犹豫再三,决定还是回寺当面问他,正好般若请她回去,她就回去了。
昙摩罗伽否决得很干脆,语调清冷,没有一丝异样。
她想多了。
瑶英一口一口抿着鲜醇的羊汤,摇摇头,把脑子里纷乱的思绪一股脑按进最深处。
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第二天,一行人继续赶路。
瑶英还病着,亲兵想要放慢速度,她急着见李仲虔,吃了药仍然坚持赶路,亲兵知道劝了没用,只得罢了。
这般星夜奔驰,几日后终于抵达沙城,瑶英翻身下马,直奔城中驿馆。
驿馆里挤满各国使者,她转了一圈,找到高昌使者住的地方,“卫国公呢?”
高昌使者茫然地回答说:“公主,卫国公不在此处。我们奉命在此接应,一直没见到卫国公,卫国公可能还在路上。”
瑶英心头不由一紧,“还没到?”
李仲虔的信是出发的时候匆匆写下的,信上说他会来接她,叮嘱她在王庭等着,千万别去其他地方。
她接到信,从圣城动身,来到沙城,按脚程算,这时候他应该已经到沙城了!
瑶英找来舆图,皱眉看了一会儿,让使者拿出文书、符节等物,找到沙城驻军所在。
兵卒带着瑶英去军部大堂。
瑶英环顾一周,眉头轻蹙,营盘里气氛压抑,风声鹤唳,士兵行色匆匆,弓弩车全都推上了城墙,威风凛然,一派厉兵秣马的景象,守军似乎随时要出战。
王庭军队正在追击北戎残部,现在谁敢攻打王庭?
守将“认识”毕娑的幕僚巴彦公子,但不认识女装的瑶英,看她拿出符节,知道她是传说中纠缠佛子的汉地公主,先轻蔑打量她几眼,说话语气倒还算客气:“公主来的不是时候,最近沙城外逃亡的流民越来越多,城中可能要戒严,我不能派兵帮公主找人。”
瑶英道:“不敢劳烦将军帮我寻人,我有一事不解,想请将军为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