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远去,路边人烟稀少,长长的垣墙横亘在起伏的山岩上,瑶英从思索中回过神,发现周围已经看不见市坊那一排排的二层楼房。
她转头问缘觉:“这是去哪里?”
拿到供词,她准备直接回王寺。
缘觉回答说:“去沙园。”
“沙园是什么地方?”
缘觉卖关子:“公主去了就知道了。”
瑶英挑了挑眉。
缘觉让几个王庭亲卫先回王寺报信,带着瑶英继续往北,骑马攀上高高的土崖,来到一处峭壁前,峭壁上有一块平整的土台,白雪皑皑,风声呼啸。
瑶英裹紧氅衣,冷得直打哆嗦。
缘觉指了指土崖下的山谷:“公主,您看,那里就是沙园。”
瑶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崖下有河流经过,如今河面还结有厚厚的冰层,河畔一大片开阔平缓的雪原,其间散布着许多起伏连绵、排列整齐的圆锥形小石堆。
“那是什么?”
缘觉道:“那些是鹰墩,老鹰只在悬崖峭壁间筑巢,不易驯养。这些是可以让雏鹰歇翅、瞭望的石墩,现在鹰还没归巢,傍晚的时候,这些鹰墩上会落满雏鹰。”
瑶英面露向往之色。
缘觉接着道:“公主,沙园是王庭近卫军驯养信鹰、猎鹰的地方,整个葱岭南北,最好的信鹰和猎鹰都在这里。”
他停顿下来,看着瑶英。
“您可以挑选一只鹰。”
瑶英瞪大了眸子。
……
半个时辰后,瑶英带着一只鹰回到王寺。
一路上她紧紧攥着脚绊,生怕一不小心把自己选的鹰给放跑了。
她正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和杨迁、尉迟达摩传递消息,有了这只信鹰,正好可以解决困扰她的难题。
缘觉哭笑不得,道:“公主,您放心,沙园的鹰训练有素,就算你松开脚绊,它也会飞回来的。”
瑶英想了想,还是不敢松开抓着脚绊的手指,摸摸鹰的翅膀,小声道:“万一这只鹰不喜欢我,真飞走了怎么办?”
她的表情很认真。
缘觉一愣,发现她是真的在担忧,不由得哈哈大笑。
瑶英知道他在笑话自己,嘴角轻翘,跟着微笑,喂肩膀上的鹰吃了块肉干。
这只鹰是她自己选的,羽毛深黑,泛着墨色光泽,双翅上各有一抹金黄软毛,翅底雪白,张开翅膀时,尖爪利喙,威风凛凛。
缘觉带她去挑选信鹰时,她一眼就挑中了这只。
几人从由近卫军把守的侧门回到王寺,瑶英肩膀上的鹰引来不少人的注目。
近卫领着瑶英和缘觉去见昙摩罗伽。
一道高大的身影在长廊前徘徊,看到瑶英,迎了上来,目光落到她肩头的黑鹰上,怔了怔。
“阿史那将军!”
瑶英加快脚步,笑着迎上去,让他看自己选的鹰。
“多谢将军慷慨赠鹰。”
瑶英笑着道,缘觉和她说了,圣城的沙园和兽园都由毕娑管辖,这只鹰是毕娑送她的。
阿史那毕娑一脸茫然。
缘觉站在瑶英身后,指指鹰,又指指头顶,做了个双手合十的动作,不停对毕娑使眼色,眼皮直眨,差点翻出眼白。
王吩咐过,不必告诉公主鹰是他送的。
毕娑双眼微眯,明白过来,嘴角勾起,笑道:“公主喜欢就好。”
前廊下设有鹰架,瑶英把黑鹰放上去,系好脚绊,喂它吃肉干。
阿史那毕娑站在她身旁,伸手逗弄黑鹰,刚抬起胳膊,唉哟了一声。
瑶英瞥他一眼,看他不像是在装模作样,关切地问:“我听缘觉说将军前些天受伤了,将军现在可好些了?”
毕娑笑着拍拍胳膊:“不小心蹭破了点皮,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他抬起另一只手摸了摸黑鹰。
“公主为它起名字了吗?”
瑶英指指鹰翅上那一抹耀眼的金黄,笑道:“起了,就叫金将军。”
毕娑失笑,还以为公主会取个“追风”、“凌云”之类的雅名。
瑶英想起一事,问:“法师的鹰叫什么?”
她好像从来没听过昙摩罗伽出声唤他的苍鹰。
毕娑答道:“王没给苍鹰起名字,不过中军近卫军和王庭百姓私底下都叫它迦楼罗。”
瑶英轻笑,迦楼罗是传说中的众鸟之王,昙摩罗伽的苍鹰在百姓眼中就是神鸟。
两人说着话,前院忽然传来一片吵嚷声,僧兵在和什么人纠缠,脚步声杂乱。
争吵声越来越大,一个近卫快步穿过长廊,面色凝重。
毕娑叫住他,“谁在外面吵嚷?”
近卫小跑到他身边,耳语几句。
毕娑神色微变,皱了皱眉头,看一眼瑶英。
“公主,您先去偏殿坐坐,王有要事处理。”
他示意缘觉带瑶英离开。
瑶英没有多问,立刻带着黑鹰退出去。
她刚刚转过长廊,廊道另一头涌来一大群人,看他们的服色,似乎都是王公贵族。
毕娑朝那些人迎了上去,小声询问了几句什么。
那些人脸上神情激动,顾不上和他细说,一叠声地道:“王呢?我们要见王!”
“谁都别拦我!”
“事不宜迟,只等王一声令下!”
“王是不是怕了?苏丹古死了,王就龟缩不出?”
毕娑拦不住众人,脸色阴沉。
一伙人涌上前,掀开毡帘,争先恐后地钻进正厅。
长廊里的僧兵没有上前阻止。
瑶英收回视线,随缘觉去了偏殿。
偏殿和正厅隔了一座院子,墙壁是坚固厚实的几层石墙,不过坐在屋中火炉旁烤火的瑶英还是能听见正厅那边传来的吵嚷声。
整整半个时辰,争吵、怒骂、大吼声穿过院墙,回荡在空阔的庭院中。
缘觉一脸担忧,时不时站起身走到门外探看。
瑶英看他心神不宁,道:“我在这里等着,哪里也不去,你去佛子那边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缘觉摇摇头:“王要我护卫公主,没有王的命令,我不能离开公主。”
他一脸紧张,手里揣着佩刀,在屋里来回走动,走了不知道有多少圈,吵嚷声慢慢停息下来。
半晌后,门上一阵叩响。
带刀僧兵走进屋,朝瑶英示意:“文昭公主,阿史那将军请您过去。”
第100章 迦楼罗(修别字)
王公大臣已经离开了,长廊里空无一人。
僧兵拂开毡帐,示意瑶英进去。
瑶英进殿,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帐中铺设地毯,脚踩上去,绵软无声。
毕娑在毡帘下等着她,摩拳擦掌,脸上神情隐隐兴奋。
瑶英疑惑地问:“出什么事了?”
毕娑笑道:“北戎乱了!”
瑶英惊讶地抬起头,手指轻颤,心口砰砰直跳。
海都阿陵还是发动叛乱了?
毕娑边引着瑶英往里走,边小声道:“今天早上收到的消息,北戎可汗移帐斡鲁朵了。”
瑶英抿了抿唇。
斡鲁朵在突厥语里是宫帐的意思,此前瓦罕可汗曾将一座土城命名为斡鲁朵,那只是个养牛马的地方,远远比不上伊州。可汗的营帐在哪里,哪里就是北戎牙庭,瓦罕可汗为什么突然移帐?
毕娑两眼放光,抑制不住兴奋之情:“据说海都阿陵回到伊州,重伤了瓦罕可汗,取代瓦罕可汗成为新可汗,所以瓦罕可汗才会逃去斡鲁朵!”
海都阿陵回到北戎后,北戎王室肯定要爆发一场动乱,手足相残,同室操戈,轻则两败俱伤,重则分崩离析。
然而北戎这段时日异常平静,没有一点风声传出来,王庭不断派出斥候,什么都打听不到。毕娑急不可耐,要不是昙摩罗伽不允许,他恨不能亲自去北戎走一趟。
现在消息传回,海都阿陵和诸位王子刀兵相向,不知道死伤了多少人,瓦罕可汗身受重伤,已经仓皇逃向斡鲁朵,北戎贵族推举海都阿陵成为新可汗。
毕娑幸灾乐祸:北戎生乱,王庭的机会来了。
瑶英眼珠转了转,问:“那方才贵国大臣为何事争吵?”
假如真有这么简单,那些大臣为什么会扯着嗓子怒吼大骂?
毕娑肩膀耷拉,笑容凝结在嘴角,眉头轻皱,道:“王不允许大臣出兵攻打北戎。”
北戎生乱的消息传回王庭,大臣顾不上苏丹古的“丧事”,主动请战,昙摩罗伽驳回了。大臣不满,揎拳掳袖,拍长案抽佩刀,要求立刻发兵攻打北戎,昙摩罗伽坚决不允,大臣暴跳如雷,吵来吵去,昙摩罗伽不为所动,大臣气得拂袖而去。
瑶英恍然大悟,难怪刚才隐约听见有人斥责昙摩罗伽胆小如鼠,懦弱怕事。
转过屏风,熏炉前青烟袅袅,一股淡淡的清芬慢慢溢开。
堂中静悄悄的,只有笔尖在羊皮纸上摩擦的窸窸窣窣声响,昙摩罗伽正低头伏案书写,一身宽大的绛赤色袈裟,天光漫进毡帐,袈裟上隐隐有光晕潋滟,衬得他身形瘦削,眉眼深邃,周身似有佛光笼罩。
刚才大臣们骂街般的争吵怒吼声仿佛只是瑶英的错觉。
听到脚步声,昙摩罗伽手上动作没停,等默写完一整句经文,放下笔,示意瑶英和毕娑落座。
瑶英走近了些,跪坐在长案前,递上北戎使团的供词。
昙摩罗伽接了过去。
瑶英的视线落到他手腕上笼着的那串菩提持珠上,这串持珠看上去样式平常,远看色泽黯淡,像是老旧之物,近看才能看出每一粒菩提子是淡淡的灰白色,圆润清冷,恍如月华盈聚。
昙摩罗伽看完供词,递给毕娑。
毕娑一目十行地看完,冷笑:“这次北戎使团鬼鬼祟祟,果然没安好心,先把人扣下,看北戎那边怎么解释。”
从供词上看,义庆长公主让朱绿芸劝说瑶英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从瑶英这里入手接近王寺,寻找谋害昙摩罗伽的机会。
毕娑小声以部落语言咒骂了几句,放下供词,抬头直视昙摩罗伽。
“王,既然北戎乱了,还想派人刺杀您,我们为什么不趁机攻打北戎?”
昙摩罗伽没有回答他,反问:“沙城那边有没有探查到什么异动?”
毕娑摇摇头,道:“北戎最近没有骚扰沙城守将,之前我以为是大雪冰封,北戎粮草筹措困难,骑兵无法深入戈壁的缘故,现在看来,一定是因为北戎乱成一团,所以他们的骑兵才会这么安分!”
昙摩罗伽沉默不语,眼神示意角落里的近卫取来沙盘。
瑶英立即起身,正要退下去,一道目光扫向她。
昙摩罗伽看着她,摇了摇头。
瑶英和他对视,心里一阵纳闷,他们讨论的是王庭的调兵之事,她不是应该回避吗?
昙摩罗伽示意她看长案上的沙盘。
瑶英只得又坐回去,认出沙盘上以流沙石砾堆垒出的大致是葱岭、天山南北的地貌,北边只有一片平整的黄沙,没有任何标记,可能代表王庭和附属于王庭的大小部落,南边地形清晰明了,从西向东依次是疏勒、龟兹、焉耆、高昌、伊州,朱绿芸是从伊州来的,伊州是北戎现在的牙帐所在。
沙盘没有透露王庭的讯息。
瑶英心里熨帖,昙摩罗伽心细,不会把她置于尴尬的境地。
一旁的毕娑急得抓耳挠腮,盯着沙盘看了半天,问:“王在担忧什么?”
昙摩罗伽不慌不忙,拿出几张羊皮纸:“这些都是从北戎斥候那里截获的。”
毕娑接过羊皮纸,扫了几眼,面露喜色。
瑶英从他手中拿走羊皮纸,看完以后,双眉轻拧。
这些是从北戎发出的求救信,信是北戎几位王子所写,从称呼来看信分别是送给高昌、龟兹等地的北戎公主和北漠的部落酋长的,王子请求他们发兵援救瓦罕可汗。
“消息不假,海都阿陵真反了!”
毕娑大喜,随即疑惑:既然罗伽截获到这些求救信,证实了斥候的情报,为什么还不敢发兵?
瑶英和他的反应截然不同,她一声不吭,若有所思。
毕娑咬了咬牙,道:“王,从这些信来看,海都阿陵刺杀瓦罕可汗确凿无疑。北戎绝不会无缘无故仓促移帐!他们一定混乱不堪,现在正是攻打他们的好时机!请王允许我领兵出战!”
毕娑满脸都是跃跃欲试。
昙摩罗伽面色平静:“假如这些信是假的呢?”
毕娑浑身一震,张大了嘴巴,双手直抖。
昙摩罗伽修长的手指点点沙盘:“伊州通向草原,瓦罕可汗从北漠起家,往东逃,他可以收拢溃兵和草原部落,重新夺回汗位。”
“你看看斡鲁朵在伊州的哪个方向,离哪里近。”
毕娑细看沙盘,喃喃地道:“斡鲁朵在西北方,离王庭东边的驻兵近……”
所以大臣才会心痒难耐,离得太近了,只要发兵就能围困落难的瓦罕可汗,谁能忍住这个诱惑?
昙摩罗伽转向瑶英,轻声问:“公主了解海都阿陵,公主认为瓦罕可汗和海都阿陵孰胜孰负?此刻执掌北戎的是瓦罕可汗,还是海都阿陵?”
瑶英迟疑了一下。
昙摩罗伽道:“公主但说无妨,不必顾忌。”
他语调温和,一双碧眸静静地看着她,像尊佛似的。
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却让她觉得安心。
瑶英看着他,慢慢放松下来,想了想,如实道出自己所想:“依我之见,假如赢的人是海都阿陵,他会一鼓作气,马上攻打王庭。所以,现在执掌北戎的多半还是瓦罕可汗。”
旁边的毕娑皱了皱眉,慢慢冷静下来,问:“公主为什么这么肯定?”
瑶英缓缓地道:“其一,海都阿陵不是北戎血脉,假如他真的成了新可汗,当务之急是立下战功,转移矛盾,否则他无法服众,即使准备不足,他也必须拉开攻打骚扰王庭的架势,威慑其他竞争者。”
海都阿陵认为最好的立威方式就是打败老可汗的劲敌,所以书里他在成为新可汗后亲自领兵攻打王庭。
“其二,海都阿陵此人自负狂傲,野心勃勃,一旦成功夺取汗位,必定昭告天下,厉兵秣马,追杀老可汗的子孙,为征伐做准备,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些只是我的猜测。”瑶英道,“最奇怪的是,摄政王已死的消息应该传到北戎了,海都阿陵为什么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毕娑一呆,脸上掠过一丝尴尬之色,他知道苏丹古还“活着”,所以差点忘了这茬。
瓦罕可汗为人谨慎,和昙摩罗伽交手时更是瞻前顾后,北戎贵族满腹牢骚,抱怨他年老不中用,被昙摩罗迦吓掉了胆气。
如果瓦罕可汗真死了,沉不住气的北戎贵族必定大举进攻王庭。
现在圣城局势紧张,各地驻兵都在往圣城回撤,是攻打的大好时机,假如海都阿陵是新可汗,早就率领北戎贵族带兵打过来了,可是这些天沙城并没有战报传回圣城。
瓦罕可汗并没有失势。
毕娑从狂热中缓过神,想到刚才大臣们群情激愤的样子,心惊肉跳,冷汗涔涔。
要是真的贸然发兵,他们怎么可能是瓦罕可汗的对手?
毕娑手指摩挲下巴,一脸不敢置信:“难道说这一切都是北戎设下的陷阱?他们故意露出破绽,引诱王庭发兵攻打,然后瓮中捉鳖?”
瑶英眼皮直跳,小声说:“必须尽快通知尉迟国主,他们不知道其中有诈,可能会出兵。”
尉迟达摩对曾经领兵羞辱他的瓦罕可汗可谓恨之入骨。
昙摩罗伽淡淡地道:“信已经发出去了。”
语气平静,从容不迫。
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瑶英呆了一呆,和毕娑对视一眼,两人脑子里同时闪过一道电光。
这几天昙摩罗伽的隐忍退让并不完全是为了麻痹大臣,他也在试探北戎的反应,以推测北戎到底有没有生乱!
毕娑后知后觉,张大嘴巴:“王,您让我时刻派人盯着沙城,就是在等北戎的消息?您从一开始就知道北戎不会乱?”
昙摩罗伽微微颔首:“瓦罕可汗不可小觑。”
瑶英心头震动。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战争不单单是战场上的搏杀。
昙摩罗伽从十三岁开始就和瓦罕可汗打交道,在外人看来,他和瓦罕可汗好像只打了几场大仗就分出胜负了,没有人知道每一场战事背后需要他付出多少心血。
他和瓦罕可汗的交锋不止是战场上的针锋相对,还是一场持之以恒、持续十多年的心理博弈。
瓦罕可汗之所以畏惧昙摩罗伽,不仅仅是因为在战场上输给了初出矛头的他,还因为这些年他始终坚定从容,化解了战场之外的一个个危机,而老可汗在战败中失去了信心,变得疑神疑鬼。
不止战场上刀光剑影,昙摩罗伽还要应对世家贵族的刁难,平衡朝堂,让治下百姓吃饱穿暖……每一个指令都是他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而每一个小小的决定都可能影响整个战局。
就像这一次,瓦罕可汗和他之间又进行了一场无形的战争。
两人的一个决定,就是数千人的生死。
可以想见,昙摩罗伽背负了多少压力。
十年如一日地这样熬下来,难怪他身体不好。
瑶英默默叹息。
一旁的毕娑心脏狂跳,慢慢冷静下来。
他一心想着速战速决,解决朝中的那些蠹虫,打败一直觊觎王庭的北戎,罗伽比他考虑的要更多更长远,高昌之行在他看来是帮文昭公主一个忙,对罗伽来说则是整个布局中小小的一环,罗伽要顾及的东西太多了。
毕娑长长地吐了口气,认真思索片刻,道:“不过这不像瓦罕可汗的作风。”
昙摩罗伽道:“是谁的作风不重要。”
重要的是王庭不能上当。
毕娑心头霎时敞亮,点点头。
君臣二人达成默契。
毕娑看一眼瑶英,欲言又止。
瑶英笑了笑,起身告退出去。
毕娑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毡帘后,问:“王,您为什么不对大臣说出实情?”
昙摩罗伽看向他刚才书写的经文,“还不到时候。”
刚才那几个大臣的抱怨言犹在耳,毕娑脸色凝重,看来罗伽打算这次先解决内忧,再去应对外患。
这和以前不一样。
“王真的下定决心了?”
毕娑轻声问。
僧兵撤走沙盘,昙摩罗伽继续默写经文,下笔动作优雅,字迹优美。
“这些问题总要有人解决。”
毕娑半晌无言。
罗伽明知结果是什么,依然选择做那个注定被憎恨的恶人,只为让王庭能够长久安宁。
毕娑闭了闭眼睛。
“鹰是王送给文昭公主的,王为什么要缘觉说是我送的?”
这一句问出,殿中安静了片刻。
昙摩罗伽书写的动作依然流畅,双眸微垂,道:“因为没有区别,鹰是王庭赠予公主的。”
毕娑细看他的脸色,沉吟不语。
这时,殿外响起一阵惊呼声。
近卫焦急地呼喊:“文昭公主!快躲开!”
有女子的呼痛声传来。
毕娑一惊,猛地站起身,朝昙摩罗伽匆匆行了个礼,冲出厅堂。
廊下人影晃动,近卫和僧兵手执长枪挤成一团,朝着角落的鹰架扑过去,一只矫健的苍鹰张开双翅,不停俯冲而下,尖利的鸟喙狠狠地啄向另一只黑鹰。
黑鹰的体型还没有苍鹰的一半,没有做出迎击的动作,瑶英站在两只鹰当中,手忙脚乱,眼看黑鹰被啄得直叫唤,将黑鹰揽进怀里,转身背对着苍鹰,小心闪躲。
周围的亲兵不敢伤着苍鹰,大声呼喊吸引它的注意。
苍鹰眼神锐利,直勾勾地盯准瑶英怀中的黑鹰,翅膀张开,如一团蓄满雷电的黑云,再次扑了过去,利爪如钩。
瑶英抱紧黑鹰。
毕娑眉头紧拧,抢身上前,转眼间已经扑到瑶英跟前。
“迦楼罗!”
殿门口处,一声清冷的呵斥。
昙摩罗伽站在毡帘下,袈裟被风吹起,衣袍猎猎。
苍鹰身形一凝。
近卫立即上前,双手往前一扑,紧紧抓住突然发狂的苍鹰,抱着离开。
毕娑回头,拉起瑶英的手,卷起她的衣袖,“没抓伤吧?”
苍鹰的爪子能一爪刺穿猎物的胸膛,刚才她被苍鹰抓了好几下,一定伤着了。
瑶英飞快收回自己的手,笑了笑,“没事,我穿的厚,没抓着。”
毕娑动作一顿。
瑶英低头安抚黑鹰,黑鹰被苍鹰啄了好几下,受了不小的惊吓。
她仔细查看,发现黑鹰身上没有伤口,只掉了一些羽毛,松了口气,道:“原来佛子的鹰真的叫迦楼罗。”
毕娑顿时哭笑不得,以为她一开口会斥骂苍鹰,没想到她居然说出这句话,随即心中一动,抬起头,朝门口看去。
毡帘放下,昙摩罗伽已经转身进去了。
第101章 继任
黑鹰金将军缩在瑶英怀里,瑟瑟发抖,眼神呆滞。
瑶英心疼地摸摸金将军,抬头看着廊下的鹰架,神情疑惑:王寺一面临着陡峭的山崖,崖上是老鹰筑巢之地,常有信鹰徘徊于王寺,为昙摩罗伽传递消息,所以寺中很多院落都有鹰架,供信鹰瞭望、休憩,苍鹰从来没有欺负过其他信鹰,为什么突然发狂,追着金将军撕咬?
一旁的阿史那毕娑扫一眼地上零落的鸟羽,道:“我送公主回去。”
瑶英回过神,摇了摇头:“近卫送我就行了,将军和佛子有要事相商,不用麻烦将军。”
她朝毕娑一笑,抱着金将军离开。
毕娑站在原地,目送她的背影远去,出了一会儿神。
瑶英刚刚转出长廊,身后一阵脚步踏响,缘觉追了上来,手里拿了一只贴金箔的蚌盒。
“公主,迦楼罗乱发脾气,抓伤了您,您别生它的气。这只蚌盒您收着,以前般若照顾迦楼罗,被它抓伤,就是涂这个药好的。”
瑶英谢过他,接过蚌盒,道:“不碍事,迦楼罗没见过金将军,可能是吓着了,以后我不带金将军过来。”
或许苍鹰有领地意识,看到陌生的鹰出现在王寺,才会攻击黑鹰。
“您不生气就好。”
缘觉挠了挠头皮,送瑶英回院落。
下了石阶,绕过白雪覆盖的佛塔林,迎面一个僧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见了缘觉,压低声音道:“赤玛公主往这边来了。”
缘觉脚步一顿,看一眼瑶英,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
瑶英问:“有没有其他回院子的路?”
赤玛公主肯定是来见昙摩罗伽的,昙摩一氏几乎被张氏灭门,只有姐弟俩活了下来,这位公主向来憎恨汉人,她还是避开为好。
缘觉松了口气,“公主随我来。”
他带着瑶英拐进一条狭窄逼仄的夹道里,小声道:“多谢公主体谅。”
瑶英笑了笑,示意无事。
王庭人仇视汉人,王庭贵族尤甚。她平时和王庭贵族来往不多,没有遭到什么刁难,不过仍然可以从缘觉、般若这些人的交谈中窥见昙摩罗伽对她的维护引来了不少非议。
她已经给昙摩罗伽添了不少麻烦,现在王庭内忧外患,他殚精竭虑,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她不想再因为这些小摩擦让他左右为难。
……
瑶英和缘觉刚刚离开,赤玛公主快步走进佛塔林,不顾僧兵的劝阻,直入正殿。
近卫进去通报,毕娑大惊,三步并作两步奔出正殿,拦住赤玛公主。
“王政务繁忙,你来做什么?”
赤玛公主抬起头,目光严厉:“我来做什么?我来为你讨一个公道!”
毕娑脸色沉了下来。
赤玛公主怒道:“苏丹古已死,你就是最好的摄政王人选,罗伽若是早些立你为摄政王,朝中也不会乱成这样!他迟迟不立新摄政王,现在薛家、康家、安家、孟家全都闹起来了,左军、右军、前军由世家把持,他们动了心思,他们手里的四军也跟着躁动,圣城已经被重重包围,薛家的人随时可以闯进王寺!”
“现在城中人心惶惶,连我府中的奴仆都说他已经再次被世家架空,他为什么还拖着不立你为摄政王?你是中军都统,为他出生入死,对他忠心耿耿,是摄政王的不二之选!他非要等四军冲进王寺才舍得放权给你吗?”
毕娑眉心直跳,抓住赤玛公主的肩膀,压低声音道:“王有他的打算,你别扰乱他的计划!”
赤玛公主看着他,神色失望而恼怒,“我都是为了你!”
毕娑面色冷厉,沉声道:“你不知道内情,别插手朝政。”
“什么内情?”赤玛公主挣开毕娑的手,继续往里走,“我只知道现在情势危急,迫在眉睫,四军要打进王寺了!你去城墙上看一看,城外雪原上密密麻麻,全是四军营帐,圣城方圆一百里的驿道已经插满他们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