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笑了下,依旧映得天光骤黯,“盛小姐,好久不见,我就先走一步了。”

说完,她便姿态清冷的转身,而婷婷匆匆看了陆风扬一眼,终是一扭身追着她母亲走了。

陆风扬叹了口气,没有再拦。

待到她们母女走远了,陆风扬看了看亦笙,虽见她面色平静,却到底担心她误会了,其实,也不尽然是误会。

他想了想,择言开口道:“亦笙,我和黛云与大哥都是自小就认得的,那个时候他家里出了事情,也还没遇到他义父,一开始是为了抢吃的打了起来,后来也正应了不打不相识的老话。”

这段过往,薄聿铮亦是有向她提过的,只是并没有刻意提到江黛云,所以,她今天骤然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能说毫不意外的,只不过,她却没有把这种意外表现出来,她只是微微笑了下,“谁打赢了?”

陆风扬笑了起来,“自然是他,不然就该他叫我大哥了。”

停了片刻,他又再开口,“那个时候我们过得惨兮兮,去当苦力,去打架抢吃的,冬天天冷了买不起棉被,就挤在一处睡,彼此取暖。黛云是唯一的女孩子,所以大家都照顾着她,可她从小时候开始,就只肯听大哥一个人的话,到了现在也还是一样。

见亦笙不做声,陆风扬便又笑了笑,“你别误会,我和你说这些,只是想要告诉你,如果大哥对黛云有什么心思,他们早就在一起了,可是一直都是黛云在一厢情愿,大哥不过是把她当做妹妹,从来没有变过,只有你才是他真正喜欢的人——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待哪个女人像待你这样的,之前我还以为他不会对任何人动心......”

他正说着,客厅当中的电话却响了,他正好在边上,于是便没有再说下去,顺手就接起了电话。

说了没几句,他的脸色却变得有些奇怪,迟疑了片刻,还是把电话递给了亦笙,找你的。”

下卷 第四十二回

“…你们抗战的枪声一打响,海内海外,男女老少都觉得出了一口气,亿万同胞声援你们,支持你 们…”

亦笙看着前方,瑟瑟寒风当中那个温和而坚强的女性,她的声音,一字一句仿若都带着一种无比 强大的力量,盖过了周围呼啸的北风和未曾停歇过的子弹与枪炮声。

亦笙身边,站着的是这个国家另一位卓越的女士,她曾经为她与薄聿铮证过婚,素日也不乏往来 ,因此待她向来亲厚。

廖夫人一面看着前方正对士兵们演说的孙夫人,一面微笑,“前方战士在抗日守土,我们也该做 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庆龄说要到前线慰问军士,我很赞同,又想着你或许也在上海,这才叫人去寻了 你的住址的,人多些总是更能给她们以鼓舞…”

她正说着,前方孙夫人的演讲恰好完成,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她走向她们,换廖夫人走上前去。

孙夫人走到亦笙身边,温和开口,“一会儿,你也上去和他们说上几句。”

亦笙虽不怯场,却是觉得以自己的资历和年纪,如何能同这两位夫人相提并论,更何况就连自己的丈夫都不公开出面指挥这场战事,那她就更不能做这样张扬的事,于是摇头婉言推辞。

孙夫人却如同了解她所想的一样,微笑着又道:“没有关系,这里没有记者,你是薄将军的夫人 ,你对他们说的话,比任何人都更能让他们信服和感到鼓舞。”

只是鼓动军心的简短言辞,惟情真激昂,并不需要长篇大论,于是在同样热切的掌声当中,廖夫 人也完成了她的演说,孙夫人于是对亦笙微微一笑,“去吧。”

她的微笑当中蕴着鼓励和期待,亦笙于是没有再强作推辞,一步一步走到前面,看着战士们那一 双双质朴热切的眼睛,那一张张通红的面孔和一团团呼出的白气,说一点儿也不激动、不紧张,那是 不可能的。

她虽然随着薄聿铮没少见过大场面,但那大多都是在和平时期,大多都是社交场合,面对此情此 景,还是她人生当中的第一次。

“将士们,”她暗自做了个深呼吸,然后微笑着,缓缓开口,“我的家就在上海,开战的那天晚 上,当第一声枪响的时候,我很害怕,坐着汽车来这里的时候,听着炮声越来越近,我也很害怕,可 是现在,看着你们,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了——有那么多的战士,齐心协力,不畏生死的守卫上海, 守卫我们的国家,日本人又怎么可能打得进来?我又还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她心里清楚,自己的年经太轻,资历太浅,如果是孙、廖两位夫人那样说救国图存的大道理,恐 怕难以服众,于是便选择了这样平易真切的说话方式。

台下的官兵们,眼中仿佛都有某种豪情被慢慢点燃,除了为国而战,他们为的,也是保护千千万 万个像眼前这位夫人一样娇弱美丽的同胞女子。

“我的丈夫,他也在你们当中,我看不见他,可是我知道,他在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着我,保护着 这座城市,保护着我们的国家,就像你们一样!”

其实来的时候,她心底那样的渴盼,希望能够见他一面,哪怕只是在暗中看上一眼,一句话也不 说。

可是,她们虽是到了战区,却只进到第二线,而旁人告诉她,前线吃紧,她的丈夫正赶往前方指 挥战斗。

她的视线,缓缓移向天边,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让她牵挂依恋的身影,如山屹立,沉敛坚毅。

再开口,嗓音微微的哽着,她却依旧微笑,讲完这最后一句——

“我相信他,就像相信你们一样,我等着他回家,就像你们的妻子姐妹也在等着你们回家一样! 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争!就像我相信,胜利团聚的日子不会太远一样!”

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起,经久不息,在场的每一个战士脸上都浮现出激越和豪情涌动的神色,听 多了“成败何足计?生死何足论?救国保种,尽责御辱,与倭奴决一死战”的论调,大家心里虽都抱 定杀身成仁以血报国的决心,却总是过于悲壮,也不免在心底蒙上几丝黯然消极的阴影。

可是如今,有这样一位美丽尊贵的女子,来到他们的面前,对他们说,她信任他们可以守卫她, 因为他们,她不再害怕——都是些年青战士,都是些热血男儿,如何会不被激出豪情万丈?

况又再一想到,她的丈夫便是薄将军,此刻也同样在奋战沙场,带领着他们一道抗敌,于是这种 激动当中,便又更多添了几分钦佩动容,也情不自禁对将军、对这场战事更有信心。

“感谢三位夫人亲临前线训示,我全体将士必将竭尽全力,抗击倭寇,誓死守卫上海!”淞沪警 备司令部戴司令代表全体军士,肃然而严正的开口。

而那些战士们听闻长官这一说,也纷纷按捺不住的喊了起来。

一时之间,“誓死守卫上海”的誓言,响彻十里洋场上空。

亦笙站在孙、廖两位夫人身侧,一时之间,竟不由得热泪盈眶。

短暂的演说之后,她又随着两位夫人在戴司令的陪同下深入到士兵当中慰问,看望伤兵。

战士们作战的条件远比她们想象当中更为恶劣,孙夫人看着负伤官兵的担架竟然这样置于冬日的 街头,看着严冬腊月,官兵们身上却只有薄薄的单衣,不由得忧心如焚,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将 士们都冻病了还如何上前线?”

陪同的戴司令语气悲怆,“夫人,十九路军已经有八个月没有从军政部领到军饷了,我们实在是 没有办法了。”

孙夫人沉默良久,缓缓道:“你放心,办法是人想的,总会有的。”

返程的车上,孙夫人的随行秘书开口问道:“夫人,回去以后是不是给军政部那边去个电话?”

孙夫人微蹙了下眉,摇头道:“军政部如今都被那帮人把持,况且又事关战争军饷,即便我去了 电话,他们也多是敷衍,不会真听我的。”

那秘书叹了口气,也不说话了,车厢内一片沉默。

“夫人”

孙夫人转头,却是她身旁的亦笙在叫她,那年轻女子姣好的面容上面带着几分敏锐和坚定的神色 ,她对着她一字一句的开口——

“夫人,您的话或许在军政部那边不作数,但是在社会各界、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却是不可估量 的,上海繁华之地,人民多半富庶,若是以您和廖夫人的影响力发动群众,不必等军政部的远水来救 ,我相信每一个上海人,都是愿意为守卫这座城市的将士们出一份力的。”

下卷 第四十三回

亦笙的车子缓缓停在了纪公馆的大门外,她却并没有立即下车,耳边仿佛还回想着廖夫人欣慰含笑的话语——

“我真是没有想到,上海人民抗日救国的热情竟是这样高涨,我想,我们还能做得更多。我会设法联络海外侨胞和爱国人士,争取海外捐资和国际声援。亦笙,我知道你的姐夫是上海商会会长纪慕桓,你去找他做做动员,让他以他的影响力,号召上海工商界全面参与到抗战当中来。”

其实,她答应廖夫人的时候并非一点迟疑也没有的,可是她却并没有拒绝的理由。

过了那么多年,他与她的过往早已时过境迁,尤其如今又是这样救国图存的紧要关头,她心底若是还有任何芥蒂不去找他,便是不懂得顾全大局。

“小笙,你来了!”亦筝见到她进来激动得红了眼眶,虽然不过几天没见,然而在这样的乱世之下,每一次离别,都有可能再见不到,也因此,每一次相聚,都分外珍惜。

亦笙握着姐姐的手,亦是红了眼眶,犹豫片刻,还是开口:“姐,如今世道这么乱,你们不如和龄姨哥哥嫂嫂一道先离开上海避一段时间吧。”

她知道这次战事的严峻,她有自己的牵挂和责任,所以不会离开上海,可是却不忍心让自己的亲人们留在危险当中。

亦筝却道:“还没开战的时候慕桓是有这个打算的,可最近却没听他提了,要不我去问问他,小笙你也和我们一道走吧。”

亦笙并不想让姐姐操心,遂不去回答她的话,只是问道:“姐夫在吗,我有事情想要找他,看能不能让他发挥他的影响力,鼓动上海工商界投身到抗日当中来。”

她见戚太太也在场,便将话说得明明白白,戚太太不动声色,而亦筝却是这叫毫无心机的开口道:“他这几天事情多,都住在醒园,要不让司机送你过去找他?”

亦笙正要拒绝,戚太太已经抢先一步开口道:“亦筝,你说的是什么话?如今外面那么乱,虽说亦笙身边有人跟着,也还是不要乱跑的好,晚些时候慕桓过来了我们转告也是一样的。”

“可我担心万一他忙起来…”亦筝有些犹豫。

盛太太笑了笑,“你这孩子就是死脑筋,这也不是非要当面说的事情,要是他今晚实在过不来,你就去一个电话到醒园同他讲,不也是一样的。”

亦筝还在犹豫着,亦笙便已经淡淡笑着略点了下头,“就按龄姨说的罢,姐,那你别忘了告诉他,有什么结果明天给陆公馆那边去个电话,告诉我一声便好。”

她说着便站起了身,想要告辞,却听到楼上有人叫住了她——

“等等”

她有些意外的转过头,去看楼梯上站着的白翠音。

而白翠音亦是定定看着她,过了半晌,方淡淡道:“你随我上来一下,我有话要跟你说。”

她说完,也不理会亦笙,径直便上了楼。

亦笙停了片刻,看着她略显消瘦的背影,还是跟了上去。

亦筝微微皱眉,自言自语的开口道:“也不知道音姨找小笙有什么事?可别为难她才好。”

盛太太虽也有些奇怪,然而听女儿这样一说,却是板起了脸,“你管那么多做什么,操心你自己的事吧,你和姑爷都结婚那么些年了,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你自己也不着急?”

亦筝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小声呐呐道:“慕桓说了,不想那么早要小孩的。”

“什么话?我有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有两岁了,”盛太太气道,“亦筝,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们女人,总是得有个孩子做依靠的,旁的事情你听你丈夫的是应该的,可是这件事上,你可不能由着他——那药你还有没有再吃?”

亦筝听母亲这样说,脸低低的只管含含糊糊的摇头。

盛太太见她这样,更是生气,也克制不住自己,便半是赌气半是着急的开口道:“你也不用这样遮遮掩掩的了,依我看那,照你们这个样子,十天半月的也睡不到一起一次,也用不着吃那药了,你就是想怀也怀不上!”

亦筝被母亲这样一说,越发的不敢吭声,心里而又委屈,默默的滴下眼泪来。

她是传统守旧的大家闺秀,平生最大的愿望便是相夫教子,如何会不想有自己的孩子。

可是,她自已的愿望再强烈,也比不上丈夫的意愿重要,她的丈夫既是告诉她不想那么早要小孩,她心底虽难过遗憾,却是无条件的听他的话,默默承受着母亲一次又一次的催促责骂,却从来也没有告诉过他。

她甚至在心里替他想了无数个借口来解释,或许是他父亲的死给他造成了太大的伤害,或许他忙于生意…其实,即便是没有这些借口,她也总是体谅他的。

盛太太见了她这个样子,越发的来气,“哭哭哭,每次和你说起来你就只知道哭,没有个孩子你怎么拴住丈夫的心,这万一要是…”

她忍了下,又去看女儿,到路边的话终是没说下去,可心底的气恼又平息不下,只好恨恨道:“真要那样,那时才有你哭的!”

她说完便拂袖上楼去了,留亦筝一个人在客厅当中默默垂泪。

而同一时间,亦笙敲了敲白翠音的房门,听着她在里面应了一声,于是便推开门走了进去。

白翠音听着开门和脚步渐近的声音,却也不抬头,只管看着桌上放着的铁皮匣子,过了良久,她咬了下牙,从里面拿出几条金条,临到最后,却还是不舍得,又放回一条,然后将手上的其余几条金条往桌上一放,推向了亦笙那一侧。

“音姨这是?”亦笙有些诧异,开口问道。

“不是到处都在替抗日筹款吗,我把这个给你,你总不至于私吞了,用到该用的地方去罢。”白翠音也不看她,带了丝淡漠微嘲开了口。

亦笙虽历来与她不睦,她的语气也并不算好,可是到了此刻,却不免有些动容,轻声道:“谢谢音姨。”

白翠音自嘲的笑了一笑,“不用,我为的也不是你,是自个儿的良心,我跟了你爸爸那么些年,虽然他不过把我当个替身,可我一直忘不掉,是他把我从那吃人的地方接出来的,那个时候,他待我那样的好,虽然不过是虚的,也总归是好过的。”

亦笙闻言不免有些恻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沉默。

而白翠音显然也没有打算要她说话,自顾自又说了下去,“你爸爸临终的时候说要把办后事的钱捐出来守上海,我如今也不怕告诉你,这些金子是我这些年自己攒下来的,当然不是全部,我现在拿给你,也算是替你爸爸最后再做一点儿事。再说了,上海虽然不是我的家乡,可我也在这里活了几十年,总归是不愿它被日本人占了的。这些钱虽然不多,也算我的一点儿心意,你拿着去罢。”

她说完便也不再说话,也不理会亦笙,只管去把那个铁皮匣子重又小心的锁上。

亦笙看着白翠音,沉默了许久,终是缓缓开口,生平第一次,她对她摒弃了成见,声音里带上某种真挚的情感,“谢谢你,音姨。”

她话中的感情白翠音自然也不是听不出来,她的眼神闪烁了下,“不用,我从前待你也不好,如今又…”

她停了停,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半带凄凉半是自嘲的一笑,“罢了,不提了,谢就不必了,只要日后你们不咒怨我,也就够了。”

下卷 第四十四回

白翠音这一番话的意思,亦笙是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完全明白过来的。

那时的她还在睡着,梦里,又一次的见到了父亲,只有一个背影,向着远处缓缓行去,无论她怎么追,都追不到,无论她怎么喊,父亲都不曾答应转身。

慢慢的,前方的身影又幻化成了她的丈夫,他的眸光沉毅,对着她说,亦笙,悍患守土,是军人本分。

她张口欲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

他决然的转身,忽而枪声响起——

她自睡梦当中骤然惊醒过来,脸上全是冰凉的湿意,不知道是汗,还是眼泪。

“小姐,刚才有听差上来喊,说是大少爷来了电话找您,这天才刚亮呢,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初雁推门进来时,还带了些睡眼惺忪,却见亦笙脸色煞白的怔怔坐在床上,一时唬得磕睡全无,急忙问到:“小姐,你又做噩梦了是不是?”

亦笙处时已经慢慢的援和了过来,掀被下床,声音里却还是带着显而易见的虚弱和余悸,“没什么,只是一个梦。”

她下到楼下,接起了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大哥气急败坏的声音,只说是白翠音昨儿个夜里偷偷跑了,不知上哪去了,还顺手牵走了纪公馆几样值钱古董。

大哥在那边破口大骂,只说是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又说自己的母亲已经气得大伤肝火,又说白翠音估计是要逃出上海避难的,让亦笙赶紧我人去火车站和码头拦着。

亦笙叹了的握着话筒,半晌沉默无语。

“小笙,小笙,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盛亦芋得不到他的回应,在电话那头连声催促。

亦笙叹了一口气,转声道:“算了,就由着她去罢。”

挂了电话,时间其实还早,可即是起来了,便再睡不着,她于是吩咐初雁到厨房去看鸡汤燕好了没,准备一会儿给伤兵送去。

初雁应着去了,她正准备回房间,却听见外面骤然响起了报童喜悦的高呼声,“看报看报!庙行大捷!我军浴血奋战三昼夜,击溃寨日多次进攻,歼敌三千余人,暴日向东溃退!”

童子清亮的声音,打破了这个冬日清晨的宁静,亦笙心中一喜,急忙对一个听差道:“林,去买几份报纸进来。”

这时宅子里的其他人想是也听到了那报童的传来的消息,纷纷走下楼来,陆风扬接过报抵,笑道:“小日本不是叫嚣着‘一旦发生战争,四小时即可了事’吗,现在都过了多长时间了,他们都换了多少个统帅了,只怕这一次,还得换。”

婷婷激动得一张脸蛋红扑扑的,“就算是再换,也仍旧是打不过簿叔叔的!“婷婷,你又忘了。”江黛云略微颠怪的看着女儿,却到底因为听闻大捷,虽是说着责备的话,面上却忍不住带了微笑。

婷婷吐了吐舌头,虽不再说下去,可那兴奋之情却是半点没少。

陆风扬看完报纸,略带惋惜的开口道:“如果兵力充足,这一次难说就可以趁胜追击,把小日本彻底的赶下海去,哪里还会留给他们恢复元气后再来下次进攻的机会。”

亦笙闻言,垂下目光,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才听差过来说早餐准备好了,几个人便一同过去,亦笙心里有事,也没什么胃口,随便喝了两口粥便站起了身“你们慢慢吃,我出去一下。”

“怎么吃得这样少,急着去哪儿呢?”陆风扬问。

亦笙道:“我让初雁熬了些鸡汤,趁新鲜给医院里的那些伤员们送去,顺道再看看棉衣捐制的情况。”

婷婷看着她,眼神动了动,流露出些许矛盾的神色,又忍不住看了一眼母亲,终是低下头去,埋首喝自己碗里的粥。

亦笙回房换了一件大衣,又带上初雁和齐剑钊,先食把自己缝的棉永搬到车上,复又一道提了鸡汤便出了门。

她正要上车,却突然听到身后婷婷的声音追了出来,“等等。”

亦笙转头,看见女孩子手里亦是抱着两件棉木,小跑着到了她面前,“这是我做的,你也带着去吧。”

这些日子亦笙为着抗日做了那样多的事蜻,她都看在眼里,她心底无可避免的也如她她的那些同学们一样,对亦笙亦是佩服或者说是带了小小的崇拜。

她亲眼见过她在伤兵医院慰问伤员的样子,温柔亲切,丝毫不怕那血污沾染了自己,她也曾亲眼见过她熬夜在缝制棉衣,一个人时默默的为簿叔叔祈祷,她有些矛盾又害怕的发现,自己竟然越来越不讨厌她,甚至是慢慢的开始对她存有好感了。

可是,每一次,只要一看到自己的毋亲,一想到母亲这些年来所受的苦,她的孝心又促使她开始自我谴责,矛盾的心情一直盘亘在这个少女的内心深处。

亦笙自是不知道她的想法的,只是对她微微一笑,“我正要去前线的战地医院,你要不要和我一道过去,亲手把你做的棉衣交给那些战士。”

婷婷的眼晴一亮,问:“可以吗?”

亦笙微笑着点头,“如果你不害怕。”

婷婷闻言急道:“我才不害怕呢!”

说着便钻上了车,一时没注意,顺口就说道:“簿阿姨,咱们快走吧。”

反倒是亦笙怔了怔,却也没表现出什么,只是微微笑了下,坐到她身旁,便吩咐开车。

一直到汽车开出了一段,婷婷却还是有些放不开,一直扭头去看窗外,也不去同亦笙说话。

没想到,却听着身旁得亦笙含笑在问她说话:“我听说,你们青年学生做的棉衣里面都会放上自己写的小字条的,是不是?

婷婷忍不住转过头来,“你怎么知道的?”

亦笙还是微笑,“因为我听好多伤员都说过,就连不认识字的,也特意叫人念了,然后宝贝一样藏着,他们说的时候都很威助,很多人甚至是含着眼泪的——婷婷,可以给我看看你写的小字条吗?”

婷婷不说话了,心内矛盾极了,斗争了半天,她迟疑着将手伸向抱在腿上的棉衣,又抬起头来看亦笙。

却见她的目光温柔宽容,唇边带了一抹宁和的微笑,不说话亦不催化,就这样略带期待的看着自己。

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纸条递到了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