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杀上门来
话说俞若谦早就存了心思要给自己的妹妹重觅良人,文彦虽好,毕竟已经离世多年,妹妹年华正好,他岂忍心让妹妹孤独终老。只是这人选…难哪!年纪不能太大,人品才华不能跟文彦相差太远,最好是中年丧妻的,家中人口也不能太复杂,这样一一删除,俞若谦认识的人里边就剩下一个卫胥。说起来,卫胥真的挺合适,各种条件都符合,只是不知道卫胥的想法,万一人家没这个意思,岂不尴尬,可是,若是错过了机会被别人捷足先登…俞若谦为此纠结了好些日子。
直到阮文清上门,俞若谦才恍然大悟,自己那些担心根本没必要,原来卫胥早就对妹妹有心,很好很好,不失为一段良缘。鉴于卫胥和俞市的年纪都不小了,俞若谦跟阮文清一商量,决定由阮文清出面从中周旋,让卫胥来提亲。
事情发展超乎想象的顺利,有了未来大舅子的默许,卫胥欣然上门提亲。
得知今日卫胥上门,想到此刻他与大哥就在商谈他们的婚事,俞氏就很紧张,仿佛回到十六那年,爹娘在前厅接待文彦,她在哥哥的帮衬下,偷偷溜到后堂,躲在帷幔后带着好奇和忐忑的心情偷偷打量文彦…这一晃十八年过去了。
“这卫先生不论人品相貌都无可挑剔,最关键的是,他是阿语的师父,对阿语如同自己女儿般疼爱,你嫁与他,我和你哥是一百个放心。”秦氏眯着笑眼,对这桩婚事是打心眼里喜欢。
俞氏赫然,低低道:“可是,我总觉得对不起文彦。”
“小姑,我知道你和文彦感情深厚,可惜文彦福薄,早早就去了,可咱们活着的人还得活下去不是?若是遇不见好的,也就罢了,可眼前有这么个出色的,且又对你一心一意的男子,错过了,岂不得后悔一辈子?就算文彦在天有灵,也希望过的好。”秦氏劝说道。
“是啊娘,我都不反对,您还在意什么呢?我只要娘活的高兴就好,娘开心了,我也开心,我想,爹也是这个意思。”阿语一旁附和,娘的心思她能理解,娘对师父未必没有感情,只是思想陈旧,心里有点小纠结。
秦氏赞赏的看了眼阿语,又对俞氏说:“你看,你九叔,阿语,我还有你大哥都十分赞成这门亲事,你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我们总不会害你的。”
俞氏默然,心知自己再不点头,就显得矫情了。
看俞氏犹豫,秦氏便道:“阿语,你去看看你蓉姐儿在作甚?”
阿语笑笑,舅母这是故意要支走她,她们两好说话,便福了一福:“那阿语就先告退了。”
才出门,就看见蓉姐儿趴在窗口听墙壁,阿语走过去,用力拍了下蓉姐儿的肩膀,把蓉姐儿吓了一跳,蓉姐儿回头看是阿语,拍拍心口,正要说话,阿语赶紧拉了她往院外走。
“阿语,你吓死我了。”走到安全地带,蓉姐儿才抱怨道。
“你还说,要是让舅母看见你趴窗户,肯定会想,都是我带坏了你。”阿语翻了个白眼。
蓉姐儿讪讪一笑:“可不是?就是你带坏我的。”
阿语语塞:“你还真会顺杆子爬,我很怀疑你以前的乖巧模样是装的。”
蓉姐儿叫屈:“天地良心,我以前可是出了名的乖巧。”
“得儿,你就赖吧!都是我把你身体里的小恶魔给唤醒了,我罪大恶极。”阿语哂笑。
“这是大实话。”蓉姐儿笑容狡黠。
阿语哀叹,果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过她绝对不承认自己是墨。
“哎!阿语,你说这事你娘能答应吗?”蓉姐儿刚才偷听还没听出个结果,十分好奇。
阿语一撇嘴:“这是好事,为什么不答应?”
“我也觉得很好,卫先生这人虽然严肃了点,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你想,先生琴弹的这么好,你娘以后天天都可以听他弹琴,多好啊!人家想听,就算捧上一捧金子还未必听得着。”俞又蓉发表自己的看法。
阿语哭笑不得,敢情娘嫁给师父就为了捞这点好处?真不知道俞又蓉的脑袋里都装着些啥。
“那你将来若是嫁给阿彻,又有什么好处?听他天南海北的胡扯?”阿语揶揄道。
俞又蓉顿时羞红了脸:“谁说要嫁给他来着。”
“有本事你就别嫁。”阿语堵了她一句。
俞又蓉羞赧,却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又不是我想嫁就能嫁的,婚姻大事,得由父母做主。”
“哎…对了,我似乎听我娘说过,我大伯母有意娶你做媳妇儿。”阿语悠悠道。
俞又蓉急了:“不会吧?你大伯母怎么能这样?我…我…”
阿语瞧她急了,更是要戏弄她:“你什么呀,我大堂哥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华有才华,跟你挺般配的,我想舅舅舅母一定会同意的。”
“不行不行,你大堂哥条件这么好,我配不上他的。”俞又蓉本想说她不喜欢你大堂哥那样的,可是又说不出口,只好自己贬低自己。
阿语乐了:“怎么配不上?论家世,舅舅是工部侍郎,我大伯父是礼部侍郎,论年纪,我大堂哥也就大你四岁,正合适,论其他,你们郎才女貌,要多般配就有多般配。”
俞又蓉听阿语这么说,越发觉得这事真有可能,不由的傻了,一颗心如同被放在了油锅里煎熬着,难受急了。
阿语见她当真了,眼睛都红了起来,知道玩笑开过头了,忙安慰她:“我大伯母是真提过这事,只是舅母一直都没有答应,我想舅母是不看好这门亲事的,要不然早就答应了,所以,你也不用着急。”
俞又蓉情绪依旧低落,就算阮家的事作罢,不嫁给阮思承,她也不可能如愿嫁给那个人的,那人家世显赫,怎么可能看中她呢?想到这一层,俞又蓉心灰意懒,惆怅不已。
阿语默默叹息,阿彻那个家伙说了要娶又蓉的,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会行动。
卫胥和俞氏的亲事就这样定下了,按卫胥的意思,他要风风光光的迎娶俞氏,三媒六聘,行大引之礼,以示他对俞氏的尊重,可俞氏不愿意,毕竟她这是二嫁,且她素来喜欢低调行事,希望可以一切从简。最后商定,该有的礼数一样不能少,但是规模可以缩小一点,日子就定在三个月后。
娘的事总算是有了着落,阿语一桩心事落地,只是没想到才安生了几天,又有麻烦找上门。
崔老太太得知俞氏要再嫁,风风火火的杀上门来。
秦氏原本不待见这个老太婆,人家杀上门来,自然不会给她好脸色。
“老太太,我小姑已经不是你们阮家的人了,她是不是再嫁,与你们阮家没有半点关系。”秦氏不客气道。
崔老太太强压下心头的怒气,她原以为俞氏一心脱离阮家是怕她这个做婆婆的谋了她的财产,没想到俞氏早就与卫胥暗通款曲,怀的是想另嫁的心思,阮家各房都被俞氏给骗了,还帮着俞氏,害得她人财两空,事已至此,她没办法再说什么,但是,属于她的东西,她必须讨回来。
“秦夫人说的是,俞氏已经不是阮家的人了,她要嫁鸡嫁狗都是她的事,可阿语是我们阮家的孙女,我这个做祖母的断不能让她跟了别人,认别人做爹,所以,阿语我得带走,还有,文彦留下的东西我一并要带走。”崔老太太理直气壮道。
周氏一旁附和:“就是,阿语可是当着全族人的面说过她永远姓阮的。”
秦氏呲之以鼻,这婆媳两脸皮可真不是一般的厚,还想打阿语的主意,门都没有:“老太太,阿语姓阮,这点谁也不会改变,至于阿语跟谁,那得看她自己愿意,她要是愿意跟您回去,我这个做舅母的也不会拦着,她若是不愿意,谁也不能强迫她,阿语的亲人可不是只有你们。”
“这可由不得她,她是我的孙女,文彦就留下这么一个孩子,我一定要带回去,没得让她跟着水性杨花的娘学坏了。”崔老太太强硬道。
“老太太,我敬您一把年纪,又是文彦的母亲,今儿个才坐在这里跟您说话,我也把话撂在这里,阿语何去何从,全凭阿语的意思,如果老太太您执意要做让大家不高兴的事情,我秦氏也不是怕麻烦的人,就凭您以前对阿语母女所做的一切,无论摆到哪个场面上去说,只怕最后倒霉的还是您自个儿。”秦氏笑微微的说道。
崔老太太变了脸色,气息不稳,没想到这个秦氏说话跟打铁似的,这般强硬。
“舅夫人是要仗着自己是侍郎夫人,想要欺压我们不成?”周氏帮衬道。
秦氏莞尔一笑,捋了捋裙子上的褶皱,淡淡道:“好像欺负人这种事是你周氏的强项吧!像我们这种大户人家出身的人,从来都是讲道理的,当然,如果碰上不讲理的,偶尔不讲理一回也不是不可以。”
第230章 自讨没趣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比自己更横的,更何况人家还有权有势,周氏的气焰一下就瘪掉了,期期艾艾的看着婆婆。
崔老太太也被噎的说不出话来,自己又不能撒泼打滚,这种事,周氏能做,她却是不能做的,况且,做了人家也未必就怕了。
“我要见俞氏。”崔老太太绞尽脑汁,最后想出这么个招,秦氏她惹不起,俞氏应该好对付一些。
可惜秦氏根本不给她这个机会,直接就给回了:“小姑不在家,她的事,我这个做嫂嫂全权负责。”
周氏暗暗扯婆婆的衣角,眼前的形式明摆着,她们这一趟是白来了。
崔老太太很不甘心,冷冷的哼了一声:“她今日不在,我明日再来。”
“老太太走好,不送。”秦氏根本不受她威胁,不管你什么时候来,都别想见俞氏。
崔老太太带着周氏悻悻出了俞府。周氏小声嘀咕道:“没想到,这位舅夫人这般厉害。”
崔老太太满腹怒气无从发泄,当即骂道:“她算哪门子舅夫人?咱们没这号亲戚。”
“是是,还自诩什么大户人家出身,我呸,我看连村妇都比她强,真是够无理,够无耻的,阿语摊上这么个舅母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周氏连忙帮着骂,刚才她被秦氏损的那叫一个郁闷,又发作不得,只能背后痛骂出气。
两人义愤填膺的把秦氏和俞氏骂了一顿,恨不得把秦氏痛揍一顿,给俞氏挂块贱人的牌子拉去游大街,意淫够了,心里方觉得舒坦了些。
“婆婆,现在怎么办?要是不能把阿语弄回阮家,那百分之三十五的份额可就要落到外姓人手里。”周氏问道。
崔老太太阴测测道:“就算这份额轮不到咱们,也断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落到外姓人手里,走,咱们去里仁巷,这事只有请长房出面解决了。”
两人没有先回家,直奔里仁巷而去。
秦氏打发了崔老太太和周氏,方到俞氏房里。
俞氏正在绣鸳鸯枕,对前婆婆上门之事毫不知情,听大嫂这么一说,心里笼上了一层阴霾,她就知道婆婆会不高兴,会反对,她们要骂她就让她们骂好了,但是要带走阿语,她是万万不肯的。
看俞氏神情凝重,秦氏笑道:“小姑,这事你就不用担心,你已经脱离了阮家,你和卫胥的婚事又是哥哥嫂嫂做的主,名正言顺,这理不论放到哪里去说咱们都说得响,她们想借机带走阿语,那更是门都没有,别说她们先前是如何苛待你们母女的,阮家的人都可以为你们作证,就算告到官府去,官府也不可能把人判给她们,哼!她们真是异想天开,也不看看咱们是什么人,阿语又是什么人,总之,有我和你大哥在,她们闹不出什么花样来。”
俞氏叹道:“只是给大哥大嫂添麻烦了。”
秦氏嗔怪道:“这是什么话,若谦就你这么一个妹妹,我们能看着你受委屈?再麻烦也不怕,况且,这也算不上什么麻烦,还不是被我三言两语给打发了?”
“我想我婆婆不会善罢甘休的。”俞氏担心道。
“她不甘心又如何?她最多也就是去求助长房而已,长房老太太可不像她那样浑。”秦氏不以为然道。
说来也巧,阿语今儿个正好在长房窜门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先来支会一声娘和卫师父要定亲的事。
这事儿,阮思萱已经从九叔那里得知了,早跟祖母说过,今儿个得的是准信,大家都挺高兴的,其实俞氏脱离了阮家,冯老太太就算到会有这一天,俞氏还年轻,舅老爷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妹子守一辈子寡,虽说女人贞洁很重要,这一般是婆家的想法,最好媳妇能守着自己死去的儿子一辈子,但是作为娘家人,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妹子能有一个好的归宿。不过,事情这么快就定下来,冯老太太多少还是有点意外。
“卫先生是个不错的人,六弟妹能嫁给他,也算有福了。”许氏真心道。
“三伯母,您怎么不说卫先生能娶到我娘是他的福气?”阿语嗔笑道。
许氏哈哈笑道:“你这丫头还挺会护短,好好,两个人都有福成了吧?”
冯老太太笑着感叹道:“俞氏是个好女人,可惜文彦福薄,便宜了那卫胥了。”
阿语心道:还是伯祖母会说话。虽然她承认师父很好,但是在她心里,娘肯定是第一位的,自然要偏着娘一些。
“日子定下了么?”姚氏还指望着俞氏帮她撮合承哥儿的事,自然要显得热情一些。
“定下了,十一月初三。”阿语回道。
“哎呀!这么快?我可得赶紧准备一份贺礼。”许氏忙道。
“阿语,那你以后是住你舅舅家还是跟你娘去卫家?”阮思萱关心道。
“这个…”阿语正想说她自然是要跟过去的,却听得外面丫鬟传话:“二房的老太太来了。”
冯老太太略一思忖,就把崔老太太的来意猜了个八九分,便对阿语说:“阿语,你先和萱姐儿到后堂坐一会儿,家里新请的厨娘做的桂花糕挺不错的,去尝尝。”
阿语心知伯祖母是怕崔老太婆见到她在这里不高兴,她也不喜欢见到崔老太婆,便依言,起身给大家福了一礼,跟阮思萱去了后堂。
阿语前脚刚走,崔老太太和周氏就进了门。
“老姐姐,家门不幸啊,出大事了。”崔老太太一进门就红了眼,语声哽咽。
冯老太太慢声道:“老三家的,还不快扶你伯祖母坐下。”
许氏忙上前搀扶,崔老太太落座就拿袖子抹眼泪。
“老妯娌,您这是何故?”冯老太太故作诧异问道。
崔老太太唏嘘道:“家门不幸啊!文彦尸骨未寒,他的媳妇儿就要跟人跑了。”
许氏和姚氏面面相觑,什么尸骨未寒,六叔去了都多少年了?
冯老太太道:“可是因为俞氏和卫胥定亲一事?”
崔老太太诧异的看着老姐姐:“老姐姐知道了?”
冯老太太呵呵一笑:“也是刚刚得知。”
崔老太太心道,你既然知道了这事,怎么一点也不恼火?还笑呵呵的,敢情改嫁的不是你的媳妇,你无关痛痒。
“老姐姐既然知道了,这事儿老姐姐可得替我们做主,俞氏断不能嫁给那个卫胥。”崔老太太绷着个脸说道。
阿语在后面听的一清二楚,不由得火冒三丈,崔老太婆凭什么不许娘改嫁?
冯老太太面不改色,慢悠悠的说:“我说老妯娌啊,俞氏已经脱离了阮家,不算咱们阮家的人了,她大哥替她做主许配给卫先生,这事儿咱们如何能管?”
崔老太太道:“我就说你们是被那俞氏一脸的老实样给骗了,她处心积虑脱离了阮家,怕是早就与卫胥勾搭上了,早怀了改嫁的心思。”
周氏道:“可不是?难怪当初婆婆要她一起会安阳,她也不去,就是为了留在京城好于那卫胥私通,这口气,咱们如何能咽得下?”
阿语气的快喷血,阮思萱看她脸色发青,生怕她一时忍不住就冲了出去,忙按住她的手,小声道:“你别急,我祖母会应付的。”
“四弟妹,这无凭无据的,你可不能乱说。”许氏听不下去,二伯祖母辈分高,她不能说什么,但说说周氏是可以的。
“是啊!俞氏可不是这样的人。”姚氏也帮着说好话。
“我自己的媳妇儿我还不了解吗?别看她老实,心眼却是不少。”崔老太太反驳道。
冯老太太叹道:“老妯娌,你听我一句劝,别再自寻烦恼,俞氏在阮家时,对您如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怎么说她也孝敬了你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她有了好归宿,咱们何必计较那么多?”
崔老太太哪里还不明白老姐姐的意思,她们这是已经认可了。
“好,她要嫁人我不管,但是阿语呢?阿语是咱们阮家的人,是我的亲孙女儿,文彦只留下这么一个女儿,我断不能让她去认别人做爹。”崔老太太退而求其次。
许氏心底冷笑,现在您想起阿语是自己的亲孙女儿了,以前可没把人家当亲孙女儿看待,要不是阿语身上还有油水可捞,您老人家还能认这个孙女儿?真是够虚伪的。
“老妯娌,不是我说你,你怎么越老越糊涂了,就算俞氏改嫁,阿语也是老六的女儿,这点谁也不能改变,再说阿语也是个有主意的人,根本不需要我们为她操心。”冯老太太不悦道,这老妯娌就没几天让人安生的,这戏一出接一出,只落得个人人嫌弃。
“老姐姐,这事没落到你头上,你自然说的轻巧,要是你的媳妇改嫁了,你的孙子孙女去喊别人作爹,你能甘心?”崔老太太将了老姐姐一军。
这话说的,姚氏和许氏都不为不满,冯老太太却是跟没事的人一样,面不改色,说:“老妯娌这话说的也对。”
崔老太太心里一得意,看吧!易地而处,谁也不可能淡然处之。
“不过,我想,如果这事儿落到我身上,我的孙子孙女一定会高高兴兴,心甘情愿的留在我身边,因为他们知道我这个祖母还是靠谱的。”冯老太太漫不经心说道。
第231章 被软禁了
阿语听见这话,原本就要喷出来的火焰,扑哧化为一声轻笑。这话好似当面打了崔老太婆一巴掌,可不是在说崔老太婆这个做祖母的不靠谱吗?
崔老太太也听出了老姐姐话中的讥讽之意,心中大怒,不客气道:“请老姐姐把话说清楚,我这个做祖母的怎么就不靠谱了?”
冯老太太笑道:“老妯娌多心了,谁敢说你的不是?好了好了,俞氏的事您就别计较了,至于阿语,你也知道阿语跟她娘相依为命,是分不开的,你硬要强迫阿语回阮家,她心里不高兴,你们也没得省心,还不如两下图个清静,真要闹的不可开交,阿语那个舅母也不是好相与的,你又何必自寻烦恼呢?多载一根刺不如多种一盆花,以后人家还能念着你的好,老妯娌,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冯老太太敲打一下又晓之以理,不等崔老太太犯犟,冯老太太对许氏说:“俞氏在阮家多年,一直是贤惠有加,尤其是这几年,咱们大家都承了她不少情,回头你准备一份厚礼给送过去,略表心意。”
许是欣然领命。
这番话,很明确的表达了长房的态度,也堵了崔老太太的嘴。崔老太太敢怒不敢言,长房如今又起势了,大家都指望着能巴着长房得些好处,长房都送礼了,其他几房肯定有样学样,想长房出面替她讨说法是行不通了,崔老太太认识到这点,不禁十分泄气。
阿语回到俞府,把今天发生的事跟俞氏说了,俞氏这才松了口气,长房摆出了支持的态度,那婆婆就兴不起什么风浪了。
心头最大的忧患消除,俞氏整个人都开朗起来。
这日,顺喜上门来找阿语,阿语只道阿彻又找她说俞又蓉的事,欣然前往,马车已经在府门口候着,阿语刚上马车,就闻到一股异香,还用力嗅了嗅,心道:这个阿彻什么时候也喜欢用熏香了?念头刚一闪过,只觉头一昏,什么也不知道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阿语才悠悠醒了过来,睁开眼,茫然的看着顶上绣着海棠图案的绞纱云帐,许久方能凝神,这是哪儿?很陌生。阿语努力的回想,记起自己坐上了阿彻的马车,然后莫名其妙就躺在这里了?阿语想起来看看,却发现浑身酸软无力,动根手指都觉得累。她这是怎么了?病了吗?
“来人…”阿语一连唤了好几声,可惜体虚无力,声如蚊咬,谁听得见。
阿语想到空间里存储的露水,或许可以恢复体力,集中念力想要进空间,却发现自己连集中念力都做不到了,一集中精神就头痛欲裂,阿语又试图运气调息,然而,丹田处空空如也,一点内力都没了,这下阿语不由的着急起来。
可是再着急也没用,阿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再等等吧!待会儿肯定有人会来的。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阿语终于听到吱呀的开门声,感觉到有一人轻轻的走到床前,掀起了云帐。
是个年轻的丫鬟,很面生,阿语肯定自己没见过,看那丫鬟的穿着比一般大户人家的丫鬟穿的都要体面,阿语猜测着,是不是自己晕倒了,阿彻把他带回晋安王府了。
那丫鬟看见阿语醒了,眼中微有诧异之色,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这是哪儿?”阿语弱弱的问。
那丫鬟没有回答她,而是转身走了,阿语心道:这家的丫鬟好生没礼貌,如果真是阿彻家,那她得好好批评阿彻,平时是怎么教训下人的?
丫鬟走了没多久,又回来,手上多了一个托盘,丫鬟把托盘放在床边的高几上,过来扶阿语坐起来,在她背后垫了个大引枕,然后就做在床边要喂阿语喝粥。
阿语别过脸,避开她凑过来的汤匙,说:“告诉我,这是哪儿?”
丫鬟不答话,汤匙执着的放在阿语嘴边。
“你不告诉我,我是不会吃东西的。”阿语很生气,虽然她已经很饿了,饿的前心贴后背,可是这里太奇怪了,她要是不先弄明白,非要急死不可。
丫鬟还是不说话,笑微微的看着阿语。
“你是哑巴吗?”阿语气道,如果她还有内力的话,这会儿肯定一拳打过去,打的她哭爹喊娘,叫你装哑巴。
“小姐别问了,主人请你来这里不是想害你,小姐就安心在这里养着吧!”丫鬟终于开口了。
“你主人是谁?我自己有家,我回去养,我不要呆在这里。”阿语抗议道。
丫鬟再不肯开口,两人就这样僵持着,最后阿语想通了,饭还是要吃的,吃了饭才有力气,到时候看谁拦的住她。
阿语终于张开嘴,任丫鬟给她喂粥。
粥的味道不错,还加了燕窝什么的滋补品在里面,阿语把整碗粥都喝了,丫鬟拿丝帕拭了拭阿语的嘴角,又扶阿语躺下,从怀中取出一只铃铛,说:“小姐若是有事唤奴婢,摇这金铃即可。”说罢,放下云帐,方端了托盘出去。
屋子里又是死一般的沉静,阿语试着坐起来,只是一动就好像体内有千百跟针在游走,痛的她直抽冷气,试了几次都这样,怎么回事,之前都没这么严重,阿语放弃了,真不知自己这是怎么了。
从未经历过这样无奈的事情,阿语沮丧的躺着,像个废人一样的躺着,开始担心家里,娘知不知道她不见了?这会儿是不是急的发疯?到底是谁这么缺德,将她困在这里?一个个问题冲击的阿语头脑发胀。
忽然,阿语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芳香,这香味,跟在阿彻马车里闻到的香味是同一种,只是淡了很多,如果不注意,都察觉不到。阿语轰然一惊,这莫非是迷香?而且还是那种能让人浑身无力的迷香?
透过云帐,阿语模模糊糊的看见屋子一角放着一只金猊香鼎,那股香味应该是从香鼎里散发出来的。可惜她起不来,能起来的话就可以把香鼎里的香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