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太后,她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在干涉朝政了。
太后没想到王爷这么油盐不进,比皇上难缠的多,不由得冷了脸道,“哀家是收了贿赂,可贿赂哀家的是你娘!”
王爷笑了一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太后站出来指认老王妃,该怎么罚,我不会找皇上求情。”
“你!”太后气的咬牙。
离老王妃不是王爷亲娘,如果是亲的,又怎么会坐视莫家遭难而袖手旁观,她和离老王妃斗起来,两败俱伤,正中离王和皇上下怀。
这么蠢的事,她不会做。
她不做,她就只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太后双眸通红,呼吸急促,徐嬷嬷扶着她坐下,然后望着皇上道,“皇上,您就体谅下太后吧,太后这么多年,安分守己,勇国公和御膳房的事,她也是蒙在鼓里,长乐郡主被人杀害,太后悲痛,谁也不见,先前也是念在和离老王妃是多年妯娌的情分上才帮她的,谁想到忙没帮成,还惹得离老王妃不快…。”
太后说不出口的话,有徐嬷嬷代劳。
但是徐嬷嬷言之凿凿,在皇上看来,那是将她玩弄于股掌之间,崇州有铁矿的事知情不报,和赵家私养兵马,这两件事,足够定太后和赵家一个谋逆大罪。
在她们眼里,倒是安分守己了。
要是大周人人都这么安分守己,他这皇位能坐的踏实吗?
不说还好,一说,皇上的心也冷了,道,“不必再说!那六十万两,朕已经给了楚大将军,朕找他要回,势必要将太后和离老王妃私下商议以及御膳房的事闹的喧喧嚷嚷,人尽皆知,这个脸,朕丢不起,太后身子不适,还是少管朝堂上的事为好。”
这是下逐客令了。
太后望着皇上道,“那离老王妃那里…我怎么交代?”
皇上看着太后道,“后宫不得干政,这条规矩,安分守己的太后您难道不知道?又是谁给您的自信,能说服朕将莫家从轻发落?还是太后以为只要杀了刑部尚书,毁掉莫家贪墨的罪证就能心安理得收下这六十万两?!”
太后一脸受了冤枉的神情,申辩道,“哀家没有派人刺杀刑部尚书,更没有叫人销毁罪证…!”
因为激动,太后话还没说完,就一阵猛咳。
那咳嗽声,皇上听得都皱眉,太后边咳边道,“哀家只答应帮莫家求皇上,哀家知道是谁要莫家的命,哀家…。”
“够了!”皇上出声打断她。
王爷站在一旁,眉头微拧,看向太后的眼神带了审度。
太后知道是老王爷要整垮莫家?
她凭什么就能猜到是老王爷?
莫非她知道内情?
王爷欲发问,皇上先一步冷道,“扶太后回宫!”
太后又气又急,根本就不愿意走,她答应了离老王妃的事就要做到,皇上还从来没见过太后这样执着过。
正觉得头疼呢,然后更叫他头疼的事出现了。
太后晕倒了。
“太后!”
“太后!您醒醒啊!快传太医!”
第六百八十五章 莫家
御书房乱成一锅粥。
太监宫女都涌到太后身边,反倒是皇上和王爷两个脸阴沉沉的。
太后这是逼他们两出面帮她摆平老王妃啊,要么给钱,要么帮她兑现对老王妃的承诺,留莫家几条血脉。
堂堂太后,居然和他们耍手段。
皇上和王爷都不是什么软柿子,典型的软硬不吃,或者偶尔吃点软的,和他们来硬的,就得学着接受后果。
皇上冷了脸道,“快扶太后回永宁宫,宣太医给太后医治。”
徐嬷嬷和宫女将太后扶出御书房,坐上肩舆回了永宁宫,随后太医院的太医就到了,四五名太医,包括院正在内。
再说,老王妃进宫找太后帮忙,一脸疲惫的回了王府,刚进屋坐下,茶都还没喝上一口。
太后在御书房晕倒被抬回永宁宫的消息就传来了,老王妃手里的茶盏哐当一下摔在地上,冷汗涔涔,面如死灰。
屋内,安静的可怕,丫鬟们连呼吸都压抑着。
半晌寂静后,老王妃突然急切的问道,“王爷呢,王爷可回府了?!”
丫鬟忙回道,“王爷进宫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快去!就说我有急事找王爷,让他速回王府!”老王妃的神情显得狰狞。
丫鬟不敢耽搁,赶紧去前院传话。
老王妃就在屋子里等着,眼皮子一直再跳,整颗心惶惶不安,等的时间越久,就像是坠入了冰窖一般。
坐立不安,老王妃猛然起身,因为莫家的事,老王妃这些日子是吃不好,睡不安,身子虚弱,起猛了些,身子晃了几下,魏妈妈来不及扶她,老王妃一屁股又跌坐了回去。
“老王妃!”魏妈妈过去扶她。
老王妃扶着魏妈妈的手就起身了,道,“扶我去莫家!”
魏妈妈扶着老王妃,三步并两步出了长晖院,婆子抬了肩舆来,魏妈妈和丫鬟左右看着,一路快步出了二门,到了大门口。
软轿早已等候在那里,老王妃坐进轿子里,就道,“快去莫家。”
抬轿子的小厮几乎是小跑着穿街过市到了莫家,老王妃养尊处优,在身子虚弱的情况下颠簸的有多难受自是不提,可就这样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
老王妃回莫家,那些将莫家围的水泄不通的侍卫没一个阻拦她的,就当没看见似的。
之前,老王妃想派人回来,都没有允许进去。
老王妃心跌进谷底,她哆嗦着身子进了府,就感觉到一股萧瑟阴冷铺面而来,丫鬟小厮们在哭泣哀嚎。
正堂内,横七竖八的趟了一地的尸体。
那一刻,老王妃只觉得自己疯了,魏妈妈心惊胆战,颤抖了声音问道,“到底出什么事了?!”
丫鬟边哭边道,“方才宫里来人宣旨,说皇上开恩,留莫家上下一具全尸。”
“开恩?”老王妃惨笑一声。
好一个开恩!
赏赐毒酒,还是开恩,还要莫家跪谢天恩,欢欢喜喜的赴黄泉!
好一个狠心的老王爷!
她嫁给他,这么多年,兢兢业业,谨守妇道,相夫教子,就换回来这么一个下场!
他不仁,休怪她不义!
老王妃脸色狰狞的,连魏妈妈都害怕,然后…
在太后晕倒之后,又多了一个晕倒的,魏妈妈赶紧招呼丫鬟把老王妃抬回软轿,再派人进宫请太医。
可怜太医院的太医,刚给太后诊脉,在偏殿等候太后服药醒过来,就知道老王妃晕倒的消息。
皇上念在老王妃是王爷生母的份上,派了两名太医来给老王妃诊脉,王爷也匆匆赶回府。
老王妃遭受打击,整个人就像是秋风中几乎凋零的落叶,即便昏倒,眼角也还在流泪。
被处死的是她的兄长和侄儿,是她的骨肉血亲,她怎么能忍受。
太医施针半天,老王妃才从悲痛中醒过来。
单看老王妃这样,王爷有些同情莫家,但是想到莫家做的事,那一丁点儿同情烟消云散。
莫家积攒的财富,是用多少人命填起来的,赈灾款都贪墨,死不足惜。
老王妃醒过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指责王爷,“我纵然不是你亲娘,好歹也养育你这么多年,你就这般待我?!”
太医在一旁,听得惶恐。
身为太医,太明白什么话该听,什么话不该听,虽然王爷不是老王妃亲生的事,早已传的沸沸扬扬,但毕竟没人出来承认,谈了这么多天,自然就没人提了。
没想到,他会听到老王妃亲口承认。
太医收好药箱,道,“微臣什么都没听见,老王妃身子虚弱,不宜激动悲愤,记得按方服药,如有需要,臣再来,没什么事,臣就告退了。”
太医一脸虚汗,生怕王爷手一抬,直接将他掐死。
但是王爷没有,太医就这么出了长晖院,出了二门,出了王府大门,彼时,已经浑身湿透。
面对老王妃的指责,王爷淡淡道,“莫家被处死,没有丝毫受冤,本来莫家还能多活几天,这道催命符是老王妃你送给皇上的,你明知道贿赂太后的六十万两给了皇上,现在在楚大将军手里,做军饷之用,还拿六十万两之事逼迫太后救莫家,太后要皇上还她六十万两,皇上没法对楚大将军开口,太后气急晕倒,皇上顾及太后身体,才会提前处死莫家。”
老王妃苍白的脸透着灰暗。
太后!
她要的是她替莫家求情,不是要她还六十万两!
王爷言尽于此,道,“老王妃身子不适,就好好歇养,莫家的后事,由三弟操办。”
说完,王爷就走了,出了门,就吩咐丫鬟传三老爷去外书房见他。
再说三太太,自打那天老王妃传她,她在湖里落水,就一直没好。
不是不好,而是不敢好。
现在莫家被处死,消息传到三太太耳朵里,她就更不知所措了。
之前,老王妃为了莫家就聒掌她,现在莫家完了,她还不得活剥了她的皮?
可她到底做了什么事,要这么对她?!
三太太不甘心,她实在是躺不下去了,道,“来人,去找魏妈妈,让她在老王妃睡着的时候来南院一趟。”
第六百八十六章 明白
之前,三太太就曾请过魏妈妈几回,魏妈妈都以没时间拒绝。
后来,老王妃称病,魏妈妈被请去问话,在大牢关了几天,还是三老爷亲自出面,以老王妃身边离不得魏妈妈伺候,拿离王府施压,再加上魏妈妈本来只是代替老王妃问话,才将她领回来的。
就是这样,三老爷也只是把魏妈妈领了回来,玉芍和绿萼还在牢里待着呢,说是知情不报,要关一段时间,至于关多久,没人知道。
丫鬟不想在老王妃晕倒的情况下,白跑一趟,劝三太太还是算了。
三太太道,“今儿,我是见也得见,不见也得见,告诉魏妈妈,她不来见我,后果自负!”
就算是死,她也要做一个明白鬼。
丫鬟能怎么办呢,她可不敢违逆三太太,只能跑长晖院一趟。
魏妈妈听后,道,“我知道了。”
老王妃身子虚,服了药之后,就去了南苑。
三太太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但这样的苍白,根本就瞒不过魏妈妈的眼睛。
三太太虽然把魏妈妈威胁来了,但她知道魏妈妈在老王妃心中的分量,得罪了她,她没有好果子吃。
这不,魏妈妈一进来,丫鬟就塞过去一沉甸甸的荷包,替三太太陪不是,“魏妈妈见谅,太太是太心急了,不得已才劳烦魏妈妈你跑这一趟。”
魏妈妈将丫鬟塞过来的荷包推了回去,道,“这荷包,我就不用了,老王妃连娘家都没了,我一个婆子,无儿无女,要那么多钱做什么?你们先出去吧。”
丫鬟回头看了三太太一眼,把装了银锭子的荷包放在床边小几上,就退了出去,顺带把门关上。
等丫鬟都走了,三太太就迫不及待的问道,“魏妈妈,你告诉我,我到底做了什么事,惹老王妃不快?”
魏妈妈眼睑低垂,道,“您…害死了莫家。”
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的砸在三太太的心头上。
先前她是傅粉装的苍白,这会儿却是真的苍白无血了。
“这不可能!”
“莫家不是我害死的!”
她急急否认,因为急切,整个人都在颤抖,脸上的粉扑扑下落。
魏妈妈叹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三太太想王府的爵位,想那两座金矿,无可厚非,要怪只能怪老王爷心太狠,防备着老王妃。
事已至此,魏妈妈就不隐瞒了,如实道,“老王妃不是王爷生母,当年嫁给老王爷的时候,老王爷说过,如果老王妃泄露王爷身世秘密,就会拿莫家开刀。”
难怪…
那天,王爷不是老王妃亲生的消息一传来,老王妃就大发雷霆,聒掌她,原来还有这样的内情。
可这能怪她吗?!
老王妃一把年纪了,难不倒不知道越是遮掩就越惹人好奇的道理,她询问王爷身世秘密的时候,她遮遮掩掩,三缄其口,一张嘴就不许她多问,她要是早一点告诉她,她会想办法去查吗?
现在出事了,倒把责任都算在她头上!
三太太心中不服气,她望着魏妈妈道,“可王爷的身世秘密不是老王妃捅出去的,是我,是世子妃告诉我的!”
魏妈妈就道,“你是老王妃的儿媳妇,做这件事的时候,还把莫家大太太捎带上,老王爷安插了人在莫家,你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眼里,是老王妃授意的。”
老王妃背了黑锅,偏老王爷不在,想找他辩白都不行。
老王爷要莫家的命,试问皇上和王爷怎么可能不听老王爷的,任由太后求情?
三太太面色苍白,她望着魏妈妈道,“那老王妃的亲娘是…?”
魏妈妈脸沉了几分,因为一己之私,已经把莫家给害惨了,她还想做什么?
魏妈妈撇了三太太,道,“你想爵位,想金矿,老王妃都知道,老王妃在王府待了这么多年,又怎么可能允许便宜都被别人占去,老王妃隐忍多年,功亏一篑,全拜世子妃所赐,三太太被人利用,却是害苦了老王妃和莫家,还是好好反省吧,别再闹幺蛾子了,不然谁都救不了你。”
以往,魏妈妈总会对三太太表几分敬重,现在连幺蛾子这样的词都直接了当的说了。
三太太心沉了沉,魏妈妈则道,“三太太身子不适,就好好歇养吧,没什么事,奴婢就回去伺候老王妃了。”
不等三太太说完,魏妈妈转身就走。
三太太心里像是被人塞了一块千年不化的寒冰,冻的她整个人不自觉的颤抖,心里对明澜的恨意也更深。
两人谁也没察觉到,一旁的小几底下,有一块碎玉阙静静的躺在那里。
再说三老爷,他去了外书房找王爷,粗略的商议了下莫家后事,王爷让萧总管拿了一万两给他,这钱,三老爷真的很想丢王爷脸上。
王爷不用倚仗莫家,可莫家是他的左膀右臂。
现在两只胳膊被人断了,就给一万两银子处理后事,莫家正风光无限,用得着这一万两吗?!
出了外书房,三老爷的手攒的紧紧的,差点把银票给捏的粉粹。
他去了长晖院。
等了没一会儿,老王妃就从噩梦中惊醒。
莫家横七竖八的尸体,给老王妃刺激太大,她一闭眼,那场景就在她跟前晃,莫家人怪她不救他们。
老王妃眼泪打湿了枕巾,三老爷把和王爷商议怎么操办莫家后事和老王妃禀告。
老王妃比三老爷更恨,毕竟三老爷和莫家隔了一层,他对莫家利用终于亲情,老王妃是亲情重于利用。
老王妃紧紧的抓着被褥,道,“你想办法找御书房的太监打听下,今儿太后找皇上,到底有没有替莫家求情!”
“多找几个,问清楚!”老王妃阴狠着眸光,叮嘱道。
她不信王爷说的,担心他是在挑拨离间。
如果太后真的找皇上要钱,而不是帮忙,她绝不会放过她!
三老爷宽慰老王妃,怕她承受不住莫家打击,一病不起,她要是倒了,王府就会分家,离了王府,还想成事,难比登天。
老王妃闭紧眼睛,咬牙切齿道,“我不会倒下,莫家那么多冤死的人还等着我给他们报仇!”
第六百八十七章 真病
虽然老王妃嘴硬,但有句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莫家给她的打击太过沉重,而要莫家命的人又太过强大,想替莫家上下报仇谈何容易?
这头一个要报复的就是老王爷。
且不说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就是真的躺在陵墓里,那能将人抽的白骨累累的鞭阵,她就没法过去。
杀皇上,那是弑君,老王妃没有那本事,王爷武功高强,她的人刺杀不了,算来算去,也就只有一个明澜。
偏偏,楚离手里还有百毒不侵的解毒药…
老王妃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一夜不知道从噩梦中惊醒多少次,一夜间,头发白了一半,整个人苍老了十岁不止。
魏妈妈见了都心疼,亲自熬粥给老王妃吃,可吃的老王妃眼泪哗哗的。
魏妈妈是老王妃从莫家带的陪嫁丫鬟,熬粥的手艺是从莫家学的,几十年味道都没变过,要是魏妈妈再有什么万一,以后就再也吃不到了。
老王妃肠子悔青,后悔嫁给老王妃,凄苦一生,连累莫家,却忘了,如果没有她这个离老王妃庇佑,莫家那么大的贪心,早被人弹劾,指不定这会儿白骨都化成灰了。
人要是钻了死胡同,但是怎么打转都出不来。
三老爷忙里忙外,三太太想帮忙,可是又不敢出屋子,唯恐老王妃弄死她,替莫家出气,只是她一病,南院的姨娘通房就蠢蠢欲动。
稍一不留神,两个丫鬟就爬了三老爷的床,还有一通房怀了身孕,这事传到三太太耳朵里,那是气的咬牙切齿。
就是明澜倒霉,一上午,不知道打了多少喷嚏,连午饭都没什么胃口吃。
长晖院,老王妃靠在大迎枕上,手里摸着莫家小辈孝敬她的针线,眼泪都快哭干了。
三老爷进屋,道,“娘,事情查清楚了。”
老王妃眼泪模糊了双眼,都看不清三老爷的容貌了,她抬手抹去,三老爷道,“我找御书房四五个太监问了,太后去找皇上只要六十万两银子,没有替莫家求过一句情。”
老王妃脸色冰冷,“当真?不是皇上教他们这么说的?”
三老爷摇头,“刀架他们脖子上,他们也没有改口。”
公公,有不怕死的,但一连几个都不怕死,那不可能。
唯一的解释,就是王爷没有撒谎,太后真的没有打算帮过莫家,她答应帮老王妃,只是搪塞她。
老王妃一口银牙没差点咬碎。
“扶我进宫!”老王妃豁出去道。
三老爷知道她要做什么,道,“娘,你安心养身子吧,太后病重,没法见你。”
老王妃冷冷一笑,“她病重?一肚子坏水,我和她认识几十年,还能不了解她,铁定是在装病!”
可人家就是装病,那也是病了啊,太后执意不见客,总不能硬闯永宁宫吧。
老王妃冷冷一笑,“我就不信她能一直病着不好!”
她和莫家的钱,可没有那么好拿,拿钱不办事,还忽悠她,拿她当猴耍,绝无可能!
老王妃笃定太后是在装病,她也的确猜对了,太后在御书房是在装晕,皇上既不还钱,也不帮忙,太后知道老王妃是什么样的人,怕不好交代,干脆来个病重,想必皇上着急,就应了她。
虽然她这回踢到了铁板,皇上非但没有软,反倒更硬了,将她彻底和老王妃站到了对立面。
而且,她假装生病,太医也是她信的过的心腹,谁想到她假病,会变成真病。
浑身上下骨头没有一处不疼的,整个人像是被蚂蚁撕咬一般,疼的她想一头撞死的心都有了。
太后那点小伎俩,怎么可能瞒的过防备她的皇上和王爷。
不是装病吗?
装的再像也有破绽,不如真病吧。
养尊处优,就算生病也只是有点头疼脑热的太后,还真没吃过这么大的苦头,痛了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永宁宫的丫鬟都没当回事,甚至钦佩的想,太后的演技真高,装的跟真的一样。
不止老王妃和永宁宫的丫鬟这么想,就连晋王妃也是这么想的。
她是太后的儿媳妇,虽然孀居在晋王府,不用进宫伺疾,但在太后病重的情况下,晋王府大摆筵席就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