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她想全她与常喜的情谊。
毕竟,在她初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常喜是唯一给过她温暖的人。
那个空荡荡黑幽幽的商府大宅,那些相依相伴的日日夜夜…
商娇终不能忘记。
可到最后,她们终于渐行渐远。
常喜奔向那个她一心向往的世界,却将她留在了那个空荡荡的,似乎总是冰天雪地的,寒冷的世界里。
卷六 东风恶,云翻覆,碧落黄泉身许错 299、授官
299、授官
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很快便到了过年。
元月初一,新年伊始,大魏皇帝便颁布诏令,立后宫胡贵妃为皇后,其子元宸为太子。至晚间,民间举办花灯大会,帝后携手登临天都城墙与民同乐,但闻锣鼓喧天,礼花映红了整个大魏的天空,万民山呼万岁,盛况空前。
而关于皇后胡沁华的故事,在民间也自然有了许多流传的版本。她从一个下级武官世家出身的秀女,仅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便坐上皇后宝座的事,堪称天下女子励志的典范。
而她在选秀之时,在大殿上一句慷慨激昂的“吾家世受皇恩,愿以命换子,以酬天恩”的话,又果真在一年后为皇上诞下带着祥瑞之象的太子的事,更被民间传为了传奇。
几乎一时间,整个天都,乃至整个大魏的老百姓,都对这个传奇的皇后充满了好奇,大街小巷无不有人津津乐道着道听途说的,关于新皇后的种种传奇,却无一不是盛赞有加。
有人说,胡沁华是菩萨下凡,只因皇上侍佛虔诚,感动了上天,这才派了菩萨下来,拯救大魏皇室无人继承的局面。
也有人说,胡家累世皆是下级武将,皆因胡沁华与她的姑姑两代人潜心修行,念佛至诚,这才得了福报,让胡家不仅出了胡皇后这样的贵人,一门崛起,荣耀无二,更让胡皇后所出之子身带祥瑞。大魏的将来,必将由太子开创空前的盛世。
…
流言在天都的街头巷尾流转着,到最后,却不知何时起,本就信奉佛教的大魏百姓就如找到了自己修行念佛的范本,纷纷剃度出家,一夕之间,街头巷尾便多了许多僧从或比丘尼。此为后话。
年节过后,便是新春。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早上,一队人马披红挂彩,自宫中而出,跟在宫中宣旨的小内侍身后,一路吹吹打打,在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后,停在了明月楼的门前。
中书学生安思予,以荐考第一的成绩,得到皇上嘉许,钦定中书博士,归中书省管辖,为中书省贮才养士之所;又鉴于安思予博学多采,谋略过人,被荐入东宫,充任太子少师。
内侍宣旨完毕,围观者立刻一片大哗。
中书博士,官虽不大,却肩负着为国荐贤之重任。可以说,今后但凡士族子弟入朝为官,皆需经由安思予举荐。官虽不大,却是实权要职。
而太子少师更为东宫六傅之一,教授太子学业,掌皇后、太子家事,是为幕僚家臣。
普天之下,谁都知道太子便为以后的一国之君。如此一来,安思予便掌管当朝官员的举荐,又是未来皇帝的幕僚之臣,前程锦绣,再无出其右,怎不叫围观之人无不惊叹。
那些曾经认识、甚至出口侮辱过安思予的人,更是扼腕叹息,悔不当初。只恨自己目光短浅,未曾识得蒙尘明珠。到如今再想结交巴结,为时已晚。
而那些不认识安思予的人,在听了安思予的事迹之后,也无不赞其品识,慕其才华,又见他虽身处闹市,与贱籍商户一处,却依旧温润如玉,谦谦君子,遂对其更加欣赏仰慕。
安思予平静的磕谢皇恩,接过了圣旨。在众人的惊叹声中,立刻便有人上前,为他在胸口处系上红绸锦花,又有人牵来一匹高头大马,停在安思予身边。
小内侍恭恭敬敬地请道:“安大人,历来荐考第一的大臣,高中之日,须信马游街一圈,再入宫磕谢皇恩。恭请安大人上马。”
话音落,立刻有人匍匐在马腹下,以身当凳,恭请安思予上马。
荣宠当前,安思予却并未有半点喜色。
他静静转身,看向默默站在自己身边,看着自己,浅笑如花的女子。
她的面色很平静,含笑睇他的眼神中却满是欣慰。仿佛这是她一直在等待的结果。
她相信他,他知道。
她从来都相信他。虽龙困浅水,明珠蒙尘,却只须静待上天风云变化,待得潮涨之日,一飞冲天,尽洗尘埃。
所以,当这一天终于到来,她并不惊讶。
可是,不知为何,看到她的神情,安思予的心里,却泛起一丝淡淡的不安。
她的笑,如隔着云端一样,让他感觉如此的不真实,如此的不安。
就仿佛…
她会随时消失在他的面前。
这个念头一动,安思予心里剧跳。
他蓦地伸手,紧紧握住了商娇的手。
“娇娇…”他只觉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予她听,可众目睽睽之下,人群喧闹之中,他却开不了口。
最终,只化为唇边一句满含担忧的疑问:“我现在要离开一会儿,你会等我回来吧?”
商娇闻得他患得患失,甚至有些稚气的问话,先是一愕,继而失笑。
“当然。今日可是大哥小登科的大喜之日,我自会在家备好酒水,等着大哥回家,替大哥庆祝一番呢!”
她信誓旦旦,笑靥如花。
得了商娇的保证,安思予心里一安,又深深看了她一眼,再次捏了捏她软软的手心,轻声道:“等我。”这才一撩衣摆,踩蹬上马。
由始至终,他都没有踩碰一下那匍匐在地上的“人凳”。
安思予一上马,早已将道路两畔围得水泄不通的人们立刻发出了一阵欢呼。尽管有官差当前开路,人们不敢冲撞,却一路尾随拥护。
安思予骑着马,被一波又一波的汹涌热闹的人群簇拥裹挟着前行,却频频回首,看着那退到人群边缘,却依然遥望着他浅笑的女子。
她就站在那里,人淡如菊。纵然他们之间,隔着万千喧闹的人群,他也能一眼看到她。
商娇也在看他。
因为事先并不知道圣旨会在今日突然而至,他甚至上一刻还在明月楼中清点酒水,清算帐目。身上穿的,也是素日里常穿的蓝色布袍,丝毫没有半点准备。
可这略显寒酸的衣着,却丝毫不能掩住他的光彩与气度。
他骑在高头大马上,受着所有人或赞叹、或膜拜、或嫉妒的目光,如破茧而出的蝶,如萤光温润的玉,光彩盛放。
更有甚者,本就英俊风华的他,立刻便让人群中的姑娘芳心暗许,害羞地朝他扔来一枝鲜花。紧接着,便是两枝、三枝、四枝…
看到此情此景,商娇由衷的开怀大笑。
她就知道,她的安大哥,就应该是这样的存在。
他是温和端方的君子,他知礼守节,博古通今,谋略过人…
他应该纵横朝堂,直抒己见,成为一代直臣良相。
而不是埋没自己一世才华,混迹于市井,做她身边的名不见经传的店铺掌柜。
这不是商娇所乐见的,也不是安思予的人生。
所以,她纵然知道安思予恢复功名的事,其中肯定少不得胡沁华的斡旋,也依然鼓励他、支持他参加荐考。
她与胡沁华的事,是她们两个女人之间的事。
这一点,她明白,胡沁华更明白。
而安大哥,不能跟着她,被埋没一世,甚至因为她,受到胡沁华的迫害。
果然,那一次的荐考,便如一张投名状,安大哥一应试,自然就会被胡沁华视作投诚,再加上他与她从小的情谊,他对她的恩遇,胡沁华想要扶植他成为自己的心腹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况且,她对安思予还有着无尽的亏欠与愧疚之心。只要安思予跟着她,她自然会用她的方式,尽力的报答他、弥补他,为他加官晋爵,助他一路升腾。
由此,商娇可以想见,只要有胡沁华在,此后安思予的人生,便会官运畅通,荣华富贵。
她,可以放心了。
想到这里,商娇浅笑着,再抬头看向安思予时,队伍却已去得远了,再也看不到。
商娇嘴角含笑地转身,却正好撞见高大嫂担忧的眼神。
“娇娇,当真要如此做吗?”高大嫂轻声的问。
…
卷六 东风恶,云翻覆,碧落黄泉身许错 300、勇气
300、勇气
安思予这一去,便很晚都不见人影。
新官入朝面圣,自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应酬,商娇早料想到安思予会晚归,遂与奶娘带睡了诺儿,又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小菜,又用小炉煨水温了酒,便一直坐在小院中独自等他。
她等着他,看夜色笼罩大地,天边半月斜挂,星子闪烁,一直到夜阑人静,万籁无声。
刚入春的天都,夜里还很凉,寒风吹过,连背心都能感受到瑟瑟寒意。
可商娇却独自坐在院中的石桌前,面对着一桌酒菜,静默着,如一尊雕塑般,一动不动。
她想起了很多往事。
那些她与安思予一路走来,所经历过的许多事情。
初见时他的失意与落拓;被常喜攻击与谩骂时,他在心里竖起的寒冰,小心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丝尊严;她努力学习这个这个时空下的知识,练习书法时,他不遗余力的教导;她初入王府时,他的叮嘱与担忧;她与陈子岩相知相爱时,他为了她的幸福,竭力的成全与力劝;商行被劫,她受高小小误导,执意一路去追寻陈子岩时,他不离不弃的守护,宁愿放弃生命也要保证她的平安;她受伤回家时,他将她拥在怀里,轻声的安慰与支持…
这些事,太多太多了。
多到商娇蓦然回首,才发现他与她之间,已拥有了那么多的温情与回忆。
这些温情与回忆,早已镌刻在商娇的心里,骨髓里,血液里…
这一世,她永远也不会忘记。
她就这样坐在小院中,等着他归来。
小院很安静。失了安大娘的切切叮嘱,失了常喜气急败坏的唠叨,安家的小院显得有些冷清。
但她依然在等,等他归来。
终于,门外终于响起一阵敲门声。
在几名宫中内侍与禁卫军的陪同、护卫下,安思予终于回来了。
他身上的衣服早已换作了一袭淡蓝绣锦云仙鹤的官衣,还披了一件月白嵌白狐毛的大氅,身上虽有淡淡的酒气,却依然气度风华。
在依礼与内侍与禁卫告别之后,他转过身去,看着身后听到动静,前来为他开门的商娇,温润清朗的笑着,轻问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边说,他边拉过商娇的手。只觉触手处一阵沁凉,不由微微蹩了蹩眉心,“手怎么这么凉,冷吗?”
说着,他便要去拉系在颈上的大氅地系带,想脱下大氅为商娇披上,却被商娇轻轻的制止了。
“别动,”商娇笑道,仰头看他,“让我好好看看大哥。”
说罢,她果真开始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认真打量起安思予来。
安思予见商娇看得认真,不由失笑,轻声问道:“不过换了一身衣服而已,我还是我,有什么可看的?”
商娇闻言摇了摇头,俏笑着回他道:“这不一样。”
说罢,她敛了笑,走近他道:“我与大哥相识之初,便知大哥志向高远,非常人可比。只这几年大哥失意,我也总没机会见识大哥身穿官服的样子。直到今日,我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说着,她又将安思予今日的模样看了几遍,似要拼命记住他的模样似的。
直到收回目光,商娇才伤感地叹道:“只可惜,安大娘却未能看到今日大哥信马游街,受万人瞩目仰望的盛况。不然,她不知有多开心…”
提及安大娘,安思予的眼光也黯了黯。但他很快缓和了情绪,捏了捏商娇的手心,反倒宽慰她道:“娘…她在天上会看到的。我相信,她一定会为我感到开心,感动骄傲的…”
商娇也点了点头,“嗯。一定会!”
安思予遂笑了笑,拉了商娇的手往前走。刚经过花圃,便看到前面石桌上布满的酒菜,安思予愣了一下,遂恍然大悟。
“原来你一直在等我,是为了为我庆贺?”
“当然。”商娇仰头,向安思予嫣然一笑,道,“我答应过大哥,要等你回来庆祝,就绝不食言。”
“傻瓜!”安思予摩挲着商娇冰冷的手心,心里微微有些疼,却又有些微微的甜。“你怎知我今日何时能回来?咱们来日方长,换作明日不也一样?”
商娇闻方浅笑,不语,只拉了安思予的手,让他坐下,又进了厨房,将一直温在炉上的酒拿了出来,亲自替安思予斟满,这才在他面前坐定。
举了酒杯,闻着酒中清冽的甘香,商娇向安思予笑道:“来,大哥,我敬你一杯。恭喜大哥不仅一雪前耻,更是一偿所有人的心愿,入仕为官。在此,我祝大哥前程似锦,秉笔忠直,成为一代忠臣良相!”
“好!”商娇这段话直说到安思予心里,令他不禁脱*赞,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刚放下酒杯,商娇又赶醒执壶替他满上,又道:“这第二杯酒,我要感谢大哥这几年来对我的照顾,在我失意时对我不离不弃的守护,若没有大哥,便没有今日的商娇。大哥,谢谢你。”
商娇的这一段话,却让安思予默然。许久,他轻接过商娇的酒杯,看着商娇的笑颜,道:“娇娇,这话你说错了。你何曾不是在我失意的时候,一直陪在我身边,相信我,陪伴我,不离不弃?若非要说,那也应该是:没有商娇,便没有今日的安思予。”
说着,他反将酒递到她眼前,郑重地道:“所以这一杯酒,该是大哥敬你。”
商娇一怔,看了一眼安思予眼前的酒杯,忽咧唇一笑,另执起壶,替自己也斟了一杯酒:“嗯,大哥说得是。那这杯酒,我们一起喝。就——敬对彼此不离不弃的我们!”
安思予闻言,唇际勾出一抹笑痕,轻点了下头,赞道:“对,敬对彼此不离不弃的我们!”说罢,他将手中的酒杯与商娇一碰,再次一仰而尽。
商娇等他喝完,又替二人斟满了酒,笑道:“这第三杯酒,我要祝大哥从此后家业兴旺,幸福美满,儿孙满堂。”
说罢,商娇却不等安思予反应,端起酒杯,径自一口饮尽。
安思予无言地看着手边的酒杯,许久之后,他伸出手,将杯中酒喝尽。
然后,他放下酒杯,一双温柔如眼看着商娇,似盛满了无数的情意,在思量,在挣扎,欲诉难诉。
终于,他鼓起勇气,伸出手去,将商娇放在桌上的手紧紧握住。
“娇娇…”他轻轻启唇。
“大哥!”可话到嘴边,却被商娇打断。她的手被他温暖的手握着,却转头看向另一边花圃里的桃树,似有意无意地岔开了话题。
“大哥你看,这里才开春,天还冻着,花圃里的桃树,却已开始结花苞了呢。”
而这一次,安思予却再不似以往,顺着她的话题往下说。
他知道,她想逃避。
陈子岩死后,她逃避睿王,逃避他,也逃避所有与爱情有关的话题。
他以往总是顺着她。她不愿提,她假装不懂,他也就顺着她岔开的话题,再不提及。
可也许是今日喝了酒,也许是今日他终于洗雪了前耻,恢复功名,入朝为官…
他觉得,他终于等到了自己期待的那一日。
他,终于配得上她了。
所以,平生第一次,他鼓起勇气,再不想逃避,不想岔开话题,也…
不想再放手。
卷七 芳草绿,陌上花,佳人故人胡不归 301、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