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荻随后也把丫鬟遣出房去,把自己锁在房中。不食丫鬟送来的晚膳,也不理王安石为她请来的郎中,只默然独坐着直至深夜。
没有点烛,但有月光透过小轩窗映照入室。今晚是十五么?竟然又是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天下许多别的有情人眼里或许又算是良辰美景了。不过对她来说,一切都再无意义了,一切都到了结束的时候。
她起身,点亮案上的蜡烛,提笔就着砚中一点残墨在一笺纸上写下些许字:若不爱我,为何娶我?既已娶我,何不惜我?纵不惜我,岂可疑我?
然后她取出一段白绫悬在了梁上。
探首入环,在踢开垫足的凳子时她没有丝毫犹豫。随即感到白绫活结在脖上瞬间收紧,她很快通过窒息闻到了迅速迫近的死亡的味道。
她没有如愿消逝在这个月色清澄的夜里。有人破门而入,一下斩断梁上白绫,把她稳稳地接在怀中,然后抱她到床上坐下,略显慌乱地做着急救措施。
她悬梁未久,须臾即渐渐醒转。睁目一看,发现救下她的人是岐王赵颢。
“你为何做此傻事?”他问。
她黯然答道:“我与他情缘已尽,再无生趣。”
他有片刻沉默,后忽然淡淡一笑,道:“你怎么能死呢?你忘了么?你还欠我一千缗钱呢。”
她有些想笑,但唇角弧度尚未扬开却先有两滴泪珠滴落。
他轻叹一声,拥她轻靠在自己胸前,说:“想哭就哭罢,我没带罗巾,不过你可以用我的衣服拭泪。”
于是她终于允许压抑许久的泪水肆意流出,不加掩饰地在颢身边将郁积于胸的悲伤、忿怒与委屈以眼泪倾泄而出。他静静地守护着她,直至她哭湿他胸前大半衣襟后逐渐平静下来。
她拭干最后一滴泪才想起颢此时出现很是奇怪,便问他:“殿下怎么会来这里?王雱会让你进府?”
颢有点羞涩地笑笑,道:“我是翻墙进来的。”原来他自王雱带庞荻走后心下始终忐忑,知道以王雱的个性必不会善罢甘休,很可能回家后会为难庞荻。反复思量终是放心不下,于是天黑后便来前往相府,却又找不到进门的理由,而且也知道王雱不会让他进去。想了半天后终于决定铤而走险从后院墙外翻墙进来,幸好无人撞见。寻到庞荻门边却不敢进来,只默默守在门外,岂料后来听见凳子倒地声,从窗缝看过去才发现她竟然想悬梁自尽,于是立即破门而入把她救下。
庞荻闻言只觉有一丝暖意自心间抚过,想起他的行为却又有些害羞,便脉脉低头也不接话。
颢细看她,审视她的伤痕与淤青,摇头蹙眉道:“他竟把你打成这样!”
庞荻遂又想起王雱的恶言暴打,神色凄恻,泫然欲滴。颢无限怜惜地轻拥她入怀,说:“我以后不会让他再欺负你。”
这个动作很自然,她没有感到任何反感或尴尬,但觉她现在很冷,依着他,可以取暖。
如此良久,在她的丫鬟进来时他也没急着把她放开,只缓缓回头看她们,认出了以前见过的绿袖,便朝她点点头,然后说:“请姑娘带我去见王相公。”
绿袖先是一阵愕然,随即十分愉快地答应。
颢别过庞荻,起身随绿袖下楼。在出门前看了看案上庞荻写的字,拿起折入袖中带走。
-----------------------------------------------------------------------------
私书
王安石见岐王深夜来访已是十分诧异,待弄明白他的来意后更是惊讶无比--赵颢一开口就直言不讳地告诉王安石,他要向王安石的儿媳、王雱的妻子庞荻求婚,希望王安石能同意将她改嫁给他。
颢取出庞荻这夜写的绝笔文字递给王安石,将庞荻欲自缢的情形告之,并说:“庞小姐未嫁之前我母后曾有意让我把她娶为继妃,但我那时没有答应,如今看来竟是错了。而鉴于令公子对庞小姐的态度,我认为,如果我现在改正这个错误,也不会是不道德的行为。”
王安石展开那笺纸,看出庞荻写下的短短几句话中字字透着痛苦与绝望,联想起这几年来儿子对她的冷落和愈演愈烈的精神折磨,也深为她感到悲哀。他一直是同情儿媳的遭遇的,而且对她满怀愧疚之情,多次想过要为她另寻归宿,但她始终不同意,此事也就拖了下来。但现在儿子的精神状况越来越糟糕,竟逼她到要自尽的地步,看来确已到了需要决断的时候。可是,他虽开明,让儿媳改嫁也是一贯的念头,但真的面对着前来求婚的岐王,他却又踌躇了。岐王要娶的毕竟是他的儿媳、他儿子的妻子,而不是他的女儿,若当真答应他的请求,儿子情何以堪呀!
混乱地思索着,一时难以决定,最后只好对颢说:“殿下请回府等待,容我考虑考虑,过两日再给殿下回音罢。”
颢点头,告辞离去。
王安石一夜无眠,而次日,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又给了他一次沉重的打击。
当天早朝后,赵顼特意点名让王安石留下,邀他至弥英阁议事,说是有秘密公文要请他一阅。王安石不疑有他,还道是如平时君臣私下议事一般,便欣然前往。
到弥英阁后,赵顼特意为王安石赐座、命人为他斟茶,嘘寒问暖式地闲聊细问王安石及王雱的近况后,才让人把一叠厚厚的文书送至王安石面前,请他阅读,道:“有人把这些文书呈给朕,说是无意中从故纸堆里找到的,只觉其中字迹跟爱卿的十分相似,朕看了只是不信,斥那人道:‘介甫先生怎会干出这种罔上欺君之事呢?’或许是有人戏仿爱卿笔迹,故意开此玩笑也未可知。”
王安石打开一看便是一惊:这些文书全是几年前变法过程中他私下写给吕惠卿的信件或便条。那时新旧党争异常激烈,旧党一方面极力在皇帝面前攻击新党的行事逆天扰民,一方面又奉当时的参知政事冯京为领袖,让他以副相身份竭力阻止王安石实施损害旧党利益的政策措施。王安石知道众口铄金的厉害,即便皇帝对他十分信任,但在旧党轮番攻击质疑下也很可能在新政实施上态度由坚定转为犹豫,而冯京也习惯经常反对他的意见和抨击新党行事,所以他在这些写给吕惠卿的指示信件和便条中常嘱咐他要小心保密,若非必要便不要让皇上和冯京知道,信中便每每有“无使上知”、“无使齐年知”等字句。“齐年”是指冯京,因冯京与王安石同年而生,故王安石在私信中以“齐年”代之。
现在这些文书中这类敏感文字已全被人以朱笔勾划注明,分明是刻意挑拨刺激皇上去品味其中的“罔上欺君”之意。
王安石一时失措,茫然抬头朝赵顼望去,只见赵顼似笑非笑地注视着他,在仔细研究他的反应和表情。
他知道这些话触痛了赵顼最敏感的一根神经,但凡皇帝,最忌的便是受人蒙蔽欺瞒,尤其是握有重权的执政大臣的欺瞒。他很想向赵顼解释,有些事不想让皇上知道是为了减少皇上不必要的为难、忧虑和犹豫,当时变法正值高潮,很多事是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而不能把决策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新旧党争执和皇上的反复考虑之中的。苍天可鉴,他所说“无使上知”之语没有一次目的是要欺君以谋个人私利,不过是想确保变法的顺利进行罢了。
但是,他也知道他是无法解释清楚了,这些话即便他说出来赵顼也不会信,也不会认为他“无使上知”是正确的。他只会认定事情的结果,那便是王安石屡次指示吕惠卿向他这皇帝隐瞒朝廷要事、“罔上欺君”。
他面色青白地坐着,只觉眼前文字逐渐漂浮起来,那信笺上的朱红圈划异常刺眼,像是吕惠卿阴冷的笑容。他忽然很想不通,他对吕惠卿不可谓不宽仁,即使在吕多次陷害他的情况下他都原谅他,当众臣对吕群起而攻之之时,他还每每为他说好话辩解,但吕惠卿为何会以怨报德,将他们多年的私书呈给皇上以使他见疑于君主呢?
像是看出了王安石的想法,赵顼微微一颔首,便有太监又把一份奏疏呈到王安石面前。
是吕惠卿亲笔书写的“讼奏”:“安石尽弃素学,而降尚纵横之末数以为奇术,以至谮愬胁持,蔽贤党奸,移怒行很,方命矫令,罔上要君。凡此数恶,力行于年岁之间,莫不备具,虽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
如此激烈的措辞,如此严重的控诉,王安石简直不敢相信,在被外放陈州逾半年后,吕惠卿还会这般凶狠地反噬一口。
“这从何说起呀…”他喃喃低叹思量着,实在不明白自己到底对吕惠卿做错了什么,致使他不仅公布他的私书后还这样决然撕破脸地在皇上面前指控他。
“朕这里还有些东西须请卿看看。”赵顼亲自从案头取了一叠文件递给王安石。
是邓绾去年弹劾吕惠卿“华亭案”详陈条列案情的资料。王安石不解地翻看着,不知皇上此举何意。
赵顼淡淡对他道:“这叠资料出现在东府下达刑堂命下狱制罪的案件中,但朕似乎记得并没有下令继续追查已知陈州的吕惠卿,命刑堂制狱严惩他…”
王安石立即明白定是他的手下人故意将“华亭案”资料杂于东府下达刑堂的资料中,想蒙混制狱以惩吕惠卿,而现在皇上是对他起疑了,认为是他授意人这样做的。
“陛下!”他连忙辩解道:“这件事臣的确不知。惠卿虽弄权谋利,但陛下已将他外放,臣怎会斤斤计较对他构陷治罪呢?臣居东府,确有不察失职之罪,但‘方命矫令,罔上要君’之罪臣万万担当不起。请陛下待臣明查,水落石出之后臣必定会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赵顼摆首道:“不必了。朕已经将此事查清,卿若果真还不知,朕便让人告诉你罢。”
言罢以指轻击御案,便有人从侧厅中走出,向顼行礼后便侧身对王安石说:“卑职是在刑堂任职的堂吏。去年某日令公子曾前往东府探望相公,卑职那日恰好在刑堂值勤。此前的资料都整理过一遍,而令公子离去后卑职便发现下达刑堂的资料中多了一份…”
王安石摆手止住他,愧然道:“不必再说了。”他从来没想到儿子会如此大胆,做出这种弄权欺君之事,一时只觉无地自容,无颜以对堂上君主。
赵顼斜倚在龙椅上视他,刻意拉出的笑容带有冷冷的讥诮:“令公子真是个人才,弄权蒙混,偷天换日,才智果然超凡脱俗。朕当初只想升他为龙图阁直学士,的确忒也小瞧他了。”
王安石冷汗暗生,离座跪倒在皇帝面前,含泪叩头请罪道:“臣教子无方,致使他做出这等瞒父欺君之事,臣难辞其咎,请陛下降罪。”
赵顼久久沉默,凝视许久跪在地上的他信任重用了多年的老臣,才无限感慨地说:“你请朕降罪,但事到如今,即便降了罪又能怎样?能消除朝中的党争么?能弥补你儿子与吕惠卿弄权倾轧造成的恶劣影响么?能堵住借此攻击新法新政的旧党大臣的嘴么?能抹杀朕这个皇帝曾被臣下欺骗、愚弄和摆布的事实么?朕全心信任你多年,到如今得到的却是如此结果。介甫先生,你太让朕失望了。唉,你回去罢,把这些书信一并带走。朕不会因此降罪于你,但朕希望这会是最后一次看到这样内容的文书。”
王安石无言以对,默默再次叩头以谢圣恩,然后接过太监递来的吕惠卿所呈私书,起身蹒跚着缓缓出宫。
反复想着皇上的话,知道这意味着皇上与他之间信任默契之感的彻底破裂,一直以来,因他们君臣同心,常有旧党官员羡慕地叹息说:“上与介甫如一人。”而以后这种情况必不会再延续下去了,可想而知,对他的提议与施政建议皇上会先以怀疑的目光审视一番,再按他的个人判断来决定是否执行,事实上最近这几月他已经开始感受到皇上对他态度的这一转变,再经儿子弄权构陷吕惠卿一事,情况已恶化得无从收拾,他的施政蓝图也必将毁灭在皇上对他的疑心之中。
怔怔忡忡地回到家中,首先来到厅中迎接他的竟是王雱。王雱并没看出父亲神色有异,仍大有兴致地追问他:“皇上请爹去议何事?是否同意采纳爹提出的边境战事方略?…”
王安石回过神来,看见这个为他闯了大祸的儿子居然站在面前问他与皇上的议事内容,顿时怒从心起,猛地挥手一耳光扇向他,怒斥道:“逆子!你知不知道你的一时意气害苦了爹,害苦了皇上,害苦了新法,害苦了天下苍生?!”
注:《宋史》与《续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吕惠卿讼奏措辞略有不同,最关键语句一为“罔上要君”,一为“罔上恶君”。我取《续资治通鉴》所载文字,但把“恶君”改为“要君”。
《宋史》:“安石尽弃所学,隆尚纵横之末数,方命矫令,罔上要君。此数恶力行于年岁之间,虽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
《续资治通鉴》:“安石尽弃素学,而降尚纵横之末数以为奇术,以至谮愬胁持,蔽贤党奸,移怒行很,方命矫令,罔上恶君。凡此数恶,力行于年岁之间,莫不备具,虽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
诗笺
王雱讶异地感觉着脸上突兀的疼痛,不知道父亲忽然发怒的原因,侧目凝视地面须臾后才慢慢转过来看着王安石,询问性地唤了声:“爹?”
王安石把赵顼给他的吕惠卿所呈私书抛在地上,对儿子道:“你看看!这就是你构陷吕惠卿的结果!”
王雱拾起其中一封,展开一看便已明白,淡然冷笑道:“原来他狗急跳墙了。”
王安石怒道:“他已被外放至陈州,我们本可与他相安无事,你却偏要咄咄逼人要除之而后快,不惜犯下欺君之罪弄权蒙混构陷他,致使他毫不留情地反噬一口,令皇上对为父多年信任毁于一旦,君臣隔阂,累及新政,你简直罪不可恕!”
“爹以为饶了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王雱驳道:“吕惠卿先使安国叔叔蒙冤遭贬、郁郁而终,后阴谋进谗言欲阻止爹复相,又反目相噬想诬陷爹谋反,并结党营私培植自己的党羽来与爹对抗,贬逐了追随爹的许多良臣。若非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借结党弄权将他扳倒,只怕爹现已遭他算计。他这样的小人不可轻饶,但凡尚有一口气在就必会伺机报复,所以我才设计想彻底击溃他,使他永不能翻身。可惜棋差一着,竟被他知道了,只恨当初行事尚不周全…”
“住口!”王安石打断他,摇头愤然道:“你以为以弄权对抗弄权、以阴谋反揭阴谋就是最明智的做法?结果是你为为父赢来了个矫令欺君的罪名,为父一生名节尽毁于此,在皇上、朝臣、后人眼中又与吕惠卿那样的小人何异?皇上一心推行新法,却看见新党重臣相互倾轧结党营私,你说他会怎么想?我怎么会养出你这样不懂事的儿子?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不能审时度势识大局,以至变法党满盘皆输,我愧对皇上、愧对黎民、愧对大宋朝廷!”
王雱听了父亲的斥责心中愤懑,却又不好顶撞父亲,满腔怒火只好发泄在那一堆书信上,一把抓起猛扯狂撕,像是透过书信掐住了吕惠卿的咽喉正在把他大卸八块。王夫人听到动静后从内室赶来,见状忙连声劝止儿子,但王雱并不住手,仍肆意撕扯。
王安石见他又是一副桀骜不驯鲁莽狂暴的样子,更是大为恼怒,厉声斥道:“你遇事向来不会冷静反思,只会暴戾泄愤,这样的心态脾气当真害人害己!可怜阿荻无怨无悔地伴你多年,每每看你脸色受你戾气还忍气吞声,却还是不免被你殴打折磨,这样下去她迟早会被你害死!你可知她昨晚就欲悬梁自缢?”然后从袖中取出庞荻昨晚写的字掷给他看。
王雱闻言愕然,立即停止了动作。家中知道昨晚此事的人都怕他再度发怒而不敢告之,因此他此前确实尚不知妻子曾经欲寻短见。
他拾起那笺纸,展开一字字地细看半天后,忐忑地低声问道:“那她现在…没事罢?”
王安石道:“幸亏岐王殿下及时赶到才把她救下。”
“岐王?”一听是赵颢他嗤然一笑,有丝幽深流光乍现于眸中,不知是怨是怒。
“唉,岐王殿下随后来找我,说他要向阿荻求婚,希望我让她改嫁给他。”王安石叹道,深深地凝视着儿子,又道:“如今,我准备答应他的请求。”
听了此话,王雱怔怔地沉默不语,倒是一旁的王夫人惊讶地看着丈夫问道:“阿荻?岐王是不是疯了,居然想娶阿荻?老爷,你是不是也糊涂了,居然要答应此事?”
王安石没回答她的问题,只仍旧盯着儿子,目中满蕴深重悲哀:“雱儿,你放过她罢。她已把五年青春消磨在了这个家中,再与你这般痴缠下去,她这辈子就真的毁了。你们现在这样,她固然深受折磨,而你心中又会好过么?你经常因疑心她与别人有私而辱骂她、动手打她,可你自己也会感觉到一样的痛苦罢?何不让她改嫁,你们就此两厢解脱,就算会痛,过上一阵也就好了,否则只怕你们两人的性命都会赔在这段不幸的婚姻里。”
王雱尚未回答王夫人已先开口反对:“老爷你怎能这样说?哪有夫妻不吵嘴斗气的,他们不过是吵闹几次你就要把媳妇另嫁他人,这是什么道理?他们不过是年轻人心性,能有什么深仇大恨,怎能说他们的性命都会赔掉呢?”
王安石不好解释,只摆首叹息说:“问题不在这里。”
“那你倒说说看问题在哪里?”王夫人气急追问道。
“问题是,我根本不是个正常的男人。”此时王雱突然接口道,脸上神情异常镇静,像是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我根本没有为人丈夫的能力,阿荻嫁我多年,至今仍保持着处子之身。”
王夫人极度震惊而无言,注视着儿子,渐有泪水泛出。
王雱又走到父亲面前,跪下,郑重叩首,然后说:“我同意阿荻改嫁。谢谢爹的安排。”
王夫人流着泪过来扶起他,心如刀割难过异常,搂着他泣道:“雱儿…”
王雱强笑一下以安慰母亲,道:“我没事的。”随后轻轻抽身出来,说了句“我回房了”,便迈步出门,缓缓朝自己卧室走去。
王夫人追到门边扶门泪眼凝视他背影,早已泣不成声。而王安石也放心不下,几步赶过来搀着夫人目送着他。
王雱一步步走着,脚步飘浮,然脸上坚持带着适才残存的一抹笑意,继续往前走。但没走多久终于支撑不住,眼前一黑,便晕倒在了走廊上。
此后一天,王安石把庞荻找来,告诉她准备把她收为义女,并许配给岐王赵颢的事。庞荻又是一口拒绝,王安石便对她道:“这次我主意已定,不会再任由你糊涂地坚持与雱儿这样毫无希望地生活下去。本来照理说应该让你先回娘家,再由你娘家人为你送嫁,但又恐世人不知真相,说你是被我家所休,有损你清誉。何况你父亲已经去世,那就由我这公公改做你的父亲,以嫁女儿的名义将你嫁出去罢。在与雱儿的整件事中你都没有错,如此温良贤淑、明理大度,若能改做我女儿,于我也是一件莫大幸事。岐王殿下为人宽容仁厚,是位谦谦君子,与你十分般配,足可托付终身,所以我擅自作主答应把你嫁给他。你不要再反对,父母之命必须听从,若再拒绝便是不孝了。”
庞荻虽觉与王雱感情消磨殆尽,以后留在王家他们夫妻间只会延续着不快、甚至敌对的气氛耗下去,但毕竟相处那么多年,彼此深深相爱过,哪能如此轻易割舍。想到若果真就此分离,从此形同陌路,心里只觉说不出地痛,于是流泪再三托辞婉拒,但王安石只是不听,直接与赵颢遣来的媒人商议婚礼日期去了。
又终日恹恹地倚在问星楼上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始终郁郁不乐,全然没有一点待嫁新娘的心情。忽一日出门采购女红用品的绿袖兴高采烈地跑回来,递给她一张诗笺,道:“小姐,我在路上遇到一个家奴模样的人,他让我把这诗笺转交给小姐,说是岐王殿下填的词。”
庞荻展开诗笺一看,发现果然是赵颢的笔迹,她曾在杭州苏轼府中见过他的飞白书,印象深刻不会认错。上面写的是一阕《蝶恋花》:恻恻深寒盈碧袖,懒顾流年,烟逝黄昏后。曼挽暗香人病酒,三春不解新来瘦。 曾赋离思三五首,欲语还休,引怅终缄口。前事可堪重省否,宫梅来岁还依旧。
阅后心中叹道:不想他那么含蓄敦厚的人竟也能填如此婉约诉情的词。上阕写她忧愁度日的情景,仿若每日目睹一般,“曼挽暗香人病酒,三春不解新来瘦”,大有怜惜之意,可见心思原也是十分细密的。而下阕又婉转道出相思之情,赋了离思,却又“引怅终缄口”,也真是勾勒出了他一贯“欲语还休”的情感态度。“前事可堪重省否,宫梅来岁还依旧”分明是提高太后请她入宫赏梅之事表达自己对当年错失她的后悔之意,并意在求婚。
细思之下心绪紊乱,默然坐着凝眉叹息。绿袖却在一旁开口劝道:“小姐还犹豫什么呢?岐王殿下对您情深一片,谁都能看出,若嫁给他必能得他珍惜,幸福地过完下半生的。小姐又何苦痴痴守着现在这个姑爷呢?他脾气越来越坏,就算小姐能咬牙忍受,但我们这些丫鬟终有一天也会被他吓死的。小姐就当行行好,带我们离开这里罢。”
庞荻浅笑道:“你们就那么怕他么?”
绿袖点头道:“是呀,他一发火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简直像狮子老虎或是催命阎罗,只瞪我们一眼我们就快要被吓晕了。哪像人家岐王殿下,永远都是那么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样子,可见性情是极好的,他肯定比姑爷更适合小姐…”
她话没说完便见庞荻直直地朝她身后望去,她诧异地一回头,只差没魂飞魄散——王雱已出现在楼梯口,正朝她们走来。
--------------------------------------------------------------------------------
2006-5-24 19:05 43楼
> 花的心
普通会员
(花的心)
眼儿媚(67-68):佛经/烟花
2003年05月15日10:55:01 网易文化 米兰Lady
佛经
王雱慢慢走到她们面前,她们不约而同地起身站了起来,绿袖苍白着小脸怯怯地偷视他,而庞荻则抿唇凝眸,尽是一片戒备神情。
王雱见状略笑了笑,淡淡道:“我真的令你们如此害怕么?放心,我这次不是来争执的。”
然后和言对绿袖说:“我跟你小姐聊聊天,你先下去罢。”
绿袖点点头,立即抽身碎步下楼走开。
他们两人默默相视,良久无言。王雱温柔而细致地打量着庞荻,从头发到裙裾,从脸颊到柔荑,最后轻叹道:“距我第一次见到你那天到现在已有六年了罢?你还是妍美一如当年,仿佛时光都舍不得在你身上留下痕迹…哦,只是消瘦了些,那是我的罪过了。”
庞荻不知他说这些话是有何意,仍默不作声。
王雱的目光又落到了她手中的诗笺上,以手去接,庞荻先是一惊,怕他又因此发怒,但又想若遮遮掩掩不给他看倒显得是自己刻意私下与赵颢书信寄情,反而更令他不快,所以还是任他接了过去。
他看着诗笺上的词,表情居然镇定平静,始终波澜不兴。看完后仅有一丝惆怅之色自眸中一闪而过,随即却对庞荻浅浅一笑,道:“岐王一向稳重敦厚,不擅写婉约词,不想这阕却纤巧婉转脉脉含情,若非对你确已十分倾心是作不出的。”
他把诗笺还给庞荻,说:“他是个好男人,会珍爱你一生,你嫁给他我便也放心了。”
庞荻乍闻他说出这样的话自是无比惊讶:他不是一直最嫉妒赵颢么?见她与颢有任何往来都会愤恨暴怒么?何以如今竟能如此大度地说出这番话?
“荻,”王雱凝视着她缓缓道:“是我对不起你,令你把生命中最美好的五年时光浪费在我这个无用的男人身上。还好现在有了改正这个错误的机会,希望还不会太晚。你安心地嫁给他罢,不必对我有任何牵挂,自始至终我都不过是个不值得你爱的人,不仅无法当一个好丈夫,连自己的事业都弄得一塌糊涂,还连累了爹,毁了他一生的追求,这样的我如何配得上你的蕙质兰心、玉颜美德?赵颢才是最适合你的人,他温良和善,兼有文才武功,对感情的认真和执着更是宗室王子中少有的。你跟他完全可以过上调琴鼓瑟吟诗唱和的恩爱生活,就像当初他在这府中与你箫琴合奏一样…你不要感到不安,也不必向我解释,我现在说这些没有任何讽刺或指责你们的意思。即使你们真有了感情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知道那很纯净而美好,就像我们当初曾有过的一样…”
庞荻听不下去了,含泪打断他:“雱,你还是爱我的罢?只要你告诉我你还爱我,希望我留下,我便不会离开你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