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素心中震惊可想而知:“难道我适才那一眼看到的,正是对方老巢?”

隐藏在虚空罅隙中,难怪无处找寻。

如此看来,雕飞云的出现并非偶然,那个神秘势力也在关注剑神心脏!

“只是不知,雕飞云是否也是对方成员?”

韩素又想到了曾经追寻姚丹时,自己借用周天殿天涯无踪镜看到的场景。

天涯无踪镜乃是三清宫巡察天下的第一法宝,只要提供想查探之人的具体影像,天涯无踪镜便可借用天道之眼直接查看到对方踪迹,甚至具现出对方当时所处环境,乃至一举一动!

姚丹正好也是那神秘势力的一员,当时他们身处八百万回风原至深处,仿佛朝圣般行走在荒原中。

而当时,天涯无踪镜中显现的神秘祭坛则清晰映照出了,对方俨然是在通过某种仪式,复活某个历史人物!

“莫非他们要复活的,正是剑神?”

许许多多有形无形的线索在这一刻尽数关联,在韩素心中清晰地交织出一张脉络分明的大网。

她移目四顾,看到天地有容鼎破碎后,谢家众人一个个神色萎靡,谢十六一把揪住面如金纸的谢五郎,抬手翻出一颗灵丹喂进他口中。

谢十六目光深深地在韩素身上扫过:“韩师侄果然是少年了得!只是你如此维护魔道中人,那一颗大道种子你吞得下,却不知消不消化得了?”他匆匆说话,翻手放出一艘遁空战船,大袖一卷将谢家众人一齐卷入船中,战船尖尖的船头一钻,便从虚空通道中钻了进去,片刻消失无踪。韩素静静看着,更见早前与谢家众人一齐争夺大道种子的众修士早缩了声息,不见踪影,遥想到此刻天外天的风云聚变,不知为何,心底忽然逸出一丝轻轻的叹息。

第229章 一步岂知天高(八)

游目四顾,天高云淡。

碧梧山脉绵延苍翠,天边的斜阳带着微暖的色泽,不疾不徐地向着地平线下一点点沉去。

韩素的内心渐渐平静下来,沧海会变桑田,星辰会成尘埃,唯独永恒的,大约只有时间。你停留或不停留,它都一如既往,一意前行。

它能将旧妆变成新颜,也能将新颜染成旧貌,它能发生一切,也能使一切宛如不曾发生。

只要时间走过,世界就会换新,多么奇妙。

韩素又再等了一个时辰,直到天边的夕阳彻底坠入地平线下,天际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华再度洒满大地,无数清辉收拢,聚向她身侧那一处,苍先生才从某种奇妙的入境状态中骤然醒来。

“先生!”韩素侧目而过,一惯来表情不显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明显的笑容,如牡丹白描,此间盛放,她缓缓从半空中走下,行至易苍风身旁,“恭喜先生,大道可期!”

易苍风睁开双目,仿佛迷惘了一瞬间,听到了韩素的言语,他豁然起身,迈了一步,又迟疑地回过头来,仿佛这才看清楚眼前是谁,此景为何。

“素娘!”易苍风定定注目韩素片刻,倏然苦笑,这才是一副终于从惘然中回过神来的样子,他口中喃喃,仿佛自问,仿佛问询,“我竟当真以武入道了?”

竟然怀疑自己,修行之人,最忌的便是自我怀疑。修行修真,若是连自己都不相信,还修的什么真?

韩素道:“先生已入道门,道在你心,你不知么?”

易苍风缓行了几步,举目望去,明月中天,皎洁遍地,真如一场华梦。

他心中种种情绪渐渐平定,一边感受着经脉中滚滚流动的真元,前尘往事,多年夙愿,此刻一齐来去心间,他既觉释然,又觉怅惘。

如此对立的两种情绪竟同时存在心间,倒也颇为奇妙。

“四十年前,我隐居此地修行,曾经在此立誓,此生定要打破仙凡鸿沟,入道修真!”易苍风低缓声音,徐徐述说,“三十年前,我苦修十年而无寸进,心火成魔,一夜之间白了须发。二十年前,我见寿元将尽,心灰意冷,索性绝了精进的念头,反倒在不知不觉间从先天巅峰进益到了大圆满境界。而十五年前,我遇到了你…”

韩素在剑神心脏的内世界一过便是十数年,可两个世界的时间不一,待她回到凡间,才发现自己在剑神心脏内世界经历过的十数年,到了外头竟不过就是十数个时辰而已。

世上常有仙神传说,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放到韩素此番遭遇中,竟俨然是“山中千年,世上一日”。

仙凡之间,差的不仅仅只是力量,仙凡之间,本来就隔着一个世界!

韩素不甘屈服于此,却也不能不承认这一事实。

她静默地听着苍先生低缓言语,道心虽不至于动摇,可些微的怅惘还是不由得随之涌上心头。

“素娘可知,我是因何而起的妄念,想要入道的?”易苍风出神了片刻,低声仿佛自嘲一笑,“我本是市井出身,少年时学了些游侠手段,便自以为天下无处不可去得,后来很是受了一番挫折,有一回惹着了不该惹的人,甚至险些命陨…”

易苍风年少时的故事堪可书写成一部游侠传奇,他后来能够突破先天,在历练中也是颇有奇遇,不过他与韩素一般,都不是喜欢夸大言辞的人,因此原本应当很跌宕起伏的故事叫他说来倒是平平淡淡。

“我被漕盐两帮千里追杀,过了江南,行至大雪山,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竟在雪山顶上一脚跌进了一座地洞中。”

“我晕迷十日方醒,醒来后见到一只雪狐依偎在身旁,而敌踪杳杳不见,一时竟分不出是梦是真。”

真正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原来少年易苍风遇到的竟不是普通雪狐,而是一只在凡尘中修炼有成的狐妖!

这狐妖原本不能化形,是易苍风感念它救命之恩,陪伴在其身边,又带它进入俗世中,游历江湖,共历风雨,渐渐使得它灵智大开,从原本懵懂的修行状态转变成有意识的自我修行。更有一日,他们行至黄海之滨,那一夜月帝流浆,吸取了日月精华的狐妖忽然福至心灵,竟就此炼化横骨,成就了人形!

狐妖化成了国色天香的美艳少女,与易苍风相知相恋。少年人轻狂无忌,视俗世俗礼法如无物,更不将仙凡之别,人妖殊途放在眼里,但觉心中有情,便无有迷障,无所畏惧。初化形的狐妖更不懂得此间艰辛,亦无丝毫修炼常识,相恋情热的一人一妖同行江湖,快意恩仇,只觉有爱侣相伴,世间便无处不好。

凡间地界极少有修仙者出没,也没谁会看破狐妖真身,来个斩妖除魔。易苍风与爱侣行走江湖,每日里过得精彩无比,如此十来年过去,两人倦了江湖纷争,索性寻了碧梧山隐居下来。

这般又是二十年甜蜜恩爱,渐渐地,这一人一妖之间的问题随时间流逝,终于暴露了出来!

此时易苍风已年过五十,他虽然内功深厚,颇能养颜增寿,可即便是先天高手也还在凡人范畴中,也是会老的!他一老去,再怎么面相上不显,也终究无法挥去脸上身上的岁月痕迹。

年过五十的易苍风看上去是三四十许的模样,可与他相伴三十年的狐妖却仍旧是当初刚化形时的少女容颜,时光仿佛在她身上停驻,一分一毫也带不走她的美丽娇艳。

“她有一段时间神思恍惚,我正为自己日渐老去,她却容颜不变而心生烦恼,见她总是恍惚,那一日竟生了魔念,疑她变心!”易苍风低声叙述,说到这里,一直平淡的语调中隐隐带上了几分沉痛。

“我与她大吵了一场,彼此都借着争吵发泄了心中痛苦,那时的我绝想不到她那时神思恍惚其实是在计量什么。”

“第二日,她便悄悄瞒了我,收拾行囊独自出了山。”

“我将此视为背叛,可心中仍然放不下,便也下山追去。”说到这里,他忽然顿了顿。韩素看到,月光下,自己这位启蒙恩师一惯不露形色的脸上,终于流露出明显的痛苦。

第230章 一步岂知天高(九)

易苍风一路追寻爱侣踪迹而去,但他虽然是先天高手,狐妖身为化形妖类,修为却多少要比她更高几分,狐妖有意隐藏,易苍风天南海北地寻找,竟怎么也无法再见爱侣一面。

易苍风早已痛悔,可天地之大,佳人芳踪杳然,他一介凡人,无力窥天,除了无能为力,徒然痛苦,又能如何?

或许颖悟总是由情而起,那个时候,骄傲了许多年的易苍风终于不得不承认,他从前自以为是的强大是多么可笑。凡人之力有时而尽,先天之境在天地规则面前也不过蝼蚁,“人定胜天”这个词在有些时候真的只不过是一个“但尽人事”的安慰罢了。

易苍风说到这里,韩素也心有所感,不由得暗忖:“当年我欲追寻仇人姚丹,入道之前不得其门而入,入道之后我去到天外天,却不过是去周天殿借了一回天涯无踪镜便轻松寻到了姚丹踪迹。修仙了虽不等于就能事事随心顺意,但不可否认,在许多方面,修仙者的能力都神奇到超出凡人想象。”

虽有所想,这些话却不好对易苍风说出,否则就是火上浇油了。

韩素道:“修行之路便是一道不断与天争命之路,越是前行,修为越强,你能掌控的便越多。今时弱小,不等于明日还是弱小,但今时强大,同样亦不等于明日还能强大。你不变,自有人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此嘉勉之心,便不负修行一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易苍风喃喃低语,半晌,眼中忽然涌出晶莹的泪水。

三十年离殇,近百岁蹉跎,他曾经在最痛的时候都不曾流泪,哭不出声,然而此刻一朝悟道,他却忍不住,竟忍不住!

泪水沾湿眼眶,易苍风先是低笑,笑声渐大,他再也控制不住,竟而狂笑起来。

狂笑当哭。

他笑得伏倒在地,声音都颤抖了起来:“又过了五年,我实在寻不到她,只得回了碧梧山。我想,外面太大了,我寻不到她踪迹也是正常的,但碧梧山很小,我在这里等,不论如何,总能等她回来的,她又怎么可能不回来?”

然而他的狐妖终于是再也没有回来过,又过一年,易苍风在碧梧山上等到了一只自称为紫黍的竹妖,这只竹妖送来一颗驻颜丹,告诉易苍风,这是狐妖临终前托她送来之物。

原来当年狐妖悄悄离山,并非是因为争吵才愤恨出走,她是见到易苍风终日为两人间越来越大的容貌差异而苦恼,才心起一念,要到海外三山处去寻驻颜丹!

在狐妖简单直接的思维里,易苍风既然因为容颜老去而不快,那她便寻来驻颜丹,使他容易不老,他岂不就能重获快乐了?

她并不会复杂地去思考,易苍风不快乐,其实并不是因为自己渐渐老去,而是因为自己渐渐老去了,爱人却容颜不老。这是一个说起来仿佛令人觉得十分自私愚蠢,实际上却又如此理所当然的命题。

凡人常说白头偕老,在百岁光阴中,少年夫妻少年携手,同历岁月,共同老去,那自然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因为人皆有一死,生同衾,死同穴,便是一个完整的轮回,谁也不必有遗憾,自然也不必有不甘,有妄念,有痛楚。

易苍风本也是这样想的,他当初与狐妖携手,便但愿能与她相伴一生,白头偕老。

然而他忘记了,他是凡人,妻子却是化形的妖类。他们的寿数相差不可以道里计,白头偕老?根本就不可能!

当初想得太过理所当然,等到他不得不发现,自己日渐老去,妻子却依旧能够容颜不改时,他的彷徨迷茫,又如何能控制得住?

其实就算一开始有了心理准备,等到在日渐消逝的岁月中不得不直面这一幕时,大约也没有几个人能够不起波澜地平和以对。

故事说完,后面的事情易苍风没有再说,他心中的痛,不如他所历,大约也无人能懂。

人生最苦,不是你正少年,我已老去,而是你已香消玉殒,我却尚在人间。

人妖殊途也比不上阴阳两隔,魂灵都已不在,凡人何处去寻?

韩素不知道假如狐妖后来不离开去寻找驻颜丹,也并不在寻找驻颜丹的过程中死于非命,那么她与易苍风这对佳偶会不会在岁月的磋磨中变成怨偶。她听完了这个故事,当时心中冒出的最直接的想法竟只有四个字:“仙凡之别!”

狐妖虽非仙躯,而是妖身,但修仙其实只是一个概称,走在修行路上,取道与凡人不同,往往就都被称为修仙。至于这修仙者中,再分仙道、妖道、魔道等等,则又是另一说了。

当年薛瑞卓以“仙凡有别”为由向韩素退婚,彼时韩素只觉气愤不甘,然而此刻看来,竟仿佛理所当然!

仙凡的确有别,韩素若不是不肯向天认命,自己跨过了这道仙凡鸿沟,那么此刻她年近四十,在凡间这已是由中年越向老年的年纪,但这样的年岁放到修仙界,却还只能算得上是青年,甚至少年!

假如薛瑞卓当年并不退婚,假如韩素不能以武入道,此刻他们若是站到一处,也同样会面对你正少年,我已老去的尴尬局面。

当然,这并不是说薛瑞卓退婚就是对的了,只不过这是他的选择,韩素无所谓评价他的对错。

如今韩素早已将这段前尘旧事放下,心中真正平静了,回忆当年反而更加理智,也更有一番通透。而她也有她的选择,她选择真正打破鸿沟,再不让“无能为力”在左右命运!

正如她此前所言:你若掌控天道,天也要让你!

韩素又想到了自己的继祖母渔阳郡主李琳和她的情人左平,这两个倒是真正的即使仙凡有别,也依然无视此中差异,坚持在一起的典范。

不过李琳虽然服用了不少驻颜和延寿之类的丹药,此刻或许仍能青春娇美地站在左平身边,然而凡人寿数有限,这个极限是吃再多增寿丹也不能打破的。到大限将来时,李琳当年服用的驻颜丹也一并会失效,到那时,李琳鸡皮鹤发,垂垂老矣,左平却仍然青春鼎盛,不知他们可还能坚持情比金坚?

倘若李琳不是仇人,韩素倒还真愿意祝愿这对“有情人”此情不移,成就一段仙凡佳话。

不过此番只要回到天外天,韩素头一个要收拾的便是此二人,这番祝愿,就不必给了。

山风寂寥,月渐低垂,韩素与易苍风相对静默,许久,都不再言语。各自起了思量,故事自然悲伤,然而此刻面对的倘若不是自己的启蒙恩师,韩素大约是要说上几句刻毒话的。早知今日,你又何必当初?

第231章 一步岂知天高(十)

人生最怕的便是到头来后悔,说一句“早知今日”。

因为时光并不会因为你的后悔便倒退,即便倒退了,经历过的也不能抹杀。

山还是那座碧梧山,又已不再是那座碧梧山。山月年年有,而岁岁又不同。月落时树影渐暗,山中两人一站一伏,一人痛苦不能自抑,一人却神色清淡,面如秋霜。

将近二十年前,也是在这座山上,韩素满心仓皇狼狈,伏拜在地,是易苍风移步上前,弯下了腰,问她:“你来做什么?”

韩素告诉他:“我不甘心!”

易苍风于是指引她:“天无绝人之路,世上还有以武入道。”

一言解惑,打开了全新天地!

十数年后,韩素重回碧梧山,对易苍风说:“先生,当年你渡我,如今我渡你。”

这一站一伏的两人互换了位置,又何尝不是一种轮回?

韩素脚步轻缓,向易苍风走近了几步,然后缓缓对他跪了下来,问:“先生,你既已以武入道,如今为何还悲伤?”

伏地许久的易苍风抬起头来,怔愣片刻:“许多年前,我一心以为,只要自己能够以武入道,就必定能够改变命运。然而如今我虽以武入道,却反而越发感觉命运强大,无力抵抗。素娘,你是达者,可否教我,这是为何?”

“我虽行在前路,却同样不能到达彼岸,尚须继续前行。”韩素道,“但我以为,无能为力,却并非命运太强,而是你还不够强。”

易苍风便问:“那要怎样才算足够强?”

韩素反问:“先生能够入道,必是当时有所悟。当时有所悟,为何此刻反而迷惘?”

“当时有所悟?”易苍风喃喃道,“心有微尘,照见大千…”

韩素道:“既已照见,为何不见?”

音声之中韵律隐现,仿佛玉磬相击,使人心间震动,似闻黄钟大吕。虽非道音,却有道蕴,韩素修为已深,言语之中隐含道蕴,竟有大能**之效。

易苍风豁然起身,灵台渐渐通明。

“我心微尘,不求闻达,不求大道,但求有朝一日,复活我妻!”他看向韩素,“素娘修仙有日,可知世上有无复活之术?”

韩素便也起身,她微微思索:“从来只听闻,魂灵尚存便能复活,若魂灵不存…”

易苍风紧跟着问:“又当如何?”

韩素道:“至少还须能寻得真灵。”

易苍风便问:“真灵又该如何去寻?”

“听闻是在命运长河中,但命运长河又在何处,却是无人得知。”韩素微微一顿,徐徐道,“先生此刻不必思量太多,世上尽有无数神秘,你我如今都不过是仙途起步而已,便是我今日告知先生,世上并无复活之术,先生难道便能甘心?我辈修行,不怕妄念,只怕不起念,今日不能,未必明日不能。且有一心,便无所不能!”

易苍风本来便是意志坚定之人,心中也有道念,此刻听言,便只觉得此前种种迷雾尽去,胸中一股意气激荡起来。

他情绪本来内敛,此刻却受胸中一气激荡,连带着丹田中的真元都纷纷涌动。那真元游走中宫,直冲而上,易苍风仰天长啸,声罢了,便道:“素娘,你此前与我说,心已动,风未动,是魔;风已动,心不动,是道。而我如今心生妄念,不为求道,哪怕入魔。”

韩素道:“人人道不同,道又如何?魔又如何?但需无愧此心,来日莫再后悔,先生尽可随心而动。”

易苍风心中便是一动,忽然问:“那素娘你…是道,还是魔?”

韩素微微一笑:“我欲为道,我便是道,我欲为魔,我便是魔。”言语平淡,然而睥睨之气已是尽显。

易苍风哈哈大笑起来:“天地仙凡一锅烩,为道为魔皆我行。百年倥偬今日归,他朝风云谁与会?”

踏着歌儿,踩着节拍,他大步而去:“素娘,往日师徒之缘,昔年十载善因,如今你已尽数还我。仙道苍茫,你能渡我一时,却不能渡我一世。如今我寻道去,来日有缘再会罢!”

他灰袍大袖,翩然远行,行走之间渐渐已与往日不同。

仿佛郁气尽去,多年修持,内蕴渐显。

韩素静静注目,忽然轻轻移步,却是脚下微动,三两步便追上了他,道:“先生莫急,人人道虽不同,但仙路亦有相通之处。”翻掌取出一个储物袋,递予易苍风,“修仙之事,法财侣地,高深法门有门规限制,我不能轻传,些许个人体悟却尽可与先生共同探讨。这袋中有诸多玉简,先生可以神念阅读。”

易苍风突破之后道心波动,反而忽略了这些细节。他此刻倒也不推辞,接过了储物袋,心中感激,一时反而无言。

韩素拱手行礼:“先生,如今天外天实不安稳,以武入道者更容易为人所忌,大道种子便是地仙也要眼红,先生在外行走,第一便须得注意,轻易不可暴露以武入道之事。来日若觉法门穷尽,遭遇瓶颈,不妨到三清宫来寻我。”

其实易苍风以武入道之事已不是秘密,今日动静如此之大,就连天地有容鼎都被韩素打碎了,易苍风再要来掩藏根底也毕竟是晚了。大道种子遭人觊觎,尤其身怀大道种子的易苍风本身修为还处在修仙界最底层,他的存在就如同抱金童子,身怀巨富,却手无寸劲,又岂能不惹人眼红争抢?

但韩素却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将他拴在身边,修行之道,焉能不历风险?以武入道本来就比旁的法门要艰辛无数倍,倘若只因为预知有险便躲起来托庇一隅,那往后还何谈修行?何谈成就?

不过若明知自己是抱金孩童,却还要招摇过市,却又是另一种愚蠢。

易苍风此前虽然经历过被人抢夺大道种子的事,但当时他处在突破状态,对外界诸事的变化并不太明了,等到他突破完成,那些抢夺大道种子的人则早已匆匆退去。因此他虽然隐约知道这其中有波折,却还并不真正清楚以武入道之人在修仙界的位置到底有多尴尬。

韩素大致解释了一下关于大道种子引人觊觎的由来,心中一念起,倒是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先生可还记得我归来后与你说过的当年经历?”

易苍风道:“素娘说的是哪一桩?”

“剑…”韩素本是要说剑岛,然而不知为何,心中却忽觉有哪里不对。她顺应心中那一霎那的感应,忽地抬头向天空中不知何时又探出的明月望去。

同一时刻,三清宫深处,传出轻轻一声惊“咦”。

透过那明月,大殿中一面巨大的宝镜上清晰映出了一片绵延的山脉,苍山明月,月下两人——这宝镜中映出的影像,赫然正是韩素与易苍风此刻相对而立在碧梧山的景象!

在三清宫深处,有人发动天涯无踪镜跨界追踪韩素,而韩素神与道合,这一刻竟然察觉到了!

“师弟。”此人轻“咦”一声,拂袖扫过镜面,微微笑了起来,“你这弟子其实也是以武入道罢?”

一道波纹在空气中凭空生起,波纹中走出一个似虚似实的人影,来人淡淡道:“掌教心中有数,法眼通天,何必问我?”

掌教哈哈大笑起来:“我这法眼,不及你弟子的法眼有潜力,那才是真正的通天之质。”

碧梧山上,韩素没来由起了一身冷汗,她忽然甩袖卷住了易苍风一只手,带着他向前方虚空忽地一跨。

咫尺天涯,乾坤一粟,第二道金丹神通发动——神遁足!

瞬息之间韩素便带着易苍风遁入了虚空,她剑意勃发,沟通天地,蒙蔽天机。神通发动,一呼一吸间遁走千万里。不过片刻,两人就从碧梧山到了东海海域,往前一看,一座孤岛耸立如剑,海天相交之间,剑岛已是在望!

韩素本来是想直接遁入剑岛的,然而当时动念,就在她想要直接跨入剑岛时,一道无形的空间屏障竟将她阻挡在外。

当年韩素尚未入道,她身受重伤沉浮水中,随洋流飘荡而来到剑岛,虽然能察觉出剑岛的不凡,却因为当时的道行层次太低,并不能真正深入体悟其中玄妙。此刻再来,却只是打眼一望,就另有一番体悟。

但眼下并不容她逗留太久,韩素远望片刻,匆匆交代:“先生不妨暂且在此处修行一段时日,剑岛之上有上古遗迹,先生虽非剑修,然大道万千,殊途同归,凭那剑意修持,当也可触类旁通。剑岛内有乾坤,或可助先生阻挡追踪,待他日先生修为大进,有一定自保之力,再来行走修仙界,或许更好。”匆匆说完,韩素拱手略行一礼,便转身跨入虚空,再次发动神遁足,瞬间跨越千山万水的距离,从东海来到太行一带,寻到了天外天与凡间的相交通道,进入界空岛。她并没有在界空岛上多做停留,直接通过传送阵,就传送回了三清宫,然后直归乌剑山。

第232章 一步岂知天高(十一)

乌剑山主峰,山巅,殷灵山仿佛早知韩素归来,已在屋前摆了桌案,煮茶相候。

“师尊!”韩素跪地行礼。

殷灵山伸手虚扶,用略略惊异的眼神打量她:“徒儿此来,仿佛心事重重。”

韩素道:“师尊应当知晓是为何事。”易苍风以武入道并非秘事,当时被那许多人旁观见证,消息传回天外天,根本不可能保密。

其后若非易苍风正处在道心波动状态,不宜打扰,韩素早便要带他离开碧梧山了。虽然当时并未离开,但韩素心中其实是时刻保持警惕的。等再一次察觉到有人在暗中窥探,更察觉到那波动是来自天涯无踪镜,韩素便再不敢多做拖延,立即送了易苍风到剑岛,这边归来天外天,回到三清宫直来寻殷灵山。

“师尊,我在凡间时的启蒙恩师已成功以武入道,此事教内可有说法?”韩素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徒儿以为应当如何?”殷灵山微微一笑,举杯轻嗅茶香,“我的好徒儿,连西华山的天地有容鼎都打碎了,人家找我要大道种子做赔呢!”

“西华山已来人寻了师尊,要大道种子做赔?”韩素微微扬眉,顿时轻嗤一声,“那师尊可有将这群恬不知耻的小人打出去?”

她从凡间匆匆归来,却不知中间这段时间内竟还发生了这样一段小插曲。

殷灵山哈哈一笑:“还是素娘知我,你师尊我呀,抬手一剑,就将这群蠢货打得屁滚尿流!不敢再多放一个字的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