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动间,韩素体内的剑意已经开始随着神魂而疯狂流转。
剑意开路,神魂为引,她再一次尝试解封自己的修为。
此前数年对规则的解读,终于在这一刻发生了巨大作用。积累到这样的程度,更有先前的种种顿悟,韩素厚积薄发,终于寻到丹田至深处的那一点灵光!
真元在那一点灵光深处爆发,宛如混沌之中,鸿蒙初开。
世界演化,鸿蒙之中,一颗星球飞出,由小及大,当空飞速旋转。
又有两颗星球飞出,拱卫主星两旁,相互绕行,旋转不休。
无数的真元颗粒逸出,虚化在世界海洋中,沉沉浮浮,蕴化星体。
正中间的主星球中轰然爆开一股充满生机的能量流,星球上,万物演化。
大地青空,山川河流,风雨雷电,草木虫鱼。
这颗主星球,正是韩素金丹所化!
在这个奇异的小世界中,韩素解读了无数世界规则,这些规则或者完整,或者并不完整,她理解得或有深刻,或有浅薄,但不论如何,这些规则都是十分难得的,她得益于此,甚至开始演化起了自己的主世界!
她甚至有种预感,一旦她将这主世界演化到一定程度,自身的剑意境界也必将随之突破。
剑意境界博大精深,剑意成煞之后便是剑意成域,形成剑意领域,到那时,剑意领域配合自身的金丹领域,这领域之中,韩素就是规则的掌控者,就是无敌的存在!
这简直太可怕了,却不由得让人心潮澎湃。
任何一个剑修,在追求极致的道路上看到这样的希望,都会如同入魔一般,迎头直上。
韩素丹田中的变化还在如飞一般继续,主星球渐渐形成,虽然目前尚未有大型生灵出现,最多只有草木虫鱼,可世界的形态已经开始初具框架。最重要的是,一旦框架形成,以后韩素就算不再继续主动推衍规则,这世界也会依据原来的框架自行演化,即便这演化的速度无比之慢,但演化一旦开始,就证明韩素终于真正踏上了创造内世界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她再不只是懵懂摸索,而是登堂入室!
然后,原本深刻在韩素金丹之上的九条道纹亦随之浮了出来。
这九条道纹代表九大神通,乃是韩素当初结丹时感悟宇宙,天道所赐。
每个修士结丹时都会得到天道所赐道纹,根据金丹品相的不同,道纹也有多寡。九为极数,韩素得九品金丹,乃是上上等。却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九条道纹动用不易,要想领悟其中的神通,反而要比九品以下金丹更艰难不少。
此刻九条道纹齐齐浮出,首尾相接,宛如九条巨大的神龙盘旋金丹之上,金丹上雷霆霹雳,山川横流。演化中的世界与九条道纹相交,微一碰触,就宛如水油相遇,霎时产生了无比激烈的反应。
韩素福至心灵,元神中伸出一只大手,忽地自上而下探入丹田,对着其中一条道纹猛地一抓。
一霎那无数奇妙感悟涌上心头。
她那双本来已经能够承受剑煞的涌入,正处在突破边缘的眼睛深处忽地透出两点流光。
无数的生灵在这两点流光中飞速成长又飞速老去,她的双眼,仿佛承载了两个世界!
第一个金丹神通——画地为牢,此间千年,光阴照!
狂乱的世界还在崩溃当中,韩素全身真元涌动,韩素双目睁开,忽地向四周一望。顿时无数规则的碎片犹如飞蛾扑火,纷纷涌来,尽数投入她双目之中。
神通的修炼本来极为艰难,韩素却借助这个崩溃的世界,汲取其中各种能量,以此快速修炼自己的神通。
她的身体在空间裂缝中如同清风般游走,丹田中又一只元神大手探入,抓住又一条道纹。
第二个金丹神通——咫尺天涯,乾坤一粟,神遁足!
又一条道纹被抓住。第三个金丹神通——上善若水,沧海横流,水德身!韩素越飞越高,剑意上前,冲破一重又一重的空间障碍,终于在世界完全崩溃之前从裂缝中飞出。
第222章 一步岂知天高(一)
无数的空间乱流扑面而来,每一次辟开新的道路都仿佛是在死亡的裂缝中起舞。
一线生,一线死。
韩素的内心反而无比平静,她丹田内的世界仍在疯狂推衍,无数的规则线条从她心中流淌而过,初步小成的三大金丹神通在此刻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她双目一照,便是画地为牢,肆虐的空间乱流只要一近她的身,就会不由自主放慢速度。
神遁足加持身法之上,即便她此刻是在错乱的世界中行走,也往往能够一步步踩到那些隐藏的空间节点,一遁便是千万里。
她的身躯柔韧无比,仿佛化成了水流,即便偶有失误,被空间乱流和崩溃的世界之力扫到,水德身也足以化解伤害。
当年韩素在东海时领悟水法,已经可以做到在海中化身水流,只不过那时候对于水法的应用还过于粗糙,如果不是借助大海,她也并不能轻易化身。如今她对水法的领悟融入神通,进化成了水德身,其中威能与当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真正冲破世界的那一刻,韩素只感觉到一股奇异的伟力从宇宙深处忽地投射而来,穿透了世界的阻碍,响应天道感召,猛地一撞,就撞入了她的身体。
一霎那,韩素只感觉到自身十万八千窍穴都一齐张开,身体里的枷锁一重重被打开,原本就是人仙之躯,此刻却只觉得身轻如羽,整个身体都仿佛脱胎换骨了似的,虽然还并不是地仙,更不是天仙,却隐约有了几分天仙的清灵之气。
这就是飞升带来的好处了,韩素更隐约感觉到,那股撞入自己体内的能量,摸约便是从仙界泄露下来的仙气。这股仙气改造了她的躯体,使她的法躯与仙躯更为接近。但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飞升仙界,所以即便接引下来了一部分仙气,所得也还是有限,与真正的天仙当然没有可比性。
不过这一次飞升给韩素带来的最大好处,还不是提前获得了这一部分仙气,而是通过这一次飞升,她在大道本质的理解上又更进了一大步。
仙灵之气在体内流转,改造还在继续,并不算多的仙灵之气从韩素经脉骨骼中滚滚流过,冲刷过她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最后一齐汇入她丹田中心处。
轰——!
韩素仿佛再度听到了身体里宇宙初开的声音,她也终于从飞升的奇妙感应中醒过神来,双目便是一睁。
睁开眼的一霎那,韩素隐约间只听到遥远的不知名处,仿佛响起了一连片撕裂声。她转头一看,目注虚空,入眼的就是一片被缩小了无数倍的世界——那世界被挤压在一点细小的圆圈中,世界中山川横断,广厦倾倒,无数的生灵奔走哭喊,最后都随着世界的崩溃而一同化为飞灰。
只有一点血红色的影子,在那圆圈最后收拢的一刻,从圆圈中猛地飞射而出。
紧接着,那世界的圆圈彻底收拢,伴随着一声细微的“咔哒”声,消失在时空深处。
已经被压缩到只剩拳头大小的剑神心脏咕咚一滚,落在地上。雕飞云和顾九歌都不见了踪影,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剑神心脏中是否正在进行一场殊死争斗。
随之而来的就是地动山摇。
韩素才注意到,原来自己从那小世界飞升而出后,果然又回到了碧梧山。
她的神识发散而出,注意到自己此刻正身处在一处山洞中,不过随着地动的加剧,这处山洞显然就要倾塌了。韩素从自己的储物空间中随便取出一块巾帕,使巧劲将巾帕飞出,巧妙地凌空将那颗兀自跳动不休的剑神心脏包住,快速打了个结,提起巾帕一角就快步向山洞外走去。
虽然是步行,她的速度却极快,脚下一动就凭空跨越了空间,在曲折的山洞中,她只是两三步就绕过了重重山道的阻碍,轻松从山洞中走出。
韩素踏虚而上,漂浮在碧梧山上空,看到脚下这片熟悉的山脉在地动中摇摇欲坠,心中忽然一动。
沧海桑田,是凡人不能阻挡的自然变化,但她已经修至如今境界,为什么不可以尝试阻止这场地动?
尤其是苍先生至今仍无踪迹,碧梧山的地动来得不同寻常,韩素希望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苍先生的踪迹。
她的神识如同流水般四散流泻开来,很快就密布满方圆千里之内的每一寸空间,随着神识的铺展,范围内的每一处细微变化都如同一幅幅被深入描摹的图画,清晰映射在她的脑海之中。
震动的土地、奔流的地脉、躁动的天地元气、惊飞的鸟雀,仓皇奔逃的各种走兽,以及那隐藏在主世界深处,细微扭曲着的异空间。
修士们的储物法器就是模仿这些异空间而被制造出来的,这些异空间,用佛家的说法是须弥芥子,用道家的说法是乾坤微尘。空间之道本来无比微妙,三千大世界只是概数,同一个主空间内同时还能有无数异空间,有些空间类的遁法便是利用这些无处不在的异空间,以达到空间折叠,从而在主世界中瞬息千万里的效果。
韩素神识探入,以从所未有的轻松自如逐一掠过这些空间节点,忽然间,她神识一动,双目一转,就向着一个方向望过去。她目中流光如同江河瞬间奔涌,双目中神通发动——画地为牢,此间千年,光阴照!
她圈住了那个世界,一手探出,霎时她的手掌就跨越了空间的距离,探入那异空间中。
又一个神通发动,那是她曾经在拜师大典上获得的祖师赐法,神通寂灭手!
寂灭手出,天地寂灭。
时空在这一刻为之静寂,韩素抬手轻轻一弹,指尖一缕剑气飞出,逝水无回,天地同悲,剑意加持。
这一剑,她刺破了一个世界!
尽管那只是一个微小到甚至连完整规则都不曾形成的微型小世界。韩素在这个小世界中感应到了苍先生的气息!刺啦一声,空间如同纸帛般被撕开,一个身影从中滚出。韩素抬指一点,一朵白云飞至,恰恰将人接住,她方才松了一口气。这时,碧梧山上已经开始有大块的土石跌落,一处处地缝随着地动的加剧而频频出现。韩素抬掌一压,浑身真元涌动,金丹中滚滚的元气便顺着神识的指引,密密麻麻向地底涌去。
第223章 一步岂知天高(二)
移山倒海,曾经是传说中的神通。
韩素在今日却做到了比移山倒海还要神奇的事情!
她全身真元涌出,金丹在丹田中快速鼓动,每一次鼓动都饱含奇异道蕴。大地山川的规则源源不断从中传出,与涌出的真元相互纠缠,落入山川地脉之中,如同天工神织,将大地的断层逐一修复,更深入地底,又发散到四周空间,将所有破碎的空间线条都连接一起。
这里是凡间,虽非天外天,但与天外天其实本是一界,只不过后来凡间地域浊气太多,才被大能修士强行划分,与天外天隔离开来。而本质上,凡间所蕴含的天道规则与天外天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完整的小世界规则,两处地域唯一的不同之处只在于,天外天的元气浓厚度与纯净度皆大大高于凡间,因此天外天更适合修士修行。
韩素此番深入地干预到了天道规则的运转,虽然算不得逆天而行,可逆转大地崩毁,这已经是接近逆天的举动。
她神识发散,快速而精密地继续动作,一方面愈是行动,对天道规则的领悟也就愈深,另一方面,随着地动的停止,碧梧山脉上生机焕发,枯枝新芽,然而天空中却隐隐传来风雷之声——这是天道自发形成的反应,因为韩素强行逆转自然的行为,触动了天道规则,因而天地间自生天劫!
劫云的汇聚速度很快,从风雷声起,到劫云形成,再到劫云中雷电穿梭,劫雷蓄势,所有一切也不过发生在瞬息之间。
被韩素安置在另一片白云上的苍先生不知何时醒转了过来,他抬头看天,失声惊呼:“素娘!”
韩素挥手弹出一缕劲风将苍先生的云架推远,沉声道:“先生请稍待我片刻。”
她脚下移动,虚空跨步,天上罡风穿过,在她身后留下残影,她快速向碧梧山深处人烟稀少处行去,片刻间身划长虹,劫云紧随追至,风雷之声轰隆随行。
大地的变化还在继续,韩素的神识全力探入地底,以更快的速度引导着地下空间的变化。
她的神识和大部分真元都已经外放出去,深入了地底,对大地崩裂的逆转不能停止,而此时,天上劫雷经过短暂的酝酿,第一道天雷已经劈下!
轰——!
炽白的电光划破长空,犹如一道电蛇,穿梭而来。
韩素心中战意高涨,泥丸宫中凝成实质的剑意在她仰头向上空一望之际,便从她双目之中穿梭而出。剑意凛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劈开雷电,直往头顶劫云而去!
她一出手就是全力,虽然所能动用的真元极少,但真元凝成剑气,更有剑意加成,威力已是极大。
如果此刻有来自天外天的高阶修士看到了韩素的举动,恐怕就会对她的实力与修为产生极大的怀疑。
她外在显现的修为并没有刻意隐藏,从波动来看也就是在化神后期到圆满之间,但实际上韩素真实的修为境界还只到化神中期巅峰,是因为她的真元浓厚度远超寻常修士,才有这样的表现。然而最不协调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她表现出来的攻击力。她这一击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比之寻常炼神后期修士出手一击竟仿佛还要强上几分!
剑意裂空而去,散发出的强大斥力使得整个天幕都暗了下来,劫云受到威胁,甚至来不及酝酿第二道雷电,就露出了内里混沌一片的本质。
劫云乃是天道产物,由规则生成,这个规则的能量则由天地间无处不在的“气”提供而来。
每个世界的生发,最初都需要存在有一定的万物母气,也即玄黄二气,由此二气,再分化出无数其它种类的气,最后通过规则排列,生成万物。
劫云与其它的万物并无不同,只是它的属性更特殊,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也是由玄黄二气分化而成,包括劫云中时刻酝酿转化的雷电,亦由此而来。
韩素剑意速度太快,威力太强,竟直接破开第一道劫雷,撕裂了劫云!当劫云被撕开,内中足以酝酿万钧雷霆的能量团暴露出来后,瞬息之间就与韩素的剑意相撞在一起。
那一刻的绚烂简直无法形容!
韩素出剑时亦未曾料到会有这样的后果。
她的剑意,浩荡凛冽,气势逼人,剑招虽千变万化,剑意虽无穷无尽,但意志的根本却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唯“我”独尊!
唯“我”独尊,天道亦须得让路!
反骨、逆天,方足以形容此种意志。
当天道生成的劫云在这一刻与这样的意志相撞,双方最本质的一切冲突在一起,一场主导的争夺战就此展开。
天不许我,我偏为之!
这一刻,韩素心中最强烈的念头只有这一个。
她沉默着出剑,双目中的神光越来越明亮。天道的阻隔一重又一重地压下,巨大的压力之下,天地间风云变色,狂雷呼啸。无穷的能量从劫云中疯狂涌出,顺着韩素的剑气向她身体直冲而至!
韩素强行逆转碧梧山地动,触动了天道规则,天道生成的劫雷本为四十九道。这四十九道劫雷倘若一重重劈下来,以韩素的实力,要在继续修复大地裂痕的同时承接这次天劫,虽然并不见得会有多容易,但度过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
然而她出剑太快太激烈,在第一道劫雷劈下时便反击而上,完全不像一般人渡劫时总在最开始留下几分余力,以待后续。她第一剑就顺着劫雷将劫云劈开,使得其中剩余四十八道劫雷的能量在瞬息间就狂涌而出!
这简直就是能量洗礼,狂暴的能量疯狂冲撞而来,韩素不惊反喜。她丹田中新生的大世界正一片荒芜,主金丹上虽然已经开始衍化出山川草木,可这一切都只是初具雏形而已,要想衍化成真正的大世界,还不知需要多少岁月的努力。
而韩素此刻缺的并不是最难得的感悟,反而是能量。她修炼时虽然也吞吐天地元气,自身真元亦是纯净深厚,但其中包含的万物母气太少,按照修真者的真元质量,修炼一百年得到的真元量也未必能够提炼出一丝万物母气,韩素的内世界要想继续衍化,除了依靠内世界中本身已经形成的循环缓慢进展,以她目前的修为,要想在这上面起大作用,是不可能的。此刻劫雷能量加身,韩素大胆将其导入丹田之中,虽然是冒险之举,但若是能够成功,必然获益无穷。
第224章 一步岂知天高(三)
劫雷能量侵入,韩素不久前才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剑神心脏的内世界中,雕飞云曾通过剑神心脏短暂控制过那个世界,利用规则制造天劫追袭顾九歌与韩素,当时韩素虽然不是主要被追击对象,但被劫雷能量侵袭的滋味却已经尝过一次。
两者能量虽有不同,运行方式却是一致。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懂了的只会越来越懂,不懂的怎么也难懂。
韩素就仿佛是打开了心中九窍,她的肉身经过在剑神心脏内世界的数年锻炼,早已比之前更要强出许多。当初失去修为,只能纯粹以肉身力量再度修剑的经历,让她对剑道本质的理解早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韩素体内剑意流转,狂暴的能量对她的肉身造成了极大破坏,但她的丹田内世界中却时刻传出勃勃生机,这股力量一边对从外界涌入的劫雷能量大肆吸纳,一边快速按照最符合天道自然的方式修复她肉身。剑意在这个时候是最强大的防护,也是最尖锐的攻击,天地间风雷密布,韩素一步步向上走去,劈开雷电,走入劫云之中。
在她未曾注意的地方,大唐民众遥遥见得天地异象,或惶恐、或敬畏、或叩拜、或别生它念。
天外天,所有能遥感天道异动的大能修士俱在这一刻,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天。
风云涌动,狂雷万钧。
苍先生远远站在碧梧山的另一边,目光明亮而深沉。
天空中,劫云中灰紫色的能量犹如线团般纠结在一起,韩素被狂暴的能量包裹其中,远远望去,便仿佛被孕育在风暴团中的神灵。
在剑神心脏内世界的时候,她曾目睹顾九歌从青莲中孕生而出的过程,那是一种奇异的洗礼,包含着天地初始的规律,具有神奇力量。
不论顾九歌是真的剑神转世,还是不过是由剑神心脏生出的魔念组成,他对大道规则的领悟都是值得韩素学习的。
韩素在狂暴的能量团中沉浮,初时还多有滞涩,要不是曾经向殷灵山学习过磨命之术,耐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一番被能量冲击的痛楚她未必能撑过去。但一旦初始的滞涩过去,待她渐渐调整体内能量,将狂暴的劫云能量化为己用,一切霎时不同。
韩素心中平静,无悲无喜。
在冥冥中她寻到了宇宙诞生初始,那一瞬间的情感。
如果将劫云的能量看做是可以孕育世界的能量,那么此刻身处劫云中心的她,就是世界的核心。
世界在心中诞生,唯“我”独尊,这是理所当然的领悟,这是深刻在灵魂中的信念,一切都是如此,水到渠成。
不知过了多久,渐渐地,大地的震动平息,裂开的地缝重又全数接上,草木再生发,天空中风云退散,金乌已西沉,月华清辉洒满大地。月光犹如冰轮,明晰的月色铺洒在绵延起伏的碧梧山脉,远望去,仿佛一幅静谧的图画。
如此日沉月升,日升又月沉,时光忽忽而过,不但此前的劫云团消失了,便连钻入了劫云团中的韩素亦不见了踪迹。天地间平静得,就仿佛此前什么也没发生。
苍先生循着此前劫雷炸开的方向,向山深处寻去。
不知何时,天边忽有流光划过,转瞬间从远方飞来,划过了苍先生头顶,忽地又倒转,那流光落下,原来竟是数名驾驭着飞行法宝的修仙者!
为首一个身着八卦道袍,做道士打扮的中年人甩过手中拂尘,微笑道:“这位老者,敢问老者从山间走过,可曾见到附近有异常之处?”语气温和客气,只不经意间流露出混不在意的居高临下。
苍先生在凡间是世外高人,可在真正的修仙者眼中,却也不过是个凡人。至于这个凡人在凡人中究竟是力气大的那个,还是弱小的那个,根本没有分别,通通都是蝼蚁而已。
苍先生停下脚步,他一身灰袍,面容苍老,气质不俗,看起来确实是一个凡间的睿智长者。此刻被人询问,他面上表情也无变化,只道:“不知仙人所说的异常,是指哪一种?”
中年道人身后的一个年轻人皱眉道:“老者是何意?难不成这碧梧山附近,还发生了许多异常?”
苍先生道:“前两日地动,不知可算?”
“地动?”中年道人道,“请老者详说。”
苍先生便将那日变故详细说了一遍,他并无虚话,所言尽数属实,只是片言也不提韩素在这其中的作用,单单从凡人的角度叙述:“天上忽然裂出巨缝,地动山摇,本是大灾。然而只是片刻,裂缝又收,地动亦自然平复。”
几个修仙者闻言俱是面色微变,年轻人又追问:“异变是突然生起的?这其中可曾见到什么不寻常的人物出现?”
苍先生便沉吟起来,他仿佛在苦苦思索,片刻后才苦笑道:“几位仙人,我等不过凡人,当时顾着闪躲尚且不及,哪里还能顾得上去看旁的什么?况且天上地上,不是裂缝便是狂风暴雷,哪里看得清什么?”
中年道人又问:“你的意思是,的确是有人的?”
苍先生一叹道:“不敢欺瞒仙人,当真看不真切。”
年轻人还待再问些什么,中年道人已经点了点头,微一扫袖,从手中弹出一只小玉瓶,道:“多问了老者几句,我观你身上也有真气流动,应当是凡间武者,此物便权作感谢了。”
苍先生接住玉瓶,拱了拱手。几个修仙者早各自踏上飞行法宝,更往山深处飞去。
飞行途中,中年道人放出神识一点点四下发散,扫视碧梧山脉。他身后的年轻人尚有几分不忿,语气中颇带埋怨:“十六叔对这凡人怎地如此客气?我看他颇不老实,定是藏了话的,要逼一逼才好!”
中年道人脾气甚好的模样,闻言也不生气,只温言教导:“五郎既知那不过是一介凡人,又何必与凡人多做计较?他便是藏话,又能藏些什么?何况我辈正道修士,天庭仙籍,本该为天下表率。仙凡有别,既入仙途,我等被凡人尊称一声仙人,还该有些仙人的气度才是。”
年轻人微微撇嘴:“看寻不到人,十六叔你如何与大兄交代。”
中年道人拈须笑了起来:“五郎啊五郎…”忽然摇头。旁边另一个三十模样的青衣修士也笑了起来:“五郎,大郎交代的事情,你我其实已经做好,你却不知,你可笑不可笑?”年轻人一头雾水。
第225章 一步岂知天高(四)
这一队修士其实俱都来自三清宫西华山一脉。
西华山修士大多会在进阶至一定修为后入驻雷鸣殿,成为天庭仙籍修士,可以说是三清宫实权一派,掌控西华山多年的谢家更是三清宫大世家,在各方势力中也算首屈一指。
凡间地界出现这样声势浩大的天劫,就算是隔着一重界域壁垒,天外天那边但凡修为到一定程度的都不能感觉不到,三清宫是天外天执掌,当然要派人来查看。
不过这巡察原本应该是周天殿的事情,雷鸣殿此番硬是抢了周天殿的任务,还颇费了些周折,否则早该来人,也不至于拖延至此。
西华山如今首座也是谢家家主谢丘山,但谢丘山为了冲击炼虚之境已经闭关多年,自他闭关以来,真正执掌西华山的已经换成了他的长子谢凤佳。相熟的人通常都称谢凤佳为大郎,而当初被韩素斩杀的那个雷鸣殿司刑谢维谢三郎,则正是谢家嫡系第三子,谢凤佳嫡亲的堂兄弟!
这一队人过去后,苍先生在山林间又遇到了两队修士。碧梧山附近本来就是人烟稀少,前不久又才闹出那样大动静的地动之事,这时候会在山里行走的凡人除了苍先生竟再没有旁人。
修仙者到了凡间都习惯神识开路,后来的两队修士远远见到苍先生,也都一前一后过来问询。苍先生照着原样又把话说了一遍,天外天的修仙者都极少会到凡间来,对待凡人的态度虽然各有不同,不过大多也都是遵循着轻易不对凡人出手这个原则的。
仙凡有别,这四个字虽然曾经几乎成为韩素孤独前行途中的魔咒,她不肯认命,一意孤行,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打破藩篱,但越是修行,越是对天道认识深刻,却是连她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仙凡之间,的确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