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顾九歌其他方面的长进却依然惊人。
这一年当中,他又领悟了三十一种剑意,在韩素将自己所会的水系法术全部传授给他后,他自行观火便悟了火法,在山林中行走又领悟了土行法术的应用,顺带还建立起了对木系和金系这两系法术的感应。
五行基本法术被他领悟后,他又举一反三,自行悟出了五行遁术,反过来还将五行遁术教给韩素。
他的这种领悟,其实已不只是简单的法术领悟,而根本就是五行大道的领悟。
正是因为他心中所知已经透过了万千表象,直指五行大道的本质,所以他领悟起与五行有关的法术来才会如此轻易。
这还不止,因为对五行大道,对各种剑意的更深层次领悟,顾九歌看待这个世界渐渐就到了见物知源的境界。韩素不通炼器,凡间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材料,顾九歌却能利用凡间普通的材料,如精铁珍珠一类的凡物炼制出真正的法器来!
韩素见证他的成长,头几年还会惊叹,到后来已然见怪不怪。更何况她坚守本心,绝不为顾九歌这样的长进所惑,后来反而还能放下身段,转过来向顾九歌请教修行。学无先后,达者为师。韩素再不去猜测自己究竟为何会来这一遭,沉下心来,只管修持自身。
第270章 绝壁饮风雪(一百)
顾九歌道:“天下万物,皆由气成。所谓气,即指鸿蒙之气、阴阳之气、五行之气。解析一二五气,世界之于你我,将再无秘密。”
这是韩素都没有想过的问题,已经剥离一切外物,直指了世界本质。
“鸿蒙之气?”韩素若有所思,“我从未告诉过你鸿蒙之气的存在,你为何会知晓鸿蒙之气?”
韩素从前给顾九歌讲道,说到世界的基本构成,无非是乾坤、阴阳、五行。鸿蒙之气是传说之物,韩素只在修仙杂记上看到过记载。此物早在天地初开形成世界时便已分化万千,化成了天地万气,形成了世界万物,真正的鸿蒙之气,在韩素如今的认知中,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当然,也不排除是她见识少所以不知道。
有鉴于此,提及这些问题的时候韩素也就忽略了鸿蒙之气。她擅长的本来就不是这些,顶多当成杂谈偶尔与顾九歌闲说几句,认真探究是根本不可能的。
顾九歌也没有什么道书秘籍可看,他又为何会如此轻易就说出鸿蒙之气?
他从哪里得知的鸿蒙之气的存在?
顾九歌被韩素问得怔住了,他越修行身上气势就越是端凝沉厚,渐渐地,原本如画一般柔和俊雅的五官都变得有棱有角起来,少年时修长单薄的身形也慢慢长得高大俊伟,一双从前清澈得一眼可以望到底的眼睛如今神秘得宛如两团深渊,真可谓是深不可测。他变化那样大,已经许久没有再露出过这样略带疑惑的茫然表情。
他怔了片刻,口中喃喃:“鸿蒙之气?我自然便知晓了,你从未与我说过么?”
韩素心中已经另有了猜测,顾九歌这样的天资是不合理的,其中必有玄机。如果说他最开始那三年的修行还能用天赋卓绝来形容,那么最近这一年,他在没有任何历练的情况下,一年中领悟三十一种剑意,自创无数五行法术,领悟五行遁术,还自然学会炼器,这就绝不仅仅是天赋卓绝能解释的了!
正如他此刻脱口而出的鸿蒙之气,他自然便知晓,为何会自然知晓?这定然是有因由的,而这个因由,或许就是韩素可以离开这个世界的契机!
韩素按捺下心中的振奋不提,每日里除了自己练剑,站剑桩,苦修外功,也并不过多考虑其它。
一动不如一静,顾九歌这样高速的悟道期还没有结束,韩素决定再等一段时间。
又一段时间后,顾九歌与韩素提到炼器诀窍:“其实看透一种材料,提取其中有用之气,摒弃糟污之气,或是不合适的无用之气,再与属性相合的其余有用之气按照规则互相排列,法器也就成形了。这般看来,倒是简单。”
其实一点也不简单,韩素倒是觉得顾九歌这个论调与自己当初的化物之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韩素的化物之术是真正的只通皮毛,能通过一种奇妙的感应将普通的凡物拆解组合,形成新形态的物件,比如化叶为衣。
更深一层的改变韩素便做不到了,至于利用化物之术制造法器,那更是不可能。
而顾九歌却能够将凡物通过炼器的手法进行更深一层的提炼,将之炼化成法器,哪怕是最低等的法器,那也质的飞跃!
韩素问及原理,她知道这不仅仅是“气”的作用。
顾九歌道:“气为万物之根本,所以万物存在,其实本质上没有高下之分。只是有些东西所拥有的气更多,质量更高,看起来等级也就更高。这是天生的奇妙,但人为并非不能改变。如同凡间的匠师,能将泥土烧制成陶瓷,能将顽铁打造成神兵。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遵循了规则。”
他有条有理,俨然已有师者的风范:“我将这种规则称之为符。”
“先生你教过我符篆。”顾九歌仍然称韩素为先生,“符是一种文字,更是上古时代的大能们直接与天道沟通的灵言。我思考过,符为何能与天道沟通?盖因天道也需要语言,而符便是天道的语言!低等的符其实是将天道语言翻译过无数倍之后才拿来与人所用,真正的符,应当大繁至简。”
“天道语言无数,每一种天道语言都能组成一种事物。如同风、雨、云、雷、电、霜、雪。”
顾九歌言谈之时,信手拈来,说风,风便萦绕之间,说雨,掌中便淅淅沥沥下起了雨,说云,那云便自天边飘来,雷电霜雪,种种自然之物到了他手中便如同画家手中的笔墨,任来任去,挥洒自如。
到这个时候,韩素已经可以肯定,眼前这个人,既是顾九歌,又绝不仅仅只是顾九歌。
他的修为还是停留在炼气期巅峰,但韩素完全可以肯定,只要他想,他随时可以结成元神。他不结元神,只是因为在炼气期领悟的“道”还不够,他还要继续积累而已。
通过对比,韩素深深感受到了自己从前结丹的匆忙。
难怪殷灵山一再告诫她不可再快速突破境界,就算她用磨命之法在不断提炼精纯自身法力和元神纯度,她的积累其实还是太浅了。
与寻常修士比较,韩素自然已经十分了得,可若是与顾九歌一比,那简直天差地别。
想要攀登最高峰,就永远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下方。
有顾九歌这样一个现成的“高人”可以请教,一段时间下来,韩素竟是获益匪浅。他们之前仿佛才真正实现了“我先渡你,你再渡我”,但韩素知道,其实不是这样的,她只是提供了一篇功法,讲解了一些基础,充其量是帮助顾九歌更早地打开了那扇大门,但她完全可以相信,即便没有她,这扇大门顾九歌自己也迟早可以推开。
韩素真正沉下心来,每日里不单单只是磨练外功,更试着从世界本质的角度来解读天道。
修仙无岁月,一晃又是三年过去。
这一日,顾九歌道:“我到瓶颈了,应当出去走走。”正说着,忽然间天际一片血云飘来,霎那由远及近,就到了两人头顶。莫名之间,竟是变天了!
第271章 绝壁饮风雪(一百零一)
好似顾九歌一言引动天变!
仿佛就连这天地也不愿意他再做突破!
慧极天妒,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
顾九歌将袖一拂,拉起韩素的手,御风而行。并不是要躲这血云,只是两人多年来一直长居梅山村中,彼时只是安静修行,倒也没什么妨碍,但如今这血云一看便不是寻常物,谁知会引发什么后果?不论如何,不可累及村民。
有些恰巧在屋外的村民们只见到一阵旋风从村中刮过,还未等众人看清楚那是不是真的是一阵风,就又有一片血云紧随着飘来。
血云奇景,同样只刚刚引起村民们的注意,就已在天际消失远去。
顾九歌带着韩素越过小山村,从后山而入,纵向穿行,深入十万大山。
他速度极快,那血云速度也不慢,眼看将要追至,顾九歌忽然张口,就是一口清气吐出。
“咄!”他抬手划过一道奇异的符诀,指尖一缕云气飞出,霎时就将韩素缠绕,瞬间将她送出数百丈远。
韩素如今修为全无,竟无力抵抗。
顾九歌送远了韩素,转身便又往相反的方向以更快的速度远去。
相比较起这血云是来追击韩素的,更大的可能当然是这血云其实是为顾九歌而来。顾九歌不愿连累村民,当然更不愿连累韩素。
有趣的却是,顾九歌与韩素一分开,这血云却没有如他所预料的当即向他追击而去,反而停驻在半空中,左飘得一阵,右飘得一阵,竟仿佛是在犹豫,不知究竟是该去追顾九歌好,还是去追韩素好。
这如有灵性的血云在半空中犹豫得一阵,最后忽地一分为二,分成一大一小两片,大的那片仍然追着顾九歌而去,小的那片却掉头就飞向韩素!
原来这血云竟不单单只是为顾九歌而来,倘若当真是有天罚,韩素也在被天罚之列。
韩素被顾九歌一口清气送远,尚未来得及做出其它反应,就见到那血云一分为二,一片向顾九歌而去,一片向自己而来。她当即就在原处立定,反手持剑在手。
剑是顾九歌炼制的,名为听涛,玄级二品的法器,主锋锐、坚硬、柔韧。
剑修的剑本来就不需附加其它,剑便是剑,越纯粹越好。
韩素如今仍未寻回气感,但修炼外功却并非没有成就。
后来那三年,顾九歌对大道本质的感悟越来越深,韩素跟随他着实学到不少。她将所学尽皆运用到对剑的掌控上,渐渐地竟仿佛打开了另一重世界。
她曾经对顾九歌说过,“剑是我,我非剑”,这是她的精神本质。而将她对剑道的认知稍做转换应用到她对世界的认知上,其实是一样的。她一直致力在丹田中修炼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是无比浩大的工程,不过韩素并不惧怕从无到有,一点点将之垒砌。而这个在己身之内修建完整世界的构想其实换言之也可理解成为“世界是我”,当然,同样的“我却非世界”。
这是一个无比复杂,同时却又极致简单的概念。
复杂处且不说,简单却在于,生灵的存在本身,其实就是一个个独立的世界。
只是有些生灵的世界必须依附其它世界才能存在,诸如藤蔓之于大树,而有些生灵的世界却永远独立自主。
对韩素自己而言,她的世界当然必须是独立的、并且绝对的由自己所掌控。只是这个掌控需要过程,正如她需要先认识外面的世界,才能对世界的规则加以应用,同样她也需要先认识自己的世界,才能对自己的世界绝对掌控。
等到她真正完全掌控了自己的世界,还怕会寻不到体内那一缕修炼的契机?
三年来,韩素在锻炼的正是对自身的掌控。
从每一次呼吸,到每一次脉搏的跳动,从每一寸肌体,到体内血液的流动,从骨骼到脏腑,从肉躯到精神。
灵与肉,完整结合,才是完整的她。
潜藏在体内的每一分神秘都渐渐被她寻出,找不到真气,不能修炼的身体其实并没有她原本以为的那样脆弱。
韩素是炼体过的,借鉴星铁木的结构,她曾引巽风淬体。但那充其量只是浮于皮毛的锻炼,彼时,她其实完全未能领悟炼体的真谛。
如今渐渐懂了,才知道其实不是那样的,要炼体,不如先锻炼对自身的掌控。
而褪去了一身修为,徒留下**凡胎的韩素,如今甚至能用自己的肉身做出一些从前修为在时都做不到的动作。她甚至感觉到,即使神魂力量不能引动,元神同样深藏泥丸,她的剑意却并非完全不能动用。
剑意本身就是源于意念的力量,任何时候都不应当为肉身所束缚。
当有强大剑气配合时,剑意的力量固然能够成倍增长,可若是没有了强大剑气,没有了修士的法躯,这剑意就不能动用了吗?
其实不应当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动用剑意,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修士对自身肉躯的掌控不够,二是修士对自身剑意的掌控不够。
否则,同样源于“本我”的力量,在自身无意的情况下,又岂能伤害到自己?
因此当发现血云被分出一部分向自己而来时,韩素非但不惧,反而心中隐隐激昂。
数年磨练,却一直未能突破那关键一道关卡,说来,到底还是修炼的过程太过安逸所致。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修行也是如此。
这数年来的沉淀松弛已经足够了,此刻这突如其来的血云来得则正是时候!
韩素完全不担心顾九歌,她相信自己有足够应对眼前危机的能力,同样也相信顾九歌应对的能力。
血云倏忽而至,说来话长,其实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间。
预想中的雷霆之威并没有到来,瞬息之间却有数道血色触手忽如闪电般从那血云中探出,猛地就向韩素刺去!这血云伪装成天劫来临的样子,其实根本不是天劫!韩素反手出剑,片刻刺出九剑,剑尖连成残影,每一剑都刺向那些触手七寸处。
第272章 绝壁饮风雪(一百零二)
剑,只是一柄低级法器级别的剑。剑法,只是劈、刺、撩、扫、截的基础剑法。
出剑人虽然已经不是金丹化神人仙之位,然而剑中意蕴却半分不少。
仿佛刺透了世界的浮华,当剑速快到一定程度,就已经直指本质。
短兵相接,血云中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忽然一道道血色雷电顺着触手探出,瞬间劈下!
这血云竟然使诈,韩素被这雷电一击,顿时连退了数步,一股奇异的能量窜入她体内,瞬间向她内腑进发。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却是,这股能量竟然并不污秽——这血云的颜色,使人很难不往魔性的方面去揣测。若非是天之恶劫,便是魔修的邪物,韩素猝不及防被这雷电一击,甚至都有要被污气入体的心理准备了,岂料这能量入体,虽然是欲行破坏之实,其能量本身却清正端方,甚至还隐隐包含着一种奇异的清香。
韩素顾不得去细思这股能量的玄妙,眼看着天上血云中触手一再探下,她内腑受伤,顿时着地一滚,先躲过了血云随之而来的一击,随即翻身站起,脚下一动,便转向大山另一侧行去。
她脚下的步伐十分奇异,原本她**凡胎,再如何闪躲,论速度也是不可能及得上这天上血云的,然而她的步伐却隐隐有着几分踩踏时空节点的玄妙在其中。她简单一步,分明不过两尺许,却瞬息间就能出现在数十丈外。那血云中不时探出触手,雷霆之声更是噼啪不断,韩素的身周却仿佛有着奇异的防护,那雷电每每一劈,看似是劈中她了,却往往又从她身周不着痕迹地滑了开去。
这就是时空之力的奥妙了,韩素不过窥得些许皮毛。
那雷电劈来,韩素看似是站在同一处时间,同一个空间与之相对,但在双方接触的一霎那,韩素却凭借脚下踩踏的空间节点瞬间扭曲时空。这个时候,她与那血云和雷电其实就已经不在了同一个时空中,相隔着时间和空间,那雷电又怎么可能还将她劈中?
当然,以她如今的能力,哪怕是调动全身气血和意念,也不过是能在雷电临身的一瞬间,借助对这个世界空间的熟悉,于片刻间扭曲时空而已。饶是如此,都十分勉强。
她越向山间深处行去,看似是闲庭信步,其实个中惊险只有她自己知道。
此前在猝不及防间侵入体内的能量仍在肆虐,韩素不愿在此刻停下与那血云正面相对,正是因为她尚未能够来得及处理体内这些能量。
她在为自己争取时间,而在尽力化解体内异种能量的同时,她还要一刻不停地计算那些时空节点的存在,每一次调动全部意念扭曲时空时,她更需得万分小心。因为在这样的时刻,只要她的计算稍有偏差,她将不但不能再次避过血云的攻击,甚至还极有可能被时空之力反噬。
时间与空间,本来就不是凡人能够利用的神秘力量。韩素胆大包天竟然敢尝试调用,每成功一次,她所受到的压力就更大一分。
不过短短数十息的时间,韩素已经远去了数千丈之远。细密的汗珠布满了她的额头,她脸色近乎惨白,大脑已经在一突一突地疼。她的步伐仍旧丝毫未乱,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其实她的手脚早已暗起痉挛,只不过是被她用强大的意志力,和对身体的强大掌控压制了下来而已。
轰——!
又一道雷电劈下,一路上韩素所过之处尽是草木衰颓,密林中高大的树木被一排排劈倒。几乎是韩素前脚刚刚离开,后面就是高大树木连片倒下。远看去,她仿佛成了劈开林海的开路人,脚下过处,林海分波。
实在惊心动魄。
血云一鼓一鼓,仿佛是在酝酿着什么。
韩素的精神高度紧绷,甚至像是听到了自己大脑中有什么东西像是在左突又冲的声音。
突——突——突——!
忽然间,血云中劈下的雷电霎时暴涨数十倍!
轰——!轰隆隆——!
雷电宛如暴雨,疯狂地倾盆而下,韩素再不能闪躲。她立定的那一刻,身边薄弱的时空壁垒就如同那一戳就破的窗户纸,撕拉一声轰然碎裂。
韩素一个踉跄,斜退一步,重重撞在旁边一个大树上。
顿时撞得那树枝叶摇动,枯叶簌簌落下一地。
未尽的雷电继续如同暴雨般疯狂倾泻,韩素全身剧痛。
生死临界的一瞬间,她以最大的冷静在心中对自己默念:“世界即我…”
强大的野心再也无法压制,韩素仿佛听到自己灵魂深处的光亮忽地爆发出嗡一声响,这一刻,被困在泥丸宫中一直不得而出的元神与剑意终于终于冲破重重迷障。
匹练般的剑意霎那泄出,韩素忽地抬眼一望,双目中电光一闪,两道剑意便如长虹经天,带着最原始的锋锐在半空中猛地划过,绞住半空中的雷电,一绞,漫天雷霆消散。
空中的血云仿佛感应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忽地一掉头就往另一个方向快速飞逃。
飞在半空的两道剑意倏然伸出一截,快速生长,再次一缠一绞,刚才还嚣张得不可一世的血云霎时间被紧紧绞住。一声不是人类声音的怪异尖叫过后,血云如同泡沫,在韩素剑意的绞杀下噗地一下,终于四散而开,片刻就被抹灭了踪影。
这几下当真是兔起鹘落,变化极快。等到血云终于消散,一切尘埃落定,韩素才忽地长舒一口气,猛将双目闭上。
剑意凝成实质的长剑,被她握在手中。韩素只休息了片刻,就很快起身,循了方向,然后向着顾九歌所在之处寻去。
她被困在泥丸宫中,一直不得其踪的元神和剑意终于冲出来了。这是厚积薄发,她对世界本质的深入理解再加上适才生死一刻的压迫,她才终于突破。但即便元神和剑意冲了出来,她肉躯中的真元修为却仍然未见其踪。韩素浑身剧痛,一时未能平复,她也顾不得了。不过这一次有剑意开路,韩素御使剑意快速飞行,很快就远远看到另一片巨大的血云。血云之下,一人沐浴雷霆,那是顾九歌!
第273章 绝壁饮风雪(一百零三)
轰——轰——!
漫天的血色雷电疯狂倾泻,连绵不绝,顾九歌身周百丈之处已经是草木不生,一片光秃,更有土石不断溅起,在他身周形成深坑。
他头顶的血云足有方圆百丈大小,相比较起来,之前追逐韩素而去的那片至多丈许方圆的血云简直不值一提。
巨大的血云罩顶之下,顾九歌的身影显得无限渺小。
身形上渺小,意识上伟岸。
顾九歌沐浴雷霆之中,身周剑意环绕。原本他的剑意还只是处在初始萌发的境界,却只是经过这样短短一段时间,那三十二种原本只在萌发境界的剑意就已全数凝成了实质。
剑意第二重境界,剑意凝实!
三十二道剑意如同三十二条长虹,纵横环绕在顾九歌身周,迎着漫天雷电而上,剑意与雷电相接,不断将其拍碎。
顾九歌抬手指剑,挥洒自如,浑然不将这漫天雷霆放在眼中的样子。
韩素便停下了脚步,只远远看去。
轮回剑意、春秋剑意、五行剑意、极速剑意、虚空剑意等等等等。风花雪月,行云流水,明月千里,移星换斗。剑气纵横,剑意浩瀚。
仿佛是一场剑的盛宴。
韩素入神地看着那一道道剑意纵横,只觉得心神俱开。
然后,她在这无比恢弘的剑意盛宴中仿佛看到了什么熟悉的东西——漫天雷霆模糊了顾九歌的身影,他沐浴在雷霆之中,大袖飘扬,或一抬剑指,或漫不经心地侧目一瞥。
一直模糊的某种感觉终于被韩素捕捉到了!
就是这一眼,韩素心头大跳!
这个身影她果然熟悉,不是对顾九歌这个人本身的熟悉,而是另一种熟悉!
在认识顾九歌之前,韩素就见过这个身影!
她一定是见过的,她绝没有看错。这不是顾九歌,不,或者说,这绝不仅仅是顾九歌。
这道身影,分明就是韩素曾经在剑岛上见到过的那道身影!
那时候,她立意要攀上剑岛巅峰,终于在某一日登顶之时,从那巍峨的剑意中窥见到一个曾经在这个世界留下印记的身影。
画面中,那人立于虚空,信步而来,一步一莲华,无数个世界在他脚下如花般绽放,又逐一被他踩踏破灭。他一路信步而行,破灭无数世界后忽然停下脚步,就是那样一侧目,忽地脱手将手中之剑掷出!
这是一副曾经被韩素无数次放在心头咀嚼的画面,画面中人每一个动作都是玄奥,甚至就连脱手掷剑的那一抬手,都仿佛蕴含着天地间至大的道理。
不,他这个人本身的存在就仿佛是一部道典。
因而韩素不吝于无数次重复回忆这个画面,每看一次,都仿佛能学到更多。
这个人也一直是韩素心中最强的剑修,最强,并令其无限神往,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