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目的便是殷灵山微微含笑的面容,韩素连忙翻身拜下,叩谢师尊传法。

殷灵山扶起她道:“可是感应到了磨命的妙处?”

韩素道:“弟子真元被磨去了大半,元神如今小如灯豆。”

“那便是炼假为真了。”殷灵山点头道,“你若不磨命,修为纵然日日长进,得来的修为也不过是水上薄雾,天上浮云。纵然你剑意强横,战力强大,然而须知这世上强中永远更有强中手,你若不能尽己所能使自己变得更强,或有一日你败于他人之手,到那时你便是输在了修为上头。”

韩素有所思悟:“此番磨命,实则为精炼真元与元神之举。同等修为之下,若是我的真元比旁人凝实厚重,元神比旁人坚硬强大,即便不论剑意,我也能轻易将人碾压。这便是以质取胜,以力取胜。”

“不错,但也并不仅仅如此。”殷灵山道,“我殷灵山的弟子不但要在同等境界下修为精纯胜人,修为容量更需胜人!素娘,你丹田中有三丹,同等境界下你的真元量本身就可以是旁人的三倍。你修成九品金丹,九品金丹之容量又是八品金丹十倍之多。你于丹田世界中开辟宇宙世界,真元聚成星海,与金丹共同吞吐,你的真元量又是旁人百倍千倍!虽则如此,你要晋级,所需真元又是旁人的千百倍,然而你修行速度本就一日千里,要填满如此浩瀚真元,于你而言却并非不能。”

说话间他双目炯炯,神色亦渐有激昂,显然哪怕是他,遥想韩素所能达到的高度都觉神往。

“素娘,你若是能够忍得住快速晋级的诱惑,潜心夯实基础,在每一境界中都将真元容量填充到最大,那不论何时,你都将能保持住同境界修士实力千百倍的优势!再加上你的剑意,你的剑法,你所能达到的高度哪怕是为师都将无法想象。”殷灵山紧紧盯着她,“素娘,你可想做这第一人?”

百倍、千倍、甚至是万倍实力于同境界者!

韩素压下心中激荡的情绪,缓缓道:“师尊,我将尽我所能,达到最强。”

殷灵山笑了:“素娘,天下间化神修士中,能磨命,敢于磨命而不亡者,千人中也不过一两人。不过我乌剑山弟子中,从来未有不能磨命者。”

原来磨命竟是如此凶险!殷灵山事先却未说明。而乌剑山弟子中从来未有不能磨命者,他的用意则可以想见。

韩素心中反倒生起果然如此的感觉,也并不觉得殷灵山事先不做说明有什么不对。

殷灵山道:“在我乌剑山弟子中,化神阶段,少者能磨命三五次,多者能磨命十来次。素娘,你大师兄修至炼神后期如今已有百年之久,这百年之内你可知他磨命了多少次?”

韩素中规中矩道:“弟子不知。”

“你倒是实在!”殷灵山笑了笑,“雪泽这百年之内已磨命百次,然而这磨命百次之积累看似已无比雄厚,他若想就此突破至返虚期却是万万不成的。要破返虚,他至少还需磨命千次!”

磨命千次!简直令人无法不慨叹。

韩素经历过磨命,知道磨命之凶险与痛苦,而荀雪泽要想突破至返虚期,竟至少还需磨命千次!勿怪世上返虚地仙如此之少,实在是万千雄关险阻在前。更何况这磨命一关还仅仅只是突破返虚道路上的其中一小节而已,便是除去其余艰难不说,光只地仙劫这一桩,就足以拦住绝大多数炼神巅峰的人物。

有多少人死于天劫之下,也有太多人望天劫而却步,终身不敢越雷池一步。

殷灵山道:“雪泽尚且是幸运的,他至少磨命千次尚且地仙可期,好过一开始便此路断绝之人。素娘,你欲磨命几次?”

“师尊曾磨命多少次?”韩素被他问得好奇心起,反来问他,“弟子丹田中有三丹可以磨命,然而有三丹者毕竟是绝少数,师尊,一颗金丹又该如何磨命?”

殷灵山哈哈一笑:“韩小娘难得提问,倒要好生答一答。”他素来不拘着弟子们,七徒弟苏舜更是个极度跳脱之人,韩素一直规规矩矩他反而觉得无趣,等到韩素不客气地来发问了,他就兴致勃勃,“你师尊我化神期时曾磨命千次,等到炼神期时…”他伸出手比了一个数字。

“六千次?”韩素惊道。

殷灵山颇为得意:“不错,磨命六千次,历时一千年。当时的几大弟子中,我是最晚一个突破到返虚期的,然而即便是在炼神后期时,他们也不是我的对手。否则你文正师伯和慧宜师叔那般厉害,这乌剑山首座又哪里轮得到你师尊我来做?”

韩素十分佩服:“弟子必定以师尊为榜样。”

殷灵山摆手道:“超越为师,方才算你了得!”

韩素便道:“既是师尊有命,弟子总要尽力达成才好。”她语调谦和,然而言谈间的自信骄傲却是掩也掩不住,分明并不将磨命之艰险看在眼中。

殷灵山望着她笑了起来,韩素也笑了笑,忙又问:“师尊,慧宜师叔今日与我说了有情剑派,不知文正师伯的心剑派又是怎样的?”

“有情剑派需先炼情种,以情种入道,最后亲手斩灭情种,以此达到有情即无情,无情即有情之境界。此法修炼极端,皆是为情入痴之人才能成就,修炼者个个疯癫,你师父我是做不到的,多说我也不懂。”

“个个疯癫?”韩素道,“师尊,弟子见钟离莲之师姐与慧宜师叔皆是温柔尔雅之人,委实看不出何处疯癫。”

殷灵山“嘿”一声笑,笑睨自己的关门弟子:“慧宜疯不疯癫当然不是如今的你所能看得出来的,然而你说莲之不疯癫?”

韩素忽然想到钟离莲之曾经说过的她曾手刃自己家族满门之事,莫名就心起寒意。彼时她只认为钟离莲之行事必有苦衷,因而此事虽然匪夷所思她却也没有觉得钟离莲之有多可怕,旁人之事,来龙去脉她皆不懂,并无太多可评价之处。然而此刻听得殷灵山提起“情种”由来,她才猛然想到:“师尊,钟离师姐的情种不会就是她亲族罢?”

“可见她同你说过此事。”殷灵山道,“不错,莲之的情种正是她亲族,他们一家,都是疯子!”

韩素想起那如同空谷幽兰般遗世独立的美丽师姐,便是轻轻一叹。有情剑派一脉果然可怕,相较起来二师姐任心白简直纯良得不可思议。

殷灵山又道:“至于你文正师伯的心剑派…”他抬手取过旁边一张符纸问韩素,“此为何物?”

韩素莫名道:“自然是符纸。”

殷灵山却摇头:“我说这是剑。”

“是剑?”韩素疑惑地仔细注目了片刻,实在是看不出这张符纸哪里是剑。这分明就是一张连灵气都稀薄得可怜的普通符纸,若非殷灵山特殊癖好,这样的符纸放出去只怕别说是返虚期地仙了,便是化气期小修士都不会多看一眼的。她以为殷灵山另有玄机,然而观察许久终究不能看出这张符纸的不同之处。

韩素不愿自欺欺人,因此诚实道:“师尊,弟子看来,这还是一张符纸。若是内有玄机,还请师尊赐教。”

殷灵山哈哈一笑,甩开符纸:“什么玄机!半点玄机也无,这的确就是一张普通符纸!所以素娘,你也学不得心剑派!”

韩素思索片刻,心中便了悟了,她笑起来:“原来心剑派是以心观剑,万物皆是剑么?”

她从小就悟性极佳,殷灵山喜欢她这样的灵性,赞赏道:“素娘一语道破心剑根底,不错,在心剑派的眼中,万物皆是剑,剑出唯心,心中所见,无处非剑,无处不披靡。心剑之强大毋庸置疑,然而在我看来,剑即是剑,万物是万物,剑中纵可有万千意蕴,然而剑还是剑,不能因为有剑便视万物于无物!”

“所以我们是意剑派!”韩素诸般念头由此明晰,“山川草木,风雨雷霆,日月星辰,宇宙洪荒,万事万物皆可入剑意之中,盖因人心所向,处处有灵。灵动,意动,便可成剑意。然而剑还是剑,我不能将符纸看成剑,我也不能欺骗自己说山川草木、风雨雷霆是剑。剑在我心中,我却不能将我心中之剑强加于世界万物。我不能指鹿为马,皆因鹿有鹿道,马有马道,万物皆有,方为世界之道!”

“不错,这才是真正的剑仙的胸怀!”殷灵山拍案而起,十分欢欣,“素娘,你既已明白何为意剑,今日你我便就剑意好生讨论一番。”

他开始详细指点韩素用剑,先问到韩素在蓬海馆学到的各种剑法,又问及她修行途中的种种疑惑。

两人一个教一个学,教的这个因为学生往往一点即透而教得十分畅快,学的这个更因为终有名师指点而瞬间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更是一个接一个问题连绵抛出。殷灵山学识渊博,宗师底蕴,韩素也时常会有灵性之举,观点有时会颇为新奇,甚至在殷灵山听来都觉有趣。师徒两个从未有如此相得过,一时间各自说得酣畅淋漓,如此忽忽便是一月过去。直到韩素在短时间内再想不出疑问,终向殷灵山辞行。她要去凡间!

第247章 绝壁饮风雪(七十八)

殷灵山并不会阻止韩素去凡间,他只是要求韩素记得在一年后归来。

慧宜提出的论战大会已经开始筹办,殷灵山预计将在一年后举行。有关于慧宜的离去,以及慧宜要韩素转告的那句话,殷灵山也只是轻叹着说了句:“慧宜师妹终究还是要走那一条路。”

当时韩素与慧宜就在乌剑山上,殷灵山其时也在山上,他修为高深,法力通玄,慧宜当时那一番话明说是要韩素转告,其实早在慧宜提到殷灵山的时候,殷灵山神识动念,就已经直接听到了她的话。

韩素不由得多问了一句:“师尊,慧宜师叔究竟是何意?”韩素为人自有一套原则,通常情况下她都是不会多问这一句的,不过慧宜临行前说的那句话实在太有玄机,此后一段时间内那一段模糊不清的言语更是时不时在韩素耳旁重复响起,她直觉里就想要弄清楚这一句话究竟是什么。

殷灵山只道:“总有你明了那一日,此刻不必多思。”

韩素便不再追问,只将此事埋在心间,暂不多想。

七师兄苏舜还在闭关,申屠彦至今外出未归,韩素向二师姐任心白和四师兄樊兴告别,又去了一趟玄龟山见诸梦妍。

玄龟山共有九九八十一峰,远望去这八十一座峰头或高或低,俯瞰时则可见这八十一峰连绵成片,最后形成宛若玄龟昂首的奇景,这便是玄龟山名号的由来。

也有传说称玄龟山其实原本就是由一只上古玄龟遗蜕所化,不过由于年代久远,传说终不可考证。

玄龟山主峰便是那宛若蛟龙般高昂的龟首,此峰被称为龙首峰。龙首峰上多有玄龟山真传弟子开辟洞府于其间,诸梦妍因是玄龟山首座无回真君的直系后人,其洞府原本也是在龙首峰上的。然而无回真君一去多年未归,其魂灯虽然未灭,却也一直处在灯火微弱的状态下,玄龟山中派系众多,多番排挤下,诸梦妍索性主动搬出了龙首峰上的洞府,如今居于千丈峰下的百亩林中。

千丈峰便是那宛如玄龟蛇尾的山峰,高千丈,形状清奇,似玄蛇游身,卓有异象。

玄龟山共九九八十一峰,其中天地元气最为充沛的两座山峰便是龙首峰与千丈峰。当然,龙首峰最佳,千丈峰次之,千丈峰下的百亩林则是由百亩药田组成,因外围种植了为数甚多的定风树,而被称为百亩林。

诸梦妍从龙首峰上下来,便领了看守百亩林的师门任务,索性在百亩林中开辟居处,倒也清净。

韩素到时正有玄龟山弟子恭恭敬敬地在诸梦妍处求了药,满怀欣喜地准备离去。韩素按下剑光,见到连片的药田边上一座朱墙大院倚林修成,院墙上禁制灵光闪烁,内中屋檐勾翘,或假山或回廊,修得十分精致。诸梦妍门下仆役众多,药田琐事都是仆役打理,他们远远地见到了韩素就面带三分笑地迎上来,客客气气叫师叔,询问来意。

等韩素见到诸梦妍的时候都不由感叹了一句:“原来你这日子竟是这样的。”

诸梦妍极欢喜地将她迎进门去,听她感叹就扑哧一笑:“不然素娘以为我这里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呢?”

韩素来到三清宫时日不算长,乌剑山上都是苦修士,她还是首次见到像诸梦妍这样排场的洞府。诸梦妍却道:“我如今这样算什么,我在龙首峰时,门下仆役千人,身旁随侍影子侍君七十二个,出入有云兽仙车,吃的都是灵果琼浆,住的是仙宫华殿,如今到了这百亩林,随侍等级又何止是差了十倍?”

一直在她身后如同影子般默不作声的蒋沅忽轻轻唤了声:“娘子。”

诸梦妍立时掩住小口,眼珠子连转了几转才嬉笑道:“不过如今我是树倒猢狲散,便不提当年啦。要说情真意切还是阿沅,我从龙首峰上出来的时候七十二个影子侍君中就只剩得阿沅一个还甘愿跟我,其余仆役和侍君我索性全卖掉,又换得一笔钱财。”她微侧身,轻轻拉了下蒋沅的手。

蒋沅微微一笑,又反握了握她的手,才将她放开。

诸梦妍请韩素到她开辟在后花园中的九曲荷池边就座,奉上灵茶,又叫来一队美人在荷池上翩翩起舞,对韩素道:“素娘,我还须得感激你,若不是你单独送了请柬来邀我参加的你的拜师大典,便是如今这局面我怕都不能享有,早被某些人强行拉去双修了。”

她说话一如既往的直接,又道:“只可惜我始终不能突破到化神期,否则如今也不必过得这般小心谨慎。素娘,我借你的势到底还是外力,只有自身实力方是根本。”

韩素道:“突破化神一则需要机缘,二则要看真元和神魂状态,你若是不介意,不妨让我看看你的修为。”

诸梦妍大喜:“素娘,你愿助我,我再没有不肯的。”

两人入了静室,蒋沅在门外护法,韩素将自身真元探入诸梦妍经脉丹田之中,细查她根底。

诸梦妍已经修到了紫府生烟的境界,只差照见神魂了,若是这两者都可以做到,她要化神则可以十拿九稳。

这尚且是韩素首次一观旁人丹田,与韩素丹田之浩瀚广博如同宇宙星空不同,诸梦妍的丹田就像是一汪碧湖,碧湖中真元成水,时而泛起涟漪。稀薄的紫雾缭绕在真元水的上空,韩素一缕神念附于真元之上,俯瞰去如同见到山间幽潭,烟生水面,别有美感。

一番查探后,韩素收回真元,沉吟片刻道:“梦娘,水满则溢。”

“水满则溢?”诸梦妍不解。

韩素道:“水满则溢,当你的真元水多到无处可去时,你的丹田便可化作熔炉,你以神魂为火,便能炼出这一颗金丹。而你如今的问题则在于两点,一是无法水满,二则为神魂中火力不足,不能支撑你成功炼丹。”

诸梦妍思索道:“以丹田为熔炉,以神魂为火,炼就金丹,原来金丹是这样炼成的…”无回真君失踪时她尚且是炼气中期,虽然因为深受宠爱而手握大量财富,在关于如何结丹化神的问题上无回真君却不会早早就与她提及。过早的学习如何凝丹化神,那只有害处而无益处。

后来无回真君失踪,诸氏一族人才凋零,诸梦妍骤失怙恃,固然无回真君威名犹在,旁人不敢明目张胆太过欺压于她,可能够指点她修行的人却再没有了。她一直摸索着凭借从前所学和无回真君留下的一些秘法心得跌跌撞撞修到炼气后期,但缺乏具体的指引,诸梦妍的修为还是被卡在炼气后期一停就是将近十年。

或许有一日她能凭借自身悟性和道书指引突破化神,然而那都是以后的事了,需要太长时间,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韩素道:“金丹的炼成之法多不胜数,不过总体来说一般分为两类,即火炼与水炼。我观你神魂属性偏燥,丹田中真元属性偏凉,水火既济,龙虎丹成,你要炼大丹还是应当火炼为好。”关于金丹的多种炼成方法,是这大半个月的指点中殷灵山教导韩素的。虽然韩素已经修成了金丹,但她的金丹炼成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机缘,其实真要说到原理,她自己都未必全然明白。殷灵山却不同,以他的眼界底蕴轻而易举就剖析了韩素当时能够成丹的方方面面各种因由,韩素听得一遍深有所悟,此刻拿来指点诸梦妍竟也游刃有余。

诸梦妍连连点头:“素娘,我如何才能水满?”

“无处可去,水自然满。”韩素抬手一指点在诸梦妍眉心祖窍处,一点奇异的力量从她指尖流泻而下,诸梦妍霎时间只觉得自己神魂飘飘荡荡被什么勾引而下,不过片刻跌入一片茫茫碧海中。海中霎时狂浪翻卷,诸梦妍控制不住地大叫了一声,狂涌的浪潮将她高高抛起又重重压下,诸梦妍忽然福至心灵,神魂动念,神魂中便伸出无数神念触手,向着自己的真元海洋猛地抽打而去。

许久之后,诸梦妍大汗淋漓地醒来,恍如做了一场不期而至的梦。她猛地睁开眼睛,喃喃道:“穷途末路,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来是这样…”

“修仙路上,每一次选择都是一场死抉,做出了决定便只能向前。”韩素沉吟了片刻,从自己的储物空间中取出一块空白玉简,“我的经验虽然具有偶然性,并不能给人太多借鉴,但我将成丹那一刻的印象刻录下来,希望能给你一些引导。”

她神念扫过,快速将玉简刻好,交给了诸梦妍。从玄龟山出来,韩素也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她直接通过传送阵传送到了界空山,还在界空山的坊市上逛了逛,零零散散购入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物品,这才来到界空山与凡间的相交处。只要再一步跨出,她就能从天外天回到凡间!

第248章 绝壁饮风雪(七十九)

天外天到凡间的道路简单得不可思议,但到了凡间以后出现的位置却是随机的。

韩素从界空山一步跨出,恍惚了半晌才从眼前一片白雪千山的胜景中醒过神来。她静默地站在这片山巅,抬眼看去,天阔云低似可及,千山覆雪犹裹素,偶有飞鸟横渡,鹰声远来,苍茫辽阔之感顿时沁入心间。

世间美景,不分仙凡,世间壮阔,不分仙凡。

她默默辨认了许久,方才恍然分明:原来此处,竟是昆仑之巅!

当年为求仙缘而遍访名山时,她也曾经来过昆仑。彼时历经万千艰难,顶风雪,御严寒,终于登上昆仑之巅,却发现眼前不过一片苍凉,千万里杳无人迹,莫说是神仙踪影,便是生灵野畜都难得见到几个。那时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述,而与此刻相对比,方见天地高远,人世无常。

命运究竟是不是掌控在自己手中,要看的到底还是决心有多强烈,行动有多坚决。

昆仑之巅并不是没有仙缘,只不过这份仙缘凡人不能见到,只有真正的修仙之人方才能够在重重空间的交错掩盖下窥见凡间与天外天相接处的那一点裂缝。

而多年以后故地重游,韩素终究褪去凡躯,炼丹化神,成就人仙之位!

她自山巅之上信步而下,两侧风景在她身旁似慢实快地飞速远去。凭虚御风,自在逍遥,能得如此,又如何能不求仙?

一直到得昆仑山脚,远远终于见到人迹。漫山风雪俱都被遗留在半山之上,玉雪裹素尽皆褪去,便见得山林苍翠扑面而来。几处乌瓦翘起尖角点缀群林之中,远望时有袅袅炊烟交错升空,到了近处便可以嗅到人间烟火轻轻浮在这一片远离尘俗的清新空气之上。韩素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唇角微微含笑,侧目凝注。

小村中有背着背篓的采玉人三三俩俩结伴而出,转头看到韩素静默地站在村口不远处,齐齐就是一呆。

韩素此刻踏入仙门,道种在心,元神已成,便是放到整个天外天来看,她也是非凡超卓的,更何况此刻现身凡间。山风吹来,她大袖飘起,白衣胜雪,连面容都不必被人看清,山间出来的凡人们就自然被她风采所慑。一个背着背篓走在中间的少年郎张口结舌良久,忽然在人群中最先醒过神来,猛地就上前几步,遥遥扑倒在地,颤声大喊:“仙子!你是仙子对不对?”

他这一喊,其余人等立时就被喊声吓了一跳,忙忙慌慌地也连忙跟着跪下。

山民们心中或许无法如文人骚客般想出太多优美词句,不知道这样的神仙姿态曾被诗人赞过“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然而这一刻,山民们却不由自主地在心中冒出了同一个词语:神仙!

若是一定要问因由,大约他们能答出的也就是“有仙气”这三字了。

实则山民们此刻所觉半点也不算差,韩素如今已修至人仙位,也就是人中之仙,在半点真元都无,从来不曾修仙的普通凡人眼中她本身的形象就具有道蕴,对凡人而言充满了诱惑力,哪怕她什么都不做只是站在那里都会有人觉得这是神仙。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若是有意志坚定神魂强大的凡人在此,也是能抗拒这种本能诱惑的。

韩素却是首次被人这样当成神仙膜拜,她怔了片刻,微微皱眉道:“你们起来。”想了想觉得解释自己不是“仙子”也没有意义,她已经修成元神,被人称一声“仙子”倒也受得起,又问那最先扑倒的少年郎:“你可是有何烦难之处?相见便是有缘,说出来,我可应你一事。”

她一眼就从那少年在喊出仙子时那一瞬间的情绪转变中猜出了他如此激动的缘由,凡间常有人在遇到生活中的重大磨难时无可奈何,最后寄望于神仙道法。神仙踪迹难觅,凡间却处处流传神仙故事,皆因世上有太多人侍奉神仙为救赎。不论神仙是真有还是假有,在太多人心中,都是宁愿神仙当真存在。更何况山民们与世隔绝,往往更为敬畏鬼神。

少年急忙起身,又往前几步再次拜下:“家母病重难医,求仙子解救!小的、小的有谢礼奉上!”

这倒是有些出乎韩素意料,她会答应帮助这少年一事,最主要还是因为感怀自身。再加上自己今日信步走来,到了这山脚,又遇到这一群山民,恰恰少年是第一个向她求助的,这一切也不能不说是有缘。道家虽然不像佛家那样讲究因果,但修仙之人其实多多少少都会在意缘法的。修仙之人行事,最紧要便是由心指引,随心所欲。韩素今日既然心有所动,自然便行有所动。

她自然不在意对方口中的谢礼,只问:“你母亲在何处?”她在界空山购买了许多凡人可以用得上的丹药,这些丹药基本上都是为苍先生准备的。因为即便是她也不确定苍先生究竟能不能成功以武入道,不管怎样,多备一些延年益寿、祛病健体的丹药总是应该的。

少年慌忙起身,懦懦道:“仙子随我来。”小村就在前方,韩素在少年的引路下,领着一路异样的目光走进了少年家中。甚至还有村中宿老前来劝说少年,叫他不可随意轻信陌生人。

少年家中摆设甚显清贫,他的母亲侧卧在里间床上半昏沉着,韩素进来了也只是略略掀了掀眼皮,目光浑浊,全无焦距。韩素迎面就嗅到一股死气,显然这妇人生机薄弱,阳寿将尽,无怪凡间的医者已无法再医。不过对修仙者而言,这样的病情也不过就是一颗子午百消丹,一颗松鹤益寿丸就可轻易解决的事。子午百消丹祛百病、起沉疴,松鹤益寿丸增阳寿、改定数,凡人服之,能增寿十年。韩素将丹药用真元化开,亲自出手注入妇人体内。随着药力的注入,妇人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缓,干枯的头发开始有了润泽,蜡黄的肤色渐渐焕出光彩,不过片刻,她吸收了药力就沉沉睡去。旁边少年瞠目结舌地看着,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第249章 绝壁饮风雪(八十)

韩素是在入夜时分从昆仑山脚离去的。

救治这样一个病重垂危的凡人于她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这次的事情却给她很大的触动。

神仙,凡人,神仙,凡人。

韩素从来也没有忘记过,自己也曾经是凡人。那么如今她已经修成了人仙,她就不再是凡人了吗?其实仙凡之别说到底有别的也只是力量,而非人心。韩素自问自己有道心,却也有凡心,若是有朝一日她修道修得凡心全无,看似是超脱了,然而那个只有道心的她还能算是真正的她吗?

如果修到最后的结果竟是忘记最初的自己,那这个仙,不修也罢。

她要修的是自在逍遥,是随心所欲,是唯我独尊,而绝不是失去本我!

许多大能修士修到后来修为难以长进,反而讲究入世修行,其实也正是要在凡尘中重新体味凡心,保持本心。修仙并不是要制造仙人的模板,如果所有人到最后都修成了太上忘情,那么天下仙人再多,也不过是一群行尸走肉而已。

韩素一直走出很远,脑中都还依旧在回放着当时在那狭小屋室中,重病的妇人挣扎着睁开眼睛,颤巍巍叫了一声“小郎”时那少年的眼神。那少年眼中一瞬间迸发的光亮甚至让韩素感觉到了某种能量的波动,像是冥冥中拨动了某根就连她也看不到的弦,她隐隐约约想到,这大约就是人心的力量。

在乌剑山,文正的心剑派修的就是这种力量。心剑派将之称为心力,而殷灵山则提到过:“你文正师伯之所以知己红颜遍布天下,与他修行心力也不无关联。心力是源自人心的力量,人的情绪波动越大,心力就越纯粹,越强大。你见他性情不定,情绪极端易变,其实一来是因为他本性如此,二来也是心力所致。”

修行心力的人要有指鹿为马的本事,这一点韩素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然而今日在这凡尘的边缘走过一遭,她却反而对心力有了几分模糊的领悟。

不过即便如此,韩素也并不打算修行心力。这与她的意志不符,短期内她也并不打算增加新的修行法门。

她最后还给那对母子多留了一颗子午百消丹,再多却没必要了。世人寿命皆有极限,凡人如此,修仙之人如此,便是天上的天仙真仙们都还有天人五衰,真正的长生不死也许存在,但至少在韩素的认知中这样的生灵她别说是见过,就连听也是不曾听说过的。

仙人们寿命悠长,却并不等于他们不会有寿元尽时。便是这增长寿命的丹药或灵物,也存在一个服用极限。比如松鹤益寿丸,凡人一生中也仅能服用一颗。当然,能使凡人增加寿命的丹药远不止松鹤益寿丸这一种,但即便是每种丹药都服一个遍,凡人的寿命也最多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百年。

这主要还是因为人体本身存在一个极限,而要想真正打破这个极限,依靠外力是永远都不可能的。

所以真正能够改变人命运的,永远都还是这个人本身。比如那个少年,看似是韩素轻轻一动手改变了他与他母亲的命运,而实则若无他之前那大胆冒险到出格的一跪,韩素又怎会无缘无故出手?

而通常情况下,韩素即便出手了,也只会使用子午祛病丹,却不会连松鹤益寿丸也一并拿出。这倒不是因为韩素小气,而是她与这母子二人本无瓜葛,这少年的一跪也并不足以使她为此而强行改变凡人阳寿,徒增因果。但少年却提出自己有谢礼相赠,那么不论少年的谢礼价值几何,韩素只要肯收他的谢礼,那便是为他母亲增加十年阳寿又何妨?

韩素很快就出了昆仑地界,她一路夜行,并不飞上天空,可速度却并不比飞行慢上多少。

夜间幽暗的光线并不能使她的视物能力减弱分毫,两侧景物如风般在她两侧飞逝,渐渐连成一道道光彩斑斓的线条。

于她而言,这不过仍是闲庭信步而已。

她随手把玩着少年的赠礼,这是一枚摸约三寸许的小玉剑。玉剑形状古朴,雕工甚至可称粗糙,但不知为何,韩素却总觉得这玉剑身上充斥着某种莫名的意蕴。这明明是一枚看起来再寻常不过的玉剑,玉质略微粗糙,看着像是质地并不通透的昆仑白玉,内中半分灵气也无,便是放到凡间富贵人家眼中,这玉剑都不怎么能入眼,韩素却越把玩越入迷,到后来甚至忍不住将自身剑气注入其中,直到遭到阻碍,她才莫名惊醒过来。

此时韩素已经从昆仑下来,一路走到了天之南,碧梧山离此已经不远了!

她一边行走,手持玉剑心中渐起惊疑。

这绝对不是一枚寻常的玉剑!

韩素在初拿到这枚玉剑的时候尚且只是因为玉剑形状讨她喜欢这才放在手中多把玩了几下,其实心中是混不在意的。她想都没想过随手救助一个凡人会得到多么了不起的谢礼,可如今手中玉剑却使她感觉到了不寻常。

她想到殷灵山曾经跟她提到过的气运说,气运一事看似虚无缥缈,实则无处不在。当然,有些人虽然天生气运昌隆,有些则天生气运薄弱,这气运之属却也并不是恒定的。气运会随时改变,这又与人的行为心性息息相关,天不弃自强者,说的其实也就是人的命运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发生改变。

人主气强,气运自然随之归附,这在冥冥中自有道理。

韩素生而为凡人,幼时父亲抛家弃女而去,长到五岁上头母亲又郁郁而终,小时可说是吃尽苦头长大的。少年时她更是过得波折,祖父含屈离世,她则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离家而去,后来遍寻名山,辛苦学剑,以武入道后更是屡屡遭逢生死危机,可以说她如今这一身修为无不是九死一生方才得来,因此她从前的命运可称坎坷,那气运大约也是薄弱。

然而如今她出得天外天却立时遭逢奇遇,韩素则不由得思索:莫非是气运已经开始转变?想来想去一时难以定论,韩素倒也不多想。碧梧山就在眼前了,此时天际已隐隐现出白光。黑夜即将过去,日出之时将来。韩素收起手中玉剑,略整了衣饰,开始缓步登山。

第250章 绝壁饮风雪(八十一)

碧梧山高约三百尺,对如今的韩素而言,即便她有意摒弃了一切神通法术,要登上也不过是半刻钟的功夫。

山风静寂,天际已经微微泛起了鱼肚白,一点浅浅的红晕自层云中欲说还羞地拖曳出了丝丝光彩,韩素特意加重了脚步声,山顶上那一间竹屋的门便被人从里面豁地扫开,门内的苍先生正盘坐蒲团之上,手上则维持着弹指的动作。他适才听到脚步声,便是以真气弹出指风开的门。

此刻屋门洞开,苍先生抬眼一看,一个逆着光的人影就那样静静站在门前,如同山间清风,晨露修竹,盛世牡丹,月下白描,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直直撞入了他的眼中。

苍先生注目良久,忽然拂袖起身,哈哈大笑起来:“素娘!你果然不负我望,易苍今生无憾矣!”

他大步走出门来,韩素屈膝跪下深深一拜,苍先生大步过来抬手就将她扶起。

韩素道:“先生,素娘入道归来了!”

时隔多年,韩素再次踏上碧梧山,终不再是当初那个蹒跚登山,只能茫然苦求的门外访仙人。岁月并未能在她依旧年轻的容颜上留下太多痕迹,多年的历练却让她终于成功踏足了仙道世界。

谁说的神仙不能由凡人做?

谁说的没有仙根就不能修仙?

谁说的以武入道只是传说?

谁说的天不可逆?命不可改?

苍先生紧紧盯住韩素,许久许久,他嘴唇接连翕动好几次,最终从他口中发出的还是连串大笑,以及接连三个“好”字。他是身形魁伟的长者,长须半尺,面容间深刻着岁月沧桑的痕迹,他武入先天多年,至今年岁近百,一双深邃黑目中写满了百年岁月留下的所有风霜与智慧。而此刻,这双从来平静从容,深不可测的眼中却渐渐泛出了点点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