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呵呵,也没什么好恭喜的,我这压力也挺大呢。”张烨实话实说道。
突然,那边飘来了好多人的嗓音。
“张老师,恭喜恭喜”
“你太给咱们网络主持人争脸了啊”
“是啊,哈哈,没想到咱们网络主持人也有能入职北大讲座的,小张老师你好好于,我们也沾光呢”
“对,期待您的品三国续。”
蓦然,网络电视部门的副总监王雄的声音也过来了,他显然是把董杉杉的手机拿过来的,“小张老师啊,你那边的教学,不影响这边的工作吧?”
张烨道:“领导,不影响,我就教十几天,到时候学校就放假了,我那时也回上海了,下学期的时候如果北大还让我任教,也不会耽误我主业的,都是我有空了再开讲,时间很自由,反正也是选修课。”
王雄笑道:“那就好,好好于,冯总和公司这边也是支持的,你名气大了,对咱们的节目也有很大好处。”
“谢谢领导支持。”张烨圆了一句,“其实我也是刚确认要去北大教课,也正想跟您这边打招呼呢,以前的王教授住院了,才拉了我补缺,所以时间挺赶的也就没来得及及时跟您汇报。”
王雄宽慰道:“你不要多想,没有关系的,这是好事儿,我说的支持可不是客道话,公司是真的支持你的”
接着。
张烨以前在京城电台的同事,也是电台顶梁柱的王小美也打来了电话,跟他说了一件事,“贾副台长的职务,被台长给换了。”
张烨意外道:“为什么?”
王小美道:“还不是因为你,这是把以前的旧账给翻回来了,其实挤走你的事情,电台台长也有责任,但总需要一个替罪羊堵别人的嘴,贾副台长这个逼走你的主要‘功臣,,被撤了也就很自然了,不然你的一帮粉丝三天两头就把《死水》拿出来在京城电台官网上刷屏,谁也受不了啊。”
张烨一听,也是微微一笑,其实要是小美老师不说,他也早都快把那贾副台长给忘了,不过这人得了报应,他也是喜闻乐见的,“谢了,小美老师,其他人都还好吗?赵总监呢?小芳呢?周大姐孙阿姨呢?”
王小美浅笑道:“大家都好,你现在也回京城了,什么时候大家聚一聚吧,噢,忘了你这阵子要忙了,有机会吧,恭喜你了,你现在可不是一般人了,看看北大官网上介绍你的那一堆头衔吧,得有八九个了吧?而且每一个都是著名什么什么,这个著名俩字可不是谁都能加的”
张烨乐了乐,道:“小美老师,你可别捧我了,我这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啊?等我忙完了咱们聚聚。”
王小美道:“行,到时候约。”
张烨道:“好嘞,也给我和赵总监周大姐他们问个好啊。”
王小美道:“知道了,话我带到,期待你给北大学生讲的品三国,网上到时候如果出了视频,我肯定看。”
下面又是一个个来电。
都是老朋友和老同事,都说期待他的新品三国
三国?
所有人都以为是三国?
张烨牵了一下右边的肩膀,直到挂了电话他也没告诉他们,自己这次压根就没打算碰《三国演义》了,他已经有了一个更好的课题,而且作为一个搞文学的文青,张烨当然也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对于楼梦》的误读,更不想看到他们对于曹雪芹的误解,这是必须要公开澄清的,作为这个地球上唯一一个知道楼梦》真相的人,张烨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真相告诉所有人
就好比张烨将他那个地球的诗词歌赋一个个拿过来一样,不是他抄袭啊,不是他想靠这个出名啊,不是他不想动脑子就只想用前人的智慧啊,真的不是,实际上啊,张烨是不想他那世界的经典作品埋没,作为两个世界的桥梁,作为两个地球交流沟通的使者,张烨可是肩负着传播文学艺术的使命啊
责任重大
累吗?真的很累
不过他不怕,他吃的了苦
嗨,为人民服务嘛,不用谢了,请叫我红领巾
第302章【炮轰!】
下午挺晚了。
“先生。”
“诶,怎么了?”
“图书馆请保持安静。”
“哦,不好意思啊。”
“嗯,请不要影响其他人,谢谢配合。”
宣武图书馆的女工作人员提醒了张烨一句。
张烨便不打电话了,该打的也打完了,该查的资料也差不多了,他便出了图书馆,开车回家,剩下的资料就都在张烨脑子里了,都是他那个世界的资料作品了,于是在路上张烨顺手打开了游戏戒指的主界面,看了眼自己的总声望——一百七十万,还行,已经很多了,足够他把楼梦》的相关捋一遍了。
本来的话,录制张烨脱口秀》的时候他将所有声望都用光了,基本没剩下什么,不过《致橡树》的发布,他那新《一切》的发表,再加上此刻一部分新闻媒体上曝光的张烨加盟北大的事情,认识他的人又多了,也又一次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声望值,这一百七十万大部分应该都是这么来的。
爸妈还没下班呢。
有点累了,张烨往沙发上一靠,脱了鞋一盘腿,拿手机上网瞅了瞅,想看看大家对自己加盟北大是如何看法。只见几个小时之前新闻曝光的时候,好多张烨的粉丝们都是特别兴奋,有恭喜的,有佩服的,其他很多路人也纷纷表示了不可置信,但还都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论,不过几小时后的现在,网上的言论则越来越偏激了,甚至还有不少国内各地的报纸上都对张烨展开了强烈质疑
教育圈儿。
文学圈儿。
家长圈儿。
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一个国内发行量很大的华西日报就出现了这么一则新闻,《北大怎么了》,新闻是这么说的:张烨担任北大讲师的事情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议论,作为国内排名第一的学府,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教育机构,我们不知道北大怎么了,请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被广电总局列入重点观察对象的不合格的播音主持人执教,说是一次创新?一次尝试?有变化和进取是好事,但是创新的方式有很多,北大偏偏选择了一条最让人诧异的路,请来了张烨这种在业内口碑很低的人,这未免是对北大的学生们不负责任了
这篇报道不是在华西日报发行的报刊上的,而只是在该报社网站上发表,即使如此,华西日报这种分量的报社,权威性也比其他小报社大多了,光是网站的这篇报道就能添把火。
不少网友纷纷惊叹。
“是啊,太夸张了”
“张烨要是能教书?那我都能当教授了”
“北大这是在玩火啊这么下去,我看他们早晚被清华超过去,顶了第一的位置,这不是胡闹么”
“张烨那是什么人啊?是,他文学素养是不错,可却是个文-学-流剐啊,让他去教北大的孩子?教什么?教大家怎么骂人?”
“这是羊入虎口啊”
“北大的学生要被教坏了”
“张烨有什么资格?他不配当这个讲师”
“没错,能教《古典名著鉴赏》的人多了于嘛非得是张烨这混不吝的主儿啊还是你们北大胆子大啊你们真不怕张烨再闹出大事情来?京城广播电台的下场,京城电视台的直播事故,广电记者会的事件,难道还不能让大家了解张烨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你们北大还敢用他?”
接着,微博上也抗议声明显。
一些业内的专家教授都跳出来了
一个教育界很有威望的清华老教授发表了微博,炮轰道:“北大这些年一直在搞所谓的创新式教育,有失败的地方,也有出成绩的地方,所以大家也都没有说什么,但今天的事情,让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我教了四十年的书,前十年,我在乡镇的中学积累经验,后五年,我在省级的大学尝试教学方式,再最后,我才迈入了清华大学的门槛,开始代课,担任讲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用了十五年才走进清华,我想问问,这个张烨凭什么?凭经验?他没有凭学历?他没有凭资历?他也没有他甚至都不是教育系统的人凭关系?这个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这话有点狠,不但讽刺了张烨,还炮轰了北大
清华老教授一开头,好多人都坐不住了
人大的马恒元教授又一次出现了,这人就是当初《百家讲坛》录制时原本定下的讲师,不过后来跟张烨胡飞他们团队起了冲突,这才临时换了张烨讲的,可以说,马恒元跟张烨仇儿很大,而且他就是搞文学的教授,所以在这件事上还是很有发言权的,“请张烨教授名著鉴赏,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北大这些年做出的最错误的一个决定,写个诗,写个文章,张烨或许还可以,但鉴赏名著,他还不够资格”他是死鸭子嘴硬,现在也不承认张烨讲的三国比他讲的好。
一些学生也纷纷冒头
这些都是马恒元或者清华老教授的弟子学生
“支持马教授”
“张烨去北大?这是丢人现眼啊”
“张烨一个娱乐圈的明星,他懂什么啊”
“被广电警告了,娱乐圈混不下去了,这回跑教育圈了?这不但是对我们学生不负责任也是侮辱所有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前辈们”
“我也看不好看张烨,他讲个节目还可以,但教书育人?他算哪根葱啊教育界什么时候轮到他了?”
不多时,文学圈的人也出现了
京城作协副主席孟东国评论了,这人跟张烨的矛盾,可能比马恒元教授还要大,那真是不止一次冲突了,中秋诗会的时候,楹联大赛的时候,当时面对孟东国那句京城作协永远也不需要张烨这种人的话,张烨还拿郭德纲的一首打油诗“我也不爱来”顶过他们,现在所有人都在质疑张烨的教学能力,他也不甘寂寞了。
孟东国:“一个连作协都没有入的人,现在竟然要大言不惭地去教名著鉴赏?《品三国》只是个综艺节目罢了,面对的是大众,说的其实也都是一些很浅显的东西,基本上文学圈里只要深入研究过的人都知道,借东风不存在,空城计不存在,这还用张烨说?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你现在要拿这个教北大的高材生?这未免有点太小儿科了吧?而且大家要搞清楚一点,张烨的品三国说的可是历史,而不是文学,你拿着品三国指出三国演义里重重的不对和不合常理,这还叫讲文学吗?文学和历史可是分家的,搞文学,自然要研究这部名著的文学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哗众取宠地对这部名著横挑鼻子竖挑眼,那是可笑,是妄自菲薄”
后面人都回复。
“品三国是讲历史的”
“我也想起来了,品三国这么多集,张烨基本上没说过这部小说的文学贡献和意义啊,都是在否定他的不真实
“说到点子上了”
“我也开始不好看张烨了”
当然,业内也是有人支持张烨的,比如一个不是很知名的文学作者就道:“一个能把三国讲得那么透彻的人,怎么可能光会批判这部小说?而不会分析其文学意义?张烨已经把三国演义研究透了,正着说,反着说,他都可以的,而且张烨的作品已经太多了吧?就说最近的《致橡树》和新的《一切》,还有人在质疑他的文学水平?我相信,一个能写出这么多优秀诗歌的人,肯定能把名著鉴赏讲好,我反倒觉得北大邀请张烨老师加入,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不过这些支持张烨的话,却瞬间被淹没了
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不断发出声讨,对于张烨这种害群之马加入北大这种学府,表示了愤怒和斥责
那个已经失去职务的贾副台长,也蹦出来了,“想教人,先要会做人,张烨这个人就是典型的不会做人,要说他能教好学生?我第一个不信”看着张烨四面楚歌,贾副台长也火上浇油落井下石了
这么多名家前辈或者知名人士都一股脑地否定了张烨,很多不明真相的北大家长们也都相信了,毕竟跟那些权威比起来,张烨一个娱乐圈的人,家长们显然是更相信教育界和文学界的老师的。
“北大在搞什么?”
“别让那个张烨濡染校园”
“我孩子就是选修《古典名著鉴赏》的啊那张烨别再教坏我孩子我看过他一集脱口秀,这个张烨很没有底线的”
舆论一片倒了
张烨也有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好多中立的旁观者们都很无语,刚开始大家还恭喜和期待呢,结果一转眼,所有人都开始声讨他了?这个张烨老师也太你妈拉仇恨了啊,他以前这是得得罪了多少人啊每次他一出事,怎么都这么炮火连天啊
其实说实话,如果换一个人,哪怕是换个比张烨还不靠谱的娱乐圈的主持人被邀请去北大教书,都不可能引起这么大的质疑,也就是张烨了,也就是这厮有这个本事了,没办法,谁让张烨得罪人得罪太多了啊,娱乐圈也好,文学圈也好,教育圈也好,甚至主管单位,这厮谁没得罪过啊
如果评选《中国好nt》,张烨肯定当之无愧,他不用说话往那里一站,都你妈妥儿妥儿地稳拉仇恨啊
第303章【人山人海的公开课!】
冬天已至,略冷。
不过太阳还是很给面子,晴朗得很。
这么重要的一天,张烨也起了个大早,今天是他第一天当老师,也是他第一天正式上课,自然要准备准备了,一起床就开始洗澡打扮,换了好几身衣服,最后还是决定选了件普普通通的西装,颜色比较素,没有穿的那么显眼,毕竟这不是做节目,也不是上电视,而是给学生们上课,老师打扮得低调一些是没有错的,否则被人说东说西的,也会影响他的教学质量。
“爸,怎么样?”张烨面对老爸问道。
老爸看看,点头,“嗯,这一身可以。”
“您觉得呢妈?”张烨又理了理西装。
老妈正端早饭呢,抬眼一瞅,“行,我儿子穿什么都好看。”
“呵呵,那就这身了。”张烨坐下开始吃饭,“爸,妈,一会儿我不管刷碗了啊,吃完我就走了,系里刚通知的,我的课是上午九点半,走晚了来不及了,中关村那边这个点儿都堵车。”
老妈给他碗里扔了俩包子,“知道了,刷碗也不用你,多吃点多吃点,今天你可得好好表现,给我和你爸争个脸
张烨笑道:“得嘞。”
老爸看向他,“备好课了吗?”
“准备好了,折腾到后半夜呢。”张烨道。
昨天睡得确实不早,不过张烨精神很好,没有没睡够,因为该完成的事儿他已经全部办妥了,那游戏戒指里新积累的所有声望值都被张烨买成了“记忆搜索胶囊”,将他那个世界对于楼梦》的知识回忆了过来,当然,主要的参考资料自然是王新武的小说和百家讲坛里他说楼梦》的节目了,老王在红学领域还是权威的,虽然争议很大,可他说的却非常新奇,切入角度很让人意想不到,这也就是张烨在他那个世界听别人长篇大论地说楼梦》很没意思,还犯困,但听老王说红楼,他却是听得津津有味的原因。作为一个主持人,张烨很看重“津津有味”这个词,做了老师,这一点张烨也没变化,他一直认为教育和娱乐是不分家的,娱乐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为了将教育更好地传播,这个理念他今天就要检验一下。
八点半了。
车开过去,经过校门口的时候,张烨发现今天来北大的人很多,也不知是不是来参观的,乌泱泱的人都往里面进。张烨也没在意,直接把车开进了中文系的校区,放到了楼后面教职工的停车场,他还没申请车位,不过都是朋友嘛,也就无所谓了,他随便找了个地方就把宝马塞进去了。
刚下车,遇见熟人了。
一辆这个世界中低端的汽车牌子的车开了门,只见曾教授和另一个昨天见过的中文系的男老师下车了,俩人可能顺路,一起来的。
“小张啊。”
俩人跟张烨笑着招呼了一声。
张烨也迎了几步,“曾教授,严老师。”
曾教授关心道:“准备的怎么样了?”
张烨道:“还行,都备好课了。”
曾教授笑呵呵道:“我挺期待的,一会儿我也没课,我跟老严也准备去你那里听听课呢,欢迎吗?”
“那是我荣幸啊。”张烨笑道:“不过您俩可别说听课听课的,搞得我都紧张了,您二位去了,是检验我讲学成果的,到时候如果我讲的哪里不妥的地方,还得您二位帮我指出来呢。”
曾教授指指他,“你就谦虚吧,在这一块领域,你才是大师,我跟老严可没资格指指点点,而且你还紧张?我看你挺轻松的啊。”
严老师也乐道:“小张老师,你连电视都上过这么久了,直播也搞过不少次了,那么大场面都没见你紧张过,办个大课怎么可能紧张啊,看你这样,显然是胸有成竹,这是有自信的表现啊。”
一边聊,几人一边去了教师办公室。
办公室有好几个,张烨跟曾教授倒是一个办公区,只不过作为教授,是有自己单独办公室的,独立的,而张烨一个新讲师,也就跟隔断区坐一坐了,上面留给他的办公桌是一个靠窗户的地方。当然了,这边的办公桌隔断跟公司那种密集隔断还不一样,每个讲师的办公桌空间很大,得有七八米,间隔不是那么密集。这也是北大讲师不是很多的原因,但凡能坐在这里的,就算是一个普通讲师,一个谁看着都不太起眼的老师,也是教育界精英中的精英。
“各位老师好。”张烨先打招呼。
这个办公区里有八九个老师,闻声,都非常好奇地看向他。
曾教授帮张烨介绍,“这位就是张烨老师,今天正式加盟咱们北大中文系。”然后对张烨指着道:“这位是孙老师,教现代文学的,这位是刘老师,教古典文献的,这位…马上就是武教授了,是教汉语的。”
“您好孙老师。”
“你好。”
“武教授您好,多指教。”
“欢迎。”
张烨和大家一一问好。
这些中文系的老师们也跟他客气了一下。
看得出来,只有寥寥几个人对张烨是感兴趣的,但其他大部分人有的可能不了解张烨也不认识,说了几句话后就无视了,还有的人则是明显不看好张烨,目光中存在着质疑和不信任的情绪,也都没怎么跟他说话,最基本的介绍和问候过后,就都各忙各的了,有人还在自己座位上微微摇头。但是即便再质疑张烨的教学能力,再抵触校方的这次招揽,他们也没说太多话,毕竟那是吴校长钦定的讲师,张烨现在已经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了,无法改变。
半晌后,客道认识完了,张烨坐回自己办公桌放东西,然后看看表,又站起来了,准备上课了。
刚一出办公区,迎面碰到了中文系资格最老的教授——闫建涛。
张烨忙问好,“闫教授,早上好。”
闫建涛看都没看张烨,嗯了声,走了。
张烨一耸肩,一点也不在意,这种质疑和轻视他面对的不是一次两次的,也早习惯了,并不往心里去。至于网络上和新闻报纸上对他的否定,张烨昨天也都看到了,同样表现得无所谓,经历了这么多大风大浪,张烨现在是越来越不在意大家对他的恶意评价了,也懒得跟对方掰扯,至少现在不会,因为没意义,一切都得拿事实来说话,张烨重视的只有今天的第一堂讲课,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路上,教师楼里不少人朝张烨投来古怪的目光,眼神各异,怎么看他的都有,甚至还有轻蔑的。
社会上基本上没有人看好张烨在北大的任教。
就连北大的教授老师,也几乎没有人看好张烨,好多人甚至觉得,张烨讲个两三次课就得卸任滚蛋了,不会让他教完这个学期的,因为教学靠的是经验跟实力,而所有人都不认为张烨一个外行业的人会有这些,他们甚至有些人觉得一个外行教的课,学生们连听都不会去听的
可偏偏,事实正好相反
当张烨溜达去自己的小阶梯教室时,他愣住了
当很多北大老师和教授路过那九点半准时开讲的《古典名著鉴赏》教室时,也都惊呆了
全都是人
“哎呦别挤啊”
“让我进去啊”
“你们谁啊?来我们班于嘛?”
“我靠,我报的名著鉴赏啊,怎么连我座位都没有了?”
小阶梯教室里已经挤满了人,二百个座位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人搬着自己宿舍的板凳来了,直接坐在了过道上,这一窝一窝的人差点将讲台都给占领了,这还不算完,因为这个教室是在一层的,外面临着操场的四个窗户外,也都挤满了人群,无数个北大学生就这么趴在窗户外面,里面还有记者,还有扛着摄像机的,粗略一数,记者这一波就得来了三四十人,都是各家电视台和报社的,也不知是怎么混进来的
几百人
足足几百人堵满了教室内外和楼道
张烨也差点晕倒,我的选修课所有学生加在一起也就一百多人啊,怎么你妈来了这么多?这我怎么讲课啊
“快看”
“张烨来了”
“张老师请接收一下我们的采访”
“现在所有人都在质疑你的教学水平,你是怎么看的?”
“我是京城日报社的记者,请问您…”
张烨却伸手一栏,板着脸道:“抱歉,我这不是公开课,现在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请大家回去吧,不要影响学生”
记者们却不走,团团围住他。
系主任常凯歌和系书记甄书全也被惊动了,带着一波老师纷纷赶来,还有保安,立刻维持秩序。他们谁也没有料到,张烨都被质疑成这样了,都被骂成狗屎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来凑热闹啊
“记者都请离开这是学校”
“请你们课后再采访现在张烨老师要上课了”
“常主任我们能不能旁观?张烨的这次教学全社会都是很关注的,我们也要第一时间记录,给社会一个答卷啊
“我再说一遍,请离开”
“还有,不是《古典名著鉴赏》的学生也请回去班里没有那么多位置不是这个学科的来凑什么热闹”
常凯歌和甄书全都发了火
可是人不但没少,反而越来越多了,又有不少北大学生闻讯赶来,好像全是要听张烨的课的
常凯歌怔怔道:“怎么这么人?”
甄书全无奈道:“咱们看来是低估了小张老师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了。”
诚然,骂张烨的质疑张烨的人是很多,可是喜欢他的人也不少啊,尤其在年轻人群体中,张烨是有一定号召力的
姚蜜到了
她舍友和同学也到了
一看之下,都不约而同地叫了声我靠
曾教授和几个中文系的老师也来了,他们本来是抱着旁听目的来的,结果一看现场这个阵仗,都目瞪口呆了,别说旁听了啊,就他们几个老家伙那个身子膀,连教室都你妈挤不进去啊
“甄书记,常主任,这怎么办?”曾教授被人踩了好几脚,脸都绿了,好不容易才挤到了两个系领导的身边。
常凯歌他们也没辙了,现场一片混乱,他们也维持不了秩序了,只好打电话跟上面请示。
两分钟后。
常凯歌把张烨叫过来了,拉着他走到远处,“小张老师,临时有变,这个大课你也讲不了了,上面安排下来了,临时给你腾出一个礼堂来,你今天讲公开课吧,你这边没有问题吧?”
张烨笑笑,“没问题,都一样的。”
“行,那你先去礼堂准备一下”常凯歌交代完,又和甄书全对各位学生和记者道:“大家静一下,静一下,今天的大课临时更改了,变成公开课,记者朋友们请去三号礼堂,我们会安排人接待,同学们也请去礼堂入座,不要在这里堵着了,大家注意不要拥挤,请有秩序地转移教室”
这话一出,人哗啦一下就散了
好多记者扛着摄像机就往礼堂跑
好多学生们也是闻言就冲过了出去,这是提前去礼堂占座了,谁去得早,谁肯定能占到前排啊
姚蜜都快疯了,“要不要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