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初刚刚被师父带回来的时候的确很阴冷,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她和师父的努力之下,他渐渐地变好了,会说话、会用剑,并且慢慢会对人笑了,有时候齐华与他说话,他还会不好意思地脸红。

有一天,她教完忘初写字,正要抽身离开的时候,忘初忽然抓住了她的手。

他很认真地问她道:“师姐,你希望我成仙吗?”

齐华回答他道:“当然。我和师父都希望你能够成仙向善。”

忘初很疑惑地问:“世间之物,真的能够完全改变自身的本性吗?”

忘初当年才来到仙界不满五年,他的模样有十一二岁,但实际上还是小孩,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似乎果真很费解的样子。

但是齐华回答他道:“可能。世间之事,无所谓不可能,即便不能,只要是对的,我也愿意和师父一起拼尽全力尝试。”

忘初听完她的答案,像是考虑好一会儿。

然后他对她笑道:“我不明白。不过如果是师姐希望的话,我就试试看吧。”

以魔成仙是极其痛苦的事。

说来奇怪,这世间时常会有仙堕魔,却鲜少听说有魔成仙。

哪怕是寻常小魔成仙都可称为是绝无仅有的事,更何况是天生的魔君。

首先要散尽一身魔气,苦身磨砺,修筑心剑,渡劫成仙。

寻常修士成仙只需要渡一次天劫,应八十一道雷劫。而魔君天生背负世间百年罪恶,要散十次罪孽,重铸两次身,还百年孽,渡诛魔劫。

这些事,二师弟答应之后,全都做了。

忘初想法奇诡,仙界的心诀善道到他嘴里总是问出奇怪的问题,但他还是硬生生全都背了。

重新铸身要剔肉还骨,他每次回来,脸色都异常可怖,但见到她还是笑,张开双臂朝她道:“师姐你看我新的身体怎么样?你要不要抱抱看?”

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候,师父收下了三师弟。

为了忘初,师父已有三百年未收弟子,他在二师弟身上耗费了全部的心血,再培养齐华已是倾尽全力,无心再照顾其他弟子。但三师弟是师父故友之子,早在千年之前、遇到二师弟以前,就已经说好要结一个师徒缘。

三师弟本身天资也是万里挑一,天生一双天火神眼,父亲是天将,母亲是战仙,他生来便对兵器十分敏感,且有神力,可谓少年英气,意气风发。

那个时候忘初已经铸了两次身,连三师弟都看不出他曾经为魔,师父自是不打算将忘初的来历告诉任何人,准备让他完全从头开始。

二师弟和三师弟起初也并无交集,三师弟才刚开始修心剑,二师弟则在准备最后的诛魔劫。

整整八百道大天雷。

变故就发生在那一日。

二师弟渡的雷劫太特殊,师父不准其他人去看。那天二师弟渡完整整八百道大天雷,狼狈不堪,神魂受损,心剑近乎折断,但他终于以魔为仙,铸成了仙身,兴冲冲地回来,却正好撞见三师弟骄傲地对外门弟子说道:“这世间万物,以魔为最恶!尤其是魔君,由凡间百年罪孽汇集而成,世间至邪,罪无可赦!待我将来出师当了天兵,定要斩尽天下魔,护世间万年平!”

齐华那日是急赶去接二师弟回来的,忘初这些年来已经被教会了辨别是非善恶,也有正常的喜怒感情,她听到三师弟这句话就觉得不好,一望过去,便发觉二师弟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从那以后,二师弟就将自己关在院子里,没多久就开始炼丹,剑也不练了。

大师姐将事情的经过大致给瑶兮复述了一下,轻叹一声,但纠结片刻,又道:“虽是因三师弟一言之失,但这件事也不能全怪三师弟,他那个时候还小,也不知情,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想太多。”

“原来是这样。”

瑶兮听完也敢惊诧,她从不知还有这段往事。

三师兄性子大大咧咧的,大约至今都不知道自己身上还发生过这种事。

大师姐微微凝神,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二师弟以前的样子。

忘初是魔君出身,被淮风仙君从凡间带回来。

他被师父带回来的时候,齐华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阴森的孩子。

他头发和眼睛都黑得像是所有光都被吸走了一般,眼神里没有一丝波澜,皮肤却白得像纸。

他不说话也不笑,不同于淮瑾仙君那种淡雅清高、有如高山白雪一般的气质,他的那种淡漠是冷森森的,宛如没有半分生气。

这个时候,瑶兮也在思索大师姐今日与她说的话。

说实话,瑶兮看到二师兄的样子,而且听到他说“入魔”之类让人精神紧张的话,对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也觉得在意。

瑶兮好奇地问道:“师姐,你说你之前在大魔出现那夜听到二师兄与人对话,是听到了一点的吧?他们说了什么呀?”

“是些没头没脑的话,那天晚上风太大,仙居里出了事又吵,我甚至辨别不出是不是二师弟的声音。”

大师姐一愣,回过神来解释道。

但她紧接着有所迟疑,显然也对自己听到的内容感到困惑的样子。

她见瑶兮好像想知道的样子,定了定神,闭上眼睛,模仿她当时听见的语气厉声道——

“‘辛苦修炼有什么用!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修为连该有的一半都没有!’”

“‘难不成这就是你想要的东西?难不成这就是你的抱负?!’”

“‘被困在方寸之地,受人桎梏,连想要的女人都搞不到手!’”

说话人的语气很疯狂严厉,完全不是正常的语调,齐华当时分辨不出来源,可是当她冲过去时,屋里只有忘初一个人的影子。

瑶兮听到这样的对话一愣,的确难以分辨到底是什么情况。

她晃了晃有点混乱的脑袋,对大师姐道:“那我情况大致都知道啦。要不等我回去以后,也跟师父说一说这件事吧。师父或许会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师姐你不要太担心。”

大师姐听瑶兮这般说,终于稍微安心下来。她好不容易弯起嘴角,对瑶兮浅浅地笑了一下,说道:“好的,有劳你了。”

师姐妹两人又简单地交谈了几句,眼看着天色已近黄昏,瑶兮方告辞离去。

黄昏时分的仙居熙熙攘攘的,直到靠近她和师父的院落,才渐渐安静下来。

练了整整一下午的剑,瑶兮不由有些疲惫了。她回到自己和师父的院落里,第一时间便是想去找璎璎,可是院子里无论是师父还是小狐狸都没有看见人,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瑶兮顿了顿,便走过去打开自己屋子的门。

回到仙居以后,瑶兮搬进了师父的主屋里,和师父一起居住。于是她原来的房间腾给了璎璎用,就像在山海仙境时那般,用来放璎璎的衣服玩具和其他物品,屋子里也有璎璎自己的床,不过她晚上还是可以跑来隔壁和爹娘一起睡。

璎璎现在平时白天就在自己房间玩。

但瑶兮推门进去,发现屋子里偏暗,只有夕阳招进来的斜晖。璎璎的娃娃和小玩具整齐地摆在架子上,地上也散落了一些,因为瑶兮当初将自己留在山海仙境捡来的娃娃之类的东西也都分给璎璎一起玩了,屋内布娃娃非常多。

“璎璎?”

瑶兮到处寻找起来。

璎璎才到仙居里没几日,还没带她出去过,璎璎自己是不会跑出去玩的,瑶兮本来以为她窝在哪里睡觉,可是找了好一会儿没有找到,不禁着急了起来,转身要往外走——

就在这个时候,架子上的布娃娃堆里有一只小白狐狸动了一下。

璎璎其实正躲在架子上,藏在布娃娃里假装小玩具想让娘亲找自己,但她发现娘亲好像真的着急了,赶紧跑出来。

璎璎拖着尾巴跑到边沿上,欢快地在架子上跳了一下,唤道:“呜嘤!”

瑶兮赶紧回过头,就看到璎璎在架子上蹦来蹦去,朝她摇尾巴。

瑶兮赶忙走过去将毛茸茸的女儿从架子上抱下来,放在脸边上蹭蹭。

璎璎开心地竖着耳朵蹭娘亲的脸。

瑶兮又问道:“你爹爹呢?怎么没看到他人,这个时间还在外面练剑吗?”

下一刻,瑶兮忽然感到背后有一片阴影从门外罩了下来。

连瑾从背后搂住了她的腰,沉声道:“在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二师兄:其他人也就罢了,唯有你说要帮我最烦!在你眼中,我与其他人永远都是师弟!

在旁边吃瓜的瑶兮(捧着瓜回头):那你想当师妹嘛?(歪脑袋)

☆、第九十三章

师父的气息从身后袭了上来, 他比瑶兮高得多,瑶兮瞬间就被罩住了。

连瑾从背后紧揽她的腰, 胸口贴上来,他略微低头, 便将下巴抵在她脑袋上,瑶兮马上嗅到他身上衣服熏香过后淡雅的香味。

这种香味让人感到很是安心舒服。

瑶兮怀里抱着璎璎,身后是抱着她的连瑾, 瑶兮不觉眯起眼睛踮起脚, 脑袋在师父下巴上使劲蹭了两下。

“唔……”

连瑾闷闷地应了一声,愈发低下/身来, 偏过头,温柔地在瑶兮的唇边轻啄。

“娘, 你到哪里去了呀?”

璎璎初到仙居, 有许多地方都还不明白, 她歪着小脑瓜看着爹娘很甜蜜的样子,但又被爹伸过手来捂住眼睛。

璎璎不喜欢被遮着眼睛,拼命用小爪子扒拉,好不容易把爹爹的手拨掉了, 却正好瞧见爹爹已经慢慢松开了娘, 他手还搂在瑶兮腰上, 可是却颇有几分留恋不舍地抬起了头,神情与平时一般清冷,璎璎看到的他刚过来抱住娘时柔情得宛如冰雪融化一般的动作神情仿佛错觉一般,但眼底还留了一缕未来得及收起的迷恋。

瑶兮其实被师父吻得有点慌乱, 但看到璎璎又忙回过神来,对她解释道:“娘今日去练剑啦,所以回来得稍微晚了些。”

璎璎迷茫地歪了下耳朵。

她在山海仙境住惯了,在她的认知里,娘亲练剑都是在家里的,而且基本上都和爹爹一起。

璎璎现在还没有离开过剑居中属于淮瑾仙君居住的院落,在她看来,现在的家是这一块范围,而不是整个遥剑仙居。

瑶兮将璎璎抱在怀里,大致跟她解释了一下区别,这才抱着璎璎一家人离开屋子。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瑶兮和璎璎一块儿去沐了浴,回到屋里,璎璎不久就软蓬蓬地团成一团趴在床上睡着了。

瑶兮将璎璎哄睡着以后,等又只剩下她和师父两个人,这才扯了扯师父的袖子,唤道:“师父。”

连瑾本来也在旁边帮着哄璎璎,没有作声,这个时候见瑶兮动了,黑眸便静静地转了过来。

然后他身体一倾,顿时将瑶兮堵在床角,淡淡地询问道:“今日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你到哪里去了?”

他的语气倒没有不高兴的意思,但师父一下子逼得这么近,清俊的脸几乎近在眼前,这让瑶兮忽然觉得紧张。

瑶兮说:“我练完剑以后还去见大师姐了,然后还和师姐一起去二师兄院落里了一趟……”

她看着师父的表情,顿了顿,小心翼翼地问道:“师父你难不成……等了我很久?”

连瑾有一瞬间的停顿。

然后他淡漠的眼眸移向了别处。

连瑾回答:“没有。”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没有,是璎璎等你。”

瑶兮现在有点看得出师父的反应了,这个一看就不像是真话,师父八成是等她了。

瑶兮怔了片刻,但心里居然觉得喜悦。

瑶兮趁着师父回避她的目光,飞快地抬起头,在他脸上亲了两下!

连瑾回过头来一惊,然后直接俯下了身子!将她压在怀底。

两人亲热了好一会儿。

良久,瑶兮才费着劲将师父推开,然后对他道:“师父,我今日去见大师姐,是因为大师姐说有关于二师兄的事想跟我商量。师兄他近来好似有些古怪,之前我们不在的时候,遥剑仙居里闯入过魔,那天晚上大师姐在师兄的院子里听到他与人说话……”

因为大师姐说这件事可以告诉师父,瑶兮便跟竹筒倒豆子似的将事情一股脑儿地都倒了出来。

等瑶兮全部说完以后,连瑾微蹙了眉头,好像有所迟疑。

瑶兮问道:“师父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师姐说她告诉过师伯啦,不过师伯好像暂且在观望。”

连瑾回答:“有几种可能性。”

瑶兮问:“师父,你应该也清楚二师兄以前是幼年魔君的事吧?”

连瑾说:“知道。”

他稍有思索,然后便道:“这件事我已经知晓了。日后我会多加关注,也会去跟师兄商量。”

“嗯!”

瑶兮蹭了蹭师父的额头。

两人依偎在一起,这个时候,瑶兮看到了在旁边安稳熟睡的璎璎。

璎璎乖巧的一小团,身体一起一伏的,看起来很舒服的样子。

瑶兮眼前一亮,说道:“对了,师父,还有。璎璎到仙居来也有好几天啦,她差不多应该适应环境了,不如明日让璎璎出去认认路吧?也该让其他人见见她。”

连瑾也觉得差不多是时候了,点头应道:“好。”

……

一转眼就到了第二日。

淮瑾仙君和瑶兮仙子回到仙居一转眼已经是第五日了。

这两天仙居内分外平静,因为淮瑾仙君本身深居简出,原来就很少露面,瑶兮仙子这两天也没有经常出来,于是没怎么见到面。他们两个人那天抱回来的那只小狐狸,更是从返回仙居以后,就一次都没露过面,想仔细看一眼都不行,大家固然好奇他们的状况,但考虑到他们初初回来,也没有冒然去打扰。

话虽如此,大家本身虽都没看到,但私下里难免在意。

这一日,遥剑仙居的老医仙背着药箱正在路上走着,忽然,他感到自己的衣摆被什么东西小心地拽了一下。

老医仙顺势低下头,立刻就看到地上窝了一只毛乎乎的小白狐。

这只小白狐还不及巴掌大,浑身蓬松的小白毛,身后拖着九条小尾巴,脑袋上一对白白的小耳朵。

小白狐一见他回头,忙在身上掏掏,掏出一份仙居的手绘地图来。她将地图在地面上摊开,认真地问道:“那个,小师兄,你知不知道这个地方怎么去呀?”

璎璎是出来识路的,爹娘今日同意让她出来了,给了她一份地图,让她自己顺着地图将路摸清楚。璎璎兴致很高,开开心心地便叼着地图出来了。

因为她现在在仙居中毫无疑问是年纪最小的,瑶兮便让她和人说话的时候,遇到男的喊小师兄,遇到女的喊小师姐,璎璎也没想太多,欢欢喜喜地跑出来,然后一出门就遇到一个医仙。

她一边说,一边将地图推给老医仙看,然后乖巧地将小爪子按在了剑场的位置。

医仙一下子就被可爱哭了,万万没想到自己三千多岁了、造型满鬓白发,居然还能被这么小的孩子叫小师兄。

他和蔼地蹲下/身,问道:“你要去哪儿?来,我看看。”

有一只小白狐公然叼着地图乖乖地窝在路中间,这场景马上引起了路过的其他弟子的注意,大家不知不觉齐聚过来,很快周围就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很多满脸严肃过来研究地图的奇怪弟子。

“这里离剑场还有点远啊,不如先去看看膳堂吧?从这条路过去近一些。”

“不不不,还是先去看花庭吧,这边更近!而且现在季节正好,花都开出来了,很漂亮的!”

“我看走过去都有点吃力啊,仙居我们很熟的,要不我抱你走一圈,给你介绍一下吧?”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忽然有沉稳的脚步声临近。

大家都是修炼几百年的仙人,除了璎璎年纪太小还不太注意得到,这种脚步声其他人一下子就听清楚了。

众人抬起头,然后顿时鸦雀无声。

只见淮瑾仙君面无表情地站在数百尺之外的位置,冰冷地往这个方向看。

众弟子们立刻停止骚动安分起来。

十几个弟子安静地站到一边,老老实实指了去剑场的路,看着璎璎欢快地叼起地图蹦蹦跳跳地走了。

等他们再看淮瑾仙君的方向,却见他冷脸持剑,也缓缓跟了上去。

等淮瑾仙君走远,那些外门弟子中才有人小声道:“淮瑾仙君怎么一个人偷偷跟在后面?!”

另一人回答:“我听说是小师姐这两天一直和大师姐扎在一个窝里,仙君没什么事情做,所以一个人出来带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非常感谢paldium小毛球和柯基不是飞机小毛球都给我扔了一颗地雷,亲亲抱抱举高高!!

☆、第九十四章

“所以小师姐和淮瑾仙君成亲的事,已经确认是真的了吗?”

“这就不知道了。没有人敢问淮瑾仙君啊!再看看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 瑶兮师姐当初到底为何会怀孕?”

“谁知道呢?不过以目前的情形来推断, 我看孩子比较像是大师姐的!”

“……”

瑶兮回遥剑仙居那天不慎失言的那一句“夫君”,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大家都炸疯了, 偏偏后续浪被打起来以后又听不到水声, 就像一壶烧热的开水被活生生堵住了壶口, 大家都憋得很难受, 难免让人着急。

不过璎璎现在开始遛弯了,瑶兮也开始跟随淮风仙君练剑了,说明她们在师门中的生活已经渐渐步上正轨, 可以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