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韩高氏连忙说,“我得回去看看,可不能炖母鸡。对了,小寒有奶不?”

田蓉:“有奶粉。”

韩高氏放心了,瞥一眼立夏。立夏冲她挥挥手,赶紧走。

“你给我等着!”韩高氏见他这样又想骂人,一看小寒满脸疲惫,咬咬牙,转身出去。

立夏猛然站起来。

田蓉连忙问:“你干什么?”

“不干嘛。”立夏道,“我突然想到我们主任的车还在门口,让爸的司机给他送过去。”

田蓉松了一口气,还以为他要打韩高氏,“给我吧。奶粉和尿不湿都在这里,不会弄别逞强,喊护士教你。”

“知道,知道,你快去吧。”立夏把钥匙扔给她。

田蓉想说什么,发现小寒闭上眼,叹了一口气,追上夏民主。而她刚一出去,小寒就睁开眼。立夏不禁问,“怎么还不睡?”

“痛,睡不着。”小寒道。

立夏:“那,那我让医生给你打一针止疼针?”

“别逗我笑。”小寒一动,身体就痛,“娃娃睡了没?”

立夏:“他闭着眼,但眼皮在动,应该没睡。”停顿一下,“虽然是个儿子,不过这孩子倒是跟你说的一样,挺乖的。”

“是个好孩子。”小寒道,“你注意一下,他饿就给他泡奶粉。”

立夏:“我知道。我是想要个小姑娘,可不论男女都是你生的,我才不会跟爸一样,是个儿子就不疼。”

小寒“嗯”一声,“我相信你。”

“休息吧,媳妇儿。”立夏握着她的手,“我就在这里陪你们娘俩。”

樊春梅拎着饭盒推开门,看到的便是立夏一手拉着小寒的手,一手戳他儿子的小手,不禁轻声问,“小寒睡了?”

“刚睡着。”立夏回头看是她,也就没起身,“你们吃过了?”

樊春梅:“吃过了,你也去吃点。孩子还小,别逗他,让他睡。”

“他刚吃饱,不困。”立夏道,“挺好玩的。你碰一下他的手,他眼皮就动一下。不信你试试。”

樊春梅:“我没你这么无聊。快吃吧,等一下小寒的爸妈该来了。”

“他们来干什么?”立夏脱口而出。

樊春梅顿时觉得胸闷气短,“人家闺女生了,你说人家来干什么?”

“对对,等等,上午怎么没来?”立夏忽然想到。

说起这个,樊春梅就想笑,“他们家老太太干的好事。”随即说给立夏听,末了不忘说,“这些都是你二叔告诉我的。”

“亏得她还记得这事。”立夏也无语了。

樊春梅:“可不是。到家你大嫂听她讲衣服八折,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在说什么。”

立夏轻哼一声,看到满满一缸子鸡汤,“这些都是给小寒准备的?”

“你喝一半,给她留一半。”樊春梅道,“今天能出院吗?”

立夏:“明天下午回家。跟我爸说,车借我用一下。”

“你不说你爸也会让司机把车开过来。”樊春梅话音落下,听到一阵脚步声,而且越来越近,不禁说,“应该是囡囡和妞妞。”

立夏:“放学了?”

“放学了。”囡囡跑进来,“娃娃呢?”

樊春梅连忙说:“小点声,在床上,睡着了。”

囡囡回头“嘘”一声,轻轻走到床边,不禁皱眉,“怎么这么丑啊。”

“你说什么?”立夏扭头问。

囡囡连忙说:“真好看,将来一定是个小美女。”

“是个俊小伙儿。”樊春梅道。

妞妞惊呼,“不是妹妹?”

“弟弟。”樊春梅说着,转向立夏,“之前我跟小寒说,看肚子像男孩,小寒不信,现在信了吧。”

立夏:“得了吧。就算你觉得是女孩,也会说是男孩。你们一个个,不是重男轻女,就是重女轻男。”

“你不也一样。”囡囡不禁说。

立夏:“我不一样。娃娃是个男孩,我也疼他。”

事实如此,二十二日下午,回到家,韩高氏给立夏一包尿布,立夏都给她扔到外面,给娃娃换上尿不湿。

尿不湿不用韩高氏花钱买,他不用尿布,韩高氏无所谓,随后就想抱抱孩子。然而,她刚伸出手,立夏就拦着。韩高氏怒了,“抱也不能抱?”

“医生说娃娃身子骨弱,现在最好躺着。”立夏道,“还有,你们都出去,别打扰娃娃和小寒休息。”

韩高氏又想骂人:“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

“是我和小寒俩的。”立夏道。

囡囡叹气道,“小叔叔,你不让我们抱抱,以后不帮你照顾娃娃。”

“你想照顾,我还不放心呢。”立夏道。

囡囡噎了一下,“娃娃大了,我也不陪他玩儿。”

“你想陪,我也不敢让你陪。”立夏道,“娃娃是男孩子,跟你一起玩,变得跟女孩子似的,我哭都没眼泪。”

囡囡顿时觉得胸口痛,跑出去就喊,“妈妈!”

“活该。”蔡红英道,“你看我,连进都不进去。”

立夏:“我也不欢迎。”

小寒又觉得脑壳痛,“你们都出去,让我睡一会儿。”

“出去,出去。”立夏一听这话,伸出手把人往外推。

小寒叹了一口气,想说你也出去,看到他手里还拿着奶瓶,连忙把话咽回去,闭上眼装睡。

再说韩高氏,一心想抱抱孩子,结果连孩子的小手都没碰到,到外面就忍不住找夏民主抱怨,“你这个儿子太霸道了。”

夏民主笑道:“明天是周一。”

韩高氏眼中一喜,“对,我咋把这事给忘了啊。对了,孩子大名叫什么?”

“夏娃娃。”妞妞道。

韩高氏:“别胡扯。”

“我昨天晚上翻古书典籍查到几个比较好听的字。”夏民主道,“我去拿过来,咱们大家一起选一个。”

立夏刷一下打开门,“别选了。”

“为什么?”夏民主问,“你起好了?”

立夏:“起好了。”

第171章母子连心

夏民主忙问:“叫什么名字?”

“小满。”立夏道,“夏小满。”

夏民主以为自己没听清,“小满?这是什么名?”

“立夏是什么名?”立夏问。

立夏出生那日正好是立夏日,张淑华就给他起名叫立夏。后来他上小学,他爷爷奶奶觉得立夏挺有意义,名字就是他生日,也没特意给他改,而立夏本人也无所谓,就一直这么叫着。

想起这些,夏民主噎的没话了,讷讷道,“你儿子,你想叫什么叫什么。”

“你们呢?”立夏看向韩高氏、韩老头。

小寒的名字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韩高氏也不敢说小满不好听,“昨天是小满?”

“昨天是小满。”立夏昨天晚上跟小寒商量孩子的名,小寒让立夏看看离哪个节气比较近,立夏去医生办公室找日历,翻开一看,正好是“小满”。满字又有圆满之意,而他们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有了孩子这个家也满了,立夏和小寒商量一番,便把名字决定下来。

囡囡不信这么巧,跑到书房翻开日历,不敢相信,“真是小满?”

“当然。”立夏道,“我儿子算着日子来的。”

夏民主张嘴想数落他几句,一想起立夏的名字,话到嘴边转个弯,“娃娃挺会挑日子。”

“那当然。我儿子聪明。”立夏看向其他人,“还有意见吗?”

夏民主老老实实地说,“没有。小满,挺好。”

立夏瞥他一眼,关上门回屋,给儿子泡奶粉。

经此一事,所有人都不敢再提孩子的名字,韩高氏和韩老头又坐一会儿,就和小艾和小虎回去了。田蓉去做饭,樊春梅想进去看看孩子,立夏不开门,她也不敢敲门,端是怕立夏逮住她狂喷一顿。

没人打扰,立夏躺在最外面,小寒躺里面,孩子在中间,一家三口睡到夕阳西下,妞妞敲门喊他吃饭。

立夏揉揉眼坐起来,摸摸儿子的屁股,娃娃没拉也没尿,立夏洗洗手,就去厨房端饭。

田蓉见他拿两个碗,“你和小寒一起吃?”

“我陪小寒。”立夏道。

田蓉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什么都没说,还帮他把菜端过去。

再说立夏,伺候小寒吃饱,就去倒热水给她洗脸。小寒见他拿着热毛巾要给自己擦脸,很是感动,又很想笑,“我的手能动。”

“医生说你这几天最好卧床休息。”立夏道。

小寒:“医生没说一动不能动。”

“医生说过几天可以下床活动。你这才过一天。”立夏道,“我跟你说,你不听我的话,你想洗头,我可不帮你。”

先前刚一回到家,小寒说她头上有汗味,让立夏给她打点水她洗头。韩高氏和樊春梅同时说,出了月子再洗。

有人月子三十天,有人四十天,就按三十天来算,一直不洗头,三十天后准长虱子,小寒当时答应的好,立夏把人赶出去,给娃娃泡奶粉的时候,小寒就跟他商量洗头的事。立夏现在这么一说,小寒瞬间老实,“我真有点烦你。”

“我不烦你。”立夏给她擦擦脸,“后天早上洗头,晚上给你擦澡。”

小寒连忙说:“晚上洗。早上洗的话,被二婶看见又得唠叨。”

“别理她。她还说不能洗澡,这么热的天,不洗澡得生蛆。”立夏道。

小寒笑了,“后天她数落我,你可得帮我。”

“放心吧。”立夏道。

五月二十四日早上,立夏起来就拉开炉子烧水,水烧开倒三个盆里端到房里,他就去买菜。等他从菜市场回来,水也不烫了。立夏就让小寒转一下身,头朝床边,立夏用没有添一滴凉水的热水给她洗头。

樊春梅从屋里出来,就看到立夏端着一盆泡沫水往压水井边走去,下意识问,“哪弄的水?”

“小叔在给小婶洗头。”趴在窗户上看好一会儿的囡囡说。

樊春梅大惊失色,“怎么能洗头?!”

“怎么不能洗头?”立夏道,“我昨天下班路过医院拐进去问过医生,可以洗。”

樊春梅想也没想,“医生又不懂。”

“以后病了别找医生。”立夏道。

樊春梅噎住,听到“吱呀”一声,看到夏民主起来,“大哥,立夏在给小寒洗头。”

“他媳妇他比你会照顾。娃娃醒了?”夏民主问道。

立夏:“四点多醒一次,吃饱又睡了。”

“夜里没哭?”夏民主好奇地问。

田蓉正在削土豆皮,听到这话停下来,“好像是。娃娃一觉到天亮?”

“应该是。”立夏昨晚九点多睡的,醒来就四点多了,被娃娃挠醒的,于是进去问,“小寒,娃娃夜里没醒?”

小寒大声说:“没有。十点睡的。”

“六个小时?”田蓉惊呼,“晚上都不饿?”

立夏出来说:“他饿会抓我和小寒,我们不理他,他就扯开喉咙哭,没哭没闹,应该不饿。”

“睡着了就不饿了。”囡囡道。

田蓉:“也有可能。”随即不禁说,“这孩子真乖。妞妞小的时候一夜得醒两次。”

“我这么爱闹?”妞妞不信。

田蓉:“你饿。一点左右吃一次,四点左右吃一次。”

“我这么爱吃啊。”妞妞惊讶道。

田蓉想也没想,“小孩子都爱吃。”

“娃娃不爱吃。”妞妞脱口而出。

田蓉噎了一下,“娃娃饭量大,一顿顶你两顿。”

“原来如此。”妞妞说着,跑到屋里去看娃娃,“他几点醒?”

小寒想一下,“九点左右。”

“这么晚啊。我们都上课了。”妞妞皱着眉头说,“我昨天回来他就在睡,他怎么这么爱睡啊。”

立夏一边给小寒洗头发一边说,“你小时候比他还爱睡。”

“小寒,你儿子真不是一般爱睡。”樊春梅走过来。

小寒笑着说,“二婶,他是醒了也不睁眼。”

“是吗?”樊春梅道,“可我昨天下午在你屋里坐半天,他都没醒。”

小寒:“因为我一直在屋里。”

“什么意思?”樊春梅没懂。

小寒:“我起先也没注意,昨天晚上发现的,我一出去他就醒。不信等我洗好头,咱们试试。”

“洗好头也不准试。”立夏道,“否则他哭了,你哄。”

樊春梅懂了,“你的意思他闭上眼,也知道你有没有在屋里?”

“是的。也不知道他怎么感觉出来的。”小寒伸出胳膊放在鼻子上问问,“难道是奶味?”

立夏:“你是他妈妈,你在他身边他很有安全感,你不在,安全感消失,自然就醒了。”

“那他怎么知道我不在?”小寒指一下身边的孩子,“他睡着了。”

立夏:“母子连心。”

“这么神奇?”小寒不信,“肯定是奶味。”

立夏瞥一眼樊春梅,“回头你让二婶端一杯奶坐在娃娃身边,试试他会不会醒。”

“别试了。”樊春梅想想,“哭了还得你哄。”说着,突然想到,“他这么离不开你,以后还怎么拍戏?”

小寒:“带着他。”

“带着他?!”立夏惊呼道。

小寒想想:“让我娘帮我看着。”顿了顿,“反正店里也用不着那么多人。”

“我帮你看着吧。”樊春梅道。

小寒笑笑,“等我出月子再说吧。我估计今年没戏。”

“好。咦,娃娃醒了。”樊春梅忙说。

小寒伸手拍拍他的小胳膊,小孩儿动一下,又睡着了。

樊春梅又不禁说,“这孩子真乖。”

“是呀。”小寒道,“早知道这么乖,早就生了。”

立夏:“早生也许就没这么乖了。”说完,端着水出去。

樊春梅看地上还有一盆清水,“还没洗好?”

“我头发太长。”小寒说着,猛然一顿,“立夏,帮我把头发剪了。”

立夏走进来,“一周洗一次,再洗三次就出月子了。到时候去理发店,让理发师给你剪。”

“那样我会被围观的。”小寒道。

立夏:“你也不能现在剪。”又给她洗一遍,找两条干毛巾擦一会儿,就拿着吹风机给她吹头发,直到头发干透,才让她转身躺好。

樊春梅跟立夏他们吃,田蓉和蔡红英在做饭,用不着她,她就没出去,看到立夏小心翼翼的模样,“你的耐心是不是都用在小寒身上了?”

立夏愣了愣神,明白过来就说,“还有工作。”

“立夏现在是新闻中心主任。”小寒解释道。

樊春梅惊讶:“升官了?什么时候的事?”

“年初,没几个月。”立夏听到“咕”一声,下意识想问小寒,是不是饿了。扭头看到他儿子,“小家伙拉了?”

小寒:“可能。”

立夏拿来尿不湿一看真拉了,就去倒热水给娃娃洗屁股。樊春梅见他这么忙,开口道,“我来吧。”

“不用。”立夏给他儿子擦干净,就给他垫上尿不湿。而他把妻儿伺候好,田蓉也做好饭。立夏又出去端饭。

樊春梅忍不住说,“立夏就这点好,勤快。”

“在农村练的。”小寒道。

说起农村,樊春梅叹了一口气,“也是。你们吃吧。等他去上班,我再过来。”说完,就领着妞妞出去。

如此过了一个月,小寒去医院检查一次身体,没大碍,七月三日,周日,趁着立夏在家,她就去制作中心看看。

到制作中心果然不出小寒所料,明年播出的戏今年都安排好了。小寒也没回家,取到钱就去捐款。

小寒在《春妮进城》中捐一大笔钱,现实中却没动静,工作人员很好奇,她什么时候过来。如今看到“夏小满”三个字,工作人员隐隐明白了,“你儿子?”

“对,刚满月。”小寒笑道。

工作人员连忙说:“恭喜。难怪你没跟夏书记他们一块。”

“那时候不大方便。”小寒笑着说,“听说你们给证书,我就想等小满出生再捐,也帮他领一份当作纪念。”

工作人员不禁说:“这种纪念挺好的。”

“是的。”小寒接过两本证书,“你们忙。”

工作人员不禁站起来,“慢走。”

小寒挥挥手,到门口面前多出一辆黑色轿车。

第172章娃娃哭闹

“你们是?”小寒正想绕过去,就看到车窗打开,开车的中年男子冲她咧嘴笑,坐在另一边的男人也冲她挥手,不禁停下来。

男子下来就伸出手,“你好,韩女士,我是华星奶粉厂车间主任,这位是我们副厂长。”

“你们好。”小寒同他握握手,就问,“找我有事?”

华星厂主任道:“我们想请您帮我们拍个广告。”

“奶粉?”小寒问道。

副厂长走过来,“是的。”

“你们应该是国营企业吧。”对方点头。小寒又说,“那应该不愁卖啊。”

副厂长:“实不相瞒,三年前还不愁。这几年销量一年比一年低,我们派人下去打听,南方很多城市居民都用进口奶粉不说,北方好些地方还出现公私合营奶粉厂,长此以往下去,我们厂不倒闭,也会被合并。”

小寒仔细回想一番,她上辈子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都是喝米粉和麦乳精,不知道奶粉,长大后也没听说过华星奶粉,估计是被合并了,“你们是从电视台追来的?”

主任:“不是的。我们在这边有个办事处,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听说您出月子了,我们就打算去您家拜访。到胡同口找个人问您家在哪儿,有个小孩跟我说,你去电视台了。我们到电视台正好看到你坐公交车去银/行,等我们从车上下来,您又上了公交车,然后就到这里。”

小寒笑了,“孩子离不开我,我心想既然出来了,就把该办的事全办了。”

“我们理解。”给亚运捐款,不理解也得理解。

小寒:“谢谢。不过,我现在不能答应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