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把王蘅和周旭吓坏了,阿芬已经咕嘟咕嘟吃饱了呼呼大睡,可阿和还是依旧跟小猫似的哭着,可是喂他吃他也不会,没有比这更让人着急惶恐的了。

岳氏也没有法子,到最后还是曹氏出面,让人将煮的粘稠的米汤撇了一些,用小小的银汤匙往阿和嘴里喂,刚开始也是喂不进去,米汤流在阿和的脖子里和衣服上,阿和更是大哭起来,脸都哭的发红了,手脚还在挣扎着。

可曹氏却坚持不懈,就这样喂了十几次,阿和总算是学会吞咽了,再交给奶娘,这才开始大口大口的吃奶。

王蘅也松了口气,可放松下来才发现自己的手都是抖着的,足见是被吓得不轻。

阿芬比阿和好带多了,许是身体更强壮的缘故,不过养了半个月就白白胖胖的,吃喝拉撒压根不用人操心,就是一肚子饿了就拼命大哭,别的时候也不哭闹,可阿和却费了王蘅和周旭不少心思,光吃饭就跟打了一场仗似的,别的事也都战战兢兢的,好在虽然有事,也都是些小事,很快阿和的身体也强壮起来。

因为这次一连生了两个孩子,王蘅就决定坐两个月的月子,这样对自己对孩子也都有好处,周旭自然也赞同,于是阿芬和阿和的满月酒就推迟了一个月办。

而这个时候,经过了层层选拔,喧闹一时的选秀于端午节前结束,新进宫的嫔妃在端午宴上第一次露面,这次选秀,总共有二十个女子入选,十个赐给了诸位王公大臣,十个留在了宫里,分别赐予了贵人,嫔的封号。

叫人纳闷的是,一心想当皇妃的谢文成却被指给了姜寒做妻子,按说定安侯夫人也算是极体面的身份了,但到底不比在宫里为妃,谢家都有些不太高兴。

而且因为都熟悉姜寒的品行,是个纨绔自己不说,还风流好色,谁家愿意把女儿嫁过去?

但这是圣旨赐婚,就断无更改的道理,谢家也只能装出高高兴兴的样子来嫁女儿。

姜寒却很不高兴,直接进宫说不愿意娶谢文成。

赵凌正在批改奏折呢,看也没看他,直接道:“那你想娶谁?”

姜寒使劲挠挠头,愁得要命:“我也不知道啊,我现在不也挺好的?干嘛非得娶妻?”

赵凌道:“你当我愿意管你呢,这不是为了给姜家留个后吗?”

姜寒道:“那我也不愿意娶谢文成,说不定谢家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我呢,强扭的瓜不甜,这婚事就这么算了吧。”

赵凌道:“那可没有这样的道理,圣旨都下了,再者说,你不愿意娶,叫谢家姑娘以后怎么嫁人啊?”

姜寒嘀咕道:“她想嫁给谁嫁给谁,我可管不着。”

正说着呢,顾莲来了,姜寒赶忙起身行礼:“嫂子好。”

顾莲微微一笑,对赵凌道:“皇上,五少奶奶生了一对龙凤胎,臣妾想着她总归是阿顺的娘,在闺中时我跟她也有些情分,就想赏赐些东西下去,不知道皇上同不同意。”

赵凌道:“你想赏什么自己做主就是了,何必来问我。”

顾莲点头,叹道:“听说这次很是凶险呢,五少奶奶决定坐双月子,看来多赐点药材下去倒是好。”

赵凌却摸着下巴沉思起来,又问顾莲:“你说是龙凤胎?”

顾莲点头:“听说男孩子很瘦弱呢,差点没活下来,还是周家老夫人上了年纪,有经验,亲自喂养了好几天,这才救了回来。”

赵凌道:“你说我把女儿收为义女,带进宫来抚养如何?”

不光顾莲,连姜寒也被吓了一大跳,嚷道:“你要是喜欢女儿就自己生去,干嘛抢别人的?”

顾莲也点头道:“五少奶奶两个儿子,却只得一个女儿,必定爱如珍宝,怎么可能同意呢。”

赵凌叹道:“可是我真想要个女儿。”

第一百三十八章

姜寒不禁心里嘀咕,又不是没有女儿,不是把燕帝的女儿封为静安公主了吗,我看你不是想要女儿,而是想要王蘅的女儿吧!

不过这话姜寒可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因此只含糊混了过去,垂头丧气的出了宫。

一眨眼进了七月,王蘅顺顺利利坐满了两个月的月子,周家大摆宴席庆祝了一番,同时也开始忙碌周硕的婚事了。

其实周硕的婚事一开始定在了三月份,但郑宛如有一个姑姑年后病重,她远在江西,郑夫人就带着郑宛如去探望,三月份自然赶不回来,于是就跟二夫人说,看能不能推迟,二夫人倒也没有坚持,就推迟到了中秋节后。

在屋里躺了两个月,一出屋,王蘅竟有一种世事变迁的感觉,而且也的确变化了,飞云轩里从只有阿顺这一个毛头孩子到有了三个孩子,一天到晚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哭声,热闹可是真热闹了,也是真够累人的。

阿芬倒还好,阿和因为身体瘦弱,王蘅和周旭照顾的自然更用心,而这个时候,已经两岁半了的阿顺就被冷落了,虽然也是奶娘丫头一大群围绕着,但到底不比爹娘的关心啊,于是阿顺就郁闷了。

虽然弟弟妹妹也很可爱很好玩,但他们不会陪自己说话,也不会陪自己玩耍,恰恰相反,却夺走了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来自父母的宠爱。

心里不高兴。但阿顺并没有说出来,他素日就不太爱说话,只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四处跑着玩儿。而这几日他都待在院子里,奶娘就发现不对劲了,小主人的心思她也猜不透,就告诉了周旭。

周旭自然就去找阿顺谈心了。

对着疼爱自己的父亲,阿顺还是说了实话:“爹娘有了弟弟妹妹就不疼我了。”

周旭哭笑不得,但是他却对阿顺的心情感同身受。

小时候他在曹氏身边抚养过一段日子,虽然祖父祖母对自己也非常疼爱。但是那种疼爱却是无法替代父母之爱的,他看着在母亲身边玩耍的大哥二哥和二姐就很羡慕。心里也曾经委屈,觉得爹娘是不疼爱自己才把自己丢给祖父祖母抚养的。

因此王蘅再次怀孕的时候,周旭就特别注意自己的态度,虽然高兴。却也会顾忌阿顺的心思,因为阿顺还小,你告诉他要有弟弟妹妹了,以后要照顾弟弟妹妹,阿顺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于是周旭只告诉他弟弟妹妹长大后会跟阿顺一起玩,阿顺就对王蘅肚子里的弟弟妹妹非常期待。

如今阿顺这么一说,眨了眨眼睛就要掉眼泪,周旭就心疼了。也是他和王蘅这阵子忙着照顾阿和,也没把阿顺放在心上的缘故,如今不免觉得愧疚。于是温声细语的跟阿顺道歉,又做了许多保证,这才让阿顺相信爹娘不是有了弟弟妹妹就把他忘了的。

周旭又陪着阿顺去骑马,好不容易才把阿顺给逗笑了。

后来周旭把这事说给王蘅听,王蘅就特意在自己照顾阿和的时候让阿顺跟在一旁,让他跟自己一起照顾阿和。逗阿和玩儿,哄阿和吃饭。时间一长,阿顺就颇有些做兄长的自觉了,虽然有时候觉得阿和这个弟弟会臭臭的,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挺有趣的,整天有事情忙又跟娘在一起的阿顺就再不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赵凌知道了这件事,把阿顺再次接进了宫里小住。

周旭对此有些不满,但赵凌的理由却很是不容拒绝,他要去秋狩,带上阿顺也是想让阿顺见见世面,这对阿顺是好事,周旭没有拒绝的借口。

阿顺进宫了,小住两日后就跟着赵凌出京了,京城没了皇帝,一时间陷入了寂静,可周家却是格外的热闹。

二夫人好不容易要娶儿媳妇了,自然要办的热热闹闹,什么事情都想苛责完美,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海氏此时已经把管家的权力又接回来了,曲卿不禁暗自庆幸,若是换了她,肯定搞不定二夫人那么多的要求。

但海氏就应付的游刃有余,这份本事不服也不行。

七月中旬,齐媛跟着刘少恭来了京城,先去了王家拜访,王澜顺势留他们住下了,继而齐媛就去周家拜访王蘅,如今齐媛已经是刘家的四少奶奶了,举止言谈跟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倒是更成熟了,处事也更加圆滑起来。

她和王蘅说起齐咏的婚事。

齐咏是在三月份成亲的,那时候王蘅挺着大肚子,到底没回去成,齐媛倒是回去了,因此就简单给王蘅描述了一下婚礼的排场,重点讲的则是齐咏的这位妻子。

齐咏的妻子蓝氏不是齐老爷或者齐夫人求来的,而是自己送上门的,这话别人听的也许奇怪,但论起齐家和蓝家的关系,那也要从祖辈开始说起了。

齐咏的曾祖父曾经有一个朋友,便是蓝氏的曾祖父,蓝家的这位老祖宗名瑞兴,乃是进士及第,本来是锦绣前程,却因为上头的人勾心斗角,连累了他这个小虾米,被贬去云南做官,云南乃是蛮荒之地,蓝瑞兴在那儿做了一辈子的县官也没回到京城来。

后来蓝氏的祖父也是生在云南,长在云南,倒是蓝氏的父亲后来到广东广西去做生意,蓝家才慢慢发达起来,这次还是蓝氏的父亲病危,偏偏蓝氏母亲早亡,没个人照顾蓝氏,蓝氏的父亲就想起了齐家这一层关系,临终前撑着一口气变卖了家产房产,叮嘱蓝氏来杭州寻齐家,倒不是想让蓝氏许给齐咏的意思,不过指望着齐家看在祖上的情分给蓝氏一个容身之地,好生找一户人家嫁出去就罢了,反正蓝氏自身也有嫁妆,花不着齐家的钱,不过是想让帮着照看一下的意思。

蓝氏安葬了父亲,果然带着家里下人来杭州寻人,齐老爷就把人交给齐夫人给安顿下来了,本来也没当成一回事,齐夫人正好嫁了两个女儿,对温柔和婉的蓝氏就很喜欢,一来二去的,不知怎么齐咏也喜欢上了,说与其把蓝氏嫁给旁人倒不如嫁给他,齐夫人和齐老夫人也都应了,这才有了这一门亲事。

齐媛说起来这事倒是忍不住笑:“二哥素日还说这天底下没人管得住他,如今看来,不是没人管得住,而是管得住的人没出现,二嫂一来,这不就管住了?所谓一物降一物,便是如此了。”

王蘅也是忍不住笑,又听齐媛说了一些杭州的新闻趣事,以解思乡之情。

齐媛就说过两日再来看王蘅,谁知过了两日却没了动静,王蘅就叫人去王家问,这才知道齐媛身体不适,请了大夫一瞧,发现是喜脉,这原也是喜事,可偏偏齐媛和刘少恭两个糊涂爹娘不知道,小夫妻新婚,不免有些纵情,对腹中胎儿就不大好。

大夫开了几幅安胎药,现在齐媛正老老实实喝药呢。

王蘅知道后也是无语,抽空回了一趟王家,把齐媛好一顿数落,齐媛羞得脸都抬不起来了,嗫嚅道:“姑父已经骂过少恭了,还把他打发去外院书房了,姐姐就别说我了。”

王蘅忍不住一笑,道:“该!”

齐媛有了身孕,王澜就第一时间送信回杭州让齐家人知道,但因为齐媛胎像不稳,少不得要细细调养,王澜就做主把齐媛留在了王家,等身体养好了再回登州去。

一时间,王蘅也忙碌起来,又要去探望齐媛,又要帮忙操持周硕的婚事,又要照顾阿芬和阿和,又要担心在外头的阿顺…

而此刻远在京城郊外的阿顺也在思念家中的父母。

他小小的人儿托腮坐在篝火前,一旁侍奉的太监想说什么又不敢,还是赵凌找不见阿顺,一出来才看到他,忍不住一笑:“阿顺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不高兴的?”阿顺道:“义父,我想回家了,我想爹娘,还想弟弟妹妹。”

赵凌道:“你不是说你爹娘只知道照顾弟弟妹妹,不关心你吗?”阿顺略微有些羞涩:“那是我生气的时候说的话,我现在想家了。”

赵凌揉了揉他的头发,道:“你这个小没良心的,我对你再好,你惦记的始终是你爹娘!”

阿顺赶忙道:“阿顺也喜欢义父啊。”

赵凌就等这句话呢,立刻就撺掇道:“那你去跟你爹娘说,义父要教你练武,要天天住在宫里,阿顺,你已经长大了,不应该总是待在你爹娘身边对不对?现在你爹娘也有弟弟妹妹要照顾,压根顾不上你,你进宫一边能跟义父作伴,一边也能让你爹娘少费些心对不对?”

阿顺若有所思。

赵凌却期盼着阿顺的答案。

如果说之前对阿顺只是单纯的疼爱,如今就添了十分的欣赏,他看出来阿顺是个可塑之才,自然起了爱才之心。

昨日他带着阿顺去山中,大家一起围猎一头老虎,老虎连中了好几箭,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可偏偏在最后时刻猛地一跃,朝赵凌扑来。

第一百三十九章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连赵凌也是心中一凛,赶忙勒马后退,周围的将士更是惊叫连连,这时,坐在赵凌怀前的阿顺却不慌不忙,拔出赵凌送给他的长匕首往正在跃过来的老虎脖子上一刺,那老虎当场气绝身亡

虽然赵凌和阿顺都摔在了地上,却一点伤也没有。

当时不光赵凌,其他的将士也都呆住了,没想到阿顺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居然这么狠,赵凌看得很清楚,那一匕首没有丝毫的犹豫,又快又准,直直没入老虎的咽喉,那血噗嗤一声溅了阿顺一身,阿顺也没有丝毫畏惧。

赵凌心里别提多激动了,这样的阿顺对他来说犹如一个无穷无尽的宝藏!如果让他亲自教养,将来必定大鹏展翅,前程不可限量!

所以赵凌才有此一说。

阿顺很是认真的思考了,但还是摇了摇头:“我想在爹娘身边。”

赵凌不禁有些失望,心里却没放弃这个念头,打算回京后再行劝说。

中秋节前两日,阿顺总算是从城外回来了,还带了不少猎物回来,说是他自己打中的,周旭看他出门一趟的确长进不少,倒也十分欣慰,又和王蘅商议给他请个启蒙老师的事情。

孩子聪明,他也不愿意委屈了,若是自己胡乱教导,说不定会耽误了阿顺的前程。

这事还没定下来,赵凌就见了周旭。说了要把阿顺接到宫里抚养的事。

周旭一口拒绝了,眼神冷冷的看着赵凌,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手无缚鸡之力。任赵凌欺到头上来的周旭了,不管赵凌是王爷还是皇上,只要他敢抢自己的儿子,自己就要他好看!

赵凌自然看出了周旭脸上的敌意,他知道周旭一直对自己看不顺眼,要是谁敢这么把他儿子抢走了,他也非得跟他拼命不可。遂也不生气,只耐心道:“阿顺天赋异禀。他是一只老鹰,如果你们把他养成了家雀,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周旭道:“草民和拙荆都没有望子成龙的意思,若是阿顺有能力。我们自然全力支持,若是他只希望过平凡的生活,我们也不会强逼他。”

赵凌叹气,把阿顺刺杀了一只老虎的事情说了,道:“…你可曾见过一个不满的三岁的孩子如此镇定从容?他分明是个难得一见的将才!”

周旭虽然惊讶,可还是没有同意,赵凌的态度却强硬起来:“我是他义父,他的事情我也有权利做决定!”周旭也毫不客气道:“儿子是我儿子,皇上若是想培养出一个大将军来。为什么不培养自己的儿子去?”

赵凌被噎了这一句,心里也很是不高兴,他要是有儿子就好了!

周旭和赵凌僵持不下。回去后又把这事告诉了王蘅,王蘅倒是没吃惊:“阿顺已经告诉我了,他说他已经拒绝了,他不愿意,就是我们愿意了也是白搭,这事你就别掺和了。叫阿顺自己解决吧。”

周旭应了,心里却憋着一口气。想着赵凌说他有可能会耽误了阿顺,心里就一阵阵的不舒服,他自己的儿子,他不疼谁疼?

遂派令下去,让青芜馆在全国各地搜寻有名的饱学之士,不管如何请到京城来,给阿顺做启蒙先生。

周旭心想,你能给我儿子的,我照样能给,儿子到底是我的亲儿子,跟你有什么相干!

阿顺回来后,周家热热闹闹的过了中秋团圆节,接下来就是周硕的婚事了,如今府里一应事情都准备齐全,单等着新娘子过门了。

许是应了喜气连连这句话,郑宛如和周硕成亲,三朝回门,从娘家回来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吃饭,曲卿却身体不适,请了大夫一瞧,这才发现曲卿有了近两个月的身孕,岳氏顿时高兴地合不拢嘴,王蘅已经生了三个,海氏也生了儿子,唯独曲卿没有动静,岳氏心里急的抓耳挠腮,甚至怀疑是不是曲卿和周惠的身体有问题,正说要请个大夫瞧瞧呢,没想到曲卿就怀上了。

曹氏也高兴极了,说郑宛如是个有福气的,刚进门就为周家带来了喜气,倒是把郑宛如和曲卿一起夸了一遍,连带着二夫人也觉得面上有光。

二夫人如今娶了儿媳妇,也渐渐想明白了,她这辈子要想跟岳氏较劲是不可能了,人家四个儿媳妇,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她却只有一个,摆明了只有吃亏的份,如今能把三夫人给压下去就行了。

三夫人的确很难过,当着人强颜欢笑,回到屋里就哭了起来,甚至有些后悔,她年轻时候不许三老爷纳妾,后来直到快三十了,觉得自己生不出来了,这才给三老爷纳了两个妾室,可她上了年纪,三老爷的年纪也不小了,果然就没有孩子,早知如此,倒不如早早给三老爷纳妾,到如今孩子也得十好几了,哪怕是庶子也好啊,她也有个说嘴的,可偏偏没有。

三夫人一哭,三老爷也是叹气,只在一旁劝:“你心里苦我也知道,只是事已至此,说这些也没有用了,倒是给琳儿找个好婆家是正经。”

三夫人哭道:“你说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好强了一辈子,临了临了竟栽在没有儿子上。”

三老爷也不说话了,他何尝不想要个儿子呢,看着周安周惠他们,他也是万分羡慕的,可命中无子,这也是不能强求的事。

三房愁云惨雾,曹氏也在和周伯清说三房的事:“大房是已经人丁兴旺了,老三娶了媳妇,这孩子也是迟早的事,只有老三,只怕是要绝后了。”周伯清道:“老三媳妇不是说要给琳儿招赘女婿?可有结果了?”曹氏道:“老三媳妇觉得好,我却不大能看得上。”

周伯清叹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些事以后咱们少问吧,老三媳妇也是个心里有数的,既然她相中了,想必定有过人之处。”

到了周伯清和曹氏这个年纪,什么没见过,什么没经历过,心里盼着的无非是含饴弄孙罢了,又怎么高兴费心思去管这些事?可偏偏是个爱操心的,总是担心他们看走了眼,倒是害了孩子们,就像蒋厚学,都觉得是个好的,到头来不还是看走了眼?

第二日曹氏就把三夫人叫了过来:“你上次说的那个孙成,改天请到家里来我瞧瞧,若是个好的,就给琳儿定下吧。”

三夫人没想到曹氏竟然妥协了,不由喜出望外,道:“是,我明日就叫他来给娘请安。”

第二日三夫人果真叫了孙成过来,可曹氏却偏偏把周家上下的女眷都叫了来,孙成一进屋子便是满眼的珠围翠绕,耳边不时传来一阵低低的笑声,不由发窘,也不敢抬头,眼睛更是不敢乱转,规规矩矩跟着三夫人向曹氏行礼。

曹氏让他坐下,又叫丫头上茶,随口问了几句话,笑道:“果然仪表非凡,谈吐得体,如今在翰林院?”孙成称是,神态很是恭敬,曹氏觉得不错,就叫等在一旁的周旭带着他去外书房见三老爷诸人。

因为孙成现在孤身一人的缘故,要是这门婚事真的定了,只怕一应事宜都要周家来操办了,孙成走后,大家也渐渐散了,话题里自然少不了这桩亲事。

段婷挽着曲卿走在前头,海氏和王蘅并排走在后头,说起这件事,段婷倒是乐观:“我看他文质彬彬,将来和四妹成亲后一定又老实又听话。”

曲卿笑道:“这些倒是其次,关键是要对四妹好,千金难买一片心啊。”

海氏则道:“好也罢,歹也罢,三婶一早就相中这个女婿了,如今老太太点头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只怕马上就要办喜事了。”

王蘅没做声,曲卿就回头问她的意思,谁知王蘅刚才正走神呢,压根不知道她们说的什么,不由歉意一笑。

段婷嘻嘻笑道:“五弟妹是不是担心阿芬和阿和啊?”王蘅笑道:“我在想阿顺的事呢。”海氏对这个倒是知道的:“你给阿顺找好启蒙恩师了没有?”

王蘅叹道:“正为这个事发愁呢,周旭说已经找了,就是暂时还没有消息,我也托了我爹看能不能在京城附近寻一个,但好先生倒是有,偏偏都不肯来教导阿顺启蒙。”

曲卿道:“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真正有本事的人都不是靠着束脩吃饭的,你们也别急,慢慢来就是了,阿顺还不到三岁呢。”

段婷却兴奋道:“可是我发现阿顺真的好聪明啊,这可不是我恭维,上次我在花园里崴了脚,阿顺还一本正经的上前问候,那么小的人还把我扶回了院子,又叫人去请大夫,竟然有条不紊的,我当时就爱得不行,五弟妹,你这是怎么教导出来的?”王蘅忍不住笑:“哪里教导过,这孩子天生就这么个脾气。”

海氏笑道:“我听娘说,阿顺的脾气倒跟五弟一样,不急不躁的,这样的孩子懂事早,将来也有出息,五弟妹你是不用愁了。”

王蘅笑了笑,心里却觉得很是自豪得意,没有哪个母亲不喜欢听夸自家孩子的话的。

第一百四十章

没过几日,周旭果真给阿顺找来一个先生。

要说也是巧合,周旭去城郊的田庄查看田地,半路上遇上个因为没饭吃饿的晕倒了的秀才,周旭就叫人把他救了起来,本来也没当成一回事,是那个秀才知道周旭救了他,又特地跑过来道谢。

周旭免不了与他一番寒暄,这才发现此秀才并非池中物,言谈举止便可看出他的本事不小,周旭想着奇人高士也不免有落魄的时候,却偏偏被他遇到了,难道是命中注定的?

遂与那人提了给阿顺启蒙的事,还道:“虽然早就央求了七八个先生,或是不稀罕来做一个孩子的启蒙老师,或是我们觉得学问不好,因此就耽搁了下来,阁下若是不嫌弃,可否愿意留下做个西席,束脩银子是少不了的。”

大名顾芳洲的落魄秀才并没有一口拒绝,也没有一口答应,反而道:“学生不才,承蒙恩公看得起,自当效力,只是还是先看看小少爷再说吧。”

周旭就叫人把阿顺带了出来,顾芳洲问了阿顺两句话,见他神态自若,举止周全,不由面露喜色,道:“若是恩公不嫌弃,就将小少爷给我做个徒弟吧。”

周旭顿时哭笑不得,原是想给阿顺找先生的,谁知竟然成了人家的徒弟,这还真是反客为主了。

顾芳洲就这样留在了周家,周旭给他一年一百两银子的束脩。一年四季八套衣裳八双鞋,一日三餐,三菜一汤。四时八节还另有礼物。

这样的待遇在京城也是头一份了,顾芳洲看周旭如此厚待,自然更加竭力尽心的教导阿顺。

阿顺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启蒙学业。

顾芳洲的规矩也颇为严苛,因为周旭还给阿顺请了个拳脚师傅,每日早晨教他拳脚功夫,于是就定了吃过早饭就去顾芳洲那儿念书,中午回来。下午接着去,如果是晴天。吃过晚饭后也要去,顾芳洲要教阿顺观星。

要说之前周旭还有犹豫,在听说顾芳洲颇为精通观星后,就立刻改观了对他的看法。这年头高人逸士好找,懂得观星的人可不多。

第一天上学,王蘅比阿顺还紧张呢,主要是她听周旭说顾芳洲是个有本事的,一面高兴阿顺能跟着他念书,一面也是担心阿顺会让顾芳洲不满意。

素日王蘅那么的杀伐决断,如今在孩子的事情上却患得患失,这大概是古今父母的通病吧。

阿顺倒是没什么表情,之前周旭带他去拜师。他是见过顾芳洲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观感,只是爹娘让他跟着念书。他听话便是了。

一大早起来,阿顺跟着教他拳脚功夫的傅师傅站了两柱香的马步,接着洗漱更衣,吃过早饭后就去了无为阁,这是周伯清在外院的书房,暂时给阿顺做上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