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沛自然没有二话,转身回家把这事儿一说,郑氏也放心了,家里人没事儿,损失一点东西也就罢了,地震总会过去,他们的日子也能好起来。
闹腾了一夜,大人小孩其实都饿了,小丫头已经耐不住哭了起来,只是她这个月已经断奶了,就算是哭的再厉害,王氏也没有奶可以再给她吃。
看着小丫头哭的脸色通红,王氏这亲娘也不忍心的很,便说道:“娘,要不我们先进去把锅子米面搬出来吧,就算是我们不吃,待会儿春云他爹回来,也得填填肚子啊。”
郑氏还是有些犹豫,但也知道一家人总不可能不吃东西的,最后还是说道:“行,你们在外头等着,我老婆子进去收拾吧。”
这话显然是打算自己去冒险,让媳妇和孙子孙女在外头安全的待着了。
秦春沛怎么会同意最疼爱他的奶奶进去冒险,连忙说道:“奶奶,我年纪小跑得快,还是我进去吧,怎么能让您去呢?”
“娘,要不还是我去吧,厨房里头的事情阿沛哪里懂,您平时也不大去看,平时都是我收拾着呢,一准儿拿了东西就出来。”钱氏也开口说道。
“奶奶,娘,让我去吧,平时我都跟娘一块儿收拾厨房,也知道东西在哪儿。”秦招娣也开口说道,作为秦家的第一个女儿,她向来有一种为家庭牺牲的精神。
旁边的王氏嘴角哆嗦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娘,你帮我看着小丫,我跟大嫂一块儿进去吧,我们动作利索,绝对不会有事儿的。”
不管媳妇孙辈是不是真心,郑氏的脸上都露出笑容来,这种危难时分他们愿意抢着去,总比推脱来的好的。
有媳妇在,总没有让老娘冒险的道理,至于秦春沛,不说郑氏,就是钱氏王氏秦招娣甚至是来娣都是不答应他进去冒险的,王氏直接把小丫放进了他怀中,让他帮忙看着。
最后到底是钱氏和王氏一块儿去了,秦招娣倒是也想进去,但却被钱氏拦住了,虽说钱氏平时也重男轻女,但到底是自己肚子里头出来的孩子,虽然是女儿却也是第一个孩子,总是不乐意她去冒险的,谁知道余震什么时候来呢?
幸运的是,一直到钱氏和王氏把锅子挖出来,几袋子粮食带出来,余震也一直没发生,甚至后头王氏还大着胆子去拿了一坛子的咸菜。
也幸亏这些咸菜放的位置好,不然的话非得被砸烂了不可,这会儿煮了饭也难有下饭的。
有了厨具,家里头的女人精神反倒是好了一些,甚至是招娣来娣俩姐妹也打起精神来打下手,两人还去后头的菜园子看了看,只可惜地震之下,那边也毁了大半,不过挑挑拣拣也能找到一些能吃的,好歹是凑出了一顿饭菜来。
第四章 抢收
等秦大山和秦小山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兄弟俩个满身都是大汗,看着脸色也不大好,看见家里人齐齐全全的,饭菜也都准备好了,这才露出一丝放松的笑容。
郑氏也没问他们外头怎么样了,只说:“先坐下吃饭,有什么话待会儿再慢慢说。”
秦家兄弟向来很听寡母的话,外头也没有齐全的桌子,一家人就在天井里头席地而坐吃完了这顿饭,大约是吃饱了,一个个脸色看起来也比方才好了一些。
等吃饱喝足了,郑氏才问了一句:“现在说说吧,外头怎么样了?”
其实不用秦家兄弟说,他们也能知道大约是不太好的,不然的话不会有陆陆续续的哭声传来,甚至隐约能听见村尾的地方有人在骂老天爷。
果然,秦大山叹了口气,欲言又止的说道:“不大好,隔壁的林婶子没了,听说是半夜睡得太沉,被塌下来的屋顶给压着了,人挖出来就没气了。”
秦小山也在旁边补充:“我跟大哥在村子里头看了看,有好几户人家怕是要办白事儿了,房子也塌了不少,幸亏咱们村的人还算警醒,不然的话......”
郑氏也能想到外面的情况,听见这话也叹了一口气,伸手握住秦春沛的手,连声说道:“幸亏咱家阿沛惊醒过来喊人,还把我这把老骨头背了出来,不然,哼,等你俩个兄弟想到我,怕是要从屋子底下把老娘挖出来喽。”
“娘......”说到这话,大山小山兄弟也有些愧疚,当时听见秦春沛的喊声,他们的第一反应确实是先把老婆孩子带出去,后头到了外面,秦春沛已经背着老郑氏出来了,自然也没有人想到这个,这会儿说起来,倒是显得他们没有那么孝顺了。
郑氏也就是敲打了一句,没打算揪着这个问题深究,她慈爱的看了看身边的大孙子,觉得自己的偏心也是有道理的,谁让这种紧要关头,第一个想到她的只有大孙子呢?
蓦地,郑氏猛地站起身喊道:“哎呀,咱家的母鸡还在鸡窝里头呢,你们快去瞧瞧!”
郑家养着十多只鸡,这些鸡可是家里头珍贵的财产,一听这话钱氏和王氏忙不迭的过去看,一看鸡窝早就塌了,幸亏那鸡窝就是用竹子搭起来的,并不算很重。
两个人手脚麻利的把鸡窝扒开,仔细一看除了一只母鸡倒霉,被砸下来的竹子戳穿了脖子,其余的母鸡虽然都蜷缩在一起,但确实是没事儿。
钱氏有些心疼的说道:“娘,死了一只,其余的倒是没事儿,这还有两颗鸡蛋呢。”
那头郑氏听了,倒是松了口气,说道:“这已经是运道了,死了那只就杀了,煮一锅鸡汤给大家伙儿压压惊。”
一想到能吃鸡,不管大人如何,几个孩子倒是高兴起来,尤其是年纪还小的来娣和春云,两个人忍不住露出笑容来,兴致勃勃的要过去帮忙拔鸡毛。
扫了一眼不知愁的孩子们,郑氏转身问道:“可去田里头看过了?”
一提到田地,秦大山的脸色更愁了,叹了口气说道:“不大好,如今稻穗已经很沉了,偏偏还没熟,这么一震,田里头都塌了一片一片的。”
秦小山也说道:“待会儿我跟大哥一块儿过去,看能抢回来多少就抢回来多少。”
把家里头稍微收拾了一番,秦家兄弟俩就打算去地里头忙活了,对于乡下人而言,没有什么比种着一家子口粮的田地更重要了。
秦春沛也一块儿跟了上去,虽然他只有八岁,但乡下八岁的孩子早就能下地了,以前是家里头照顾他不愿意让他干,但这种时候他却不能躲起来偷懒。
地里头的情况果然不大好,红薯是种在地里头的,受到的影响不大,但玉米却倒成了一片,杆子都折断了,幸亏也快熟了,至少是能吃。
相比起来,水稻田里头更糟糕,稻子原本还有小半个月才能熟,这还是他们这块稻子熟的早,如今稻杆子倒下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看着就让人心惊。
在秦家人忙活起来的时候,村里人陆陆续续也有人过来了,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轻松,但凡是地里头还没有人的,都是家里头有了白事儿,不得不先处理的。
过了一会儿,钱氏和王氏也急匆匆的赶过来了,看见田里头的情况差点没直接掉眼泪,但两个女人很快擦了擦眼睛,低头就开始干起来。
一群人沉默的从早忙到晚,也不知道能抢回来多少,一直到夜幕降临,地里头实在是看不清了,村人们才依依不舍的从地里头上来。
“大山,你家地里头情况怎么样?”有人皱着眉头问道。
秦大山叹了口气,无奈说道:“你刚才不也看到了,大家伙儿地里头都差不多,只希望后头能够安安稳稳的,加上家里头的存粮,咱们也能熬到明年。”
那人跟着叹了口气,路走着走着就哭了起来,自己趁着夜色抹了抹眼睛,骂了一句:“该死的老天爷,怎么说地动就地动了,就不能等我们把粮食收收好吗?”
即使再埋怨老天爷也于事无补,秦春沛平时没干惯农活儿,这会儿只觉得腰酸背痛的,最主要是心里头沉甸甸的,总觉得有一种不详的预兆。
他从来不敢忽略自己的第六感,在末世的时候,他就是靠着这种第六感逃出生天好几次。据说科研院那边研究过最普及的五感进化,他们这类人虽然在末世没有什么特别能力,但第六感却比一般的异能者还要准确。
回到家中,在发现地动不再出现之后,家里头郑氏已经带着几个小孩儿把屋子粗略的收拾了一遍,但因为担心地动不知道还会不会来,她们也都不敢进屋子待着。
不仅如此,她们还把饭桌和桌椅板凳搬了出来,这下子她们晚饭也不用蹲在地上吃了。
因为担心地里头的情况,一顿饭也吃的没滋没味儿的,倒是秦春沛摸了摸妹妹和堂弟的脑袋,笑着说了一句:“今天在家帮奶奶干活儿了吗,做的很好。”
来娣和春云得到了表扬,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才让家里头的气氛好了一些,郑氏见状,也说道:“好啦,别一个个沉着脸,这不是吓着孩子了吗?”
秦大山叹了口气,也伸手摸了摸来娣的脑袋,说道:“也是,都这样了,咱家人都好好的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钱氏也跟着点头说道:“可不是吗,村里头好几家挂起白灯笼了,怕是这两天光豆腐饭都不知道要吃几顿,也不知道县城里头怎么样了。”
一提起这话,秦春沛也有些担心张秀才,虽说县城里头一般都是砖瓦房,建筑肯定比他们这边稳定,但那边房子也密集,很少有秦家这种大院子,地动起来反倒是容易砸到人。
秦小山倒是很乐观的说道:“县城里头肯定比咱们村里头好啊,再不济,县太爷还在衙门里头呢,总不能不管事儿,那么多衙役在呢。”
这话倒是也是,他们这边吏治还算不错,县太爷又是个实干的,县城如果情况不好的话,他总会组织人营救的,反倒是乡下离得远,县城想要管恐怕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秦春沛也考虑到这些种种,犹豫了一下说道:“奶奶,不如明天让爹和二叔陪我去一趟县城吧,一来是看看那边的情况如何,二来趁着粮价还没涨,咱买点粮食存着也是好的。”
“这,有必要买粮食吗?”秦小山皱着眉头问道,农村人习惯存粮,他们家现在粮食是不算多了,但加上地里头能抢收回来的,吃到明年应该还是可以的。
在秦小山看来,家里头粮食吃还是不愁的,但卖恐怕就没有那么多了,他担心的是到时候银子不凑手,等到明年大侄子考秀才的时候不方便。
连秦小山都能想到的问题,郑氏和秦大山显然也想到了,秦大山忧心忡忡的说道:“咱家统共就那么点银子,要是买了粮食,那之后用着怕是不趁手了?”
郑氏也说道:“粮食要是够吃到明年春收,怕也够了吧?”
秦春沛却坚持说道:“地里头的粮食能不能收起来还是未知数,咱家这么多人,总不能饿肚子过冬,再说了,趁着粮食价格还没起来,咱家多买一些,要是入了冬真的闹饥荒,咱们就赚了,要是不闹,隔年留着自家吃,新粮再卖出去,也不会亏很多。”
几个大人面面相觑,说实话,如果不是秦春沛早早的考中了童生,即使他是秦家长孙,会读书,在家里头也不会有多少话语权。
但自从他考中了,家里头多少还是会在意他的话,最后郑氏咬牙说道:“你们把银钱带上,借一辆车推着去镇上,若镇上情况好,就早点回来,若是镇上也受害严重,咱就买点粮。”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想到大孙子明年就得考乡试,郑氏到底是没把家底都拿出来,只取出一半给了两个儿子。
秦家统共的家底也不到五十两,当然这是没有算家里头的房子和良田的,对于一半的农家而言,这已经是十分富足了,但对于有需要读书的人家而言,又实在是少。
第二天一大清早,秦春沛就跟着父亲和二叔出门了,他们早早的推着一辆人力车往镇上走,从青山村去镇上,半路上还是有村庄的,只是放眼望去情况都不太好。
看着道路两旁的水稻田,就是秦大山也忍不住说道:“都这样了,这个冬天怕是真的不好过,咱进了县城先去粮铺看看吧。”
第五章买粮
到了城门口,秦家三口脸色更加不好看起来,只因为原本县城的围墙居然也坍塌了一小半,虽然不是最靠近城门的地方,但看着也让人心惊。
县衙的反应倒是也不慢,这会儿已经有民夫在那边修缮了,这一点让秦春沛略微安心了一些,一般情况而言,不管灾害多严重,只要政府负责给力,日子总还能过下去的。
进入县城里头,果然陆陆续续能看到道路两旁的房子都有损伤,但因为这边的都是青砖房子,相比起来比乡下倒是略好一些。
不过同样的,不少人家门口都挂上了白灯笼,可想而知也有不少人因为意外而死,这些天生意最好的估计就是棺材铺,方才路过的时候,那家的老板脸上都憋不住笑意了。
三个人没直接去粮铺,而是去了秦春沛的私塾,地震过后,私塾自然也是停课了,这会儿门口冷冷清清的,原本挂着的匾额也砸裂了,这会儿被随便的放到了门侧。
秦大山和秦小山向来惧怕那位一板一眼的张秀才,到巷口就说道:“阿沛,你自己进去看看吧,爹和二叔在这边等你。”
秦春沛点了点头,过去敲了门,门内的老者见是自家老爷最喜欢的学生,连忙把他迎了进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哎,还是秦少爷有良心,地震都两三日了,也没见几个人过来看看老爷,可见老爷平时没白疼你。”
秦春沛没跟着非议其他同窗,只是问道:“家里头如何,老师可安好?”
看门的老头也停止了絮絮叨叨,回答道:“都好都好,老爷夫人都没事儿,就是少爷摔了一跤,这会儿有些跛脚,不过大夫来看过说养上一个月就能好了。”
秦春沛这才放心了一些,等他走进客厅,张秀才已经在那边等着了,看见他之后难得露出几分担忧的神态来,见他安然无恙才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说道:“好好好,没事就好。”
秦春沛也有些感怀他的关心,笑着说道:“先生,您也安然无恙实在是太好了。”
张秀才扶住他,叹了口气说道:“你来了正好,为师还有些话要交代你。”
秦春沛连忙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来,张秀才带着他进了书房,见左右无人才说道:“你想必也听说过,为师有一位兄长早年考中了举人,在芜湖城谋了个小吏当。”
“芜湖居住不易,所以家母一直留在青石县没有离开,前几日地震之后,我那兄长派人快马加鞭传来了消息,说是此次地震波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几乎从南至北,鲜少有地方平安的。我们这边地震看似可怕,相比起来反倒显得不那么严重。”
正因为弟弟和亲娘都还在青石县,那位小官吏才会急匆匆的派人送信过来,事实上,也就是秦春沛进门前不久,张秀才才收到这封信的。
虽然只是秀才,张秀才却也是见过市面的,知道这封信背后代表的意义,如今心爱的弟子大老远的过来探望他,他自然也不吝啬,将这消息告知了他。
秦春沛的心沉到了海底,皱眉问道:“先生的意思是,咱们青石县受灾不算严重,恐怕朝廷也不会多么重视吗?”
张秀才点了点头,有些欲言又止,但看了看秦春沛还有些稚嫩的脸庞,还是低声说了一句:“兄长让我立刻带着母亲家人赶往芜湖城,那边有军队驻守,怎么样都出不了大乱子。”
从张家出来的时候,秦春沛的脸色不大好看,秦家兄弟连忙围了上来,担心的问道:“阿沛,你这是怎么了,张秀才家出什么事了吗?”
秦春沛摇了摇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爹,二叔,怎么找个人少的地方再说。”
这里是巷口人来人往的,秦春沛不敢把自己听见的说出来,带着两人找了个僻静无人的地方,才把张秀才的话说了出来。
古代人对读书人的重视,是现代人无法比拟的,原本对秦春沛的推断将信将疑的两人,一听说张秀才的话脸色都变了,纷纷点头说道:“秀才爷都这么说了,这消息怕是假不了。”
秦春沛倒是希望这消息是假的,但张秀才总不会用这样子危言耸听的事情来吓唬他们,怕只怕张家知道的也是冰山一角。
去年这个时候,北方发生了大规模的干旱,那边的稻子成熟时间比这边晚,可想而知百姓们遭受的灭顶之灾,即使朝廷还得力,但紧接着又发生了地震,情况只可能恶化。
“爹,二叔,咱们带来的银子都换成粮食吧,一旦情况变坏,怕是想买也买不到了。”秦春沛心里头说不出的担心,总有一种不太妙的预感。
秦大山秦小山对视了一眼,最后一咬牙说道:“行,咱们把银子都花了,大不了这些粮食就留着自家吃,粮食总不会浪费的。”
结果等他们行色匆匆的赶到粮铺的时候,惊讶的发现粮价已经上涨了,虽然每一样都只上涨了一文钱,但大批量买的话,这价格可不低了。
可见做生意的人都会趋吉避凶,大约都知道以后粮食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
秦大山顿时有些犹豫起来,要知道一斤多一文钱的话,他们这得少买多少斤啊,一想到那花出去的银子就心疼的不行。
秦春沛却反而坚定起来,拉了拉亲爹的衣角,低声说道:“爹,都买了吧,以后再想要买的话,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呢。”
秦大山被儿子说服了,咬了咬牙到底是都买了下来,以前一两银子就能买上十袋大米,但现在只能买八袋。
秦大山秦小山商量了一下,最后买的是稻谷,稻谷更便宜,碾出来的稻糠也能喂猪喂鸡,最重要的是稻谷放的住,不像米面容易长米虫。
二十五粮银子最后都花了出去,买下来的粮食自然不可能用一辆小推车就能运回去,兄弟俩个一商量,就在粮铺里头借了两辆推车,分了两趟才把粮食运回家。
秦大山还留了个心眼儿,虽说如今村子里头大家都忙着抢收和翻修房屋,但保不准有人留意这边的动静,他们特意等到天黑了,才偷偷的把粮食运回家。
也幸亏秦家的屋子够大,这才能容纳下这么多的粮食,眼看着一趟一趟粮食运回来,不说心疼不心疼银子,左右几个女人都有些安心。
对于老百姓而言,只要是能有一口吃的,日子就没有什么过不下去的。
郑氏亲自检查了一番买回来的稻谷,解开了拿出几颗放进嘴巴嚼吧了一下,这才说道:“都是新稻子,店家倒是没糊弄你们。”
秦大山擦了擦身上的脏汗,也说道:“店家还算实在,不过听那掌柜的说,这些天来买粮食的大户人家不少,他们卖完这一批,粮库里头也要空了,得等着其他地方运过来了。”
郑氏一听,也顾不得心疼了,说道:“还是阿沛说得对,咱早点买早点安心,谁知道后头粮食会不会涨价呢?”
秦春沛笑了笑,等大人们忙着收拾粮食的时候,他偷偷的走进屋子,将在县城里头买到的两根头绳递给姐姐招娣和妹妹来娣。
秦家的重男轻女是明目张胆的,其实村里头都这样,这是大环境的原因,虽然秦家姐妹的名字听着俗气,但比较起来,秦家已经算是疼女儿的人家了。
秦春沛小时候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姐姐招娣带着的,姐弟俩感情极好,等到后来有了妹妹来娣,三人的关系也是不差,这次去县城,不知怎么秦春沛就想到了买头绳。
这两根头绳很简单,是用红色粉红和紫色三股丝线编制而成,看着万字的花纹,因为只是丝线并没有精贵的装饰,两根长长的头绳才卖六文钱,完全可以截断了当两份用。
看见头绳,两个女孩儿都露出惊喜的笑容,只是招娣惊喜过后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外头说道:“阿沛,怎么还花这个钱,如今家里头正艰难呢。”
听见这话,来娣虽然看着眼馋,却不敢伸手去拿头绳了,有些可怜巴巴的咬着自己的手指。秦春沛无奈的把她的手指抽了出来,解释道:“早就答应给你们带新头绳的,一直都忘了,这次之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下去县城,索性就带回来了。”
秦招娣还是有些犹豫,作为家里头的长女,她向来是个顾大局的性子,以至于有时候连自己都顾不上了。
秦春沛有些心疼,连忙说道:“这用的是我平时攒下来的钱,一共才六文钱,就一个鸡蛋的价格,阿姐,你就用着吧,你头上那根头绳都发白了。”
秦招娣到底是接了过去,秦来娣连忙也接过去,姐妹俩相互换上了新头绳,两个人对着巴掌大的铜镜照了照,都有些美滋滋的。
秦春沛见状也没有多留,走出去帮着大人们收拾粮食。没一会儿,秦招娣就带着妹妹出来了,秦春沛仔细一看,又换上原来的旧头绳了,小姑娘看了一眼二婶那边,意味不言而喻。
秦春沛心中暗笑,觉得自家大姐也不是老好人,其实心里头有主意着呢。
不是他不想给二房的三丫买,而是三丫周岁刚过,头发还没有巴掌长,就算是有头绳也用不了啊,不过真让二婶知道他只给自己亲姐妹买了东西,怕也是要生气。
第六章赶时间
秦家买好了粮食之后第二天,秦大山就去了一趟村长家,他并未提出什么买粮食的建议,只是把从张秀才那边得来的消息告知了一遍。
秦大山熟知村人的性格,就说他们自家,如果不是儿子坚持,老娘赞同,再有张秀才的话,他跟弟弟也是不舍得花钱买粮食吃的,毕竟自家存着的还能吃一段时间呢。
他没有直接提出来卖粮食,而是传达了张秀才的话,果然,比其他的话来,张秀才的话更能得到村长的重视。
秦大山看了眼隔房的五叔,忍不住又说了一句:“五叔,张秀才家里头有人在芜湖城当官,消息肯定比咱们灵通,他们都说情况不太好,那肯定是不大好了。”
青山村的村长是秦大山的隔房五叔,真的论起来还是同一个爷爷,两家的关系向来是不错的,秦村长一下子就相信了秦大山的话。
老人家抽着自家种的烟袋,苦着脸说道:“哎,这可怎么办呢,到处都受灾的话,朝廷能忙得过来吗,咱们这边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
秦大山顺势说道:“五叔,别的不说,你也得先提醒提醒村里头的人,原本的粮食千万别卖,能买一些买一些,谁知道后头是什么日子呢?”
秦村长没有一口答应下来,只是说道:“我再想想,大山啊,辛苦你了,没有你的话,咱们在村里头连这些消息都不知道。”
秦大山把消息带到了,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他还得去钱氏的娘家通知一声,就是秦小山也得去跟王氏娘家说一声。
钱氏王氏都不是本村人,不过他们的娘家都离得不远,一个就在隔壁的牛头山,一个是更往里头一点的牛背山,走过去最多也就一个时辰的路。
秦村长人老成精,没等秦大山走到家里头呢,他已经把村子里头的几个族老叫到了一起商量,张秀才传来的消息一说,大家都有些惊惶。
几个老人家一商量,觉得这事儿不对劲,要是全国上下都受灾的话,他们就得早早的做好准备,当下几个人分头行动,上门去把消息一一告诉村里人,劝说他们别卖粮多存粮。
村里人将信将疑,但大部分人对秦村长还是信服的,别说卖粮食,至少暂时不考虑卖粮了。别说,这段时间粮食的价格涨的飞快,那一日秦家去买粮食的时候,才刚涨了一文钱,但如今却已经涨了一倍不止。
这是不正常的事情,毕竟地震之后并没有余震,村里头的房子都收拾的差不多了,虽然田地里头的稻子遭了秧,但看起来并不算特别严重。
按理来说,他们这边灾难不算厉害,那么即使粮价要上涨,也不该这么厉害才是,偏偏粮价就是飞涨,县衙一开始还能管管,后面却没了声音。
粮价飞涨的消息自然瞒不住人,秦大山知道之后也吓了一跳,一边庆幸自家买粮食买的早,一边也担心情况越来越坏。
如今下乡采购粮食的店家也越来越多,开出来的价格也越来越高,村里头不是没有人心动的,秦村长见势头不对,直接召开全村的会议,揪着几个出头的狠狠骂了一顿。
不管是碍于秦村长的威严,还是真的被骂醒了,反正明面上不再有人说卖粮食了,至于暗地里,秦村长也只能叹一口气不管了,他总不能去人家门口看着吧?
秦家见状也松了口气,毕竟一个村子的乡里乡亲,如果只有他们家粮食充足,到时候万一闹了饥荒这是借还是不借?如今好了,大家家里头至少都有存粮,省着点还能过冬!
私塾停了课,秦春沛索性半天陪着家里人一块儿下地,半天才用来温习功课。
一开始郑氏是不答应的,觉得读书人不该下地,但秦春沛坚持,每天就跟着秦家兄弟进进出出,郑氏也拿他没办法,只是每天偷偷给他塞好吃的。
随着时间过去,明明夏季已经过了一大半,天气反倒是越来越热了,日头晒得不行,正当午的时候不干活儿,就在屋檐下待着都得满身是汗。
这样子的天气,即使是秦春沛也沉不下心来读书,总有一种说不出口的心浮气躁,他拿着一把大扇子一边扇风,一边往外头看。
这会儿看着是万里无云的,事实上在地震之后,他们这边就再也没有下过雨,但秦春沛却觉得天气闷热的很,有一种暴风雨来之前的宁静。
秦春沛忽然放下扇子走了出去,他爹和二叔正在隔壁屋檐下编竹篮,郑氏和两个媳妇也在做手工活,如果不是人人都热的满头大汗,倒是一副闲适风景。
看见他走出来,郑氏先站起来说道:“是不是热坏了,哎,这贼老天,最近都热的人吃不下饭了,招娣啊,你把井里头的绿豆汤打一碗上来,给你弟弟去去暑气。”
王氏听了撇了撇嘴,正要说一句酸话呢,就听见郑氏接着说道:“算啦,都拿上来吧,大家都喝一点,这天实在是太热了。”
一听这话,王氏立刻起身说道:“哎,娘,我去帮招娣一把。”
郑氏哪里不知道小媳妇的心思,不过这种程度的小心思她也懒得管,只是说道:“行,大人一人一碗,小孩儿就给半碗,三丫年纪还小,沾沾嘴就可以了,不然得闹肚子。”
不得不说,在炎炎夏日吃着冰镇绿豆汤,那滋味别提多好了,就是秦春沛满腹心思,喝了一口也觉得浮躁的心思沉静了许多。
他慢慢喝着,在看见来娣和春云急急忙忙的喝完自己的那一碗之后可怜巴巴的看着大人们,笑着给他们一人添了一点,没有太多,怕他们闹肚子。
两孩子笑嘻嘻的继续喝起来,只是这一次不再急吼吼了,反倒是慢慢的品尝,绿豆汤加了一点点糖,那味道美妙的俩孩子都眯起了眼睛。
郑氏笑看着这一幕,倒是没阻止大孙子的大方,在她看来,大孙子是童生,以后说不定还能考中秀才,举人,进士,但这个时间是漫长的,在考中之前,大孙子还得全家供养着,这时候二房的态度就很重要了,大孙子对小孙子好一些,二房那边怨气也少一些。
郑氏的想法是明智的,看见秦春沛的举动,就是王氏的眼神也柔和一些,她虽然头发长见识短,却也知道一旦秦春沛考中了秀才,他们家都能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