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看着槐花悻悻道:“现在晓得怕了?你说你,好好的叫杜鹃给春生哥哥送什么水。他那么大人了,又没醉倒,自己不晓得进来倒水?”
杜鹃知桂香是为自己不平,可这样埋怨槐花只会白得罪她。遂悄悄捏了捏她的手,不要她再说。
黄鹂却盯着槐花问道:“你真不知道八斤在后面?”
槐花又哭了,咬住唇一个劲摇头。
杜鹃忙道:“黄鹂别说了!不管八斤在不在后面,槐花又不知道林春会走开,也不知道八斤会发疯。”
这么问毫无意义。
没有证据,她还能严刑拷问?
倘若这事真是槐花有心所为,只能说她赶得上神仙未卜先知的能力了,而且,也太可怕了!
第199章 逼亲
槐花哭道:“杜鹃,你不怪我,我也好怕…小莲那样,你又被她娘骂了,八斤又那样说,往后…怎么办?”
桂香等人就沉默了,都看向杜鹃,为她担心。
黄雀儿替妹妹心烦,对槐花板脸道:“别说了!”
槐花吓得止住哭声,又止不住,咬唇死憋。
众人都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唯有桂香轻声安慰杜鹃道:“杜鹃,你别担心…”
“我一点也不担心。”杜鹃打断她的话,笑道,“我好好一个人,什么也没做,为何要担心?就因为八斤嚷出来的那些话?哼,他是什么货色,今天人人都看见了。就跟疯狗一样乱咬一通,我要是生气担心,那不是拿人家的错惩罚自己吗?这也太傻了。”
二妮拍手道:“哎呀杜鹃,你真不错!就该这样。”
其他人都听得楞楞的,觉得这不是小女娃该有的表现,杜鹃就算不跟槐花一样痛哭,也该躲在房里偷偷地哭才对。
槐花尤其惊异:自己怕得这样,杜鹃却跟没事人一样,一身正气就是说的这个?
就见杜鹃又笑眯眯地说道:“是不是觉得我特坚强勇敢?你们不用太崇拜我,也别太夸我,我会不好意思滴。”
众人顿时笑起来。
黄雀儿白了妹妹一眼,道:“没心没肺!”
桂香笑道:“我就喜欢杜鹃这样子。”
二妮等人都点头,又叹道:“我瞧小莲胆子小小的,怎么是这样人呢?她自己倒霉了。非要把杜鹃也扯进去,害了杜鹃她有什么好处?人家就忘记她今天的丑事了?”
青荷最讨厌小芳。连带迁怒小莲,恨声道:“她们家人都不是好货。表面看着好。其实一肚子坏水。”
杜鹃忙道:“别这么说。小莲她,也是吓很了。”
一个小女娃乍遇见这样的事,哪里管许多,就跟掉水里要淹死一样,这时候哪怕捞住一根稻草也不会放过的。更何况她也不是随便诬陷杜鹃,八斤确实把她当杜鹃了,她绝望之下喊出来想撇清自己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杜鹃虽不认同却能理解小莲。
想毕,她深吸一口气道:“我不怪小莲,可是二舅母做出那样的事就不应该了。老实说。我那时候好想上去打她耳刮子。”
青荷道:“那你怎不去打?要是我,我就上去打她。管她是谁的舅母。敢骂我我就打她!”
见她跟炮仗一样一点就着,杜鹃忍不住笑了。
不过,想想真打二舅母一巴掌,大概很爽快。
小女娃们也哄然议论,语气夸张又不屑,说二舅母是泼妇,然后自然想到跟她对骂而不落下风的黄鹂,想起那经典的骂词…
黄鹂面色微红。歪着头质问道:“都看我干什么?”
青荷笑道:“我是觉得你骂得痛快。就是…就是有点…那个…不大好听…”
众女娃终于忍不住,一齐捂着嘴偷笑起来。
黄鹂羞恼,上前呵青荷胳肢窝,青荷缩身笑躲。
说笑间。气氛轻松了许多。
杜鹃又劝了槐花几句,她渐渐镇定下来,重新洗了脸过来。安静地坐着听大家说话。
免不了的,大家低声议论小莲的结果。
最好的结果自然是小莲嫁给八斤。
可是出了这样的事。谁肯嫁那样的人?
还有,八斤一身重伤在祠堂关三天。出来还有命吗?
杜鹃听了一会,悄悄起身走进堂屋,见小远清正一个人蹲在地上玩抓子儿,遂小声叫道:“远清!”
远清抬头见是她,喜悦地叫道:“杜鹃姐姐!”
忙丢下那一堆玩意就跑了过来。
杜鹃抱起她,在她白嫩的脸颊上重重亲了下,笑道:“看见小远清这么可爱的娃娃,姐姐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心情超级好!超级爽!”
小远清被她逗得咯咯笑,双臂环着她脖子。
杜鹃抱着远清走进冯氏房里,见冯氏正跟小姨和桂香娘坐在桌边,嘴里恨声不绝地咒骂八斤娘。
她便也找凳子坐了,将远清放在膝盖上坐好,一边掏出帕子帮她擦小手上的灰,一边认真对冯氏道:“娘,你别生气了。为了别人干的坏事生气,不是更亏?瞧你好容易养得脸上颜色好了些,再这么生气,又要变老相了。”
冯氏听了愕然,然后对冯明英二人道:“你们瞧她,没心没肺的,出了这么大的事还有心思说笑!”
桂香娘忙道:“我觉得杜鹃说得对。”
冯明英也道:“杜鹃就是比姐姐会想。你自己爱生气就算了,还要她也跟你一样。她真要气得躺床上哭你就舒坦了?”
冯氏就不吭声了。
杜鹃道:“要说我一点不生气那是假的。可咱们总要往开了想。不然,为了人家的错气得自己吃睡不香,不值得。那不是正让某些人得意了!”
冯氏想起林春二舅母,立即垮脸。
又劝了好一会,等冯氏脸色缓和了,杜鹃才出来。
出来后问远清:“你哥哥呢?”
远清茫然道:“没看见哥哥。”
很快小远明从院外跑进来,来到黄鹂跟前捏了捏她的手。黄鹂就和他走到前面墙根下,一面装作比量那丛美人蕉长多高了,一面和他说话。
嘀嘀咕咕一番话后,黄鹂脸色就变了。
她赶紧让远明把杜鹃喊来,告诉她隔壁出事了,说魏家借这机会,不但要秋生和小芳定亲,还要春生娶小莲。
杜鹃听了张口结舌,忍不住愤怒极了。
转念一想,又觉得很可笑。觉得他们简直是痴心妄想,林大头是不可能答应的。就算他答应了。林春也不会答应的。只是又要闹了。
因叹气道:“管他呢。还有人梦想当娘娘呢。”
黄鹂急得说道:“那怎么成。”
杜鹃道:“成不成的,都是林家的事。”
黄鹂跺脚道:“哎呀。是林家的事,可也是咱们的事。二姐姐你想,她们两个祸害要是嫁过来了,大姐往后日子可怎么过?”
她不敢说杜鹃嫁不成林春了,就拿黄雀儿说事。
杜鹃见她着急的样子,好笑道:“那你说怎么办?”
忽然想起什么,诧异地问任远明:“你听谁说这事的?”
任远明眼珠骨碌转,道:“我…我一不小心…”
杜鹃笑着戳他额头道:“别不小心了。说实话!”
黄鹂笑道:“是我让他去打听的。”又转向远明问,“你是怎么打听见的?他们不可能让你进屋。”
任远明听了十分得意。说那些人在林家东厢房里谈事,他装作在窗户下面玩儿,瞅人不注意,猴在窗户上偷听见的。
杜鹃忙问:“大头伯伯可答应了?”
远明摇头,绘声绘色学道:“大头伯伯说,‘要春儿娶小莲,那不可能。这事想都别想!’后来林大娘叫我,问我趴那干嘛。我只好下来了,就回来了。”
杜鹃对黄鹂笑道:“听见了?”
黄鹂悻悻地说道:“那秋生哥哥呢?”
杜鹃挖苦道:“你这么操心林家。要不要跟大头伯伯说一声,请你过去林家当家?”
黄鹂不好意思,咕哝道:“我也是为大姐好。”
杜鹃要她别瞎操心,又嘱咐她别把这事告诉旁人。才进屋去了。
林家东厢南边房间内,一屋子人正吵得厉害。
二舅母说这事都是小莲给林春送水引起的,如今被林家人害了。八斤那个畜生,她才不要把小莲嫁他呢。一定要林春娶小莲。
“夏生是亲眼看见的,那个小畜生也没把小莲怎么样。小莲还是干干净净的闺女,怎么就不能配春儿了?我家小莲斯斯文文、本本分分,比杜鹃那个狐狸精不晓得强多少,娶了她,省了林家往后出丑,再被人惦记摸小雀儿。”
二舅舅也期盼地望着林大头。
大舅舅大舅母也帮腔,说秋生娶小芳,林春娶小莲,兄弟两个娶姊妹两个,这才好呢,往后妯娌才和睦呢。
林大头脸色十分难看,断然拒绝,“不行!”
大头媳妇留神无主,一边是娘家人,一边是儿子,不知如何说才好,只道“嫂子,你别骂杜鹃。”
二舅母脸色十分难看,阴阳怪气地说丧谤话。
林家族人里面,林大爷和林三爷都在场。
林大爷听二舅母左一句“小畜生”右一句“小畜生”地称呼八斤,还嫌弃不肯将小莲嫁他,心里极不痛快。
他盯着林春大舅舅道:“大侄子,我说句不中听的话,这是结亲呢,不是结仇。要是这么逼,那就是结仇了。别说新亲结不成,连老亲都要断了。”
大舅舅听了心里一惊,就有些踌躇。
二舅母尖刻地说:“难道魏家姑娘还配不上林家小子?当年是哪个赖在魏家求亲的?”
林大头涨红了脸,道:“我没说配不上。可是这姻缘也有讲究的,小芳跟秋生八字不合。春儿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我就帮他跟杜鹃定亲了。别再说娶小莲的话了。再说了,谁规定娶了姑姑的,将来儿子一定要娶娘家侄女?”
魏家人傻眼了:这是两桩亲事都拒绝了?
不但小莲,小芳跟秋生的亲事也不答应?
二舅母立即哭闹起来,说林家欺人太甚,又大骂杜鹃。
林大头愤怒道:“八斤那小子干的破事,凭什么要我儿子来还债?二嫂你再骂杜鹃!就凭你这样不讲理,有了事赖不相干的人,从今往后我就不跟你们打交道!”
二舅舅忙喝住媳妇,对林大头道:“小莲又没被怎么样!”
林大头立即道:“是没怎么样,那你们还闹什么?我是说这门亲不合适,不是嫌弃小莲侄女。就算没出今天这事,我也不会答应这门亲的。”
二舅母却不肯放过,道:“怎么没怎么样,小莲被那畜生欺负了,要怎么嫁人?这事你林家一定要赔偿。就该林春娶小莲!小莲被杜鹃害了,你们还想娶杜鹃,这绝对不行。我死也不答应。要不是你家盖屋弄来这么多人…”
林大头梗着脖子道:“我又没请小芳和小莲来!”
魏家人听了齐齐黑脸。
第200章 用钱砸(粉红110加更)
无论魏家人怎么说,林大头就是不肯松口。
每个爹娘都多少有些偏心眼,尽管他们自己觉得个个儿女都疼。对于林大头来说,林春那就是他的心尖子。别说林春根本不会答应娶小莲,就算他为了孝顺爹娘,委屈地答应了,林大头也不会让儿子受这份委屈。
眼看就要反目成仇,魏家大房退步了。
大舅舅大舅母知道再逼也没用,况且小莲出了那样的事,除了嫁给八斤,没别的选择,他们也只是帮着二房说说而已。如今既然不能如愿,立即让步,只提小芳和秋生的亲事,也不管二房了。
这回他们放软了话,只跟大头媳妇说。
话里话外都是姑娘瞧不起娘家,就算小莲出了事,小芳的亲事都是说好的,怎么又反悔。
大头媳妇被哥嫂挤兑得无处躲,想要辩解自己之前只说相看,并没替秋生定下,可是哪能说出口,便恳求地看着男人,因为是他看不上小芳。
要说小芳虽然比不上杜鹃,那也是不错的女娃,之前两口子也曾考虑过这门亲事。后来林大头说小芳不大气,不想答应这门亲,那还要找个借口才好拒绝呢。如今在这节骨眼上和小莲的亲事一块都拒了,魏家人不会以为他们先就没看上小芳,倒好像是因为小莲的事才拒绝的,也太打娘家脸面了,这等于要跟魏家断绝关系了。
林大头见媳妇难受,心里也不好过。
思虑再三,觉得娶小芳勉强能接受。再说。二舅哥两口子还不肯干休,还在闹着僵持呢。若是应了小芳的亲事。大舅哥也能帮着劝些二舅哥。
于是便说要问问秋生的意见。
大舅母诧异道:“爹娘做主不就定了,问他干什么?”
林大头不耐烦地说道:“告诉他一声不成?先前在娘娘庙合了八字不顺。要再合一次。”
结果,秋生坚决不乐意。
他没有给爹娘舅舅回话,而是直接去找林太爷和林太太,他们歇在西厢林春的房里。
去后,秋生说自己不想答应这门亲,还将前两天小女娃们在黄家吵架的事说了。为此,还喊来了堂妹青荷和表妹桂香作证。
还有一事,是他听大伯娘说的,小莲说是小芳告诉她。林春和杜鹃的亲事不成,要她加把劲儿亲近三表哥,就能嫁给他了,这才惹出后面的事。
林老太爷听得老脸下沉,喊了大儿子过来问那边情形。
林大爷便一五一十说了。
听完,林老太爷把屋里的小辈们都赶了出去,对大儿子吩咐道:“你去告诉魏家:愿意呢就把小莲嫁给八斤,我林家风风光光地娶她进来;要不愿意也随他们自己。若是魏家肯息事宁人,要多少银子让他们开口提;若是不要银子。把八斤那小畜生交给他们,要杀要刮随他们便。就是别趁这时候把闺女塞进来祸害我重孙子!”
林大爷听了一震,心里虽苦涩,却忙点头道:“晓得了。那。银子总要有个数,总不能凭他们开口。”
老太爷挥手道:“就凭他们要!我倒要瞧瞧他们有多大胃口,弄得好像多为儿女着想似的。恨得我要拿银子砸死他们!”
林大爷听了尴尬。咳嗽一声道:“这也是个法子。可是这要是传出去,就怕家里人作反。——老五两口子都已经埋怨长辈偏心了呢。”
老太爷翻眼道:“不管多少银子。都让春儿将来还!这点钱都挣不回来,不是白养了他了。”
林大爷点头笑道:“这话说得也是。”
遂退了出去。重新去东厢找魏家人再谈。
这里,林老太太等大儿子走了,才瞅着老爷子淡声道:“都一百多岁的人了,还这么大火气。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怎么过。”
林老太爷道:“你说得容易。今天我要不在这,大头两口子就要把秋生这亲事定了。往后家里还能安生?”
林老太太微笑道:“那要是你死了呢?再有这样事,你从棺材里爬出来给他们做主?”
林老太爷“哼”了一声,道:“这不还没死吗!”
林老太太又慢声道:“你就不管,你那两个重孙子也不会答应亲事的。”
林老太爷道:“我当然知道。那我也不能让他们得罪娘舅、背个不敬长辈的名声,宁可我霸道些。反正我就是个老不死的,谁敢说我!”
林老太太就没吭声了。
东厢房内,魏家人听了林大爷传达老太爷的话,神色各异:大舅和大舅母瞪着大头媳妇不说话,面色十分难看;二舅低着头不吱声,二舅母则放声痛哭,说林家欺人太甚;三舅两口子陪着笑脸打哈哈。——他闺女还小,横竖怎样都无所谓。
大头媳妇低头流泪,她知道,这下算是彻底得罪娘家了。
林大头心疼地握着媳妇的手,心里更恨魏家人。
林大爷不再冷眼旁观,而是代替林大头说话。
他威严地对二舅母道:“林家怎么欺人太甚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还想怎么样?这事是我大房的孙子做下的,不能为了补偿你们,叫二房的孙子娶你家闺女。没这个道理。我再说句不怕你们生气的话:要不是八斤喝了酒糊涂,弄出了这事,你们想结这门亲我还要好好掂量掂量呢!”
这话虽口气大,却是实情。
二舅沉默良久,才艰难抬头,跟二舅母商议。
二舅母还看不清形势,还要闹。
林大爷却不准备跟他们耗,起身招呼林大头等人出去,说让魏家人好好想想,想怎么办由得他们。就算要告官,也由得他们。
二舅母这才懵了。
等林家人走到门口。才疯扑过去质问道:“赔钱,你们能赔得起吗?我好好的闺女。一辈子都毁了,你要怎么赔?”
林大爷转头问道:“你想怎么赔?”
二舅母道:“我闺女的一辈子,你赔不起!”
林大爷冷笑道:“赔得起还是赔不起你先说说看。”
二舅母存心要林家大出血,若是他们答应更好,若是不答应,就再提婚事,因此恨声道:“五百两银子。”
大舅等人吓了一跳,心想她真敢说。
一个庄户人家,一年到头能有五两银子结余就算不错了。张口就是五百两。林家就算有钱,也不会答应给的。想当年,林大头下聘礼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让魏家人在村里狠狠地出了把风头。
他们很快就呆滞了,因为林大爷说“就依你。”
林大头也吓一跳,急得拦道:“大伯父!”
林大爷挥手制止他,不让他说话。
然后转向二舅母道:“就五百两。这事就算了结了。”
二舅母呆了一呆,忽然大叫反悔:“不成!我刚才是随便说的。眼下说真的,那我可要好好想想。跟他爹商量了再说。我们小莲出了这事,不多陪嫁些怎么能嫁出去。”
林大爷禁不住嘴抽抽,目露鄙夷之色。
林大头则心疼的滴血,张口就想骂。可看看媳妇。又生生地忍住了,用力对地上“呸”了一口。
大头媳妇更是羞愧地低头。
五百两银子啊!
这几年秋生和春生打猎,加上如风帮忙。卖皮毛也卖了几百两银子,可那也是攒了好几年的。夏生学石匠、春生学的木匠。都还没开始挣钱呢,更别提冬生了。
林大爷冷声道:“你们慢慢想吧。开口之前。先想好你闺女值不值那个价。太贪心了,一下子把亲戚的情分都弄没了,往后这门亲也不用再走了。”
说完,转身大步而去。
林大头等人也都走了。
虽然林太爷发过话,凭他们提条件,但林大爷见二舅母说了又反悔,心里就很不舒服。
有钱乐意给是一回事,被人敲诈又是一回事,他当然不愿被人敲诈了,因此临走的时候讽刺了一句。
魏家人听了林大爷的话虽然觉得耻辱,然大舅两口子生气被拒婚,二舅两口子又愤怒小莲受的侮辱,再加上林家态度十分强硬,又生姑奶奶的气,几下堆在一处,还是开了个天价出来——两千两。
二舅母虽不知林家到底多有钱,却会推算,心想五百两眼不眨就应下了,想必家底很厚,因此不管不顾地开价五千两。
大舅等人都觉得过分,怕林家不答应。
二舅母咬牙道:“这是他自己说的,随我们张口。”
三舅母轻飘飘地问:“这门亲往后就不要了?”
说完起身走了出去。
三舅舅也赔笑道:“我去撒尿。”
也跟着走了。
最后定的是两千两。
还有,要八斤娶小莲。
林大爷觉得晦气死了,不知他们为何又改了主意。
他是宁愿花钱了事,也不愿跟这样人家连亲,因此很不愿意八斤娶小莲。这个孙子本就长歪了,再不娶个好媳妇,回头不是更坏!可是,林大头能拒绝这门亲,他却不能,谁让八斤祸害了人家闺女呢。
后来听大猛媳妇说小莲这丫头还不错,心里才好受些。
谈定后,亲戚们再见面,仿佛情分淡了许多。
小芳哭得躺倒了,小莲根本就没起床。
林大头听说这笔钱要林春将来还,顿时跳起来不依。
早知道这样,他肯定要跟二舅哥好好杀价,哪能由着他随便张口,“我不是林大头,成冤大头了!”
林太爷两眼望着屋顶喊“春儿”。
林春忙上前应道:“太爷爷。”
林太爷问道:“你是乐意出两千两银子呢,还是乐意娶小莲呢?”
第201章 拒绝九儿(1)
林春瞅了爹一眼,没直面回答,只道:“小莲妹妹受了委屈,我做哥哥的添些陪嫁给她也是应该的。虽然眼下没那许多钱,往后挣了还太爷爷。”
他虽然不知太爷爷为什么这样做,想来一定有他的道理,因此没像爹一样不依。
林太爷听了欣慰点头。
林大头骂儿子道:“败家子!有钱也不能这么花。”
林太爷气得喝道:“瞅你那没出息的样儿!两千两银子就把你心疼成这样。你这是怪我多管闲事?你想娶魏家姑娘做儿媳妇?”
林大头听了不敢吭声。
林太爷又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宁愿出银子也不想让秋生娶魏家姑娘?”
林大头忙问“为什么?”
为了这事,媳妇被大舅哥和嫂子埋怨的什么似的呢。
林太爷先没回答,而是问道:“你这么中意黄家闺女,不光是看她们能干吧?还看中了黄老实人实在,冯氏虽然不大会说话,也是个本分要强的人。跟这样的人家结亲,心里踏实。你再看看魏家人——”
林大头便苦笑起来。
林太爷接着道:“小莲的事,他怎么怪我林家都说得过去,把杜鹃那丫头扯进来没头没脸地骂,这样人谁敢沾?好赖不分呐!再说了,这两家结亲,图的就是个和气喜庆;趁人之危,逼亲,这是亲戚该干的事儿?就这样的人家,娶了他闺女,往后别想安生!”
他还有句话当着大头媳妇没好说的,就是小芳不是个安分的姑娘,他不知道就算了。既知道了,就不容她进门。
大头媳妇听了使劲垂头。
林大头见媳妇难堪,忙赔笑道:“爷爷,从先大舅哥他们不是这样的,这还不是你重孙子出息了,‘一家养儿百家求’了。”
林太爷毫不留情地说道:“什么出息了!还不是看你家过好了,就露出这副嘴脸。那也不能用这些手段。黄家就住你隔壁。你家过得怎么样,他们不清楚?几个闺女长得跟花儿一样,跟男娃子一样上山下地,什么活不做!人家怎不上赶着来求你呢?倒是你求了人家多少年。这人哪,一定要有志气。没志气再好都没用!”
众儿孙纷纷点头赞同。
林大头颓然叹气,再说不出话来。
林太爷瞅了大头媳妇一眼,又对林大头道:“我晓得你心里叫屈,说老五家的八斤闯了祸,怎么要你们出银子。我这么安排是有讲究的:一来他们盯上了秋生和春生。揪住这机会不会放手的。你还不能撒手不管,谁让你媳妇是他们妹子呢。二来好歹那是你媳妇娘家,你媳妇为你生了四个大儿子,养的也好,这功劳大的很。这银子是你儿子帮你媳妇出的。为了这事,她被娘家人埋怨。多给些银子是帮她长脸撑腰,也让她安心。你还不乐意了。平常不是最疼媳妇的么?”
林大头听了一怔,瞅了媳妇一眼。嘀咕道:“乐是乐意,就是太多了点。”
他一想起那银子心里就疼,简直像挖他的肉。
他可不是没见识、没出息,他也晓得算账,知道祖宗手里有财。当年林家陆续出手一大批金丝楠木,又将家里现有的金丝楠木家具献给皇家,就不知得了多少银子。可是他有自己的算法:哪怕林家有几十万,几十个重孙分,分到他春儿头上,也只有一万。一万两让出两千两。他能不心疼?
大头媳妇听后痛哭了起来。
林春忙走过去轻声安慰娘。
林太爷看着孙媳妇,老眼微眯。
他才不在乎这点银子呢。他就是要用银子砸魏家,还指出这银子必须由林大头家出。由林春还,特意指明林春这是为他娘出的银子。他就是要让孙媳妇心疼银子、心疼儿子,然后对娘家愤恨、心冷。
老太爷意图很明显,他是厌弃魏家了,又担心大头媳妇顾忌亲情,拉不下情面,所以才使了这一招,令她和娘家哥嫂离心。
这一招很管用,大头媳妇对哥嫂的愤恨当场飙升。
痛哭一会,抹着泪道:“爷爷,那这银子也不能叫春儿一个人出,秋生和夏生也该分担些。”
儿子才十几岁,还没挣一个钱呢,倒背了一身债。
秋生和夏生急忙点头,说他们该分担的。
老太爷道:“不叫秋生和夏生出,这是对春儿的磨练。”
那模样,仿佛让林春还钱是多大的荣耀似的。
他晓得大头两口子偏爱林春,偏要他出!
这话不亚于火上浇油,大头媳妇哭得更厉害了,心里火气蹭蹭上升——娘家再好,那也比不上儿子不是!
林春听了咧咧嘴,想了想还是道:“二舅母本来要五百两,听大伯一口答应了,就改成两千了。太爷爷,咱们任凭他们要,好像不大好呢。”
老太爷轻笑道:“是不好。可那不是你亲娘舅吗,换上别人我能这么傻?”
大头媳妇一口气没喘上来,差点气死。
林春扶着娘的手臂紧了一分,瞅着太爷爷十分疑惑。
林老太太这时发话了,温声道:“大头媳妇,你嫁到林家来几十年,大头对你是没话说。你公婆去的早,你在家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从来没受过当儿媳妇的苦处。虽然你姓魏,不能忘本,可也不能不顾儿子。将来是儿子给你撑腰,不是娘家人给你撑腰…”
大头媳妇唯有点头。
这样的娘家,她还能指望吗?
从西厢出来后,大头媳妇心里平静了许多,见了娘家人没了笑脸,也没了之前的亲热,连小莲也懒得去管了。
林春去隔壁告诉杜鹃这消息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跟隔壁林家人来人往相比,黄家院里有些安静。许是受之前事情的影响。大家也知道冯氏生气,就不好待在这边。连小女娃们也散去了,唯有杜鹃和黄鹂蹲在院墙根下,手里拿着小锄头,正栽菜秧子。
林春进去,发现九儿也在,正蹲在杜鹃身边和她说笑。
林春没有像以前那样觉得习以为常。而是深深地看了九儿一眼,问道:“什么时候来的?”
九儿仰头笑道:“才来。我前脚进来你后脚就跟来了。”
杜鹃就看着林春问道:“都说妥了?”
林春点点头,将舅舅舅母的要求说了。
听说魏家要了两千两银子,杜鹃一呆。
好吧,她承认被“两千两”给震住了。谁让她这辈子一直呆在山里,没见过世面呢,去年精心炒的极品野茶,每斤才卖八两、五两银子。
这林春二舅母可真敢要!
杜鹃敢打赌:她怕是都没见过整十两那么大块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