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一片手掌大的瘦肉加一点火腿、几朵泡发的冬菇一起快刀剁成茸碎,加盐、酱和豆粉拌匀,冬瓜另切成比拇指略大的小方块,烧油锅将瓜略炒,然后加水焖一下即盛出,再把菇肉茸加姜末用旺火油翻炒,最后勾芡出锅淋在瓜块上。同时,我将豆皮切条约半碗,上铺一层鲜黄豆酱,再把一块腊肉切薄片展开在豆酱上,入笼屉里慢火蒸熟,我正做完这些,就听见平时专管筛米做饭的婆子在外面嚷嚷:“你们快、快来几个人!拦着那些畜生……别进了厨房!”
李嫂拿着锅勺冲到门边看:“吓!它们要往院子里跑了,你们快拦住!”
院子里顿时乱成一团,我还得看着蒸菜所以没动,就听外面那些人拿着扫帚到处拍打,今冬的老鼠不知什么缘故,实在猖狂。
我提着食盒回这边院子,途中就看见两个平时专管扫院子的婆子,拿个耙子在那儿将几只打死的老鼠归入个簸箕里,两人似乎还在商量着等一家里的老鼠都打完,就拿到哪里去烧掉。我虽然不怕老鼠,但骤然一日里有这么多老鼠作闹,还是觉得心里闹得慌,连忙赶回去。韩奶奶正和二少爷在屋里说话,我端出菜和粳米粥,就听见头顶的房梁上一阵“窸窸窣窣”老鼠跑动发出的声响,我抬头一望,果然就有两三只拳头大的老鼠蚊子在梁柱边吱溜一下不见了,但另一边的屋檐里又传出另一串“吧啦吧啦”老鼠脚爪踩着木头奔跑过去的声音,韩奶奶疑惑地走出来张望:“吓!今日听到好多回了,都从哪儿冒出来这么多?”
我搭腔道:“厨房那儿也有,打死好几只了。”正说着,外面就传来“乓当”一声,我和韩奶奶立刻出去看,是外间那个小灶上热的茶铫子翻了,梅茶洒了一地,几只老鼠受了惊吓,四散而去,韩奶奶气得跺脚:“吓!这些畜牲!”
我收拾起茶铫,院子里骤然刮起一阵旋风,我知道是那只凡人肉眼看不见的黑色大鸟又飞回来了,它张开双翅的影子像乌云一样笼罩了半片院子的上空,我站起身朝外张望一下,自从上回井龙神茶夼醒来的时候,它曾凶猛地攻击过我们,但那之后倒没有什么特别动静,时而消失几日,时而飞回来盘桓两天,又不知去向。这会儿,它好像十分烦躁,不断直着嗓子发出沙哑难听的叫声,翅膀不断扑动,吹得院子里的树枝乱摇晃。
韩奶奶是看不见那只大鸟的,她骂完老鼠又埋怨老天乱刮风,非把院子里的花草都连根拨起不可。
我把怕吹倒的器皿都挨墙放好,就看见方才那两个扫院婆子走来,说是到各院子来帮忙逮老鼠的,韩奶奶就指给她们有老鼠的地方。我回到屋里,二少爷端着碗诧异地说:“那只大鸟看来有些异常之处,老鼠也突然间多了起来,是怎么回事?”
我想起方才看见的奇怪女孩儿以及那忽高忽低跳动的藤球,张嘴正想说这事,一个黑糊糊的东西猛地从外面蹦进屋里,就挨着我的裤子边过,我下意识以为是老鼠,吓得差点叫喊一声伸脚去踩,但只听“咕呱”一声,原来是翻着两个大白眼的癞蛤蟆跳进来了——
二少爷看见它便站起身:“是鱼?大冬天的你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这癞蛤蟆就是井龙神荼夼的使者,它的真身本是一条鱼,夏日里它总会化身成一只癞蛤蟆的模样在这带院子里出没,但进入冬天后,就现身极少了。只见它“咕呱”地叫了几声,似乎有点着急地在地上来回蹦了几转,我疑惑地跟二少爷道:“它这是怎么了?”
屋顶的瓦片突然一阵“哗啦啦”的脆响,不少瓦片顺着屋脊滚落,我们以为屋顶要塌了,吓得都一猫身子,但还好屋里没什么东西掉落,我赶紧走出门看,韩奶奶望着屋顶赶紧招手示意我别出来,并喊道:“月儿别出来,小心砸破你的头!”
我看不到屋顶的状况,便问她:“奶奶,屋顶上怎么回事?”
韩奶奶和两个婆子下意识后退着:“有个旋风在上面刮起来了,瓦片都被它掀起来!”随着她的话音,又有几块瓦片不断望下滑落,砸碎的瓦片四下飞溅,我仍担心地四下张望,还好草丛、台阶四周都看不见乌龟的踪影。我缩进屋里,不少灰“稀稀拉拉”地望下掉,二少爷把鱼变的癞蛤蟆拿在手里,跟我赶紧又进了里屋书房。还好屋顶的动静很快静止了,想是那只大鸟已经飞开,我和二少爷面面相觑,二少爷怀里的鱼这时挣脱他的手蹦到地面,我俯身端详着它:“鱼是不是想来告诉我们关于那只大鸟的事?那只大鸟是怎么了?”
屋外又传来韩奶奶和那两个婆子的声音,她们在张罗着清扫碎瓦片和去找修瓦顶的工匠。我回到外屋,桌上的饭菜二少爷才吃了几口,现在都已经被屋顶掉落的灰土弄脏了,我心痛着浪费的东西,一边收拾起来,又拿出方才在玉灵那里得的桃三娘做的菊花饼:“二少爷,您先吃点菊花饼垫垫,我这就去厨房给您重新做来。”
寒冻的小雨已经停了,我提着脏饭菜回到厨房去,李嫂他们不知是不是都忙去逮老鼠了,居然一个人也没有。我看灶里的火星将熄未熄,便连忙加进两根柴把它拨旺,回头一看,桌上被撒了灰的脏饭菜四周围了几只老鼠,我急得拿烧火棍就去赶它们,忽然耳畔就听门外飘进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不许打!”
我一愣,扭头去看,门外一个人也没有,我狐疑地走出来四顾,还是没有半个人影,难道我听错了?一挪脚步,就踢到个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又是那只诡异的藤编球,正被我踢得往前滚去,我顿时感觉后脑勺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了,这青天白日里听得见声音却看不到人,以及这神出鬼没的藤球……绝对是出了妖怪了!
我后退一步,脚跟碰到门槛,一只老鼠正爬出来被我碰到,发出“吱”一声,然后紧接着好几只大小不一的老鼠就在我的脚边蹿过去,我吓得赶紧跳开来大叫一声,哪知身后撞在一个人身上,我回过头一看,又吓了一大跳——
早上见过的那个粉雕玉琢般标致的女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就出现在我身后,正面无表情的看着我。
我瞠目结舌的看着她,她也一句话没说,只是慢慢俯下身去捡起那只藤球,我心里疑惧丛生,张了张嘴又没敢做声。她捡起球后,又抬头望着天出神,我不禁也下意识地随着她的目光看去,即使我的眼睛不能看得十分真切,但那只狂躁大鸟犹如一股盘桓旋风般在天空里打转着展翅飞翔的身影我还是依稀可见的,她和那只大鸟有什么关联么?我脑子里正转过这个念头,就听得麻刁利拉大嗓门的声音:“哟!小月姑娘在这儿呢?”
我回过神来,眼前那粉雕玉琢的女孩儿已经不见了,麻刁利和另一个严家的小厮从那边走过,他每次看到我都会这么流里流气地朝我打个招呼,我便礼节地朝他笑笑,连忙低着头跑回厨房去。
韩奶奶监督催促着瓦匠们,终于赶在天黑之前就把屋顶修补好了。
我在院子里假山、水塘到处都找遍了,就是不见乌龟小武,不禁有点担心,晚间冻得滴水成冰,它能爬到哪儿去?
三、五结队的老鼠则愈发张狂地在屋檐边角等处蹿来蹿去,北风“呼呼”地吹着,所以它们都想躲进屋里还吧?但韩奶奶在临回去之前,就带着我一道拿布头堵住了屋里一切可能进老鼠的缝隙和空当,因此它们也只能在屋子外面的四周围转悠。
少爷一直咳嗽,喝了热姜茶也不顶用,我在炉上给他热着一小罐银耳汤,听外间老鼠“吱哇”乱叫的声音,不禁有些心惊胆战,总觉得心里一阵阵按捺不住的不祥之感。
戊时一刻左右,就听屋顶上风势又渐渐大起来,瓦片有些轻微的震响,我恐慌地到屋里对二少爷道:“那大鸟飞回来了?”我的话音刚落,脚底下的砖地里“咕噜噜”像是有一股湍急的水柱流过的声音,我吓得赶紧低头看脚下,倒是什么也没有,但那明显的的感觉就好像人站在河面的桥上,脚下感触到水流的激荡,十分真实。
“是荼夼睡醒了?”二少爷又惊又疑地站起身。
屋外似乎又刮起了旋风,上好闩的窗户开始震动,我到窗前隔纸听了听,分不清是老鼠逃跑的尖叫还是草木吹得乱晃,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不敢开窗朝外看,回头求助的望着二少爷,他拿着书立在那儿,也是不知该怎么办好。
“莫非那个女孩子有什么……”我兀自嘀咕了半句,二少爷听到就问:“谁?”我便如实说了白天看到的情形:“但她看着不像坏人啊?”这话出口,我又后悔了,不管是妖怪还是人的好坏,哪里能用肉眼就一下子分辨出来的?
“稻儿叶青青、稻儿叶黄,桂子儿落花树娘娘……稻儿叶青青、稻儿叶黄,米粒儿落花树娘娘……”幽幽的歌声就像寒气一样,毫无征兆地从窗棂、门缝间渗进来。
一瞬间,一切都安静下来,只有歌声,还有藤球拍在台阶上一下、一下的声响……不知是不是错觉,屋里也骤然冷了,原本烧得旺盛的炭盆里火星的红光迅速暗淡下去。我紧张得指尖发凉,望着二少爷,他起初也是一阵错愕,但很快他就用手放到嘴边做个噤声的手势,又指指上方,我没明白他的意思,但很快屋顶上就听到大鸟拍打着翅膀降落的声音,巨大尖利的鸟爪不知又踩碎了几片瓦块。
虽然一直不知道那些大鸟是什么妖怪,但无论怎么看它都很厉害吧?这片院子是它常盘踞的地方,门外那个女孩妖怪是今天才进严家的,那它们碰在一起会不会打起来啊?我记得老早以前桃三娘说过,妖怪们都各有自己活动的领地,没有过节的话是绝对互不干扰的,不然轻则引起争吵重则打架,那就不好了,我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却反倒有点松了口气的感觉,井里还有熟睡的龙神呢,如果它们打架吵醒了龙神,他也会来保护我们的吧?……我这里胡思乱想着,猛地一股巨大的狂风将房门“呼啦”一下吹开了,糊得很结实的窗户纸也不知怎么就破开了好多个洞,油灯倏忽熄灭,我和二少爷都吓得本能地大叫起来,我猫下腰就往二少爷那边跑,可看他还站在那儿不动,我赶紧一把拽住他衣服退到墙角,无奈没有遮掩的东西,我随手将床边的脚踏拿起挡在面前。
炭盆的火光半明半灭,我们因为缩在墙角,因此也看不到外间房门口有什么异样,只有大气不敢出、眼睛不敢眨地观察着一切动静。
好半晌,没有人进来。
只有风声,还有砖地底下仍有那汩汩暗涌的闷响,我和二少爷对视一眼,都搞不清眼下是什么状况。突然,一个小东西滚进屋里,我借着微弱的火光看,是那个藤球,它滚到屋中央便停住了,然后就看见那个女孩儿无声地走了进来,就像我白天看见她那样,慢慢弯腰捡起球,而就在这时,离我们不远处的炭盆里,一块燃着的炭适时地发出“啪”一声响,若在平时这声音不大也不足为奇,可偏偏在这种时候,它的声音无疑像打破一口砂锅!
女孩一怔,转过头来,隔着炭火,她自然就看到了我们两个人——
她的面目在黑暗中看不清晰,但煞白得没有一点活人气,对我们,似乎在端详,凛冽的湿冷夜风吹进来,她的一双赤足在砖地上同样白得有些刺目。我嘴巴发着抖,大着胆子想问她一句,但喉咙里硬是哽塞了一大块压根发不出声,反倒是我身边的少爷,他忽然“噌”地一下站起来,义正言辞地指着那女孩儿道:“你是何人?为何到此?”
那女孩看着我们,并不开口说话,我看看她又看看二少爷,心忖这女孩以这样的方式闯进来,必然不太友善吧?她不答腔难道是不会说话么?可先前听到的“稻叶儿歌”是她唱的吧?……有东西在我的脚上蠕动,我低头看时,一个个黑糊糊的小身子已经没过了我的脚面,几只抬起头来,烁亮的小眼睛正盯着我看呢,我吓得整个人尖叫着顿脚跳起来:“老鼠!”
“吱吱、吱吱”,数不清的小眼睛,在高处、低处、房梁、桌脚……悄无声息地进了屋来,布满四面八方各个角落,都在看着我们。
我这一喊,老鼠群似乎本能地对人声有点畏惧,也发出一些尖叫,独那个女孩儿对这一切都视若无睹,二少爷质问她,她便也定定地看着二少爷,我被老鼠吓得大叫,她才慢慢低下头看着手里的藤球,就在我和二少爷都没反应过来之际,她手中的藤球“呼”地像一个燃烧的灯笼一般,女孩面无表亲地捧在手里,火光映照在她脸上,我才发现她脸上有些闪烁的东西……是眼泪?
我没有看错,女孩那漂亮眼睛下方流出了两行清泪,她注视着火团,火团在她手里渐渐升起来,周围的老鼠都发出畏惧的骚动,后退着,火团一直升到比她头顶海妖高一些的位置,我身旁的二少爷这时后退了一步,略侧过脸来低声对我说:“趁她不注意,你先顺着这边跑出去吧?”
我一愣:“嗯?”他声音太小,我确实没听清,他有点急了,拿不准是否再重复一遍,可那女孩却好像知道了他的想法,头顶那团飘着的白火光猛地发出刺目的亮,盯着我们,我们也惊诧地看着她,她慢慢迈出脚步朝我们走来,脸上仍带着泪,鲜红如血的嘴唇动了动,终于吐出几个字:“娘……娘亲,我的娘亲……在哪儿……”
“你的娘亲?”我和二少爷顿时傻了,面面相觑,闹了半天这女孩浩浩荡荡地带着一大群老鼠来这儿找娘亲的?真真是走错门儿了吧?
但女孩的神情不像是开玩笑,那团愈烧愈烈的白火笼罩于他上方,照得屋内如同鬼域,她步步紧逼过来,口中只是问我的娘亲在哪儿,我牙齿止不住“咯咯”地敲打着:“我、我们不知道你娘亲是谁……”我说话的声音小得连我自己都快听不见了。
就在这时,屋顶上一阵“哗啦啦”瓦片掀起的巨响,屋里的鼠群顿时惊得没头没脑地四散逃窜,然后屋里“滴滴答答”地落下一些水点,我起初以为是屋顶漏雨了,正好一滴打在我脸上,我伸手一抹,是红色的,我惊叫起来:“血!血!”
女孩站住脚,抬头望向屋顶,其实上头的瓦片并没有真正掀开,只是在她那白火球的光亮里,可以看见屋顶好几处明显地渗下红色的液体,二少爷也慌了神,但他一把抓住我沾了血的手凑到鼻子上一闻:“不是血……没有血的味道!”
“不是血是什么?”我完全乱了,看那些老鼠都往屋外逃,我也反手一把拽住他的衣袖:“快离开这儿!”说着就想跑,那女孩正拦在我们出去的必经路上,听我说离开这儿,她猛一伸出手,头上那团火“呼”地大盛,溅出几片火舌,我们才跨出几步,就本能地往回一躲,恰巧一滴红色的水落在女孩的脸上,她猛地一怔,一直面无表情的脸猛然露出愕然,怔了怔,她口中嘀咕出一句:“娘……”
我正不死心地被她挡了路,趁她分神之际,拽着二少爷又想往外冲,女孩却立刻回过神来,盯着我们:“不许走!”她伸手又想拦,就在这一瞬我们与她距离之间地面的两块地砖“嘣”一下裂开,里面冒出一股水柱,但说是水柱,那水冒出来以后竟不会四溅水花,而是如活物一般拧成一股绳状直上围绕着女孩头顶的火团,那火苗迅速减小下去,紧接着一个声音响起:“子儿,你娘你是看不到的……”
荼夼……没错,就是井里的龙神荼夼!
水柱中出现了一颗湿发乱覆的小脑袋,看不清面目,但那双泛着不寻常青金色眼光的眸子一下子就能让人认出是他!
水柱里没有龙神荼夼的身躯,他的真身锁着巨大的铁镣,所以不能离井半步,但他仍然可以控制水流来救我们,二少爷惊喜得忘了逃跑:“荼夼!”
荼夼的目光转过来,突然大喝一句:“快出去拦住那只鸟!别让它把这里毁了!”
我是巴不得快逃的,不管二少爷愿不愿意,我用力拉着他就跑出门外去了,然而就在出到门口的一刻,我和二少爷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前方不远处的半片天空里都是浓艳的红,还有人敲着锣大喊:“走水啦!走水啦!”
“这是……怎么回事?”
先前我们在屋里,全然不知外间已经发生了如此惨烈的剧变。
焦烟滚滚之中,硕大的黑鸟挟着飓风疯狂地在空中飞掠俯冲,在它身影笼罩之下的房屋全部着了大火,哭喊奔走之声即使隔了半里地远也能听到。
我们还没回过神来呢,就看见唐妈跟个婆子跌跌撞撞跑了来:“二少爷、月儿姑娘……”
我连忙迎上去:“唐妈?”
唐妈拍着手带着哭腔问道:“你们都站在外面做什么?你们这屋连灯也没点呀……哎!不点灯也好,不至于伤到人!”她说话都是有些混乱了,二少爷急切追问道:“怎么?”
唐妈拼命摆摆手:“你们这屋没事就好,老爸房里的烛台被老鼠推倒了,烧了蚊帐,把夫人的手烫伤一大片……”“那老爸怎么样?”二少爷一听就要往外走,唐妈一把拉住他:“少爷您别去了,老爷没伤着,只是受了惊吓,大少爷已经带人过去了,那屋里现在都乱作一团……柴房也着火了,他们正打水救火呢,您就在这儿安生待着别乱跑啊!咳!外面对街两道人家都着火了,怕都是老鼠惹的……您千万待在这儿别乱走啦!不祥哦!”唐妈语无伦次地领着那婆子急匆匆又走了,二少爷急得弯腰剧烈咳嗽起来,我赶紧给他拍背:“我给您拿件氅子去?”这话才说完,我才想起屋里还有那个妖怪女孩和龙神荼夼,回头看时,屋里黑灯瞎火的,女孩那藤球变的白火呢?怪不得唐妈进来就说我们这儿没点灯。
屋里听不见动静了,那些老鼠也早没了踪影。我大着胆子走到檐廊下朝里面张望一下,黑糊糊的什么都看不到,二少爷忍住咳嗽小声道:“你小心。”
我点点头挨近门边,只顾看着眼前却没留意脚下,一挪步才发觉脚下踩的都是水,再一仔细看,大量的水正从屋里涌出来:“吓!”我惊得退了两步,鞋子上都湿的,怕是方才苶夼从地底下冒出来时带的井水?那个女孩呢?我正想到这儿,不防屋里的水继续往外涌,我急忙退下台阶:“少爷,看来这屋里暂时是进不去了,怎么办?”我跟二少爷说话,没人搭腔,回头看时,半个人影也没了,我慌起来四下张望:“二少爷?”
我绕着院子里找,喊完二少爷又喊鱼,都没有任何回应,难道二少爷神不知鬼不觉地被那个女孩掠了去?他出了什么差错我的罪过就大了!怎么办?我害怕得冒了一身冷汗,院子外面由远而近许多人声嘈杂,看来乱子还未平息,他们这时候不会想起进来探视吧?我急得六神无主了,想回屋里点个灯再到窄巷后面的井边找,冷不丁一个黑影从天而降跳到我面前,我吓得又要叫,但嘴巴立刻被人一捂:“别叫!是我,别惊动了那些人!”——这说话的声音太熟悉了,而且就像救星突然降临一样,是小武!
我拼命点头,他松开手,我就压低声急道:“你去哪儿了?刚才这里来了个妖怪,现在严家二少爷也不知去向了,你知道他在哪儿么?”
小武摆摆手:“你别急,这家的二少爷是跟龙神荼夼的神识走的,那只鸟疯了,把外面屋子都烧了,荼夼作为戴罪之身,为人帮忙救火也可赎些罪过。”
“那只鸟为什么要发疯?”我还是不明白。
小武扁嘴摇摇头:“说了你也不懂,那只鸟就是被周公命人射杀不中,后来天遣天狗才咬下的鬼车鸟的那个头啊!她的污血不祥,落地则焚烧,方才这屋子也滴了不少吧?还好有荼夼的水早早护住这家院子,不然也早烧起来了。”
“鬼车鸟……”我听得一头雾水:“你还没回答我呢,她为什么要发疯?”
“咳!怎么说你才明白呢?”小武有点作难地搔搔后脑:“是了,你听说过会偷小孩的鸟妇人吧?她就是那鸟妇人,她自己的孩子丢了,竟一直找不到,所以每每听到人间的孩子哭声,也会循着去找,误以为是她自己的孩子,你方才看见的那个子儿,其实就是她的孩子,可惜她母女之间,是注定千年、万年也无法相见的,只能感应到对方就在自己附近吧,所以都着急得要发疯了……咳!算了算了!你这么笨,说给你听也是白费口舌。”小武虽然还是一贯这样奚落我的口气在说话,不过我这回是一点都不觉得恼:“好、好、好,我不懂,那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等你这家的少爷回来呀!”小武耸耸肩,领着我往屋里走,刚走几步,半空里有什么东西轻轻一闪动,我还没看清楚,面前的鹅卵石路上就出现了鱼化身的癞蛤蟆蹲在那儿,对着我们“咕呱”地叫了一声,我惊喜道:“鱼!你可出现了!”
小武在一旁“啧啧”嘴:“老兄,亏你跟了龙神也有百年,这么久的修行是白搭的?好歹变个像点样子的人身出来么!”
癞蛤蟆没搭理他,径直跳到我脚下,但它还是“呱呱”地叫着,我完全听不懂是什么意思,我蹲下身来:“鱼,你想说什么?”
鱼的眼皮翻了翻,又回转身径直跳到屋前台阶下的水洼里,我困惑它的举动,于是跟过去,就见它张开口伏在地上,猛吸一口,地上的水立刻就“咻咻”地进了它肚子。我惊讶得呆了,它吸一大口,地上就迅速地干了一片,然后它再往前跳一大步,再吸一大口,那些水流的速度并没有它吸得快,于是檐廊下一片立刻都干了,它跳进屋里去,听着那“咻咻”的声音,我跟在后面厅里地上干了,就去找到火石和蜡烛,这才总算有点光亮。
里屋二少爷的卧室兼书房,到处都一片狼藉,还好没有留下太多老鼠的污秽,地上的两块石砖奇迹地自然合上,我终于舒了口气,四处察看一番,那个叫子儿的女孩妖怪也已经离开了吧?有小武和鱼在,我的心踏实了不少,二少爷跟荼夼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事的,一边点亮油灯,我便一边开始收拾屋子,在二少爷和其他严家人来之前,得把这里恢复整齐吧!
银耳汤全泼洒在地,几乎要冻成薄冰,我也顾不得手痛了,拿布仔细擦着,小武走进来:“我方才去欢香馆了。”
“哦?难怪一整日都不见你,干什么去了?”我继续擦着,也没抬头,所以看不到他的神情。
“老板娘说……”小武开了个话头,却又停住说不下去,我半晌才觉得有点奇怪,小武平时说话的语气从不会这样的,于是停下手抬头看着他:“三娘说什么了?”
小武似乎迟疑了一下,就甩头笑道:“没说什么,你以后就知道了……对了,眼下还没到放心的时候,那群老鼠就是随子儿来的,子儿和那只鸟都是灾星,这附近一带住的人恐怕都得倒大霉。”
“现在还不够倒霉?”我指着屋外:“家家户户全给烧啦!”
“鼠患难除……”小武低声说了一句,便转身走到窗户边上,岔开话道:“这些窗户纸都坏了,你冷吧?”
我搓搓冻木的手,最近手指上长了些冻疮,肿得跟小萝卜似的,我摇摇头:“还好。”低头继续擦,炉子再搬到外面去,里面的炭遭水浸过,我得把它们一块一块夹出来仍掉。小武替我将屋里翻侧的椅子抬起来摆正,然后把取暖的炭盆也端出来,里面的炭也浸了水,他帮我倒掉。我疑惑他的行径,今日看起来,与以往那么大的差异,但又不知从何问起。
另拿出干炭重新点火燃起,屋里终于有了暖意,可又有一两只老鼠在檐廊角落里冒着了,我赶紧把窗上紧闩,破了的纸洞还不严重,老鼠不至于爬那么高钻进来……我手上忙碌着,心里却总有挥之不去的阴郁和憋闷,小武就蹲在炭盆边发呆不说话,我又走去开门朝外面张望一下,远处的火光仍然熊熊烈烈,但天上没有大鸟的影子了,沧州荼夼已经在想法子帮她见到子儿,好平息她的怨愤也不一定?
我胡思乱想着守在炉边烧水,忽听到院子里一阵风声,然后就是二少爷叫我的声音:“小月?小月?”
我赶紧答应了出去,二少爷冷得脸都发白发青,我扶他进屋,他坐到塌上裹氅子全身还是不停发抖,我给他端来热水:“少爷,就你一个人回来了?荼夼呢?”
二少爷摇摇头:“我也没多看清楚,那只鸟似乎心动了这附近一个厉害的大妖怪,子儿就被那个妖怪带走了,大鸟也跟了去。荼夼想用法力给这一带下雨好帮助灭火,可单凭他一个的力量不够,现在去求保扬河的河神帮忙了。”
“哦。”我点点头,按照韩姐姐之前的嘱咐,我在烧水的铫子里放进一块干姜,热热的姜味可以帮人驱散寒气。自打二少爷进屋,小武就又重新变成乌龟的模样,慢腾腾在屋里地上爬着,我问二少爷是否就寝,他摇摇:“爹那边还不知道怎么样了,我还想去看看。”
我制止他:“我替你跑这个腿吧?你都冷得这样,后半夜万一发烧怎么得了。”
他想了想也就答应了,我点了灯笼出来,天没有下雨的迹象,我在猜测子儿是不是被桃三娘带走了,方才小武欲言又止的神色,莫非还有什么重大的灾祸事要发生?听他的口气,看来这鼠患也不是一时就能完结的。
严家上上下下的人都没睡,大老爷的房里着的火,虽然早被救息,但床和一些东西都烧坏了,那位二夫人又伤了手,因此临时另找一张塌安在老爷的书房里暂且安置。大少爷和少奶奶都还在那儿张罗收拾呢,我过去请了安,他们也没多少心思搭理我,唯有少奶奶问了几句二少爷的情况,我便说着凉了,所以没亲自过来,少奶奶拉着我说外面一条街都着了火,韩奶奶家估计也难免,还不知道安危如何,二低劣那里只有多靠我留心什么的。我答应着,就有几个婆子慌慌张张地跑来说,她们刚才清点厨房等各处屋子,发现几个储物仓库里的粮食干货,全被老鼠糟蹋完了!尤其是大米、豆子,竟都吃了个干净,若不是看到咬得破破烂烂的米袋子还在,真以为是进贼了呢!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少奶奶责问道:“不是都锁好了门的?怎么会进老鼠?白日里你们个个还说把能逮的老鼠都逮完了,可这到了却又来说老鼠把所有东西都吃了?”
那些人哭丧着脸解释说确实打死了好多老鼠,哪知道怎么又凭空冒出比原来还多的来?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悄悄地退了,回到这边院子的路上,想起子儿常唱的那支歌:“稻儿叶青青、稻儿叶黄,桂子儿落花树娘娘;稻儿叶青青、稻儿叶黄,米粒儿落花树娘娘。”
她是引发鼠患的妖怪么?她和她的娘,对这个人间天道究竟心怀了多大的怨气呀?她们究竟是活着,还是早已死去?一个变做狰狞滴血的抢儿怪鸟,另一个如瘟神疫鬼一般,现则灾祸鼠患;那些老鼠就像永远吃不饱、吃不够的饿鬼……饿鬼?我猛地脑子里像被敲了一记,是想起了一个我最不愿想起的人,或者说,是披着人形外皮的饿鬼——春阳!
关于他的一切,都是惨绝人寰的噩梦,那饿鬼道的饿鬼,天生便负着前世深重的罪孽,虽与人一样,能生儿育女,但饿鬼一胎,少则生几十,多则生数百……鬼母自己耗尽了体力,即使爱子如命,但对那些鬼婴也无力一一抚慰,而鬼婴们出生便饥渴焦灼,结果就是,那些婴孩们在母亲面前,开始互相啃噬就近身边的兄弟姐妹的血肉,直啃噬到最后一个……而春阳是例外的,他天生有未泯灭的慈悲和威德,阻止了兄弟姐妹间的自相残杀后,宁愿到人间做个以色事人的卑微娈童,获得人间富贵的烟火血食去供养自己的鬼母与同胞……那些得不到哺育的饿鬼孩子,又多像极了永远吃不饱、吃不够的老鼠。
子儿,不也是得不到娘哺育的孩子么?孩子吃不到娘亲口喂的米饭,也许永远也吃不饱……
“稻儿叶青青、稻儿叶黄,桂子儿落花树娘娘;稻儿叶青青、稻儿叶黄,米粒儿落花树娘娘。”我的嘴里不知不觉将这首歌哼了出来,这歌里也藏着子儿深深的怨恨吧?是谁注定这对至尊的亲人在千年、万年都不得相见一面的?子儿只是个想念母亲的孩儿吧……我想起了我娘,竹枝儿巷应该未被鬼车鸟的恶血波及吧?爹娘和弟弟,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饕餮娘子》 第八部分
奈何包
眼下大势越发乱了,
万室艰难,颗粒米都到价重如珍的地步,
饿鬼道众生皆蠢蠢欲动,魑魅魍魉觊觎人世已岛上,
迟早会大肆混迹人间横行作乱的,
许多钟鸣鼎食之家也难免个根株尽净的下场,
徒呼奈何吧……
自旧年底到新年开春,江都这地方,雨师不按了日夜时辰下雨,风伯也没了轻飙清籁,不是摧花就是拔木,这样三九寒天里,人都快熬不过去了,可竟也阻止不了城里城外、方圆好几百里的鼠患,因了去年年景就不好,大米小米都涨到二两八钱一石,各家存的那点主食,没能好好在库里过上一冬,就又被老鼠吃去一大半。粮商思忖囤货抬价,于是城南城北,关门歇业的大有人在。好不容易到了春雷惊蛰的时节,农家下了早苗,不曾想一场严霜又把禾苗冻得稀烂,一幕长天每日下,都是没有云气、没有阳气,阴不阴、霾不霾的,晦暗得对面瞧不见人,到了夜晚又雷霆雹冰,雨雪交下,这样情景时疾时缓,一直持续到立夏前,才算收敛了些,可凶荒却已经酿成,大户人家有余粮现钱的还好度日,小门小户就真是没得饱饭吃了,一冬里路边三不五时就饿死个把人,那侥幸没饿死的,有的靠吃老鼠过日,更有惨烈的,据说还是靠偷人家苫房堆的烂草回来,磨成粉末调糊糊吃罢了。
来年春发,鼠患过后,不少死人加上死鼠都埋在了城郊荒山地里,渐渐就生出瘟疫。我虽在严家的深宅大院里生活,鲜少有外出的机会,但关于外面的种种事情还是听说不少的,加上看到严家里这些下人们的言行,一个个都变得离奇侮慢顽梗起来,有一次我到厨房做菜,就见李嫂炒好几个菜以后,跟那几个端菜的婆娘一起先拿手在盘子里拣肉挑菜吃着,自己吃完才各自把手在身上抹一抹,端剩下的去各房,管家杂役事项的唐妈也这样,老爷夫人如果要吃烙油饼、蒸汤面什么的,她来传话时就让李嫂她们索性多多地做,一伙人先在厨房围坐吃完一气,唐妈几个能主事的,还另要包一份回家去,反正就是这么公然地拿主家的东西做梯已。恰巧开年大少奶奶小产卧病在床,家里上下就越发地缺了管束,以麻刁利和唐妈的侄子那几个为首,开始成群结伙地歁上瞒下,今日搬两袋米、明日搬两袋面,私自在外面卖了换他们自个儿的酒钱。
韩奶奶是看不惯的,可经常数落他们多了,也没个用处,反倒招人记恨。那次火灾烧了整条街子的屋子,他们家也没逃过厄运,只是还好人没受伤,他家的韩大哥比较醒睡,听到异常响动就起来了,把韩奶奶、玉灵和英儿全救出来,只是屋子烧没了,现在临时租了一处屋子在附近住着,家境虽然困难很多,但韩奶奶仍然每天恪尽职守地进来照顾二少爷的生活起居。
转眼就到了四月初四,这一日是文殊菩萨诞。天气难得晴朗了些,吹几丝小风,凉爽又透出日阳。
大少奶奶身体康健过来,就想起到庙里拜佛许愿去,一早差了她的丫鬟过来问二少爷要不要一起出去散散心,不过因为近来流年不好灾荒不断,既是许愿祈福,所以大少奶奶叫厨房多做些干粮包点,一口答应了,还叫我也去厨房帮忙做事。
厨房里李嫂和专做面食的吴嫂果然在忙着和面,旁边熬好一锅热腾腾的豆沙待凉,要包豆沙包的。见我来了就给了我一提篮子黄芽菜和两大方猪肉让我剁馅,这倒是简单的事,我先将猪肉洗净去皮切碎剁成肉茸,然后加精盐和适量的白糖、黄酒、少许葱姜末,用手搅拌好后,再把几棵黄芽菜去坏叶、老根,再切碎剁细,用盐略拌后挤出菜水,与肉馅拌至一起即可。李嫂和吴嫂把面发好了放在那儿酵醒,待我的菜肉馅做好以后,她们就来动手包,然后李嫂就跟我说:“这个菜肉馅的包子和红豆包,待会儿是要发给那边的外人吃的,大少奶奶另外还要吃点好的面食,你不是手艺好么?去另做来。”
我知道她俩是懒得动手了,只得依言去做。
柜子里有几样糖冬瓜、甜桔饼、红绿蜜饯瓜片和炒芝麻,我就把这几样拿出来切碎,芝麻用擀面杖擀成细末,拌白糖和匀做成的果馅,但这样果馅包入面粉做包子的口感会差些,我就拿糯米粉和黏米粉两样混合以后,揉出黏面团,再擀成一大片半寸厚薄皮,切出大小相等的圆张,把这圆张里裹上果馅,包口束成拧花状,烧起素油滚锅炸至金黄,放油纸上略停,就是一道好看又耐存放的甜面包食了。
又想起既然是去拜菩萨,那咸包点也不放肉吧?我记得桃三娘曾做过一道胡桃馒头,就是把馒头切小,蒸熟也只有核桃般大,蒸之前在面上嵌入一片盐炒核桃肉,咸味和核桃的油香气就能泌入面里,蒸出来小巧玲珑,也另有滋味。
再有现成的冬菇和木耳、笋丁、梅菜干,我剁了个素杂馅儿,稍多拌入一点油酱,将剩下的面全包了这种素馅大包子,按照桃三娘说的法子。必须在生坯包子入笼蒸时用最大的旺火,约半刻钟左右,笼盖要严实,里面热气充足了,包子才更能发得透,馅把包子裂破头,外观和口感都更好。
一切收拾停当,我解了围裙回到这边院子,韩奶奶已经把出门的什物准备好,我洗了把脸拿上东西就随二少爷出到门口,两辆骡车早已在那儿等候,大少奶奶先上了第一辆骡车,意外的是澄衣庵的玉叶尼姑也在,我与她有近一年未见了,她的模样看来比从前黑瘦不少,拉着二少爷和我高兴得不得了,跟大少奶奶告了一声,便过来跟我们坐同一辆车。
晃晃悠悠地一路走,她不停在问二少爷最近身体好些?前些时候惠赠师太给开的药有没有吃?看的什么书?……我无意中掀开窗帘往外看,路边竟有不少衣不覆体的乞丐,或老或少,个个萎黄干瘪,都已奄奄的模样只剩下不多一口气了,严家的一行车马粼粼走过,其中就有人伸手要吃的,大少奶奶让丫鬟出来叫停了车,然后吩咐手把带的一些包点分给这些人,我也想下车去,玉叶拉住我道:“你会儿庙前街那边还多的是叫花子,就怕不够分。”
二少爷听到这里,神情若有所思,又忽然叹了口气,玉叶好像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拍拍他肩头道:“小琥,佛家言大千世界也逃不脱成、住、坏、空的轮转,那天道生死沦亡都有定数,何况斯人?你又何必过于介怀?”
二少爷默不作声,于是我们闷了一路。
金钟寺的庙前街,在过去每当有法会集日的时候都是人来车往熙攘喧嚣的景象,卖艺或搭小戏的笙笛钹锣样样响声,炒货杂食的摊子色色俱全,可现如今,不过只隔了这一年左右的光阴,就处处显示出颓丧败气的样子来。
一家卖点红供馍和香火的小店门口,围了半圈人在那儿看店主打两个小乞丐,其中一个被掀在地的小乞丐口中还咬着一大口面,许是被打得一口气难上来,已经翻开白眼了,另一个跪着讨饶,那店主踢着小乞丐自己去哭了,说这做馍面的还是借钱买的,要都发善心给你们吃了,那我家大小几口人不也得要饭去?
再走过去些,紧挨着金钟寺院墙北边,有一处前朝不知哪百年建的关圣庙,庙前有两棵百年大槐树,树下一条石拱桥,桥头有碑但字迹模糊不清,又有两尊蹲姿人像也是面目难辨,桥下则是一汪深水,终年浑不见底、寒气逼人,每一年但凡菩萨诞日,庙里的僧侣都会拿出寺里蒸的馒头包点往水里投,做个小小的祈祝行愿的仪式;于是渐渐江都的人们也学着和尚的样子,在庙会或年节时,把些龟、鱼带到这里来放生,或又拿些包点年糕扎上红绳到这桥上往水里投,所说许愿的甚得灵验,因此便传播开来;慢慢地江都城里一些大户起头,秉持着富贵不欺孤寒的仁心,就在这日命家小做出各色馅料精致的包子,分派乞丐或供路过闲人小家的食用,大家尝了可发些品评,也为赞那强梁不轻贫贱的风气,可谓深表江都人之淳庞质朴的淑景,便长而久之形成了一大习性惯例。
可后不知又过了几时,每年却开始有些想不开的寡妇鳏夫,去往那桥下跳了轻生的,想是觉得这也算个佛门软近的尘世难得的超生之所吧!死的人渐渐多了,江都人于是就把那石桥唤做奈何桥。
看车子快要经过奈何桥的时候,玉叶拉开车帘朝那槐树底下张望,“无行师父今儿果然也在,小琥你看,这位师父可真如大迦叶尊者再世一般,他每日在些打坐诵经回向众生,附近寺庙的师父都赞他是有德的,先有人请他到庙里住他不肯,天冷时他也就披那一件薄衣,下雪时能看见身上竟咝咝地冒着热气呢。”
我和二少爷循着她指的地方看上去,就见一个其貌不扬的枯唐行脚僧正端坐在那儿,手捻着佛珠半寐着双目口中中念念有词。
我好奇问道:“什么是大迦叶尊者?”
玉叶诵一声佛号,才道:“大迦叶尊者及佛陀在世时所收的十大弟子之一,修行苦行第一,乞食不择贫贵,风餐露宿,只居露天或山林野冢,乃是佛门里艰苦修行的法幢榜样。”
“哦?”我听着似懂非懂。
大少奶奶领着我们在金钟寺的大雄宝殿烧香许过愿,就回到寺门口去,让下人们拿一大笼菜肉、豆沙包子先去分给聚集在寺门外的穷人乞丐,剩下的一大笼则是拿去奈何桥仍下潭中许愿。
时近正午,天却有点阴沉,大少奶奶让二少爷先往关圣庙那边走着慢慢逛,等她这边散完了就过去。我拿着食盒和雨伞在二少爷后面一路往奈何桥走着,想起不知娘今天会不会带着弟弟来进香,常年在庙前街卖各种干菜的乡下老汉今年也看不到身影了,只有卖通草花的还在,玉叶觑见还说起原来没出家剃头之前,她和玉灵两人常在一处,闲时就学着做过通草花,玉灵这人话不多手却巧,做出精致的通草花戴头上绝不比珠花、绢花逊色。
二少爷听了也不由笑道:“你已是入了佛门的人,为何还记着过去的闺房小女儿模样?”
玉叶看看我笑道:“看到小月姑娘,就不禁想起当年了。”
我们一行三人说着话一路走,冷不防前面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小乞丐莽莽撞撞跑过来,一头撞在二少爷身上,二少爷被撞一踉跄,那小乞丐也倒退几步,玉叶眼明手快在后面一手扶住二少爷:“小琥,当心!”
那小乞丐抬头看了一眼我们几个,气哼哼地朝二少爷吼了一句:“走路不长眼。”说完就要继续跑走,玉叶指着他没平道:“哎,是你低头走路撞了人,竟还说是别人的不是。”
二少爷摇摇头,“先走走吧。”
小乞丐一听更加来劲地大声道:“个淫尼拖着小相公逛街!个淫尼没羞没羞!嘿!你们快看!淫尼拖着小相公逛街……”
玉叶气得脸刷地红了,我赶紧拦在玉叶和二少爷之间:“你少胡说!这位是澄衣庵的小师父,这位是我家少爷。”
那小乞丐朝地上用力吐一口唾沫,双手揣着怀骂骂咧咧低头继续走,不曾想没几步他又撞在一个人身上,小乞丐一踉跄,抬头正想骂,看清那人的脸却住了口,乖乖地后退一步恭敬叫了一声:“师父。”
我们都诧异,原来那小乞丐撞的正是先前玉叶说的那位无行僧,只见他手捻一串黑旧得发亮的佛珠,笑眯眯地微俯身对小乞丐低声说了几句话,那小乞丐回头蹙眉看了几眼二少爷,咬着下嘴唇,仍回头跟那僧上摇头说了几句什么,那僧人还是笑眯眯的,似乎在宽慰他什么,我觉得奇怪,问玉叶:“他们在做什么?”
玉叶也困惑不解:“我也不知道。”
那小乞丐终于松开了揣在屋里的双手,把一个东西交到无行僧的手里然后就一溜烟跑了,二少爷看见那东西便惊讶得低头摸自己身上:“是我的钱袋?”
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只见他缓步走过来,把钱袋递给二少爷,“阿弥陀佛,施主,这可是你的东西?”
二少爷有点茫然地接过钱袋,那僧人对他对手合十毕:“请施主莫怪,那孩子偷盗也是一时情急糊涂,只因家人有病无钱医治,请施主莫怪。”
二少爷这才明白过来,连忙摆摆手:“无碍的,师父莫介怀。”
旁边的玉叶便对他合十双掌念一声佛:“无行禅师别来无恙!”
“原来是澄衣庵的玉叶师姑。”那僧人回礼道,但他只是把眼睛略低地看向地面,对玉叶没有正目,实在是个恭谨又守戒的出家人模样。说着话时,大少奶奶带着严家下人已经走了过来,玉叶给僧人说严家要往水果投包点许愿,僧人正念一声佛号这当儿,就听见“哗”一下水声来了,有人喊:“呀!有个小子站在奈何桥上扎下水去啦。”
我们都唬了一大跳,回头看时那桥边已经开始围上人,无行僧急走过去,我们便也尾随其后,看他拨开众人,我们也踮起脚 往潭里看,那落水的人还在上下扑腾呢,旁人中有一个脚夫模样的汉子正迅速脱鞋看样子想往水里去救人的,那无行僧一把拦住他:“施主!你切不可下去。”那汉子以为他意有别图,眼睛一瞪大吼道:“可是要出人命的!”却见那僧人已经把手里一串佛珠绕紧几圈在手腕上,大声诵一句佛号便一头跳下水去,那汉子愣,旁边人堆里挤出方才那偷少爷钱袋的小乞丐抢着道:“无行师父平素就告诫我们说切不可轻易接近这深潭,年年里都有人跳下去寻死的人,恐积着许多怨气衰鬼待拉人替身也未可知,师父日日坐在这桥边诵经,就是发愿超度这些亡魂啊!师父可是活菩萨再世一般的人,他不让你下去,也是替你着想哩,恐怕你遭遇什么不好。”
汉子才有些恍然,再看水里,那挣扎的人已经沉下去了,无行僧人也一个猛子潜入了水下,水面只剩团团涟漪,大少奶奶急道:“你们都愣着干什么?快找根长竿子让他们搭把手吧。”于是众人才赶紧纷纷四下里找竿子,不一时竿子找来了,水潭里还是不见无行僧和溺水人的踪影,众人议论纷纷,有人问跳下去的是谁,其他人都说没看清,只有一个挎篮子来上香的妇人说看着像是菜市那边卖鱼的李成家的小子,不知他这小小年纪竟真的想不开的?还是贪玩失足掉下去的?
又是那小乞丐撇着嘴道:“他倒没想要跳的样子,我刚才看那小子在庙门口那边深水摸鱼拿了这家奶奶赏的一个包子,一边吃着一边走过来上的桥,头上撞肿一个大紫包跟顶个柿子似的,然后哭哭啼啼站那儿许愿,还把咬了的半个包子扔下去,我就说嘛,吃了半个还拿来许愿,要被怪罪的。”
我们都焦急地注视着水面,活人要一口气憋这么久,也刻到极限了吧?终于,水里“哗”一下冒出了无行僧人的光头,他一只手臂挽着落水人的脖子,我仔细辩认一下,果然是卖鱼家的扁头。僧人吃力地往岸边游着,可那水潭并不满溢,离岸上至少至低二、三丈左右,众人先让他攀住竿子一头,一边再去找绳索,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依次把扁头和僧人拽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