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什么?”胤禛道,“朝鲜百姓又不是大清百姓,太子刚才已经说了。太子觉得我会为了几个朝鲜人跟你作对?我恨不得除了大清以外的人都死光。”

弘晅啧一声:“还是你狠,不愧是孤的四叔。今儿孤心情好,请你们去东宫用膳。”起身伸个懒腰就往外走。

胤禩扯扯胤禛的衣角:“真由着他?”

“太子并没说错。”胤禛道,“属国强大起来对朝廷没好处。”

胤禩顿时无语。

胤礽抵达赤峰,向蒙古诸台吉炫耀一下他的软车轱辘马车,在众台吉的羡慕嫉妒中继续往北。听到策凌说俄人如今已撤到离原先划定的边界线八十里外,便叮嘱策凌见好就收,他并不想把红毛子惹毛。

策凌也不想把红毛子惹毛,不过他也得防着红毛子,于是提出向朝廷买火器。其实策凌更想找朝廷要,可惜皇帝太小气,借给他火器都要他出来回费用,送他?这辈子甭想。

胤礽听到策凌要的不多,便跟策凌说火器由胤禟负责,他并不知道一枚火炮造价多少,吩咐他直接给胤禟写信。

八月初,胤禟接到策凌的信,过了三五天又接到几封蒙古王爷的信。纵然九王爷去过漠北,到过南海最南端,见多识广,可是看到皇帝出去一趟卖掉三十枚火炮,两百粒弹,忍不住感慨,他见识太少。

翌日,见着弘晅,没有外臣在场,胤禟故意把策凌写给他的信给弘晅看:“有什么想说的?”

“咱们不用的那些火器卖给他们。”弘晅道,“别卖最新的火炮。”

胤禟:“你的汗阿玛太大方,之前借给策凌的火器就是前年做出来的。”

“这两年没有改进?”弘晅问。

胤禟仔细一想:“是有一点点改进。”

“这就行了啊。”弘晅道,“即便策凌请懂行的人研制,等他做出来一模一样的,咱们新的又出来了。怕什么,尽管卖。”

胤禟服气:“真是你汗阿玛的好儿子。”

“必须的。”弘晅道,“给云南、四川和西藏那边去信,叫他们联络一下那边的外国人,问问他们要不要火器,把以前的火器全部清理出去。”

胤禟皱眉:“卖给他们做什么?”

“听汗阿玛说南边那些小国都被西方来的洋人占了,当地人肯定想夺回来。”弘晅知道胤礽一直惦记签《尼布楚条约》让出去的地,将心比心,“咱们提供火器,他们把洋人打回去,消减洋人的地盘,咱们也不用整天担心被洋人比下去,洋人攻打咱们啊。”

胤禛看了他一眼:“你倒是会一举反三。”

“谢谢四叔夸赞。”太子脸皮十分厚,冲胤禛笑笑,就问胤禟,“除了火器,还有别的事?”

胤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没了。本来还指望你劝劝你汗阿玛。”

“汗阿玛决定的事,孤劝不了。”弘晅道,“汗阿玛连皇玛法的话都不听,孤说得多了,他直接揍孤。”

胤禛:“每次都是一巴掌,跟挠痒痒似的还好意思往外说。”

“那是没打在你身上。”弘晅扔下朱笔,“孤得陪皇玛法用膳去了,剩下的你们处理。”不等叔叔们开口,又说,“汗阿玛说了,你们协助孤处理政务,别想什么都不干。”说完就往慈宁宫方向跑。

胤禟望着他一蹦三跳,很是无语:“难怪皇嫂不给他选太子妃,就这样选了太子妃,他也能把太子妃给气得天天都想回娘家。”

“羡慕不?”胤禛问。

胤禟楞了一下:“我羡慕他?开什么玩笑。”突然一顿,苦笑道,“有时候是挺羡慕。两位嫡兄比他年长六岁,又是皇兄和皇嫂最小的孩子,无需像你我小时候为了能让汗阿玛多看一眼,绞尽脑汁想法子引起汗阿玛注意,皇兄和皇嫂就把世间最好的送到他面前。唉,咱们这个太子,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会投胎。”

“你是太子的叔叔,你也挺会投胎。”胤禩说一句,“走了,回去吃饭,别在这儿感慨。皇兄见着策凌,估计快回来了。一旦被他发现哪些地方处置的不妥当,甭说铁帽子王,你连亲王的爵都保不住。”

九月九日,胤礽回到紫禁城,查太子处理的事务。石舜华忙着闺女的婚事。直到十一月初八把弘晗嫁出去,夫妻俩才算闲下来。

石舜华心性豁达,后宫又没什么糟心事,明明只比胤礽小一岁,站在天天操心军国大事的胤礽身边,说两人差七八岁也没人怀疑。

晚上歇息时,石舜华把胤礽拉到身边,指着镜子里的人:“以后小事都交给弘晅吧。”

胤礽张嘴想说不,看到妻子光彩四溢的模样:“朕是该歇歇了。”

弘晅打小便是吃软不吃硬,凡事都得顺毛锊,胤礽命他处理政务,弘晅仗着胤礽在京城,一准会推脱或者乱来。

十一月二十一日,下午飘起大雪,石舜华命宫人准备暖锅子,化个十分精致的妆,便命奴才去乾清宫请天家父子回来吃暖锅子。

弘晅天天见石舜华,也没瞧见她和以往不同。石舜华见儿子没意识到,吃个半饱,弘晅的动作慢了下来,石舜华就说:“小五,我今儿早上跟你汗阿玛说,我俩如今一块出去,百姓都会以为我是他的继福晋,他还不信,你说是不是?”

弘晅张口就说:“怎么可——”看清他爹娘的相貌,惊讶道,“皇额娘越活越年轻呀。您最近吃了什么?”

“是你汗阿玛老了。”石舜华道。

胤礽知道她在给弘晅下套:“朕只比你大一岁。”

“这就是操心和不操心的区别。”石舜华看向弘晅,“你汗阿玛前半生太苦,你觉得是不是该让他享享清福?”

弘晅撇嘴:“合着您在这儿等着儿臣呢。”

“我儿聪明,却也粗心。”石舜华笑道,“不提醒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来呢。你三哥带着你侄子进宫,你汗阿玛想抱抱,他都怕累着你汗阿玛。”

弘晅被娇宠大,早已习惯爹娘在身边,虽然不想学着处理政务,可是他又真怕把他爹累出个好歹,一觉不醒,抿抿嘴,思索片刻:“好吧。”

“真乖。”石舜华顺手摸摸他的脑袋。

弘晅顿时不好意思:“皇额娘,儿臣都十七岁了,别动不动摸儿臣的脑袋,被外人看见儿臣威严尽失。”

“每天只想着吃和睡,你还有威严?”胤礽道,“你的叔叔和哥哥们一个比一个有本事,不想把懒病改掉,就要让他们看到你的才能。否则,待朕去了,大清会出现周朝的情况,君王只是个摆设。早些天朝鲜的事应对的就不错,朝鲜使臣没得到朕的回复也没再递奏章,说明朝鲜的旱灾并不严重。”

弘晅:“那件事儿臣也有考量。早年儿臣和皇玛法去南海时,就跟三哥聊过,海南四面靠海,庄稼颗粒无收,海南的百姓可以去海里捕捞东西果腹。当然,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朝鲜三面靠海,朝鲜南部国土最宽的地方也不过六百里,位于最中间的百姓没得吃,两天之内即可抵达海边,捡蛤蜊、捡海菜充饥。再说了,朝鲜此次禀报一个地方大旱,受灾百姓顶多十多万,儿臣不信朝鲜国王无力赈灾。”

“有没有解释给你四叔和八叔听?”胤礽问。

弘晅:“没有,儿臣觉得没必要。”

“不错,没必要。”胤礽道,“他们是长辈,也是臣。你是晚辈,却是君。你做任何事都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前提得保证自己的决策是对的。不然,无论你以后做什么决定,他们都会拦着你。还有一点,不能确定或者毫无把握的事,必须跟王公大臣商议,你没有说服他们就不能再做。否则,你就是个任性妄为的皇帝。”

弘晅点了点头:“儿臣谨记。”

“吃菜,都煮化了。”石舜华给弘晅夹点白菜,“这个是东北送来的,吃起来有点甜。小五,用白菜心蘸酱也挺好吃的。”

弘晅看了她一眼:“儿臣确定您比汗阿玛年轻是因为太会吃。”

“不让她吃让她干么去?”胤礽问,“你哥哥姐姐成家了。她的金玉满堂四家商号也给你们兄弟,存下的银子给暖暖和晗晗,想出宫买些东西都得算着手里的银子够不够,如今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吃。”

弘晅冲石舜华扮个鬼脸:“好可怜啊,皇后娘娘。”

“你娶个太子妃生个嫡子,本宫给你养着就不可怜了。”石舜华睨了他一眼,“这个法子怎么样?”

弘晅很不客气:“不怎么样。皇额娘若是真这么无聊,您和汗阿玛再给儿臣生个弟弟呗。妹妹也成,儿臣不挑。”

“小混蛋,连你娘也敢调侃。”石舜华揪住他的耳朵,“生了你之后,我和你汗阿玛就没打算再要第二个孩子。”

弘晅:“儿臣——晋江?出什么事了?”

胤礽下意识回头,就看到晋江站在门口正打算开口:“急件?”

“不是。”晋江道,“奴才刚刚瞧见慈宁宫的王以诚宣太医,太上皇可能病了。”

弘晅:“汗阿玛别着急,儿臣先过去看看。”说着话大步往外走。

片刻,弘晅到慈宁宫看到东次间门口有几个奴才,猜到康熙在东次间,撩开门帘走进去:“皇玛法怎么了?”

“太子来了?”康熙的声音有些沙哑,“扶朕起来。”

弘晅走过去扶起他:“额头很烫,奴才们咱们侍候的?”

“不怪他们。”康熙道,“是朕自个托大了。你怎么知道朕不舒服?”

弘晅:“孙儿在景仁宫用饭,看到奴才去找汗阿玛。外面天黑雪大路滑,汗阿玛走的不如孙儿快,汗阿玛得过一会儿才能到。”

“小病,别让皇帝过来了。”康熙很清楚儿子身体不如他壮实,“你也回去吧,朕喝了药就没事了。”

弘晅却没有离开,亲自侍奉康熙。待康熙躺下,胤礽才到。不过,此时康熙已闭目养神。隐隐听到胤礽的声音,康熙摆摆手,胤礽和弘晅回去了。

明明是小病,却五六天才转好。病好了之后,康熙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饭后更懒得绕着慈宁宫慢走,也是此时康熙终于意识到他老了。

和平九年,三月十八日,康熙六十六周岁生时当天,因不是整寿,胤礽就没想过给康熙大操大办。然而,胤礽下了早朝,一到景仁宫就听到石舜华说:“梁九功跟妾身说,汗阿玛希望皇上和皇上的兄弟们都带上自家儿孙去慈宁宫用晌午饭。”

“什么意思?”胤礽没听明白。

石舜华:“弘晅说汗阿玛这些日子总念叨自己老了,说不定哪天就起不来了。希望儿孙齐聚一堂给他祝寿。”

“十五弟和十八弟都不在京城,齐聚什么?”胤礽挑眉,“除夕家宴又不是没聚,他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石舜华好笑:“即便一年来个两次,还能折腾几次呢。”然而,直到七年后,也就是和平十五年秋,康熙七十二岁这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病了十多天,每日被病痛折磨着,觉得这辈子没什么遗憾的康熙把儿子们叫到跟前,命令胤礽给他一碗毒药。

胤礽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随即给康熙灌一碗苦药。众人瞧着康熙吐了,看向胤礽皆一副不赞同的模样。没等他们说出指责的话,就听到康熙骂胤礽给他灌黄连水。

一众小辈满脸错愕,接着就听到皇帝问:“后悔了没?”

康熙已不太能说出话,可是被黄连水刺激的当时简直像回光返照,指着胤礽骂一碗茶的工夫才停。也不敢再让儿子给他毒药,忍着折磨,三日后离开人世。

胤礽当即罢朝三日,紧接着又发诏为康熙守孝三年。

皇帝和太上皇感情极深,胤礽为康熙守孝这件事没有任何人怀疑他的孝心。而胤禛等人亲眼看到胤礽的头发都快全白了,即便不乐意跟太子处事,也劝胤礽趁机多歇歇,无关紧要的事交给太子处置。

和平十二年开春,弘晅大婚,婚后三年,到和平十五年开春,弘晅和太子妃生两个嫡子,两个侧福晋分别生一个儿子和一个闺女。瞧着自己有四个孩子了,从夏天一直到冬天,弘晅天天睡在惇本殿。

起先太子妃索绰罗氏去找过他,弘晅说他得给康熙守孝,这个理由索绰罗氏无言以对。

和平十六年,十月,康熙走一年多了,孙子辈只需守孝一年,孝期早过了,弘晅却没有搬回后院毓庆宫的打算,继续睡在惇本殿。

索绰罗氏又去前院找人,弘晅说他汗阿玛把政务都交给他,他忙,别打扰他。

太子妃索绰罗氏是个温柔的美人,真温柔,无论跟谁说话都轻声细语,面对弘晅这番说辞,冲他吼不出来,也不敢吼的索绰罗氏气得流眼泪,转身就去景仁宫找石舜华。

石舜华当初给弘晅选太子妃时,也想给弘晅挑个厉害的。可弘晅是个混不吝的主儿,打小没受过半点委屈,石舜华和胤礽觉得对不起他,生他出来就为了让他接皇位,也不甚管他,真找个人管他,把弘晅逼急了,他能废太子妃。

胤礽和石舜华思前想后,决定给他挑个温柔且通情达理的太子妃。而这么一位出自大学士府的太子妃没让弘晅心疼,却让石舜华心疼不已。

石舜华瞧着儿媳妇眼泪一个一个掉,揉着额角解释:“太子不是对你们不满,你也别想着给他挑新人,他只是懒。”

索绰罗氏不信:“哪有人那么懒,皇额娘,儿媳的几个宫女长得挺好,您问问太子爷钟意哪一个,儿媳绝不拦着。”只要别常年睡在惇本殿。

“弘晅来了,不信本宫就自己问他。”石舜华指着大步进来的男人。

第230章人老成精

弘晅一进正殿就问:“问儿臣什么?皇额娘急着把儿臣找来,出什么事了吗?”

“太子妃想知道你为什么不回毓庆宫歇息。”石舜华问,“天天住在惇本殿,是惇本殿的床比较好?”说着话指着索绰罗氏的眼睛,示意弘晅自己看。

弘晅头痛:“儿臣跟她说了,最近比较忙,比较忙,忙得儿臣恨不得长出分/身。”

“太子妃,还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本宫给你做主。”石舜华道。

索绰罗氏不太好意思,可是机会难得,这次不问,下次想问的话,她婆婆该不搭理她:“真是毓庆宫的床不好?”

弘晅心想,床是好床,是你们太烦。可惜这话说出来,他娘一定会揍他:“孤喜静。”

索绰罗氏呼吸一窒,不太敢相信,期期艾艾地问:“是妾身太吵?”

“你们都很吵。”弘晅道,“皇额娘,没事儿臣告退,汗阿玛还在西暖阁等着儿臣呢。”

石舜华摆手:“去吧,去吧。”转向儿媳妇,见她居然认真反思,不禁叹气,“太子打小就懒,吃饭都懒得张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睡着吃,吃着睡。以后有事找太子直接说事,别跟他绕弯子,他不耐烦听。

“至于给太子纳新人这件事切勿再提,他之所以二十一岁才成婚,便是不想有人打搅他吃饭睡觉,还得花心思应付你们。”

索绰罗氏张了张嘴,好一会儿才问出口:“真的?”

“太子是本宫生的,本宫比任何人都了解他。”石舜华道,“你若还是不信,可以叫你阿玛问问太子的叔叔们,最烦太子哪一点。”

索绰罗氏见石舜华把话说到这份上,便确定她婆婆没骗她:“那儿媳就不打扰您了,儿媳告退。”

“回去记得吩咐嬷嬷打明天起把两个孩子送到本宫这里,晚上再抱回去。”石舜华道,“指望太子教孩子,想都不用想。你汗阿玛最近调养身子,本宫跟他说说,请皇上给两个孩子开蒙。”

索绰罗氏眼中一喜,继而一想:“会不会累着汗阿玛?”

“永珝三岁,永璟两岁,他俩都懂事,累不着皇上。把东院正殿收拾出来,赶明儿让他哥俩住东院。”石舜华一边想边说,“庶子住厢房,小格格就住在毓庆宫,赶明儿七八岁大的时候再搬去公主所。那俩孩子你得尽心,长大后都是你的两个嫡子的助力。奴才若有偷奸耍滑的,你狠不下心处置,直接还给敬事房。”

索绰罗氏嫁进东宫四年,虽然没敢刻意打听也知道如今的敬事房总管,以前只是东宫看门人。而东宫总管以前也只是皇后娘娘面前跑腿的小太监。

乍一听两人出身,索绰罗氏很诧异,这么二位如何当得了总管?后来接收东宫的账册,听管事嬷嬷说账册是顺总管亲自写的,看着账册上异常工整的小楷,索绰罗氏收起轻视,更加不敢怀疑敬事房总管晋江的能力。

如今再听石舜华这么一说,索绰罗氏也没问交给敬事房之后怎么处置,直接道:“谢谢皇额娘。”

石舜华瞧着儿媳妇这么懂事,心中欢喜:“弘晅回头要是因为今天的事说落你,明儿使人跟本宫说一声。不过,本宫觉得他懒得说你。”

索绰罗氏对石舜华的话将信将疑,不过,她知道弘晅懒,瞧着天快黑了,就在惇本殿西次间摆饭。

用饭的时候,索绰罗氏都做好被训斥的准备。然而,弘晅吃饱了,漱漱口,擦擦嘴,拍拍屁股走了,异常干脆利索。

索绰罗氏追出去,看到他往乾清宫去,回到毓庆宫忍不住跟从家里带来的几个丫鬟说:“太子不跟本宫讲话,居然是懒得开口。”

“太子爷是个奇人。”丫鬟做梦也没想到太子不回毓庆宫是因为懒,“太子爷这么懒,居然还愿意帮皇上处理政务,皇上才是最厉害的。”

索绰罗氏点头:“是很厉害。不过,皇额娘也挺厉害。”

“皇后是很厉害。”丫鬟道,“夫人不止一次跟主子讲过,不要在皇后面前玩心眼,主子,您不会忘了吧?”

索绰罗氏连连摇头:“可不敢忘。皇额娘看我一眼就知道我想什么,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猜出来的。”

“皇后肯定有过人之处。”丫鬟道,“不然太上皇的那些嫔妃们也不会怕她。”

索绰罗氏猛然想到康熙驾崩后,皇上准许有子的太妃们随儿子住,太妃们当天就收拾行李,第二天就出宫的一幕。

当时作为太子妃的索绰罗氏跟着石舜华一起送太妃们,她以为太妃们迫不及待地想跟儿子们团聚,直到她额娘进宫看望她,索绰罗氏才从她额娘口中得知,太妃们是怕皇后误认为她们不想出去,打算违抗圣旨。皇后以后找机会收拾她们。

索绰罗氏听得目瞪口呆,即便亲娘说的话,索绰罗氏也不大相信。可是随着有子的太妃们搬出去,西六宫空出一半,以往挤在一块的太妃们依然不敢移动,继续挤一块住,索绰罗氏才相信紫禁城的女人都怕皇后娘娘。

确定皇后娘娘厉害,索绰罗氏并没有机会见到皇后娘娘发火,以致于内心深处并不怕她。直到今年小选,一批宫女和太监进宫,索绰罗氏亲眼见到她婆婆眼睛不眨的挑出十来个宫女送回内务府。

石舜华当时给索绰罗氏解释那些包衣有问题,也指出哪些方面有问题。索绰罗氏将信将疑,后来偷偷托娘家人查一遍,其中一半是冲着太子,另一半是冲着皇上来的,索绰罗氏一阵后怕,也是那时才打心眼里佩服她婆婆。

如今婆婆要给两个孩子开蒙,翌日,辰时两刻,索绰罗氏就把两个儿子送到景仁宫。

胤礽和石舜华正在用早饭,看到两个孙子眼巴巴望着他们。石舜华无语又想笑,打发索绰罗氏和东宫的嬷嬷回去,就问:“永珝,永璟,吃饭了没?”

“吃了。”永珝下意识舔了舔嘴角。

石舜华笑道:“再陪皇祖母用一点好不好?”

“好的。”索绰罗氏反复交代永珝到景仁宫要听话,不能闹人,永珝想也没想就点了点头。

石舜华转向永璟:“和弟弟一起吃?”

“好的。”永珝再次点头。

石舜华欠身看了看,指着几道易消化的东西,吩咐宫人端到永珝和永璟面前,直到听见两个孩子心里说“好饱”,才放下筷子问:“我吃好了,你们吃好没?”

“吃好啦。”永珝连忙放下勺子。永璟跟着放下,恐怕慢一点,石舜华叫他再吃一点。

胤礽瞧着有趣,不禁感慨:“弘晅居然能生出这么乖的孩子。”

“您也没想到自己能生出个懒货来。”石舜华吩咐宫人先把孩子抱去东厢房,就问胤礽,“今儿还去乾清宫?”

胤礽揉揉肚子:“冬天没什么大事,不去。书准备好了?”

“别着急。”石舜华道,“孩子刚吃饱,肯定没心情听你讲古。东厢房有玩具,先叫他们玩一会儿,妾身也陪你消消食。”

弘晅听霍林说他汗阿玛不回来,立刻转向他的贴身太监:“去请三贝勒和四贝勒。”

“嗻。”跟着个懒主子,侍候弘晅的太监从不问为什么。

有个懒弟弟,弘晏和弘曜也懒得问传话的太监,弘晅找他俩何事,直接去乾清宫,见着弘晅直奔正题:“有何吩咐?太子爷。”

“三哥,四哥,坐下说。”弘晅指着对面的绣墩。

弘晏和弘曜相视一眼,由弘晏开口:“有事说事,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

“孤就是想跟两位哥哥唠唠家常。”弘晅学着胤礽忽悠他的叔叔们,“你们可真不给孤面子。”

弘晏听着这话倍感耳熟,然而,太子明显有事,弘晏也顾不得细想:“唠家常应当去景仁宫,汗阿玛和皇额娘在那里,咱们一家人好好唠唠嗑。”

弘晅噎了一下:“三哥,四哥,大哥去西藏了,天高皇帝远,你们羡慕吗?”

“不——”弘晏心中一动,“你不会还惦记着让我们去南海和台湾吧?”

弘晅惊讶:“不愧是孤的兄长,咋这么聪明呢。年后收拾收拾去吧。”

弘晏扯扯嘴角:“汗阿玛不知道这事?回头你去跟汗阿玛说,就说是我们想去南海和台湾?”

“汗阿玛常说他不喜欢聪明人,孤发现孤也不喜欢。”弘晅板着脸,“去还是不去?”

弘曜笑道:“如今的船大又快,太子想我们过去,我们随时可以出发。前提是汗阿玛和皇额娘得同意,而且你不能逼他们同意。”

“只要你们愿意,汗阿玛和皇额娘不会阻拦。”弘晅道,“孤的耐心可不多了。”

弘晏白他一眼:“懒死你算了。”说着话站起来。

“就这么说定了啊。”弘晅连忙提醒。

弘曜:“知道了。”

晌午,弘晅路过东宫都没进去,直接去后面的景仁宫,听到小孩子的说话声,眉头微皱,推开东厢房的门,看到两个儿子裹着小斗篷,撅着屁股在玩什么:“他俩怎么在?”

“我想他们了。”石舜华拍拍永珝的屁股,“你阿玛来了。”

永珝下意识扔下手里的东西,起身行礼。然而,穿得太多,没等站起来又倒在炕上。弘晅看着想笑:“别行礼了。汗阿玛,儿臣跟你说件事。”

“在这里说,又没外人。”胤礽道,“永珝,永璟,玩你们的。”

小哥俩下意识看向弘晅。

弘晅摆手,拉张椅子在胤礽面前坐下:“三哥和四哥要去南海和台湾——”

“你想让他们过去就直接说。”胤礽打断他的话。

弘晅无语:“这还怎么聊啊。”

“他俩还说只要朕同意,他们就没意见是不是?”胤礽肯定道,“你打算怎么劝朕同意?”

弘晅想哭,转向石舜华可怜巴巴道:“皇额娘,汗阿玛欺负实诚人。”

“丢不丢人啊。”石舜华道,“你儿子都快去尚书房了。”

胤礽道:“朕同意也行。你三哥带上你十四叔和你十三叔的嫡长子,你四哥带上你四叔家的嫡子弘晖,和年侧福晋给你八叔生的儿子。朕许他们全家过去。”

“姜还是老的辣。”弘晅举起大拇指,走到胤礽身边,伸手揉揉大儿子的脑袋,“好好听皇玛法的话,好好跟你皇玛法学。”

第231章全文完

永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奶声奶气道:“儿子记下了。”

“该用饭了。”石舜华道,“下午再学。”随即吩咐宫人摆饭。

饭后,石舜华命宫人看着两个孙子睡觉,她和胤礽在景仁宫正堂等着弘晏和弘曜。

原本胤礽是想着明日早朝再跟两个儿子说派他们去台湾和南海一事,可是弘晅等不及,非要今天把事敲定,胤礽只能一边揉眼睛一边等儿子。

康熙驾崩后,弘晅帮胤礽分担政务,胤礽每天晌午用过膳都会睡一会儿。弘晏和弘曜哥俩孝顺,经常去景仁宫给石舜华请安,知道爹娘的习惯,一见宫里来人宣他们进宫,就知道是弘晅搞的鬼。

未时一刻左右,哥俩到景仁宫。

弘晏看到胤礽困得眼睛直流泪,真想给弘晅一脚。可是弘晅如今已长大,没法再像以前那样下他的面子。

等听胤礽说完他的打算,弘晏、弘曜和弘晅一样误认为把堂弟们带走,是为了牵制在京城的叔叔们,实则胤礽怕他俩到南海和台湾后,日子过得太舒坦,生出当土皇帝的心思。

胤礽不希望看到这一幕,所以当着弘晅的面说:“朕和你皇额娘年龄大了,过五年就召你几个哥哥回来。”顿了顿,“赶明儿朕派你二哥去云南,你没意见吧?”

“您是皇上,干么问儿臣?”弘晅不明白。

胤礽:“朕如今已五十有三,身体又不如你皇玛法好,还能当几年皇帝啊。天下是你的天下,朕必须得问问你。”

“别,您千万别这样说。”弘晅皱眉道,“儿臣觉得担子很重,瘆得慌。”

石舜华白他一眼:“没出息的东西。弘晏,弘曜,台湾和南海那边什么都有,我就担心大夫不如这边,弘晏,你看看能不能从民间请几个杏林高手。”

“皇额娘,台湾不缺大夫,您忘了,郑家在那边称王多年,好东西不比京城少。至于南海么,和洋人离得近,那边的大夫医不好的病,还可以找洋人。”弘晏提醒道。

石舜华挑了挑眉:“你还想着去洋人的地方找大夫?朝廷卖给印度人、缅人的火器不知打死多少洋人,你就不怕他们趁机给你下毒?”

“对对,您不说儿臣险些忘了。”弘晏转向弘晅,“都是他干的好事。”

弘晅:“孤只是太子,是储君,不是君。倒卖火器这么大的事,汗阿玛不同意,九叔才不会搭理孤,少冤枉孤。”

“主意是你出的吧?”弘曜问。

弘晅笑道:“出主意的多着呢。汗阿玛,每个主意您都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