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称赞,不过这样的人不是很多吗?”
“也许很多,但我遇到的不多,真正和你一样的就更少。”她着重地强调了一句,“大概就只有你一个,仅仅是你,完全的与众不同。”
程静泊试着消化她说的:“听起来我好像是一个真正的奇葩。”
“不…”柏子仁没料到他有误会,赶紧澄清。
“开玩笑的,别紧张。”他语气比刚才轻松了一些,“其实我知道你的意思。”
柏子仁闭嘴,不再多语。
“我一向喜欢听人的夸奖。”他坦然道,“在方面上我一点也不谦虚,尤其是从品学兼优的人口中得到的夸奖。”
品学兼优四个字是昨天吃饭时,沐子北特地向程静泊形容他姐姐的,因为反复说了好几遍,让他记忆犹新。
柏子仁有些不好意思,但没有再否定自己,又想到沐子北,说道:“对了,我弟弟昨天晚上低烧了。”
“病了?现在怎么样了?”
“退烧了,现在乖乖在床上休息。”
“沐子北,他是我见过最有意思的孩子。”
“嗯?”
“聪明早熟,有些无伤大雅的小调皮。”他和她面对面,目光没有尴尬地相触,“乍看你们不太像,但看久了就不一样,眼睛到鼻子这部分很神似。”
“他是我同母异父的弟弟,和我年纪差很多,所以很可惜没能一起度过童年。”
“原来是这样。”
“你呢?除了程医生之外,你有别的兄弟姐妹吗?”
刚谈及此,小纪就端着新出炉的热松饼过来,摆在桌子中心,笑嘻嘻地说:“趁热尝尝我的手艺,我特地放了两倍的鲜奶,保证味道纯正。”
“谢谢。”柏子仁道谢。
“你是他的贵宾嘛,当然要好好招待。”小纪朝程静泊努努嘴,“他真的很少有时间坐在这里陪人聊天,就连我们让他讲一个哲学小故事,他都不怎么爱说。”
小纪动用了一个“陪”字让柏子仁受宠若惊,在她的印象里,分明是她一次次主动找他聊天,而他处于礼貌,或者纯粹当她是一个阅读爱好者,才会有这份耐心和她说话。
程静泊回答小纪:“因为你们不是真的感兴趣,我很怕刚说个开头,听众就睡着了。”
“借口罢了,不愿意搭理我们才是真的。”小纪抱着圆盘子,低头冲柏子仁调皮一笑,然后转身回去,又剩他们两人独处。
“你不吃吗?”柏子仁尝了一口松饼,觉得味道很好。
“开业的几天里尝了上百种味道,以后免费送我吃,我都要考虑一下。”
柏子仁很明白这种心情,不再客气,独自慢慢吃完一片,想到了什么就问:“你愿意讲一个哲学小故事给我听吗?”
“你想听什么?”出乎她意料,他答应得很直接。
“我记得高中时候哲学老师讲过一个关于笛卡尔的爱情故事,他临终前留下某函数式,解开后是一个心形线,送给他的公主爱人,那是真实的历史吗?”
“事实并不是那么浪漫,他并非和所谓的公主有一段爱恋,也没有在临终前留下传奇的函数式,事实上是,笛卡尔作为当时瑞典女王的老师,被要求每天凌晨五点去授课,当时是冬天,气温很低,他一向体弱,不能适应北欧的严寒,加之自己的哲学思想不被女王重视,难免郁郁寡欢,最终病逝了。”
“所以,心形线的传奇是假的?”
“还未有严谨的证据表明心形线是笛卡尔的发明。”
柏子仁点头:“其实我当时已经怀疑这个故事是假的。”
“为什么?”
“我觉得他留下的那个函数式很难,以公主的水平不太可能解开,再说,人都要死了,理智上不会将遗言搞得那么复杂,很有可能只是世人喜欢的传奇。”
听了她说的话,程静泊目有笑意,想了想说:“你的怀疑没错。”
“不过我很喜欢那个心形线。”柏子仁顺手拿起一边的小本子和笔,“记得是这样。”
她工整地画了一个坐标,试着将轨迹上的点连在一起,形成两个半弧,交接于一点,变成一个心。
程静泊垂眸看她动笔,长长的眼睫毛遮掩了他眼眸里浮动的璀璨光芒。
等她画完,他接过后看:“很少有女生会画这个。”
“我只是觉得它很漂亮,所以记住了。”
“如果想看漂亮的,还有一个函数图是蝴蝶曲线。”他借了她的笔,画了一个坐标,匀称地连起来。
几分钟后,他递给她看,坐标上停着一只展翅蝴蝶,理智又优美。
她凝视许久,然后合上,当作是他送的一份礼物,再抬头对上他的眼眸,越发觉得那对平静,专注又充满智慧的墨色瞳仁,真正好看极了,竟然有点想私藏起来。
等一壶热咖啡见底,柏子仁差不多该走了,程静泊问她怎么回去,她说坐公车。
“我和你一起去车站。”他站起身,视线停留在桌角的菩提挂件上,“别再忘了。”
初冬的气温已经很低,街上的人都穿得厚实,并肩走的时候,大衣和外套相碰间有细微的摩擦声。
柏子仁双手兜在外套口袋里,走路时候微微低头,偶尔瞟他一眼,出门后他就没再说过话,她默认他需要安静,或者在思考什么,自然不会聒噪。
其实这样的感觉很微妙,曾经认定只是萍水相逢,很快会互相遗忘的人,现在就在自己的左肩膀旁,短短一个目光的距离。
趁此机会,她的目光从他笔直的双腿,下垂的手臂,微微弯曲的干净手指移上去,至他的宽肩,再准备往上时…他已经低头捕捉到她游来游去的观察,问道:“你在看什么?”
柏子仁否认:“没什么。”
他收回目光,有些疑惑,但没有去追究她刚才对什么发生了兴趣。
他们步行到了车站,一路上起了风,拂过面很容易感受到寒气,奇怪的是她不觉得冷,捂在口袋里的手反而有些烫,也不知道这股暖意是从何而来。
他在车站边的报亭买了一份晚报,一边默读一边陪她等公车。
有几分钟时间里,他的沉默让她觉得不适,但她不知道该如何打破沉默,炒热气氛这样的事情向来不是她擅长的,能做的只是等他开口说下一句话。
公车来的时候,她依旧没等到他开口,直到车子停在面前,她要告别了。
就在她跨上车的刹那,发生了一个很小的意外,脖子上系的长围巾被一阵大风从肩膀上吹落下去,她转头的时候,看见他走上来。
他弯腰把围巾捡起来,在司机师傅催促的时候,伸手将它挂上她的脖子,干净利落地绕了一圈,连带着打了个结。
然后,她仿佛有了幻觉一样,看见他的瞳孔闪现出一点对待孩子般纵容的笑意。
“这样,打上结就不会再掉了。”这回,他连声音都放低了一些。
电光火石间,她联想起他回答沐子北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时特有的语调。
譬如沐子北会刨根究底:“程大哥,到底吃什么才能和你长得差不多?”
“青菜和萝卜,你坚持吃一段时间会有明显的效果。”
“什么效果?”
“五官会变得更立体,尤其是下巴的线条会逐渐鲜明。”
“啊?程大哥,你是在拐着弯说我脸圆吗?”
“嗯?我分明说的很直接。”他的声音沾上了笑意,眼睛也是。
而刚才他的眼睛又一次浮现那种清浅而包容的笑意,虽然只是一刹那,但对象是她。
他的再见拉回了她的思绪,她很快清醒过来,对他点了点头。
柏子仁上了车,已经没有座位,她站在车厢中央,拉着手环,看向窗外,他正往回走的身影。
在拥挤的车厢,她耳边传来絮絮叨叨的轻声抱怨,明明很嘈杂,却感觉自己像是待在一个远离这一切的小角落,体味一种独属自己的快乐,这一刻,紧捂在口袋的右手,掌心贴着那颗他帮她取回来的菩提子,好像是握住了一颗小太阳。
作者有话要说:被电晕的瓜子仁回去肯定是呆愣很久,程静泊则在认真回想,刚才她一直在打量他,被发现了还不承认,究竟是对他的哪里感兴趣。
一切顺利又开心地进展,但是作者热泪表示,这简直是在帮两个文人谈恋爱啊,真的不容易啊,换作别人已经住在一起了,他们还在慢慢画坐标,需要如此古典委婉风吗,仰面长叹,顺便求一个鼓励。
第十章
入了冬的早晨寒风凛凛,自习室的座位变得抢手,朱鸣文早起困难,拜托柏子仁帮忙占座位,开始的几天没有问题,后面就有人明确地在自习室贴了一张纸,写明为求公平,禁止占座,朱鸣文暗地抱怨了几句,却也拿出了一股毅力,每天六点多一点,睡眼惺忪地走进自习室,往柏子仁的旁边坐下。
“你的睫毛掉了。”某天,柏子仁提醒朱鸣文。
朱鸣文赶紧拿出小镜子,对着重新贴好,然后看着柏子仁笑了一下:“没见过你化妆。”
柏子仁摇头:“对我来说太复杂了。”
朱鸣文索性托腮打量起她的脸,啧啧称赞:“你皮肤真好,不抹任何东西就这样净白,只是两颊有点干,应该换滋润型的保湿霜。”
柏子仁疑惑:“是吗?”
“算了,女为悦己者容,等你有了喜欢的对象就会注意这些问题。”朱鸣文知道她不感兴趣,也不多费口舌。
“那你有推荐的吗?”
“保湿霜的牌子?”
“对。”柏子仁从便签本上扯下一张,“请你帮忙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