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奇笑出声:“得,那是不用太忌讳了。”

众人都笑了。

“弘昱,你也该选嫡福晋了,你自己有什么想法?”雅利奇道。

弘昱忙起身:“侄儿并没有什么想法,只是要劳烦珍额娘全权做主。”

他最初只敢叫贵妃娘娘,后来叫小皇婶,被雅利奇嫌弃了。

又不敢直接学二格格叫雅额娘,雅这个字,是皇贵妃娘娘闺名里的一个字。

除了二格格,谁也不这么叫。

后来,他就学大阿哥,以娘娘的封号为名再叫一声额娘。

第一次叫,他忐忑又害羞,倒是雅利奇一笑,当时就道:算了,我也当得起你一声额娘了。

就当是个干儿子也罢。

四爷听说后,只说这弘昱啊,还是随了胤褆的一些毛病。

首先这会讨好就是一项。

雅利奇只是笑了笑,就算过去了。

于是,这两三年下来,就这么叫下去了。

“要是叫我给你选,我的意思是,家世就不宜太高,人自然是要选的温柔贤惠的。不过,你要是喜欢个厉害的也好。”雅利奇道。

“回珍额娘,家世低是好,性子的话也不必太贤惠。日后也是要管后院的,只管是个心思正的就是了。”温柔还是泼辣都无所谓。

他这样的,日后定然是要敬着福晋的,这样才好是一家人。

“好,那我就知道了。不过我会给你选两个格格。”雅利奇笑道。

弘昱红着脸:“多谢珍额娘。”

“额娘,那四哥呢?四哥呢?”六阿哥暗戳戳笑。

“你四哥才多大?想都不要想!不到十六没有格格,不到十八没有福晋。”雅利奇道。

“哈哈哈,四哥你好惨啊!”六阿哥笑起来。

四阿哥被弄得也挺不好意思的:“姐姐们还在这里呢。”

三格格哈哈哈笑:“你可别说我们,我们不害羞。”

二格格脸红红,也道:“就是。我们不害羞。”

“你快别说你弟弟,你自己婚事是要提上日程的。”雅利奇看二格格。

二格格原来只是一点点脸红,一下子就爆红了。

众人又是一番笑闹。

“好了,他们几个还小,你们两个是大了。一个娶一个嫁,都是喜事,有什么害臊?”雅利奇拉过二格格搂着:“扎齐挺好的。我看是个正直的。”

“嘿嘿,长得还好看。”三格格道。

二格格呐呐:“雅额娘瞧着真的好么?”

她也性子变化挺大了,要是照着小时候那种样子长大,那她绝不敢问这话,不过也绝不敢跟扎齐真的说话什么的。

“我看着好就行?我只能看看他家里如何,人品好不好。不过也看不到心里去。主要是你也要喜欢,满意。你是公主,自然能选一个合心意的额驸。你看看你温宪姑姑,后来的额驸。这周家都是好人品,两口子过的也甜蜜。”

“是,女儿没什么雄心大志,就想日后都安稳就是了。”二格格道。

“有你兄弟们呢,日后你不会差。就是自己的性子要改,不能小心翼翼的。在宫里,你有许多长辈,出宫了,日后公公婆婆也得敬着你。你这孩子也不是个会欺负人的,就不要叫人欺负了你。”

二格格红着脸点头。

“好了,不说你了,小可怜样儿的。过了年,你皇阿玛就会下旨,给你赐婚,然后修建公主府。你大姐的公主府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统共就你们三个公主,都少不了公主府。”

不比前朝,就一个留在京城的公主,府邸还不像样子。

“那我的呢?”三格格问。

“你没有,你以后就住婆婆家。”雅利奇故意。

三格格就嘿嘿嘿,抱着额娘和二姐闹。

几个皇子都瞧着,九阿哥今儿一早被抱去慈宁宫了,大概是太后忽然想刷一下亲情了。

雅利奇也无所谓,只管叫人抱去。

雅利奇腿脚捏好,叫人简单给把头挽起来,就预备着摆膳。

她起来就不早了,这一会说话的功夫,午膳时间就差不多了。

四爷听说孩子们回来,也叫送来了不少零嘴,晌午又赏赐了八个大菜。

孩子们都大了,都比较能吃,倒也不算浪费。

雅利奇叫人上的大铜锅,毕竟孩子多,就没上辣锅子。

作料加辣就行,除了她和三格格,其他人也不太能吃辣的。

锅底是猪骨汤,熬到发白。

里头飘着葱段,姜片,红枣,枸杞,人参须等一些简单的药材,还不难闻。

还有鲜嫩无比的蘑菇,以及一截筒子骨。

越煮越香。

六阿哥迫不及待的要吃煮的白萝卜。

丫头们伺候着,海棠笑道:“六阿哥小心一点,别烫着了。这白萝卜,除了您和主子,他们不吃。”

六阿哥嘿嘿笑:“成,那我慢点来。”

众人又笑。

娘几个吃的心满意足的,最后还在锅里下了油面。

油面就是做好的面条上锅蒸熟,再用油拌过。有点类似于热干面,但是区别在于,热干面是发酵的面,而这个不是。

吃饱喝足,孩子们都瘫了,撑得。

雅利奇手一挥:“都喝点消食茶滚去午睡吧,赶着天黑回去就是了。”

四阿哥六阿哥都有住处,弘昱也不愁地方住,景仁宫大的很呢。

格格们都回去了。

一觉睡醒,九阿哥回来了,还带回来了皇祖母给的赏赐。

一个白玉做的小马,挺精致好看的。

正文 第937章 大典

小家伙巴巴的要给额娘,还眼巴巴:“额娘拿着,好的都给额娘。”

雅利奇那一颗心哎!

抱住小儿子就是一顿猛亲,这么回事,这孩子们一个一个的,都是蜜罐子里怀着出来的吧!都这么甜!

九阿哥咯咯笑,雅利奇抱起他放腿上:“在皇祖母那午睡了没?”

“睡了,皇祖母那的香不好闻。不喜欢。下回去能带自己的香不?”九阿哥问。

雅利奇失笑:“当然不能啊,你也不常去,每个人喜欢的香味不一样嘛。你皇祖母就喜欢沉水香,你去了也要习惯起来。自己带的话,不是显得你很不喜欢你皇祖母的香?除了香,你皇祖母对不好不好?”

“好。皇祖母给吃小零嘴,还问我在这里吃的是什么,喜欢什么。七哥八哥不敢说,我就说了。”九阿哥骄傲。

“是吗?我们小狸好勇敢。”雅利奇笑着夸。

九阿哥被夸的美滋滋的,过了一会才去找哥哥们了。

看过了哥哥们,四阿哥他们就要回阿哥所去了。

临近册封太子,四阿哥要忙活的事很多,所以也没时间在这边了。

先到来的自然是腊八。

腊八这一天,又是慈宁宫摆宴。

宫外的,从宗室到有爵位的人家,到大臣家里。

该有腊八粥的都送到了,今年外头有爵位的人家里头,乌苏里氏的是头一份。不光是有腊八粥,还有几个圣上赐下来的菜。

奇里领着一家老小叩谢皇恩。

送走了太监,奇里被孙子扶起来。

“快摆上桌,这可是圣上赏赐。”奇里道。

孟氏道:“儿媳叫人热一热,公爹且不着急。”

说着就赶紧叫人热了,而不换盘子,只蒸一下,这盘子都是御赐的好东西。

官窑的瓷器。一般来说,臣子家里接了赏赐,东西吃了,碗碟也得供着的。

他们家不至于这样,因为这样的东西多了,但是也要好生收起来的。

奇里坐定,举杯:“来,今儿个过节,咱们自家人喝一杯。”

众人忙都起身。

喝了一杯酒,奇里道:“圣上的赏赐,是因娘娘,咱们家本无建树。”

富勒珲点头:“阿玛说的是。儿子也是没本事的人。”

“如今京城里,咱们家也是上流。入了正黄旗,也是国公府。自然是高高在上了。可是你们都不能忘本!”奇里瞧着三个孙子:“你们阿玛额娘是好生过了半辈子,你们阿玛没纳妾没通房,玛法就觉得很好。”

“玛法不是不许你们纳妾有通房,但是不管怎么样,日后府上不能乱。”

三个孙子最大的十一,跟太子一样,最小的才七岁。

孟氏生了五个,第一个是女儿,中间三个男孩子,第五个又是女儿。

最小的才一岁多呢。

长子名叫扎拉哈齐,满语里的,翻译汉语大概就是家庭和睦之类的。

扎拉哈齐忙道:“玛法放心,孙儿一定记得您的教诲。不敢乱来的。”

“嗯,好,用膳吧。你们几个赶着年前,也去宫里给你们姑母请安。太子的册封大典就在眼前了,你们也去贺喜。”奇里道。

三个孙子都应了。

因为家里开放,孙女们也没有不上桌的说法,两个孙女都在,不过小的那个闹腾,就被抱回去了。

倒是大的那个端坐,她也十四了。

这孩子起了个汉人名字,叫秀春。

“娘娘之前也提议过了,说秀春也大了,这婚事该怎么说。我也不敢说什么,只说娘娘做主。”舒鲁氏看孟氏,带着些不好意思:“你看,要是你有什么想头,就跟娘娘说说好。”

毕竟这孩子与她没有血缘,她不好说的。

“母亲说哪里话,您是正经的祖母,说什么都是应该,不过家里的孩子,婚事最好还是问过娘娘。娘娘的意思是,这孩子或许可以匹配个好姻缘。”孟氏道。

“娘娘的意思是?”富勒珲皱眉。

“你们也别怪我老头子说话难听,咱们家的富贵够多了,也不必想着高嫁。太子的婚事,不是随便来的。”奇里哼道。

“公爹这是哪里话,媳妇哪里敢那么大心思。只是想着,或许娘娘的意思是,叫秀春能进宗室。”孟氏忙解释。

她就是再不懂事,也知道她家的女儿不可能做太子妃。

倒是想过,能不能做个侧福晋,但是显然公爹不愿意。

那就算了,好好的孩子,做侧福晋也委屈。

何况是皇家的侧福晋呢。

娘娘能出头,可未见得她的女儿也能出头。要是做侄女,娘娘能疼爱秀春,可要是做了婆媳……

“这些事,不必揣度。大丫头还小呢。选秀也是下回的事了。”奇里道:“下回就问问娘娘。都是一家子,娘娘肯操心,没什么不好问。”

“是。”孟氏笑着应了:“公爹尝尝这个酒,我从娘家拿来的,说是上好的汾酒,我哥哥去西边带回来的。”

奇里嗯了一声喝了一口:“好,这酒不错,也是个名酒。倒是劳你哥哥费心了。”

“公爹这话说的见外了,孟家有今日,都是咱们家的拉拔。都是一家子,没有这么外道的。”

一家子热闹的说话。

孟氏会来事,也生怕叫舒鲁氏不舒服,也说了给舒鲁氏的哥哥嫂子送去了东西。

这腊八粥也少不了。

舒鲁氏家里如今也不错,但是毕竟还是比较差,少不得孟家和乌苏里氏拉拔。

不过那一家穷还有志气,只求舒鲁氏母女过得好,并不上门叨扰。

天寒地冻,过了腊八就开始下雪。

宫里忙成一团,礼部下属几个部属都忙的不行,宗人府,内务府,都是团团转。

太子册封礼那可是大事。

因为册封礼,所以这一年的小年就简化了,二十一就是册封礼,二十三小年那也实在是劳动不动了。

二十一这天半夜里四阿哥就起来了。

套上了吉服,跟雅利奇流程差不多,不过他是要一早先去祭天地的。

然后太庙,再太和殿。

还没长成大人的四阿哥弘时一步步坚定的走在太和宫外的地上。

正文 第938章 鸡犬升天

翻过年,他整十一。

他面容精致,自有一番样子,杏黄色的太子吉服穿在身上,一层一层的纹绣是龙纹。标志着除了皇帝以外,他是最尊贵的一个。

他稚嫩的肩膀上已经担着许多东西,但是一步一步,走的沉稳又顺畅。

文武百官跪迎两侧,兄弟们也都带着笑看着他。

他的目光越过这些人,看着上头站着的那个穿着明黄龙袍的人。

那是他的阿玛,是大清的皇帝,是他的明灯,也是他的肩膀和脊梁。

走上去,跪倒,他甚至没怎么听圣旨是怎么说他德行出众,人品贵重所以堪为太子的。

也没听那些溢美之词背后的含义。

只是带笑看他的皇阿玛。

最后,他深刻的叩头,谢恩。

四爷扶着他:“太子,从今以后,你要记得自己的责任。朕手把手的教你,你也要不辜负朕,不辜负祖宗。不辜负我大清的基业。从今后,你要无愧天地,无愧宗庙。做一个合格的太子,日后也做一个合格的皇帝。为我大清百姓造福。”

“是,儿臣定然不负皇阿玛教诲,期望。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无愧祖先。”弘时的声音很大,像是底气十足。

事实上,他也确实底气十足。

四爷笑着看他:“好孩子,皇阿玛信你,定能做好太子。皇阿玛会扶着你,看着你,直到你羽翼丰满。”

弘时笑了,可是眼里都是泪。

下面臣子山呼万岁,又山呼千岁。

至此后,大清后继有人,皇室有了传承。

太子年轻,聪慧,出身皇贵妃,得盛宠。

这位太子,绝不会像是先帝爷那会子的太子那样。

外头修建太子府,是众所周知的事,虽然也有人怀疑选了先胤褆的旧府邸是不是皇上也有警醒敲打太子的意思。

但是不管怎么样,太子日后是住外面的。

这未必是疏远,而是给了太子更大的权利。

毕竟孩子大了,住在父亲眼皮子底下是不好的。

而等到太子有了太子妃,再能够入朝参政的时候,他的自由更多。

能做的事就也更多。

而不是像先帝爷的太子爷,缩在毓庆宫里,动静都在先帝爷眼皮子底下。

众人想得多,此时对着年轻的皇帝和尚未完全长成的太子,都是觉得高兴的。

大清正像是眼前正冉冉升起的太阳一样。

慈宁宫里,雅利奇也在,所有人等着太子来。

等到了,一身杏黄的儿子雅利奇看着都高兴。

此时也不是因为太子,就是觉得好像是她抱着亲着的那孩子一下子就大了。

弘时行大礼,太后一直慈爱的看着,按着规矩训诫过,又说了勉励的话。

然后是弘时给众人请安,起来笑道:“额娘怎么还哭了?”

雅利奇回神,这才发现自己流泪了。

她一愣,掏出帕子:“额娘是高兴。”

“皇贵妃娘娘也是一时激动,今儿是好日子,可别哭。”三福晋笑道。

“三嫂说的是。”雅利奇笑了笑:“是喜事,快给你皇额娘瞧瞧去。”

弘时点头走过去:“皇祖母您瞧,孙儿穿这个是不是挺好看的?”

“好看,好看!已经是太子了,日后要更懂事。你本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是日后不再只是小孩子了。要学的多了。”太后笑着拍他的手臂。

“皇祖母说的极是,孙儿日后定然不敢懈怠的。”弘时道:“也要请皇祖母处处提点孙儿才好呢。”

“好,哀家要是看到了,就提醒你。不过你额娘是个周到人,有她看着,你就错不了。”太后笑道:“哀家这么些个媳妇,皇贵妃算是懂事的。又懂事,又孝顺。往年间哀家没多夸她。如今哀家就要夸一夸,乌苏里氏教导出来的女儿,到底是好。”

雅利奇忙起来谢过太后,众人也跟着夸,那真是说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了。

众人也清楚,往年间为什么太后不提起乌苏里氏?

那是因为有皇后,她夸一个贵妃不合适。

容易叫后宫不和睦。

可如今,皇后没了,四爷也早就透出消息,日后不会立后了。

那皇贵妃和皇后也没区别了。

她又是太子生母,又有盛宠。

这时候,太后自然是要夸,这对宫里和睦,也对大清,宗室都是有好处的。

只有后宫最高位份的那一位是太后,皇上心里最满意,最看重的那一个人,才是真的能叫她做到六宫之主。

毕竟少了一个皇后头衔,所以需要造势。

这时候,便是她不得宠,或者太后不喜欢,也要夸一夸,为的就是稳定。

何况,她本身就是皇上心尖里的人,太后么,凭心而论,皇贵妃这个人,她也找不出什么讨厌的点来。

何况不夸呢?

花花轿子人抬人,皇贵妃时时处处,里里外外也从来没有不给太后面子。

婆媳嘛,互相抬举着,不就一辈子过去了?

雅利奇笑道:“娘娘就不是嘴上爱说好话的,娘娘却是心善的人。打从臣妾进了阿哥所那一日,过的就全是好日子。自打进宫,与娘娘这里素来和睦。娘娘十分宽和小辈们,便是平素里有错,娘娘也是不严厉的。臣妾学着娘娘的样子只可惜学的不像。”

其实雅利奇也没撒谎,她确实很欣赏太后娘娘做事的样子的,也学了不少。

只是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所以不可能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