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古代不是现代,一年到头打扫的时候虽然多,可要是从头到脚的打扫就不多了。

房梁要清理,墙要年年刷,不然就不够白。

窗户纸要年年换,不然就要破了,或者黄了。

桌椅板凳也要每年定是检查,像是皇家,更是连地上铺着的青砖都要挨个检查,有了破损就要换新的。

一早四阿哥和三格格就被抱来雅利奇这边,那边老早就开始弄了。不到半上午,那边就收拾好,重新生火,雅利奇检查过之后把孩子抱回去。

再是雅利奇这边,总之人多好办事,除了自己的奴才之外,还有府里杂务上的,所以办事还是很快的。

清理雅利奇这边屋子的时候,玉兰笑呵呵道:“你们手脚都轻点,别打坏了什么,尤其是那鱼儿,可不能伤着分毫。”

众人忙不迭应了是。

可心里想着,雅主子这里多少好东西您不提醒,偏提醒注意一缸子鱼。

也不知道那鱼能比古董啊,首饰啊珍贵到了哪里去。

当然,这么想的肯定是第一年来这里干活。

去年前年就来过的就知道,雅主子看重那一缸子鱼可比看重金银首饰要多得多了。

不过新来的也咂舌,雅主子这里是真有好东西啊。

那挂着窗幔的勾子可都是纯金的呢。

等他们把窗户上的纱拿下来换新的,就发现专门给雅主子这边屋子里换的都是最好的云水纱。

为什么叫云水纱,就是远看过去,如云似水,阳光再烈也不伤眼睛呢。

可这东西贵啊,蜀地出的,一年到头没多少。

有的全供给京城皇宫里头了。

皇子府里都是内务府分出来的,皇宫都不多的东西,府里肯定也是不多的啊。

虽然这东西本来就是拿来做窗户上用的,或者是用来做床上的帐子。

可因为少,所以做帐子反倒是更费了,因为有重叠。

就杂务上的太监们看,这府里能用的行云水纱的地方可不多。

前院里主子爷都不用,主子爷用的是白纱。云水纱好,可是有种淡淡的蓝绿色,主子爷觉得不够庄重。

剩下,就是正院里是用这个,可正院里也只是福晋住的地方是这个。

李主子那也是一样的。

所以为什么说雅主子这里的不一样呢,因为她一年换两次。

云水纱是好,可是因为太好,所以它不经用,风吹日晒久了就没了那份独特。

一般来说,半年后,它就失去了那种有韵味,主子爷却不怎么喜欢的颜色了。

一旦失去了,也就失去了那种能叫人感觉太阳晒在眼睛上也不刺眼的效果了。

可府里谁那里的能一年换两次呢?

这事,不知道正院里和李主子那是不知道,但是每年到了夏天的时候,雅主子这都会被换一回的。

而且今年,除了雅主子屋子和三格格屋子,就连刚出生的四阿哥屋里都是用这个了。

你说得宠不得宠?

众人小心翼翼的将东西弄好,慢慢退出去。

雅利奇并不知道奴才们的各种脑补,她重新回了屋里就睡觉去了。

眼瞅着就是过年,没几天舒服日子了,能多补补睡眠是好事啊。

四爷来的时候,雅利奇还呼呼呼呢。

四爷把她捏醒了。

雅利奇一睁眼就怒了:“干嘛!”

四爷头回被她这么吼,还真是有点吓了一跳的意思。

“还睡?再睡晚上睡不着了。”四爷好脾气。

雅利奇哼了一声翻个身看四爷:“我错了。不该吼爷。”

四爷失笑:“爷就没见你这样说自己错了还理直气壮的。”

雅利奇心想这叫理不直气也壮!

不过到底没说出来。

雅利奇一下子蹦跶起来,抱住四爷的脖子:“爷,我想你了。”

四爷被她这一惊一乍弄得都有点跟不上节奏。

不就三四天没见面么。

四爷拍她的屁股:“还不坐好?”

雅利奇不动,心想您这会子要我坐好?要知道平时您就喜欢搂搂抱抱的。

雅利奇是被捏醒的,所以多少还有点迷糊,就腻歪着四爷继续闭眼。

腻歪了好一会,才在三格格来的声音里起身:“晚上吃点好的吧,眼瞅着就要过年了。”

四爷笑她:“过年不是更吃好的?”

“哦。”雅利奇冷漠脸。

四爷捏了捏她,最终还是没叫三格格看见。

至于是不是吃好的,那必须吃,不然日子可这么过呢。

正文 第369章 年

不管怎么不乐意吧,这一年的年还是来了。

今年跟往年有很大不同。

最直观的就是除夕这一日早上,四爷府上多了一辆朱轮车。

并且后头也多了几辆小马车。

因为天气冷的厉害,所以就算是大阿哥也不敢叫他骑马,所以都坐车。

今年要进宫的孩子里,多了一个三格格。

去年过年,三格格还没去呢。

雅利奇的马车里,自然是二格格三格格都在,二格格每年都跟着雅利奇,倒也习惯了。

雅利奇本以为福晋进府之后会说一声,要是她说了,就叫二格格跟着正院。

虽说不是嫡母,但是也是正儿八经要叫一声额娘的。

可正院没说,既然没说,自然还是雅利奇带着。

马车晃晃悠悠走,因为二格格跟雅利奇母女的关系不像以前,所以如今基本不会太紧张了。

雅利奇叫两个孩子上车继续睡,她就听话的跟妹妹头碰头继续睡去了。

等马车终于到了宫外,一家子下车。

福晋最轻松了,因为谁也没带。

李氏带着大格格,雅利奇带着二格格三格格,四爷自己带着大阿哥和二阿哥。

先去奉先殿跪着磕头,然后四爷带着两个儿子去了乾清宫,雅利奇等人去后头太后那边磕头。

福晋是进去了,雅利奇和李氏等人就真是磕头,连里头都没进去,因为人太多,她们排不上。

再然后赶紧去永和宫。

其实到了永和宫就轻松了,只管坐着就是了。

永和宫里,四爷家的女眷都坐着了,又是如去年一样,成嫔和几个贵人先陪着。

德妃娘娘更衣去了。

等德妃出来,众人起身磕头拜年请安。

德妃笑着叫人起来,然后叫人端来小吃食,叫孩子们一起吃。

成嫔笑着道:“一家子齐齐整整的,多好啊。”

福晋抿嘴笑。

德妃也笑了:“可不是么,老四家的,府里还习惯么?有什么不顺心的么?你刚进府,千头万绪的,不能着急,要慢慢来。”

“回额娘的话,儿媳没什么不顺心的,都挺好的。府里的事也顺利。儿媳虽然还年轻,但是已经做了福晋,就不敢懈怠。府里的事,儿媳自然是要料理好的。只是要是儿媳不懂了,就进宫来请教额娘您了。”

福晋又是羞涩,又是坚定道。

众人心里都是一个感觉,虽然这些话,太虚太假了。

可是不管是虚假还是真实,起码过去的乌拉那拉氏就从没有过这样的话。

她永远都是分不清场合的人。

雅利奇虽然没有正眼看,可她偷偷看看德妃,也觉得德妃也是这样想的。

这就是新人换了旧人。

乌拉那拉氏已经去了,可已经去了,她也还是那个满身缺点的先福晋。

旁人想起她来,尽数都是不好的。

大约唯一觉得好的,就是她有幸生下了一个嫡长子吧。

这画面,莫名有点刺眼,可雅利奇也没法子。

倒是福晋,话说了一圈,还提起了雅利奇和李氏。

“府里两个侧福晋都是进府多年了,很多事比我通晓的多,都是性子好的人,额娘也不必担心,府里有我们,自然是会好生伺候主子爷的。”

李氏和雅利奇不必对视也要起身,齐齐说了一声不敢,又说伺候主子爷是我们的本分。

这要是嫡福晋,就还得加一句伺候主子福晋也是我们的本分。

可这是继福晋,这话她们默契的不说,因为继福晋也受不起。

“坐吧,都是好孩子,这么些年,本宫也看着呢。”德妃笑了笑。

凭良心,这两个侧福晋,德妃还真是不能说不好。

不管平日在府里如何,至少两个真没做什么不好的事。

就大阿哥那年出事存疑,可府里这些年孩子都好好的。

李氏生了两个儿子,乌苏里氏生了一个儿子,也都是健健康康的好孩子。

所以,不管怎么样,德妃就不能为了宽慰新福晋的心,去贬低两个侧福晋。

德妃也是聪明人,知道侧福晋们也都是有了几个孩子的人了,是府里的主子。

她今日要是为了抬举福晋贬低了她们,一来是她们没了面子,二来是老四也不会高兴的。

成嫔自然也是知道德妃意思的,就笑道:“瞧咱们家的格格们,一个比一个好看。前几年我只看着大格格二格格好看,如今你再见三格格,三格格也是个小美人呢。”

德妃就笑着转移了话题:“嗯,正是呢,来都来玛玛这里,玛玛看看。”

三个格格就忙过去了。

德妃挨个看过了,问了几句话,最小的三格格也能对答如流。

德妃倒是满意。

她虽然重男轻女,但是女孩子养得好,她也是欣慰的。

心道不愧是得宠的额娘养出来的,就比二格格这呐呐的性子好些。

问过了,就叫人带着去别处玩去了。

雅利奇和李氏是在先福晋那会还在的时候留下的默契,不管平时如何,只要是进宫了,就坐着装木头人。

所以这一整天,两个人就挂着得体的微笑,看着德妃与成嫔,与福晋,还有那些个贵人们说话。

她们两个极少开口。

不说别的,就这份儿省心,都叫人高看几眼。

人家孩子都几个了,不掐尖,不要强的,多好?

要用雅利奇的话说,那就是在路人那的印象分都高了呢。

这一年过年,一样也不一样。

初四的时候,雅利奇听了个应该算是好消息的消息吧。

不过,这也只是对她来说是好消息。

是她正与李氏又坐着装木头人的时候,张贵人笑着道:“哎,说起来咱们这些人守着规矩日子才好过。可偏就有不守着规矩的。”

这就是八卦呀,马上就有另一个贵人接话了:“怎么说呢?”

“住在乾清宫后头的那几个答应姐姐知道吧?”张贵人用帕子掩口。

还是先看了一眼主位上的德妃。

见德妃没意见,她才敢说。

德妃也知道她是个知道分寸的,不该说的话不会说。

所以不拦着。

张贵人便道:“这事说来也是奇了,乾清宫后头住的小答应和常在有五六个吧。妹妹记得么,那年皇上去蒙古带回来那两个。”

正文 第370章 镜花水月

“姐姐是说那镜花水月呀!那还能不记得?”另一个贵人就笑了。

“娘娘可也听听,这花答应进宫也这么几年了,竟是一点规矩也不懂。昨儿个乾清宫开宴呢,她竟是要进去。乾清宫的规矩也不管了。最后被拦着,却还闹了起来。听说呀,万岁爷当时就黑了脸了。叫她搬去了北五所那边去住了。”

“这不是好事么,乾清宫后头,那可不能算是后宫,如今住去了那边,不就是后宫了?”另一个贵人笑道。

成嫔一笑:“你们两个促狭的。”

然后大家笑了笑,也就不说这个人了。

不过是事情不是张贵人说的那么简单,只是更详细的她也不知道。

花答应那种性子,进宫之后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雅利奇轻轻挑眉,心道果然啊,那位还是把自己作死了。

雅利奇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可每年都进宫,偶尔有不清楚的了,就会问四爷。

两个在一起,自然不可能只是吃顿饭,然后做点那什么就够了。

四爷喜欢她,自然与她说的话也就多。

雅利奇闲来无事,有了好奇的问题,就会柔声细语的跟四爷打听,她也不问什么朝中秘密,不问什么大事。就会问比如为什么有的答应住后宫,而有一部分就住在乾清宫后头的一排小屋子里呢?

分明,答应和常在都是位份,虽然低,可是单纯说起位份来,是有的呀。

毕竟后宫里如今可还有好几位庶妃呢,那是没有位份,但是却有自己的住处的人。

这个有住处,不是光说有地方住。而是说,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哪怕只能是偏殿,配殿之类的。

可住在乾清宫后头的那几个答应们,基本上都没有自己单独的屋子。

于是四爷解释给她听,能在后宫里正经过日子的答应和常在,是正紧选秀进宫的。大选进去的,便是最低位份的答应,也是正经人。

而大选进去没给位份的,就如过去十三爷早逝的额娘,以及蒙古来的几个人,称呼庶妃,虽然没位份,但是也是有地位的。

再比如,康熙爷从南边带回来的王氏,石氏等几个,虽然不是选秀出来的,也没有位份,但是因为康熙爷看重,所以也住后宫里,有自己的偏殿住。

甚至王氏因为生育的多了,有个单独的小殿住。

但是,住在乾清宫后头的答应常在,都是完完全全的玩意儿。

她们不是选秀进宫的,甚至不是宫女们。毕竟皇宫里的宫女也都是小选进来的。正经人。

所以这些个住在乾清宫后头的,就是像花答应月答应这样,康熙爷从蒙古带回来。给了答应位份,却连个简单的礼都没有。

再或者是康熙爷从别的地方带回来的,又不重视的。

她们这样的人,自然一辈子都盼着能住进后头去,正经做个后宫女眷。不过康熙爷年纪越来越大,对女人的耐心却越来越少。自然能从这里搬去后宫的,也就更没有了。

花答应当年处伺候了康熙爷,就能对着一位皇子贝勒的侧福晋动手,进宫之后饶是吃亏也不会完全改了性子。

她身份太低,见不了别的贵人,可这宫里,又不是只有得罪了贵人才会倒霉。

宫女太监嬷嬷,哪一个不能叫她这样一个伺候了康熙爷还得灌避子汤的人吃亏?

她其实没得宠几日,回宫之后基本就被康熙爷忘记了,几年不伺候,她如今沦落到了大过年的,只能是馒头咸菜的份儿上了。

毕竟是蒙古姑娘,性子烈,自然要闹的。

看守她们的姑姑和太监联手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局,就叫她从这里搬出去了。

可这个搬出去就是个死。

可她这样的性子,谁管她?

果不其然,雅利奇是年后六月里听说花答应病故了的。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眼下,她又熬过了一日。

夜里的时候,前院里李禄来了。

见了雅利奇便道:“奴才给雅主子请安,雅主子吉祥。”

“免了免了,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雅利奇好奇。

“回雅主子,是主子爷的意思,叫奴才来传话,说明儿个您和三格格就不必进宫了,只说身子不适便是了。”李禄道。

雅利奇最初是这么想的,四爷也一早就说了。初五就不去了。

可这会子,雅利奇叹口气:“你回去跟主子爷说,我还是去吧。大过年的,不好缺席。”

李禄一愣,但是也没反驳就应了一声是走了。

前院里,四爷听了传回来的话,就摆摆手再没说什么。

小格格的心思他懂,既然她坚持,那就去吧。

他当然是担心小格格生了孩子不久,身子还没好全。

只是这几年里,小格格在额娘那缺席的时候是比谁都多了。

今年巴雅达氏第一年进府,还是别叫她太例外了吧。

等年过完了,叫外头那个郎中进来,给她好好看看,调理调理,好好补补吧。

想罢这些,四爷就去睡了,睡眠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些。

次日里,雅里奇和四爷在前院见着,请安之后,雅利奇对四爷笑了笑。

四爷却瞪了她一眼。

福晋和李氏都知道昨夜李禄去了西院,可具体做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只是看主子爷这瞪人的样子,怎么都不像是责怪,倒像是无奈。

两个都心酸,只可惜,谁也不会说出来的。

上了马车,三格格困得倒头就睡,被康氏抱住,险些磕着脑门。

把个康氏吓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