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王一哆嗦,赶紧摇头。
他才不要当老四那样的人,小时候让他顶缸的事他且记恨一辈子呢。
老四这种人,他只想“呸”一声。
鲁王妃怕鲁王不死心,再道:“我与王爷是夫妻,王爷是飞黄腾达还是丢了性命我都认了,可咱们女儿怎么办?”
她说着,抚了抚小腹:“何况肚子里还有一个呢——”
“你说什么?”鲁王一惊,继而大喜,搂过鲁王妃就亲上去,“这么说我要有儿子了?”
鲁王妃侧头躲开:“哪知道是儿是女…就算是儿子又如何?王爷要是瞎掺和,生了儿子也是受罪——”
鲁王连声道:“不掺和了,不掺和了!”
鲁王妃悄悄松口气。
这男人见点阳光就灿烂,没有那个脑子非要去作死,这不是拿一大家子人开玩笑嘛。
过了一会儿,鲁王平复了激动心情,讪笑道:“你有了身孕,我就去睡书房吧。那个…也不用多,安排一个红袖添香的就成。”
“不多?”鲁王妃斜睨着鲁王。
鲁王觉得机会难得,好处是必须争取的,干笑道:“一个不多吧?”
“不,挺多。”
“啊?”
鲁王妃从绣筐里摸出一把剪刀,啪地拍在鲁王面前,冷笑道:“王爷想得挺多!”
很快屋内传来惨叫声。
守在门外的婢女们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习以为常的姿态。
比起鲁王府的鸡飞狗跳,蜀王府就冷清多了。
蜀王与蜀王妃合不来,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去与蜀王妃讲心事,而是把自己关在书房,琢磨着近来发生的事。
越琢磨,越心慌。
那天老七先被叫进宫里挨了骂,后来老四又被传进宫中,再然后支持老四的官员就遭受了重创…老四的倒霉是不是与老七有关?
还有老八那件事,明显也是老七算计的,偏偏老五还抢着往自己身上揽——想一想鲁王的蠢,蜀王摇了摇头。
这样看来,他与老七才是最有机会的。
蜀王微弱的兴奋过后,意识到一件恐怖的事:这么说,他岂不是要与老七正面对上?
不,不,他还没做好万全准备,现在还不能与老七硬抗。
蜀王把自己关在书房半日,终于想透彻了:他还要慢慢准备呢,且让老七风光一阵子吧。
而东平伯府那边,姜二老爷又掰着手指算起来了:鲁王、蜀王、燕王…嘶,燕王的可能更大了!
姜二老爷对大房那边的嫉妒心又膨胀了一圈。
嫉妒归嫉妒,讨好是必须的,姜二老爷决定拎着酒壶去找大哥喝酒。
安国公府这边,安国公郑重叮嘱安国公夫人卫氏:“齐王的事莫要对母亲那边透露,免得她老人家烦忧。”
卫氏点点头,不安道:“国公爷,以后咱们该怎么办——”
安国公冷笑:“什么怎么办?自然是该如何就如何。妹妹没进宫为妃的时候咱们就是世袭的国公府,难不成非要为了个虚无缥缈的念头往外戚那条路上奔?”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你也收起那些心思,把国公府打理好是正经。”安国公警告着卫氏,心中自有思量。
他虽一向不愿掺和夺嫡之事,可安国公府是齐王的外祖家,世人眼里天然就是齐王的支持者,如果齐王与某位王爷斗得如同水火,一旦落败,安国公府就有可能遭殃。
而现在则有些不同。
燕王的机会越来越大了,一旦燕王上位,安国公府毕竟是与他有着血脉关联的外祖家,哪怕燕王记在皇后名下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只要安国公府行事不过分,燕王没道理对安国公府出手。
而燕王若是输给其他皇子,因燕王记在了皇后名下,上位的那位皇子也不会与安国公府过不去。
思来想去,燕王与其他皇子争得腥风血雨对安国公府无甚影响,齐王若是如此,安国公府则可能跟着掉头脑。
嗯,齐王还是就这样吧。
身为齐王舅父的安国公再一次坚定了不帮衬齐王的心意。
有机会的话,不动声色帮燕王一把倒是可以的。
“贤妃那边,你进宫请安时好好劝劝她,安分守己才是福气。”
卫氏应下来,转日进宫探望贤妃,却是另一番说辞。
“娘娘知道齐王的事了吧?”
贤妃听卫氏这么问,心中一沉,不动声色问道:“璋儿怎么了?”
四月初一那日太后昏倒,她是得了消息的,再后来就不好打探了。
有太后与皇后在,对于嫔妃来说,有些消息宫中比宫外闭塞得多。
为此,贤妃这几日一直在等齐王的消息,可齐王迟迟没有进宫给她请安。
卫氏眼神闪烁,低声道:“现在都传齐王失势了——”
第776章 贤妃吐血
卫氏这话把贤妃惊得险些站起来,一张脸不禁变了颜色:“嫂嫂这是什么意思?”
卫氏打量着贤妃的反应,诧异道:“娘娘莫非丝毫不知?”
这样看来,贤妃在宫中地位不乐观啊。
齐王一派接连受到打击,而今连她这深宅大院的妇人都听闻了,看贤妃这样子竟是毫不知情。
卫氏忽然觉得今日进宫请安是个错误,以后应该减少进宫探望贤妃的次数。
她是国公夫人,若不是想着将来富贵更进一步,在外头享尽尊崇多好,何必进宫给小姑做小伏低请安。
“嫂嫂,外头怎么会有这样的传言?”
卫氏为难道:“我还以为娘娘清楚,没想到是我多嘴了,要是惹了娘娘烦心就是我的错了——”
“嫂嫂,这个时候你还说这般见外的话。咱们是一家人,有事情莫非还要瞒着我?”贤妃见卫氏如此,一颗心更往下沉去。
卫氏叹道:“就是齐王妃的族兄李侍郎突然因替人谋职下了大狱,鸿胪寺陈少卿也出了事,他们都是与齐王走得近的…所以就有传闻说齐王失势了…”
贤妃一听,登时气血翻涌,一张脸比纸还白。
“娘娘,您没事吧?”
“我没事。嫂嫂,璋儿怎么样?”
“王爷这两日一直闭门不出,没有什么动静。”
“闭门不出?”
卫氏点头:“是啊,据说初一那日王爷从宫中离开脸色就不好看,那之后就没出过王府。陈少卿与李侍郎接连出事,有人上门求见,都被门人挡在了外头…”
皇子什么时候被召进宫,离开时如何,这些事等闲不会传开,但齐王一派突然被皇上厌弃,有心人剥丝抽茧,这才寻到四月初一那日的不寻常。
齐王一派倒霉,而事发前齐王脸色难看从皇宫离开,显然是齐王不知因何惹怒了皇上。
贤妃脑子嗡了一声,摇摇欲坠。
四月初一…难道是璋儿的谋划暴露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
见贤妃脸色难看得厉害,好像下一刻就要昏厥,卫氏试探问道:“娘娘,是不是王爷哪里惹皇上不高兴了?”
贤妃警醒过来,强笑道:“嫂嫂是知道璋儿的,他自来谨小慎微,规规矩矩,怎么会惹皇上不高兴呢?我真的是太吃惊,看来要问一问璋儿情况。”
卫氏听了心中嗤笑。
谨小慎微、规规矩矩就不会惹皇上不高兴了?
贤妃这话还真有意思。
齐王真要规规矩矩,就不会惦记那个位子了。
以前觉得齐王希望大,现在看来,齐王要是没这个能耐,可别把安国公府拉下水。
这么一想,卫氏有些后悔没听安国公的警告。
这一趟,就不该多嘴。
卫氏心生去意:“时候不早了,我就不叨扰娘娘了。那些传闻娘娘知道就好,莫要当真。”
贤妃勉强点头:“嫂嫂放心,我心中有数。朝臣起起伏伏再寻常不过,一些人就爱拿来做文章。”
说到后来,已经有了安抚卫氏之意。
待卫氏离去,贤妃枯坐良久,命人出宫去请齐王。
璋儿闭门不出,究竟是心中惶惶,还是皇上的意思?
这一点,她必须要试探出来。
没等太久,派出去的人就回来禀报:“娘娘,奴婢才到了宫门口就被拦了回来。”
“为何?”贤妃一听就知道事情不好,用力攥拳之下精心保养的指甲险些被折断。
派出去的人战战兢兢道:“说是上头有命,以后齐王未经皇上传召不得进宫——”
轻微一声响,一根长长的指甲被折断,刺破了贤妃柔嫩的手心。
贤妃却觉不出疼,只觉心乱如麻,喃喃道:“未经传召不得进宫,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内侍垂着头,不敢吭声。
良久,贤妃压下慌乱的心情,咬牙道:“去请皇上过来。”
内侍奉命前往养心殿请景明帝。
景明帝才看望过太后回来,正歪在软榻上闭目养神。
一桩接一桩糟心事的摧残令景明帝越发觉得精神不济,处理起政务来力不从心,只想躺倒歇着。
“皇上,玉泉宫来人了,请您过去。”潘海走至景明帝身边,小声道。
景明帝睁开眼,恰好看见吉祥在不远处摆弄一只线球玩。
五彩的线球上面还缝着一串小毛球,显得精致可爱,是宫女为吉祥精心准备的。
只见白猫把线球拨来拨去,玩得津津有味。
这一刻,景明帝不由一叹。
有时候,他觉得他这个皇上活得还不如吉祥舒坦。
“可有说什么事?”
潘海默了默道:“前不久玉泉宫派人去请齐王,被拦下了——”
景明帝登时了然,起身道:“去玉泉宫。”
这番动静只引来吉祥懒懒一瞥,又自顾玩起来。
景明帝深深一叹。
他说错了,不是有时候,而是一直都没吉祥舒坦。
景明帝摆驾玉泉宫,迎接他的是一个形容憔悴的女人。
想一想贤妃曾经的明艳,再看看眼前一脸病容的女子,景明帝心中一叹,淡淡道:“进去再说吧。”
二人进屋坐下,把不相干的人打发出去,只留心腹在场。
“爱妃叫朕过来有何事?”
贤妃抿了抿唇,道:“妾身体不适,有些思念璋儿,刚刚打发人去叫他过来,不料被拦下了…皇上,璋儿是惹您生气了么?”
“是。”景明帝言简意赅道。
贤妃好一阵子没说出话来。
皇上这般直接毫不留情,难道说璋儿的谋划真被皇上识破了?
景明帝免了贤妃揣度的苦闷,直截了当道:“老四算计太后,算计兄弟,更是连朕都算计了进去。为人子不孝,令朕太失望了!”
“皇上——”
景明帝没有因为贤妃惨白的脸色而心软,干脆道:“爱妃思念亲子朕能理解,但老四一时不悔过,朕就不放心让这么个满腹算计的混账再进宫来——”
景明帝吐出的每个字都如一柄重锤,一锤锤砸在贤妃心上。
贤妃身子一晃,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景明帝被喷了一脸血,一时懵了。
还是潘海反应快,赶紧掏出手帕冲过来。
第777章 探病
潘海忙着给景明帝擦拭污秽,心中万分同情皇上。
他家皇上真不容易啊——
而贤妃一方面无法接受儿子算计败露的残酷事实,一方面无法接受喷了皇上一脸血的可怕事实,白眼一翻昏了过去。
潘海撇了撇嘴。
昏倒好啊,昏倒了就什么都不用面对了。
景明帝任由潘海替他把脸擦干净,看一眼被宫婢扶住的贤妃,沉着脸道:“传太医来给贤妃诊治。”
他虽没有恼怒贤妃失仪,却也没有留下,迫不及待出了玉泉宫直奔养心殿,沐浴更衣才算缓过气来。
玉泉宫他是再也不想去了。
“皇上,午膳备好了——”
景明帝睃潘海一眼,冷冷道:“朕没有胃口。”
任谁被人喷了一脸血,能有胃口才怪!
潘海很是理解,没有狠劝。
景明帝饿着肚子看吉祥吃小鱼干,心情更糟糕了。
玉泉宫这边,贤妃已经醒来,第一句就问:“皇上呢?”
静了一瞬,心腹宫人才回道:“皇上离去了,太医正给您煎药。”
贤妃抿抿唇,感受到唇齿间的腥甜,这让她胃里又开始翻江倒海,头一偏吐起来。
眼见痰盂里一片红色,玉泉宫上下皆骇白了脸。
娘娘这样情况不妙啊——
心腹宫人跪下来,泣道:“娘娘,奴婢再去请皇上过来。”
贤妃拿帕子抹了抹嘴,虚弱问道:“皇上是什么时候走的?”
一时无人回答。
“说!”
心腹宫人轻声道:“您昏倒后皇上吩咐请太医,就离开了。”
“这么说,太医还没来,皇上就走了?”贤妃白着脸问。
心腹宫人艰难点头,泪流满面。
贤妃闭闭眼,惨笑道:“那就不必请皇上了。”
倘若皇上连等待太医过来查明她病情的耐心都没有,再去请意义何在?
这一刻,贤妃无比清楚意识到景明帝是彻底厌了齐王,也厌了她。
这个认识令她心灰意冷,绝望滋生,仿佛瞬间被抽走了精气神,瞧着老了数岁。
贤妃吐血昏倒的消息瞬间传遍宫中。
很快皇后就派人来探望。
“娘娘,坤宁宫来人看您。”
贤妃本想任性一次拒绝,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可再多的绝望都抵不了她为儿子打算的心。
璋儿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她要撑住了。
“请进来。”
不多时走进来一位宫婢,乃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阿平。
“奴婢奉皇后的命来探望娘娘,娘娘还好吧?”阿平不动声色打量着贤妃,关切问道。
贤妃笑笑:“本宫无事,替本宫谢过皇后。”
“您没事皇后就放心了,那您好好歇着吧,奴婢就不打扰了。”
阿平回到坤宁宫,向皇后禀报贤妃的情况:“奴婢瞧着贤妃脸色极差,竟是一丝血色都无…”
皇后听过沉默半晌,吩咐道:“告诉陶总管,玉泉宫那边的吃穿用度不可怠慢了,没有本宫的吩咐坤宁宫的人莫要往那边凑,更不许有落井下石的事发生。”
“是。”
屋内安静下来,皇后看了一眼放在角落里的沙漏,弯唇笑了笑。
贤妃吐血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么看来,恐怕命不久矣。
皇后突然有些感慨。
多少年来贤妃都是后宫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没想到垮掉来得如此容易。
似乎是把燕王记在名下后一切就变得顺利起来。
这么一想,皇后越发觉得这个儿子选对了。
当时要是选了杀害崔明月的湘王——皇后摇摇头,完全不想做这种假设。
随着坤宁宫派人去探望贤妃,玉泉宫有了短暂的热闹。
庄妃、宁妃等高位嫔妃皆派人送了补品过去,反而是那些低阶嫔妃派人送补品不合适,亲自过去又因摸不清状况不敢妄动,一时无人出头。
贤妃不由冷笑,越发觉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她风光的时候那些小贱人上赶着奉承她,甚至不惜得罪皇后,可如今她吐血病倒,竟连过来探望都没有。
至于庄妃几个,送来补品哪是安慰,分明是看她笑话罢了。
举目环视冷清清的玉泉宫,贤妃闭目苦笑。
怎么会如此,她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啊!
贤妃睁开眼,垂眸盯着双手。
右手的小指指甲被折断,看起来光秃秃十分碍眼。
贤妃反复琢磨齐王行事为何会败露,却怎么都想不明白,心浮气躁之下喉咙又痒起来。
她竭力控制住呕血的冲动,心渐渐冰凉:她的身体完了,恐怕不能如她所愿再撑下去。
难道要她带着对璋儿的无限牵挂撒手人寰?
她真的不甘心!
贤妃用力抓着床帐,神色狰狞。
这时一名宫婢快步走进来:“娘娘,慈宁宫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