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嬷嬷说完扭身便走。

“嬷嬷,嬷嬷——”长史没追上,捶胸跺足,“畏难而退,妇人果然不能指望!”

然而他一个长史能劝谏王爷,却不能总往王妃跟前窜,这么一想,老头顿时觉得未来暗无天日。

姜似顿时清净了。

景明帝那边批完了奏折,翻出了锦鳞卫指挥使的密奏。

在景明帝心里,锦鳞卫那边递上来的密奏要比那些臣子正儿八经的奏折有趣多了,特别是这其中还有他专门吩咐下去的事。

比如调查燕王妃的过往。

锦鳞卫的密奏一般都言简意赅,务求精准。

景明帝翻完,放下了心中疑虑。

燕王妃自幼长在深闺,除了容貌殊丽,并无出奇之处,更没有与特别的人打过交道。

这样看来,燕王妃生而知之的说法,倒也没有破绽。

到底只是一桩小事,无关任何大局,景明帝看过便把密奏放在一边,左右瞄了一眼,从堆积如山的奏折底下抽出话本子津津有味看起来。

庆祝福清公主眼睛痊愈的宫宴就定在两日后,这可以算是一场家宴,能收到帖子的只有皇亲国戚。

那日正好是姜似回门的日子,如此一来,到了那天只能打发人去东平伯府传信,要晚点过去。

不提伯府众人收到传信的各色心情,一大早姜似与郁谨就乘上马车,直奔皇宫而去。

宫宴设在长生殿,规格可与冬至、元旦的宫宴媲美,足见帝后对福清公主的重视。

姜似与郁谨来的还算早,进了大殿二人分开,各自由宫婢领着走向座位。

姜似才落座,便听一道温柔声音传来:“七弟妹?”

一股寒气不受控制从心底冒出,很快传遍四肢百骸。

姜似攥着冰冷的指尖,闻声望去。

齐王妃嘴角挂着浅笑,神态和善:“七弟妹那日大婚人太多,恐怕不记得我,我是你四嫂。”

第407章 姜似之死

我是你四嫂。

听着齐王妃温和友善的话,姜似好似又回到了从南疆回到京城与齐王妃的初见。

那时的齐王妃也是这般和善,笑着宽慰她不必紧张,有不认识的人、不懂的事只管说。

两年多的南疆生活竟令她放松了警惕,对郁七一母同胞的兄长之妻生出好感来。

也是这样,她才一时不察走上了绝路。

到现在姜似都记得一清二楚,悬崖边的风那么大,吹起她散乱的长发。

她想活着,用手死死扒着悬崖边,哪怕手指磨出了血依然不想放手。

熬过了安国公府死水般的生活,熬过了在南疆冒充圣女的胆战心惊,哪怕与郁七之间有心结,有折磨,她还是想活下去。

齐王妃同样站在悬崖边,相比她的狼狈绝望,却一派从容。

这个女人就挂着眼前这般和善的笑蹲下来,一点点扒开她的手指。

她掉了下去。

姜似一刻都忘不了意识模糊时每一寸骨头都断裂的疼痛,忘不了喉咙里、口腔里充斥的血腥味,自然也忘不了那恶鬼般的笑容。

再次见到这个女人,姜似浑身是冷的,心更冷。

她不怕这个女人,而是怕那样恶毒的人心。

一个人怎么会残忍到那种程度?

或者说,盯上那个位置去争去抢的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

姜似沉默的时间有些久,齐王妃半点不露尴尬,表情春风化雨般柔和:“七弟妹别不好意思,我当初大婚也是这么过来的,以后若有不懂的事都可以来问我。七弟与我们王爷是同胞兄弟,再没有比咱们更亲近的了…”

姜似嫣然一笑:“我当然认得四嫂。”

挫骨扬灰也忘不了。

齐王妃一怔,笑道:“七弟妹好记性。”

姜似伸手拿起摆在面前的茶杯,宽大衣袖随之滑落露出一截皓腕,以及手腕上的玉镯。

齐王妃眼神骤然一缩,落在玉镯上忘了移开。

这对齐王妃来说是罕有的失态。

可是失态又如何呢,这可是凌霄镯!

皇后降生就得来的凌霄镯,寓意不言而喻。

一时间,齐王妃百般滋味在心头。

开府在外的皇子打探宫中之事是大忌,虽然接到帖子后知道燕王妃治好了福清公主的眼睛,燕王妃由此得了帝后欢心,可亲眼瞧见凌霄镯就这么戴在姜似手腕上,齐王妃还是震动不已。

同样是新妇大婚第二日进宫拜见帝后,她处处小心,唯恐行差踏错一步,多一句话不说,多一件事不做,得来的不过是皇后一句端庄稳重的评价。

端庄稳重?放眼宫里宫外,最不缺的就是端庄稳重。

燕王妃真是胆大包天,第一次进宫就敢做这么出格的事,偏偏还让她做成了,得了帝后的赏识,更得到了连太子妃都没有的凌霄镯。

凌霄镯是一对,一只给了燕王妃,另一只定然会留给福清公主。

虽然没人敢明说得了凌霄镯预示着将来会当皇后,可这样的好兆头谁不想要呢。她见了这镯子尚且如此酸爽,也不知太子妃心情如何。

想着进宫前齐王的叮嘱,齐王妃收拾好心情,亲昵去拉姜似的手:“听说公主的眼睛是七弟妹治好的——”

后面的话因姜似十分明显的躲避动作而停下。

“我不习惯与不熟悉的人肢体相触。”

姜似一句话令齐王妃面上一阵热,偏偏在这种场合发作不得,只好讪讪道:“是我唐突了。”

姜似笑笑,不再接话。

对付齐王妃这样的人,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齐王妃力求当一个无可挑剔的王妃,时时刻刻都要保持端庄大度,哪怕再冒犯的话听了也要大度笑笑。

她由衷希望齐王妃这个好习惯保持下去。

陆续来了人,有些自恃矜持,一双眼却时不时往姜似这边瞟,亦有些人大大方方走过来,打听姜似治好福清公主眼睛的事。

一时之间姜似成了众星捧月的焦点,越发显得一旁的齐王妃无人问津。

齐王妃涵养足够,面上半点不露声色,只对着携女走进大殿的荣阳长公主遥遥一笑,算是打过招呼。

荣阳长公主是太后的养女,更是景明帝最亲近的妹妹,这样的场合从来少不了。而崔明月因为许给了湘王,前段时间躲着不能见人的日子也过去了。

荣阳长公主一眼就望见了姜似,眼神锐利如刀。

“母亲——”崔明月低低喊了声。

她这个母亲性子不够稳重,对待寻常人半点气都忍不得。

给姜似难堪她当然乐见,却不是现在。在顺利成为湘王妃之前,她不想再惹任何事端。

听了女儿的低唤,荣阳长公主收回视线,甩袖走向自己的位置。

崔明玉在荣阳长公主身侧坐下来,越过重重人影看向姜似。

这是个值得她重视的对手,想想将来还真期待。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福清公主到——”

随着内侍一声高喝,殿内众人立刻起身。

景明帝与皇后携手走进来,身后跟着一名绿衣少女。

众人的注意力第一次没有放在这世间最尊贵的人身上,齐刷刷看向福清公主。

都说燕王妃治好了福清公主的眼睛,是真的吗?

感受着无数道目光,福清公主微微挺直了脊背。

头一次面对这么多人的打量,说不紧张是假的。可她是嫡公主,又是眼睛好了后第一次现身人前,若是弱了气势丢的是母后的脸。

她盲了这么多年,让母后承受了不知多少闲言碎语,如今怎么能再让母后丢脸呢?

福清公主想起了奶娘的话:“公主若是紧张,不如就冷着一张脸,这样别人猜不透您的心思,对您便只有敬畏了。”

冷着一张脸不难做到的,于是出现在众人面前的福清公主便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样。

姜似轻轻扬眉。

比之那日柔软娇俏的少女,眼前的福清公主仿佛换了一个人。

正这样想着,福清公主突然看过来,对她甜甜一笑。

众人登时又把视线重新落回姜似身上。

福清公主对燕王妃如此亲近,看来传闻是真的了!

第408章 开宴

几位王爷坐在一处。

鲁王倾身问郁谨:“七弟,七弟妹怎么治好十三妹眼睛的?”

郁谨淡淡看鲁王一眼。

每次凑在一起都打架,每次都打不赢,老五这自来熟是哪来的勇气?

鲁王丝毫不在意郁谨冷淡的眼神,笑呵呵道:“说说呗。”

据说提起燕王妃容易激起老七的怒火,这种场合老七要是发疯,定然要倒霉的。

郁谨端起酒杯喝一口,把玩着空酒杯不做声。

鲁王觍着一张贱脸:“七弟怎么不说话呀?”

郁谨转着酒杯,面无表情问:“要不要我问问五嫂,近来五哥是不是对五嫂关心不够?”

鲁王摸摸鼻子,顿时偃旗息鼓。

湘王对郁谨大婚时嘴上挨的那一下砸依然怀恨在心,不冷不热道:“七嫂还挺神秘,竟连十三妹的眼睛都能治好。七哥可要上点心,别连七嫂有什么能耐都不知道。”

湘王在一众皇子中一直处于最底层,好不容易养在宫外的老七回来,以为有个可以压一头的了,没想到连连受挫,而对方却活得恣意。

这样一来心中越发失衡,那些忍耐一遇到郁谨就没了踪影。

郁谨嗤地一笑,一双凤目意味深长扫着湘王:“倒是要恭喜八弟对未来的八弟妹有什么能耐早早知道了。对了,八弟可能不记得了,当初朱家那案子还是经的我的手…”

湘王一张脸顿时成了猪肝色,把酒杯往桌面上重重一顿,登时引来四周人的注意。

齐王轻轻喊了声八弟。

湘王这才克制住一拳砸在郁谨脸上的冲动,深深吸气。

不能冲动,不能冲动。

真是气死他了,老七这张破嘴真毒!

“七哥比妇人还伶牙俐齿,弟弟今日领教了。”湘王压低声音嘲讽道。

郁谨浑不在意他的讽刺,淡淡道:“说得好像动手就能打得过一样。”

湘王气结。

齐王出来打圆场:“七弟,八弟还小,你莫要与他计较。”

郁谨翻了个白眼,没接齐王的话。

当着众兄弟的面,齐王有些下不来台,讪讪一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湘王这个间隙往女眷的方向看了一眼。

今日的家宴范围颇广,除了宫中品级够的嫔妃和公主,嫁在京城的公主能来的都来了,加上上一辈的长公主等众多皇亲国戚,一桌接一桌好不热闹。

荣阳长公主在太后与皇上面前有脸面,位置自然显眼。

他一眼看到了跟在荣阳长公主身边的崔明月。

二八年华的少女,生得明艳动人,气质娴静,令人见了实在难以生出恶感。

崔明月似有所觉,突然看过来,二人目光乍然相撞。

崔明月忍着厌烦对湘王微微一笑。

湘王立刻别开眼,心情却有了微妙的变化。

曾经,他其实憧憬过能娶崔明月这样的贵女为妻。

样貌好,高雅大方,更重要的是出身高贵。

只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以荣阳长公主的高傲,不会把他这个生母出身卑微的皇子放在眼里。

冒出的这些念头被理智挥去,等到崔明月与朱子玉闹出那样的事,这门亲事再落在他身上就不是欣喜若狂,而是耻辱了。

他又不是捡破烂的,连问都不问一声,什么脏的臭的都往他这里塞?

说到底,还是觉得他好拿捏,没有置喙的权利。

不过——湘王想着刚刚对他温柔浅笑的少女,心中有了几分动摇。

或许她真的只是一时糊涂…

崔明月微微弯唇。

她早就知道母亲对父亲那样强硬是不行的。

人心又不是铁打的,特别是男人的心,要用水一般的柔情来捂着,只要有耐心就没有捂不热的。

可是母亲偏偏不这样。

她一边爱着父亲,一边又放不下公主之尊,多少年下来与父亲越行越远,苦的却是自己。

这又是何必呢。

在崔明月看来,荣阳长公主是个傻子,而她绝不会重蹈覆辙。

名声有瑕又如何?等她嫁过去,定会牢牢抓住湘王的心。

帝后落座后,景明帝率先开口:“今日朕很高兴,福清的眼睛好了,从此之后福清也和你们一样能看到大好美景,看到诸位了。朕先举杯,为福清庆祝。”

殿中人纷纷举杯,高声祝贺福清公主重见光明。

这般场景,皇后不由热泪盈眶。

她的女儿终于有这一日能光明正大站在世人面前接受祝福,而不是躲在深宫里一点点枯萎。

她如何能不激动呢?

这一刻,她不是什么皇后,而是一个母亲。

短暂的放纵后,皇后恢复了得体的笑容,开口道:“福清能重见光明,多亏了燕王妃。本宫在此敬燕王妃一杯。”

姜似对着皇后施了一礼:“儿媳侥幸,是公主善良聪慧、福泽深厚,上天不忍其一直受苦…”

至此,众人对燕王妃治好了福清公主的眼睛再无疑虑。

他们立刻有了新的困惑:燕王妃如何治好福清公主眼睛的?

然而这种场合纵有千般疑惑只能老老实实憋着,一时间气氛有些凝滞。

景明帝朗声笑道:“都是一家人,今日没有那么多规矩,你们不必拘束了。”

场面立刻热闹了。

皇上都这么说了,哪怕再拘束也要热闹起来。

福清公主好奇打量着这一切,只觉看不够。

皇后拍了拍福清公主的手:“阿泉,你是坐在母后身边,还是去姐妹们那里做?”

福清公主是今日绝对的主角,坐在帝后身边并无不妥,更何况这是家宴,皇上稀罕谁就能让谁坐身边。

福清公主不由看向未婚帝姬那边。

十来位装扮相仿的少女围着一张大桌团团而坐,看起来十分热闹。

“我可以去那里么?”

“当然可以,去吧。”皇后笑着鼓励。

福清公主提着裙摆往那里走去。

早有宫婢摆好了椅子,请福清公主落座。

“十三姐,你的眼睛可真漂亮。”说话的少女与福清公主年纪相仿,苹果脸上挂着活泼的笑容,赞完了调皮问道,“十三姐猜猜我是谁?”

福清公主认真看了少女一眼,笃定道:“十五妹。”

第409章 十五公主

福清公主自幼患有眼疾,但她心地淳厚,性情温和,从不摆嫡公主的架子,后宫帝姬们乐得与她亲近。

虽是如此,真正与福清公主要好的并不多。

福清公主身份贵重,偏偏眼睛看不见,就如个珍贵的琉璃人,与之一道玩耍要是磕了碰了或是不高兴了,岂不要吃不了兜着走?

福清公主对这个声音却很熟悉,是时常来找她玩的十五公主。

“十三姐好厉害,一下子就猜对了!”十五公主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福清公主仔细端详着十五公主,弯唇笑道:“十五妹是个小美人儿。”

她眼睛好了后得了姜似叮嘱需要静养两日,于是皇后吩咐不许任何人来打扰公主,今日才算是第一次见到众人。

十五公主听了高兴极了,亲昵拉着福清公主的手,抿嘴笑道:“也就是十三姐这么说,别人都笑我脸圆呢。”

“才没有。十五妹气色好,任谁瞧了都赏心悦目。”

对于长久在黑暗中的福清公主来说,一切明媚的颜色都是她喜欢的。

这时有婢女奉上果酒,一一摆在公主们面前。

乐声响了起来,一队舞姬在殿中翩迁起舞。

趁着这般热闹,十五公主凑在福清公主耳边,小声道:“十三姐,我觉得这么多人里就属七嫂最好看呢。”

福清公主越过轻歌曼舞的宫娥看向对面那桌。

十五公主捧着酒杯喝着酸甜爽口的果酒,笑嘻嘻问:“是吧?”

福清公主微微点头:“是。十五妹,你稍等,我想去给七嫂敬一杯酒。”

她端起酒杯,嗅到隐隐的梅子香又把酒杯放下,吩咐宫婢倒了一杯百花漾,起身往对面走去。

十五公主匆匆站起来,轻轻拉了拉福清公主衣袖。

福清公主停下来,看向十五公主:“十五妹,怎么了?”

“十三姐,我也想去敬七嫂一杯。她治好了你的眼睛,我高兴哩。”

福清公主扑哧一笑,戳破了十五公主的小心思:“我看你是好奇吧。”

她瞎了十来年,眼睛突然被燕王妃治好了,谁能不好奇呢。

“走吧。”

二人一起向姜似走去。

姜似应付着同桌的女眷,虽然把齐王妃晾在一边,对其他人倒也能耐下性子,气氛一时还算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