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如吃了人参果似的,表情显得很舒畅:“你说,他现在都走到哪里了?”把信重新收到了匣子里。
“应该到了临清。”二夫人沉吟道,“不过也难说。如果在临清没有多做停留,也许到了聊城!”
太夫人很相信二夫人的判断,每天和二夫人讨论谨哥儿走到了哪里,然后盼着谨哥儿的来信。
十一娘看着,吩咐回来送信的人:“…每到一处都给太夫人写封信。”
原先只是留停在临清、聊城这样的地方写信回来,渐渐的,只要有船停泊的地方就会写信回来。别的不说,信到是越写越好。送信的小厮笑道:“…舅爷每天都督促六少爷写信。还要练三页大字,读一页书。”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收获。
太夫人呵呵直笑:“我们舅爷,可是庶吉士。”
旁边坐的也都笑了起来。
太夫人就说起罗振兴来:“…真是细心。每到一处,都要带谨哥儿出去玩玩的。谨哥儿上次来说,说舅爷要带他去曲阜拜孔庙呢那地方,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去的。”太夫人担心道,“也不知道去成了没有?”
“你再耐心等几天。”二夫人笑着安慰太夫人,“不管去不去得成,谨哥儿都会来信告诉您的。”
“那倒是!”太夫人闻言就笑了起来,“他上次随舅爷去光岳楼被人偷了身上荷包的事都跟我说了。更何况是拜孔庙这样的大事。”
日子眨眼就到了七月底。大家的注意放在了要下场考试的徐嗣谕身上。
太夫人和二夫人到相国寺、白云观、慈源寺、文昌阁上香,十一娘和项氏则给徐嗣谕准备下场考试的衣裳、笔墨、提篮、考帘之类的东西。到了八月初一,徐嗣勤两兄弟一早就赶了过来,和徐嗣谆、徐嗣诫送他去考场。半路遇到了方冀,几个说说笑笑去了考试。待三场考完,徐嗣诫立刻向徐嗣谕请教学问。
“赵先生给你启的蒙,常先生指导你的举业。我岂敢在鲁班面前弄斧。”徐嗣谕笑道,“不过,你要问我下场考试要注意些什么,我倒有很多话跟你说。”
“那二哥你给我讲讲。”这也是徐嗣诫以后要经历的,他自然很关注。
徐嗣谕少年离家,和徐嗣谆、徐嗣诫的关系都不够亲昵。可能是出去更能体会到家人的重要性,对于有个机会拉近兄弟间的情谊,徐嗣谕也很看重,坦诚布公地把自己几次下场考试的得失都讲给徐嗣诫听。
徐嗣诫听了很佩服徐嗣谕。
他参加院试那会,常先生事无巨细地交待他,没想到徐嗣谕参加院试的时候,姜先生竟然一句多的话也没有跟徐嗣谕说。就这样,徐嗣谕还考了秀才。
不过,两人的对话并没有能维持多久──八月中旬县试的结果出来,徐嗣谕考了第四名。
第六百八十八章
这样好的结果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惊喜野火般地漫延到各处。有头有面的管事、管事妈妈们争先恐后地给徐令宜、太夫人、十一娘、项氏道喜。太夫人、十一娘、项氏的心情可想而知,凡是来道贺的,一律打赏了银子。只有徐令宜那里,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让去道贺的人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自己这是拍到了马屁上还是拍到了马脚上,像火碰到了水,立刻蔫了劲。磕磕巴巴地把本想说个半柱香功夫的话缩短到了三、两句,然后灰溜溜地退了下去。其他人看了,自然是提也不提了。
外院的安静沉默很快就影响到了内院的情绪,本来笑语喧哗的仆妇声音都不由地小了下去,欢乐的气氛也渐渐稀薄。
“你真的不高兴?”十一娘进到内室,见徐令宜一个人歪在临窗的大炕上看书,笑着坐到了他的身边,“我可不相信”又道,“侯爷摆出这样一副面孔来又是为哪一般?”
徐令宜严肃的面孔如雪在阳光下渐渐融化:“你也看见了,个个一副唯恐天下不知的样子,我要是再给他们个笑容,好比油落到火上,还不知道要烧成怎样这要是中了进士还好说,不过是个举人,能不能中进士还两说,让别人见了,只怕会笑话谕哥儿轻狂。再说了,谕哥儿年纪不小了,这几年来往安乐和燕京之间,还下了一次江南,要是看事情还停留在表面,我看,他受我的冷落也不为过。”
十一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徐令宜和徐嗣谕之间是典型的封建父子相处的模式。
“侯爷对谕哥儿的要求也太高了,”她劝道,“你好歹也给个笑脸他或是赏个什么物件给他算是透个口风。这样猜来猜去的,只有神仙才能次次都猜对!”
“他以后可是要走仕途的,这第一桩就是要学会揣摩上意。”徐令宜不以为然,“他要是连自己身边是些什么人都不知道,我看,就算是中了进士,以后好好呆在翰林院里修书编撰好了,免得被人利用还帮着别人说好话,丢我的脸!”
“侯爷说的是不是太严重了?”十一娘道,“人总有个放松的地方,要是血脉相边的家人都要和外面的人一样揣摩,那什么时候是个歇的时候?”
徐令宜没有做声,沉默了片刻,转移了话题:“我看这两天你要辛苦一下了。──谕哥儿中了举,姜家和项家那边你都要亲自走一趟为好;周夫人她们听到了消息只怕都要过来道贺。”
见他不愿意多谈,十一娘也不想多纠结,把自己弄得像个多嘴的婆子似的。
“侯爷放心,我已经吩咐管事的妈妈准备表礼和赏银了。”她笑道,“准备明天一早去姜家,下午去项家。”
徐令宜点头,转身往书房去:“我要给乐安的姜先生和远在湖广的项大人写封信,一来是向他们道谢,二来想问问谕哥儿的事。看他是接着参加春闱好?还是再读几年书了去考?”说着,语气一顿,“考了第四名…春闱前两榜取一、两百个…如果万一不能进…”
如果不能进,要么落第,要么就是同进士。
落第好说,下次再考就是了。可这要是考中了同进士…虽然是一家,但一个好比是夫人,一个好比是小妾,待遇上就是天壤之别了。
这可是件大事。
十一娘送徐令宜出了门,正寻思着要不要把过年的时候宫里赏给徐令宜的描金提字四阁墨宝找出送给徐嗣谕做贺礼,徐嗣谕过来了。
“你父亲在书房!”她笑着,甚至没有坐下来。
谁知道徐嗣谕道:“我是来找母亲的!”
十一娘愣住:“找我的?”
徐嗣谕点头。
十一娘请徐嗣谕到西次间坐下。
徐嗣谕拿了个玻璃珐琅赤金扭丝瓶盖的小胆瓶出来:“今天早上听项氏说,六弟在淮安的时候被虫子叮咬,脸上起了个榆钱大小的红疱。这是我去岳父那里时岳父送给我的,说专治蚊虫叮咬,很有效果。母亲让人差了回事处,借兵部的六百里加急送到扬州去吧!”
十一娘是今天早上接到罗振兴的信才知道这件事的。谨哥儿在信里却一字没提。虽然罗振兴信中满是歉意,说是他没有照顾好谨哥儿,又告诉她已经请了当地的名医为谨哥儿医治,那红疱消了很多。但她还是很担心,让琥珀去刘医正那里问医不说,还和秋雨几个把家里凡是消肿的外敷药都找了出来。当时项氏抱了莹莹过来问安,可能是听到了些什么。
她没有推辞。
湖广那边多蚊虫,项大人又是湖广的布政使。既然是项大人送的,徐嗣谕也说好,应该有些效果才是。
“这件事你不要告诉太夫人,”十一娘收了胆瓶,“我不想让她担心。”
徐嗣谕立刻道:“母亲放心,莹莹娘那边,我也告诫过她了。”
正说着,琥珀捧着个黑漆匣子进来。
“刘医正怎么说?”十一娘立刻迎上前去。
徐嗣谕忙跟了过去。
琥珀打开匣子:“刘医正说,如果六少爷脸上只有一个红疱,就用这个黄色瓶子里的药末,如果六少爷脸上是一片小小的红疱,那就用这个褐色的瓶子;如果红疱起了水泡似的东西,就用这个白色的瓶子…”
“你等等,”十一娘见有七、八个瓶子,吩咐秋雨,“你去给我磨墨,”然后对琥珀道,“我把你说的记下来连这匣子一并送去,他们也可以按照刘医说的用药。”
秋雨应声而去,琥珀也连连称是。
“母亲,我来写吧!”一旁的徐嗣谕听了忙道,“你歇歇。反正我也没什么事!”
十一娘没有拒绝徐嗣谕的好意。琥珀说,徐嗣谕记,把徐嗣谕送的那玻璃胆瓶一起用匣子装着,让赵管事快马加鞭送去谨哥儿那里。
徐嗣谕主动讨了杯茶喝。
十一娘以为他有什么话对她说,谁知道他嘴角翕翕的,最后什么也没有说的起身告辞。
她想到了徐令宜的冷淡。
“你父亲正在给姜先生和项大人写信。”十一娘委婉地道,“商量着你春闱的事。”
徐嗣谕闻言笑起来:“母亲,您别担心,我知道父亲的用意。我也不希望大家为了这点事就嚷得人皆尽知。”神色很平静,安祥。
看来,是她多心了。
“你能明白就好!”十一娘笑着让琥珀去把描金提字四阁墨宝拿给徐嗣谕,“皇后娘娘赏给你父亲。我用过一块,色泽很好,浓黑发亮,你拿去试试。”
徐嗣谕没有客气,道:“我正愁不知道送什么东西给师座和方冀。把这墨宝分别用上好的黑色镙钿匣子装了送人,再好不过了。”又道,“母亲既然用过一块,那就开了一盒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剩下的,要不,您一并都送给我好了!”
既然四阁墨宝,就是有四块。
十一娘不由莞尔:“还有三块,都给你了。”
徐嗣谕笑着道谢,回去让人做了几个黑色镙钿匣,配了那金色的提字,古香中透着富丽堂皇,倒也符合他的身份,师座朋友应酬了一通,很快到了冬至。
姜先生和项大人都有信来。两位不约而同地委婉地提出让徐嗣谕三年再考。一个道:“…趁着年轻,扎扎实实地读些书。等三十而立的时候,记忆大不如前,朗朗上口的还是少年时读过的书。”一个道,“…少年成名固然好,却容易骄傲鹜远,行事间不免带着几分倨傲,常常得罪了上峰或是同僚而不自知。难成大事。”
“那就三年以后考!”徐令宜立刻做了决定。
徐嗣谕对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吃惊。
父亲既然不愿意为他考上举人的事庆祝,那就更不愿意自己趁势而为,参加春闱了。他正好可以回乐安的书院好好读些书了。
他问十一娘:“六弟什么时候回来?我有好几年没见到他了。他和父亲去了趟西北,又和舅舅走了趟江南,变化挺大的吧?他见到我,恐怕都不认识我了。”
“他过小年之前赶回来。”十一娘一想到再过月余就可以见到谨哥儿了,眼角眉梢都溢出关也关不住的喜悦之色,“侯爷不是说让你过了年现回乐安吗?正好,你们兄弟也可以碰个面。”
徐嗣谕听着有些意外:“大舅舅不回余杭过年吗?”
“不回!”十一娘知道罗振兴这样是为了谨哥儿,有些愧疚地道,“你大舅在燕京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