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含含糊糊地应了几句。到了那天却把谨哥儿交给了徐令宜。周夫人埋怨了几句,要派人去接了谨哥儿再进宫,十一娘只好拿“再不进宫就晚了”的借口打消了周夫人的念头。谁知进了宫,芳姐儿又问起,听十一娘说是怕谨哥儿把宫里的东西弄坏了,掩了袖直笑:“这些东西难道还有我们谨哥儿金贵不成?”吩咐内侍去荷花里接谨哥儿。
大公主听了就在一旁叫嚷:“不要谨哥儿进宫,他把我耳朵弄疼了。”
满屋穿大红色翟衣、戴了九株花钗的妇人都在面面相觑,又纷纷低下头去喝茶。
屋子里就响起皇后娘娘温和、轻柔的声音:“谨哥儿还小,他是无心的。你可是做姐姐,要让着他一些…”
十一娘心中暗喜,朝着芳姐儿使眼色。
芳姐儿明白过来,朝着周夫人使眼色。
周夫人待皇后娘娘的话一说完,立刻笑道:“钦天监定了什么时辰的吉时。要不要开始给皇长孙洗澡了?”
常宁公主立刻接了话茬,吩咐宫女:“快去看看什么时候了?”
宫女曲膝应“是”,快步走了出去。
常宁公主就说起任昆洗三礼的事来:“…大冬天的,我看着就心痛。还是我们皇长孙有福气,春暖花开的四月份出身…”
大家说说笑笑的,把刚才的尴尬掩了过去,又是一片欢庆景象。
十一娘感觉有人盯着自己看,很长时候都没有挪开。
她不动声色,用眼角的余光飞快地睃了一眼。
是站在常宁公主身边的江锦葵。
她神色更见萎靡,缩在常宁公主身后,比旁边站着的宫女还要卑谦。
十一娘有些意外。
她想到那江锦葵主动和她打招呼,又想到任昆杀王琅的手段,最后还是决定装做没看见,笑盈盈地听屋里的内、外命妇说话。
有宫女跑进来低声和芳姐儿说了几句话。
芳姐儿的目光就落在了十一娘的身上,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回了那宫女几句,宫女听着行礼退了下去。
皇后娘娘看着就轻轻地瞥了十一娘一眼。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十一娘有些不安,朝周夫人望去。
周夫人朝着她轻轻点头,示意这件事包在她的身上。
十一娘却不敢马虎。接下来的洗三礼场面虽然热闹,她却循规蹈矩地跟在太夫人身边,力求低调再低调。好不容易熬到待内来请众人到偏殿吃皇长孙的长寿面,她看见周夫人坐在那里没有动,她们出了暖阁她还没有出来,这才心中微定,搀着太夫人去了偏殿。
大家都坐定的时候,周夫人走了进来,朝着十一娘眨了眨眼睛。
十一娘微微翕首。
吃过长寿面,大家去辞别芳姐儿。
十一娘走着走着,就和周夫人走到了一起。
“没事,”周夫人低声道,“是太子殿下差人来问谨哥儿来了没有。想让人把谨哥儿抱过去瞧瞧。”又抱怨道,“我让你带了谨哥儿进宫,你偏不听。失去了一个见太子殿下的机会。”
“谁知道会有这样的机会。”十一娘只好陪笑道,“我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正说着,有人在小声地喊十一娘:“永平侯夫人!”
十一娘有些吃惊地回头。
江锦葵站在合抱粗的大红色落地柱旁怯生生的望着她。
十一娘不禁在人群里寻找常宁公主。
就看见常宁公主走在皇后娘娘身边,正聚精会神地听皇后娘娘说话。
江锦葵找自己干什么?
“任夫人!”十一娘在心里腹诽着,有些犹豫地和她打了个招呼。
“我,我有要紧的事告诉你。”她左顾右眼的,好像怕人发现似的。
周夫人听着朝十一娘笑了笑,快步赶上了前面的永安公主。
十一娘只好停步,笑道:“任夫人有什么事?”
江锦葵咬了咬唇,低声道:“你们家的方氏,她,她克夫!”
十一娘掩饰不住自己的错愕,不禁仔细地打量她。
江锦葵的目光里只有焦急,表情里只有担忧。
“真的,我没有骗你。”她见十一娘目光锐利,像刀似地朝她砍过来,不由畏缩了一下,喃喃地道,“我们家和他们家是姻亲。你也是江南人,而且余杭离湖州不远。你要不是相信,可以派人去湖州问。她从前的定亲的人是家姓胡,宁海望族,是方老太太的娘家侄儿。后来订亲的人家姓霍,是湖州人。两位公子都夭折了。你小心点,免得沾了她的霉气。”语气十分的真诚。
第五百三十八章
说了几次亲,说亲的都是些什么人,清清楚楚,甚至建议十一娘派人去湖州打听。
十一娘想到方氏的低嫁,想到当初方家的有求必应…好像都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她相信这不是空穴来风。
可江锦葵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如果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她怎么也想不出方氏和江锦葵有什么利益冲突;如果是一片好心来告诫她,两人好像也没有这样的交情。或者,她只是闲来无事,想八卦八卦?
十一娘思忖着,再一次仔细地打量江锦葵。
江锦葵双眉轻蹙,垂了眼睑,呐呐地道:“你们家要是知道这件事,肯定不会和方家结亲了。可我真的没有骗你。”然后曲膝福了福,“我要走了”声音很是沮丧,搭拉着肩从她身边走过。
火石电光中,十一娘突然有点明白江锦葵。
千里迢迢高嫁到公主府,婆婆是身份尊贵又八面玲珑人,丈夫性情阴狠诡诈又飞扬跋扈,还有着人皆尽知、让人羞惭的特殊爱好,她如同一件不合时宜的摆设,不仅在公主府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且日子一定过得既卑微又苦闷、寂寞。死水微澜的日子里,突然间听到一件让闻者都会感兴趣的八卦…然后像杂草一样在她心里丛生、蔓延…她又怎么能忍得住!
“我相信你没有骗我。”十一娘拉住了江锦葵的衣袖,“这件事,还有谁知道?”她的声音有些低沉,显得很严肃。
江锦葵转身,脸庞已是一亮,急急地道:“除了我,应该没有谁知道不是,是燕京还没有谁知道。就是湖州,知道的人也不多。要不是我问起,我娘也不会对我说起这件事…我们都不是多嘴多舌的人…”
从她有点杂乱无章的说辞里,十一娘已得到了大量的信息。
一是这件事江锦葵知道的时间不长,并且是偶尔知道的,她并没有对其他人提起。二是方氏克夫的传言只在一些亲戚间传播,并没有大肆宣扬──要不然,方家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嫁女儿了。
“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她目光坦诚地望着江锦葵,“还请你代我们家保守这个秘密…”
十一娘的话还没有说完,江锦葵已连连点头:“你放心。我知道轻重,谁也没有说。”然后强调,“就是公主,我也没说。”又道,“你还是想办法快点解决这件事吧!纸是包不住火的。燕京有很多江南藉的官员,这件事迟迟早早会被传开的。到时候大家肯定会看你们家热闹的。”说着,她匆匆地道,“公主已经进了大殿,我不能和你多说了。你要是有什么事问我,就让人给我下帖子。相公虽然和茂国公府有些矛盾,可并没有把茂国公府看在眼里。反而很看重侯爷。知道是你请我,相公一定会让我去的。只要相公说了的事,公主也不敢反驳。”一面说,一面曲膝给十一娘福了福,又说了一句“我要走了”,起身快步去了正殿。
十一娘当然不相信什么“克夫”之类的说法。何况徐嗣勤和方氏从订婚到成亲也有一年多的功夫,如果方氏真的克夫,徐嗣勤哪还能像现在这样活蹦乱跳地活着!
也不知道三夫人知不知道这件事。
如果知道还好说,大家想个法子把这件事圆了就是。
如果不知道…
她想到当初三夫人娶长媳时那春风得意的面孔,不禁有些头痛。
到时候三房会闹出些什么事来,还真不好说!
只是这个场合也不太适合去思考这些。
十一娘忙收敛心思,快脚步去了正殿。
周夫人瞅了机会悄声问她:“江氏找你什么事?”问完,也不等十一娘回答,又道,“我看着她就着急。丈夫已经那样了,她偏偏还一副怯生生蚂蚁都怕踩死的样子,让别人看了,又轻瞧她几分。也不怪常宁公主怒其不争,说到她就摇头。”
结果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她越是自卑,就越胆怯,越胆怯,就越畏手畏脚没个样子,就越被丈夫、婆婆责怪,然后越自卑…
“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十一娘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含含糊糊地道,“说我们都是从江南嫁过来的,有空的时候要多走动走动。”
“噫!”周夫人奇道,“她什么时候转了性子?”话音未落,就听见太子妃那边传来一阵笑声。
两人打住了话题,围了过去。
回到家里,十一娘一直想着这件事。
总觉得它像个定时炸弹似的,让人有点不安。
徐令宜还以为她在担心今天进宫发生的事,披衣坐起来和她说话:“…皇后娘娘是个明白人。不会把大公主的话放在心上的。你别担心。照我看来,这样也好。以后宫里不会随便宣谨哥儿进宫,谨哥儿也免得拘谨。以后长大些了,知道收敛脾气了,再去给皇上、皇后娘娘问安也是一样。”
有些事还没个头绪,十一娘不想这么早跟徐令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