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他决定天下人的性命!
东宫中,太子听说后,再次呕出一口血,体虚气弱,“父皇怨恨孤啊。”
太子是帝后嫡子,一直很受读书人的支持。
太子也有意无意亲近读书人,礼贤下士赢得贤良的好名声。
如今父皇突然对读书人最多的御史,最是代表读书人志向的御史下手,等同于动摇太子的根基。
“父亲别急,儿子早就想到皇爷爷会对御史动手。”
秦桓冷静扶着病弱的便宜老爹,轻声说道:“皇爷爷处决的御史都是墙头草,经过这次之后,御史们对父亲更忠心。在皇爷爷身上,他们看好不到仁政人权的希望,唯有父亲……才能给予他们十足的尊重。”
“人权?!”太子被秦桓说出的新名词,一时脑子有点懵。
秦桓说道:“每个人都该有生存权,有自由权,生老病死只能由老天爷决定,皇爷爷轻易剥夺了生存权,掌握旁人的性命,这……”
“好了。”
太子摆手制止秦桓再说下去,“孤明白你的意思了,以后这话不可再说,自古以来都是皇帝掌握一切,倘若皇帝成为傀儡,想做什么而做不到,你还会想做皇帝么?”
“孤这太子做起来还有何意思?你可以同读书人说一些仁政德政,但是在你心里不能被读书人完全左右。”
太子语重心长教导秦桓,虽然秦桓没能做成皇太孙,被父皇封为宁郡王,但是太子对秦桓还是抱有希望的。
他栽培秦桓多年,总不能因为秦桓封了郡王就偏向另外的儿子。
他怕自己的身体撑不住再培养栽培秦桥等儿子了。
“孤只知道君权和臣权!你记得君权至上,务必不可让臣子掌握能威胁你的权力和兵力。”
秦桓满不在乎说道:“父亲小看儿子了,儿子岂会让朝廷上出现权臣?!儿子提起人权只是……只是想有朝一日改革弊政,促进文明的进步!如此帝国才能长治久安,秦家天下才能传百代。”
站在门口的常德扯起嘴角,宁郡王到是个天真好掌握的。
自作聪明的人最好辅佐。
只要投了秦桓的脾气,秦桓自然而然会受常德摆布。
这几天常德一直观察秦桓,同样秦桓也渐渐对常德信任起来。
常德恭顺睿智,总能说中他心里的念头,对朝廷上的分析也很到位,对朝臣的性情信手拈来,告诉了秦桓许多的朝臣密辛。
秦桓对常德更为倚重。
辞别便宜老爹,秦桓同常德自然走在一起。
常德另外的女儿,秦桓也见了,不如常研明艳,只是眉目清秀而已。
秦桓本不是太满意的,毕竟他见了太多的美女,想拥有很多的美人。
他正妃的姿色太过平庸。
不过她身上有着难得一见的柔顺,极是听话,她甚至说不会嫉妒,愿意接纳秦桓纳回来的侧妃侍妾。
秦桓自然而然对她多了几分满意。
同时常德也表示自己的女儿姿色平庸本是不配秦桓的,他作为泰山绝不会干涉秦桓纳侧妃。
秦桓从未放弃过美人的追求,这么多性格各异,姿色各异的美人,他岂能因为娶了妻子就错过?
何况来到合理合法三妻四妾的时代,他只拥有一个女子太傻逼了。
也会被古人嘲笑!
古代女孩子从未经历过爱情,正需要他这样有着正确爱情观的人拯救,让她们明白被爱的滋味。
“一会儿,我去谢家。”
秦桓对常德说道:“你就不必跟着我了,我让常诏找寻的作物……你帮着他找一找,皇爷爷登基后每年都风调雨顺,可老天爷不会一直好脾气,今年在迎春宴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我忧心今年怕是多事之秋。”
“一旦庄稼欠收,百姓的日子可就艰难了。”
秦桓忧心忡忡说道:“若是能找到高产的作物能解决百姓的口粮,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退一步说即便今年依然是丰收,万一发生兵祸呢?”
“长孙殿下忧国忧民,臣佩服不已,安国公病了,无法为您效力,臣愿意代替安国公为您寻找您说的高产粮食。”
常德眸子闪了闪,心头迫切,但面上依然恭敬顺从。
“病了?”
秦桓很满意常德称呼自己为长孙殿下,而不是宁郡王!
“我看他是不愿再为我效力,得了心病,以染病推脱敷衍我。”
秦桓愤恨说道:“可惜我对他的栽培,常诏太让我失望了,到现在还看不出我也是受害者,被顾明珠和九皇叔给算计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遇见顾明珠
秦桓对不分轻重的常诏彻底失望了。
“原本我把常诏当兄弟。”秦桓叹道:“他对我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把我当做真凶,看不到我的难处困境,看不到九皇叔对我步步相逼。”
常德为常诏辩解,“安国公只是一时没有想通,他对长孙殿下依然忠心耿耿。”
“不提他了!”
秦桓欣慰望着常德,“好在还有常将军,你比常诏强出太多,等我坐在那个位置,我不会亏待忠心耿耿追随我的人。”
“封公封王全看常将军了。”
“臣定然尽力。”
常德低头恭顺道:“臣并非是看重长孙殿下许诺的荣华富贵,臣愿意为长孙殿下效力,是敬佩长孙殿下品行,佩服您忧心忧国之心,更佩服您心中装着百姓……臣誓死追随您,愿意同您一起为您理想帝国而尽臣所能所学。”
秦桓眸子隐隐有几分湿润,大有找到知己的感觉。
他穿越附身这么久,只有常德看出了他的志向,他的与众不同!
也只有常德看到认同秦桓构建的帝国。
“好,好。”
秦桓拽住常德胳膊,不让他下拜,“以后常将军就是我的子房张良。”
常德同样热泪盈眶,“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相处得越来越和谐的两人一起去书房,秦桓把自己的一些计划告诉给常德。
常德静静听着,时而脸上露出震惊之色,佩服般连连点头,“殿下高见。”
一句句称赞令秦桓兴奋不已,他不仅找到了知己和股肱之臣,更找到了真正赞同自己的人。
常德面上的惊讶佩服也不全是装出来的,秦桓拿出的图纸和一些想法,的确能做到富国强民。
然而再好的仁政,到底需要推行的官员认可。
秦桓过于着眼于小事,大局不够。
他甚至无法平衡朝臣!
这些东西倒是可以……常德转过念头,可以拿来给自己用。
他完全可以借此巩固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得到朝廷官员支持,以及民间百姓的感激。
到时候无论龙椅上坐得是谁,他都可以成为权臣!
对抗皇帝的臣子。
倘若龙椅上是秦桓的话,他未必不能行废立天子之举。
“我对九皇叔一直很忌惮,这一次总算能让父亲和祖母完全相信了九皇叔的野心。”
秦桓收起纺纱机等图纸,得意说道:“以前九皇叔一直躲在暗处,让父亲顶在前面,趁此机会收揽父亲的幕僚,得到皇爷爷的信任喜爱,如今他的野心暴露,竟然敢谋夺皇爷爷的性命,皇爷爷纵然最后放他出宗人府,以后皇爷爷也不会再完全相信宠爱他了。”
常德点头道:“皇上这次对御史大开杀戒,并非是不满御史对九皇子的弹劾,而是他们言辞激烈,直指陛下得失,触怒陛下的底线逆鳞。”
“哎,皇爷爷的性子太过暴烈,杀人也太多了。”
秦桓满脸无奈,“皇爷爷听不得劝说,最近对我也有几分误会,我纵然有心,也无法为他们求情。”
“长孙殿下。”常德说道:“陛下处置了御史,臣看陛下这股火还无法完全散去,除了御史弹劾外,开国勋贵……殿下,这是您收拢勋贵的好机会。”
秦桓眼睛一亮,“我需要仔细想一想,为勋贵得罪皇爷爷是否值得。”
常德明白秦桓已经听进去了,也就不再多说了。
陪着秦桓给谢家挑选礼物,秦桓悄悄观察常德,发觉常德对谢家没有任何的嫉妒。
常德的确完全为自己着想。
秦桓挑选了几件首饰递给常德,“这些你带回去送给令爱,她既是我正妃,只要贤惠大度,我不会亏待了她,也不会让侧妃欺负她。我选得侧妃也都是善良聪慧的人,以后她们相处定然能亲若姐妹。”
“争宠互相陷害是不存在的!”
只要秦桓真心爱她们,她们也会回报自己真心。
小说中妻妾和谐互相扶住,他也能做得到。
常德欣然收下礼物,“她幼承庭训,熟背三从四德,通读女戒女则,以贤妻标准要求自己,长孙殿下请放心,臣女许不是最漂亮的人,却是最贤惠的。”
秦桓欣慰点头,又精挑细选了一份重礼,让人研磨写了一首不曾出现在当世的诗词。
“殿下好文采!”
常德连声赞叹,这次他诚心不少。
“此诗文采盖世,是传世名诗,比之唐宋诗词大家也不差了。”
“常将军过奖了,我不过是心有所感,随笔写了这么一首。”
秦桓口中谦虚,显得很是得意骄傲,虽然诗词是他抄来的,可没有他,后事那些优秀的诗词也无法面世!
他是优秀卓越的搬运工。
被常德狠狠称赞一顿,秦桓身子飘飘然,哪怕他还记得这首诗词不是自己写的,也完全不妨碍他享受常德的称赞。
甚至给秦桓一个错觉,这首诗词就是他写的,他不是搬运工。
秦桓捧着精心挑选的礼盒,骑马去谢家。
顾长乐已是他的侧妃,镇国公只要脑子没毛病自然不敢违背秦元帝的圣旨。
而且顾长乐已经不是郡主了。
他无需顾及顾长乐太多。
相比雏凤榜上的魁首谢大小姐,顾长乐已是拔了毛的凤凰,秦桓只需要几句安慰的话,就能得到顾长乐的感激。
他不会似外人一般小看鄙视她。
他依然会给她尊重,会爱抚疼爱她。
秦桓觉得自己比当世任何男人都好,已经给了顾长乐一切。
“你们再说一遍?”
少女声音清脆:“皇上尚未给康乐王定罪,你们竟敢给把逆子畜生的帽子扣在康乐王头上?”
秦桓催马穿过人群,见到顾明珠坐在茶楼中,而不少的人趴在茶楼外的地上。
从垂下的帘子中,绝色少女时隐时现。
秦桓虽然很不喜欢顾明珠跋扈的性子,但始终无法否认顾明珠是绝色美人。
还在地上爬不起来的人应该都受了顾明珠的教训。
男人啊,就不能被女人骑在头上!
他可是受够了女强人的苦楚!
太强的女子就该……秦桓眸子闪过兴趣,该好好调教!
倘若顾明珠在他身下悲鸣那又是怎样的风情?
第二百九十四章 站立场
顾明珠宛若一株长满刺的红玫瑰,艳若火,灿若阳。
她只需要冷冷一瞥都能令男子心悸半晌。
秦桓哪怕在自己的那个开放文明,女权高涨的年代都很少见完全绽放光华的顾明珠这样的女子!
顾明珠瘦下来后,不仅容貌倾城,气势更是令男子有下拜的冲动。
谢大小姐典雅高贵的美都无法同气场全开的顾明珠相比。
秦桓莫名兴奋,想象拔掉顾明珠身上的刺,让她无助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