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有朝臣。摄政王的心意皇上应该好好把握,就如同光禄议郎水扬波一样。"岳穹说得十分平静,这样大胆又直接的话吐露得毫不迟疑。
妫语目光不善地盯住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又关水扬波什么事?"
岳穹微讶,"皇上不知道?"他一直以为皇上是因为知道水扬波的心思才派他渗入闻家的。
"我该知道什么?"妫语皱眉,孙预的心思她明白,但水扬波,是什么意思?
岳穹被问得一愣,随即自失一笑,皇上,毕竟还是一个年及二八的少女啊。"是臣多虑了。但皇上若能对摄政王委婉些,则更好些。"
虚与委蛇?这是最好的做法,但她做不到。"岳穹,这事不必再说。我终归还是个人。"
岳穹听闻此言,眉目一正,心下有些欠疚,"是。臣僭越了。"
"你先回去吧。仔细留心一下瀛州的消息。"
"是。皇上。"岳穹看着妫语纤弱的身影,孤寂的意味弥漫其周身。他忽然有些后悔说到摄政王的事。那一句"我终归还是个人",自嘲得令人心酸。唉......
她终究还是做了,做得那么绝决,连一丝转寰的余地都不留。信不过他么?
孙预轻拈了片叶子在手中,无意识地触抚,指腹传来微凉的感觉。"消夏园"里浓阴蔽日,时近七月,骄阳却透不过层层的乔木,整个园子都笼在浓绿得近乎黑色的光线里,凉意沁肤。
"三少爷,吃饭了。老爷已在等了。"孙泉在身后轻道,语气里有着隐约的叹息。
月白色的轻衫回过身,俊秀飘逸,但落入有心人的眼里,那份沉重与苦涩浓重得一如"消夏园"里的浓阴,满满的压抑着,叫人心疼又担心。
"这便过去吧。"温和的声音里仿佛不带落寞。
"三少爷......"
"怎么?"孙预停下脚步。
"......"孙泉半白的头第一次抬起正眼望着孙预,老目中全是怜惜,"老奴从少看着三少爷长大,三少爷......你太苦了......"
太苦?是不是他一直做得太过软弱了?孙预自嘲一笑,"泉伯,你也觉得我苦?"为何她就看不到呢?
"三少爷......"
"走 吧。不要让父亲久等了。"他低语。你要将我逼到何处呢?一再退让,不代表他会姑息。妫语,你莫不是真将我看得那般轻吧?一记冷哼逸出唇角,孙预脚步一顿, 看向树阴的脸晦暗不清,但一旁的孙泉却敏锐地觉出一道坚决流过孙预周身,旋即又归于温雅飘逸。这一次孙预举步再没有迟疑。
次日,妫语在安元殿里批阅奏章。小秋一把团扇在身侧轻轻扇着。妫语放下笔,回身见小秋已是满头大汗,低头想了想,问,"小秋,流风殿与松涛斋,哪处更凉快些?"
"呃?"小秋一愣。
"回皇上,流风殿与松涛斋一直并称'禁宫二凉',总是差不多,但松涛斋左傍闻丝阁,更清静些。"知云在旁答道,还不时用袖管擦汗。以往一直住流风殿的,但今年应有所不同。
妫语轻轻一笑,知云果然是机灵透了。"那你看好便吩咐人下去清扫,今日便搬过去。"
"是。 知云这就让人将松涛斋整出来。"知云乐呵呵地下去办事。这大日头下,安元殿向南向阳,整个儿一个蒸笼,热得一整晚都睡不着觉。这下可好了,松涛斋处禁宫西 北方,由紫宸殿穿汇绮园小径,弯两折便到。虽较安元殿是远了些,但比之流风殿则较朝堂近了一半的路。且一路绿阴小道,芬芳入鼻,于那些炎日底下晒得人心惊 的白花花的正道是天上地下。
午后,松涛斋已清扫完毕。妫语趁着兴头便叫众人都跟了过去。才坐下没多久,喜雨便急急入殿,"皇上,这里有一道摄政王上的折子。"
妫语接过奏本细看,然后合拢,平静得异乎寻常,"知道了,其他大臣有没有折子跟着?"
"有。军机大臣楚正廉,中书舍人章钺。"
"九门提督高鹄呢?"
"还未。"
"好。你将那两道奏折一并呈上来......传项平,岳穹。"
"是。"喜雨有些讶异于女皇的镇定。摄政王再次上疏请调禁军,这可不会像上次那么简单了。
流年faye 2007-03-29 19:03
第一部 深宫篇 第二十五章 禁军之争
项平由自己的府衙过来,路程颇远。他自己也觉慢了,一下宫门,便奔安元殿。知云早在一旁候着,见状,连忙拦下,"项大人且慢,皇上已移驾至松涛斋,不在安元殿里了。"
"这样?"项平去势一顿,回身朝知云一笑,"原来是知云公公。皇上怎么想起松涛斋了?"不是一直去流风殿的么?
知云笑着躬了躬身,在旁引路,"这不,已近七月了么?这天热得蒸笼似的,安元殿铁炉一个,皇上千金之体,哪受得那罪!松涛斋是'禁宫二凉'之一,离朝堂又近,今儿午后就挪过去了。"
"哦。那是那是。知云善体圣意,真是圣上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啊。"项平笑得深深浅浅,在柳荫斑驳中穿行,忽明忽暗。"皇上今日没什么烦心事吧?"
知云笑笑,"天下那么不太平,皇上的烦心事还会少得了?"
项平笑意不变,"也是啊。皇上整日为国操劳,心系天下,是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项大人说的是。"
说话间,二人已入松涛斋。松香阵阵,展目望去,劲松林立,松风袭人,只觉满天暑气立时消了三分。左侧闻丝阁,秀竹竿竿,因两处不设矮墙,竹林直盖住半片屋宇,颇有'独坐幽篁里'的清静。那片清凉密密地排过来,让人精神立振,而这劲松修竹,也使这松涛斋不致阳刚太过。
项平在门前整整衣冠,举步跨入。
"项平参见皇上。"
"嗯。"
妫 语示意他坐,一旁的小秋马上绞了块湿帕子递给项平。项平一时间颇有些受宠若惊,正在要接又不敢接的当口,岳穹朝他轻轻点了点头,项平会意,接了湿帕子抹了 把脸,额上微凉,心也跟着一定。小秋又奉上一盏茶,项平一路赶来,本已口干舌燥,此时也不客气,端起就饮。一入口才知居然是冰镇酸梅汤。冰冰凉凉,酸甜入 味,暑气几乎在这一口压下。
岳穹见女皇一直埋首书案,也不说话,前前后后一思量,也并未发觉有什么不妥。于是问道:"皇上招臣等前来,不知有什么吩咐?"
妫语扫了眼二人,轻呷了口清茶之后,才指指那几本折子,"孙预连同楚正廉、章钺再次上疏请调禁军。你们看看有什么主意吧。"
什么!二人大吃一惊,连忙翻了折子来看。孙预再次上折,自然是与女皇挑衅,而朝中势力显然是女皇居于弱势的。此本若在明日早朝时由孙预领头发难,那还真是棘手。到时闻党势必也会揭竿而起,但做的却是与孙氏争这个军权。棘手!
岳穹与项平俱是皱眉深思,反观女皇却是波澜不兴。
"皇上,此事臣不曾有消息......"项平小心地开口,心中有一个很大的隐忧。
妫语轻哼一声,"若是为这个,我今日便不叫你来了。"
那又是为何?此时连岳穹也觉摸不着头脑。
"只能行险招了。"妫语将手中笔一扔,"派人拿下柳氏一门。"
项平一震,这么说是要坐实柳歇叛国通敌,引藩兵入关之罪了?拿下柳歇一家,就是承认了禁军该动,皇上这么做......
"不可,皇上!"岳穹一急,"瀛州不日将有谍报,此时万万不可轻动禁军啊。"
"今日已六月二十,他们已在动了,如何还等得及!"
"皇上......"岳穹一窒,此是实情,摄政王一旦提出,那是断不容再拖延时日的,但,"不定再过两日,瀛州便有信了呢?"
妫语看住他,"你也说不定,你能保证什么?你这句不定能安在文武百官的心?"
项平一时也急不出什么主意,"若能有个重臣,老臣什么的出来说句有分量的话就好了。"可惜上哪儿找去?这八年来,不是死了退了,就是还没巴结上。在朝的不是孙氏的就是闻党的。女皇身边几乎没这样说话有分量的人。
妫语听着项平的喃喃自语,不由心念陡转。重臣老臣?他不是正合适么?
"柳家人暂且不动。我自有主意。"妫语忽然转出这句话,"你们加紧打探瀛州的消息,至多只有两天,两天之后,一切按今日商定的去办。"
"是。"二人虽然依旧摸不着头脑,但见女皇神色似是已有安排,只能暂且放下一半的心,跪安退出。
妫语提笔凝思,"柱国公孙氏业环公......"
她真的很卑鄙。禁宫里六年的生活让她沾尽黑暗。只要这封信一出,孙预又毫无准备,那大臣自是无法成势。只是这么一来,是把孙业环立于孙氏之外了。这对孙预想必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吧。一方面是家门兴旺,一方面是自己的父亲,而她就是利用这一点来成就自己......
妫语轻笑,无形中自嘲得有些凄凉。她就是这样......利用别人,利用每一份感情,利用每一条生命,来为她服务,然后将之抛开。她就是这么一个阴暗的人。
"知云,送信。"
"是。"
六月二十一的朝会上充满了山雨欲来的气息,极静,也极诡异。大臣们人心惶惶,不安又紧张。可以说禁军的调动与否已关乎君权与摄政王权相抗的胜负。女皇若不出手,那是功亏一篑,但出手了若无胜算,那只怕会更不好。情势不容乐观,一干站在皇上亲政这边的大臣不禁都深锁了眉心。
内官擎出彩锦的鸾仪,妫语一袭明黄的朝服,端雅地走上紫宸殿。"上朝......"喜雨清细绵长的喝声中,百官伏地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妫语的目光坚定而平稳,带着一种深远的从容与笃定。至此,水扬波、王熙、岳穹、项平等人都呼出一口气,心已定下。
行礼毕,妫语抢在孙预前头开口,"户部尚书。"
"臣在。"项焦炎出列,浑厚的声音中透着决断。
妫语明眸一眯,出语不觉已带上几分冷意,让外人都听得有些心惊,"你可知罪?"
项焦炎眉一紧,咬了咬牙硬是顶了回去,"臣不知所触何法?"
此语一出,边上的大臣都暗抽一口冷气。这其中的对抗意味已很浓了。
妫语冷笑,也毫不退让,看一眼难得表情一脸凝重的闻君祥,"何秉。"
台谏院左丞何秉,一身正四品的八蟒五爪蟒袍,银丝缀成的雪雁补服,衬得他清标傲世。他一步稳稳跨出,有着雷霆不能撼动的的沉稳。肃穆中的刚正不阿让他轻易就摄住百官的心神。"回皇上,臣弹劾户部尚书项焦炎大人以权谋私,收受贿赂,贪赃枉法......"
军机大臣楚正廉第一个回神,连忙站了出来,"皇上,臣以为项大人忠于职守,恪己奉公多年,素有清正之名,又是先皇托孤重臣,断不会行此毁节不法之事。"
"臣也以为项大人不会如此。"
"请皇上明察......"
"臣请皇上......"
一时朝中几位大臣都出面维护,不及妫语开口,何秉沉肃中略带刚气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皇上,臣已收罗证据在此,请皇上明鉴。"说着命人从谏院取来一青色包裹呈上。
知云解开呈至御前,一共十二本奏折。
"皇上,此一十二本表疏明确记述了项焦炎的款款有违法纪之举。五月二十日夜,项焦炎会同天都排名六大商行的'继祥'、'三平'、'广德'三家行主在东河里'系风院'摆宴,以筹集安排流民回乡之名收受贿赂五十六万两,还有珠宝珍玩八十件。为此,将官制盐票售出作为交换......"
众臣一听不觉都惊得住了口。五十六万两,珠宝珍玩八十件......这个数目......
项焦炎听至此已面容惨白,目光中悲凉晕开,妫语看着,别开了头。
"皇上,臣以为项尚书必有隐衷,万望皇上明察。"孙预挺身站在项焦炎身侧。
一旁的何秉却不为所动,坚毅的目光不曾改变,"五月二十八,项焦炎携玉如意一对、商阳金凤镯一对、镂金百宝烟杆一支、前朝文狸先生名画'烟山夜月'拜会德王......"
德王一听大惊失色,一手指着何秉,"你......你血口喷人......"转头看了看妫语,马上跪下,"皇上明鉴哪......断无此事......"
妫语语气淡淡,"德王,清者自清,先让何卿把话说完。"
德王一脸不甘,却也不得造次,只得退至一旁。
"六月初三,'前丰'米行老板以贺寿为名,送来琉璃翡翠屏风一架,珍珠彩衣一件,纯金打造寿佛一尊,另外,还有白银十万两......"
'哗'百官震惊,一旁的孙预却愈听眉峰愈紧。今日,项焦炎万难幸免。
"六月十五,项焦炎次子项亭因亏空公款十五万两告急待查。这笔数目想必是项大人应的急吧?"何秉至此一顿,向妫语朗声道"启禀皇上,上述事项,臣已查证属实,户部尚书项焦炎确有其罪。请皇上定夺。"
"罢了,罢了。老夫一生为官,不想,晚节不保,晚节不保啊......"项焦炎仰天长叹,流露出的悲怆让人心酸。只见他苦笑一声,双目陡然圆睁,直视妫语,"可是,我如此做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
妫语承接住他的怨愤,心中一窒,紧紧了牙关,"项亭一事难道你有话可说?"
项焦炎一怔,整个人气势顿时涣散。
妫语深吸一口气,"带下去。小心看守......秦商,你着手审理此案。"
"臣领旨。"秦商心中闪过一丝不确定,面无表情地应下。
众臣面面相觑,不由都暗自猜度起来。皇上此举大杀孙氏颜面,看来,是真的要开战了。
中书舍人章钺看着项焦炎颓废地被人带走,双目一沉,"臣启万岁,羽州军援救瀛州永治,而永治驻军也是频频调动,臣以为麟王必反,朝廷当速调禁军,前去救援。"
"臣以为不可,"王熙第一个站出,"瀛州那边去的钦差与监军,俱未有麟王异动的军情捎来,只以羽州军动为由轻动禁军,实属妄为。"
"皇上,"楚正廉紧随章钺之后,"羽州军可不是小动,而是引了五千步兵、三千弓弩手、五百骑星夜援救永治。这其中必有重大变故。皇上,永治不可失啊。"
"楚大人是说五千步兵、三千弓弩手、五百骑?"项平踱步而出,"想那麟王素与匈奴作战,所精者,皆在骑兵,而羽州将军只援引五百骑救瀛州,未免有失为将之道了吧?"
"那项大人以为,羽州调军所为何事?且闻诚将军率水师出击清月海,又作何解?"
"好了。"妫语一手止住双方争吵,"几位卿家各执一词,让我听谁的好。太傅,你以军功出身,所历事多,依你之见,禁军是动,还是不动?"
闻君祥见问,一时又开始心动,闪烁的眼神让妫语秀眉一紧,"皇上,老臣以为若无事,禁军为天都重防,不可轻动。若......查出麟王确实有异举,为保江山社稷,禁军也不易困守,只需选个好的统帅,以防不测。"
这一番话说出来,岳穹、项平都闭上了眼,这个闻君祥!见识短浅,利欲熏心,真是......
"卿真乃我朝良臣。"妫语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挤出这几个字。
孙预在旁深沉地看了眼妫语,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正要出列说话,却见侍卫捧了块御赐金牌上殿。"启禀皇上,柱国公求见。"
爹?!孙预蓦地抬头,脸色已是大变。
"宣。"
众臣一时都有些不明所以。柱国公孙业环自辞去摄政王一职后,一直退养家中,不问朝政,今日求见,到底又是为什么呢?连岳穹、项平都有些琢磨不透了。
"老臣参见皇上。"孙业环在大殿上行礼。
"免礼,赐座。"
"谢皇上。"
妫语看他坐定,问道:"国公今日入朝,所为何事?"
孙业环凝眉站了起来,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皇上,臣有本上奏。"
"呈上来。"
知云将奏折呈到妫语面前。
"臣以为禁军不可动。"
大殿中顿时鸦雀无声,岳穹、项平错愕万分,楚正廉、章钺等人也是大惊失色。"国......国公......"
"国公此话怎讲?"
"第 一,麟王未必就反,羽州兵马调动,平将军引五千兵出关只有简报,匈奴兵历来不合法度,恣意出袭,多为抢掠财物,此举极有可能是两位将军获悉匈奴的异动才出 的手。无详细军报,此二处兵马是为救永治一说不可轻信。护北将军水师出清月海一事则更不足为麟王异动之据。清月海一带,素有倭奴海盗流窜,且无钦差监军的 上报,无凭无据,就要轻动禁军,实属轻率之举。麟王无叛心,而禁军出动,那岂不成了逼反?到时麟王就算无二心也要被逼起事了。"
"第二,禁军为护卫天都的重兵,此时平藩在即,若擅离天都,谁能保得万一?且禁军由谁来统?事出无由,又无统帅,禁军若动岂不涣散?"
"第三,就算麟王已反,禁军出援瀛州,若此时藩兵攻入,匈奴来犯,天都又将如何?皇上又将如何?朝廷又将如何?是区区一个瀛州永治重要,还是天都重要?"
语间落下,紫宸殿一片死寂。有人欢喜,有人叹息。孙预看着妫语的眼神第一次透出些怨恨来。这是将父亲往死路上逼哪!想不到,她还真是毫不手软。孙业成、孙业清在旁听得目瞪口呆,都不曾料想,这一交锋居然是自家的大哥亲手将胜利让出。
孙业环眸光一沉,掩去一成黯淡,"臣以为此事万不可行。"
"臣以为国公所言甚是。"岳穹首先回过神,不管什么理由,这句话从孙业环口中脱出,那可是掷地有声的。
"臣附义。"
"臣附义。"
一时大臣纷纷站向女皇这边,只有孙预直直地站着,没有动,也没有说话的意思。
妫语低了低头,避开孙预的视线,"国公所言甚和我意。众卿别无异意了吧?"显然,如果孙预不低头,这事还是不能就此敲定。
孙业环看向一旁抿着唇的儿子,才想说话,突觉一阵晕眩,一股气闷在胸间,脸色刹时一片惨白。孙预惊扶住父亲滑倒的身子,"父亲,父亲......"
妫语也是大为吃惊,立时吩咐道:"速将国公扶到松涛斋,御医即刻到那边候着......知云,马上将'巫策天'斫冰叫来。速去!要耽搁了,唯你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