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怜爱地摸了摸他的脑袋,抱着他进殿,到了惠妃面前,放将他放下行礼。

福宜公主已经坐回了惠妃身边,兄妹互相见了礼后,依次坐下。

“这次又劳烦母妃了,让母妃辛苦了,儿臣今日便带珮儿回王府。”周王诚恳地感谢道,看了眼乖巧地坐在一旁、用那双因为脸庞过于瘦弱而显得过大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不禁发软。

惠妃摆摆手,说道:“珮儿是皇上的孙子,也是本宫的孙子,有何辛苦的?只要你和珮儿都好,本宫就放。心了。珮儿这几日食欲不错,比往常多食了些东西,秦太医过来瞧过,说只要细心将养着,等珮儿过了十岁,身子便与平常人无异。”

周王听得心中喜悦,再次诚心诚意地感谢了惠妃对儿子的照顾。

说了会儿话后,惠妃便打发了福宜公主将周王世子带到偏殿去吃东西。福宜公主知道母妃这是又要对皇兄催婚了,乖巧地牵着小侄子跟着宫女嬷嬷走了,看着乖乖地跟着她的小人儿,心里头泛起了些担心。

惠妃端着茶喝了口,说道:“转眼珮儿已经四岁了,没想到时间过得如此快。”

周王笑了笑,望了眼偏殿的方向,语气满含欣慰,“是啊,当初珮儿早产,看着瘦瘦小小的,儿臣还一度担心,幸好这几年虽然小病不断,倒底挺过来了。这也多亏了母妃照顾,儿臣方能放下心来做事。”

惠妃摇头道:“你莫要总是这般说,本宫老了,能帮你到几时?王府总归是少了个女主人,若是有个女主人能帮你照顾珮儿,你也不用辛苦地办差时,还要照顾珮儿。”

周王不语,只是俊秀的脸庞上布满了忧郁。

惠妃看得心里暗暗叹息,又道:“本宫知道你和桃儿是少年夫妻感情极深,担心新王妃不尽心照顾珮儿,所以方不愿成亲。只是你是皇子,如何能如此任性?为着这事,皇上面上不说,其实心里极不高兴。听母妃的话,再续娶个王妃吧。”

周王沉默了一会儿,终究松口了,郁郁地道:“母妃可有好人选?”

听出他语气中的松动之意,惠妃终于露出笑脸,说道:“本宫这儿好人选多得是,但还要你喜欢方行。这段日子你自己且看看,若是有喜欢的话,可以来告诉本宫,本宫找皇上给你作主。”

周王默默地点了下头。

这时,童嬷嬷带着昭华宫的内侍总管从殿外进来,笑着给两位主子请安后,方对惠妃道:“娘娘,于公公可回来了。”

惠妃笑着道:“怎么样了?一切顺利罢?”

于公公笑道:“托娘娘的福,自然一切顺利的,靖安公府二姑娘的笄礼来了好些尊贵的夫人,纷纷赞称二姑娘呢。”

惠妃满意地点头,又询问了些事情,便让于公公下去了。

周王在一旁听着,若有所思。

见时间不早了,周王方带着儿子告辞离开。

离开昭阳宫后,周王亲自抱着儿子坐上宫中轿撵出宫门,却不巧在宫门前换周王府的马车时,旁边也有一辆马车正欲离开。周王看了一眼,便抱着儿子上了周王府的马车,马车很快便离去甚远。

另一辆马车的车帘被一只素白的手撩开,一张俏丽可爱的苹果脸探了出来,若有所思地看着离去的马车,问道:“刚才那位是何人?”

车夫是个有眼力的,便道:“姑娘,那是周王府的马车,应该是周王殿下!”

“哦,他就是那位死了王妃的周王。”

“姑娘!”旁边的小丫鬟心脏都吓出来了,小声地道:“那是天家皇子,姑娘还是莫要乱说的好。”

苹果脸姑娘见小丫鬟一副快要晕厥的模样,撇了下嘴,不以为意,不过心里却记住了先前那男子抱着稚儿上车时的那抹温柔。

自从严青兰及笄后,她便时常被长辈们带出门去交际应酬,去得多了,她便开始烦躁起来,特别是这种大热天的,她根本不想出门。

钟氏趁着老夫人不注意的时候,劝道:“兰丫头,听娘的话,别任性,这些事情对你未来有好处。”

严青兰拧眉道:“怎地三妹妹四妹妹又不用去?天天听着那些女人家长里短的,好生无趣。娘,我不想和你们出去了,就让女儿在府里呆着吧。”

钟氏不为所动,只道:“你不懂!”

“我怎么不懂了?不就是带我去给那些夫人们相看么?”严青兰理直气壮地道,别以为她真的傻得什么都不知道。

钟氏没想到这傻女儿竟然明白,怜爱地摸摸她的脸蛋,说道:“既然知道,你便乖乖听话,我们会为你挑选个你喜欢的如意郎君。”

严青兰忸怩了下,方道:“可是我都没有见过那些公子,也不知道喜欢哪个…”

钟氏见她难得害羞,不由笑道:“你不是和那些府里的姑娘玩得极好的么?你觉得哪家的姑娘性情好?”

严青兰眨了下眼睛,说道:“她们都是忸忸捏捏的,为了点小事儿就要暗暗置气,又没胆儿大声说话,可真没劲儿。若是三妹妹,打趣两句后就放开了,根本不会这般小家子气。四妹妹虽然有点儿心眼,但她一向听三妹妹的话,也不是个喜欢挑事的。”

钟氏听得叹气,心说那些姑娘娇娇弱弱的,若是成为她们的嫂子,才好拿捏,不会给她挑事儿,怎么这笨女儿就是不懂呢?

这边钟氏在劝说笨女儿上点心,那边的永定伯府中的钟老夫人却在生气。

“我就知道她只会用嘴巴说,却是个出尔反尔之辈!”钟老夫人生气地对儿媳妇道:“瞧你干的好事,还说要为祺儿求娶兰丫头,现在人家公府根本看不上咱们伯府!”

钟大夫人心里也气,恼恨姑母及小姑子,觉得她们都是内里藏奸的,当初说好的事情,竟然出尔反尔!若不是看到严青兰是个直率又无心机好拿捏的,而且公府的嫁妆也不菲,她会想让儿子求娶严青兰么?

钟二夫人幸灾乐祸地看着钟大夫人吃瘪,劝道:“娘,既然人家看不上祺哥儿,那便算了吧,京城里的好姑娘多得是,这家不行再挑别家,总会有满意的。”最好钟祺娶个小门小户却泼辣的姑娘,省得这大嫂又张狂起来。

钟大夫人如何不知道这弟妹的险恶用心,冷笑一声,心里也有些发狠:你看不上我的祺儿,我偏要让祺儿将你公府姑娘娶回来,到时还不是凭她这作婆婆的拿捏。

如此一想,等离开钟老夫人处,便让人去通知一声,若儿子下学回来,便到她那儿一趟。

等钟祺下学回来,钟祺听说母亲叫自己,心里有些奇怪,不过仍是先去给祖母请了安后,方到母亲院里。

钟氏看着十五岁的儿子,生得钟灵毓秀,少年人特有的纤瘦的身材套着件烟青色的夏衫,面容俊秀尔雅,京中少有公子能及。若非伯府式微,不然这样的儿子,配天家公主也使得。幸好她儿子勤奋好学,将来必定能振兴伯府,是个大有出息的。

钟祺给钟大夫人请了安后,含笑道:“娘,您找我?”

钟大夫人示意他坐下,又让丫鬟端来儿子爱吃的解暑绿豆沙,等他吃了半碗,询问了他的功课后,方道:“转眼间,祺儿也长大了。你可喜欢你姑母家的表妹?”

钟祺俊秀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吭吭哧哧的,一时间没话。

钟氏抿唇笑起来,不用问了,看这模样便知道了。不过心里却有点儿憋屈,儿子喜欢,可是靖安公府竟然瞧不上她儿子,别怨她将来等兰丫头进门后磋磨她。

“娘,孩儿才十五岁,不急。”钟祺结结巴巴地道。

钟氏扑噗一声笑起来,“怎么不急?兰丫头都及笄了,不快点定下来,可就被别人家抢了。你们可以先订亲,等过了两年再完婚也不迟…”

“娘!”钟祺错愕地看着她,有些吃惊道:“您、您说的是兰表妹?”

钟氏被他打断时惊讶了下,见他神色有异,纳闷道:“自然是兰丫头了,前儿个她不是刚行了笄礼么?”说罢,钟氏微微眯起眼睛,问道:“祺儿神色有异,莫不是心仪的不是兰儿?你们不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么?怎地不喜欢兰儿?”

钟祺脸蛋又红了起来,吭哧了下方道:“姑姑家又不只一个表妹!”然后神色坚定道:“娘,再给我两年时间,我一定会金榜提名,届时再去迎娶表妹!”说罢,倏地起身,朝钟氏恭敬地施了一礼,便离开了。

钟氏呆愕地看着儿子离开,一时间有些傻眼。

钟祺回到自己的院子,进了书房后,觉得脸上还有点儿热。毕竟这事他谁都没有告诉过,现下告诉亲生母亲,多少有点儿难为情,但却是他最真实的想法。

想罢,他伸手抽出一旁放画轴的大花瓶,在众多画卷中抽出一幅,展开看罢,眼里不禁露出些许情谊,淡淡地笑起来,自言自语地道:“表妹,你可知我的心…”

等贴身小厮钟山端着茶过来时,钟祺基本上已经恢复过来了,将画卷放回原处,开始坐下来读书。

阿竹明显觉得最近严青兰这小妞被折腾得有点儿失了活力,但是这种事情她爱莫能助,只能暗暗祈祷长辈们快点为她定下亲事,省得这姑娘真的要发脾气了。

等夏天快要进入尾声时,严青兰终于不用再跟着长辈们出门到处应酬了,阿竹暗中打探了下,似乎老太君和高氏、钟氏已经看好了几个人选并且也透露出意愿的,就等着再去打探下那些入选公子的为人品性,从中找出最好的,届时便行动。

至于老夫人虽然还想要将严青兰嫁入周王府,可惜老太君发了话,她心里再不服气,也只能按捺下,只盼着宫里的惠妃娘娘给力一点。当然,在高氏进宫一趟后,惠妃突然沉默了,没了下文。

严青兰似乎也隐约有些明白,厚脸皮也被磨成了薄脸皮,感觉有点儿无法见人。不过心里又有些期盼,想知道自己未来的夫婿会是哪个。

就在这种时候,突然安阳长公主府传出安阳长公主病倒了的消息。

京中各府听说了这件事情,纷纷带礼物上门探望,不过因为安阳长公主养病中,皆难得见到本人。阿竹听了这个消息,以她和昭萱郡主的交情,自然要带着礼物上府去探望。

到了安阳长公主府,昭萱郡主亲自过来迎接她。

昭萱郡主的脸色很不好,满脸的颓废失意,似乎连头上的毛都没精打彩的,脑袋耷拉着,整个人失了活力。

阿竹拉着她的手,问道:“这是怎么了?难道长公主…”

昭萱郡主无精打彩地道:“没有,不过是天气热,不小心中了暑气罢了,太医说喝几副药便没事了。”

既然如此,作什么还是这副表情?

阿竹有些不解,不过很快便到了正院,此时也不宜再问什么了。

阿竹到来时,驸马孔陵轩正端着药喂妻子喝药,神色温柔,耐心地哄着她,仿佛她就是自己的珍宝一般。

听到阿竹过来探望,孔陵轩对安阳长公主道:“三姑娘是个有心的,若是有她劝着萱儿,萱儿指不定会改变主意。咱们女儿的性子你还不知道么?别再为这事生气了,小心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安阳长公主就着丫鬟端来的清水漱了口,说道:“怕就怕她性子倔,什么人都劝不住!哎,我怎么会生了这么个孽障,真真是要为她操一辈子的心!”

孔陵轩温柔地用帕子为她试去唇边的水渍,温声道:“俗话说,儿女都是上辈子的债,咱们作父母的只能多担待了。”说得也有些无奈,毕竟那个女儿的性子和妻子一样的烈性,是个有主意的不说,眼里也揉不得沙子。

正说着,便见女儿已经领着客人进来了。

阿竹朝安阳长公主夫妻行礼,孔陵轩含笑地朝她颔首,又拍了拍妻子的手,方出去了。

阿竹看着安阳长公主夫妻的互动,再看孔陵轩一副模范好丈夫的模样,看着就是个懂得疼惜人的,心说不愧是皇室的恩爱夫妻典范。

安阳长公主坐在床上,背靠着大迎枕,对阿竹的问候笑着回道:“不是什么大病,不过是天气热,受了暑气罢了,劳烦你过来了。你来了也好,正好可以和萱儿说说话,她这些日子在床前侍疾,也无聊得慌了。”

阿竹又谦虚客气了一番,见安阳长公主面露倦意,方施礼告辞。

昭萱郡主一直站在原处不吭声,见母亲故意忽略自己,咬了咬唇,满脸委屈地带着阿竹离开了。

阿竹和昭萱郡主去了萱雨居,将所有的丫鬟都赶出去后,昭萱郡主便歪倒在铺着凉簟的罗汉床上,睁着眼睛不说话了。

阿竹将她拉了起来,坐在她对面问道:“你到底怎么了?”

昭萱郡主垂下头,低低地道:“我娘想要给我与镇国公世子定亲,我反对这件事情,跟她说想要自己选喜欢的,然后她生气骂我,是不是要像我姐姐那般东挑西拣的,落得十八岁才定亲给人笑话。我不过是顶了几句,娘亲就气病了。”

所以说,安阳长公主并不是中暑病倒,而是被女儿气病的?阿竹怎么觉得这么扯呢?安阳长公主身子好得很,时常骑马打猎打马球,可不是那些娇弱的姑娘能比的,怎么可能会被气病?莫非是为了让女儿妥协装病?

“长公主的身子一向很好,怎么会气病?”

昭萱郡主瞥了她一眼,说道:“我原本也以为她是装的,后来发现她没有装,真的晕过去了,我当时都吓哭了,不敢再气她。”然后慢慢地将腿曲起,垂下头,将脑袋搁在双膝上,轻声道:“我让人去打探过了,镇国公世子生得英武不凡,可是听说他曾在战场上受过伤,毁了容…而且听说他心里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了…”

阿竹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还想起暮春之时,她豪情壮志地说要自己努力一把,争取自己喜欢的,现在看来,却成了个笑话。

第59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阿竹对于长公主母女的斗法,觉得一切安慰语言都是苍白的,没有谁对谁错,只有看谁能最先妥协。

而现在看来,显然是昭萱郡主要妥协了。

昭萱郡主发了会儿呆,见阿竹一脸苦憋表情地看着自己,突然噗扑一声笑起来,伸手在她脸上摸了一把,笑道:“你别用这种表情看我,虽然很不甘心,但是日子还不是人过出来的?我会好好和我娘沟通,最后如果仍是不行,便如了她的愿又如何?”

阿竹闷闷地应了声,突然想念起了小时候的日子,那时她还是个胖竹筒,姐妹们都可以无忧无虑地在静华斋中读书学习、打闹玩笑,她和昭萱郡主时常在萱雨居中偷偷翻墙爬树,笑声传得很远,让来抓包的安阳长公主差点吓出心脏病,然后少不了要被责骂…

当然,事情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糟糕,不过是被宠爱的天之骄女一朝之间发现有些事情不如意时,未免会产生一种全世界都和自己不对付的悲催感。其实生活还在继续,还是挺美好的。

昭萱郡主伸手揽住阿竹的肩,又忍不住在她漂亮的脸蛋上摸了一把,叹道:“你一定不要像我这样!你爹娘那么疼你,一定会给你挑一个你喜欢的、而且没有别的女人的夫婿,到时候我负责位高权重,你负责琴瑟和鸣。”

阿竹被她逗乐了,笑道:“你要如何位高权重?说得自己好像个男人一样?不过是个世子夫人罢了,难道要你去打仗不成?”

昭萱郡主却道:“那是你不知道镇国公府的情况,这位世子其实也是个可怜人,家里一堆不安份的,闹得日子都不安生,若是我嫁过去,少不得要倚仗着皇帝舅舅的威势来压一压他们,恐怕生活都不得安宁。若是不想以后不得安生,起码得尽快让世子快快承爵方行。不过,镇国公府是行伍出身,在军中的地位不错,在京城的权贵圈中也说得上话,若是以后谁敢欺负你,我罩你了…”

在昭萱郡主心里,阿竹爹娘那么疼爱她,一定会为她找一个极称心的夫婿,但是身份却不会是多少显赫的家庭,估计会往寒门子弟那边挑选。在这个出门都能撞到权贵子弟的京城,身份或许实在是不怎么样的。不过若是有靖安公府帮衬着,谁会知道以后会如何呢?只要有上进心有能力的,将来又如何说得准?

阿竹笑盈盈地看着她,能开玩笑了,应该好多了。真不习惯她抑郁的样子,而且昭萱郡主平时吵吵闹闹的,但是对安阳长公主却是极敬重的,最后妥协的一定会是她。

在安阳长公主府呆了好一阵子,在阿竹离开时,昭萱郡主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影了,不若原先的无精打采。

星枝送阿竹出门,感激地对阿竹道:“幸好有三姑娘劝慰郡主,不然奴婢真担心她这样下去身子垮了。”

阿竹道:“郡主不过是一时转不过弯来,很快便会想通的。”

星枝看了阿竹一眼,在送阿竹上车时,小声地道:“三姑娘,郡主心里不快活,从小到大她何曾如此难过?公主突然病了,将她吓坏了,先前大姑娘也从定国公府回来说了她一顿,句句诛心,郡主几乎气哭了,却不想想当初大姑娘做的比二姑娘更甚…”

阿竹望了她一眼,这丫头是个忠心的,所以对昭华郡主指责昭萱郡主的话心里有些不平衡,觉得昭华郡主说得太过份了,方敢大起胆子同她说这些。

阿竹上了车后,便道:“我有空便过来陪郡主说话,你也注意一些,别让她什么都积在心里难受。”

星枝笑着应了一声,又恭敬地施了一礼。

阿竹不再说话,放下车帘,离开了公主府。

回到靖安公府,阿竹刚进门便见柳氏满脸喜悦地坐在炕上和刘嬷嬷说话,胖弟弟坐在小杌子上,仰着头看她们,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情一样。

“娘,我回来了!”阿竹拎着裙摆,款款走进门。

胖弟弟见到她,欢呼了一声,像个小牛犊一样跳了起来冲过来,撞得阿竹后退了几步。胖弟弟搂着她的腰笑嘻嘻地说:“姐姐,娘亲说,舅舅他们要进京了~~”

阿竹听得满心欢喜,看向柳氏迭声问道:“真的么?娘,消息可属实?舅舅他们几时要进京?”

刘嬷嬷忙让人去沏茶端刚做好的点心过来,笑道:“姑娘莫急,少爷可不要撞着姑娘。”看着自家姑娘那纤纤如柳的腰肢,真担心胖乎乎的少爷将她撞掀。

柳氏拉着阿竹在旁边坐下,笑道:“今儿个刚接到西北发来的信,信上说你舅舅这几年的政绩不错,年年考绩都是个优,补了刑部郎中,待十月份便会起启进京。不过你外祖母、舅母打算趁着天气适宜时先带着几个孩子回来,免得以后天气冷了路不好走。”

阿竹听得更加高兴了,其实她并未见过外祖母,但是却时常听母亲提起老人家,见母亲高兴,纯粹是为她高兴罢了。柳氏嫁到严家近二十年,路途遥远加诸事在身,已有十几年未见老母亲了,知道她此次回京,以后会住在京里,母女俩可以时常见面,如何不高兴?

只要母亲高兴,阿竹自然也盼着舅舅一家子回来。

“那外祖母他们什么时候到京?”阿竹捧着茶杯喝了口茶后问道。

“听说已经在路上了,左右不过再半个月就到了,中秋过后应该能到京。”柳氏展信又看了一遍,笑容满面地道。

这时,胖弟弟挤了过来,仰着脸看柳氏,问道:“娘,舅舅家里有很多表哥么?胖胖可以去找表哥一起学习么?”小胖子说得义正辞严,仿佛他就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让柳氏越发的高兴了。

“对,舅舅家还有一个比寿全还小的表弟,到时候寿全可以带表弟一起读书。”柳氏慈爱地看着一双儿女,心满意足。

听到舅舅家还有个比胖弟弟还小的表弟,阿竹脸皮抽搐了下。不用怀疑,那小表弟也是嫡出的,意思是说,舅舅和舅母一起生了六个儿子,没有一个女儿。当胖弟弟出生后不久,阿竹听到西北来信说舅母又怀上了时,她第一个想法是:舅母真勇士也!

听说舅母想要生个女儿,谁知道这胎又是个儿子,就算想再生,有了六个孩子也足够了。柳家在柳老太爷那一辈时便人丁凋零,使得柳老太爷去逝后柳城没个叔伯帮衬。所以到了柳城这辈,便和妻子可着劲地生了一窝的孩子,只要好好教导,也不虞柳家无法振兴。

胖弟弟听到娘亲这么说,笑得胖脸红扑扑的,羞涩地捏着胖爪子道:“长槿一定会做个好哥哥的!”

阿竹似笑非笑地看了胖弟弟一眼,别以为装得正经她就不知道胖弟弟打什么主意,伸手轻轻地掐了他的胖脸一下。胖弟弟鼓着脸看着她,不过仍是乖乖地给姐姐掐,嘴里嘟嚷道:“不和小人和女人计较!”

阿竹乐得直接将他矮墩墩的小身子搂进怀里,再次掐掐小胖脸,将胖弟弟掐得挣扎着要跑,直嚷着“姐姐太坏了”。

柳氏笑呵呵地看着姐弟两个闹,刘嬷嬷却有些担心地道:“姑娘看着纤纤瘦瘦的,外一摔着可不好。”

柳氏却没有那般担心,笑道:“嬷嬷忘记啦,我以前也像阿竹这般细细瘦瘦的,但是身子骨比平常那些柔弱的姑娘还要健康,不过是看着纤弱了点儿,却是无碍的。”不然她也不能平平安安地生下姐弟俩了。

刘嬷嬷一想,倒是忆起来了。不过再看看正坐在一起说话的姐弟,明知道不是这回事儿,但看她细细瘦瘦的,特别是那腰肢仿佛一用力就要折断一般的纤细,莫说男人,就是同为女人都有些看直了眼。这般细瘦,以后嫁人了,未来姑爷一个不小心用力了点儿,可不就要折腾坏了?

这么一想,刘嬷嬷仍是止不住担心,决定要吩咐齐妈妈,要给姑娘多做些汤汤水水补着。

阿竹正考问胖弟弟的功课,抬头便见刘嬷嬷用一种担忧的眼神看着自己,柳氏笑眯眯的,虽然不知道她们先前在说什么,但凭着直觉却有种恶寒之感,顿时坐卧不安,赶紧拉了胖弟弟去书房练大字去了。

夜晚,阿竹在丫鬟的伺候下沐浴。

钻石为她清洗了头发,将她的头发用干净的巾子包裹住后,便被阿竹挥手让她下去了。

钻石心知她的习惯,笑着将干净的衣物放妥便到外头候着。

阿竹将身上的里衣脱下,自己进了浴桶,将自子泡在热水里,舒服地叹了口气。用干净的巾子擦身子时,阿竹低头瞄了眼胸部,用手指按了按,感觉到有些刺痛,发现终于从平胸长成了荷包蛋了…望天,最近奶娘齐妈妈经常给她做很多蛋奶食物,不用说也知道为了什么了。阿竹心说,木瓜牛奶才是丰胸霸主,她要不要也吃一点呢?

洗好了澡,在丫鬟伺候下穿上了衣服,阿竹披着半干的发从净房出来,穿着白色的里衣,系着根腰带,腰肢更显纤细。一路走来,风掀起了衣袂,婷婷袅袅,看得后头跟着的钻石翡翠几个担心她会不会被风吹得不稳摔倒。

事实证明,阿竹走得很稳,而且能勇猛地直接翻墙爬树都完全没问题,但是她就长得这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心里也很无奈啊。本来就长了这副样子,再加上所受的教育,十几年来骨子里已经浸润了那种世家贵族姑娘的教养,行举之间无不优雅婀娜,虽知道这个时代的女子以纤瘦为美,但是阿竹不知为何仍觉得有些心塞。特别是当回头看过几个丫鬟一副担心的模样,更心塞了。

擦试好头发后,阿竹正准备摸本话本来瞧两眼培养些睡意,突然听到一个尖嗓门大声道:“美妞,美妞,该歇息了~~”

阿竹:“…”

众丫鬟:“…”

阿竹有些恼羞成怒地啪地一下将话本拍在桌上,说道:“拿布蒙着,明天再放它们出来。”

钻石等人想笑又不敢笑,说道:“姑娘,鹦鹉说得对,您今儿累了一天了,该歇息了。”这对鹦鹉是当年端王送过来的,一眨眼时间已经在这里养了几年,丫鬟们都习惯了这两只鹦鹉偶尔逗比的话,让人笑得不行。

阿竹对这两只鹦鹉也是又爱又恨,也不知道陆禹打哪儿寻来的这么一对精怪的鹦鹉,严青兰生病那会儿,她叫人去街上买了好些鹦鹉回来给她解闷,但严青兰却一只都不喜欢,说怎么教都没有这两只的精怪,养着养着便送人了。

这时,翡翠端了齐妈妈做好的牛乳进来,笑道:“姑娘,齐妈妈叫您一定要吃了再睡。”翡翠生得圆圆的脸蛋,没有钻石的伶俐泼辣,却是个沉稳的,平时打理阿竹的吃食。

阿竹嘴角又抽了下,为了尽快长好身子,捏着鼻子喝了。然后赶紧漱了口,见时间不晚了,只得睡下。

在她躺下时,外头又响起了两只鹦鹉尖着嗓子道“美妞,晚安”的话,阿竹拉起被子蒙住脸,只觉得这两只每天都要刷下存在感的鹦鹉似乎时时都在提醒她,它们的前主人是端王似的,让阿竹有种被两只鹦鹉时刻监视着的感觉。

怎么总觉得,好像端王在借着这两只鹦鹉在管着她的日常一般…

时间过得很快,过了中秋后,柳老夫人带着儿媳妇及孙子们进京了。

在柳家一行人安顿好后,严祈文便挑了他休沐的一天,带着妻儿一起去了柳家所在的青槐胡同。

这次随着柳老夫人回京的除了何氏外,还有柳家五个儿子,其中老二柳昊和妻子留在西北,届时会和其父柳城一起进京。柳家六个儿子中,老大柳旭和老二柳昊已经娶妻,老三柳昶今年十五岁、老四柳盼十三岁、老五柳昌十岁、老六柳旦六岁,皆没有成婚。

柳城不在,柳旭代表父亲到大门迎接姑父一家。

严祈文和柳氏等先去拜见了柳老夫人,阿竹姐弟也给未曾见面的外祖母磕头请安。

柳老夫人今年已经是五旬开外的人了,看起来有些单薄柔弱,但据说身子骨比平常的老太太还要硬朗。柳氏也是遗传了其母的这种体质,看着身子单薄了点儿,其实身体倍儿棒,少有生病的时候。阿竹觉得自己以后也会像外祖母这般,老了也是个很有精神的老太太,吃嘛嘛香。

柳老夫人看着女儿女婿一家,眼眶有些湿润,特别是自女儿嫁人至今,也不知道有多久未见了,不禁抱着女儿一顿哭泣,旁人纷纷劝慰了许久,柳老夫人方才止住了泪。

“今儿是团聚的日子,娘应该高兴方是。”舅母何氏笑着说。

柳氏也擦了擦泪,笑着附和,又有孙媳妇和几个孩子纷纷劝着,柳老夫人方露出了笑脸,然后又抱着阿竹和胖弟弟不肯撒手,可着劲儿地给姐弟俩塞东西。

一翻相见介绍过后,众人坐在大堂一起说话。

阿竹坐在母亲身边,好奇地看了眼在场的人,赫然发现,她还真是成了万绿从中一点红了,几个表哥表弟都好奇地看着自己,大表嫂云氏也对她善意地笑着。

阿竹最后的目光定在了柳昶身上,发现近十年未见,当年有些老成的话唠男孩此时已经长成了个沉稳的少年,眉目清雅,五官虽没有钟祺的钟灵毓秀,却自有一翻让人亲近的气度。特别是当他发现她在看他时,柳昶朝她微微一笑,那笑容依然没变,让阿竹觉得自己的狗眼都要被闪瞎了。

胖弟弟也发现了这个表哥的与众不同,好奇地瞅着他,柳昶又朝胖弟弟微笑,胖弟弟扭头,决定以后不要再看这个表哥笑了,太刺眼睛了。

母女俩久未见面,柳老太太有很多话想对女儿说,但看她面色红润,眼睛透着明亮的色彩,便知道女儿这十几年来过得很幸福,无须再说什么,反而对阿竹姐弟俩十分的感觉兴趣,疼爱地拉着他们说话。

“祖母有了竹妹妹和长槿弟弟,就不疼孙媳妇了。”云氏故作不高兴地嗔道,“都到午膳时间了,孙媳妇可是饿得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