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袖回过神,从暖阁里走出来,坐下来等沈咏洁和小磊过来一起吃晚饭。

“东篱呢?怎么走了?”沈咏洁带着小磊走进来,没有看见谢东篱的人,只看见盈袖一个人坐在桌边。

盈袖勉强笑了笑,站起来给沈咏洁和小磊盛饭,“他说有事,先回去了。”

“你真是的,也不留一留人家。”沈咏洁嗔了她一眼,也没再多说什么,给小磊和盈袖各自盛了一碗汤。

三个人说说笑笑吃完一顿晚饭。

元健仁从来不跟他们一起用饭,他们也从来不提,如今各安其命,不相打扰,日子倒是平平静静过了下来。

永昌五十年的年节,对于元王府来说,是重归皇室的第一个新年,意义自然不同凡响。

每年正月初五,皇后齐雪筠都会请八位京城最顶级的世家豪门的未嫁女子进宫,和宫里的妃嫔皇子公主们一起吃煮水饺。

这其实是北齐国的年俗,东元国以前没有这个规矩。

自从皇后齐雪筠嫁来之后,她就把这个习俗带到了东元国。

三十多年来。这个习俗已经被东元国的世家大族认可并且接受了。

这个请帖也是大年三十的发出。

因此对于东元国的世家大族来说,每年大年三十除了守岁,等皇后齐雪筠的帖子,也渐渐成了习惯。

每年在大年三十收到皇后齐雪筠请帖的姑娘,都会成为这一年家族里最引人瞩目的姑娘。

这些人都是尚未定亲的女子,如果已经定亲,是不会接到这请帖的。

而且皇后齐雪筠每年都会请不同的人。因此很多姑娘把得到这请帖。也当成一个人生奋斗的目标。

没接过这帖子的姑娘,不敢说自己的人生圆满了……

盈袖以前不够资格,从来没有接到过这帖子。

现在她成了皇室郡主。不用皇后的帖子,她也必然要入宫吃煮水饺。

盈袖很是头疼。

她不喜欢吃水饺,最多吃吃蟹肉三鲜小馄饨。

水饺那种东西虽然美味,但是不合她的胃口。

可惜到了她现在这个身份地位。很多事情是不能任性的。

比如宫里从大年三十守岁,一直到正月十五看花灯。她都必然要带着小磊和娘一起在宫里候着。

到了正月初五的早上,盈袖刚刚起身,还坐在妆台前梳妆打扮,沈遇乐就披着一身凫靥裘走到她的卧房里。打着哈欠道:“你才起来啊,我可是一晚上没睡着。”

盈袖回头看了看她,笑道:“怎么了?什么事让你睡不着觉?”

“还不是这饺子宴!”沈遇乐没精打采地坐到熏笼旁边。将手罩在上面烘烤。

今年正月初五的饺子宴,沈家的二姑娘沈遇乐得到一份皇后齐雪筠饺子宴的请帖。

“不就是去吃饺子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盈袖不以为然。站了起来,问沈遇乐:“你看我今天的打扮怎么样?”

沈遇乐眯着眼睛看过去。

盈袖梳了凤尾髻,发髻左面插着红玉牡丹点翠步摇,下悬米粒珍珠与青金石串成的三串流苏。

发髻正中戴着六尾卷须鸾凤钗,头戴狐皮昭君套,只额头露出一挂垂珠帘金镶玉抹额,身着玫瑰红织锦缎泥金五彩牡凤凰纹通袖长袄,足蹬掐金挖云红香麂皮貂绒里长靴。

沈遇乐看了半天,笑道:“打扮当然是好的,但是我看最出色的,还是你手上这个银色镯子。来,给我开开眼界。”

她问的正是师父送给盈袖的那个银色镯子,点开机关就有银色光剑闪出来。

盈袖将手腕递到她面前,笑道:“你自己看吧,不过是个镯子。样子精致,我很喜欢。”

沈遇乐用手摩挲了两下,赞道:“这是什么做的?金不像金,银不像银,也不是玉石、琥珀、珊瑚、南红,触手冰冷,更不是蜜蜡。”

“就是银子。”盈袖将衣袖放下来,盖住自己的镯子,笑嘻嘻地忽悠沈遇乐:“你看走眼了。”

“真的?”沈遇乐狐疑看了看她,伸出自己的手腕,“你看,我这里也有银镯,但是跟你那个差得太远。”

“银子的成色不同吧。”盈袖胡乱说道,马上转了话题,“饺子宴在晚上,你这么早就过了,是不是要跟我们早点进宫?”

沈遇乐忙摇头,道:“是我的错,忘了你们如今身份不同了,你们先去吧,我傍晚的时候跟别的贵女一起进宫。”

盈袖点点头,“宫里太拘束,我还巴不得你去给我作伴呢。”

沈遇乐跟她一起吃了早饭,然后和他们一起坐车出去。

沈遇乐回沈家,盈袖跟沈咏洁和小磊一起再进宫。

元健仁终于认祖归宗了,元宏帝很是感慨,但心里早就不喜他,因此也没有表现出特殊待遇,对他还不如小磊亲切。

“小磊,来,跟皇祖父去奉先殿。”

“小磊,这是鹿肉羹,听说你最近练弓箭,这羹能长力气。”

“小磊,皇祖父的眼神不太好。你给皇祖父念这几份奏章。”

元健仁的腿伤还没有好,元宏帝借口让他在家里养伤,只除了三十和初一这两天让他跟着一起进宫,别的时候都让他在元王府里静养。

只有沈咏洁带着盈袖和小磊进宫参加宫里的各种仪式。

元健仁本来想跟父皇亲近亲近,结果听说元宏帝跟小磊各种亲近,把自己应该做的事都做了,不由对小磊也横挑鼻子竖挑眼。看他很不爽。

盈袖这一次跟着沈咏洁进宫。只去皇后那里行了礼,就被元宏帝使人叫了出来,到元宏帝的九仪殿问了话。然后便让她和沈咏洁去婉嫔那里坐坐。

婉嫔是个明白人。

在她那里,盈袖和沈咏洁还自在一点。

几个人在一起谈天说地,打双陆斗棋子,玩得很是开心。

到了下午。宫里就开始准备饺子宴了。

皇后带着内宫和皇室成员亲自包饺子。

当然,她们只是意思意思。一人包四五个就行了,不会所有的饺子都让她们包。

盈袖很少做面食,跟着大家嘻嘻哈哈玩得还算有趣。

到了晚上,宫里华灯初照。火树银天,一派富贵繁华景象。

盈袖和沈咏洁、婉嫔一起来到皇后齐雪筠的长春殿。

殿门前已经站了七八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都是这一次皇后邀请的贵女。

盈袖看见沈遇乐就站在那边。笑着冲她招招手。

沈遇乐见了她,忙走了过来。拉着她的手道:“好不容易等你来了,来,咱们一起进去。”

盈袖应了,和大家一起进了皇后齐雪筠的九仪殿。

皇后看见她们很高兴,道:“来,快坐下吧。”说着,宫女上前,将她们引到事先安排好的地方坐下。

盈袖和沈遇乐坐在一起,对面就是元应蓝和唐海嘉,还有张贞妙。

盈袖见张贞妙也在这里,不由挑了挑眉,和沈遇乐对视一眼。

按理说,张贞妙这个庶女,是没有资格得到这个帖子的。

但是皇后齐雪筠想做什么,也轮不到她们置喙。

很快,宫女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

托盘上放着黄釉青花双龙戏珠莲瓣大碗,里面盛着满满一碗水饺,总有十七八个,汤水清澈,飘着几丝青翠的葱花,红色的虾米,还有紫菜。

盈袖看着这样一大碗水饺就饱了。

她皱了皱眉头,拿银筷子在里面搅了搅,挑了一个出来吃了一口,就放下了。

沈遇乐倒是很爱吃饺子。

她看着瘦,食量倒是很大。

没过多久,她就把自己碗里的水饺吃得干干净净,末了眼巴巴地看着盈袖,道:“你还也要不要吃?”

盈袖笑着将自己碗里的水饺舀了大半给沈遇乐。

沈遇乐冲她笑了笑,便继续埋头苦吃。

噌!

她的神色突然一僵,呆立半晌,转头看着盈袖,带着哭腔低声道:“糟了……”

“怎么了?”盈袖心里一沉。

不会这水饺也有问题吧?

这些可是她的水饺!

难道本来是冲着她来的?

沈遇乐却摇摇头,眼里泪珠直转,低声着急地道:“不是,是……是这个……”

她微微张了嘴,给盈袖看她嘴里的东西。

盈袖看见一个金灿灿的东西在沈遇乐雪白的牙齿间闪烁。

“那是什么?”

“小金如意。”沈遇乐眼泪都掉下来了。

“啊?怎么会被你吃到?”盈袖也愣了。

她虽然以前没有参加过皇后的水饺宴,但是也知道,这些水饺里面会有一个包着一个小小的金如意。

谁能吃到这个金如意,就代表她这一年一定会有好运气。

而这个金如意,这三十多年来,都是皇后齐雪筠吃到的。

如今这一年,包有金如意的饺子,却放到了盈袖面前。

但是盈袖不爱吃饺子,最后被沈遇乐吃到了。

“这可怎么办?我头一次进宫参加饺子宴,就触皇后霉头……皇后本来就很讨厌我们沈家……”沈遇乐眼泪汪汪,嘴里的金如意恪的她牙疼。

“没事,你快吐出来。”盈袖将自己的大碗推过去,挡在沈遇乐面前。

沈遇乐便低下头,躲在两只大碗后面吐出了金如意。

盈袖忙拿帕子包了起来,塞到袖袋里,站起来道:“我出去一下。”

她走到宫门口,被宫女拦住了,笑问她:“盈郡主要去哪里?”

“我要去方便一下。”盈袖笑着说道,“吃得太多,肚子有些不舒服。”

“盈郡主跟我来。”那宫女忙要给盈袖带路。

盈袖制止她,“不用了。这些天我天天来这里,早就熟悉了。我去婉嫔宫里更衣。”

那宫女知道盈袖进宫,都是在婉嫔那里歇息,因此也没有坚持,目送她离去。

盈袖知道从皇后的长春殿,到去婉嫔的宫里,要经过这边的御膳房。

今天的饺子宴,就是长春殿的御膳房准备的。

她低着头走了一段路,凝神感受了一下,见四下没人,便闪身躲了起来。

然后抄小路去了御膳房,打算偷偷从屋顶大梁溜进去,将小金如意扔到锅里就行了。

等太监们发现,肯定以为是饺子破了,所以金如意掉出来了。捞起来再包一个给皇后就没事了。

她一路行去,发现御膳房这边这个时辰人好像很少,心里有些奇怪,更加小心谨慎了。

盈袖蹑手蹑脚摸到御膳房的墙根底下,悄悄听了一听,见没有闲杂人等在周围,便运气从里面窜了出来,跃到御膳房的房梁上。

皇后御膳房的房梁既粗又高,很方便藏人。

盈袖悄悄在房梁上移动,很快找到了煮饺子的大锅。

这里静悄悄地没有人。

盈袖忙掏出小金如意,对准那煮饺子的大锅扔下去。

锅里还有饺子在沸腾,小金如意入水,连个水花都没有溅出来。

盈袖得意地蹭了蹭手,正要转身离去,却见两个太监鬼鬼祟祟溜了进来。

一个问另一个:“甜品准备好了吗?吃完饺子,就要上甜品了。”

“当然准备好了。今天是木瓜雪蛤燕窝炖秋梨,最是滋阴养肺。”

“好,哪一碗是给沈家二小姐的,你做了记号没有?”

“做了,就是这碗。”

“行,把这药放进去。记住了,一炷香后再送过去,不然药性不能发挥完全。”

“没问题。我说大柱,真的是皇后娘娘吩咐的吗?这不是毒药吧?万一有事,我可不管,一定是要把你供出来的。”

“你放心吧!皇后娘娘就算知道,也不会吱声的。总之那人不比皇后娘娘差。况且皇后娘娘乐见其成,怎么会责罚我们?还有,这绝对不是毒药。我还不想死呢!再说,毒死沈家二小姐做什么?真的要下毒,我不会给那位?”说着,往另一碗努努嘴。

盈袖将那碗的位置记住了,伏在房梁上一动不动,看着那太监将一个纸包拆开,把里面的药粉仔仔细细倒入了沈遇乐的甜品碗里。

虽然隔着不近的距离,盈袖还是闻出了那药。——那是妥妥的春|药!

※※※※※※※※※※※※※※※※※

这是加更四千字。亲们的保底月票和推荐票赶快投出来吧!o(n_n)o。

明天继续三更。o(n_n)o。

第271章 桂花酿

居然要对沈遇乐一个未嫁的姑娘用春药!

真是太过份了!

盈袖的双眸眯了起来。

幸亏她过来了,不然沈遇乐这辈子就被毁了……

当那药倒完之后,盈袖本来以为就这样了,结果那叫大柱的太监又拿出一小坛酒,对那下药的太监道:“小锤,还有这个,桂花酿,甜如蜜,给她加到甜品碗里。”

“真的是桂花酿?”刚才倒药包的太监小锤眼前一亮,“你不是骗我吧?”脸上立刻露出垂涎欲滴的神情。

拿酒出来的太监大柱知道面前这个小锤是个酒鬼,见了酒就不要命那种,抿嘴一笑,将酒坛递过去:“不信?自己尝。”

小锤不客气地接过来,拍开酒封,立刻被那浓郁的酒香熏得晕陶陶:“……这就是桂花酿?!光闻这味儿就醉了!”

盈袖皱起眉头。

桂花酿可不是一般的酒。

那是南郑国的不传之秘。

中州大陆上就算不喝酒的人都知道南郑国桂花酿的大名,简直是跟稀世奇珍差不多的地位。

因南郑国桂花酿酿造方法特殊。

听说酿酒的桂花是南郑国南面国境大山上生长的一种特别的桂花,天生就带酒香,极为难得。不是一般的桂花就能酿出来的。

那种树本来就稀少,一百万棵桂花树里才能出这样一株与众不同的桂花树。

用来酿酒,更是要集齐接近七年的桂花瓣,用南郑国最好的虫草做酒引,在地下埋上十八年,才能酿得一小坛。而且放得时间越长。味道越好。

其酒色泽金黄,甜香如蜜,但是一点都不腻,微带酒香,初入口甘醇诱人,如饮果液,到得半个时辰后。才会后劲发作。让人烂醉如泥。

醒来后并没有一般酒醉的头晕不适,反而觉得筋骨强健,神清气爽。

历来是南郑国皇帝才能享用的一种佳酿。

北齐、东元两国有时候也能得到从南郑国送来的赠品。但是因为太稀少,这二十多年,北齐国和东元国都只各有一坛。

北齐国的桂花酿到谁手里,盈袖不知道。

但是东元国的这坛桂花酿。盈袖却知道。

上一世她帮司徒家打理生意,曾经想过要弄到桂花酿的方子。由司徒家酿桂花酒,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给司徒家留下一些可以撑门面的东西。

结果她打听来,打听去。只知道这种酒出自南郑,方子是南郑国皇室的不传之秘,二十多年里。只有北齐和东元各得了一坛。

东元国的这坛酒,被元宏帝赏给当时的太子元齐之。

二十多年过去。盈袖以为那一小坛早就喝光了,没想到又在皇后御膳房的一个太监手里看见桂花酿!

难道说这件事,跟先太子的两个孩儿,也就是元应佳和元应蓝脱不了干系?

盈袖的脑子里飞快地旋转,很快就把春药和桂花酿联系了起来。

是这样啦。

先放春药,又放桂花酿。

沈遇乐吃了之后,开始的时候没事,过半个时辰,就会醉得不省人事,然后不管是皇后,还是元应蓝出面,会将她接走去偏殿休息。

再然后……

当然就任某人为所欲为了。

盈袖一边琢磨,一边听底下那个叫小锤的太监抿了一口酒坛里面的酒,眼睛都直了,结结巴巴地道:“这……这……真的是桂花酿?!——想不到我小锤有生之年,也能喝到桂花酿!真是死而无憾了!哈哈哈哈……”

“嘘!你小声点儿!让别人知道了,可是真的要死而无憾了!”大柱忙一手捂住小锤的嘴,“行了,快放到她的甜品碗里,剩下的就都是你的了!”

“没问题!”小锤这时爽快地点点头,托起酒坛,往沈遇乐的甜品碗里倒了一小盅桂花酿。

金黄色的酒液汇集到橙黄色木瓜雪蛤燕窝炖秋梨里面,一点都看不出来。

“好了。等下她们来端甜品的时候,记得把这碗给沈家二小姐,千万别弄错了!”大柱又叮嘱了一声。

小锤将剩下的桂花酿用酒封封好,道:“这我可得留着慢慢喝。”一边说,一边四下看了看,将那桂花酿藏到墙角那一堆大大小小的酒坛最里面的地方。

“行了,最好赶紧喝完。若是让别人发现,你我都别活了。”大柱笑着摇摇头,“走吧,去守门去。皇后娘娘赏下席面给御膳房的人,现在应该快回来了。”

盈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会子御膳房里这么空,是因为那些御厨临时被人叫走,都去旁边的厢房吃皇后赏下的席面去了。

这大柱和小锤是专门留下来看门的……

不然的话,盈袖还没法这样容易地闯到这御膳房里来。

等这两人一走,盈袖就要从房梁上跳下来,想把沈遇乐甜品碗里的甜品跟别人对换一下。

可是她刚一动弹,就听见外面吵吵嚷嚷来了很多人。

“快!还有饺子没有?”

“今天没有人吃到金如意,皇后娘娘生气了!”

“啊?怎么会呢?明明包进去了啊?”

“我怎么知道?!席上没有一个人说吃到了金如意,这还能有假?!”

盈袖听到声音越来越近,她已经来不及跳下去调换了,情急之间,她想到自己随身带的一些药粉包,眼前一亮,笑着在心里道:“也罢,本来是带着防身用的,这下正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