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把他留下就太合适了。那些人要真敢在十四带人离开后闹营,年羹尧这脾气说不定就敢绑人砍人。就算他把事情闹大了,到时把他推出去不就行了?年家说到底也没什么牵扯,姻亲里只有一个纳兰容若算是拿得出手的,可惜明相跟直郡王有涉,先帝时就不行了。宫里那个他的妹子现在连个阿哥都没生下,也无须顾忌。
十四自然是说这事非亮工莫属,年羹尧也是听得双眼发亮。他虽然借着自家妹子的势被万岁塞了进来,可论起家世和资历都是掂底的,多亏十四爷肯提携他,才在军中不至受人磋磨。
他知道现在人人都盼着随十四爷回京面圣,不肯留下来做这个得罪人的差事,但他一个人留下反倒更容易把差事办出彩!要是有人真的想趁十四爷回京后做怪,那才是他的机会!
京城里已经是春回大地。
圆明园里,李薇让人拿布来裁,她要给额尔赫新生的那个小家伙做肚兜。
额尔赫前日已经坐完月子了,四爷立刻就把她和孩子都宣进了圆明园。李薇当时抱着自己的头一个外孙,真心觉得为了这个小家伙,她的女儿算是遭大罪了。
四爷给这个小宝贝起名为福慧,大家也就‘福哥儿,福哥儿’的叫起来。
只有李薇觉得这名字有那么一点点的耳熟,后来看看百福就明白了。
玉烟帮着她裁布,笑道:“再过不久,二阿哥那里也该有好消息了。”
李薇笑着叹了口气,“是啊,他们一个个的算是都成家了。”
肚兜算是比较简单的东西,做起来也不费力,到了晚上她已经裁出来了七八块,只差中间绣上各种吉祥花样就行了。
待玉烟问她是不是把剩下的布都收起来时,她恍然想起这大半年来她都没给四爷做过什么东西。之前一直在给弘昫做,然后就是给额尔赫绣嫁妆,现在是福慧。
“等等。”她道。
玉烟赶紧把布放下,李薇拉过一匹尺头比了比,觉得做件褂子不够,做个大裤头还是够的。
她给四爷和几个儿子都做过大裤头,专让他们在屋里天热的时候穿,长短像五分的运动裤。做这个快,又不用绣什么花样在上头,裁好两片一接一缝,再收个边就行了。
四爷从勤政殿回来时就看到她在屋里做针线,想了下先去弘昤那边转了圈,考过弘昤今天读的书后,让人带他去院子里射飞镖,回来看她还在做,不由得过来道:“少做些,留神坏眼睛。”
李薇一直没发觉他已经回来了,马上放下针线起身道:“爷怎么不叫我?”
四爷坐下道:“朕看你在忙。”他拿起放在筐里做到一半的针线瞧,道:“朕知道你前些日子一直担心额尔赫,这是在给福慧做?”话音未落就看出这是一件大人的尺寸,他笑了:“这是给朕做的?”
说着还放到身上比了比,比完道:“等七月份时正好能穿。”
李薇端茶过来,他把那半拉裤子放下,招手示意她坐到身边来。
孩子们纷纷长大,四爷的心情也很复杂。弘晖和弘昐的成长让他欣喜,额尔赫都有孩子了,却让他觉得时光流逝,他和素素都老了。
他握着她的手半天没说话,只是好像在想什么。
李薇也就这么陪他坐着。
四爷怅然的笑道:“孩子们都大了,朕还记得额尔赫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样。”他比划了下,记得很清楚的就是额尔赫有一个红色的襁褓,她包着这样的襁褓躺在床上冲着他招手啊啊叫。
两人一晚上都在说额尔赫小时候的事,比如她小时候太能吃,四爷道:“朕那时一直担心她会吃坏肚子。”所以在书房里,额尔赫拿出她的那个放点心的小食盒,先给大家让一圈的时候,一点也不饿的四爷都会秉持着‘他多吃一块,额尔赫就少吃一块’的信念去拿一块。
他笑道:“你给额尔赫准备的那个放点心的小食盒好像最多只能放四块?”巴掌那么大,只能叠着放四块绿豆糕。
因为当时预备的就是她去前院跟四爷一起读书,只吃上午这一顿点心,中午用过午膳就该回来睡午觉了。她人小胃也不大,四块分给四爷和弘晖各一块,她自己吃两块,再加半盏茶,足够她撑到午膳了。
平时尘封在记忆深处,一旦想起来却还是记忆犹新,仿如昨日。
因为四爷对额尔赫的疼爱,京中各府都纷纷给公主府送礼,一时热闹番茄。连弘昐开府都没收到过这么多的礼。
确实跟自己的姐姐相比,弘昐出宫建府的事相当低调。
虽然他的本意就不打算惊动太多人,连请客都只请了两桌亲友,不过京里好像也对这个成年出宫的光头阿哥兴趣不大。
弘昐在书房里查对礼单准备回礼,发现像佟家这样只草草送了一份礼金,连礼物都懒得准备的不在少数。人情冷暖可见一斑。
再怎么有准备,心里还是不怎么好受的。
弘昐静静的抄录着礼单的名册,亲自回谢帖。
太监陆同喜进来道:“二爷,福晋那里报上来说是发动了。”
弘昐放下笔匆匆去了后头,见接生的嬷嬷已经进去了。恰好额尔赫前头已经生完还坐过月子了,他就跟额娘把柳嬷嬷和白大夫都借来了。比起太医院的太医,他还是更相信从小就在府里侍候的这两人。
白世周之前已经进去请过脉,现在屋里是柳嬷嬷在侍候。他过来给弘昐请安,弘昐虚扶了一把道:“辛苦白叔了,福晋这胎可要紧?”
白世周连称不敢,二福晋这胎怀得平平安安,今天只要不是老天爷打喷嚏,突然来一下,那就不会有事。
弘昐知道后也算是放了心,让人给博尔津氏传话让她放心,他也不在这里多陪,转身还是回前面去了。
下午发动,凌晨时博尔津氏产下了弘昐的头一个孩子,母女均安。
消息送到圆明园,李薇让玉烟准备下要赏的东西外,心里倒是说不上太失望,头一个平平安安的就比什么都强。跟后世的计划生育不同,这里生孩子只要能生,不愁生不出儿子。
四爷那边就没什么表示了,只是第二天特意找弘昐一起用了顿膳,算是贺他的好事。
到七月份听说十四爷已经快到张家口了,宫里揣孩子的都落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除了额尔赫那边是个儿子外,弘晖和弘昐得的全都是女孩。
李薇都觉得这一定是黑色幽默,不过也说不定是某种自然规律?拿觉尔察氏来说,她的孩子里只有她一个女儿,剩下四个都是儿子。而李薇的两个舅舅自从娶了老婆以后,生的反倒是女儿多儿子少。现在只有费扬古得了个小儿子,大舅舅塔福连生两个都是姑娘。
塔福说女儿生下来就带财,要好好养,从落地就丫头婆子都配上了,还要给姑娘用奶娘,被大舅妈给骂了,她有奶,干嘛还要从外面买奶回来?
李薇听到觉尔察氏传述的原汁原味的话时,险些没笑岔气。
所以她也特意把弘昐叫来,跟他说女儿是有福的,天生带财,他有两个女儿,那更是双倍的带财呢。
弘昐知道额娘是怕他觉得连生两个女儿,没一个是儿子丧气,笑道:“额娘,我也爱我那两个姑娘呢。是我亲生的,长得个顶个的好看可爱,怎么会不喜欢?等大了就带过来给您瞧瞧。”
他从小就见过自已头上这三个姐妹过得是什么日子,除了他的亲姐姐额尔赫过得像个王府格格般,宜尔哈和扎喇芬都没少吃苦受委屈。
博尔津氏现在看着还可以,那个格格仿佛也不见劣迹,可人心隔肚皮,他也实在是不敢冒这个险。于是孩子落地后就都被抱走了,他仿着阿哥所特意在屋里辟了个院子出来,称奶房。两个小格格都由奶娘陪着住在那里,一样喂一样吃,因落地没差几个月,一应穿戴打扮都一样。
他常常去看,两个孩子有一点不好,侍候的人都没好果子吃。
博尔津氏和那个格格想见孩子也容易,让奶娘抱过去看,隔几天见一回,能陪着孩子待上半天。
不是他心狠硬要隔开她们母女。一则是宜尔哈和扎喇芬过得日子让他实在信不过把孩子给她们养,二则宫里弘晖那边连掉两个孩子,平时见着三伯家的弘景时也听他悄悄说过诚郡王府早年的乱七八糟,弘景的额娘就没了两个孩子。
他实在不敢冒险。
等日后识清博尔津氏和那个格格的人品后,能放心了,他再把女儿交给她们去养。毕竟女孩子还是要跟着额娘长大才能学好,真让奶娘和嬷嬷们教他也不放心,学一身奴才习气怎么办?
十四爷回京那天是个吉日。
虽然没真的跟噶尔丹打起来,四爷还是想把这次出兵给吹成‘一次胜利’。私底下,四爷也确实有趁这个机会来了个调兵、练兵的排演。弘昐都说这次涉及到了几个省的兵力,他猜四爷可能是想摸摸底。
康熙爷的时候,四爷从来没摸过兵,没碰过虎符。登基后他自然要找机会看看这些将领的本事、忠心。
这就不奇怪这次噶尔丹跟俄国打,四爷干嘛把兵调到边境去了。
四爷特意回宫接见了十四,之后又把人都给拉到圆明园开宴会。这算是头一次,四爷用圆明园来待客,能够进来参加的都觉得相当的光荣。
大夏天开宴会,自然要在靠水的地方,凉快。
他问李薇要不要趁机也热闹下,她也实话实说道要是他想连女眷一起请,把宴会办大一点,那她也愿意。要是办不办都行,那她还是不想折腾的。
四爷知道她不是个爱热闹的人,也就没多勉强她。让人把万方安和看好了,别让人不小心闯进去。
宴会过后,四爷带着十四去畅春园给太后请安。据说母子三人聊得相当不错。
晚上,四爷回来时有些喝高了,脸色红润好看,双目水亮有神。
而且一见她就笑,苏培盛打着帘子,他走进来就径直过来握她的手,牵着就往里屋走。苏培盛一看这动静,使了眼色把人都给带出去了。
李薇没反应过来就被他带到里头,跟着才反应过来给他洗漱的一套东西都还没拿进来呢,这可跟现代拿个毛巾洗面奶,提壶热水就行。他洗漱的那一套有两匣子三托盘,只是梳头的都有五六把梳子呢。
“爷,我让人把洗漱的东西拿进来吧?”她好笑的看着他,知道这是真的醉了。
四爷心情很好,今天十四回来了,看着人也稳重了,人前也会说话了,人后也不给他找别扭了。折子上写得好还能说是师爷拟的,当面对答也好就说明这人是真历练出来了。他今天跟他说这次封他为贝勒,还当他会因为不是郡王而脸上不好看,谁知十四对他说:“臣弟这次也没做什么,不过是替万岁跑了趟远差,一路上有人侍候着,连一场仗都没打,就是这个贝勒,臣弟也受之有愧。”
四爷还真是觉得他这趟去一个仗不打,连这个贝勒他都封得很勉强。没想到十四也是这么想的,他真的太欣慰了。
等见了太后也没见十四抱怨什么,当着太后的面也是说他这次的功劳并没有多少,封这个贝勒十分虚心。
太后也点头道:“我也觉得你这个贝勒得的不应该,偏你哥说要是你都不封,下头的更不好给赏了,你才能得这个贝勒。日后更要尽心办差,早日把这次的功劳补上,别辜负了你哥的心意。”
四爷拉着李薇的手感叹:“朕的苦心,终于有人看到了。”
☆、第416章(剧情)诸阿哥事
十四爷回了府就黑着脸躲在屋里谁也不见,完颜氏准备好了欢迎他大爷回来的宴会,还特意让几个格格全都盛妆出席,结果坐到汤都凉透了也不见十四爷大驾光临。
问太监,太监抖着说十四爷在屋里没人敢去叫。
完颜氏冷笑一声:“散了吧。”说罢回去自己吃小厨房去了,桌上的菜就分赐给那些格格们和有头脸的太监嬷嬷,也算没有浪费。
十四自己在书房里坐到腹鸣如鼓,一抬头外面都敲三更了。再一问完颜氏已经睡了,此时再去格格的院子又没必要。亏他还想着好不容易在外头熬了一年回来能好好享受享受,不说喝着小酒抱着红颜,至少也能一家人坐一块见见面。这些人在府里享福,都快忘了在外头提着脑袋吃苦受累的他长什么样儿了吧?
“去,给你家爷备一桌饭菜来!”十四气呼呼的吩咐。
太监去传话,不多时就摆上来了。府里最大的主子还没用饭呢,灶上的火是绝不敢熄的。
带气一通狠吃,等太监心惊胆战的看着十四把桌上的盘子都差不多吃空了才停下来时,十四已经撑得必须站着了。坐着胃受不了。
太监送来饭后喝的茶,十四才要说不用,接过一看才知是消食茶,清亮的褐红色茶汤飘着浓浓的山楂味儿。
十四一边喝着,一边在屋中来回踱步。今天去见万岁还是有收获的。虽然封个贝勒有些打脸了,但万岁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么多年下来他也早就看清了,那是给一点好都要人家时时记在心里,次次不忘夸出来的。
今天他就这么做了,不是挺好的?万岁看着也高兴,还说过两天再把他叫到园子里去一起用饭。
十四心道这样就行了,上头这个是亲哥总比是别人强。何况他亲爹妈都没捧过他,亲哥这样也不奇怪了。再跟现在京里别的人比比,过得不如他的不是也不少?
在屋里转了半天的磨盘,灌了两碗消食茶,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总算是不撑了。他想起万岁给了他两天假让他在家歇歇,其实哪里歇得了?
十四索性也不睡了,让人备水洗了个澡,打理干净静等客人上门。
接下来一上午根本就没闲下来,一封封请见的帖子都堆上来的。十四自然是先见要紧的,不要紧的就先等等,回个帖子过两天,或者等他能抽出空来再见。
从卯初刻起一直到末时,他好不容易能空下来喝口茶润润说了一早上话的喉咙,接着让人把早上略过去的帖子都拿过来,他要细看。打头就是他的亲兄弟的,九爷直接说知道你最近忙,我知道你回来了,有空出来喝茶吧。
十四爷笑,九爷现在也是风光的,万岁正用着他呢。这个忙也不知是说谁。
八爷也递了张帖子,很简单也很家常的关心了两句,说有什么要帮忙的就说一声。
十四爷斟酌了下,拿来纸笔直接给八爷回了一封让人递回去,道刚回家,诸事繁杂,等闲了一定登门给八哥请罪。
……他暂时是不想沾八爷了。
有几封比较特别的。一个是固伦公主驸马福克京阿递上来的,挺公式化的问好,送礼。也是不敢打扰。
十四是挺想跟这位新出炉的驸马好好聊聊,他怎么着也算是固伦公主的叔叔,替自家侄女考较一二是应该的吧?可惜这驸马的帖子写得太冷淡了,十四不想倒贴上去,只好可惜的放到一边。
不过他也让人这就去跟完颜氏说:“就道他们有喜时我不在京里,疏忽了,请他们别见怪。”他道,传话太监复述一遍,他点头:“让福晋备上双份的礼这就送过去,最好叫个家人去,别使下人。”
完颜氏听了抱怨:“一回来就找事!”不过还是请了她的娘家侄子去跑一趟。
最后一封就是新开府的弘昐了。这封拜帖写的格外出色,开头也是叙寒温,道十四叔一路辛苦,为国尽忠,守边安民,如此等等。夸了一段后,转而提起小时在府里见过十四的趣事,这下连家人情谊也祭出来了。
最后道十四叔一路辛苦,身上必定还有皇上交托的重任,他就不多打扰了。
整个帖子不过就写了一页,却什么都写到了。词藻却并不华丽,还显得跟十四有亲近之意。
叫十四明明觉得这位仿佛已经过气的二爷不用再在他身上费功夫了,此时又想着平时当个普通亲戚走走也不差啊。何况他额娘有本事,自己是贵妃,还包了宫里除长春宫外所有的孩子。
十四左右想想,跟弘昐交际并不会吃亏。只要这位二爷没头脑发热,拉着他去做什么掉脑袋的事,跟他走得近些并没什么。多个朋友多条路。日后不好再疏远也来得及。
他就再叫来太监道:“去跟福晋说,我听说皇上的二阿哥才出宫建府?府里仿佛还有喜事?代我多补两份礼吧。重一点儿。”
太监去而复返,问他:“福晋道宫里大阿哥也有喜事,要不要也代您补一份礼?”
十四想了想还是摇头了,弘昐建府在宫外,送个礼不怎么起眼。弘晖在宫里呢,特意把补的礼再抬进宫去?不成。早年理亲王的例子还不够明显?谁离得近谁吃亏。这位子都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再一堆人围上去,那不是故意往皇上眼里扎吗?
正事办完,十四搓搓手,让人把弘春和弘明都喊来。这两个儿子可不小了,之前一直在宫里读书,他走了这一年,也要叫过来问问他们的功课学得如何了。
弘春和弘明分别是十三和十一岁,正是半大不大的时候。完颜氏管他们管得正严,除了去尚书房读书就是回府读书,平时一步都不许他们乱跑,就是怕这个年纪让人给勾搭得走了歪路。
十四的功课学问都扎实,康熙朝时也是几个先生围着开小灶喂出来的,问他们两个还是够用的。问完点头挺满意的,觉得尚书房那种大锅饭倒是没耽误了他儿子。
说完功课,父子三个坐下聊些闲话。
十四就问这尚书房好不好相处啊?堂兄弟们有没有胡闹的?
弘春是侧福晋所出,弘明是完颜氏的儿子。两人在一起时论长弘春为先,论嫡弘明为先。十四不想在自己府里还看到俩儿子闹个不可开交,平时很少教导他们二人这个问题。让他想不透的是完颜氏也不管。
所以弘春便先开口道:“宫里挺好的,就是四阿哥太气人。”
宫里能称四阿哥的就一个,万岁亲子,永寿宫所出的弘时。
非嫡非长,十四也没把弘春跟弘时不对付的事放在心上,笑着问:“他哪儿不好了?”
弘时气人在他自己的先生多,功课多,足以碾压一众堂兄。但以前他鼻孔朝天,看堂兄弟都是一脸‘一帮愚民’的态度,大家也就忍了,谁让那时正传说这位会是太子呢?
后来在四爷的打击下转为另一个极端,开始承认这世上学问很多,他还没走到山脚呢,学海无边啊。
但大家都同在一个尚书房里读书,你丫学得比我们多、比我们快、比我们好,然后你说你是个渣。
那我们不是比渣还不如的渣?
弘春为这个早就看不惯弘时了,他认为这小子就是换了个法子来气人的。根本不是像他说的什么他学得不好了。阴险,恶毒,心眼不好tat!
十四听了就皱眉,他小时候也没少被四爷提着骂功课不好不用功,一听就想起自己当年来了,便安慰儿子:“那你跟他比别的!”你都比他大了,比布库,比射箭,比不了文的咱来武的。
弘春便哭丧了脸,弘明趁此时出来给他哥插刀:“他不敢呢!弘昀在弘时后面站着的,每回有人要给弘时比,弘昀都会找机会再跟人比一回。弘春比不过弘昀!”
弘春立刻凶恶的瞪弟弟,弘明理直气壮的瞪回来。
十四看这两兄弟有些头疼,赶紧换个话题,教他们平时多跟别人亲近,比如弘晖呢?他还在尚书房里读书吗?还有弘昐,他觉得从弘昐那张帖子里看还是个不错的孩子。说不定能带带弘春和弘明,让他们俩别老闹腾。
弘春道:“弘晖不跟我们说话,他们说的我们也接不上。”不过阿玛这么说,他下回就凑上去试试。
弘明道:“弘昐不在尚书房了,偶尔才来交个功课,他去户部了。”
十四吃惊了,他回来后还没听说这个,忙问:“几时去的?”
弘明道:“阿玛走后不久?有一年了吧。”
长子在宫里读书,次子却进了六部?
十四这下心里像热油锅里浇了瓢冷水,噼里啪啦的跳起来了。
☆、第417章四爷心疼人
京里不关心皇上立哪个阿哥当太子的毕竟是少数。
“这世上能有几个清高的呢?”何焯给八爷注了杯茶,推过去劝道:“不过都在名利里打滚罢了。”
这世上最伤人的绝不是责骂,而是视而不见。
当时一同上折子的三爷和九爷都挨骂了,只剩下八爷和十爷皇上是提都没提。只是八爷心里清楚,老十那边是好是坏还要看明年他娶继福晋时是什么样。他这里却是皇上从头冷到尾啊。
八爷在京里待得气闷就去庄子上散心,听说十四回京了就打算回来,却担心提前回来太显眼,皇上是真不待见他,所以故意等十四回京几天了,才从庄子上回来。
他自嘲一笑道:“我本就是在红尘俗世里打滚的俗人,追名逐利是本心,从来也没打算自欺欺人。”他不过就是想用更有尊严的方法来求名利而已。
对着先帝跪下磕头是二人既是父子,又是君臣。可对着当今,他膝盖虽然也屈得下去,可这心却屈不下去。
八爷哈哈笑道:“罢了,我也不求了,就是在府里闲着也少不了我的好日子过。”
八爷当年在康熙朝积下的好人缘到现在还有人买账,特别是敲他家的门没有门槛,哪怕无官无爵,或者一时手上不凑巧拿不出大礼来,八爷府都不会将人拒之门外。
八爷常道一份好名声是买都买不来的。所以八爷的贤名反而流传越来越广。
何焯心知八爷这话绝不是这个意思,不过还是顺着他的意思换了个话题,道:“说来学生近日发现了件趣事。”
八爷转而替何焯续了茶:“说来听听。”
京里现在有两家人挺引人注目的。一个是后族,乌拉那拉家。一个是李家,这家出了个贵妃。两家皆是兄弟众多,如今宜娶嫁的孩子们也都长起来了,京里各家自然都盯着他们。
“之前是往李家门上跑得勤,现在又转到去投乌拉那拉家的门了。”何焯笑道,至于皇上母族乌雅氏,因为有先帝的例子在,大家几乎都默认乌雅家要真有合适的女孩子,那都是给皇上预备的,所以去乌雅家问男孩的多,问女孩的一个都没有。
八爷一听就笑了,他倒还没有这方面的困扰。“李家倒算了,他们家出了个贵妃,三代的富贵是跑不掉的。倒是去皇后娘家的要麻烦些。”
两人就都笑了起来。过年时宫里出的那件事大家都知道,没有不笑的。听说出了这个事后,往乌拉那拉家去的人都犯难了,你说是往承恩公府去?还是往都统府走?难不成冰敬炭敬都要备上两份?送礼也要一边一份?
不过这两家的孩子都不必发愁了是真的。
雍正六年的下半年,京里喜事连连。四爷借着十四回来的这股东风,让京里的气氛好了大半年。不停的封赏和接连不断的嫁娶让京城里直到新年时还没停下来这股欢庆劲。
转眼就到了雍正七年的二月,外面还是滴水成冰呢,四爷带着李薇出京避暑了。从直隶去塞外,绕上一大圈,大概要到九月左右才会回来。
弘晖、弘昤和弘昫都带上了,还有额尔赫和驸马,倒是福慧太小没带上,留在京里了。李薇带着弘昤和弘昫坐车时都不敢相信,他们这么早就要去避暑了。
四爷这回可能是没顾得上告诉她。十五元宵没过两天呢,他就跟她说想出门看看,去年十四才带兵去给噶尔丹部看看大清的兵力,他打算趁热打铁,今年再去蒙古转一圈。
他对她道:“朕带着你一道去,上回有外人在,你在山庄里住得也不大开心,这次让你带着孩子过去玩,也能散散心。”
李薇想这是好事,就道她这就让人收拾东西,一面在心里就拉起了行李清单,随行带谁,宫里留谁看摊。还有弘时好像很想去?弘昀要帮着弘昐做事,大概是没办法带上他了。四爷是真拿弘昐当个人在用了,不停的往上加码。
不过这也是因为他知道还有弘昀,所以一开始布置下去的就是两个人的活儿。
四爷说起两兄弟来也是一个劲的夸,道:“弘时现在也差不多能帮着跑跑腿了,让他两个哥哥带带他,日后朕也能多一个使唤的人。”
李薇听了心道有您在,儿子们估计一个都闲不下来。
当行李还没来得及收拾时,他就跟她说这都不用她忙了:“到时记得把你自己带上就行,剩下的朕都吩咐过了。”
李薇哪能真照他说的什么都不管,知道是二月初就要出发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晚上睡觉脑子里想的都是四爷和孩子们的行李。
结果那天,他突然挺认真的对她说:“朕看你这个两天瘦了不少。”
李薇还高兴,道:“那是好事啊,我过年胖了,现在正好瘦回去。”她还想继续看炕桌上的行李册子,他直接让人把这些都给收走了。
玉烟等人赶紧把炕桌上的账册笔墨等物都搬走。
李薇这才发现四爷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她有些想笑,可看他这么认真又不敢笑。两人这么互相看了会儿,她才听四爷轻叹着说了句:“你也该歇歇了。有事就吩咐他们去办,不然要他们干什么用呢?”
她有些拿不准他的意思,就只管先点头。
她顺着他的手劲倒到他的怀里,让他搂着,听他轻声道:“你平时只顾着盯着朕休息,怎么不知道让自己也歇歇?”
她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他去办差时她就闲得给自己找事做,两人根本没有可比性。
不过这会儿四爷明显是在抒发感情,她也就点头嗯了声道:“我都听爷的。”
四爷在头顶上笑了,胸腔震动:“只会说这句来哄朕,你去年一年忙个不停,先是额尔赫,后又是弘昐,平时还要时时看着朕的起居作息。”
听他这一说,好像去年事情是多了点儿。
“朕这次带你出去,就是想让你轻松点儿的。这一路上,什么事都没有,你只管带着儿子们想怎么乐就怎么乐。朕都由着你们母子。”他道。
李薇不知怎么的,感觉二人现在像老夫老妻了,不由得打趣了句:“要是这样弘昤肯定是想痛痛快快的看书。”
四爷也笑,道:“那不成,路上坐车摇晃得很,不能让他看书。到时让他陪着你打牌吧。”
那弘昤一定又该不高兴了。
李薇怀疑弘昤可能会变成一个讨厌游戏的小孩子。
☆、第418章子肖其父
弘晖穿着大斗篷,戴着风帽骑在马上,随着队伍缓缓前行。寒风刺骨,吹得他的斗篷烈烈作响,每呼吸一下都像是把一口冷气吸到肚子里,呼出时是一团团的白烟。
北巡的队伍绵延数里,从最前头的护军后最后面跟着的仆役,被护卫在中间的则是御驾和后面的金黄色贵妃车辇。
天色阴沉,像浸了太多水一般。
弘晖的胃里就像是从来没有吃饱过饭一样,空荡荡的难受。
他的亲兵靠上来道:“爷,这一会儿也没事,不如赛一场?”
弘晖一抖缰绳:“那就赛一场。”他回头对周围其他听到这个的侍卫们说,“想赛马的都过来,能赢了我的赏金二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