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身躺下,抱着被子闭着眼睛睡了,看她这样,这么多年毫无长进,无奈的摇了摇头,也脱了外套在另一侧躺下。
第二天公鸡打鸣声响起后董佳慧睁眼,赵东林的手臂还官在她腰间,全身的酸痛提醒着她昨晚的疯狂,某人跟丛林野豹一样,逮着猎物死命的撕咬,而她自己,就是那可怜的猎物。
腰酸,腿也酸,大冷的天还要早起煮饭,董佳慧觉得自己苦极了,简直欲哭无泪。
“别起,再睡会儿。”
她正抓着他的手臂想甩开,赵东林反握着她的手,把她圈进了自己温暖宽厚的怀抱中,手掌还隔着衣服抚着她的后背。
董佳慧心里是舒服的,可她脸嫩啊,再耽误就要耽误早饭了,她要是迟迟不起,别人肯定知道为的是什么事儿,毕竟成年人吗,谁还不懂这个弯弯绕绕啊,那实在是太羞耻了。
“不行,我得煮早饭呢。”
说好了饭是她做,而且这几天早上都是她做的。
赵东林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大手帮她按着酸痛的后背和腰,一边按一边说,“那你闭上眼睛,再睡五分钟。”
董佳慧心底到底没能逃过这份舒适的诱惑,依言闭上了眼睛,这一闭再醒来时天光已经亮了,她惊的从枕头下拿出手表一看,六点二十!
天呐,她平时可是五点多钟就起的,今天整整晚了一个小时。
急急忙忙洗漱好出门,院子里,美香在晾衣服,几个孩子蹲在菜地旁玩,赵东林劈柴,郑月芬坐在井边洗她跟东河的衣服,婆婆在厨房忙活,没见着公公的人影,估计出门下网去了。
董佳慧红着脸进了厨房,见张巧儿正在盛粥晚,忙过去帮忙。
“妈,我今天起晚了。”
赵巧儿看她红着一张脸还挺乐呵,笑着说,“没事,不就多睡会嘛,我又不会吃了你,你们年轻人本来就该多睡会儿,年轻的时候不享受等年纪大了想享受也不行了,到时候啊,想睡都睡不着,一点风吹草动的就醒了。”
别说张巧儿本来就不大在意这个,否则赵家的儿媳能过的这么舒服?家里的家务就那么多,别人多做少做都是做,她自己一个人也忙的过来。
之前不在意,昨天听到儿子的话后就更不在意了,两口子感情不好怎么能生的出孩子呢,她还是希望东林再多几生几个的,农村人家讲究多子多福,一个黑蛋,还是少了些。
吃早饭的时候,赵东河跟郑月芬做了个表情,示意她别忘了自己昨晚说的话,跟妈道歉。
郑月芬不愿意也没办法,赵东河平时挺好说话,一旦犯了牛劲,就必须得依着他。
再说,她对东河到底是有感情的,不想真的把关系闹的这么僵。
于是,郑月芬放下手里的筷子,期期艾艾的开口,对着张巧儿说,“妈,昨天是我不对,我不该跟你顶嘴,不该说那些难听的话,我已经知道错了,妈,你就大人不记小人我,原谅我吧。”
张巧儿垂着眼,慢条斯理的吃着炒咸菜,郑月芬说了这么一大气她连头都没高兴抬。
真知道错了为什么昨晚上回来没说,今天一早起来也没说,别以为她没看见老二使眼色。
“知道错了就好,以后说话别张口就来,不管说什么话,说之前先过过脑子,说出去的话就跟那泼出去的水一样,这次我就不计较了,再一次我这可没这么好说话。”
简直反了天了,谁家媳妇敢跟婆婆这么犟嘴的?要不是看在东河面上,哪能让她这么松快过去。
郑月芬咬了咬嘴,婆婆说这些一点都不顾及自己的脸面,特别是当着董佳慧的面,她心里不大痛快,往董佳慧那看了眼,就见她一脸事不关己的样子,在喂英宝喝粥呢。
第三十六章
早饭吃完了, 张巧儿让美香在家带英宝,她则带着佳慧往队长家走一趟。
“你槐山哥跟咱家交情不差, 招呼我都打好了,他给你安排什么工作你就做啥,遇上谁难为你了也别忍着,回来告诉我, 我给你去找场子去。”
路上,张巧儿跟佳慧说了些队上的事,一个生产队几十户人家,二百多号人,整个上河村有十六个生产队。
谁家跟自家亲近,谁最不好相处,谁爱嚼舌根,谁喜欢小偷小摸之类的, 她一件件跟佳慧交代了。
董佳慧是新媳妇,婚后几天也没怎么串过门子, 除了几家相熟的,村里一多半的人都不认识,张巧儿提起的她一时间也没法对上。
这个点正是村里人纷纷出门活动的时候,看到张巧儿带着佳慧在路上走, 不免要上前说几句。
“桂香, 带媳妇去哪呢?”
“去槐山家趟。”
张巧儿回答后,转身给佳慧介绍道,“这是你五婶子, 住咱家前排第三户。”
董佳慧站在一旁,露出得体的笑容,“五婶好。”
五婶一直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董佳慧呢,今天董佳慧穿着一件枣红外套,下身黑色工装裤,脚上蹬着白球鞋,一根麻花辫垂在脑后,中分的刘海,白面皮,眼睛笑盈盈的看着人,小嘴抹了红似的艳,看上去文雅又秀气。
她心里啧啧了两声,心想这赵家还真是会娶媳妇儿,之前那汪梅就长的不赖,新娶的这个竟然不差分毫,就说老二媳妇月芬也是个端庄大方的。
“哎呦呦,你这媳妇看着可真是乖巧,让人一见就喜欢。”
五婶这话是半真半假,董佳慧的长相确实讨喜,谁不喜欢笑脸模样,可离过婚这点五婶是不能接受的,对张巧儿把媳妇当宝贝的劲头打心里不大理解。
可她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说啊,还是得说些好听的,至于私下里怎么说又是另一回事了。
张巧儿可不管五婶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反正她听了挺高兴。
“可不是,又乖巧又懂事,会做饭,会做衣服,家务活也利索,就是太老实了,我看着都发愁。”
五婶跟着笑道,“我看啊,你不是多了个儿媳妇,倒像是多了个闺女。”
张巧儿也笑道,“那可不,这闺女可比亲闺女还贴心。”
说笑几句后合自分开,张巧儿带着佳慧继续往前走,走了大约五百多米的样子,终于到了队长丁槐山家。
“这是咱们生产队队长,你槐山哥,这是你萍嫂子。”
丁槐山年龄不大长得却挺着急,高大魁梧,笑起来有透着股憨厚的味道,萍婶子很热情,见到她们过来,忙让她们进屋坐,一个劲的问她们吃过早饭了没有。
“我们在家吃过来的。”
“是吗?都是自家人可千万别客气,锅里还有红薯粥。”
“真不客气,跟你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说是婶子,张巧儿年龄跟大萍也差不了多少,说起张巧儿的亲爹,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年轻时很是能混,长的又风流潇洒,一张嘴骗了不少女人,丁槐山的妈就是其中一个。
张巧儿是她爹的老来女,因此比丁槐山大不了几岁,她还记得丁槐山他妈给自己亲爹当小老婆的时候。
她六岁的时候丁槐山妈离开张家,嫁给了同村一个没娶上媳妇的老实男人,这男人就是丁槐山他爸了。
难得的是他们自己不觉得尴尬,关系处的竟然还挺不错。
反正董佳慧知道两家是这么个关系时,心情简直不能用震惊来形容。
丁槐山回屋拿了把钥匙出来,递给了董佳慧,“仓库保管的工作很简单,你只要保证东西不少就行,这把钥匙你拿着,队上人每天去仓库领东西,当天领了当天还。”
队里现在有不少劳动工具,比如镰刀、锄头,还有犁、木板车、独轮车、拖拉机等,都是队上的重要财产,干农活就得指靠这些。
像拖拉机,整个上河村只有五台,他们队属于先进生产队这才有了一台,平时都是丁槐山的儿子在开。
队长把注意事项交代了一遍,重点就两个,一是东西绝对不能少,二是保证上工前仓库里得有人在。
第一天,张巧儿陪着董佳慧去仓库,路上怕佳慧有心理压力,安慰她道,“你放心,这差事不难,你只要记得,每天七点四十前去开门,谁领了啥什么时候还的记清楚,走之前把门关好了就行。”
董佳慧表示了解,这份工作其实就跟后世一些工厂保管员类似。
第一天正式上岗,董佳慧自然受到众人的围观。
“这是鸭姊的大儿媳妇?”
“结婚那天看上去瘦,今天看倒还好。”
“咱们队什么时候安排保管员了,就这么点东西还用人看着啊。”
“嗨,队长安排的啥就是啥,你说了有啥用。”
“那要安排不早安排,好处都给人占了。”
“你就是眼红呗,有本事找队长给你安排去。”
说起来仓库保管员是轻松,但工分没有地头上多,再说每天写写记记的,得认识两个字才行,村里稍微上点年纪的都是文盲,不识字,而且大家干活习惯了,当保管员反倒觉得拘束。
但自己不认识字没关系,家里的娃儿识字啊,男娃干这个不合算,女娃不是正好?
这么些年都没设个管理员,现在突然把这差事给了东林媳妇,说这里面没事谁也不信。
董佳慧开了仓库后把锄头、耙犁之类的农具分下去,拿了本记事本出来,用自制的excel表记录下借用农具的人员和大致时间。
“咱们以前也没用登记,今天干啥这么麻烦。”
来仓库拿农具的多是些青壮年或上了年纪的劳动力,队上之前没有保管员,自然没人登记这个。
“大爷,您看我今天第一天上岗,您好歹配合一下,您只要动动嘴,我来记就行,登记几次您就习惯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当一个年轻媳妇一脸笑意对着自己说话时,谁也不能真的撂下脸来,最后自然都登记上了。
等领工具的人都走了,队长丁槐山过来看董佳慧的情况。
“弟妹,怎么样啊,能适应吗?”
董佳慧把自己的记录本递了过去,“队长,我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要不您给看看?”
丁槐山结果记录本,看董佳慧做的表时有些没反应过来,主要是太正规了,跟会计做表汇报公社任务一样。
表头分为农具、借用人、借用时间、是否归还,竖列是日期。
“你这厉害啊,以前学过会计?”
“没有,就看了几本会计的书,没有系统学过。”
丁槐山满意点头,把记录本递给了董佳慧。
“好,挺好,看你做的这么好我就放心了。”
本来为的是张巧儿和赵东林的面子,让董佳慧来当保管员心里是不大情愿的,刚刚来的路上遇到队上那几个刺头还被暗里怼了几句,意思是他以权谋私了,现在看来,自己这个决定还不错,起码董佳慧不是个绣花枕头,再遇到别人废话,自己也有话说。
中午下工后大家把农具还回来,张巧儿不放心,尽管没有借农具也顺路到仓库来了。
“今天咋样啊?”
“挺好的。”
“你槐山哥也说你干的不错,说你自己做了个表,跟村里会计一样有水平,还夸你字写得好。”
张巧儿走过来看,纸上横线竖线划着,看上去挺高深的,她认的字不多,但还能分辨出字的好坏,起码董佳慧写的字一个个排列整齐,跟那种倒在纸上,跟喝醉了似地写出来的字就是不一样。
“走,回家吃饭去,也不知道美香今天做了啥饭菜。”
前两天赵美香还跟着董佳慧学做饭了,佳慧从备菜开始一点点的教,厨艺比之前有了那么一丁点进步,起码知道什么叫爆油了。
“你以后啊,不用一直待着,中间没人的时候可以回去。”
董佳慧也知道中间能回来,可她今天第一天上岗,属于职场新鲜人,不敢一开始就表现的跟个老油条似的。
“那我以后有时间了就回去做饭。”
回到家,饭菜已经摆上了桌,就等着她们到家开动。
英宝看到董佳慧回来,蹬着小短腿过来要她抱,董佳慧笑着将她一把抱起,亲了口她的小脸道,“咱们英宝是不是想我啦,看到我回来这么高兴。”
“可不是想你了,你在家给她这个好吃的那个好吃的,我给她做吃的她还挑呢。”
黑蛋坐在饭桌上,看着董佳慧抱着英宝,还看她亲了英宝一口。
这种亲密的表达方式,即便是汪梅也没有对他做过,黑蛋心里有些羡慕,他的眼睛紧盯着,小嘴却抿的很紧,呈现一种自我防御的姿势。
中午吃过饭,董佳慧主动洗碗,黑蛋一个人顿树下玩石子,董佳慧透过窗户看,看到黑蛋裤脚划了一块,裤子也有些短了,还有黑蛋的鞋子,磨的也挺严重,他每天跟着赵满柱出工,衣服鞋子很容易就脏了。
“黑蛋今年四岁,是不是该给他启蒙啊?”
“恩,怎么突然提到这个?”
这时候没什么幼儿园,村里的孩子六七岁上小学,以黑蛋的年纪,还不到上学的时候。
何况这时候农村的孩子,哪有什么启蒙这回事。
“他这个年纪正是学习最好的时候,每天教他一点,以后上学了也比别人学得快。”
虽然她从不以“母亲”“妈妈”这个身份自居,但她对孩子还是有基本的恻隐之心,考虑问题的时候尽量做到一个大人的责任。
现代流行各种早教,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上各种早教课了,还有刚怀上就开始胎教的,可以说,从母胎里就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竞争。
董佳慧提出这个问题,赵东林说不感动是假的,在生活上,董佳慧对黑蛋英宝的照顾已经足够,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后母,别人再怎么样也挑不出错来,可她不仅照顾到孩子的生活,甚至考虑到他们的教育问题,这才是发自内心的关心。
赵东林握住董佳慧的手,摩挲着她的掌心,再多的言喻也无法表达这一刻的心情。
“我这一生做了很多决定,除了去部队外,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把你娶回家,真的。”
这突如其来的表白让董佳慧有些羞赧,脸都红了。
“干嘛突然说这个。”
赵东林顺势把他搂进怀里,心里柔情满满。
“我说的都是心里话,以前,我最担心的就是黑蛋跟英宝,怕找了别人让他们受委屈,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你会是个好妈妈,好妻子,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这是赵东林第一次正面提到黑蛋英宝的话题,董佳慧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她虽然是真心疼爱黑蛋和英宝,但他们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是赵东林跟别人的孩子,她有时候也在想,赵东林会不会经常想起前妻汪梅,都说一夜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两人还有孩子呢,剪不断,理还乱。
“怎么了?”
董佳慧摇了摇头,“没什么,我就在想,如果我对黑蛋英宝不好,你是不是会对我很失望,咱们的感情……”
“不会,没有这样的如果,我看到的就是那样的你,我知道你会对他们好,从一开始就相信。”
“你也不要多想,我当时想娶你不是因为这个,我是真的看中你,欣赏你,你的性格品德只是其中一部分。”
赵东林害怕佳慧误会,忙不急解释了几句,董佳慧噗嗤笑道,“你紧张什么啊,我就是这么一说,反正只要你一心一意对我好,不去想别人,我肯定会对孩子好,可如果你动了不该动的心思,我就要给你好看。”
她会愿意跟赵东林结婚,当这个便宜后妈,除了形势逼迫外,自然也是欣赏赵东林这个人的,虽然他离过婚有两个孩子,但他这个人长得英俊,年纪也不算大,起码在现代,三十岁的年纪刚刚好。
而且他身上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有军人的坚毅,还有一股子文化人的内涵,这种男人,也就是生错了时代,如果在现代,肯定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下午去仓库时董佳慧戴上了赵东林给她买的那块手表,干活戴着不方便,现在她干的事保管员的差事,倒是挺合适。
董佳慧出门时刚好跟郑月芬碰上,郑月芬的眼睛就跟装了雷达一样,竟然一眼就注意到了董佳慧手腕上。
“嫂子还有块手表呢,前两天也没见你戴过啊。”
郑月芬目光灼热,说的话也有些莫名其妙,董佳慧半真半假的笑道,“我有什么也不用特意跟别人交代吧,就是有块表,想什么时候戴就什么时候戴,有问题?”
董佳慧说完,也不去管郑月芬的脸色,直接往仓库的方向去了,留下郑月芬黑着张脸对着她的背影磨牙。
那块表看上去还是块新的呢,绝对是新买的,说不准是婆婆偷偷给她补的彩礼,要是董家的陪嫁,干什么送嫁妆时不拿出来,再说了,董家条件说不上多好,不可能陪了个缝纫机又陪块手表,那可是上海牌的,一百多块呢!
不得不说,郑月芬真相了,不过她把对象弄错了,这表不是什么彩礼,而是赵东林用自己的退伍津贴给自己媳妇买的,是他的私房钱。
第三十七章
晚上回家,吃过饭后, 先给英宝洗了澡, 又让赵东林给黑蛋洗了澡。
黑蛋是个男孩子, 虽然年纪小, 洗澡什么的佳慧还是有些避讳的, 毕竟不是亲生的, 四岁也不小了,她尴尬,黑蛋也尴尬, 不如交给当爹的来,她还省了个差事。
现在已经十一月下旬, 气候一天比一天寒, 农家人大多不会天天洗澡, 特别是孩子,几天洗一次已经算勤快了, 等到寒冬腊月, 十天半月甚至一个冬天不洗澡的孩子也比比皆是。
董佳慧是现代穿越过来的, 自然受不了这个, 澡她每天洗, 也给黑蛋英宝定了规矩,这个季节是三天洗一次,冬天则是一周一次。
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洗澡水是董佳慧自己烧,有时候赵东林也帮忙, 洗澡的房间是一个单独的水房,里面木桶、塑料帐篷、香胰子都是齐全的。
郑月芬对佳慧天天洗澡的习惯嗤之以鼻,说她爱矫情,快赶上之前的汪梅了,张巧儿倒觉得没啥,爱干净没什么不好,洗澡不过费些柴火,可家里的孩子走出去比别人家的干净整洁就是自家的脸面了。
“你看到嫂子手腕上的表没?还是新的呢,之前也没见她戴过,不定是谁买的。”
董佳慧从仓库回来就把表脱下了,干活什么的戴着表不方便,尽管不是后世动辄六位数七位数的手表,但在这个年代,手表已经是非常高档的东西,又是赵东林送的,董佳慧分外珍惜。
赵东河现在听不得郑月芬整天叨这些,为什么要跟人去比呢?嫂子穿了什么衣裳要比,戴了手表要比,妈对嫂子好了要比,这一天天的不消停。
“你能不能别总是惦记着别人碗里的东西,别管是谁买的,都是人嫂子的,你要是羡慕,你自己也可以去买上一块。”
“哎,你什么意思,我不过说一句,你就这么怼我?我倒是想买呢,没有钱没有票怎么买,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身上一分钱没有,每年年底分的红不都给咱妈了嘛。”
郑月芬声音越说越小,显然也知道自己不该这么说,赵东河瞪了她一眼,没好气的出了房门,摸着黑劈柴解气。
董佳慧正点着煤油灯坐在窗前给黑蛋缝补裤腿,看到劈柴的赵东河,好笑的跟赵东林说,“你弟弟怎么天黑了劈柴,别把腿当柴劈了。”
之前不是有个笑话,晚上吃饭没点灯看不见,有人把饭吃进鼻孔里了。
赵东林估摸着二弟跟弟妹是又吵架了,原本冷着脸思索,听媳妇说玩笑话,也扯着嘴角笑了。
赵东林本想出去的,后来想想,他们小两口的事,自己没必要去掺和,要吵就让他们自己吵去,很多事自己不整明白是没用的。
董佳慧缝好裤腿,又量了个尺寸,留着布料棉花买回来给他做棉裤用,到时候尺寸往外加些就够了,弄完了这些,她又把前天给美香裁剪好的衣服拿出来,做了个袖子才停下,窗外,劈了半天柴的赵东河也已经回屋了。
“我明天去镇上,你跟我一起去吗?”
“什么时间?”
“九点钟开会,八点出发。”
董佳慧想了想,七点四十去仓库还来得及,登记好了自己可以跟着他走。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通常十一点多种吧,反正赶得及回来吃午饭。”
董佳慧点头。
“我明天去镇上是不是得跟队长说一声啊,万一有人找我有事呢。”
“恩,说一声,把钥匙留给他就行。”
赵东林嘴上说着,手里动作却没停,早就蹿到了佳慧衣服里,佳慧看着他,眼里波光粼粼的闪着光,这时候的她是最诱人的,像六月里熟透的山桃般甜蜜多汁。
第二天,董佳慧忍着酸疼起来做早饭,玉米薄饼,可以蘸酱吃,也可以夹咸菜吃。
“妈,我今天早上想跟着东林一起去镇子上,买点布跟棉花回来。马上天就冷了,给两个孩子做几件棉衣。”
“成,你去吧,我前几天还想起来的呢,这两天忙忘了,得亏你跟着张罗。”
“你要买多少,我回屋给你拿票去。”
“不用了妈,我之前存了几张布票,应该够用的。”
张巧儿听这话笑了,她喜欢佳慧就是因为佳慧办事大气,不是那种一心为自己的。再说了,买票不光要票,还要花钱呢。
“你就别跟我客气了,现在这个家是我当着,家里吃的用的理应我出,你跟东林刚结婚,之前呢东林的工资都是交给我的,我最近也在想,这笔钱该怎么分配,以前东林在部队,吃穿都是部队出,现在不同了,他在村里工作,身上没有钱使也不成。”
另一个,东林结婚了,还带着两个孩子,她这个当妈的把着儿子的工资,他们小两口要花钱怎么办?佳慧那有笔彩礼钱她是知道的,虽不至于没钱花,不称手,可为了家庭的和谐,还是该给他们一些体己。
“这话我就跟你说,以后啊东林每月发工资,我给你十块钱,算你们自己的,剩下的呢还是放我这里,家里吃的用的都从我这里出,所以啊,你也别跟我客气,按理呢,东林这个做哥哥的吃了亏,可这辈子就东河一个兄弟,这情分比钱重要,我就是问东林的意思,他也是这么说。”
赵东林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张巧儿说这么多纯属说给董佳慧听的,怕她对东林的工资分配有意见。
董佳慧不是那种笨的,她自然明白婆婆的意思,笑着说,“妈,我明白的,咱们是一家人嘛,不应该计较个人的得失。”
张巧儿拍了拍她的手,心情略显激动,“你明白就好,独木不成林,一家人要齐心协力才能把日子过好。你放心,妈心里有杆称,不会偏了谁。”
董佳慧点头,从她目前来看,张巧儿做的确实不错,不是那种刁难的婆婆。
赵家人总体上都是好的,也就郑月芬有些不着调。
“这饼子好吃,加上两瓣蒜味道更好。”
“那你别开口说话,熏死个人。”
“等冬天挑河工的时候吃上这个就好了。”
等冬麦下地,农村会迎来一阵子农闲,公社里大多会组织大家去做个河工,修个路什么的,做这种工工分是平常的两倍,因此年轻力壮的人都想去。
吃了饭,佳慧先拿了钥匙去仓库开门,队上的人来领了农具后,她去队长家说了自己早上要去镇子上的事,队长没说什么就同意了。
“黑蛋,你想不想一起去镇上啊?”
佳慧有心跟黑蛋增进感情,小孩子不都喜欢玩吗,赵东林开会,她带着黑蛋在镇上转转也没啥。
四岁的孩子,正是爱玩的时候,佳慧这么一提,黑蛋心里是想去的,只是害羞,说不出口而已。
“那就一起去吧。”
佳慧自然而然的牵上了黑蛋的小手,她的手温暖又柔软,黑蛋牵住后就怔住了,让他想起了记忆中的妈妈,也曾这样牵过他的手,抱着他唱过歌。
汪梅在黑蛋三岁多的时候离开,到现在已经有大半年了,孩子的记忆没那么深刻,黑蛋只是知道自己有个妈妈,知道她离开了,对汪梅的模样却模糊到记不清,手中温暖,他抬头仰望,刚好对上了董佳慧含笑的双眸,跟记忆中的妈妈很像。
赵东林骑车,佳慧坐在车后,黑蛋坐在车杠上,晃晃悠悠的往镇子上去了。
“我去公社,你买好东西了就在这等我。”
“好。”
董佳慧摸了摸黑蛋的头发,对他说,“黑蛋,跟爸爸说再见啊。”
黑蛋看着赵东林就是不开口,董佳慧发现黑蛋这孩子性格太内向了,看他的眼神,他明显什么都懂,可就是不说话,她问过美香,说黑蛋之前不是这样,是从汪梅走了之后才不爱说话的。
她不知道汪梅走后发什么什么,但给黑蛋的打击很大应该是真的。
“那你先走吧,开会别迟到了。”
赵东林也摸了摸黑蛋的头发骑车走了,佳慧带着黑蛋在原地站了会儿才转身,拉着黑蛋的手进了供销社。
出门前,张巧儿拿了三张票并二十块钱给佳慧,因为有正事,佳慧直接往买布的柜台走去。
这个时代的布料以朴质为主,黑蓝黄绿都是常见的,蓝分为浅蓝深蓝藏蓝,黄分为姜黄浅黄土黄,绿色就是最流行的军绿色了,其他的颜色也不是没有,但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小。
以前农村流行棉纺布,也就近年开始流行起了的确良。
计划供应时代,人们买布料要凭布票,一个人一年供应的布票仅为3尺。
一年3尺布,还不够做一套衣服,当时解决的办法是有钱的人家买黑市布票,而贫穷的人家,就买回纺布,回纺布就是将破布打烂,再重新纺成纱织成的布。而的确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它经久耐用,所以一家人的布票凑起来,就可以给急需要衣服的家庭成员做一套衣服,够一个人穿好几年的,极大限度的解决了人们的基本温饱需求。
的确良透气性差,属于化纤制品,但这个时代,的确良是非常潮流的布料,耐穿易干,不用熨烫也不易褪色,颜色看上去也比棉质的布看上去鲜亮些。
董佳慧给两位老人选的的确良面料,孩子自然是舒适的纯棉布料,赵东林一年四季穿军装,另外的赵东河郑月芬,董佳慧自问没有给他们准备的必要。
“哎,这不是佳慧吗?”
董佳慧正在认真的选不了,听到身后有人叫她的名字,她回头一看,原来是大宇村认识的红桃。
“你上街买布的?”
红桃笑着走过来,看了看董佳慧,又看了看跟在董佳慧身后的黑蛋,摸了摸黑蛋的脑袋说,“这是你儿子?”
红桃知道董佳慧嫁人后做了后妈,她个性爽快,有话直说,并没有避讳这一点。
“是啊,我儿子。”
董佳慧大方承认了,还低头对黑蛋笑了笑。
“还真巧,我正愁没处找你呢,没想到咱大街上就遇到了。”
“找我有事啊?”
“我想找你做衣服啊,找了另外两个裁缝,我觉得他们做的都没有你做得好看。”
佳慧做衣服时很注意细节,比如腰会掐一寸,身形上看起来就更有曲线一些,裤子的话,她会根据对方的身材,瘦的裤管就不会做的太阔,甚至微微做出萝卜裤、喇叭裤的款式,不过分,但视觉效果绝对不同,因此很多穿过佳慧做出来衣服的人,完全就是那种,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跟别人的不一样。
“可以啊,那你把要求跟我说说。”
“你做的我都满意,我布已经买好了,在家呢,我什么时候拿给你吧。”
“恩,可以,我婆家你认识吗?”
“问问不就知道了,明天上午我去找你。”
“好啊。”
出门就接了笔生意,佳慧心情愉悦,结婚后换了生活背景,她的赚钱之路都受到影响了呢。
今天早上婆婆说赵东林以后工资继续交给她,每月给自己十块钱,董佳慧真觉得无所谓,可能是从现代来的关系,女人自立自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没办法像这个时代的女人一样全身心依靠丈夫。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才是最实在的。
“黑蛋,想吃什么我给你买啊。”
供销社里,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凭票的,有些只要花钱就能买到,董佳慧称了糖跟饼干,还让红桃给娘家侄子侄女带了一份。
“哎呦,你这姑妈做的可真够好的,有好吃的还不忘分他们一口。”
“这不是应该的嘛,那就麻烦你帮我送过去了。”
“顺路的事儿,你放心吧。”
买好了布,董佳慧又去称棉花,这个年代没有塑料袋,最后用麻袋给她装好了。
“好了,我们坐这等爸爸来接。”
董佳慧跟供销社借了个板凳,两人坐在里面等赵东林。
都说供销社营业员服务态度恶劣,董佳慧之所以有面子,因为她娘家大嫂有个兄弟在供销社当主任,有亲戚的面子自然待遇比别人好些。
之前她也不认识,结婚前周银娣带她来准备结婚用的东西才熟识了。
第三十八章
“黑蛋,饼干好吃吗?”
圆圆的薄脆饼干, 香葱味的, 在这个没有地沟油, 没有香精的年代, 小麦粉和纯植物油烘烤出来的饼干简直美味的不行,董佳慧自己尝了一口都觉得非常好吃呢。
黑蛋坐在董佳慧身边, 左右手各拿一块饼干, 像小松鼠一样细细的嚼着, 听到董佳慧的问话后乖巧的点头。
这种饼干农家人一般是舍不得买的,一斤六毛五,
可以买十来个鸡蛋了, 还不能填肚子。
乡村供销社卖的饼干是散称的, 有香葱味的小圆饼干,手指形状的咸味饼干,还有洒了芝麻的甜香味。
城里高档的商场有铁盒包装成盒卖的, 董佳慧小时候还吃过呢, 家里会留下铁盒做储物用, 装一些零碎的小东西。
董佳慧坐在一旁看着黑蛋,仔细看,黑蛋是个非常清秀可爱的小男孩,吃东西的时候很可爱, 只不过平常总低着头,也不爱说话,所以看上去不像爱笑爱闹的英宝可爱而已。
“黑蛋, 你喜欢我吗?”
突然被问到这个,黑蛋有些诧异的回头,大大的眼睛圆溜溜看着她,对上董佳慧含笑的目光后,又仿佛探出壳外受到惊吓的蜗牛般缩了回去。
他的这个反应,让董佳慧觉得有些好笑,同时又有些惭愧,虽然她对黑蛋和英宝是关心的,照顾也算周到,到这份关心和周到并不是出自于母亲的立场。
她没有当过母亲,不知道母亲是如何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小孩,所以对于缺少母爱的黑蛋而言,她的心疼多过于喜爱。
“黑蛋,你想妈妈吗?”
她毫不避讳的在黑蛋面前提起了“妈妈”,认真注意着黑蛋的表情,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而言,妈妈对黑蛋而言是陌生又熟悉的。
孩子的记忆能够停留的时间太短,他已经快忘记妈妈的模样了。
婶婶说过,自己如果认了新妈妈,妈妈就不会回来,她就是来抢爸爸的。
想到这里,黑蛋觉得手里的饼干也不香了。
黑蛋眼里的变化没有逃过董佳慧的眼睛,她在心里叹了口气,柔声对黑蛋说,“你想妈妈对不对?那我跟你说,你要好好学习,等你长大考上大学后就可以去城里找妈妈。”
“黑蛋,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小孩,虽然不爱说话,但你心里什么都懂,既然你不想我当你的妈妈,那你以后就叫我姨好不好?我不会占用妈妈的位置,但我会像妈妈一样关心你。”
黑蛋依旧握着饼干不说话,但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有了种想哭的冲动,却像个大人一样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