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时,李煦为了向东南要粮食,也是费尽心思,一封封奏折送到京城,宋侯一拖再拖,有商贾想要偷偷从南直隶运粮北上,被宋侯抓到斩杀了,东南还需要宋成暄镇守,朝廷一时无可奈何,皇帝为了权衡南北也只能退让几分,让南直隶每年送上北方的粮食尽量少一些。
从前立场不同,她只觉得宋侯奸诈,现在她知道,宋成暄不是个为了谋得大势,不惜一切手段的人。
虽然那时李煦还没有暴露野心,但宋成暄必然已经看出蹊跷。
安义侯沉吟片刻:“不如请兵部尚书洪大人上奏折,请朝廷少征收些南直隶的粮食。”这样的事就该让洪传庭那老小子多掉些头发。
这人先是觊觎他的媳妇,又来惦记他的姑爷,如果不给他找些活计,指不定又将手伸到哪里。
“岳父先不用惊动朝廷,”宋成暄淡淡地道,“皇上一向多疑,东南不肯交粮,也有屯兵之疑。”
安义侯道:“那就忍着了?”
“不能忍,”宋成暄神情自然,“不但要让朝廷自己减粮,还要让朝廷感谢我们。”
宋成暄说的朝廷,自然是那个多疑的皇帝。
躲在门口偷听的徐青安眼睛一亮。
这可是他做梦都想要做的事,打人,还要让那些人感谢他。
妹夫竟然有这样的本事,他是越来越喜欢妹夫了。
也许他在如贞妹妹面前露出这一手,如贞妹妹就因此回心转意了,心中一高兴,徐青安不禁笑出了声,他立即感觉到父亲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躲在那里做什么?还不进来,”安义侯神情肃穆,“你妹妹回门,你都不来说话,岂有这样做兄长的?”
这委屈他可吃不得,徐青安挺起胸膛:“我迎妹妹回来的。”
“什么时候?”安义侯冷声道,“我如何没有见到你?”
“昨晚,”徐青安道,“昨晚我就去了宋家,不信你问问永夜。”
屋子里登时安静下来。
安义侯眼睛瞪圆了,胡子也跟着翘起来:“你再说一遍。”竟然一不小心,让这小子丢人丢到宋家去了。
“父亲放心吧,”徐青安发现父亲怒火中烧,“没有人发现,我没有走正门,是跳墙进去的。”
安义侯一口老血差点从嘴里喷出来。
…
一家人在一起用了饭。
安义侯和宋成暄去书房里说话,徐清欢陪着祖母、母亲说宋家的事。
时间过得飞快。
眼见太阳就要落山了。
徐太夫人忙催促道:“快回去吧,别让宋老太太等得急了,一时半刻你们也不会启程,过些日子再回来。”
明天要进宫谢恩,只怕好几日不能回家。
徐清欢依依不舍地起身。
正要吩咐人准备车马,就听管事来禀告:“赵家小姐来了。”
如贞这时候前来,定是有要紧的事来找她,徐清欢立即迎了出去。
赵如贞向徐太夫人和徐夫人请了安,这才与徐清欢去侧室里说话。
赵如贞抿了一口茶,仔细想了想才道:“清欢,我遇到一件事,想来想去还是该告诉你,也许这桩事没什么要紧,可我也不敢大意。”
经过了曹家的案子,赵家母子都多了几分谨慎。
徐清欢点点头。
赵如贞这才接着道:“从苍溪进京是,我们不是自己来的,还有人与我们同行,那是我们相识的一个商贾,他可能遇见了祸事。”
第六百四十二章 送上门来
四川地下盐矿甚多,许多商贾拿着盐引前去川地取盐,所以保宁府和顺庆府很是繁华,不少的大商贾会在那里停留。
赵如贞常去保宁府卖绣品,她针线做的好,那些商贾很喜欢赵如贞的手艺,一来二去他们也就熟悉了。
“保宁府有个大商贾姓庄,与东南、山西的商贾做生意,知晓许多事,说东南的土地好,那边的妇人擅织造,不像我们这里,想要买一匹好布料千难万难,于是我才会写信跟你说,等到你嫁去东南时,我和母亲也想过去瞧瞧。”
徐清欢颔首,她成亲前如贞来信,信上的确这样说。
赵如贞接着道:“先不提这一茬,我与母亲来京中路上正好遇见了庄家人,他们也是来京城的,我以为庄家人是来做生意,后来庄家二爷向我和母亲透露,他来京城是找人的,他家来往的几个商贾,突然就不见了踪迹,那些人还欠了他们庄家不少银子。
我们本就只是有生意往来,并不特别相熟,搭伴前行也是因为正好碰到了一起…”
赵如贞说到这里时,外面传来一声响动,仿佛有人踢到了块石子。
徐清欢道:“可能是房檐下的鸟儿在夺窝,春天来了都不太安分。”
赵如贞不疑有他,只是被打断了思路,想了想才接着道:“所以我与母亲都没有多问,昨天我在京中又瞧见了庄二爷,庄二爷说,他找的人已经死了,他们运粮的路上遇见了流民,粮食被抢走了,那商贾也被流民杀了。
流民将商贾串在木杆上,折磨他许久…
庄二爷去看了那人被杀的地方,的确发现了不少的流民在那里,而且庄二爷也被流民盯上了,身上的财物被流民抢夺一空,多亏有卫所巡逻的将士经过,不然也搭上了性命。
可能是受了惊吓,庄二爷一直觉得自己也被人跟上了,生怕会有人趁着天黑时潜入院子将他抓走杀了。”
徐清欢道:“既然是这样,庄家为何不离开京城呢?”
赵如贞认同地点头:“我也问了,庄二爷说,有一天晚上他听到那些人商量要如何杀了他,就是要等他出京之后,趁着周围没人向他下手。”
徐清欢微微蹙眉,那些人想要害庄二爷,为何要在庄二爷面前商议此事:“庄二爷没有让庄家管事去抓那些人吗?”
“有,”赵如贞道,“庄家人四处寻找就是没瞧见人,所以庄家现在四处求医来治疗庄二爷的病。”
赵如贞抿了一口茶:“这件事看似已经很清楚,可是我总觉得其中有问题。”
徐清欢还没说话,只听一个声音急急地道:“当然有问题,如贞妹妹,你还是不要再理会那庄家人。”
徐清欢叹了口气,哥哥果然片刻也憋不住,不像宋大人,就算翻墙来见她,也要想方设法让她开口将他叫进屋。
哥哥这样活生生的自投罗网,不会让人欣喜。
徐青安快步走进门,赵如贞忙起身行礼。
“如贞妹妹不必多礼,”徐青安眉眼舒展,从他脸上找不到半点羞臊的神情,仿佛偷听是理所当然的,“我觉得庄家肯定惹上大事了,如贞妹妹不能再去见庄家人,很有可能会被他们连累,最好搬来侯府住,我们府中护卫多,也好保赵太太和妹妹周全。
就算妹妹不为自己打算,也要顾着赵太太才是啊。”
徐青安说着还向徐清欢眨了眨眼睛。
徐清欢想要装作没有看到:“哥哥说的有道理。”她不是向着哥哥说话,庄家的案子真的有问题。
徐青安十分欢喜,继续再接再厉:“说不定还有鬼魅闹事,”张真人告诉他,女孩子都怕神神鬼鬼,关键时刻提一嘴,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我那屋子里都是符箓,花了我不少的…”
“哥哥,”徐清欢板起脸来,“不要吓如贞姐姐,这世上没有那些东西,我更相信有人故意在吓庄家,这样的事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像庄家这样的人都会望而止步。”
赵如贞仔细地听着徐清欢的话。
徐清欢道:“行商之人多信鬼神,之前那商贾死的凄惨,庄二爷又因此疯疯癫癫,若非有厉害关系的人,应该不会再沾染这桩事。
杀害商贾的凶手,不知庄家和商贾之间有什么关系,故意惊吓庄二爷也是在试探庄二爷的底细。”
赵如贞听出关键所在:“清欢,你的意思是杀死商贾的人并非流民?”
“不是,”徐清欢道,“流民要抢夺的是粮食,绝不会用那种残忍的手段害死一个人,凶手折磨那商贾,让商贾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也许除了惩罚之外还是在审讯。”
徐青安皱眉道:“这凶徒既然怀疑庄家,为什么不将庄家杀了呢?”
“杀那么多人对他没有好处,”徐清欢道,“杀的人越多,越会暴露他的行踪。”她好奇的是为什么那人不让庄二爷离开京城。
徐清欢思量着眼睛一亮:“也许他还有重要的事没去做,在此之前他要小心谨慎,他留下庄二爷,是想要等他做完最要紧的事,还有余力就会处置庄家人。”
徐清欢说完看向赵如贞:“如贞姐姐与庄二爷说了话,八成已被那人察觉,赵太太和如贞姐姐身边没带什么护卫,住在外面的确不安全。”
徐青安微微仰着脸,果然都被他说中了,他已非吴下阿蒙,想必他在如贞妹妹心中的印象有所改观。
“他们到底想做什么?”赵如贞着实不明白。
徐清欢望着赵如贞:“如贞姐姐还记得王允去凤翔想要做什么吧?”
赵如贞道:“拿当年叛军的那笔银钱。”
徐清欢接着道:“他们利用白龙王在海上私运货物也赚了不少银钱,他们这样想方设法赚银子,因为私底下屯兵屯粮着实不容易,明面上不能买卖这些东西,只有花费高价才能买到,那么谁帮他们去买粮草?”
“商贾,”赵如贞道,“那些为了换盐引运送粮食北上的商贾。”
“现在简王死了,这些商贾要怎么办?”徐清欢道,“树倒猢狲散,只要朝廷查不到他们身上,那些商贾就会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想要保留简王的基业,就要有人出现,惩办那些想要抽身离开之人,让他们知晓简王虽然已经死了,却还有人在掌管一切,背叛之人只有死路一条。”
赵如贞望着徐清欢,脸上满是惊诧:“还有人想要重振简王大旗?”
徐清欢点头,她之前只是有所怀疑,现在能确定简王也许早有准备,若是他不幸身死,还会有人继承他的大业,假以时日卷土重来。
那个人是谁呢?
不管他是谁,她都要先断了他的路,从此之后别想再通过商贾买卖粮食。
这些粮食不再是他们的了,而是她的。
她要将这些粮食要留在南直隶,给那些可怜的佃户和民众。
有能耐,就来跟她抢一抢,看看谁的手段更厉害。
第六百四十三章 求助
赵太太听到如贞和徐清欢的话,不由地惊诧,原来女儿急着来安义侯府是为了这桩事。
徐夫人看向赵太太道:“你们出去住我就不愿意,如今有了事,谨慎起见就搬回来,从前我们回族中时,也没少让你忙碌,如今你去了赵家庄子还与我们大家生分了。
清欢出嫁之后家中冷清的很,如贞陪着太夫人说说话,太夫人心中也会高兴。”
赵太太不禁想到从前的事,她是徐三太太时,每次安义侯夫人回徐氏族中,她都闭门不出,不曾好好招待过徐夫人,到了最后还是清欢救了她和两个孩子,心中对侯爷一家又是感激又是愧疚。
赵太太还没有说话,已经有人着急起来。
徐青安道:“如果太太和如贞妹妹不乐意来侯府,我去赵家也行。”
突兀的一句话让所有人一怔,走到门口的安义侯看到儿子一脸谄媚,恨不得整个人贴上去,只想弯弓拉箭灭了这不肖子。
徐青安感觉到巨大的威压从他爹身上传来。
“我是说,我过去保护赵太太和如贞妹妹,万一遇到那些背后动手的人,我正好将那些人抓了,没有别的意思。”
安义侯的牙咬得咯咯作响,目光炯炯地望着徐青安,你还想有什么意思,这不肖子敢再说出什么话来,他不介意再与妻子生个儿子。
…
宋成暄和徐清欢坐马车回去宋家。
徐青安看向身边的孟凌云:“京中又有案子,你还是去妹妹身边。”
孟凌云眼睛一亮,方才他看到凤雏瘦了一圈心情十分低落,就像当年他唯一一块馒头被其他乞儿抢走了般,直到他将手里的蹄膀送到凤雏手中。
大小姐嫁出去之后,他整个人都不好了,现在世子爷这样说他恨不得立即出现在大小姐身边,鞍前马后、出生入死。
不过。
孟凌云没有挪动脚步:“我还是跟着世子爷吧!大小姐身边还有雷叔和永夜,世子爷身边就只有我…”
徐青安听得这话心中一阵感动,没想到孟凌云还有些良心,早知道当年他就不责罚孟凌云了,不过就是偷了他一只尿壶。
“最重要的是,”孟凌云道,“大小姐那么聪明,遇到什么事都能化险为夷,世子爷太笨,就算哪天被人拉去卖了都浑然不觉。”
徐青安的脸愈发黑了,孟凌云明明是在向他表忠心,可这话怎么听起来有些扎心呢。
…
宋家门口,宋成暄扶着徐清欢下了车。
刚走进宋家大门,宋三太太立即迎了过来,虽然有意遮掩,眉宇中却仍旧透着慌张。
“清欢,”宋三太太道,“蒋家大爷来了,昨夜有人去刺杀蒋家人,蒋家大爷差点就因此丧命。”
暄哥和清欢刚刚成亲,这种事本不该来打扰清欢,可娴姐儿那丫头先跟清欢说了,如今出了问题,她还是要找暄哥和清欢求个主意。
“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宋三太太道,“你们一天忙得不行,我插不上手,还给你们多添麻烦。”
“三婶别这样说,”徐清欢知道宋三太太必然已经埋怨了娴姐儿,“娴姐儿把我当自家人才会告诉我。”
宋三太太心中愈发感激清欢。
徐清欢抬起头看向宋成暄。
宋成暄这才问宋三太太:“蒋家大爷在哪里?”
宋三太太顿时松了口气,暄哥总是板着一张脸,她平日里不怎么敢与暄哥说话,多亏有了清欢在,她都没想过暄哥也肯跟着他们去问蒋家的事。
宋二老爷、宋三老爷正听着蒋大爷说话。
蒋大爷手臂受了伤,脸色苍白没有半点的血色。
听到脚步声,蒋大爷看过去,只见宋三太太身边跟着一对璧人,女子婉约柔美,男子高大挺拔,远远地就能感觉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威势。
那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宋将军。
虽然蒋家已经是宋家半个姻亲,但是蒋大爷还是第一次见到宋成暄。
蒋大爷立即起身上前见礼。
众人重新落座,蒋大爷再次起身向宋成暄和徐清欢行礼:“多亏了宋大爷和大奶奶帮忙,否则我昨晚可能就要丧命了。”
宋二太太一脸惊诧,宋二老爷和宋三老爷显然也没料到是这样的情形,暄哥夫妻没到之前,蒋大爷并没有提及这一桩。
“这是怎么回事?”宋三老爷看向宋成暄,“蒋大爷是暄哥救的?”
“不是我,”宋成暄淡然地道,“是清欢听娴姐儿提及蒋家,生怕出什么差错,让人照应着些,最近京中常会起事端,蒋家又在打听简王案,一不小心就会惹祸上身。
这些事还是清欢思量的周全。”
蒋大爷再次向徐清欢拜谢:“蒋某谢宋大奶奶救命之恩。”不知为何,他觉得宋大爷的脸色仿佛比之前好了些。
“你为何要打听孔家的事?”宋成暄目光落在蒋大爷身上。
蒋大爷只觉得那道视线凌厉,他不敢怠慢:“并不是我想要打听,我结识了一个朋友,他族中长姐就是孔二奶奶。
他们家平日里与孔二奶奶常常来往,突然听到这样的噩耗难免心中焦急,于是我们就想要进京来看看情形。
结果…就在将要进城那天,他在客栈中看到了一个熟人,觉得此事必然有蹊跷,就让我帮忙派人盯着那人,他和我分别进京打听打听和孔家有关的消息。”
听到这里,徐清欢道:“蒋大爷可知李四爷让你盯着的人是谁?”
蒋大爷惊讶地看向徐清欢,他没想到徐大小姐连李四都知晓,既然这样他更没有必要再隐瞒:“李四爷说,那人是太原的一个参将,曾在大同府镇守过关隘,此人姓韩,孔家人在他麾下做过事。”
宋三老爷想要说些什么,张开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蒋家到底卷入了什么事中。
徐清欢思量片刻,抬起头看向蒋大爷:“你派去盯着韩参将的人有没有回来。”
蒋大爷摇头:“没有…我觉得派去的人十有八九已经死了,否则他们会来送信,那…杀我的人一定就是韩参将。”
宋成暄吩咐永夜:“去顺天府将黄大人请来。”
第六百四十四章 体贴
黄清和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徐大小姐。
当时宋大人和徐大小姐成亲时,他犹豫再三,最终以男方宾客的身份参加了宋家的宴席。
按理说,他与徐大小姐先相识,可他善于断案的直觉告诉自己,这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果然他屁股底下的凳子一直都是热的,这么快宋家就请他上门了。
黄清和带着文吏将蒋大爷所说的话都记下来。
“那韩参将是简王党吗?”蒋大爷一脸的茫然,直到现在仿佛还不敢相信,自己差点惹出大祸来。
黄清和道:“没有抓到人,取得确实证据之前,本官不能回答你的问话,不过昨日夜里来刺杀你们的人,应该都是出自军中,如今已经在核实他们的身份。”
蒋大爷有些激动:“那些人抓到了?不瞒黄大人,自从昨夜之后我就一直胆颤心惊,生怕那些人再来,若是将他们抓住了,我也就能松一口气。”
黄清和点点头:“人是抓到了,只不过他们都死了。”
蒋大爷倒吸一口凉气,还想要再问,黄清和却摆了摆手:“蒋大爷只需将你知晓的告诉本官,其余的衙门自会办理。”
蒋大爷明白,这案子非同小可,其中细节不能轻易让外人知晓。
黄清和又提点了一句:“今日与本官在这里说的话,最好不要透露给外人,这段时间蒋大爷暂时不要离开京城。”
说完了话,黄清和站起身离开屋子。
宋三老爷再次进门,看到蒋大爷坐在那里,目光仍旧有些涣散,不由地摇了摇头:“你啊,在外这么多年了,怎么还不知道轻重,什么事都敢应承。”
蒋大爷静静地听着宋三老爷的训斥,半晌才道:“下次再也不敢这样了,我是觉得李四爷的弟弟在刑部办差,一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好了,”宋三太太前来打圆场,“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记住了,老爷就不要再苛责。”
蒋大爷立即道:“三老爷这样说都是为了我。”
宋三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你这样帮那李四爷,他人怎么样?”
“四郎人很好,我们早就在一起走商,平日互相照应,又一次遇见山匪都亏李四郎帮我。”蒋大爷说的十分肯定。
宋三太太也就不便再问:“那就好。”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宋三太太、三老爷留蒋大爷在家用饭,蒋大爷趁着没有旁人在,吩咐身边小厮去给娴姐儿传话,想要见娴姐儿一面。
这次他死里逃生也都是因为娴姐儿,他要当面向娴姐儿道谢。
…
黄清和闻到院子里一股香气传来,应该是小厨房在炖煮吃食。
之前去安义侯府就是这样,徐大小姐院子旁边就是小厨房,每次他前去总会觉得格外的饿。
凤雏盯着黄清和看,心中默默的数数,数到五十七的时候,黄大人终于吞咽了一口。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