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狂妄就会变成井底之蛙,国家也是如此,自以为是,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早晚会被重创。
“轰”倭人的火炮声再次响起。
而他们这艘船上已经没有了弹药。
“这次不能舍船了,”安义侯看向身后的将士,“与这条船共存亡吧!”
第二百九十四章 壮烈
倭人已经眼红,誓要用火炮将安义侯所在的大船击沉。
大船不停地闪躲,却最终还是在炮火的重击下燃气大火,海水慢慢涌进船舱,又是一波箭矢射过来,船上所有人只能纷纷躲避。
“将士们,再坚持一下,应该很快了。”安义侯拍了拍身边副将的肩膀,快了,快到他们舍命的时候了。
几日的奋战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体力,但是所有人脸上却没有畏惧,至少他们没眼睁睁地看着倭人踏上大周的土地,他们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安义侯的手臂被鲜血染红,身上添了几处新伤,可他觉得很畅快,只是心中惋惜,再也见不到母亲,妻室和那一双儿女。
不过这一次家人们不会因他做的事而胆战心惊,他心中更加没有羞愧,他这一生唯有在冲锋陷阵时,心境异常的平静。
船渐渐地下沉,很快就会将他们一同带入海底,可他们还是用手中仅有的武器与倭人对峙。
泱泱大国岂容蛮夷随意践踏。
大国的百姓,岂能成为他们的刀下亡魂。
武将不守国门又有什么用处。
“侯爷,援军…援军…”副将已经没有了力气,却奋力地喊叫着,炮火已经伤了他的耳朵,他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不会有援军,安义侯知道他们出来之时,常州总兵和苏纨已经做好了打算,让他们在此为国捐躯,他不后悔,因为苏纨的阴谋已经败露,势必会被抓住,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他不过先走一步而已。
“侯爷,是真的有援军到了。”副将向远处指过去。
安义侯终于转过头去,只见几艘船驰过来,写着“宋”字的大旗在船上迎风招展。
“宋大人来了,他来救我们了。”
不知是被阳光刺伤了,还是心中涌出愧疚之情,安义侯眼睛略微有些湿润,随即他哈哈大笑起来。
看吧,定然是他们的计划达成了。
虽说他是个罪人,却也总算没在那小子面前丢人,他还能挺直脊背做一次他能做、该做的事。
倭人也看到了大周的援军,生怕就此功亏一篑,让安义侯再度逃脱,立即命人乘小船先一步向安义侯靠了过来。
安义侯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再一次支撑着起身:“不能落入倭人手中。”杀也要杀到最后一刻。
旁边的将士也都起身,他们靠在一起,望着那些登船来的倭人。
“让他们上来,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哈哈。”
有人豪气地哄笑着。
“好,”安义侯道,“就来算算,我们每人还能杀多少。”
安义侯不知道自己到底杀了多少人,倭人的尸身在他脚下积压起来,他身上也有许多伤口,可他感觉不到身上的伤痛,他只是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长枪,他不能停下来,因为停下来之后就再也不能将这长枪提起。
当一个人的体力已经全都消耗殆尽之后,支撑他的就是全部的精神。
安义侯身上的甲胄早就被他卸下,尽可能的减少负担,会让他的身手变得更加的灵活,可人力气终究还是有枯竭的时刻,他的动作已经越来越慢,这样一来给了敌人可乘之机,他身上多了许多的伤口,衣衫也渐渐地被自己的鲜血浸透了。
倭人以为到了取走他性命的时候,可他手中的长枪向前一送立即刺穿了那倭人的心脏。
“又一个。”安义侯豪迈地笑起来。
四周的倭人已经杀红了眼,全都扑上来,安义侯的长枪尚留在倭人身体中,另一个倭人已经对着他举起了倭刀,安义侯抬起手臂去阻挡,长刀立即在他手臂上留下一条长长的伤口。
这伤很重,安义侯不禁脚下一个踉跄,正好给了后面倭人机会,倭人的长刀毫不留情地刺入他身体,这时众人脚下的大船已经承受不住海水的灌入,整个船身竖立起来沉向海底,所有人来不及逃走全都被卷入了海中,转瞬间海面上重新恢复了平静,只有几块残破的木板在海上漂浮。
倭船上的人都看愣了,大周那强悍的武将终于被他们杀死。
他们片刻之后沸腾着欢呼起来,仿佛忘记了大周的援军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近。
…
“安义侯的船沉了,他们带去的人没一个活着回来。”
听到副将的禀告,常州总兵脸上露出笑容,真的死了,就这样被倭人杀了,想到这里常州总兵故意咳嗽一声,脸上浮起悲痛:“可怜了侯爷和将士为大周捐躯,我已经竭力营救,没想到海上气候变化万千,昨晚狂风骤雨,无论谁的船只都无法下海,今天一早就收到这样让人悲痛的消息,真是…要心痛死我了。”
倭人杀了安义侯,接下来该是他出场的时候。
有句话说的好,哀兵必胜。
常州总兵道:“传我军令,立即点兵,我们要去为安义侯报仇。”
“总兵不必着急,”苏纨的声音响起,“我也是刚刚听说安义侯不幸战死…我们是该替侯爷报仇,但大周的百姓最为重要,我派出的斥候打探到消息,知道倭人主力在何处,擒贼先擒王,我们就趁倭人不备攻过去,打倭人一个措手不及。”
常州总兵一喜:“既然如此,不能贻误军情,我们立即就出发,驸马爷您就留在这里督军,总要有人主持大局。”
苏纨摇摇头:“我想亲自带兵前往。”
常州总兵愣住:“您这是…”
苏纨叹口气:“安义侯阵亡,出了这样的事,不能再有半点的闪失,既然是我手下斥候传来的消息,我就跟着前往探听虚实,万一出了差错,常州还有总兵坐镇。”
“不可啊,”常州总兵一脸焦急,“您若是出了闪失…卑职可真是担待不起。”
“这样好了,”苏纨看向常州总兵,“若是有问题,我发讯号,你立即派援军前来。”
常州总兵见苏纨已经拿定注意,也不敢再相劝只得应允。
等到苏纨离开,常州总兵脸上露出笑容,他已经在总兵官这位置上做了多年,如今也该挪一挪。
副将上前道:“驸马爷这样也不知能否取胜。”
“自然能,”常州总兵道,“驸马爷这样急着出手,想必是要去抢战功,即便他铩羽而归,也要依靠我出兵援助,无论如何我都攀上了长公主府,还怕将来仕途不顺?
我可不像那安义侯,搭上一条性命不说,还要抗下所有罪名,做官到了他这个份上…还真是悲哀。”
…
常州水师本就已经集结完毕,苏纨登船后不久,战船就一路向前。
苏纨坐在船舱中看手中的舆图,他安排的那些倭人今日也会上岸直奔江阴而去,主持大局的常州总兵逃不了罪责,而他一介文生,却为了大周的百姓亲自带兵上阵,圣上听说这样的情形,心中自然会有个思量,不会将华阳的死怪在他头上,相反的他们还会共同悲痛,因为他们都是华阳的亲人。
即便是天子,也越不过这一关。
苏纨回到船舱里与副将们商议应战对策。
“驸马爷,不好了,倭船向这边来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扭转
不可能。
苏纨皱起眉头看向副将们,他们此去攻击倭人是要打倭人一个措手不及,倭人怎么可能反倒迎上来。
苏纨沉声道:“你可看清楚了?”
副将点点头:“千真万确。”
“多少条船?”苏纨皱起眉头再问。
“很多,”副将道,“应该是倭人的主力船队。”放眼望去一排排的大船气势汹汹而至,像是要决一死战的模样。
“驸马爷,您去看看。”
苏纨带着将领大步走向船舱外,果然看到了倭人的大船,他的脸顿时沉下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昨日他的人还来禀告,一切都按计划中的进行,不会出任何差错。
倭人平氏已经对他安排的傀儡言听计从,只要他不发出命令,倭人的船队只会等在哪里,并且他们现在应该沉浸在杀掉安义侯的狂喜中。
为什么?
“驸马爷,我们要怎么办?”
副将低声问过去,方才在船舱中商议军中大事,没想到这位文质彬彬的驸马爷会有一番见解,让他们不得不钦佩。
现在敌人到了面前,那些战策就要随之改变,想必驸马爷也会有主意。
苏纨道:“先看看这些倭人到底要做什么。”他始终不能相信,倭人会不听他的号令,直接追上来。
除非是那傀儡暴露了,真的是这样,倭人必然要想方设法来对付他。
事到如今已经不能躲开,必须迎头上前,逃走只会让军中士气大减。
苏纨稳住心神,他已经将整个常州握在手中,包括常州水师,如今他带来的是水师所有精锐,就算与倭人针锋相对也不会输,只不过赢的没有那么轻松而已。
“列阵,准备好火器,所有战船备战,等到倭船到了火器攻击的范围,立即尽全力攻击,不要给倭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苏纨立即吩咐下去。
将军、副将军立即领命。
苏纨握住腰间佩剑,自从他谋算常州以来,所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形都在他的思量范围之内,自然想过如果计策失败,需要直面倭人该怎么办。
他读了许多兵书,如今也该派上用场。
双方火器交战,他们带了足够的炮弹,他们的船也比倭人的要更坚固,人手也比倭人的要多,这根本就该是一场胜仗。
旁边的副将一脸自信:“驸马爷放心,那佛郎机大炮及不上我们的大将军,那些蛮夷大炮不过就是摆设,您就看着吧,很快我们就会将他们打退。”
苏纨很快后悔了,百密一疏,他应该在此之前试试那佛郎机大炮,至少了解这袍到底能打多远,也就不至于听了那副将的话,如此的大意,大周的大将军没有开几炮,就被佛郎机击中了战船,然后战船上的士兵争相逃跑,一切就发生在苏纨眼前。
之前苏纨还觉得常州总兵十分贴心,如果不是总兵官识时务,他如何能如此顺利。
安义侯阵亡了,就相当于拿掉了他心头唯一的钉子。
可现在他开始明白为何先皇如此珍惜朝中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安义侯带着几百人,在倭人战火之中支撑许久,而他们不过眨眼功夫立即败下阵来。
等这次得胜而归,他会将那没用的常州总兵撤职查办。
哀嚎声四起,前面的船大败而归,竟然没有战船敢再出战。
“命他们迎战。”
在苏纨的指挥下,又有三条战船一同迎上倭人,不过这次也难逃方才的结果,船上的水师越是慌乱,那炮弹越是打空,三条船竟然对付不了倭人的一条战船。
平石章看到远处的“苏”字大旗,表情万分的狰狞,这就是那位大周长公主驸马爷,如果他们没有发现白龙王的秘密,看样子就要被这位驸马爷当成盘中餐了。
“武士们,我们要报复,让周人以后见到我们都要颤抖,将大周的战船全都击落,有人跳船逃走,全都用苍山船去截杀。”
“快逃啊!”
眼见着倭人攻上船,常州水师争先恐后地要放下小船逃走,然而他们刚刚坐上船,就有几个蛙人合力将船推翻,接下来就是海中的屠杀。
那些平日里倦怠久了的官兵,支持不了多久就被人割断了喉咙。
再这样打下去,他们只会输的更惨,而且倭人已经慢慢地包围过来。
“驸马爷,我们先撤吧,现在不走恐怕一会儿就来不及了。”副将一脸的慌张,没想到倭人竟然这样的厉害。
不能耽搁了,留下性命最要紧。
苏纨眼见取胜无望,在坚持下去也是没有任何用处:“先撤回去再做计较。”
这就对了,副将松了口气,吩咐将士:“留下几艘船阻拦那些倭人,剩下的人保护驸马爷离开。”
苏纨刚要回到船舱,只听到头顶一阵响动。
“驸马小心。”副将上前将苏纨扑倒在地,一波弹丸撞在大船上。
“是倭船靠过来了,他们手中的火铳…”副将还没有说完话,炮弹落在了大船前。
“轰”地一声溅起了巨大的水花。
副将扶起苏纨:“倭人疯了,驸马快走!”
“有倭人上船了。”又有人喊了一声。
不知什么时候倭人的蛙人悄悄到了大船旁,方才趁着炮火齐发,借助身上的抓钩登上船来。
大船上立即处处都是厮杀声。
“驸马爷,我们悄悄登小船走吧!”
苏纨眼看着身边的人被倭人杀死,那些倭人就像从地狱中爬出来的恶鬼,即便被砍掉了手臂还依旧紧紧地追上来。
苏纨从来没有学过拳脚,手中的长剑不过是摆设,轻易就被倭人挑掉。
一只小船被放下海,副将扶着狼狈的苏纨上船,小船慢慢地向前划去,苏纨望着大周的船队,眨眼功夫就被他葬送在那里。
“驸马爷别急,等他们摆脱了倭人就会来接我们,我们很快就能坐上大船离开。”
小船在海上摇摇晃晃,仿佛一个大浪打来,就会将他们掀翻。
现在逃离不过是权宜之计,他们还会东山再起,苏纨紧紧地攥着手,避免让自己因此惊慌失措。
船划得越来越远,远处的船队却没有追上来。
苏纨刚准备去查看。
“呜呜呜”号角声从大周船上传来。
紧接着那面写着“苏”字的大旗落下,升起一面新的旗帜,旗子迎风飘扬,大大的“宋”字格外的耀眼。
隐约能听到船上有人在喊话。
因为相隔的有些距离,苏纨听得不真切,他转头看向副将:“他们在说什么?”
副将吞咽一口半晌才颤声道:“他们说,宋大人有令,死战者抚恤,逃离者格杀勿论,驸马爷,船队…已经被泉州水师的宋大人接手了,我们…我们如今该怎么办?”
副将话音刚落,就看到有两艘小船向他们这边追来。
“是倭人,”副将惊慌失措,“倭人追来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的是他
苏纨望着宋成暄的大旗发怔,眼前的挫败绝不是偶然,他是被人暗中算计了,想到这里他胸口一阵疼痛。
就在他将要达成一切的时候,有人悄悄地谋划,在关键时刻将他一把推了下去。
悲愤、仇恨油然而生,苏纨整张脸都扭曲起来,那害他的人是谁?徐大小姐和华阳吗?
早知道他应该果决下手,杀掉华阳,也就不会有眼前的麻烦。
副将道:“驸马爷,我们怎么办?”
苏纨还是很快就冷静下来:“发讯号,让总兵的援军来接应。”
几支火箭重上天,然后就是在倭人眼皮底下的逃亡。
苏纨紧紧地盯着大周的船队,他离开时已经有七八艘战船被倭人的火器击中,还有三四艘战船被倭人攻占,海水中到处都是争先逃窜的将领,即便现在宋成暄去了真的就能扭转战局?
他不相信。
常州水师已经从内里崩坏,经过方才一战倭人已经杀红了眼,宋成暄定然会吃败仗,最好再将泉州也赔进去,死的人越多越好,这样才能证明他下令撤军是正确的,宋成暄临战夺帅旗,在军中是死罪,等回到岸上,他在报这一箭之仇。
苏纨期盼着倭人的大炮声再度响起来。
“砰砰砰砰”硝烟再次在海上弥漫,仿佛是在迎合苏纨的思量。
苏纨看向奋力划船的护卫:“只要能平安离开这里,以后你们都会有个好前程。”他不能死,对他来说这只是小小的磨难,他定然会顺利度过。
…
海上飘荡着一股血腥的味道,宋成暄沉着眼睛站在船上,看那些在海中挣扎着要活命的逃兵。
“杀了。”他一声令下,几个黑衣人立即跳入海中,很快海面上恢复了平静。
这样的方法显然是有用的,再也没有人敢弃船逃窜。
宋成暄看向赵统:“倭人现在装配的佛郎机,与普通的佛郎机炮有些区别,他们现在用的大炮,炮筒长四五尺,比佛郎机大船上的炮要短一些。
佛郎机商贾狡猾,为了能让倭人大船小船都装载火炮,有意让火炮变得轻便,普通的佛郎机发出的铅弹大约十两,他们缩短了炮筒,必然要缩小敞口,铅弹也只能用到六两。
虽然这样连珠发出,表面上威势十足,其实杀伤力不强,所以安义侯的船队才能在重炮攻击下坚持那么久。
而且那炮管壁薄,用的太过频繁会容易炸开,倭人才用火器,不懂得这些,很容易会失误,一旦出现差错,他们就会对这种陌生的火器心生怀疑,一旦他们改用弓弩,”
赵统听了明白:“您的意思是…”
宋成暄道:“命战船分别从正前方、两侧向倭船进攻,无论遭遇多大的火力拦截都只能不停地向前行驶,不准停船或是退缩,除非船被击沉,只要有船只成功靠上去,后面进攻的船只就会信心大增,你将泉州的人分布各个船上,遇见逃兵格杀勿论,出发之前将所有人名都记入军功录,从前他们消极怠战之过一笔勾销,我们必然战胜倭人,即便阵亡他们都会有军功在身,福及家人。
如今我是此战主将,让他们认好主将战船,此船只进不退,与他们共存亡。”
赵统弯腰听令,船上那些泉州跟来的将士纷纷被鼓舞,上前向宋成暄行礼:“我等定不辱命。”
赵统带着人离开,躲在角落里的副将们面面相觑,驸马爷已经逃走,没有人能够主持大局,他们这些人若是也这样离开,回去之后也会身担罪责,再说…
副将们看向宋大人,宋大人的威名东南水师都知晓,此人勇猛、果决,声明已经渐超泉州薛总兵,不过在那之前也只是听闻,如今一见只觉得更胜传言,这么快就稳住了局面,并且迅速定下战策。
而从始到终,宋大人目光深沉地望着前方,不曾多看他们一眼,仿佛他们已经是没用的死人,若他们还是这样胆怯,恐怕回去之后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副将们正在思量,宋成暄轻拂身边的佩剑,转过头来,众人只见他目光深沉,一双眼眸如黑夜繁星,迫人的杀气也迎面袭来。
几个副将下意识地向后退了几步,如果宋大人向他们拔剑,他们可能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也许还会被冠上临阵叛变的罪名,与其这样窝囊的死,倒不如为国一战,奋力杀敌就算无功也是无过。
“大人,”其中一个副将上前,“我等听大人差遣,请大人下令,不求立下军功,只愿能将功折罪。”
宋成暄道:“你们各领一艘船,静候待命。”
副将应了一声就要退去。
“大周水师没有逃兵。”
冷冷的声音传来,副将们立即应承。
…
江阴城内。
田大小姐哄睡了孩子,走进了书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