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世间的明白人,本就是极少的一部分吧?大部分人都只能看见自己想看的,听见自己想听的,关心自己想关心的。那些杀戮与战事,听上去仿佛离这片宁静的土地很远,却不知一旦安西都护府溃败,防线被敌人击垮,突厥长驱直入,包围长安,也不过就是一月不到的事情罢了。

“三年——”安笙幽幽叹了一声,方道,“明年开春,我就启程前往西域,与叶陵完婚。”

秦琬知她心意已决,也没劝阻,只问:“你不后悔么?”

离开繁华的长安,前往苦寒的西域,从此覆上边塞风霜,美貌不再,你也不后悔?

颍川陆氏,本就是风流锦绣的代称,陆氏男儿尚且未涉足过边境,何况她芊芊弱质,身体又不怎么好?

安笙微微一笑,眼睛明亮到令人不敢直视:“阿娘临终的时候告诫过我,陆家女儿,外表可以柔弱,内心必须坚强。”

这是我选择的路,所以,无论多难,我都会走下去。

二十年帝都繁华,回梦江南水乡,已然足够。余下半生,只愿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伴随爱人,镇守边疆。

秦琬眼中也露出一丝笑意:“我知道。”

与她最亲密的两个女子,一个长留江南,一个远赴西域,再不复长安城内美好的时光。

却无人后悔。

“还有一件事。”安笙眨了眨眼睛,俏皮地笑了起来,“天一楼,还请你暂时替我保管啦!”

“暂时?”

“我看得出来,你要做一件大事。”安笙握住秦琬的手,郑重道,“待你得偿所愿的那一日,不光是我的天一楼,叶陵也要将苏都护所写兵法献给你。这份礼物,可有做你冠上明珠的资格?”

秦琬怔怔地看着安笙,就见安笙明明在笑,眼中却有了泪光:“我想,这也是苏都护和阿娘的愿望。”

第四百五十章 其心可诛

永隆二年,秋,突厥借围猎之机,悍然向大夏开战。

原本归顺大夏的西平郡王慕容允公然掀起反旗,借道突厥,一时间,突厥铁骑直指高昌城。

正当高昌危机,诸藩叛乱,部族附逆,援军被拖之际。西平郡王慕容允暴毙而亡,治下群龙无首,陷入纷乱之中。河源郡王慕容顺见势不妙,主动出击,支援安西都护府,切断了深入安西的突厥兵的后路。

战况由此陷入胶着之中,不过,胜利的天平似乎正在向大夏倾斜。

“殿下。”常青行了一礼,才道,“诚如您所想,鲁王府并不安分。”

魏王与鲁王一度争皇位争得死去活来,血影安插在鲁王府的人手自是非同寻常,这批人并没有被陈玄接手,因为他们真正信任得唯有常青。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常青才会重拾本行。

陈玄并不介意,他知道,他的君主并非要制衡他,才抬出一个常青,只是探子最重要得就是保密与信任,骤然换个首领,鲁王又不是好惹的人物,情况未必会更好。所以他默认了这件事,丝毫没有争权夺利的意思,只是静静地听着。

秦琬将郦深的密信放下,沉吟片刻,才道:“夏臣,你派人继续盯着鲁王府,子深,你也一样。若是拿到证据,先放起来。”

说罢,她顿了一顿,语气平静得有些奇特:“鲁王到底是先帝之子,也是我唯一的亲叔叔,此时就对他动手,即便证据充足,也成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她若有先帝那样深重的威望和身份,莫说将鲁王关起来,就算直接将鲁王赐死,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只可惜,她没有。

鲁王与临淄郡公父子的心思,秦琬了如指掌——无非是怕此战再胜,她的人望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军队的控制也是任何人都难以企及的,他们纵想要抹黑她,也不是那么容易,造反就更不消说,几乎没有可能。

所以,他们暗中勾结突厥,策反西平郡王,想要郦深输。

高昌城若破,安西的防线少说垮了一半,纵想阻止突厥铁骑,除非生出霍去病这般绝代的人物,否则谁也无法遏制突厥兵临城下。

只要突厥打到了长安,不,不用长安,甚至只要是陇西。朝廷上下,民间乡野,必定众口一词,指责秦琬不配执政。倘若长安之危必须要付出巨额财帛方能缓解,那就更是将秦琬永永远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他们想得真好,不是么?

也对,前代几朝,也不是没有过都城被包围,甚至皇帝被堵住,或突围不得,或弃城而逃的事情,汉高祖不也受困过?哪次不是送钱,送美人,派一二说客就能解决?黎民的血泪不算血泪,将士的性命不算性命,大夏的疆土也不是疆土。

只要能将她赶下台,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值得的。

战争给百姓造成再多的苦难,达官贵人也不会看在眼里,因为他们的生活仍旧富贵荣华。

这样的人,这样的人——

秦琬不自觉地握紧了双手,只觉荒谬又可笑。

这样的人,只因是她的叔叔,她就不能轻易动对方。

若非此次她早有准备,郦深、叶陵、赵肃等人统兵有方,强行阻住了突厥骑兵的攻势;连慕孤身一人,前去河源郡王处游说;曾宪身手敏捷,胆识和判断力惊人,非但没被西平郡王祭旗,反倒将对方格杀,莫说大夏对西域的优势会不在,三代帝王苦心经营方建立强盛的局面也极有可能一去不复返!

你们知不知道,突厥的可汗不是别人,那可是阿史那思摩!其他的人,金银财帛或能令他们退却,阿史那思摩却不然,他要的,一定是大夏的疆土,要得是西域的雄关!

面对这样的敌人,根本不能退一步,只要退了,一辈子都是输。你们为了皇位,竟敢与他打交道,出卖大夏的将士?难不成天下就你们一家聪明人,只有你们懂得什么叫局势,什么叫运筹帷幄?

你们,当真不知道,“与虎谋皮”四个字怎么写么?

“没错,我现在动不了你们。”秦琬凝视着鲁王府的方向,冷冷道,“我会让你们动的。”

鲁王、临淄郡公,你们父子,当真惹到我了。

想要处理一个亲王,最好的罪名无非两条,叛国、造反。叛国之名,纵证据在手,你们也可以狡辩,那,造反呢?

她的情绪激荡非常,肩膀却被裴熙按住:“你既已决定忍耐,就不要图一时之快。”

“旭之…”

“听我的,现在还不是时候。”裴熙的神色很平静,字里行间那种冷酷和肃杀却是怎么也忍不住的,“他们肯定要死,但不是现在。”

秦琬沉默片刻,才说:“西域…光是将士就战死了三万,这是郦深报上来的,切切实实的数字,更不要说因此沦陷的土地,遭难的百姓…如不是郦深当机立断,杀人立威,又与兵卒同甘共苦,他们更是早早就对慕容允做了防范…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他们不但泄露了西域的边防地图,还对突厥人大开方便之门!”

“鲁王在军中的势力并没有那么大,真要怪,还得怪魏王。西域的边防地图,鲁王拿不到,真正能拿到的,无非是西域的内鬼。”裴熙冷冷道,“安西都护一职空了三年,足以养大很多人的心。鲁王不过恰逢其会,派人游说一二,许以重利,便有蠢货按耐不住,想给郦深一个厉害瞧瞧,也好投鲁王所好,谋个从龙之功。局面演变到现在这样,这群蠢货想不到,如果不阻止将会如何,鲁王父子也不可能想到!”

他没说得是,倘若秦恪有几个成年的皇子,自己又能立得起来,西域诸将的胆子也不至于这样大。

皇帝不问政事,又非皇子,而是公主主政。唱好的人实在太少,更多人都是持悲观的态度,郦深又是秦琬的人,并未在西域久待,之前威望也不算太高,还有个难以逾越的高墙苏锐做对比,难以服众是正常的。如果不是这样,鲁王想要说动那些人,西北诸藩要反,总会掂量一二,不会这么轻率。

这也是好事,倘若人人都服郦深,裴熙反倒不指望郦深能对付阿史那思摩。只有许多人不服他,他偏偏有秦琬的全力支持,才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在勾心斗角上,只需要守好边疆就行。

“我——”我的存在,竟成了局势变化至此的原因?

“不要妄自菲薄,你将连慕派去西域,再明确不过。若非他看出了西平郡王的不对,把宝压在曾宪身上,如今西域的情况已变了模样。”

裴熙说得是实话。

阿史那思摩是个很果决的人,倘若突厥兵围住了高昌,哪怕只有半日,他也会立刻挥师,河源郡王本就是个墙头草,届时定然倒向突厥,其他诸藩也是一样。

关隘因鲁王父子泄露情报之故,已被攻破,高昌若被围住,对士气的打击不言而喻。倘若真走到那一步,才是灾难中的灾难——秦琬的布置虽很得当,十有八九能在陇西就将突厥给拦下,死伤却也必定十分惨烈。

秦琬没有说话。

裴熙直到宫门快下钥才回府,常青和陈玄早已等在那里。

见他来了,陈玄先行了一礼,才道:“裴大人,咱们这样私下相聚,对殿下——”

“事关重大,不得不请你们来一趟。”裴熙淡淡道,“我自负平生,本不该有任何事瞒着她,但我冷眼旁观,见她一腔抱负,虽懂和光同尘的道理,却不是很能接受这些事情,才要把你们请来。”

此言一出,纵以常青之沉稳,也差点没把茶水给喷出来,更别说陈玄了。

裴熙说别人什么都可以,但这种话…他似乎就是最不懂和光同尘,最愤世嫉俗的那一个吧?在这一方面,他若敢称第二,就没人敢说自己第一,他居然有资格说别人?

“你们这是什么态度?”裴熙见两人神情,脸色就沉了下来,“我与她不同,我对家国可没半点上心之处,她则不然。她对这片天下倾注了太多心血,但她做得越好,等秦政渐长,就会有人开始嚷嚷,让她将好容易稳定,越发繁华的江山让给一个黄口小儿。这种事情,我本以为她早就接受,纵然发生,也能冷静从容布局,但我发现,她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真到那时,未必就接受得了。”

一旦秦琬的心性产生了偏差,情况就不妙了,她这样聪明的人,必定极为自负,就算是裴熙也未必说得动她,所以,裴熙毫不犹豫地说:“我们必须做一件事,令她的心思沉浸在这件事上头,纵然有人絮叨,她也不会太过关注。”

陈玄心中一动,忍不住问:“裴大人说得是…”

“裹儿的性子,虽多似圣人,却也有些像皇后娘娘。”裴熙淡淡道,“这样的情形,她尚且不一定能接受,更莫要说皇后娘娘。”

说到这里,他扫了两人一眼,才道:“此事必定会发生,我们所要做得,不过是推一把,让它更早、更快,也更激烈地展现在她面前。一旦暴露,我与她多年的情分,未必就能保住,你们若要告发我,现在就可以去。”

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

陈玄沉默片刻,不由笑了起来:“裴大人这话,属下可不敢当。”

古往今来,只有主人换暗探的道理,几乎没有暗探换主人的份。常青算是特例中的特例,只因他遇上了秦琬,换了旁人,十个他也死了。

常青也知这一点,虽说瞒着秦琬做事不大好,他们做臣子的,最忌讳得就是自作主张。但裴熙肯定不会害秦琬,何况裴熙说注定会发生的事情,那就一定会发生,故他毅然道:“只有这一次。”

“放心,我也不愿多做这等违心之事。”裴熙沉声道,“玉迟在东南运路干得很不错,一旦粮仓建成,世家勋贵的利益将严重受损,故许多人不希望裹儿继续主政,你们发动布下的暗探,让人起个头,请求皇子向朝臣讲学。再派人****在皇后耳边敲边鼓,只需告诉皇后,群臣觉得天下既定,四海来朝,江都公主也就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不应该再以女子之身执政,扰乱朝纲了。”

陈玄心中一惊,只觉裴熙这一招实在太绝。

六皇子与七皇子才进学一年不到,又是七八岁的年纪,真要期待他们能出什么惊人之语,那是不可能的。但对皇子来说,在群臣面前讲解自己学到的东西,这本就是一个极强烈的信号——历朝历代,能以稚龄入朝堂的,除却小皇帝外,也只有太子了。

朝臣自不能明着让皇帝立太子,毕竟如今最年长的皇子楚王完全没夺位之意,谁要推他上前,那就是把他往死里得罪。立别人吧,名不正言不顺,毕竟皇后还没死呢!这样迂回曲折的方式,无疑是一种极好的试探方式,至于皇后会怎么想…

“此事不必急于一时。”裴熙悠悠道,“你们只需挑个头,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会有‘聪明人’去做。他们如今正想办法对付玉迟,只可惜,玉迟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你们也派了足够的人手保护他。再过小半年,发现东南运路之势不可扭转之后,这些人就该狗急跳墙了。”

不错,再过小半年,时间也刚刚好。

想到这里,裴熙轻轻叹了一声。

他知道,秦琬和他犯了一样的错误——她对天下太用心了,就像他曾对家人满怀期望一样。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道理谁都懂,一旦落到自己头上,该伤心,还是会伤心,并不会因为做好了准备,就能平静对待这世间的不公。

“这一点,我们谁都不如卫拓。”裴熙低低地笑了起来,“不要对那些人有期待,他们不值得。”

寒风吹过,卷起落叶,吞没了他的愤慨与悲凉。

天气愈冷,战事便对大夏军队愈有利,突厥也察觉到这一点,利落撤兵,倒显得有些虎头蛇尾,落到朝臣们手里,便是突厥实在不堪一击,嚷嚷着要追究郦深防御不利,没能安抚好诸藩的指责,竟让突厥长驱直入,险些打到高昌。

秦琬将这些折子全给驳了,上蹿下跳最凶的那几个,直接罢官流放,地点也很刁钻,恰是西域。

你们不是觉得郦深防御不利么?行吧,你们有本事,你们去那边开拓土地,有本事在这里指点江山,还不如脚踏实地。

这样的处理方法,令人噤若寒蝉,不敢再说,心中的不满却越积越大。毕竟秦琬执政以来,除却处置秦敬叛乱一事,几乎没有这样凌厉的时候。就算是东南运路,那么多人弹劾玉迟,也只是留中不发而已。

她手段柔和的时候,许多人瞧不起她,如今手段凌厉了,便有很多人自然而然地生出了警惕之心。故永隆三年的正旦一过,新年的喜意还未散去,就有几家勋贵、诸多朝臣奏请,希望两位皇子能当庭讲学。起初还只是几人上折子,偏生今年是春闱之日,也不知谁将消息散了出去,士子们也纷纷响应,向朝廷请愿。

沈曼重重一拍桌子,怒道:“竖子!”

宫人见状,跪了一地,爹声道:“皇后娘娘息怒!”

息怒?

她怎能息怒?

秦琬为朝政何等用心,没有人比她这个做母亲的更清楚——秦琬执政三年,从未有一日睡足三个时辰,且不说东北、西北两场战事,就是三载寒冬,大雪飘落,她也竭力做到最好,甚至鱼龙白服,亲自去街上巡视,好令百姓不至于冻死。

都说瑞雪兆丰年,只是这瑞雪,也会带走许多人的性命。

为修葺东南运路,女儿得罪了多少人?三门峡山道的修建,纤夫性命填出的运路,累累白骨,声声血泪,这骂名,不是秦琬背,谁来背?江南运河的开凿,偌大朝廷,又有几个人同意?若不是秦琬顶着压力,穆淼办事又能干,林宣也帮了不少忙,江南的航路岂会渐成气候,日夜不停地向洛阳运粮?

三载时光,千余个日夜,未敢有丝毫懈怠。如今江南运河大局将成,东南运路难关已过,高句丽不过苟延馋喘,突厥也暂时不会再来,却要让位给秦政一个黄口小儿?凭什么?凭什么?

沈曼心中窝着一腔火,怎么也忍不住,气势汹汹地冲到了紫宸殿,就见秦琬在对秦恪汇报朝堂之事,忍不住喊到:“裹儿——”

“阿娘?”秦琬有些惊讶,不知母亲为何发火,就见沈曼大步走了进来,瞪了她一眼,才道,“恪郎,朝堂上的事情,你听说没有?”

气到这份上,她也不管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柳眉倒竖:“那些胡说八道的人,还敢说自己读了什么圣贤书?就该统统打死!”

秦恪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见妻子气成这样,忙道:“曼娘,有话好好说,别气坏了身子。”

沈曼这口气怎么也缓不过来,又瞪了秦琬一眼,怒道:“这孩子就知道报喜不报忧,恪郎,你可知道,竟有人欺到咱们脸上来了。裹儿执政的事情,是咱们允许的,也是先帝认定的。结果呢?好容易做出一些成绩,便有人要来摘桃子,就连民间都有流言,说裹儿栈恋权位,就差没说,你已经鞠躬尽瘁,好了,可以滚了!”

她一向措辞文雅,少有这样尖锐粗粝的时候,声音也嘶哑得很,眼眶已经红了:“这是咱们的女儿,咱们的女儿!咱们是君,他们是臣,他们凭什么干涉皇家的事情?凭什么?”

秦琬早就知道母亲会不高兴,却未曾想到,沈曼会发这样大的火,忍不住说:“阿娘,这——”

“够了!”沈曼怒道,“我就是听了你的,一忍再忍,结果呢?别人把我们当成什么了!我告诉你,要是不把那些叽叽歪歪的人处理了,你就别认我这个娘!”

秦琬大惊:“阿娘——”

“别说什么职位重要,不好变动的话。”沈曼厉声道,“撤了正的,就让副的顶上,没了老的,就让新的顶上。大夏纵容士子品评朝政,希望得是广开言路,不是令他们胡说八道的!不能寒士子之心,难道就能寒你的心了么?皇室何愁找不到人才?这等敢不敬皇室,妄议皇家是非的,从今往后,莫要想在朝廷领到一官半职!”

秦恪终于弄明白了是什么事,脸色也不好看,见秦琬还要再劝,语气也冷了下来:“裹儿,你就是太心善了,他们本就是该为我们做事的,就算提意见,也是劝谏君王言行举止。你品行无失,他们竟敢这样对你。皇家之事,什么时候允许外人指手画脚了?”

做父母的就是这样,孩子永远是自家的好,就算错了也要偏帮,何况是没错呢?故秦恪二话不说,直接命人将奏折全部取了过来。

他本是不看这些东西的,一看就觉得头疼,这次却看得十分仔细,看一本,扔一本,看到最后,已是怒不可遏,连发几道圣旨,二话不说,直接将所有敢说这话的朝臣,无论官位大小,一并抹了!敢在公开场合发表类似言论的举子,只要抓到,立刻剥夺功名,直接赶出京城!

徐密觉得此事不妥,前来觐见,秦恪本对这位首辅是很客气的,此番却大发雷霆:“徐相,江都公主非但无过无失,反倒于国有功。若是容忍这些人闹下去,朕不配做一个皇帝,更不配做一个父亲!”

这位公认脾气极好的皇帝终于展现他执拗的一面,不论是非,不管对错,也丝毫不看对方背后是什么势力。只要奏折中露出一丝半点抬举皇子的意思,不光是自己的官职被夺,家人也要受累。

秦琬见此情景,既觉暖心,又啼笑皆非——父母这样无条件偏帮她,她自然开心,但这样一竿子打死,实在对朝政不利。故她三番两次向父母请求,莫要株连太过,平素对她无有不允的父母却是前所未有的强硬。

这一棍子将许多人都给打懵了——不过是做个试探,你若不允,冷待我们一二也就罢了,哪有这样直来直去的道理?话虽如此,到底荣华富贵要紧,不少人没头苍蝇一样地乱转,渴望得到帝后的宽恕。沈曼也发现,经此一事,服侍她的人更加尽心。

她虽早就尝过权力的美妙滋味,却第一次这样地畅快。

果然,与小小的后宫相比,在朝堂挥斥方遒的感觉,更甜美,也更令人欲罢不能。

第四百五十二章 无心无情

秦恪登基三年来,从未有哪次的朝会,如同今朝一般沉闷。

徐密、江柏、张榕三位宰辅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都有些无奈。

先帝和江都公主都是很讲道理的人,对待臣子十分客气,那些不中听的言语,笑一笑也就罢了。反对提议的人,私心若不是太重,也不会被怎么对待。只要有能力,又不牵扯到惊天大案,前途总是有的。纵是党争,大多也是贬谪罢了,如不是几位皇子为皇位争得厉害,官员的日子还能更舒服。

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了几十年,他们险些忘了,皇室本就是天底下最不讲道理,也最有权不讲道理的地方。

此事也给他们提了个醒。

三位宰相都是明白人,自然清楚,像先帝和江都公主这种大权在握,仍能忍耐的人,气度修养是非常好的。但这天底下绝大部分的人,毫无疑问,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皇帝,否则也不会有伴君如伴虎一说。

“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啊!”徐密忍不住在心里叹道,“小皇子品行才学如何尚不知晓,这些人也太急了一些。”

当然,他也明白,性别固然是一大要素,真正让这些人不遗余力反对秦琬得,还是利益。

徐密一向洁身自好,又无儿无女。族人虽仗着他的势头,家业壮大,平日也免不得犯些小错,大错却是没犯的。这等雁过拔毛,官盐当做私盐买的事情,他是问心无愧的。

行得正就坐得直,徐密不怕这些,便琢磨着如何劝服帝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事得江都公主出马。

徐密已经明白了,如今的帝后与前代任何一对帝后都不一样,他们的感情非常坚定,利益的因素很少。这不仅有共患难的原因,更多得是这对世间最尊贵的夫妇压根没想过他们会登上这个位置,这个思想已经烙在他们心中大半辈子,严重影响了他们对许多事情的态度。

在帝后心里,“夫妻”和“父母”的身份要远远大于皇帝和皇后,这就导致他们在很多事情上,并不会以皇帝和皇后的冷静理智来思考,而会像寻常父母一般冲动,无条件地袒护子女。

江都公主之前能将帝后劝得服服帖帖,如今想必也…能行吧?

倘若秦琬能猜到徐密所想,定会告诉他,不行。

帝后之所以纵容女儿执政,只因他们不在乎这些,女儿与他们一条心,她的成功就代表着他们的利益稳固。故秦琬喜欢就由她去,反正她也做得很好。可当他们发现秦琬有点报喜不报忧,打落牙齿活血吞之后,就坐不住了。

含元殿中,秦恪将奏折重重一拍,本想放几句狠话,见到秦琬,又什么都说不出来,语气不自觉放得极为柔和:“裹儿啊!你做事是为了国家,这些人骂你骂得这么狠,你竟放过他们?”

“阿耶,阿娘,倘若天下都是明理之人,又岂会是现在的样子?”秦琬哭笑不得地说,“何况他们反对我,也未必就是与我对着干,倒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本来就认为这样不对…”

沈曼眉一横,怒道:“天下有多少愚人我不管,朝廷可不养酒囊饭袋,他们认为怎样就该怎样?朝廷是他们开的不成?”

“不是——”但朝廷不能只有一个声音啊。

秦琬虽也不喜欢自己的提议被人驳回,却不得不承认,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的人,说得都很有道理。一人的智慧终究只是一人的,群体的智慧才能查漏补缺。倘若一个君主非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再说了,明着反对她的人,并不算什么,暗地里给你来一刀的人才头疼。这些官员,秦琬好歹知晓底细,要是大换血,多几个鲁王的人来。表面上对你毕恭毕敬,办事勤勉可靠,说话悦耳中听,关键的时候来句“我是细作”,乐子可就大了。

秦恪一直觉得女儿心地淳厚,见她还想争辩,难得打断她的话:“我知你心底好,但也要看那些人配不配。从今往后,中书省呈上来的折子,你全给我看一遍。”

事实证明,父母铁了心不讲道理的时候,除非和他们吵,否则是没有半点用处的——但凡做父母的,就没几个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孩子的,别说二十岁,就算是八十岁,只要父母在世,还是将你当做孩子。

面对这等攻势,纵是秦琬机敏百变,也是溃不成军。

她自然有诸多手段,却不能用到父母身上,一腔心思计谋,更不能拿这些来算计父母,但…按照她对父母的了解,父亲顶多坚持三天,归根到底,这些折子过得还是母亲的眼。

这就更不好办了。

父亲是个温文的人,秦琬还有本事能慢慢说动他,母亲性子刚强,认定的事情不回头。她是武将家出生,掌管了家,自有一股杀伐之气。但前朝…可不能当做后宫来办啊!

秦琬总觉得这事来得有点不寻常,按照她的想法,父母应当晚个一年半载才知晓前朝情况才对。那时她已经做好了足够的铺垫,自不会招致母亲雷霆大怒,怎么偏偏…故她喊了陈玄来,问:“后宫可有什么异常?”

陈玄早就想好托词,闻言便道:“自入秋以来,入宫求见皇后娘娘的命妇比往日多了三成。”

安北都护府对高句丽开战,那是早有准备的;安西都护府被突厥攻打,却是许多人猝不及防的,有头有脸的命妇求见皇后,渴求得到一二消息,也是应有之义。至于言谈之中不小心带了点朝政出来,被心细如发的沈曼察觉到,也很正常。

这个解释没什么问题,秦琬仍觉得不对。

她本想问陈玄,裴熙有没有找他说什么,话都到喉咙,又被她给咽了回去——裴熙的事情,她直接问裴熙就好,若是问了旁人,反倒是她的不是了,所以她改口问:“旭之呢?”

陈玄还未回答,便有人禀:“裴大人求见。”

秦琬不由微笑起来,待到见了裴熙,笑容却渐渐收敛,半晌才道:“旭之,你——”

“我得回去了。”裴熙的声音有些嘶哑,眼眶也满是青黛之色,“洛阳来信,裴阳过年的时候多喝了些酒,不小心受了寒,竟没能拖下去。我爹知道这件事后,一口气没上来,本就身体不好,又被痰给迷了…”

这件事确实不在他意料之中。

他是坐视父亲卷进秦敬叛逆案,毕竟让他再闹下去,非但是秦琬与他走向陌路,整个洛阳裴氏也要为他的野心陪葬。但洛阳有他的祖父裴晋在,他一直以为,父亲能这样不死不活地拖着,活上很久,却没想到,父亲最喜欢也最看重的儿子,重重推了一把,令他们一道赴了黄泉。

裴家遇上这样的惨事,秦琬自然不可能再问,何况她也明白裴熙的性格,不可能逃避什么问题,更不可能为了逃避一件事,用另一件事当借口。

罢了,人心难测,谁能事事都算得准呢?只是…“你一去三年。”秦琬沉默片刻,才道,“可不要忘了回京的路。”

裴熙勉强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必须快点赶回洛阳,不光是为了父兄的丧仪,也为了另一件事。

短暂的痛苦之后,他已经反应过来,此事并非巧合。

祖父,你到底…

裴熙丁忧,自会惊动帝后,诸多赏赐,温言抚慰更不消说。他却始终心情郁郁,快马加鞭赶回洛阳,好容易回到府中,衣裳也不换,大步流星地去了书房。

裴晋已等在了那里。

裴熙走到祖父面前,问:“这样值得么?”

换做别人,一定不懂他说得是什么意思,裴晋却淡然道:“自是值得的。”

“这不值得!”裴熙破天荒失去了冷静,“我恨这个家族,我也恨你,但我不希望——”

他的话语戛然而止,因为他看见了裴晋的眼睛。

“你和我,并不是一样的人,你认为值不值得不重要,我认为值得就行。”

“江都公主太推崇先帝,事事都要向先帝学习。她厌恶魏王,不沾对方的手段半分。却不愿承认,对她来说,稳固然重要,更重要得是狠。”

“朝臣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江都公主一味推崇正,但他们之前是在先帝手下过日子,并不会特别感激,所以需要皇后出手治一治。”

说到这里,裴晋抬起头,望着裴熙:“皇后尝到了权力的甜头,未必愿意放手。江都公主不会与母亲夺权,只能暂且退避一二。但皇后用人,只讲忠心,不过两三年,乱象便会滋生。这时,两位皇子半大不大,恰是鲁王造反的好时机。”

这一切都有个前提条件,便是裴熙不在长安。

秦琬可以暂且不掌权,裴熙若在朝堂,却是逃脱不了的。皇后向他问策,他是回与不回?纵是有半分泥足深陷的可能,裴晋也不会让裴熙陷下去,所以:“你需要丁忧三年,也只要丁忧三年。”

裴熙虽早就猜到祖父的打算,听见他这样说,一颗心还是坠到了冰窟窿里去:“那你呢?”

“我说了,只要你丁忧三年。”裴晋淡淡道,“自然也要将我的孝一并戴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张弛有度

秦琬放下诏书,眉心微蹙:“这几个人都是什么来历?”

陈玄沉声报上几人履历,才加上一句:“皆是郡公府的姻亲之后。”

沈家虽人丁凋敝,却是战争所致,非子嗣本就不封。故沈家本有极多的寡妇,自然也有很多姻亲。

这些寡妇,若是与丈夫聚少离多,年纪又轻,还无子嗣傍身,自然会回到娘家,改嫁他人。沈家也不是那等蛮横霸道的,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但那些年长的,半辈子都过了的,十有八九是不会改嫁的。

沈家最惨的时候,满门孀妇,唯余年幼的沈曼与襁褓中的沈淮。沈曼之母早逝,她由谁教养呢?自然是她的婶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