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桓一本正经地道:“我是光明正大地听。”
苏琬道:“既然这样,你也应该听见了,我跟他根本没说几句话。”
沈桓突然说:“他昨日来寻我。”
苏琬怔了一怔,遂好奇地问:“他跟你说了什么?”
“我让宁泽把他扔出去了,没有听他的废话。”他压低声音道,“我的人,哪容得下他的觊觎。”
苏琬想起程明之刚才离开时那古怪的动作,顿时了然。难怪刚才看着那么奇怪,原来是被沈桓教训了一顿…
察觉到她在走神,沈桓轻捏她的手心,问道:“在想什么?”
“在想…”苏琬猛然回神,见他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只得厚着脸皮道:“…想你。”
沈桓对这个答案颇为满意,被忽略的团子却是不满了。
“喵!”它叫唤出声,爪子往沈桓探去,试图爬到他的身上。
瞧着那你侬我依的两人,苏玦却是没眼看了。他只觉得仿佛被强行塞了一大口甜得发腻的砂糖,被噎得难受极了。
回想起来,他和沈恬之间也从未试过如此亲密,以前总是拌嘴居多。即使是挑破那层薄窗纸,他们的相处模式也是干巴巴。
他转过身,打算默默地离开。
然而——
“你在对琬琬做什么?”倏地,一个严厉的声音闯入了两人之间。
苏琬先是一怔,立刻循声看去:“爹…”
待看清来人是谁时,心里一慌,想要将手抽回,从沈桓身边离开,却被他紧紧握住。
他依旧镇定自若,谦逊有礼地唤道:“苏郡王。”
苏慎大步走上前来,放着沈桓放肆的举动,不由沉下脸色,道:“琬琬,回来。”
苏琬转过头,无措地看向沈桓。
沈桓放开了她的手,轻声道:“回去吧,不要惹你父亲生气。”
苏琬微点了一下头,离开了沈桓的怀抱。
团子探出身子,越过苏琬的肩膀,朝她身后的沈桓叫唤一声:“喵。”
苏琬在苏慎的注视下,往府中走回,但她的脚步极为缓慢,不时犹豫地回头去看沈桓。
苏慎看着苏琬三步一回头的举动,以及团子那双看似不舍的水汪汪的眼睛,心中莫名生出一种拆散鸳鸯、令沈桓妻离子散的负罪感。
他似乎明白为何常安大长公主不喜自己,此刻他感受到大长公主和驸马将云和郡主嫁给自己时候的心情。
但想到大长公主,苏慎却不由拉下脸色来。
沈桓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竟将云和郡主和常安大长公主哄得贴贴服服。连一向对自己挑剔的长公主也对他称赞有加。
苏慎看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沈桓,只觉得越看越是碍眼。
沈桓这人心机太重,琬琬心思单纯,若被这匹恶狼叼走,只怕连骨头都不会剩。
他微敛思绪,依旧客气地道:“秦王,可否借一步谈话?”
沈桓微微颔首:“苏郡王请。”
两人相继步入府中,还躲在柱子后的苏玦连忙跟了上前。他在距离两人十步之外的长廊上停了下来,佯作欣赏外面的雪景,其实是竖起耳朵偷听他们的谈话。
苏慎和沈桓虽看到了他,但却下意识将他忽略。
在积雪上踩出一个深深的脚印,苏慎转过身,目光犀利地看向跟在他身后的人,语气生硬地开口道:“想必秦王已经听说过迎娶琬琬的必要条件。若要迎娶我们家的琬琬,首先要入赘苏府。”
沈桓面不改色地道:“若这是苏郡王的要求,本王自可承应。”
苏慎不由气结道:“秦王,你这是什么话!”他训斥道,“你是天家皇子,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人,怎么能够自甘堕落,入赘为赘婿,这像什么话!”
沈桓却道:“多谢岳父大人成全。”
苏慎一愣,随即恼道:“谁是你岳父大人!”
沈桓道:“苏郡王愿意为本王破例,本王感激万分。”
苏慎一噎,回想自己所说的话,这才反应过来中了沈桓的言语陷阱,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他何时见过像沈桓这般厚颜无耻的人,一时气恼,却不知如何应答。幸好及时出现的苏珩为他解了围。
苏慎将目光投向正向他走来的苏珩,眼中闪过一抹喜色:“阿珩,你来得正好…”
“爹。”
苏珩走上前来,朝苏慎点了点头,又转头想看沈桓,冷声道:“殿下可还记得当初和下官的约定?”
沈桓颔首:“自然。”
“下官当初说的是赐婚的圣旨,而不是…”苏珩微微一顿,目含冷意,“苏家绝对不会将琬琬送入深宫那种吃人的地方。若是王爷一意孤行,下官还有苏家,不惜与王爷为敌。”
沈桓沉思片刻,道:“本王明白了。”
说罢,他告辞离去。
目送着沈桓的身影消失在视线范围,苏慎回过头,笑道:“阿珩,还是你更机智,让他能知难而退。”
“爹…”
苏珩却摇了摇头。他觉得沈桓离开前说的那句话,分明是话中有话。
*
国不可一日无君,凌帝驾崩已有多天,遗诏被假卫王烧毁,新君未定,朝中重臣一日无法安宁。
只是,新君的人选成为朝中的一大难题。
在凌帝一众子嗣当众,拥有继位资格的,仅剩下五人。第八子成王的双腿早已被沈桓废去,而九皇子沈禹是个不成气候的,余下的十一皇子能力平庸,而十三皇子沈昭尚为年幼,即使背后有温氏一脉的支持,但显然也并不适合。
毫无悬念,元后姜氏所出的秦王沈桓,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众臣纷纷请奏,催促沈桓尽快继承大统。只是,让重臣没有想到的是,沈桓却拒绝了他们登基继位的请求。
*
“十三殿下,请快些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
沈昭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时,却发现沈桓面无表情地立在他的床边,惊得他险些从床上掉了下来,“七皇兄!我这几天都有好好完成功课,绝对没有偷懒!今天是太累,所以才睡过…”
他尚未年幼,未曾有封号,未能出宫建府,假卫王叛乱一事结束后,他便与温淑妃一同回到皇宫。没有了沈桓的看管,他这几天也松懈了下来,偶尔偷闲。
此刻看到沈桓,沈昭还以为自己偷懒的事情被他知道了,心里正慌乱,却听沈桓冷声吩咐道:“替十三殿下更衣。”
“是。”
立刻,一众宫人簇拥上前,不分由说便围着沈昭折腾起来。
“等等…”
根本不容有他反抗的余地,沈昭就这样被一众宫人揉搓。不多时,睡眼惺忪的他全身上下已焕然一新。
瞧着自己身上这套崭新的祥龙盘绕的袍子,只觉得奇怪极了:“七皇兄,为何要打扮得这么隆重?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他睡意未消,并未注意到穿在身上这套衣袍的颜色。
“随本王来。”沈桓并未回答他,只是道了一声,便走出寝宫。
沈昭只得大步跟了出去。
正是司天监定下的黄道吉日,沈昭跟随着沈桓大步走入威严的太庙,好奇地左顾右盼。
玉石台阶之下,朝中重臣整齐有序地站成行列。
沈昭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一时看怔了眼。
这时,沈桓开口道:“站过去。”
沈昭乖乖地按他的指使站上前去。
中书令与门下侍中对视一眼后垂下头,而负责书写这份诏书的翰林学士面不改色的从袖子里拿出诏书宣读。
“皇十三子沈昭,年数岁,才华出众,勤勉多智。朕奇爱之,今立为皇太子;然其年稚,四无所靠,秦王沈桓,夙禀生知,识量明允。九官惟叙,四门以穆。朕付得人,义同释负,遐迩宁泰,嘉慰良深。自今以后,军机兵仗仓粮,凡厥庶政,事无大小,皇太子断决悉委秦王,然后闻奏。既溥天同庆,宜加惠泽。允秦王佐其幼弟,共襄大业。(注①)”
礼部尚书适时地上前一步,道:“请太子继承大统。”
他随即跪下。
身后那片人群,也相继跪下。
看着那黑压压跪了一片的大臣,沈昭突然惊醒似的瞪大了眼睛,一下子懵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①:借用了《全唐文》卷一中的诏书格式
`
第132章 132办法
“皇、皇兄,这到底怎么回事,什么太子?”沈昭转过头,慌乱无措地看向沈桓。
沈桓掀眸,冷声提醒道:“太子,请注意仪态。”
“是!”迎上他那冷冽的目光,沈昭条件反射地将头扭了回去,绷直了身体,僵硬如石地立在原地。
礼部尚书再次重复道:“请太子继承大统。”
“准。”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他却一概不知了。通告百姓、祭天…一项项仪式有条不紊的进行。
沈昭只觉得今日过得尤其漫长。
直到登基大典结束,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跟随沈桓回到宫中的。
*
新君继位,这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事,只是这个日子实在挑得特殊,眼下却有一个难题放在眼前。
登基大典结束后,中书令郑卞安与几位重臣,向沈桓提出了有关大赦天下的事情:“臣尚有一事心有挂碍。”
他将奏章呈给沈桓后,等他将奏章上的内容看的七七八八才继续说:“天子登基,大赦天下是必要进行的仪式之一,只是该如何赦免?赦免哪些人?赦免到什么程度,臣现在心里尚没有章程,请陛下和王爷裁决。”
听着郑卞安的启奏,沈桓良久不语。他对“大赦天下”向来抵触情绪,沉默过了半晌方才缓缓开口道:“既然郑大人都询问本王的意见,本王就直说了——本王不赞同大赦天下是释放囚犯。”
“这…王爷何出此言!”郑卞安登时变了脸色,连忙道,“若不赞同大赦天下,若是让天下百姓得知,必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一听就觉得君主不仁,不能体恤百姓。更何况这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礼教,礼不能费啊。还望王爷三思。”
郑卞安是三朝元老,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他对礼教向来看重,反应自是激烈。
“你跟本王说礼教?”沈桓讽刺地笑了出声,将矛头对准新上任的刑部尚书司空荣,“司空大人,本王问你,地方的重大囚犯若是往返上京顶罪在发回原籍,需要多久?”
司空荣上前一步,道:“回禀王爷,快的不足两月,路途遥远的需要一年多时间。”
沈桓又问:“原来如此,竟然需要一年多时间。司空大人,你想必是清楚先帝在位三十六年中大赦天下多少次的?”
司空荣略作思考,随即恭恭敬敬地答道:“秉王爷,先帝掌天下时共大赦天下二十四次,其中六次因天灾赦免农户拖欠的赋税钱粮,剩余十八次均是赦免囚徒罪责的。”
沈桓听完他的汇报,方才缓慢地开口道:“这些囚犯既然被关进大牢里,就没有什么冤屈,蹲满自己该有的刑期不光是为了维护朝廷法律的尊严,更是对受害者的公正。而且,本王还有其他考虑。犯了一次罪的人,这辈子就不会全心悔改了。只是既然他们曾经践踏过本朝律法,自然就比一般老实的百姓性情凶悍得多,若是常常大赦天下给他们留下‘只要躲避追捕,就必然能躲过刑责’的想法,这岂不是在纵容心怀叵测之人,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更何况。”微微停顿,他的语气倏地变得严厉,“此次囚犯的名单中,还包括谋朝篡位的逆臣。若是大赦天下,将其释放,岂不是在宣告天下和他国,我朝允许通敌叛国者任意践踏我国国土。即使勾结外敌、通蕃叛国,也不会追求其罪行?”
“这…”
郑卞安面上露出些许为难的神色,随后仍旧提出了反对意见:“王爷,其他时候大赦天下可以不提宽恕囚徒,但新皇登基若是还不大赦天下,对新帝的名声妨碍实在太大。”
“陛下对此可有何想法?”他说罢,将询问的目光投向座上的沈昭。
登基大典结束后,沈昭依然处于魂游天外的状态。此时他坐在龙椅上,形同摆设。
“陛下?”
被叫唤时,沈昭还未能反应过来这是在喊他。直到郑卞安提高了声音,沈昭才猛地回过神。被郑卞安的灼人目光看得冷汗涔涔,他连忙移开了视线。
郑卞安又追问道:“陛下对大赦天下一事可有何看法?”
沈昭心里虽是认同沈桓的意见,但又不敢反驳这个老头,于是想了想,道:“既然以前减免赋税也算在大赦天下之中,那若是…只是延长减免赋税的年头呢?”
郑卞安立刻反对道:“陛下设想虽好,但自古以来从无帝王登基不为囚徒减刑的事情发生,此事仍旧不妥。”
沈桓似笑非笑的斜睨着沈昭,沈昭轻咳一声,道:“既然郑大人不同意我的意见,又何必来多此一举来询问?”
郑卞安被噎住了。
沈桓收回视线,道:“好了,郑大人不必再争论下去。若是一定要为囚犯降刑,不如就每个级别的降低一等责罚。如判入狱三五年的,就各减一年;十年八年的就减个一两年年;流放的就发回原籍蹲大牢;斩首的改判流放。让囚徒有点回家的盼头便可。至于参与谋反的一干罪犯,就按原罚处罚,不参与此次的大赦。”
郑卞安忍不住皱眉:“可是,王爷…”
沈昭却打断了他,道:“好了,你们不必多言。我的想法跟皇兄一样,一切…听从皇兄的意见便可。”
沈桓顺势道:“陛下才刚继位,对朝中诸多事务并不熟悉。大赦天下的事,便依照本王的吩咐去办。今日登基大典仪式繁杂,想必现在陛下和各位大臣也累了,今日暂且议事到此,本王先带陛下回寝宫休息。”
说罢,便不再理会众臣,带着沈昭离开,留下一众大臣议论纷纷。
郑卞安站在原地,目送着一大群的护卫、宦官簇拥着沈桓和沈昭离开宣正殿,面色难看极了。
*
沈昭宛如游魂般跟随沈桓回到寝宫,木然地坐在床榻上。
沈桓走上前来,看着他夸赞道:“陛下刚刚做得很好。”
沈昭猛地回过神,立刻一把抱住了他的大腿,嘤嘤哭道:“七皇兄,为什么要让我当皇帝?”
沈恒平静地道:“本王与朝臣商议过,你是继承大统最合适的人选。”
沈昭立刻反驳道:“骗人!明明是你不想当,才让我当的。刚刚的事情,你才处理得不是很好吗?明明最适合的人是你。朝廷大事,我根本就不懂。皇兄,我不要当什么皇帝。”说到激动处,他显得语无伦次。
沈桓面无表情地提醒道:“陛下,从现在开始,你应该自称‘朕’。”
“皇、皇兄。”沈昭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我、我真的不要当皇帝拉!当皇帝会被后宫的女妖精吸干元气,变成人干的呜呜。那样太可怕了,父皇就是被女妖精吸干精气,才驾崩了的…呜呜,我才不要被吸干元气,变成人干。”
沈桓听着他的胡言乱语,忍不住蹙眉:“这些话,都是谁告诉你的?”
沈昭抬起头,抽泣着道:“是琬琬告诉我的。她说后宫里住着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妖精,最爱吸食皇帝的元气…”
原本正要说这番话的人驳斥胡说八道,可听到他的回答,沈桓顿时沉默了下来。
“皇兄?怎、怎么了?难、难道琬琬说得不对吗?”沈昭睁大了眼,不解地追问道。
良久,沈桓开口:“嗯,她说得没错。”
沈昭一听,更加慌了,抱着沈桓的大腿狼哭鬼嚎:“那怎么办?皇兄,我可不想被后宫的女妖精吸干元气,变成像父皇一样的人干…”
沈桓被他闹得烦不胜烦,不由不耐地道:“放手。”
沈昭紧紧抱着他,大声道:“不放!你不替我想办法,我就不放。”
沈桓冷声道:“先放手,否则本王现在就把你扔到后宫里去。”
沈昭连忙放开了手,抬头泫然欲泣地看着他,显得可怜兮兮。
沈桓抽回袍角,方才不紧不慢地道:“你若是不想被女妖精吸干元气,就答应我一件事,本王来替你想办法。”
沈昭惊喜地问:“真的吗?”
沈桓勾唇一笑:“绝无戏言。”
作者有话要说:读者“最后一个马甲”,灌溉营养液+1
读者“toya”,灌溉营养液+1
谢谢亲们的营养液,么么╭(╯3╰)╮
`
↓作者专栏求包养↓
第133章 133赐婚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