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承诺他谁也不管吗?
姜宪虽然有时候会哄李谦开心,但在这种事上却没办法哄他。
李谦待她赤诚,她就更没有办法敷衍他!
“那你弟弟妹妹的事我也不管了?”姜宪只好缓和气氛,打趣地道。
谁知道李谦却理直气壮地道:“我原本就让你别管了!你看冬至的婚事,还不是爹的意思?我现在还是觉得冬至嫁的太远了。如果一个家族的强大和荣耀需要用家中的女子去联姻来获得,这个家族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我们之所以都想着强大,不就是为了保护家中的妇孺,护佑家里的亲人吗?”
好吧!
李谦在这一点上特别的固执。
宁愿娶了别人家的女子进门,觉得自家的弟弟绝不会欺负自己的妻儿,也不愿意妹妹嫁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受了委屈却没有娘家人能及时出头。
这样的李谦,虽然有些天真,可一想到就让姜宪觉得可爱!
“那我以后就呆在后宅种花,行了吧?”姜宪失笑,道,“以后就只管你的事,行吗?”
李谦是长子,李家的事自然也都是李谦的事。
她这样说也不为错!
姜宪抿了嘴偷笑。
李谦却道:“要不,你穿了小厮的衣裳在我外书房里陪我,没事的时候就和元希说说话,指点他怎么写奏折之类的!”
这是让她去给他做幕僚吗?
真亏他想得出来!
她只会看奏折,批红,可不会写奏折!
姜宪朝着他的肩膀就咬了一口,道:“我才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你的那些幕僚呢?让我给你干活,把他们都养起来?养我,不才是你的责任吗?”
李谦吃痛,却知道姜宪没有真的生气,又莫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姜宪,心头觉得快活,也不恼,反而笑着道:“你不是觉得后宅不好玩吗?你就到我衙门里去玩!等我做了异姓王,不仅可以开府,还可以设个长史,以后和京城的公文往来就让他们交给你来看,你还是一样可以和汪几道他们别苗头的。多好玩啊!”
第782章 回程
这是什么口吻?
哄小孩子吗?
姜宪有些啼笑皆非。
但李谦说到这个话题,她突然想了起来,忙坐直了身子骨,肃然地问他:“你跑到我这里来了,谁帮你接旨?”
李谦眨了眨眼睛,道:“谢元希会处理的吧?”
语气十分的不确定。
李谦前世二十岁时也不是这样的呀!
他那个时候都会不动声色地讨好她了。
怎么重来次,有了她的保驾护航,他反而变得如此幼稚了呢?
姜宪简直想打李谦顿。
偏偏李谦还不以为然,道:“你放心,三品和品也就隔着两间门脸儿,我们多买几个宅子也就是了!”
品的正厅是七间,三品的正厅是五间。
姜宪没忍住,捶了李谦好几下。
那点力道,也就算是给他捶背了。
李谦笑眯眯地受了。还算是有眼色,立刻道:“我这就让卫属去打听事情怎么样了!”
“你在路上的时候就没有想到去打听打听么?”姜宪不由抱怨道,“要是你这次坏了事,我就再也不管你的事了!”
异姓王,可以开府,还可以封地。
最重要的是,巡抚也好、总督也好,都不能节制李谦了。
西北才能够真正的成为李谦的地盘。
就算朝廷旦有变,也不能把李谦怎样。
李谦才算是有了片瓦遮身,立足之地!
这混蛋怎么就不理解她的片苦心呢?
李谦迭声认错。
可照姜宪看来,也没有多少诚意。
不过她再仔细想想,李谦的能力在那里,就算没有自己的帮忙,等再过几年,他也会大放异彩的。自己这么干,说不定还揠苗助长了。心里的那点怒其不争也就烟消云散了。
“算了!”她温和地道,“你自己的事自己有主张就行了!我也不在旁边指手画脚的了。”
这也就是看个人的福份和运道了。
“不,不,不。”李谦觉得姜宪不管自己,才是对自己的不在乎。
否则她又何必管他的事?!
“我就是想来见你。”李谦握住了姜宪的手,眼睛里全是她的影子,道,“保宁,多谢你!”
再多的话,他不愿意说。
他觉得姜宪也不会想听。
她是那么重感情的个人,如果有天,他对她只剩下了报恩,那是对姜宪的羞辱。
姜宪果然也没有再问下去,俩人手牵着手去了厅堂用早膳。
房山县县令求见,说是来给姜宪送程仪的。
姜宪看了李谦眼。
也不知道谢元希是怎么向去宣旨的太监们解释的,若是没有这件事,李谦来接她回家也算正当合理,但现在这其间夹着这么件事,李谦就不适合露面了。
李谦倒是和姜宪心意相通,忙道:“我昨天悄悄过来的,他应该不知道。你去看看吧!我在这里等你。”
姜宪只好留下李谦,独自去见了房山县的县令。
之前李长青勤王的时候就借居在房山县,俩人不算初见,只是那时候姜宪是李家的儿媳妇,是女眷,如今是曾经摄过政的女子,房山县县令拜见她的时候,连头都不敢抬,匆匆地说了几句话,他就起身告辞了。
姜宪松了口气,觉得这县令还算是有眼色的。
回到厅堂后她不由向李谦抱怨:“这路上也不知道要见多少人!”
“要不你就说累了,推掉好了!”李谦给她出主意,随手沏了杯热茶给姜宪。
姜宪也没在意。
前世李谦常会顺手给她做些这样的小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姜宪若有所指地道,“你别小瞧这些底层的官吏,时局是否安稳,有时候他们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是哪天朝廷要清算他们,这些人说不定会成为舆论的导向。
有时候种瓜未必得瓜,可你若是连瓜都不种,肯定是没有果实可收获的。
李谦闻言面露思索。
他带兵打仗也是非常重视那些只带十个人的小旗,带五十个人的总旗的。兵好不好,有时候就看他们这些带兵的小头领。
不管是治理朝政还是领军打仗,有些道理都是相通的。
收拾好行囊,姜宪就和李谦启程了。
李谦没有宣扬自己的行踪,但也没有刻意隐瞒。
可惜的是,来拜访姜宪的人实在太多了,那些人虽然在表面上保持了沉默,却在私底下跟自己的同窗或是好友议论着这件事。因而没有几天,李长青就从胡以良那里知道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