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怎么能惹怒嘉南郡主呢?
闵州白着脸,不住地朝着赵玺点头,示意他要听姜宪的话。
赵玺也许天生就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用小手抹着眼角,抽抽泣泣地止住了哭声。
姜宪顿觉脑子都清静了!
她把孩子交给了闵州。
闵州不敢怠慢,忙接过了赵玺。
赵玺就乖乖地伏在了闵州的怀里。
闵州也小声地哄起赵玺来。
旁边已有内侍上前去扶韩同心。
韩同心面如素缟,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却连连向后退了几步,站到了离姜宪最远的地方。
姜宪哪有空去注意这些小事。
她面色一沉,提醒姜律:“把辽王的头颅挂到城墙上。”
只有这样,才能最快地阻止那些叛乱的将士,最快地平息战火——王瓒还率人在外面和那些叛军厮杀呢!早一点儿把辽王的死讯散布出去,就能早一点儿让叛军军心涣散,就可以早一点儿结束战乱,让跟着他们平乱的将士少一点儿伤亡。
这次姜律没有迟疑,直接唤人拿刀来。
他用的是短剑,刺人还可以,砍头却不行。
韩同心闻言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汪几道却是又惊又气,上前几步冲出了禁卫军的包围,厉声高喝道:“辽王毕竟是先帝的皇长子,大行皇帝的兄长,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他!”
姜宪不屑地冷笑,道:“他怂恿辽东卫和密云卫跟随着他谋反,挑唆禁卫军内斗,我没有诛他九族就是好的,你还指望着我给他留个全尸,哪有这样的道理?你现在是禅院里的居士还是朝廷里的内阁首辅?怎么说话行事不动脑子只用意气!不把辽王的头颅挂到上面去,辽东卫和密云卫的人怎么会知道自己受了蛊惑?你是不是要领兵去和辽东卫、密云卫的人交战?”
汪几道哑口无言。
可让辽王死无全尸…他心里又过不了这个坎。
谁知道姜宪再也不多看他一眼,而是目光锐利如箭地把在场的臣子都扫视了一遍,冷冷地道:“还有谁觉得我做的不对!?我请他带兵平乱!”
连姜镇元都丢了京城…谁敢带兵平乱!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一个个的缩着肩膀,像受了惊吓的鹌鹑。
当然,也有人觉得姜宪做得好的。
成王败寇。如果失败的是姜家,是镇国公,恐怕也是一样的下场,所以才没有吭声的。
姜宪看着,嘴角就几不可见地翘了翘。
前世也是这样,李谦用雷霆手段镇压了这些大臣。虽然后来偶有波折,却再也没有过生命危险。
果然是文人怕武将。
姜宪满意地点了点头。
姜律已割下辽王的头颅,亲自拿去了殿外,高声喊道:“辽王头颅在此,投械不诛九族!”
声音远远传开来,外面兵刃相交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姜宪道:“汪阁老,此时新帝还没有登基,大行皇帝还没有发丧,还是请你领着行人司的颁旨,辽东卫、密云卫的,只要此刻投诚,一概不牵连亲眷。否则——格杀勿论!”
汪几道惊愕地望着姜宪。
这是圣旨吧?
这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她一个外嫁的郡主发号施令吧?
姜宪不用想都知道汪几道是怎么想的,她在筹划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明白只能在声誉和权力之间选择一个。
而她选择了权势。
因为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救姜家于水火,才能救自己、救李家于水火。
她冷冷地道:“若是汪阁老惊吓过度,不方便指导行人司书写,那就换个人来好了…”
汪几道一惊。
他知道,这是姜宪在告诉他,若是自己不愿意听从她的安排,有的是人愿意在此时跳出来搏个出身。更知道,姜宪这是要杀鸡给猴看,震慑群臣!
汪几道不禁朝四周看了一眼,果如姜宪所说,很多人眼里都闪烁着渴望的光芒,跃跃欲试。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他还是不能答应。
他是百官之首,若因为姜宪的几句话就轻易改变了立场,以后他还怎么统领百官?
若是他拒绝…也许会落得和辽王一样的下场。
那还谈什么理想、抱负?
汪几道朝姜宪望去。
姜宪的目光如深海一样幽暗清冷,泛着入血刺骨的寒意。
汪几道有片刻的眩晕。
嘉南郡主,真的只是想让他给她起草一份圣旨吗?
或者,她是在为姜镇元清除异己?
汪几道望着台上的姜宪,一时间心乱如麻!
第730章 顾命
姜宪见汪几道沉默不语就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了。
她不由在心里冷笑。
这文臣,又要名声又不愿意放弃利益,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她当然也可以暗示左以明出头,毕竟现在左家和李家已是盟友,可左以明的资历还浅了点,他还要接手熊正佩留下来的那些政治资源,此时出手虽然能解她之围,却不是最佳的时机…
姜宪把目光投向了李瑶。
李瑶也是四位顾命大臣中的一位。若是李瑶听话,不妨支持他做首辅好了。
她嘴角微翕,正要说话,顺着她目光望过去的汪几道顿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跳了出来,忙道:“郡主,如今要紧的虽然是平息战乱,可更要紧的却是宣读遗诏,让皇长子继位,让大行皇帝能安安心心的去,否则就算是我指点行人司写了诏书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有失正统啊!”
他说着,忍不住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渍。
还是他疏忽了。
姜宪既能伏击辽王就不是一般的女人。
他不能把她当成一般的女人看待。
刚才他只想到了若是这个时候对姜宪言听计从,不免有屈从于淫威之下的嫌疑,他的那些同僚会在背后议论他没有骨气,却忘了大行皇帝的遗诏上说的清清楚楚,李瑶也是顾命大臣之一。现在姜宪持凶行事,若是她有意让李瑶指点行人司下旨,李瑶之前又与李家关系密切,姜宪很有可能支持李瑶趁势而起,取他而代之。
不然刚才姜宪也不会朝李瑶望过去了。
还好他机敏。
不然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他不能容忍这种事发生,只好拿出个折中的办法来,先拖着再说。
谁知道姜宪却不领情。
她神色冷峻地望着群臣,大声地道:“众人也觉得应该先让皇长子继位,然后再处置叛军之事吗?”
这不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吗?
众臣在心中腹诽,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
因为几个内侍正拿着油布收拾着辽王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