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见他又说软话了,心里又高兴了,“好,本来就不是亲的。”
江博听到这话也高兴了。“去学校吧,我给你讲题。”
宋楚点头,“嗯。”
两人手拉着手,背着书包去上学。
因为有江博补课,所以宋楚学习也没之前那么吃力了。老师讲的课程她一听就懂了。宋楚还想抽出课余时间赶紧学完课本,然后看四年级和五年级的课程,争取早点念初中,去爸爸的学校念书。
两人成绩好,加上课堂上也特别安静,所以特别得老师的喜欢。他们的班主任吴老师和苏志峰也是同学关系,对她们也比较照顾。给安排的座位就是第一排的。·
下课之后,吴老师还准备关心一下两个孩子的学习。结果站在人家桌子边上听了一会儿,就发现江博给宋楚讲课的时候讲的特别细致,而且方法还挺简单的那种。
吴老师下意识的就摸了摸自己的秃脑袋,心道苏志峰这到底是哪里偷回来的孩子。
下午第一堂课下了,苏宝刚就带着一群男孩子出去疯了。
他刚走,苏宝亮偷偷的摸到班上来了。看到两人了,急急忙忙的掏出几颗糖果来,“我妈让我给你们吃的。”
宋楚看着糖果,再看看苏宝亮,“二伯娘太好了吧。”
“哎,不知道她最近咋了。反正你们吃吧。”
苏宝亮脸上透出几分无奈。总不能说他妈希望他学小博那样聪明。他又找苏宝刚的身影,“小刚哥呢?”
“不知道,一下课就跑出去了。”宋楚边吃糖,边道。
苏宝亮一听苏宝刚出去玩了,眼里露出羡慕和向往的神色。
小刚哥这日子过的可真好啊。
当然,苏宝亮羡慕归羡慕,是不敢这么做的。他要是这么做了,他妈绕不了他。
在苏宝亮心里,苏宝刚那就是真英雄。敢于直面敌人的棍棒。
等苏宝亮走了,宋楚就将糖果塞到自己衣服口袋里面,嘴里还特别高兴道,“二伯娘真好啊,我以前以为她不喜欢咱们呢。看来她已经被我们的人格征服了。”
江博无言的看了她一眼,“做题。”
晚上马兰和苏志峰回来了,宋楚还和苏志峰他们说了这件事儿。
“二伯娘给糖果我们吃了,我和小博哥是不是要给他们回礼?”
马兰和苏志峰也觉得惊讶。
马兰道,“真是怪了,大嫂今天一直缠着我,上午找我,我没搭理他。下午她还给我送了小包瓜子过来,说让我闲着没事儿就嗑嗑瓜子。你说我矿上忙死了,哪有时间嗑瓜子啊。现在老二家的也这样,感觉都不一样了。”
苏志峰笑道,“别想那么多,反正大家好好相处就成了。”
马兰道,“说的也是,反正我也不吃亏。大嫂还说明天给我带肉包子。那我就不客气了。”
这下子连苏志峰都觉得他大嫂不正常了。
吃完饭,宋楚就写作业,江博则在一边继续刷刷刷的写字。
宋楚看了一眼,发现他还是用的信纸,“小博哥,你给人写信吗?”
“不是,投稿。”
宋楚眼睛一亮,“上报纸?”
“嗯。”江博点头。今天找妈妈要零花钱,他觉得特别没面子。手里没钱可不行。他以后可不能找人要钱了。还是得自己挣钱。
现在不去实验室做研究,他还可以在报纸上写文章。
爷爷书房里面的报纸他都看过,很多学科方面的内容,上面的内容他都可以写。听说只要过稿了就有稿费,他想试试。
第二天,马兰和徐美丽终于因为一个肉包子而建立起了塑料友谊。
徐美丽心道,真不容易啊。
“小兰啊,咱也是一家人了。嫂子和你也不见外了。”
马兰心说你还是和我见外吧。不见外,我心里慌。
她笑了笑,没说话。
徐美丽道,“也不是多大的事儿,我就是想问问,你们家娃那么聪明,咋教育的?都是老苏家的孩子,咱也不能藏私,是不是?”
马兰这下子终于知道徐美丽干啥这么反常了。原来是因为这事儿啊。
她觉得自己得感慨一句可怜天下爱父母心。
为了孩子,美丽同志都折节下交了。
马兰笑了笑,“天生的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孩子天生聪明。”
“脑子是天生的,可后面还是得自觉学,是不是?”徐美丽可不信两个在外面流浪的孩子能有多听话的。能这么努力学,还不是因为马兰教育的?
马兰道,“你不是说孩子学不学随便吗?”
徐美丽:“……那是错误的,爸都说这是错误的了,咱得改。”
马兰本来想说她也不知道,孩子聪明纯属巧合,和她这个当妈的没一毛钱关系。,但是吧,看着手里的肉包子,她觉得自己可以多说两句。
虽然她儿子和她教育真没啥关系,但是她好歹也是多了一辈子见识的人,网上那些熊孩子教育,还是有些法子的。反正总得对得起徐美丽的这个肉包子。
马兰挽了挽袖子,“办法是有的……咳咳,嗓子有些痒痒了。”
徐美丽立马道,“等着,我给你倒水。”回头喝死你!
……
苏校长在家里休息了两天,才缓过劲儿来。知道开学了,就让人给苏志峰两口子带信,让他们回家里一趟。
晚上,苏志峰就带着媳妇和孩子们回来了。
宋楚一回来,就朝着苏老太跑过去,从兜里掏出糖果来给苏老太,“奶奶吃糖。特别甜。”
苏老太笑眯眯道,“咱家小甜甜才是最甜的。奶奶就不吃了,老了,牙不行了。你替奶奶多吃点。”
苏老太看着宋楚就觉得开心,觉得楚楚就和开心果一样的。
至于苏校长,那时看到江博就来劲儿。
问江博这几天咋样,在学校里感觉如何,“要是不想去学校,就干脆来爷爷这里,爷爷亲自教你。”虽然他也实在没啥好教的了。
江博摇头,“不用了爷爷,我和楚楚在学校很好。”
苏校长知道他这是做出决定了,也就不劝了。他现在对这个孙子的脾气真是没辙。
一旦做了决定,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
“那你肖爷爷那边,我就给他写信拒绝了。你有啥想和他说的吗?”
江博道,“写信了,昨天寄出去了。”
苏校长一愣,“你写信了?”
“嗯,”江博点头。
宋楚举手道,“我作证,我和小博哥一起去寄信的。”
马兰和苏志峰也才知道这两孩子做的事儿呢。
苏校长道,“你写了啥?”
“一篇论文,”
苏校长头疼,这孩子咋就不能多说几个字呢,“啥论文?”
宋楚也是满脸好奇。“小博哥写的肯定是很厉害的论文。”他可是博士啊,实验室里大伙儿都要听他的。
江博道,“就是写的关于人工降雨方面的。楚楚说因为没下雨,现在粮食买不到。”
所以你就搞人工降雨?
别说苏校长了,就是马兰和苏志峰都震惊不已。不知道是该鼓励这孩子呢,还是该安慰他一下。
马兰咳了咳,“小博啊,这个下雨吧,不是咱能管的事儿。当然,你这份心意是很好的。妈妈很支持你。”
苏志峰也表示认可,“没错,忧国忧民,观念很正确。不过我们也不要太看中得失。”
江博完全没听出他们话里的安慰和鼓励,而是很淡定道,“会下雨的。”
苏校长这会儿反应过来了,脸上一脸纠结,“你咋不拿过来给我看看呢?”
孙子写的论文啊,还是学术论文。这么有纪念价值的东西,拿去给那些老同志们看看多好啊。
江博认真道,“想早点吃商品粮。”
咋又和商品粮联系上了?
还是宋楚了解他,“我知道了,小博哥的意思是,他让天上下雨了,别人就得奖励我们吃商品粮。小博哥你太棒了!”她一脸崇拜的看着江博。觉得博士真是特厉害了。以前在实验室,他也是获得物资最多的那个。
江博弯了弯唇。
苏校长严肃道,“这可不行,咱心里不能太计较这些利益了。咱们初衷是要为了国家……”
眼看着苏校长要长篇大论搞思想教育了,苏志峰赶紧道,“爸,孩子还小,看我和马兰辛苦才心疼我们的。都是因为一片孝心呢。”
马兰也点头,“是爸,孩子这么孝顺,咱得鼓励他。”
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江博的后脑勺,“咱小博真孝顺。”
这么孝顺的孩子,咋能教训呢。
这思想多正啊。
至于吃不吃得上商品粮,马兰和苏志峰都没抱期望。他们是知道江博很聪明,学了很多知识,但是这个下雨的事儿,还真不是小事。
人家还多大学毕业的专家,都做不到呢。
结果只有宋楚一个人乐呵呵的,等待着吃商品粮了。
她相信小博哥的能力,小博哥说能下雨,那肯定是能下雨的。小博哥连空间通道都能做出来的人,还能不会人工下雨?
甭管信不信江博能做到这事儿,苏校长还是决定给肖教授那边打电话了。
原本打电话太贵了,一分钟一毛钱,他挺舍不得的。
但是他担心肖教授收到自家孙子的论文之后用不上,就放一边了。到时候找不到了咋办?
所以苏校长决定打电话过去,让他收到论文之后如果没用,就给寄回来。他得收藏。
没事儿拿出来唬唬人,那也是挺合适的。
第二天,肖教授就总算是接到了苏校长的电话了。
“老苏啊,我一直等着呢。你们那边决定怎么样了?”
苏校长道,“长话短说。我是费尽口舌啊,可儿子媳妇不同意啊,说孩子太小,以后再考大学。孩子自己也不乐意去。”
肖教授顿时如同一盆冷水淋头。他怎么就没想到还有高考呢。就小博那个脑子,那个成绩,考什么大学不是考啊?到手的鸭子……不对,是到手的学生没了。
苏校长又道,“你别着急,我孙子给你寄信过去了,你回头收到了好好看看,看完之后不要了,就给我原样寄回来。行了,就这样,咱下次聊。”
看着时间,苏校长吧嗒一下就把电话挂了。
觉得还是打电话合适,可以长话短说,要是写信,还要想一堆理由来说服老肖呢。
亏心啊。
没办法,谁让他孙子太出息了呢,是个香饽饽呢。
离开邮局的时候,苏校长背着手,愉快的哼着小曲。
路上遇到平时一起玩的老友,还和他打招呼,“老苏,心情不错啊,要不要去下两局?”
苏校长摆手,“不去了,我回去备课,回头给我孙子补课。你也知道的,我孙子特别聪明,我得好好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
“……”
这通电话倒是让S市的肖教授望眼欲穿了几天。
他就惦记着江博的这封信写了什么。
对于江博来学校上学的事情,他已经不抱期望了。S大确实不是全国最好的大学,别的不说,首都那边还有两所好大学呢。
江博的成绩完全没问题的。
肖教授脸皮再厚,也不能硬让人家放弃更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江博平时乐意和他通信,让他指点指点,他还是很乐意的。也算是半个老师了。
以后江博成才了,他也能更安慰一些。好歹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又过了三天,江博的这封信才到了S大这边。
肖教授领了信之后,就立马拆开来看了。
他原本以为是江博找他请教啥问题。
结果通篇看下来,肖教授不淡定了。这哪里是请教问题啊,这就是一篇人工降雨的研究论文啊。
而且里面的一些东西是目前人工降雨里面没提出来过的。
肖教授作为物理学教授,自然知道目前国内的人工降雨有哪些缺陷的。
不止成本高,而且实施也有一定的难度。遇到不适合的地区,甚至无法完成降雨的目的。
这也是如今半个国家处于干旱中,却依然无法缓解的原因。
江博的这篇论文通篇看下来,其中好几点都对目前的人工降雨技术有了一定的补充。
肖教授看的激动坏了,老脸都红了。赶紧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打了出去,“你在不在办公室,我这里有一篇论文,对于降雨技术有一定的帮助。”
挂了电话之后,肖教授就将论文装好,起身快速走出办公室。
当天晚上,S大学内,隶属于S市的独立研究所里面,人工降雨方面的专家一起开了个通宵会议。
针对江博提出来的这些论点进行论证。
这场会议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结束。
要不是大伙儿年纪大了,他们还准备继续的。
最好是一口气将上面的论点做成正式的研究报告。
研究所的人工降雨项目主任抓着肖教授的胳膊,“老肖,你是不是该把这位请过来啊,要是本人在场,咱就方便多了。”
肖教授道,“我倒是想,可人家不乐意来。”
另外一个老专家道,“要我说,这才华是有才华的,但是这个性子吧……你们看看最后那一句话。”
——期望奖励:苏江博,苏宋楚以及马兰同志可以吃上商品粮。
众人一囧。
虽然这个奖励也不算大,但是也太直白了。
肖教授摸了摸鼻子,“你们也体谅一下,这孩子才八岁,什么都不懂呢。”
“什么,八岁?确定不是八十岁?”
大伙儿看向肖教授。
肖教授道,“什么八十岁啊,就八岁。一个孩子!”
大家一脸不信的看着他。觉得老肖这是熬夜熬出问题来了。
项目主任道,“老肖,你是个稳重人,咱说话要实事求是。咱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得互相坦诚。”
肖教授激动了,“骗你们做什么,就是八岁。那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他絮絮叨叨的将江博的事迹说了一遍,越说越激动,越激动就越心痛。
“你们是不知道啊,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智商多高,我是不知道。但是这孩子智商真是第一次见到。就是个搞科研的好苗子。我当时特别想留下来啊。”
说的都有一把辛酸泪了。
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该不该信。毕竟这样太匪夷所思了。
让他们相信这篇论文出自一个八岁的孩子之手,他们还真的不敢信啊。
肖主任见他们还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样子,干脆也不多说了,要换做是他,他也不信。当初老苏不也是在电话里说江博多聪明嘛,他不是也没信吗。
“算了,我也不多说了,以后有机会你们见到真人就知道了。不过这个商品粮……研究所能做主吗?”
项目主任愣愣的表情这才恢复正常,“按理说搞科研的,大家都是有职位的,奖励肯定都是奖金。咱吃国家的住国家的,奖金也不会有多少。但是这位苏先生不是这边的人,给奖金似乎也不合适。要不这样,回头实验成功了,我就和上面申请。一个县城的三个户口问题,我看是没问题的。对了,他家里情况好不好?”
肖教授道,“这个倒不是很清楚,孩子爸是当老师的。那位马兰同志是孩子的母亲。看样子是一个正式工养一位女同志和两位孩子。而且可三个都没城市户口。”